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1

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1
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1

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

第一节化学物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方式和特征一、基本概念

(一)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

地球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上述圈层相应划分为岩石(土壤)分室、大气分室和生物分室。生物—非生物系统则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各个独立分室构成的。其中生物分室是这些分室的基础与核心,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等基本成分,由初级生产者、食草者、食肉者和分解者组成。正是由于他们的活动和作用,生物—非生物系统呈现了动态的运行机制和进化方式。

生物与非生物系统最重要的在于其平衡性,这种平衡性一般只存在于稳态条件下,因而,生物—非生物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达到平衡的能力,是一个动力学的开放系统。

(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般是指化学物质(包括营养元素、有毒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从非生物分室到生物分室,然后又到非生物分室循环的过程,包括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在非生物分室中的行为、运行机制和过程,以及从非生物分室到生物分室或从一种生物分室到另一种生物分室的迁移或食物链的传递关系及其效应。

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形式主要有:(1)生物圈总体水平上的的循环,即全球宏观循环,这种循环结果往往导致全球化学污染;(2)局部生态系统单元水平上的化学物质循环,即区域或流域的亚宏观循环,这种循环后果导致区域或某个流域化学污染的发生;(3)局部范围(某个小村落、某个湖泊)内进行循环,这类循环称为局部循环。

从循环的化学物质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四类:(1)营养元素循环,包括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循环;(2)有毒元素的循环,主要是一些金属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循环;(3)有机污染物质的循环,主要包括化学农药、石油烃、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循环;(4)次循环或亚循环,如温室气体循环等。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可以是开放的系统,也可以是封闭的系统。在开放系统内,物质可以流入或流出系统内;在封闭的系统内,即没有物质流出循环系统,也没有物质流入循环系统。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涉及到储蓄库和循环库两部分,根据有机储蓄库和循环库的不同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1)气体型循环,储蓄库为大气分室和水分室,并可能成为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2)沉积型循环,储蓄库为地壳或岩石系统,存在于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之外;(3)过渡型循环,兼有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双重特点。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大基本类型反映了化学物质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运动方式(周启星等,2001)。

基于对生物地球化学基本过程的调控程度的不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可划分为完整循环型和不完整循环型,其中完整循环型表现为强烈的调控程度,当循环受到干扰时,各分室中的化学物质的库存量和各分室间化学物质的通量产生一些变化后,能较快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完整循环方式存在两个特点:(1)非生物分室中化学物质的有效库很大;(2)具有许多负反馈控制,主要是指分室中的库存量或分室间的通量因受到干扰而增大或减少时,完整循环就以负反馈的方式进行调控,从而使循环恢复到初始的条件。

现代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许多化学物质的迁移活动,以至于使循环更加趋于不完整。不完整循环是现代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方式。致使生物圈各分室中或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中许多化学物质在分布上更加不均匀(通过粘土矿物和有机物质的强烈吸附,或通过生物累积和放大作用),在形态上更加多变(通过各种生态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

三、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描述

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通常用“库”、“分室”和“通量”等描述。

(一)库和分室

1. 库(M )

库是指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所限定的物质的数量。“生物地球化学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由生物—非生物系统各种组分中一定数量的特定的化学物质组成,其组分可以是生物组分,也可以是非生物组分。例如,如果把水体中的磷作为一个库,那末浮游植物中的磷为第二个库,通过物质从一个库到另一个库的迁移过程把库与库之间相互联系起来。

2. 分室

分室可以由若干个规模更小的库组成,即库的组合可以构成分室。例如生物分室由有机质、磷、氮等库组成。

(二)通量与通量密度

化学物质从一个分室到另一个分室迁移的速度,可以用“通量”和“通量密度”表示。

通量:单位时间内化学物质从生物—非生物系统的一个分室(或库)迁移到另一个分室(库)的数量,用F 表示。

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内化学物质流过系统两分室之间的数量。用Q 表示。

(三)源与汇

对于生物—非生物系统的一个分室,输入的物质通量(F )或通量密度(Q )即为源,输出的物质通量(S )即为汇。

输出的物质通量与该库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S=kM 。

在生物-非生物系统中,汇通量存在高阶过程:

S=kM φ (φ 大于1)。

(四)周转速率和周转时间

周转速率可表示为:

该库中化学物质的量输出或输入库中的通量

TR

周转时间(τ)为某分室中化学物质的库存量(M )与输出通量之比,表示

为:τ=M/S。

(五)停留时间与平均寿命

单个原子或分子在某一分室中所花费的时间。

(六)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系统突然发生变化后重新调整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七)迁移过程

主要包括:(1)平流、湍流与分子扩散;(2)大气—海洋的气体迁移;(3)颗粒的迁移;(4)沉积—水交换(包括固体物质的沉积作用、可溶性化学物质或水进入沉积层、由压力梯度引起的孔隙水或可溶性化学物质的向上迁移、孔隙水中分子扩散作用、由生物干扰和水的湍流引起的界面水与沉积物的混合作用。

第二节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原理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称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物理化学迁移是最主要的迁移方式,它可以通过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解、配位和螯合、吸附—解吸等理化作用实现污染物的迁移。有机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化学分解、光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迁移。污染物可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迁移。某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传递产生放大积累作用,这是生物迁移的一种重要作用。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可以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物理过程实现转化;可以通过光化学氧化、氧化—还原和配位络合、水解等化学作用实现转化;也可以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等生物作用实现转化。

一、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一)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大气圈的空气运动主要是由温度差异引起的。

1.大气温度层结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对称分布。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图2-2-1、2-2-2)。根据大气的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更远的地方称为逸散层。

2.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主要有空气的机械运动、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现象以及污染物本身的特性等。

