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这是我的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实录,这堂课让我对新课改感受颇多,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要前行的道路,那里有很多的精彩让我回味,那是我们师生共同打造的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一、想象快餐

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进行一项调查,你们喜欢童话作家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表示喜欢。

师:谁来谈一谈喜欢童话作家的原因?

生1:童话作家的想象力丰富,而且他们写出的童话故事非常的生动,有趣,我喜欢。

生2:童话作家创作的故事能给我一些启示,帮助我领悟一些人生的道理,使我感到愉快。

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童话作家,老师就让你们尝试一下当童话作家的感觉,一份想象快餐送给你们,(多媒体屏幕展示一幅卡通图画)面对这幅卡通图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生1:(学生反应很快)一个小女孩非常的善良,她的家里很穷,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为了填补家用外出挣钱,杳无音讯,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照顾母家,她非常的坚强,面临饥饿和寒冷,她从来没有退缩,宁可自己辛苦也不让母亲受苦,她的善良感动了神灵,一天,神仙派巨人给小女孩送来一个神灯,巨人对小女孩说:“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点亮这盏灯,什么愿望都能实现。”巨人在一片烟雾中消失了,小女孩在神灯的帮助下治好了母亲的病,她没有贪婪地使用神灯,他们的家团聚了,越来越幸福。

师: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纯洁的心灵,才会想象出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女孩更出色!

生2:我的童话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的顽皮,她经常使周围的人苦不堪言,可是有一天一个巨人给她送来了一盏明灯,这个

小女孩忽然间懂事了。巨人说:“仙女,让我告诉你,你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你的梦想都能实现……”小女孩认真的听着。

师:思路清晰,构思独特,你已具备童话作家的`基本素质,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童话作家老师一定不会意外!

本环节评点: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前就得到了想象的训练,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走进一个想象的世界,学生不仅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特点,而且思维也活跃了起来,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同时想象训练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特色。师生在愉悦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激情导入,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折服,那就让我们带着这非凡的想象力再次走进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和孩子》,(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及作者)去深入的探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成功的收获了字词,了解了故事内容,那么在本节课你会不会满载而归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在纸上。(多媒体屏幕打出“认真读书吧,你会从书中发现很多的奥秒!”用以启发学生认真读书)

生: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写到了纸上。

师:走进学生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用一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师:同学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善于思索,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更精彩。

生1:我提出的问题是:1.巨人为什么变得寡言少语?2.巨人回来之后,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巨人的花园为什么又重新变得美丽呢?4.小男孩到哪里去了?

生2:本来花草树木是没有语言的,风雪霜是没有快乐的,可是作者却让他们具有了人的天性,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3: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4:孩子们是怎么进入花园的,为什么孩子们到了花园,花园就变成了春天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深入,很有研究价值,老师将你们的问题归纳一下,共有这几方面:1.研究本文的主人公巨人和孩子以及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探讨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点——拟人(教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先来探讨本文的主人公巨人和孩子以及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凭借小组的力量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学生讨论,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也有一些疑难问题不能解决。

师:在探讨巨人和孩子时,你们对巨人和孩子有哪些了解?还有哪些疑问不能解决?提出来全班讨论。

生1:我们通过讨论知道巨人由于在妖怪家住了七年,所以非常的古怪,还知道巨人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后来又发生了改变,允许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可是为什么孩子们来到花园,花园就回到了春天,我们小组没有找到答案。

师:你们小组总结的内容非常正确,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全班讨论解决。

生2:老师,我们小组找到了他们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因为孩子们是春天的使者,他们的到来,使巨人重新找回了爱心,所以花园变得美丽。我们还知道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爱心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而自私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可是我们组对那个小男孩的去向意见不统一。

师:其他同学对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理解的?

