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2013-2014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2013-2014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产生下列现象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干冰升华C.美酒飘香D.石蜡熔化2.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2R+4K2O+3O2↑。则R的化学式为()

A.Fe B.FeO C.Fe2O3 D.Fe3O4

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

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再通一

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

B.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①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

变成光亮红色

C.装置②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

二氧化碳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①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

7.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b端通人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人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⑤③①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含有盐酸B.③中一定没有盐酸

C.②中加入镁粉时一定有气泡冒出D.③中的固体一定是铁

29.(3分)根据要求填空:

(1)氮气的化学式;

(2)在实验室可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4分)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镁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表示的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图A、B表示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该事实能说明(填“分子”、“原子”

或“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31.(4分)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铁、镁、铜、银中的一种,则金属B为,金属C与H2SO4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可能有(填化学式)。

32.(7分)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

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

常温下B、C、D都是气体,A为黑色固体粉末。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

A的化学式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D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C为单质且常温下为气体。

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性实验。已知,过氧

化氢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K2,观察现象;

Ⅱ.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

Ⅲ.打开K1,观察现象;

Ⅳ.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步骤Ⅲ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

管中冒出、,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3)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洗涤、干燥;

(4)由步骤Ⅱ、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4.(5分)某学生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所含杂质为不参加反

应的固体物质),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

2014年武汉市元月调考物理试题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时,一定从周围吸热

B.物体内能减小时,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地球上的物体不一定都具有内能

D.相同体积的00℃的冰和0℃的水比较,0℃的冰的内能较小

10、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中选用了纯度极高的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A.热值大B.比热容大C.密度小 D.沸点低

11、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2、下图中的4个元件符号分别表示()

A.发光二极管、电动机、滑动变阻器、交叉相连的导线

B.发光二极管、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C.发光二极管、电动机、电阻、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D.开关、电动机、滑动变阻器、交叉相连的导线’

1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

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4、“光控开关”在光线暗时自动闭合,光线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段时间后,若再无声音则自动断开。下图中能让电灯要么一直熄灭,要么一直亮,要么在光线较暗且有声音时才亮的电路是()

15、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当闭合开关S时,发现

灯泡L不亮,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经检测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该故障

是()

A.灯泡L被短接B.灯泡L断路

C.变阻器R被短接D.开关S被短接

16、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后,观察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表明()

A.在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B.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C.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D.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小,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17、下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但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检测①②③④四点,发现氖管均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火线断了B.灯泡短路

C.灯丝烧断了D.零线断了

18、为了确保用电安全,下列做法应避免的是()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闭合电源开关

C.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19、有两根电热丝,R1=m R2,若单独用R1对一壶水加热,则所需时间为t0。若将这两根电热丝同时连入电路,则烧开同一壶水所需的最短时间为(不计热损失)()

20、现有稳压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

阻器各一个,其中小灯泡的U一I图象如图所示。将这些元件用

导线连成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

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10V开始减小,电流表的示数

从0.4A开始增大。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

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源的电压为12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5Ω

C.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4.8 W

D.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0.8W

21、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

的实验课,下图是实验中的一个场景。她在水球中注入一些红色液体后,红色

液体在水球中慢慢散开,这是一种现象,说明;

水球能“粘”在铁丝圈上,是因为。

22、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

可以看到瓶内出现了,说明水蒸气成了可以看到的

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温度,

内能。

2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定值电阻

R1=10Ω,电源电压恒为4.5V,变阻器R2的规格为“40Ω 0.5A”,电压表

的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

(1)当被测者的身高比前者更高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变。

(2)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是V。

(3)为了不损坏电路中的元件,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24、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吸热的情况。

(1)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在两烧杯中放入的电加热器。

(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时,吸收的热量不同、(3)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则a物质是,其比热容是J/(kg·℃)。

25、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

(1)请你检查一下电路,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下表是该同学用改正后的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中第组是明显错误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

(3)实验表明: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26、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

(1)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和小灯泡串联的电流表的示

数如图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其额定功率是W。

(2)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雕,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

实际的电功率。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一般不超过额定电

压的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实际的电功率。

(3)实验表明: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决定的。

27、某同学估测家里的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40L,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40L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89m3,注水看变为2366.05 m3。该同学家里的热水器的热效率是多少?(结果精确到1%)

28、下图是某种家用电吹风的原理图,它有“热风”、“温热风”、“冷风”及“停”四档,R1与R2是电热丝(R1> R2)。图中S为“双刀四掷”开关,“双刀”在拨动时一起转向图中“1”、“2”、“3”或“4”中的某一位置,从而实现各档位间的转换。电吹风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1)开关的“双刀”拨动到什么位置时,电吹风处于“热风”档? 接在“热风”档上的电热丝的阻值是多少Ω?