(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以是污染物向各个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以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的影响

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状况,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

图2-2-1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2-2-2-大气密度的垂直分布影响。因此,局部地区的扩散条件与大型的天气形式是互相联系的。某些大气系数与区域性大气污染有密切联系。不利的天气形势和地形特征结合在一起常常可是某一地区的污染程度大大加重。例如,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存在下沉气流,使其稳绝热上升,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它可持续时间很长,分布范围很广,厚度也较大。这样会使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长时间积累在逆温层中而不能扩散。

由于不同地形地面之间的物理性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引起热状况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这种热力差异在弱的天气系统条件下就有可能产生局部地环流,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从而影响污染物的扩散。

(二)大气中烃类化合物的转化(环境化学37—47页)

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和转化。

(一)分配作用

1.分配理论

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两种主要机理:(1)分配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包括水生生物脂肪以及植物有机质等)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等,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关,因而放出的吸附热较小;(2)吸附作用,即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靠范德华力,后者则是各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及π键作用的结果。其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并存在着竞争吸附,同时在吸附过程中往往要放出大量的热,来补偿反应过

程中熵的损失。

在土壤—水体系中,非离子性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物中,并通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分配系数。

2.标化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在沉积物(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可用分配系数表示:

Kp=Cs/Cw

Cs、Cw分别为有机物在沉积物和水中的平衡浓度。

为了引入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有机物在水中与颗粒物之间的平衡时的总浓度可表示为:

C T=Cs〃Cp+Cw

C

—单位溶液体积内颗粒物上和水中有机化合物质量的总和,ug/L;

T

Cs—有机物在颗粒物上的平衡浓度,ug/kg;

Cp—单位溶液体积上颗粒物的浓度,kg/L;

Cw—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平衡浓度,ug/L。

此时水中有机物的浓度(Cw)为:

c w=C T/(Kpc p+1)

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之间找到表征吸附的常数,引入标化分配系数:

Koc=Kp/Xoc

Koc—标化分配系数,即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Xoc—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对于特定的化合物Koc值与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有关,而与沉积物类型无关。如果要进一步考虑到颗粒大小产生的影响,其分配系数Kp则可表示为:

Kp=Koc[0.2(1-f)X s oc+fX f oc]

f-细颗粒的质量分数(d小于50um)

X s oc-粗颗粒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

X f oc-细颗粒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

Koc与憎水有机物在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关系为:

Koc=0.63Kow

Koc—辛醇—水分配系数,即化合物在辛醇中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比例。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溶解度的关系为:

lgKow=5.00-0.670lg(Sw*103/M)

Sw—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mg/L;

M—有机物的分子量

3.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上吸着作用的影响因素(资料来源于丁应祥等,1997)(1)吸收有机物的土壤物质类型

土壤(包括水体底泥)的成分很复杂,既有矿物又有有机物,它们都可能成为

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载体。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变异很大,其中既有未分解的或半分解的有机残体,又包括多种分子量不同、聚合程度不同的腐殖物质(如胡敏素、胡敏酸及富里酸等)。无机矿物中,既有粗粒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它们一般不具有吸附功能),又有胶体的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无定形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它们一般具有较强的离子吸附功能)。而且,不同类型土壤的组成又有所不同,从而使得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面临很大的困难。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由于无机矿物具有较强的极性,矿物与水分子之间强烈的极性作用,使得极性小的有机分子很难与土壤矿物发生作用,它们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量几乎微不足道,由此确认土壤有机质是土壤—水体系中吸收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2)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有机质的方式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有机质的方式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通过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而进行的。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不是吸附作用,而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吸入作用,也就是分配(partition)作用。

(3)有机污染物性质对土壤有机质吸收量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吸收有机污染物的量与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极性有关。随着有机污染物的摩尔体积(V)的增大,其水溶性减小,结果是,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和辛醇—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Kom,Kow)增大(表2-2-1),即从水中进入土壤有机质和辛醇中的有机污染物增加。由于水是一个极性溶剂,所以,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极性强弱有关,一般是极性越强则溶解度越大,反之则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有机污染物的极性减小(即水溶性减小),它们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增大,也就是土壤有机质越容易吸收并保留它们,释放的速度也就越慢,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也就越长。这些残留在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污染物会在以后的时间内逐渐向水体中释放(释放浓度和速率与其分配系数有关),形成长期的二次污染源。

(4)土壤有机质成分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类型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土壤有机质的成分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差别会影响到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研究证实,土壤有机质成分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影响也可用极性的强弱来加以解释。随着有机质中碳含量的降低和氢、氧、氮含量的提高,有机质吸收苯和四氯化碳的量和分配系数(kom)下降,吸收极限值(质量或体积)也下降。常用C/O和C/N来表示土壤有机质活性和极性的强弱,C/O,C/N之比值低,则土壤有机质极性较强,反之则极性较弱。弱极性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吸收量较大,而强极性土壤有机质则吸收量较小。有机物表面积与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土壤有机质吸收有机污染物不是由吸附作用引起的。

(二)挥发作用

挥发作用是有机物质从溶解态转入气态的迁移过程。挥发作用依赖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水的特征。

有机污染物的挥发速率,可用下式预测:

9c/9t=-Kv(c-p/K H)/Z=-K’v(c-p/K H)

c—溶解相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Kv—挥发速率常数

K’v—单位时间混合水的挥发速率常数

表2-2-1 有机物在辛醇—水和土壤有机质—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Z—水体的混合深度

P—在所研究的水体上面,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压

—亨利定律常数。

K

H

在许多情况下,化合物的大气分压为零,则:

9c/9t=-K’v*c

根据总污染物浓度(CT)计算时,

9CT/9t=-Kvm*CT

Kvm=-Kv aw/Z

Aw—有机化合物可溶解相分数。

(三)水解作用

水解作用为化合物官能团X-和水中的OH-发生交换:

RX+H

O ROH+HX

2

有机物通过水解反应而改变原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在环境条件下,可发生水

解的官能团有烷基卤、酰胺、胺、胺基甲酸酯、羧酸酯、环氧化物、氰、磷酸酯、磺酸酯、硫酸酯等。

通常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水解为一级反应,RX的消失速率与[RX]成正比:

-d[RX]/dt=Kh[RX]

Kh—水解速率常数。见《环境化学》p170-172。

Kh=K A[H+]+K N+K B Kw/[H+]

K A 、K

B

、K

N

—分别为酸性催化、碱性催化和中性过程的二级反映的水解速率

常数,可以从实验中得到。

Kw—水常数。

考虑到吸附作用时:

Kh=[K N+aw(K A[H+])+K B/[OH-]

K

N

—中性水解速率常数,s-1

A

w

—机化合物溶解态的常数;

K

A

—酸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L/(mol.s)

K

B

—酸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L/(mol.s)

(四)光解作用

有污染物的光解作用可分为三类:(1)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吸收太阳能而发生分解作用;(2)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如腐殖质)被阳光激活,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3)氧化反应,天然物质被辐射而产生自由基或纯态氧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又与化合物作用而生成转化的产物。

污染物的光解速率依赖于许多化学和环境因素,如光的吸附性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天然水的光迁移特征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等。

见《环境化学》p172-177。

附:石油烃的光化学降解(本部分资料来源于杨桂朋,2000)

在海洋环境中,越来越严重的石油污染已经引起了人类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海洋中石油污染的发生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郑雯君,1985),总进入量约为(1.7-8.8)×106t/a(万邦和,1988),其对环境状况及生态系统都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导致环境恶化和生物灭绝。因此,如何去除石油污染、净化海洋环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石油进入海水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在海洋石油污染的众多分解、去除途径中,光化学氧化被普遍认为是石油及其精炼产品风化的主要过程之一(杨桂朋,1996;Zika G G,1987;Rontani J F,1991,1990;Payne R等,1985;Ducreux J等,1986)。光化学氧化机理主要在于接受日光照射的能量,以不同的方式与溶解氧结合,从而最终降解石油烃。生成的光氧化产物一般为羧酸、醇、醚、羰基化合物等几类,还有一些产物尚不能确定其结构。光氧化产物仍然存在毒性,对海洋生物等十分有害。光降解速率会受到光照条件、溶解氧、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1.光化学氧化降解机理

石油在海水中发生的光化学氧化,其反应机理主要在于接受日光照射所给予的光子能量以及与水体中的溶解氧结合以促使石油烃分解两部分。在吸收光能过

程中,石油烃可以自身吸光发生反应,也可能通过另一种活性吸光物质(光敏剂)吸收能量后,再将其传递给反应体系,使石油烃间接获得能量。不同接受能量的方式取决于石油烃不同组分各自的性质,如正烷烃、烷基苯等,它们在天然日光照射波长范围内吸光效果不好,通常需要借助于光敏剂来获得能引发光反应的能量。在吸收能量之后,与溶解氧结合并继续反应直至完全降解石油烃的过程有多条途径。从机理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光后的激发态物质先与氧作用,生成反应活性很强的激发单线态氧,它再去氧化石油烃,另一种机理则是激发态物质先转变为自由基,而自由基再与氧结合,生成过氧自由基,从而引发链反应(杨桂朋等,1999)。一般在石油烃光反应中,两种机理都可能存在,而哪一种占主导地位,则同样取决于反应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因此每一种不同物质的光反应可能都是两种机理共存但又分别具有其特殊的降解途径。

2.光氧化产物

海水表层石油烃的光化学氧化产物大多是挥发性或不活泼物质,它们不再与溶解氧结合或生成自由基而继续进行链反应,从而使光氧化反应停止。Kawaham (1969)曾通过红外分析(IR)定性地显示出醇、羰基化合物、芳基醚与烷基醚以及亚砜存在的可能性。Harsen(1975)在实验中发现,烷烃一般只能被氧化成羧酸,羧酸生成后脱离表面油膜溶解进入水体,之后则抑制了羧酸的进一步氧化。Thominette等(1984)也证明,十六烷、姥鲛烷光氧化后只能生成直链脂肪酸。而且Harsen(1975)还认为,苯甲酸可能来源于一些烷基取代苯的光氧化,但水杨酸或苯二甲酸是从含氧的前身化合物反应得来,还是由烷基苯的二次氧化生成,结果还不十分清楚。因为水杨酸具有制菌活性,所以其在海水中的形成十分重要。Gesser等(1977)在研究酮光敏氧化正十六烯的实验中,检测出十六烷醇为主要产物,同时检测出来的还有浓度约为醇浓度1%的过氧化物,估计可能是剩余的中间产物。Payne等(1985)将各种纯石油、风化石油和水相萃取物的元素组成作一比较发现,各原油间的风化行为存在差别,但生成的光产物大多可确定为包括酚、萘酚、菲酚、醚等在内的氢氧化合物,红外分析数据还显示出羧酸的存在。Andersson等(1992,1996)通过模拟天然环境条件下硫杂稠环芳烃的典型化合物苯并噻吩的光化学氧化反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苯并噻吩会氧化生成苯并噻吩-2,3-醌,它在水解后失去CO,硫原子完全氧化而生成2-磺基苯甲酸。除上述报道的光氧化产物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虽然也已发现有光产物存在,但因其反应的复杂性而难以确定出它们的准确结构。对于光氧化产物的研究,在确定其结构、性质等的同时,一些研究者对它们可能存在的毒性也做了相应的探讨。Lazace等(1976)曾讨论了石油的光氧化产物对微藻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石油在光照和无光条件下产物毒性明显不同,其毒性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大而增大。Payne等(1985)和Andersson 等(1992)也都提出过,光氧化过程对溢油风化十分重要,但其产物的毒性会有所提高,比反应前化合物的毒性更大。Andersson等(1992)还进一步指出,石油经光化学转化后的毒性增加,是因为存在含有极性官能团的被氧化的芳香烃。最近Pelletier等(1997)专门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及石油对海洋无脊椎幼虫的光毒性。实验证明3种石油产品具有光毒性,其毒性大小取决于油品中光毒性PAHs的组成和浓度。总之,由以上石油烃光化学氧化降解产物的研究结果看来,主要产物一般为羧酸、醇、醚、羰基化合物等几类,还有另外一些产物不能确定其结构。