生3:我认为这个小男孩是爱的天使,是神仙派来拯救巨人的。完成他的使命之后又回到了仙界。

生4:我认为这个小男孩是在考验巨人,看一看巨人是不是真正地改过自新了,所以不肯轻易地见巨人。

生5:我认为这个小男孩是爱的天使,但他不是因为完成使命就走了,而是因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去拨洒爱的种子,他非常忙,所以会不见踪影。

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你们找到的关于巨人和孩子的答案非常正确,(教师板书)特别是关于小男孩的争论,你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你们的想象力,又都合情合理,可见你们已经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师:除了了解主人公,同学们对本文的一大写法——拟人还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本文有多少处运用了拟人,有什么作用?通过小组讨论试着解决。

生:小组讨论,并提出了疑难问题。

生1:我们找到了文中的拟人句,可是对于作用理解不好。

师:在黑板上粘贴两幅体现文中典型的拟人句的图画,帮助学生分析作用,看图之后,作用一目了然。

生:举一反三,归纳所有拟人句的作用。

本环节评点:本环节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全体同学合作探究,每名同学都质疑,通过小组讨论,再班级讨论,解决所有疑问,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这一环节的安排也避免了课堂上沉闷角落的出现,所有同学都活动起来。不仅如此,课堂的一个亮点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出现,那就是小男孩的讨论,开放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开放的思维。

三、拓展延伸

师:我们知道了自私的坏处,有爱心的益处,哪名同学来谈一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的例子?

生1:老师,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

师:那我尊重你的意见,你说吧!

生1:老师,花园本是巨人的,那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是不是不道德的行为?

师: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出现了,哪名同学能回答一下?

生2:老师,我认为这是英国的花园,也许在英国和在我们国家有不同的道德观,所以不能用中国的道德来衡量英国人。

生1:但是不管哪个国家,都不应该用不正当的手段侵占别人的领地。

生3:我认为在这篇文章里是巨人有错在先,而孩子们到达花园之后对巨人是有利而无害的,孩子们带来了爱,带来了春天,他们的做法利大于弊,所以不能说不道德。

师:同学们举出了自己强有利的证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的都很有道理,无论哪种说法都能体现我们同学自己本身有着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师: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还回答吗?

生:答。

生1:讲雷锋的故事。

生2:身边有的同学非常自私,对人对己都不好。

师:现实中的例子是无法改变的,可想象的世界任我们翱翔,让我们再次走进想象空间,根据你对文中小男孩的理解去续写他和巨人的未来吧!(作业)

本环节评点:本环节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结果出现了一个意外,一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开放的课堂上,老师必须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不能扼杀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老师的同意却掀起了本节课的又一亮点,学生们讨论很激烈,达到了拓展延伸的目的,课改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非常重要。

四、心灵感悟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五、结束

【点评】

由谷向伟老师精心设计的《巨人与孩子》一课,以“想象快餐”导入,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以“合作探究”巧妙地引导学生质疑、释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拓展延伸”环节更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熏陶。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教者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巨人的花园国家一等奖实录

巨人的花园国家一等奖 实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江西易艳丹《巨人的花园》国家级讲课一等奖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题目是什么?生:巨人的花园。——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看着板书。——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初识童话特点:巨人什么样?生答——教师让学生看图——指出童话特点,人物奇妙。板书奇妙。 2.读前激发兴趣: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读文。 4.出示生词, 5.解释词语“洋溢”,先解释溢,再解释洋,接着解释洋溢的字面意思,最后读含有洋溢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洋溢”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6.谈感受。 生:我觉得巨人很冷酷。 生:巨人给我留下了知错就改的印象。一开始,巨人将孩子赶走,然后巨人明白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花园的春天,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师:欸,听见了吗?她用上了一开始,然后、最后这些词语,一下子就把故事大意说清楚了。看来呀,抓住主人公的形象,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教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深入探究 (一)激发深究兴趣

