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有支护土方)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有支护土方)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有支护土方)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桩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隔音屏、行人天桥、运输带、小型别里、小型商场等基础工程中、也可以当支护桩使用。

同时也适用于在陡峭的山坡、狭窄的楼群之间、行人路、高速公路、闹市区、火车站台甚至建筑物内进行施工。

小型的施工设备只需要2mx5m作业区域。

1.2编制依据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术语

2.1微型桩

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小于4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施工工艺的灌注桩。其主要特点有:施工机具小,适用于狭窄的施工作业区;施工振动、噪声小,适用于公害受到严格控制的市区;长细比大,单桩耗用材料少;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与同体积灌注桩相比,承载力较高。

目前,微型桩已经在国内外的一些旧房改造、古建筑加固纠偏、防洪堤坝加固、建筑(构筑)物加固防震、边坡加固、水池底板的抗浮、铁塔等抵抗交替荷载的基础等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3.1.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加劲筋的品种、性能及需用计划。

3.1.3确定水泥砂浆施工配合比及各种材料用量。

3.2材料准备

3.2.1水泥

a)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b)不应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禁止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

c)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3.2.2砂子

砂宜采用中砂,砂颗粒应坚硬、粗糙洁净,粒径3mm以下,含泥量不得大于1%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 ,使用前必须过3mm~5mm 孔径的筛。

3.2.3水

施工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规定。

3.3施工设施准备

3.3.1施工机械

检查钻机与注浆的各种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重点检查钻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钻杆是否齐全,钻头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泵是否工作正常,流量计、压力表是否显示正常。

3.3.2监测装置

全站仪、水准仪。

3.3.4作业条件

准备工作主要有测量放样、整理场地、布设便道、制作埋设护筒、设置泥浆池和供水池等。

4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本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确定桩位点→钻机就位→成孔→钢筋笼、注浆管制作及安装→填灌碎石骨料→水泥浆制备→初次注浆→二次注浆→成桩

4.2 操作工艺

微型桩的成孔采用工程地质钻机,分段钻进成孔,钻头可选用合金肋骨式钻头、合金钻头或钢粒钻头。

4.2.1钻机就位

钻机在工作平台上搭就后,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大致对准护筒中心,起吊钻头,微移钻机,使钻头中心正对桩位,并保持钻机底盘水平后,即可开始钻孔。斜桩成孔时,采用钻机脚板垫高到要求的方法,用罗盘检查钻杆的倾斜度。

4.2.2成孔

采用正循环方法,用水作为循环冷却钻头和除渣方法,同时在钻进过程中水和泥土搅拌混合在一起变

成泥浆状,起到护孔壁的作用。启动机器开始钻进时杜绝由于操作原因使钻头撞击护筒造成偏位。钻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速,首先慢速,进入4-5m 左右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