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行为与方式,被称为教师角色。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由此,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书本,轻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的学生惟书惟上,难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

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新课程的启动,传统的教育观念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那么,怎样转变教师的角色呢?

一、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教师应由此受到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