——师:同一个巨人,有的同学读出了冷酷,有的孩子读出了她的知错就改,这些都是初读课文巨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巨人,我们还得细细地读读这个童话。 【这个环节是是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关节点。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下一步阅读的兴趣。初读的兴趣往往是好奇心在驱使;到了深读阶段要有新的驱动力。有的是让学生质疑,梳理疑难后,用问题带动深入阅读。比如《老人与海鸥》的教学。这篇课文,易老师的做法,好像还是这一种,只是她从感受切入,“有的认为巨人是怎么样,有的同学认为巨人是怎么样,那巨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提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人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这个问题带动全文的理解。但我认为,巨人的特点已经很清楚了,自私、知错就改,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否属于“虚假问题”,有“秀”的成分呢?这个问题,是孩子们想急于知道的吗?我认为不是。这个问题属于被问题,不是真正从学生学情出发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另外,关于感受,只是从人物形象切入的,故事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为什么不谈一谈呢?我有些不明白。】 (二)看故事的开头 1.文章开头 师:先看看故事的开头。 师:巨人哪去了? 生:旅游去了。 师:上哪去了?王尔德告诉大家他去妖怪家去了。 师: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课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课巨人的花园 课堂实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6、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牌、禁、惩”,掌握多音字“禁”。 2、合作交流,品读感受:花园的变化是因为巨人在行为 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所引发的。 3、想象画面,体会这篇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懂得与 人分享的可贵,学会与人分享。 4、练笔感受孩子们在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 教学重点:合作交流,品读感受巨人在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这篇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2、懂得与人分享的可贵,学会与人分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巨人和孩子在哪里发生的故事(相机板书:巨人,孩子,花园)同时也感受到巨人没有回来之前的花园怎么样( 美丽又可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吧! 2、过渡:孩子们在花园里是多么快乐呀!可是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会怎么做呢?花园又会发生什么的变化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3、先来了解本节课我们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二、品味感悟 (一)感受巨人形象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到第九自然段,要求:(1)想一想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横线画出描写巨人语言句子。(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巨人行为的句子。 2、通过阅读,大家感受到现在的花园是怎样的?(指名说:板书凄凉)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这么凄凉呢谁知道原因?(巨人赶走孩子;板书赶走) 3、那巨人是怎么赶走孩子的? (出示句子: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你可真是读课文的小能手,一下就找准了句子。 (语气朗读指导)(离家七年的巨人回来后竟然发现孩子们霸占了属于自己的花园,心情怎么样你能生气的斥责一下孩子们吗孩子到处奔跑玩闹,巨人气急了,你能愤怒的斥责一下孩子吗哎呦,我看见他的眼睛都瞪圆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巨人一样,真有意思,我们一块儿来。) 4、赶走了孩子们的巨人接着说(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同学们,现在非常生气的巨人会怎么想?脸上会有什么表情会做什么动作呢现在你们就是巨人,跟你的四人小组内伙伴尝试分享一下! 5、坐上时光穿梭机,我们来到了巨人的花园,此时孩子们正欢快的做着游戏,他们在玩什么谁来当孩子们谁愿意演巨人怎么才能演好呢在座的导演们,谁愿意给他们提提意见老师来当旁白:七年后的一个秋天,巨人回到了自己的花园,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走上前去,大声斥责道,孩子们吓坏了赶紧逃跑。)把掌声送给上台表演的孩子们,他们一定把故事读进来人心里,所以才演得这么好。

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

《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设悬疑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 (配乐)从前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巨人,他在吃人鬼家中,逗留了足足七年,吃人鬼实在忍无可忍,就把他赶出了家中。他只好独自踏上回家的路。一想到家里的冷清,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他一边走一边想:以后的生活可怎么过呀!可是还没走到家,他就发现,家里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乐园。 接下来花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评析】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舒缓的音乐,更可以放松孩子们紧张的情绪。 板书课题:9 巨人的花园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生一起跟随老师的速度书空课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题9 巨人的花园 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课堂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理解“洋溢”、“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变化的过程。?? 3.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4、做一个学会感恩,诚实的品格学生。 生读课堂目标 三、检查预习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一共设置了2关。 第一关生字词(出示PPT) 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火辣辣冷酷训斥覆盖凝视愉快告示牌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师:根据老师的学习提示,先自读,然后对子互读,如果读错请纠正。 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选两对对子,甲先读,乙再读,一人读一行。 生读 师:火车排起来。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读 师:第一关同学们都已经顺利通过了,让我们进入第二关。(出示PPT)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童话故事 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天、()天、()天都不肯光临,只有()天永远留在这里。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随即拆除了(),巨人和孩子在花园里()。 师:谁来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故事梗概先自己小声填写一下,一会老师让同学起来汇报。生先小声填写,再起来汇报 师:同学们预习的真棒!我们已经顺利完成本堂课的第一个目标。 【评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生字词方面可以简单复习;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是新的学习要求,要慢慢学习;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 师:同学们,一提到花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哪些词汇呢 生:美不胜收鸟语花香鲜花满园瓜果飘香五彩缤纷春色满园……