(2)标有“吹温热风功率(W)”后面的数值被磨损,某同学为测量它的具体数值,先断开其它家用电器,并将电吹风的开关调至“温热风”档后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发现他们家用的电子式电能表(3000imp/(kw·h))在2min内指示灯恰好闪了46次。试计算该电吹风吹温热风功率的大小。“3000 imp/(kw·h)”指的是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表上的指示灯闪烁3000次。

物理化学单元测试

物理化学单元测试(第四﹑五﹑六章) 一、选择题 1.二元溶液,B组分的Henry系数等于同温度纯B的蒸汽压。按Raoult定律定义活度系数( ) (A)g A > g B(B)g A = g B = 1 (C)g B > g A(D)g A1g B1 1 2.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 ,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 p*A > p*B , 则:( ) (A) y A > x A(B) y A > y B(C) x A > y A(D) y B > y A 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分数为:( ) (A) 1 (B) 1/2 (C) 2/3 (D) 1/3 5.298K时,HCl(g,Mr=3 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245kPa·kg·mol-1,当HCl(g)在甲苯溶液中的浓度达2%时,HCl(g)的平衡压力为: ( ) (A) 138kPa (B) 11.99kPa (C) 4.9kPa (D) 49kPa 11. 298K,p?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5,化学势为μ2,则 ( ) (A)μ1 > μ2 (B)μ1 < μ2(C)μ1 = μ2 (D) 不确定   15.已知水在正常冰点时的摩尔熔化热D fus H m? =6025J·mol-1,某水溶液的凝固点为258.15K, 该溶液的浓度x B为: ( ) (A) 0.8571 (B) 0.1429 (C) 0.9353 (D) 0.0647 16.已知H2O(l)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ol-1,某挥发性物质B溶于H2O(l)后,其沸点升高10K,则该物质B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 (A) 0.290 (B) 0.710 (C) 0.530 (D) 0.467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 有理数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017?扬州)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 和点B ,则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 ) A .-4; B .-2; C .2; D .4; 2.下列各数:2-- , ()2--, ()22-, ()32-, -2 2中,负数的个数为………(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在实数:3.14159,142-,1.010010001…, 4.21 ,3π,227 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23和32; B.-32和()32-; C. -32和()23-; D. ()2 23-?和 -3×22 ; 6.(2017?泰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将数据3万亿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310?美元; B .13310?美元; C .12310?美元; D .11 310?美元; 7.已知,0x <,0y >,y x < ,则x y +的值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0; 8.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9. m 为任意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1m +总是正数; B. 2 1m +总是正数; C. ()21m -+总是负数 ; D. 21m -的值总比1小;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物理化学测验题(表面)

物理化学测验题(六)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接触角是指: (1)g/l界面经过液体至l/s界面间的夹角; (2)l/g界面经过气相至g/s界面间的夹角; (3)g/s界面经过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4)l/g界面经过气相和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2、朗缪尔公式克描述为:(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3、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 )。 (1)化学键力;(2)德华力; (3)库仑力。 4、温度与表面力的关系是: ( )。 (1)温度升高表面力降低; (2)温度升高表面力增加; (3)温度对表面力没有影响; (4)不能确定。 5、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 ),液体表面力的方向总是:( )。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相; (3)沿液体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6、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 7、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可分为:( )。 (1)两类; (2)三类; (3)四类; (4)五类。 8、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力为σ,则肥皂泡附加压力是:( )。 (1)r p σ2=? ;(2)r p 2σ =?;(3)r p σ 4=?。 9、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一定:( )。 (1)< 0; (2)> 0;(3)= 0。 10、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 (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2)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

最新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 (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 (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 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答案】(1)-6;-8 (2)解:由(1)可知:,,,, 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 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则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当、两点相遇时,,, ∴ .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 (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 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 ∴ ∵对应的数为

∴ ①当,; 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 ∴ ∴ 答:点对应的数为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 ∵, ∴, 解得, 则; 【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 (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 (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 2.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4;7 (2)1;2 (3)﹣13;9 (4)解: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完整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 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 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 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热量为?=2 1T T p dT C Q ,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壁有电炉丝,将电 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 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 × )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时量:100分钟)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mm B.接近0mm C.小于50mm D.介于50mm和100mm之间 2、A、B、C三人各乘一部电梯,A看见楼房在上升,B看见A上升,A看见C静止不动,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A上升B.B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C.B下降,但比A下降得慢D.C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3、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2g/cm3,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A.5g/cm3B.3.2g/cm3C.1.6g/cm3D.2.4g/cm3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F 1>F2,则() A.物体A和物体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A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 D.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 5、小明按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 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L1和L2两 端的电压分别是() A.10V,2V B.8V,2V