3.光反应的影响因素

石油烃在海水表层发生光化学氧化过程中,天然海洋环境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如光照、溶解氧、酸碱度、金属离子等)都会对反应产生影响。杨桂朋等(1999)在光氧化二苯并噻吩(DBT)实验中验证了以下4个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1)光强:光源离反应容器越近,速率常数越大;(2)溶解氧:通氮驱氧使速率常数明显下降;(3)金属离子:Cu2+、Hg2+加快了DBT 的光解,甚至可将速率提高一倍;(4)介质:海水中光反应比蒸馏水中更为迅速,半寿期分别为20.9h和27.5h。从动力学角度来看,目前对石油烃光化学氧化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如何加快石油烃的降解速率是除去污染的关键所在,所以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分为生长代谢和共代谢,生长代谢是指微生物代谢,有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碳;某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和能源时,该有机化合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六)水体自净

1.物理自净

包括水解中发生的混合、稀释、扩散、挥发和沉淀动作。

2.化学自净:

污染物在水体中以简单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迁移,并发生化学性质上的变化,但未参与生物作用。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解吸、胶溶凝聚等。

3.生物自净

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经过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二消失或浓度降低。主要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过程。

三、农药在土壤中表生地球化学作用

农药进入土壤后的归宿主要包括:(1)被土壤胶粒和有机质吸附;(2)随地表径流向四周迁移;(3)向深部土壤迁移;(4)向大气挥发扩散;(5)被植物吸收、被土壤及土壤微生物降解。

(一)土壤对化学农药的吸附

土壤对化学农药吸附作用的方式主要有:(1)离子交换吸附,由于有机质、粘土等带负电荷,农药通过质子化作用而带正电荷后可借助离子交换而被吸附;

(2)通过范德华力以及π键作用方式对农药吸附;(3)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产生吸附;(4)通过电子从供体向受体传递产生吸附;(5)通过形成配位键和配位体交换产生吸附。其中主要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通常用吸附系数Kd 或吸附常数Koc 来表示土壤对农药的吸附程度: Ce C k n s d /1-?= ce n Kd Cs lg 1lg lg ?+=

其中Cs 为农药吸附在土壤中的量(mg/kg ),Ce 为农药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mg/L ),n 为常数。

吸附常数为:

%100%?=)土壤中有机碳含量(Kd Koc

影响吸附作用的因素农药的性质、土壤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条件。农药在土壤溶液中一般解离为有机阴离子,为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所吸附;农药也可以在土壤中解离成阴离子,被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所吸附。不同胶体对农药的吸附作用能力不同,有机胶体>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除了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交替的阳离子组成外,土壤对化学农药的吸附作用还受农

药本身化学性质的影响,凡带有R 3N +-、-OH 、-CONH 2、-NH 2COR 、NH 2COR 、-NH 2、

-OCOR 、-NHR 功能团的化学农药都能增强其吸附强度。在同一类农药中,农药的分子量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土壤对其吸附能力愈弱。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对吸附性也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对农药的吸附能力越强。

化学农药被土壤吸附后,由于存在形态的改变,其迁移转化能力和生态毒理性也随之变化。

作用之一:化学农药被土壤有机胶体或粘土矿物强烈吸附后,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生理活性降低——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和解毒作。

作用之二:时能哟阿在土壤中长期积累。

(二)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扩散和迁移作用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作用主要受蒸汽压、分子结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等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1(/Kd r

Ca Cw V a sw += Vsw/a 为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Cw 为农药在水相溶液中的浓度,Ca 为农药在空气中的浓度,r 为土壤中土壤与水的重量比,Kd 为吸附系数。Cw/Ca 为农药在水中的挥发性

6

6/101029.8????==PM T S Ca Cw V a w Vw/a 为农药在水中的挥发性(亨利常数),S 为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T 为绝对温度,P 为农药的蒸气压,M 为农药的摩尔质量。

Vw/a 、Vsw/a 值越小,表示农药的挥发性越强。Vw/a <104时为易挥发,Vw/a =104-106时为微挥发,Vw/a >106时为难挥发。

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作用可以是气态形式,也可以是非气态形式。非气态扩散发生于溶液中,或气液界面、固固界面等。土壤的性质及农药在土壤中的溶解度是影响农药在水中扩散的重要因素。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溶于水中,二是被吸附在固体细粒表面上虽水分而进行机械迁移。

由于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不易在水体中往下淋滤,因而多数积累在土壤表面30cm 土层内,对地下水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由于土壤侵蚀,通过地表径流流入地面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三)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

土壤中的农药的降解作用是在成土因子、自然环境条件及田间耕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由农药母体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最终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后失去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过程。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1.光化学降解