四年级下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范文一 【教案背景】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有孩子的快乐的、阳光明媚的花园,巨人的训斥从而带来的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冬天的故事情节,进而领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一文章主旨,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紧扣“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抓住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美丽。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感悟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童话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引领,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童话王国,欣赏了童话优美的语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九课《巨人的花园》,进行我们的心灵之旅。

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巨人和孩子》公开课课堂实录】 这是我的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实录,这堂课让我对新课改感受颇多,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要前行的道路,那里有很多的精彩让我回味,那是我们师生共同打造的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一、想象快餐 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进行一项调查,你们喜欢童话作家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表示喜欢。 师:谁来谈一谈喜欢童话作家的原因? 生1:童话作家的想象力丰富,而且他们写出的童话故事非常的生动,有趣,我喜欢。 生2:童话作家创作的故事能给我一些启示,帮助我领悟一些人生的道理,使我感到愉快。 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童话作家,老师就让你们尝试一下当童话作家的感觉,一份想象快餐送给你们,(多媒体屏幕展示一幅卡通图画)面对这幅卡通图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生1:(学生反应很快)一个小女孩非常的善良,她的家里很穷,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为了填补家用外出挣钱,杳无音讯,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照顾母家,她非常的坚强,面临饥饿和寒冷,她从来没有退缩,宁可自己辛苦也不让母亲受苦,她的善良感动了神灵,一天,神仙派巨人给小女孩送来一个神灯,巨人对小女孩说:“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点亮这盏灯,什么愿望都能实现。”巨人在一片烟雾中消失了,小女孩在神灯的帮助下治好了母亲的病,她没有贪婪地使用神灯,他们的家团聚了,越来越幸福。 师: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纯洁的心灵,才会想象出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女孩更出色! 生2:我的童话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的顽皮,她经常使周围的人苦不堪言,可是有一天一个巨人给她送来了一盏明灯,这个

张港初中“一师一优课、一校一名师”活动推荐参评报告及工作计划

‘优课’、‘优秀网络教研工作室’推荐参评报告 张港初级中学 根据市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文件精神和活动安排,为大力推进信息化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我校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以充分挖掘所有教师的教学潜能,聚合老师的教学智慧,进一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确保我校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为了能让此次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首先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召开全体教师参与的动员会,对此项活动进行详尽的安排部署,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行动上密切配合。 二、成立评课小组,制定评价标准 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六个赛课小组,每个小组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与组成评课小组,并且有一名校级领导督导。结合天门市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我校学科教学特色,制定《张港初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学科赛课评价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授课。 三、高效课堂赛课稳步推进实施 3月上旬,我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全面展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赛课活动.为了提高授课质量,本次活动采取先说课后赛课的

方式。授课教师首先在组内交流自己要讲授的课,主要是说授课理念、教学设计、师生双边活动、时间预设、堂清检测等环节,然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主讲教师再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优化。授课过程中听课教师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亮化算分,授课结束在校园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及时开展评课议课,首先是授课教师自己讲,然后是听课教师评,主要是指出缺点和不足,同时要求下一位授课教师进行避免。为了给教师留下授课资料,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校安排郭正平老师对每位教师的授课进行录像制成光盘,在每周五的下午精选典型的教师授课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播放,同时对本周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总结,点名请本周授课教师交流授课心得。这次活动主要是年轻教师主讲,中老年教师指导。经统计参加本次晒课的54节,其中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完整的共28节。讲课老师按其他老师的点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修改,并及时上传的晒课网。 通过第一阶段的赛课评比出十堂优课,分别是:语文罗华老师的《地毯下的尘土》和谌红菊老师的《巨人和孩子》;数学毛红丽老师的《平方根》和陈君梅老师的《点在线段、线段延长线上的分类讨论》;英语江淑芬老师的《Unit4. Don't eat in class》和高俊雅老师的《Could you please》;物理是兰文俊老师的《牛顿第一定律》化学是何峰老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政史是赵少波主任的《祖国的首都--北京》;美术是郑进军老师的《京剧脸谱》。这十位老师根据集体的建议优化教学设计和课件,学校再次为这些老师录制出课堂实录制成光盘上交