C.2V,8V D.10V,8V 6、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 7、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为4V和3.9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3V和 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 A.比1000Ω略大一些B.比1000Ω略小一些 C.比750Ω略大一些D.比750Ω略小一些 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当通 电螺线管向左靠近条形磁铁时,条形磁铁仍保 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 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9、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 A >p B,如果将A叠放在B的中央,则A对B的压强应是()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答案(供参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c<0 a b 0 c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千米,将0千米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 A .2003 2 - B .2003 2 C .2004 2 -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 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5、观察下列算式: ,,,,请你在观 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 6、如果|x +8|=5,那么x = 。 7、观察等式:1+3=4=2 2,1+3+5=9=3 2 ,1+3+5+7=16=4 2 ,1+3+5+7+9=25=5 2 ,…… 猜想:(1) 1+3+5+7…+99 = ; (2) 1+3+5+7+…+(2n-1)= _____________ .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 8、计算|3.14 - π|- π的结果是 . 9、规定图形 表示运算a –b + c,图形 表示运算w y z x --+. 则 + =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10、计算: ()()()200021111-+-+- =_________。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1 1; 21;-31;4 1 ; ; ;……;第2003个数是 。 12.计算:(-1)1 +(-1)2 +(-1)3 +……+(-1)101 =________。 13.计算:1+2+3+……+2002+2003+2002+……+3+2+1=________。 14、已知m m -=,化简21---m m 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 三、规律探究 1、下面有8个算式,排成4行2列 2+2, 2×2 3+ 23, 3×23 4+34, 4×34 5+45, 5×4 5 ……, …… (1)同一行中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 (2)算式2005+ 20042005和2005×2004 2005 的结果相等吗? (3)请你试写出算式,试一试,再探索其规律,并用含自然数n 的代数式表示这一规律。(5分)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物理化学测验(溶液热力学)

物理化学测验(三)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 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A 到B 发生变化时,经历两条任意的不同途径( 途径1,途径2 ),则下列四式中,( )是正确的。 ( 1 ) Q 1 = Q 2; ( 2 ) W 1 = W 2; ( 3 ) Q 1+W 1 = Q 2+W 2; ( 4 ) ?U 1 = ?U 2。 2、下列关于偏摩尔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1 )只有广度质才有偏摩尔量; ( 2 )偏摩尔量是广度性质; ( 3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其摩尔量。 3、下列关于化学势的定义错误的是:( )。 (1)B μ= ) B C (,,B c ≠???? ????n V T n U ; (2)B μ= ) B C (,,B c ≠???? ????n P T n G ; (3)B μ= ) B C (,,B c ≠???? ????n p T n A 。 4、 等压过程是指:( )。 ( 1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 ( 2 )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 ( 3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 ( 4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5、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B 的摩尔蒸发焓为?vap H m ,摩尔升华焓为?sub H m 则在此温度下,该物质B 的摩尔凝固焓 ? 1S H m = ( )。 (?1S H m 中的l ,s 分别代表液态和固态。) (1)?vap H m + ?sub H m ; (2)-?vap H m + ?sub H m ; (3)?vap H m - ?sub H m ; (4)-?vap H m + ?sub H m 。 6、 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摩尔)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分别是20.2,9.3,6.9及39.7 K ·kg ·mol -1 。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中溶解,欲测定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适宜的溶剂是:( )。 ( 1 ) 萘; ( 2 ) 樟脑; ( 3 ) 环己烷; ( 4 ) 醋酸 。 7、 苯在101 325 Pa 下的沸点是353.25 K , 沸点升高系数是2.57 K ·kg ·mol -1 则苯的气化 焓为:( )。 ( 1 ) 31.53 kJ ·mol -1 ; ( 2 ) 335 kg ·mol -1 ; ( 3 ) 7.42 kJ ·mol -1 。 (已知 C 6H 6的M r =78.11。) 8、 1 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卷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选项,请你把你认为适当的选项前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7与(-2)7 B -32与(-3)2 C -3×23与-32×2 D ―(―3)2与―(― 2)3 3、在-5,-9,-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2 B -9 C -0.01 D -5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 0 B -1 C 1 D 0或1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 8 B 7 C 6 D 5 6、计算:(-1)100+(-1)101的是() A 0 B -1 C 1 D 2 7、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 6 B 7 C 8 D 9 8、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赠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发行为12050000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1.205×107 B.1.20×108 C.1.21×107 D.1.205×104 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x2 B.|-x+1| C.(-x)2+2 D.-x2+1 10、已知8.622=73.96,若x2=0.7396,则x的值等于() A 86. 2 B 862 C ±0.862 D ±862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1、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2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规定向上为正,那么习惯上将2楼记为;地下第一层记作;数-2的实际意义为,数+9的实际意义为。 12、如果数轴上的点A对应有理数为-2,那么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____。 13、某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是。134756≈(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14、( )2=16,(- )3=。 15、数轴上和原点的距离等于3 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16、计算:(-1)6+(-1)7=____________。 17、如果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m=-1,则代数式2ab-(c+d)+m2=_______。 18、+5.7的相反数与-7.1的绝对值的和是。 19、已知每辆汽车要装4个轮胎,则51只轮胎至多能装配辆汽车。 三、解答题 20、计算:(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8+(― )―5―(―0.25) (2)―82+72÷36 (3)7 ×1 ÷(-9+19) (4)25×(―18)+(―25)×12+25×(-10 ) (5)(-79)÷2 +×(-29) (6)(-1)3-(1-7)÷3×[3―(―3)2]