是指土壤表层受太阳辐射作用活化和以紫外光为能源的分解作用,大部分除草剂和DDT都能发生光化学降解。

2.化学降解

主要包括水解、氧化还原和链裂解作用等。

3.微生物降解作用

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农药的分解,对农药的彻底分解形成CO

等。

2目前研究较多的有DDT、DDD、艾氏剂、狄氏剂、林丹等有机氯农药。(四)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土壤污染

农药的性质不同,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不同,一般用半衰期衡量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

R=Ro-kt

R-农药残留量

Ro—农药使用量

K—常数

T-使用农药时间

其中有机氯杀虫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最长,其次为均二氮苯类和苯氧乙酸类除草剂,有机磷杀虫剂和胺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留时间较短。

含铅、砷、铜、汞的农药 10-30年

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2-4年

三奎类除草剂 1-2年

有机磷农药 0.02-0.2年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

第7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1节土壤的组成 第2节土壤的性质 第3节物质循环与土壤形成 第4节土壤分类与土壤类型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6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7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8节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引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一、何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概念:生命有机体及其产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反复 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2.过程:物能的吸收-同化-排放-分解-归还-流失 3.性质:非封闭的循环(进入土壤、岩层、海底) 4.主体:生物和土壤 5.循环的介质:水和大气 二、人类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1.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 2.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集散 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第1节土壤的组成 引言:土壤与土壤肥力 1. 土壤:在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土壤的本质是肥力,指土壤中水、热、气、肥(养分)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匀、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能力。 3. 土壤是一种类生物体 代谢和调节功能比生物弱(如温度) 不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功能 不具有功能各异的器官

一、土壤的无机组成 1. 原生矿物: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 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土壤矿物质的粗质部分; 经化学风化分解后,才能释放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2. 次生矿物: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如粘土矿物。 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 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性。

二、土壤的有机组成 1.原始组织:包括高等植物未分解的根、茎、叶;动物分解原始植物组织,向土壤提供的排泄物和死亡之后的尸体等。 土壤有机部分的最初来源 2.腐殖质:有机组织经由微生物合成的新化合物,或者由原始植物组织变化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分解产物,呈黑色或棕色,性质上为胶体状(颗粒直径<1μm)。 具有极强的吸持水分和养分离子的能力,少量的腐殖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环境化学作业答案

绪论1、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答:环境问题不止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个由浅入深,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a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城市和工农业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环和野生动物某些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重视,明显没有把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b 、 1972 年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气、土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而且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也宣告一部分环境问题源于贫穷,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然而,它并未从战略高度指明防治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没强调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 c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并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指明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d 、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识。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 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它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行动纲领。这是本世纪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树立了人类环境与发展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2、怎样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系统的影响? 答:地球环境系统即为生物圈,生物圈有五大圈层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这五大圈层受到人类影响,也就影响了整个地球环境系统。例如: 大气圈:人类的工业化,是的矿物质燃料使得CO2、SO2等气体大量进入大气中使得大气吸收的地面的长波辐射增多,形成保温层,这就是我们说的。 生物圈:人类的砍伐,屠杀野生动物,造成的破坏,食物链的断裂或减少,是的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受到影响,造成灾害,各种的恢复力减弱,抗破坏力减弱。 土壤圈:树木的砍伐造成,人们盲目施肥,造成 水圈:水的污染就不用说了 :人类活动的原因引发,腐蚀,砍伐造成风沙肆虐,风化现象加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常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常识 一、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定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2、性质 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4个重要的特性:(1)环境持久性:由于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它们难于被分解。(2)生物累积性:由于其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它能在生物体脂肪组织中进行生物积累,在动物和人体内达到中毒的浓度。(3)远距离迁移能力:能通过蒸发作用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3、种类 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

POPs分为3类: 一类是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二类是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三类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危害? POPs之所以成为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正是由于其能够对野生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典型地包括: 1、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POPs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影响巨噬细胞的活性、降低生物体的病毒抵抗能力。研究表明,海豚的T细胞淋巴球增殖能力的降低和体内富集的滴滴涕等杀虫剂类POPs显著相关,海豹食用了被PCBs 污染的鱼会导致维生素A和甲状腺激素的缺乏而易感染细菌。一项对因纽特人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婴儿的健康T细胞和受感染T细胞的比率与母乳的喂养时间及母乳中杀虫剂类POPs的含量相关。 2、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 多种POPs被证实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毒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名解:毒理学(toxicology)、毒物、毒性、毒效应、LD50、LD100、LOA EL、NOAEL、毒效应普、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剂量-量反应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Zch) 简答: 1、化学物对机体有选择性毒性的原因;P 15 2、简述毒理学研究领域;P1 3、简述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P4 4、剂量—反应的曲线类型有哪些;P13 5、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P16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名解: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蓄积(accumulation)、消除半减期、代谢灭活、代谢活化、终毒物、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简答:1、列举Ⅱ相反应;P35 2、简述外源化学物吸收入机体的主要途径;P24 3、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P32 4、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P32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 名解:血/气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简答: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P42