9巨人的花园教学实录《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分析

9巨人的花园教学实录《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分析 文/刘淑妮 一、背景分析 二、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当巨人每次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的时候,(出示课件:巨人很生气)你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巨人你不要生气,好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你错了,知错能改还来得及。 生:巨人你太讨厌了,瞧你把可爱的孩子们吓得!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巨人的批评之言时,一位学生一直把手高高举起着,他也想说一说他的看法) 生:老师,我觉得巨人有善良的一面。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错误地认为是孩子们会破坏花园,所以大声把孩子们赶走,并没有去伤害那些孩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频频点头,众说纷纭) 生:我觉得巨人很可爱,他不明白春天为什么会消失的时候我可以想象出他那种样子。 生:老师,我觉得巨人很聪明,因为他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

(这个时候有两个学生在开小差窃窃私语,师灵机一动) 师:恩,有道理。聪明的巨人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同学们也很聪明,应该能看懂老师的眼神。 (师把眼光移向说话的学生,所有学生同时把目光移向该生,学生脸 上火辣辣地,红着脸低下了头) 生:现在我能够到课文当中巨人在看了小男孩眼神之后脸上火辣辣的 感觉了。 生:很高兴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生:我知道脸上之所以有火辣辣的感觉是因为做错了事情不好意思, 感到惭愧了。 生:所以我们要看懂别人的眼神是鼓励还是批评。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只有学会分享,才会感觉快乐!要做喜欢孩子们和孩子们也喜欢的巨人。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想法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按照“想当然”的观点 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 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 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 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 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课文欣赏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课文欣赏 《巨人和孩子》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耍。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就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 啊!” 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便决定回自己的城堡。进了家门,他一眼就看见在花园中戏耍的孩子们。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粗声粗气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谁都清楚,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于是,他沿着花园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还挂出一块告示牌:闲人莫入,违者重罚。 他的确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 从此,可怜的孩子们没有了玩耍的地方,他们只得来到马路上。但是街道上满是尘土和硬硬的石块,让他们扫兴极了。放学后他们仍常常在高耸的围墙外徘徊,谈论着墙内花园中的美丽景色。“在里面我们多么快乐啊。”他们彼此诉说着。 春天又来了,整个乡村到处开放着小花,处处有小鸟在欢唱,只有自私的巨人的花园依旧是一片寒冬景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夹衣,随后他们还唤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应邀而至。他穿一身毛皮大衣,对着花园呼啸了整整一天,把烟囱帽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三个钟头,他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来。他浑身上下灰蒙蒙的,呼出阵阵袭人的寒气。 “我真弄不懂春天为什么迟迟不来,”巨人坐在窗前望着外面冰天雪地的花园说,“我盼望天气发生变化。”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全解剖析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石榴(郭沫若) 2、海燕(郑振铎) 3、白鹅(丰子恺) 4、*鹤群(江口涣) 口语交际——推选奥运会吉祥物写作——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第二单元 5、鲁迅自传(鲁迅) 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埃德加•斯诺) 7、*第一千个球(贝利) 8、*少年爱因斯坦(王滨等) 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写字——写传记 综合性学习——为本地人物立传 第三单元 9、骆驼寻宝记(陈伯吹)10、地毯下的尘土(莫德•林赛) 11、*巨人和孩子(王尔德)12、*蟋蟀在时报广场(塞尔登) 口语交际——童话故事接龙写作——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 第四单元 13、我爱这土地(艾青)14、乡愁(余光中) 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6、*纸船(泰戈尔) 口语交际——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写作——仿写诗歌 写字——常用独体字的书写训练 第五单元 17、苏州园林(叶圣陶)18、桥梁远景图(茅以升) 19、*洲际导弹自述(朱毅麟)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王晓雨)口语交际——交流科技信息写作——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桥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柳宗元) 22、陋室铭(刘禹锡) 23、爱莲说(周敦颐)24、*口技(林嗣环) 25、诗词五首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次北固山下(王湾)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雁门太守行(李贺)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口语交际——给编创人员出点子写作——编写寓言 写字——常用偏旁及例字的书写训练 第七单元 26、强项令(范晔)27、包拯(脱脱) 28、*岳飞(毕沅)29、*《列子》二则杞人忧天杨布打狗30、诗词五首 迢迢牵牛星渡荆门送别(李白)春望(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口语交际——讨论写作——解读一篇寓言 附录一名著引读(二)附录二语法知识(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