物理化学测试练习题(题目)

第三章 化学平衡测试练习题 选择题: 1、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反应进度”曲线进行,则该反应在( ) [A].曲线的最低点 [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 [C].曲线上的每一点 [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 2、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 θ 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 [A].任意压力和组成 [B].总压101.325kPa ,物质的量分数3 1===C B A x x x [C].总压303.975kPa ,3 1===C B A x x x [D].总压405.300kPa ,4 1= =B A x x ,2 1= C x 3、298K 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B=A+B ,当温度不变,降低总压时,反应的转化率(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气相反应)()(3)(126266g H C g H g H C =+在 373K 时的 1 43.192-?-=?mol kJ H m r θ ,当反应达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 移动( ) [A].升温与加压 [B].升温与减压 [C].降温与加压 [D].降温与减压 5、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面改变? ( ) [A].体系组成 [B].标准态 [C].浓度标度 [D].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νB 6、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C B A 2=+,(θ1,m r G ?);(2) C B A =+ 2 12 1,(θ 2,m r G ?)

物理化学测验-相平衡

物理化学测验(四)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1) 3种;(2) 2种;(3) 1种;(4)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2、组分A(高沸点)与组分B(低沸点)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向纯B 中加入少量的A,系统蒸气压力增大,则此系统为:( )。 (1)有最高恒沸点的系统; (2)不具有恒沸点的系统; (3)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系统。 3、设反应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300 K下,A的转化率是600 K的2倍,而且在300 K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的2 倍,故可推断该反应()。 (1)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在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4、某反应A(s) == Y(g) + Z(g)的?r G与温度的关系为?r G= (-45 000+110 T/K) J ·mol -1,在标准压力下, 要防止该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 (1) 高于136 ℃; (2) 低于184 ℃; (3) 高于184 ℃; (4) 低于136 ℃; (5) 高于136 ℃而低于184 ℃。 5、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为:( )。 (1)C=2,?=1; (2)C=2,?=2; (3)C=1,?=0; (4)C=3,?=2。 6、已知等温反应 ①CH4(g) == C(s) + 2H2(g) ②CO(g) + 2H2(g) == CH3OH(g) 若提高系统总压力,则平衡移动方向为()。 (1)①向左,②向右; (2)①向右,②向左; (3)①和②都向右。 二、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 本大题7分) 在323 K时,下列反应中NaHCO3(s)和CuSO4-5H2O(s)的分解压力分别为4 000 Pa和6052 Pa: 反应①2NaHCO3(s) ==Na2CO3(s) + H2O(g) + CO2(g)

物理化学测试试卷

物理化学测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过程中系统的ΔG ≠0的是( C )。 (A) 水在0℃,常压下结冰; (B) 水在其正常沸点汽化; (C) NH 4Cl (s )→NH 3(g )+HCl (g )在大气中进行; (D) 100℃,p θ 下液态水向真空蒸发成同温同压下的气态水 2.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D )。 (A )Q > 0; (B )ΔU < 0; (C )W < 0; (D )ΔH = 0 3.在101.325Kpa 下,往纯水中加入少量NaCl ,与纯水比较,此稀溶液的沸点( B )。 (A )降低 (B )升高 (C)不变 4.压力增大,水的凝固点 ( B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 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 ① 2H 2O (g) == 2H 2 (g) + O 2(g) K 1 ; ② CO 2(g) == CO (g) +1/2O 2 (g) K 2 ; 则反应:③ CO (g) + H 2O (g) = CO 2(g) + H 2 (g) 的K 3 应为( C )。 (A )θθθ213/K K K =;(B )θ θθ213K K K -= ;(C )θθθ213/K K K = 6. BaCO 3(S )受热分解成 BaO (S )和 CO 2(g ),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正确的是( C )。 (A) C=3 F=2 ; (B)C=2 F=2 ; (C) C=2 F=1 ; (D)C=1 F=0 7.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 A )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8. 甘汞电极属于( B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9.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被分散成平面、凸面和凹面液体时,三者饱和蒸气压的关系是( C ) (A) 平p >凹p >凸p (B) 凸p >平p >凹p (C) 凹p >平p >凸p (D) 凸p >凹p >平p