2、简述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P53 3、简述联合作用的类型P50 第四章毒理学试验基础 名解: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品系(strain) 简答:1、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P61 2、人体观察必须遵循的伦理学原则;P60 3、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P62 4、毒理学试验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P65 5、简述试验染毒的途径P67 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名解: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蓄积作用、慢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简答:1、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P74 2、短期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P83 3、简述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要素;P75 4、简述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的试验设计:P84 5、一般毒性作用包括哪几种类型P74 6、LD50的意义P78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名解:Ames test、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简答:1、简述遗传学损伤的类型及突变的不良后果;P90、P95 2、简述基因突变的类型;P91 3、简述染色体畸变的类型;P91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Hg 2+和CH 3Hg +在人体内能长期滞留?举例说明它们可形成哪些化合物? 这是由于汞可以与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汞络合物,就很难排出体外。此外,烷基汞具有高脂溶性,且它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缓慢(其分解半衰期约为70d ),因而会在人体内长期滞留。 Hg 2+和CH 3Hg + 可以与羟基、组氨酸、半胱氨酸、白蛋白形成络合物。甲基汞能与许多有机配位体基团结合,如—COOH 、—NH 2、—SH 、 以及—OH 等。 2.砷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哪些?其主要转化途径有哪些? 砷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五价无机砷化合物、三价无机砷化合物、一甲基胂酸及其盐、二甲基胂酸及其盐、三甲基胂氧化物、三甲基胂、砷胆碱、砷甜菜碱、砷糖等。

砷的生物甲基化反应和生物还原反应是砷在环境中转化的重要过程。主要转化途经如下: 3.试述PCDD是一类具有什么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并说明其主要污染来源。 (1)PCDD这类化合物的母核为二苯并一对二噁英,具有经两个氧原子联结的二苯环结构。在两个苯环上的1,2,3,4,6,7,8,9位置上可有1-8个取 代氯原子,由氯原子数和所在位置的不同可能组合成75 种异构体,总称多氯联苯并一对二噁英。其结构式如右: (2)来源:①在焚烧炉内焚烧城市固体废物或野外焚 烧垃圾是PCDD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例如存在于垃圾中 某些含氯有机物,如聚氯乙烯类塑料废物在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酚类化合物和强反应性的氯、氯化氢等,从而进一步生产PCDD类化合物的前驱物。除生活垃圾外,燃料(煤,石油)、枯草败叶(含除草剂)、氯苯类化合物等燃烧过程及森林火灾也会产生PCDD类化合物。②在苯氧酸除草剂,氯酚,多氯联苯产品和化学废弃物的生产、冶炼、燃烧及使用和处理过程中进入环境。③另外,还可能来源于一些意外事故和战争。

环境化学答案73006

第一章绪论 4.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国际上较为重视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3)学好这门课的观点:环境化学包含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来源、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这就决定了环境化学研究中需要运用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实验模拟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还要配以物理、生物、地学、气象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因此,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广泛的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以开阔的视野,除了环境化学之外,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并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如此才可能学好这门课。 5、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 答: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称为原生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又称为次生污染物)。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 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划分的: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密度大;平流层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优势、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中间层温度随海拔增加迅速降低、空气较稀薄、对流运动非常激烈;热层空气高度电离、更加稀薄、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

毒理学

毒理学 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三个研究领域。 毒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实验,体外实验,人体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 毒理学应用:由于毒理学研究范畴的进一步拓展以及毒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在外源物质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方面,毒理学已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毒理学研究中以“3Rs”原则为导向的实验方法包括:优化,减少,代替。 外源化学物:是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毒性:是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是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货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或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潜伏期:潜伏期是指在单次剂量或短期暴露致癌物质后志出现第一个临床症状所需的时间。 靶器官: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生物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指标,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绝度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指一组受试动物中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机体对于化学毒物的处置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 生物转运:四个过程都是化学毒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称为生物转运。 生物转化:是化学毒物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改变而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毒理动力学:研究化学毒物的数量在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过程中依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规律。 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 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过滤。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异化扩散,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屏障:有些器官或组织的生物膜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结构和生理学功能,可以阻止或延缓某些化学毒物的进入,称为屏障。比较重要的:血脑屏障,学脑脊液屏障,和胎盘屏障。 代谢解毒:化学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一过程称为代谢解毒。 代谢活化:化学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 生物转化酶包括:结构酶和诱导酶。 毒理学的研究目的是:1求出动力学参数,以阐明不同染毒频度,剂量,途径下化学毒物的吸收,分布与消除特征,为完善毒理学实验设计提供依据;2根据化学毒物时量变化规律及其与毒理学效应的性质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明确靶器官,解释毒作用机制,用于人的危险度评定。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自由基: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的电子碎片。 2.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3.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是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间接或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干扰体内激素平衡的化学物质,一般都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生产和排放的污染物质。 5.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6.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7.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存在的形态或转变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8.环境容量:特定的环境单元在不影响其特定的环境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9.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他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10、环境物理效应: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比如噪音、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环境效应。 1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是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12.环境背景值(环境本底值):某地未受污染的环境中某种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含量。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2、湿沉降(wet deposition)指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被降水去除或湿沉降对气体和颗粒物都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湿沉降有两类:雨除(rainout)和冲刷(washout)。 3、雨除是指被去除物参与成云过程,即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应。 4、干沉降(dry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具体包括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碰撞而被捕获(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 5、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表的过程。通常指的是湿沉降,又称酸雨。 6、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 7、冲刷是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酸雨是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8、光量子产率:表示化学物质吸光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的相对效率 9、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10、飘尘:长期飘泊在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l0μm的悬浮物称为飘尘。 11、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2、化学去除: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的过程。 13、光化学第一定律:分子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 14、气溶胶: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环境化学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②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及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③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人体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的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④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神经毒试验,以及各项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致畸变试验等;⑤各种污染物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和措施。此外,环境污染物在其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出体外,毒性作用的规律和预防措施,也被列入环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叙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其机理? 答:①被动转运:膜两侧的毒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化学物并不与膜起反应,不消耗能量。 简单扩散:生物膜两侧的化学物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滤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②特殊转运:(被转运的毒物必须与生物膜组成成分发生可逆性结合,并形成复合物)包括: 主动转运: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转运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 特点:是需要通过蛋白载体作用,载体可逆浓度梯度,是化学物通过细胞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不易溶于脂质的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转运的过程。 特点:易化扩散只能按顺浓度梯度方向转运,因为不需要消耗能量。 2、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有: 答:1)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膜两侧的浓度梯度越大,化学物质通过摸扩散的速度就越快。 2)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与其水中的溶解度一比称为脂/水分配系数。 3)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的pH:物质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就越难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生物膜。 3、环境污染物吸收有那几条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 经消化道吸收*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是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物质而改变其毒性。

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第二节 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环境中化学物质(或毒物)作用于人体后,是否能对健康产生危害, 首先取决于摄入量的多少,同时还与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密切有关。毒物进入机体后,不是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中毒或产生潜在性危害,就是机体通过各种防御机制与代谢活动,使毒物降解而将其排出体外。因此,了解毒物的代谢过程对研究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毒物代谢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毒物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机体接触后,首先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它们被储存或在组织细胞内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或代谢转化(metabolic transformation),转变成代谢产物,最后毒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 由于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的机理具有共通点, 故统称为生物转运(biotransport)。 一、毒物的吸收  毒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在生活环境中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在毒理学实验研究中还采用特殊的染毒途径如腹膜内、静脉内和皮下注射等。  1.呼吸道吸收 污染空气的环境毒物主要从呼吸道侵入机体,从鼻腔到肺泡整个呼吸道各部分由于结构不同,对毒物的吸收情况也不同,愈入深部,面积愈大,停留时间愈长, 吸收量愈大。因此,呼吸道吸收是以经肺泡吸收为主。由于人体肺泡数量多(约3亿个),表面积大(50~100m2),相当于皮肤吸收面积的50倍。肺泡周围布满长约2000km的毛细血管网络,血液供应很丰富,毛细血管与肺泡上皮细胞 膜很薄,仅1.5μm左右,有利于外来化学物的吸收。因此,气体如CO、NO 2、SO 2 ,挥发性液体如苯、四氯化碳的蒸气及气溶胶硫酸雾等经肺吸收的速度很快,仅次于静脉注射。  气态物质到达肺泡后,主要经简单扩散透过呼吸膜而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肺泡和血液中物质的浓度(分压)差,按扩散规律,气体从高分压处向低分压处通透,分压差愈大,吸收愈快。随着吸收量的增加,分压差逐渐减少,吸收速度随之减慢。当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在血液内的浓度(饱和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称为该气体的血/气分配系数( blood/gas partiton coefficient)。此系数愈大,气体愈易被吸收入血液。例如乙醇的血/气分配系数为1300,乙醚为15,二硫化碳为5,说明乙醇远比乙醚和二硫化碳易被吸收。除血/气分配系数外,气态物质的吸收速度还取决于其在血中的溶解度、肺通气量和血流量。在血中溶解度高的物质,其吸收速度主要取决于吸收率,溶解度低的物质主要取决于血流量。 颗粒物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直径>10μm者,因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吸入后因慢性碰撞而大部分粘附在上呼吸道。5~10μm者大部分被阻留在气管和支

环境毒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 二、填空题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随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异,主要包括三 种:、和。 2、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可将体内实验分为三类,具体包括:、 和。 三、选择题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环境污染物 B 人体 D 相关生物 C 人群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名词解释 1,酶诱导; 二、填空题 1、环境化学物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与机体接触后,一般可经历四个过程:、、和。 2、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可分为两类: 和。 3、饮食和食物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是通过消化管被吸收入体内。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由吸收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 4、总的来说,有机酸主要在被吸收,而有机碱主要在内吸收。 5、PM10,通常又称,而PM2.5则通常称为。 6、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起始分布取决于,而最终的分布取决于。 7、体内屏障是影响化学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之一,主要有和 两种。 8、肾是排泄外源化学物最重要器官,其主要排泄机理有 三:、、和。 8、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4种反应类型:、、和。 9、MFOS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而非微粒体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 和中。 10、抑制是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可抑制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两种类型:和。 11、物种、品系和个体之间在生物转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体 内。 三、选择题 1、特殊转运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 A 主动转运 B 易化扩散 D 吞噬作用 C 滤过作用