物理化学测试题一.pdf

成绩 物理化学(本科)模拟试卷一(A班) 校名___________ 系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4页) 一、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1、理想气体节流膨胀时,[ () ? ? pV p H 0。(选填>,=,<) 2、在101 325 Pa下,?5℃过冷水的化学势____?5℃冰的化学势。(选填>,=,<)。 3、某真实气体其压力为p,温度为T,逸度因子(系数)为?,逸度为则其化学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4、吉布斯-杜亥姆(Gibbs-Duhem)方程所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5、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平衡(温度在900~1200 K 范围内): CaCO3(s) == CaO(s) + CO2(g) CO2(g) + H2(g) == CO(g) + H2O(g) H2O(g) + CO(g) + CaO(s) == Ca CO3(s) + H2(g) 问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_______。 二、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1、一绝热恒容的反应器内装有H2和Cl2混合气,温度为25℃,经化学反应变成HCl ( g )。已知25℃时,Δf H(HCl)=-92.30 kJ·mol-1,则该过程的ΔU0, ΔH0, ΔS0。 (选填>, =,<) 2、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Pa) = T K 5693 ?6.439 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Pa) = T K 5218 ?5.772 则Cd的三相点温度为______ K,蒸气压为_______ Pa。 三、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在临界点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V m(l)与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V m(g)的关系是:( )。 ( 1 ) V m(l) > V m(g) ( 2 ) V m(l) < V m(g) ( 3 ) V m(l) = V m(g) 2、H2和O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2O,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 1 ) ΔH = 0; ( 2 ) ΔT = 0; ( 3 ) pVγ = 常数; ( 4 ) ΔU = 0。 四、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偏摩尔量与化学势是同一个公式的两种不同表示方式。是不是? ( )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C ) (A)a+b<0 (B)a+c<0 (C)a -b>0 (D)b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D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B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B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B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0千米,将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B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2(3)2(-?+- 的值为( A ). A .20032- B .20032 C .20042- D .2004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B ). A .A 、 B 两点的距离 B .A 、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3028864215 144321-+-+-+-+-+-+-ΛΛ等于( D ). A .41 B .41 - C .21 D .21 -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题库剖析

一、选择题 ( 共 3题 15分 ) 1. 5 分 (3611) 3611 H 2S 2O 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 2SO 4 → H 2S 2O 8 + 2H + + 2e - ,阳极副反应为O 2的析出。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生H 2,O 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0 L 和2.24 L (标准态下),则生成H 2S 2O 8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 mol (B) 0.2 mol (C) 0.3 mol (D) 0.4 mol 2. 5 分 (7149) 7149 试由管孝男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 k a p θ -μ -k d θ γ 导出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V =k p 1/ n 式中 n =μ+γ 3. 5 分 (7150) 7150 试由叶洛维奇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k a p e - g θ -k d e h θ 导出 乔姆金吸附等温式 θ =1/α ln(A 0p ) 式中 α =g +h , A 0=k a /k d 二、填空题 ( 共 7题 35分 ) 4. 5 分 (4453) 4453 可将反应 Ag ++ Cl -─→ AgCl(s) 设计成电池为 。 已知 25℃时电池的 E ?= 0.576 V ,则电池反应的 ?r G m $ (298.15 K) = , AgCl(s) 的活度积 K sp = ,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动势 E 等于 ______ 。 5. 5 分 (5841) 5841 反应 A + 2B → P 的反应机理如下∶ A + B 11 k k - C , C + B 2k ??→P 其中 A ,B 为反应物,P 为产物,C 为高活性中间物,则: d c p /d t = ,在 ______________ 条件下,总反应表现为二级。 6. 5 分 (7652) 7652 用渗透压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 _____ 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 摩尔质量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 _____ 均摩尔质量;粘度法测得的 称为粘均摩尔质量,一般近似地认为它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 请填:(A) 质均 (B) 数均 (C) Z均 或 (D) 平均 7. 5 分 (4860) 4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