2、大多数环境化学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通过生物膜的?() A 简单扩散 B 主动转运D 易化扩散 C 滤过作用 3、氟骨病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环境化学物在骨骼中过量聚集?() A 氟离子 B 铅D 锌 C 钙 4、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以下哪个器官?() A 肾 B 肝D 胃 C 肺 5、以下哪种反应不属于第一阶段反应?() A 氧化 B 还原D 结合 C 水解 6、喝酒脸红是由于体内缺乏哪种酶?() A 醇脱氢酶 B 醛脱氢酶D 脂肪酸环加氧酶 C 胺氧化酶 7、以下哪种结合反应最重要?() A 葡萄糖醛酸结合 B 硫酸结合D 甲基结合 C 谷胱甘肽结合 四、判断题 1、环境化学物通过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转运时都不需要载体;() 2、非脂溶性的物质只能通过特殊转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3、脂溶性高的并具有一定水溶性的物质更容易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生物膜;() 4、体液pH越低,环境化学物的脂溶性越好,其越易通过生物膜;() 四、判断题 5、吞噬作用是针对固体颗粒物,而胞饮作用是针对液滴;() 6、一般来说,血气分配系数愈大的气体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7、三价砷比五价砷的毒性更强,三价铬也比六价铬的毒性更强;() 8、外源化学物可直接发生结合反应,也可经第一相反应后再发生结合反应;() 9、CO中毒属于特异性抑制;() 10、外源化合物须经第一相反应后再发生结合反应(第二相反应);() 11、大多数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均需经结合反应,再排出体外;() 五、简答题 1、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几种? 幻灯片18 第三章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 1、反应; 二、填空题 1、环境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性质和强度,往往是、和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思考题 1.土壤与岩石和生物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土壤肥力?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哪些? 3.土壤的基本组分有哪些?什么样的组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4.土壤自然剖面包括哪些基本层次?各层有什么特点? 5.简述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的差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说明土壤孔隙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它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7.土壤温度状况受哪些因素影响?它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8.什么叫土壤胶体?它如何实现土壤的供肥和保肥功能? 9.解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盐基饱和度的含义。 10.什么叫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试述土壤缓冲作用的原理。 11.试述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2.什么是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试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其他性质的影响。 13.简述土壤养分系统的基本组分及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14.试述成土因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15.试述土壤形成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成土过程。 16.试述世界十大土壤类型(土纲)的主要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向与问题。 17.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18.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季相和演替?演替有哪几种类型? 19.简述光、温、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0.简述水热条件和海拔高度与植被分布之间关系的一般模式。 2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22.解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从热力学角度看,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对于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意义? 23.解释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分析全球各类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特征。 24.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转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十分之一定律”的含义。 25.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图解模型。 26.解释储存库、周转率和周转时间的概念。 27.简述氧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氧循环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 28.简述碳循环的主要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 29.简述氮循环的主要作用过程,并说明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30.简述磷循环的过程及其非闭合的性质,并说明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31.什么叫大地女神假说?它在解释地球表层环境形成与变化方面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32.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3.简述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地理分布和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生态毒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因子,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与防护的科学。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毒理学是同一个学科。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分) 生态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分) 1848年英国生物学家对桦尺蛾发生的工业黑化现象的报道是环境污染对动物种群影响的最早报道。 A. 错 B. 对 5 【单选题】(2分) 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家禽 B. 家畜 C. 野外生物 D. 植物

【单选题】(2分)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 A. 生态风险评价 B. 生物标志物筛选 C. 环境生物监测 D. 环境化学监测 7 【单选题】(2分) 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效应的一种试验方法是()。 A. 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试验 B. 离体毒性试验 C. 整体毒性试验 D. 分子毒理学试验 8

【多选题】(2分) 生态毒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属于生物范畴是()。 A. 微生物 B. 植物 C. 动物 D. 环境污染物 9 【多选题】(2分)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或研究环境污染物()。 A. 物理性质 B. 在环境中的浓度 C. 生物体的吸收水平 D. 对机体损伤的机制 10 【多选题】(2分)

从学科知识结构来看,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可分为()。 A. 理论生态毒理学 B. 应用生态毒理学 C. 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 D. 实验生态毒理学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进入体内的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生物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而发生结构和性质改变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统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第二相反应。 A.

环境化学 化学污染物循环

污染物的地质大循环 (geological cycle of pollutants ) 是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地质作用下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环境污染物的地质大循环是遵循一般物质地质大循环的规律的。物质地质大循环如图所示。 环境中的污染物有的来自自然过程,有的来自人为释放。自然过程包括岩石风化、火山喷发、大气降尘、水流冲刷等过程,把污染物输送入环境。人为释放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金属矿床的开采和冶炼,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等,都会把污染物排入大气、河流、土壤之中,参与地质大循环。 [汞循环] 环境中的汞主要是元素汞、二价汞化合物等。元素汞比重 大,不溶于水,往往在废水排放口附近沉积、富集。二价汞离子能被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吸附,并随着这些载体一起在水体中运动。这些微粒如果聚集成颗粒较大的聚集体,就能在水体中沉降到底层,成为沉积物,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甲基汞溶于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和富集,通过食物链传递。二甲基汞挥发后进入大气而扩散。二价汞也可以与羟基或络离子结合,生成Hg(OH)+、Hg(OH)2、Hg(OH)姻和Hg(OH)厈,以及 HgCl+、HgCl2、HgCl姻等。汞与氯离子的络合特别明显,当环境中含Cl-为0.0001摩尔时,Hg(OH)2和HgS 的溶解度可以增加55~408倍。因此河流中悬浮物吸附的汞和沉积物中的汞进入海洋后,又可以解吸出来。在还原条件下,二价汞又可以被还原成元素汞,挥发后以汞蒸汽的形态进入大气。在含H2S的还原环境中汞可以形成硫化汞。 [镉循环] 由于含镉的岩石风化,镉矿床的开采,特别是随着工业上大量使用镉作为电镀、染料以及热塑性塑料的稳定剂后,镉在环境中的循环量增加了。镉的溶解度较汞大,因此环境中有简单的镉离子存在。河流底泥对水中的镉有很强吸附作用,底泥对镉的浓集系数在5000~50000之间。腐殖质是河水中镉离子的主要吸附剂,吸附速度很快。腐殖质又可以对镉进行螯合,因此镉便随着河水迁移。镉与羟基和氯离子络合,生成 CdOH+、Cd(OH)2、Cd(OH)姻,以及CdCl+、CdCl2等络合物,环境中的 Cl-对镉的络合仅次于汞。被吸附、螯合和络合的镉被河水携带入海,在河口处和海水逐步混合,因水相的盐度不断升高,吸附的镉在不同程度上被海水中的 Na+、Mg2+ 所代替,使镉又重新洗脱回到水相中。所以河水中的悬浮固体或腐殖质实质上起着把镉输送入海洋的作用。另一方面,被胶体吸附的镉入海以后,由于海水的盐度大而絮凝沉淀到海底,在还原条件下,镉便生成硫化镉而沉淀,最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