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

答:H2O的共轭碱为OH-;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

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HCO3-的共轭碱为CO32-;;

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

HS-的共轭碱为S2-;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

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

R—NHCH2COO-,COO-

C O O-

答:H2O的共轭酸为H+;NO3-的共轭酸为HNO3;

HSO4-的共轭酸为H2SO4;S2的共轭酸为HS-;

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 C 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

(CH2)6N4的共轭酸为(CH2)4N4H+;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COOH,

COO-

C O O-

的共轭酸为COO-

C O O-H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1)MBE:[NH4+]+[NH3]=2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2[H2CO3] +[HCO3-]=[NH3]+[OH-]

(2)MBE:[NH4+]+[NH3]=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H2CO3]=[NH3]+[OH-]+[CO32-]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 (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

答:(1)MBE:[K+]=c

[H2P]+[HP-]+[P2-]=c

CBE:[K+]+[H+]=2[P2-]+[OH-]+[HP-]

PBE:[H+]+[H2P]=[P2-]+[OH-]

(2)MBE:[Na+]=[NH4+]=c

[H2PO4-]+[H3PO4]+[HPO42-]+[PO43-]=c

CBE:[Na+]+[NH4+]+[H+]=[OH-]+[H2PO4-]+2[HPO42-]+3[PO43-]

PBE:[H+]+[H2PO4-]+2[H3PO4]=[OH-]+[NH3]+[PO43-]

(3)MBE:[NH4+]=c

[H 3PO 4]+[H 2PO 4-]+[HPO 42-]+[PO 43-]=c

CBE :[NH 4+]+[H +]=[H 2PO 4]+2[HPO 42-]+3[PO 43-]+[OH -] PBE :[H +]+[H 3PO 4]=[OH -]+[NH 3]+[HPO 42-]+2[PO 43-] (4)MBE :[NH 4+]=c [CN -]+[HCN]=c

CBE :[NH 4+]+[H +]=[OH -]+[CN -] PBE :[HCN]+[H +]=[NH 3]+[OH -]

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 +浓度计算公式。 (2)0.10 mol·L -1NH 4Cl 和 0.10 mol·L -1H 3BO 3混合液的pH 值。

答:(1)设HB 1和HB 2分别为两种一元弱酸,浓度分别为C HB1和C HB2 mol·L -1。两种酸的混合液的PBE 为: [H +]=[OH -]+[B 1-]+[B 2-]

混合液是酸性,忽略水的电离,即[OH -]项可忽略,并代入有关平衡常数式得如下近似式

]

[][]

[][][2

1

21+

+

++

=

H K HB H K HB H HB HB

21][][][21HB HB K HB K HB H +=+ (1)

当两种都较弱,可忽略其离解的影响,[HB 1]≈C HB1 ,[HB 2]≈C HB2 。 式(1)简化为 2211][HB HB HB HB K C K C H +=

+ (2)

若两种酸都不太弱,先由式(2)近似求得[H +],对式(1)进行逐步逼近求解。 (2) 5

108.13-?=NH K 10514106.5108.1/100.1/34

---?=??==+NH W NH K K K

10108.533-?=BO H K

根据公式2211][HB HB HB HB K C K C H +=

+得:

L

mol K C K C H HB HB HB HB /1007.1108.51.0106.51.0][5

10102211---+?=??+??=+=

pH=lg1.07×10-5=4.97

6.根据图5—3说明NaH 2PO 4—Na 2HPO 4 缓冲溶液适用的pH 范围。 答:范围为7.2±1。

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 -C O O

- (2)HCOOH (3)CH 2ClCOOH (4)NH 3+CH 2COOH

(氨基乙酸盐)

答:(1) pK a1=2.95 pK a2=5.41 故pH=(pK a1+pK a2)/2=(2.95+5.41)/2=4.18

(2) pK a =3.74 (3) pK a =2.86

(4)pK a1=2.35 pK a2=9.60 故pH=( pK a1+pK a2)/2=(2.35+9.60)/2=5.98 所以配制pH=3.0的溶液须选(2),(3);配制pH=4.0须选(1),(2)。

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 (1)HF (2)KHP (3)NH 3+CH 2COONa (4)NaHS (5)NaHCO 3 (6)(CH 2)6N 4 (7) (CH 2)6N 4·HCl (8)CH 3NH 2 答:(1) K a =7.2×10-4 ,C sp K a =0.1×7.2×10-4=7.2×10-5>10-8

(2) K a2=3.9×10-6 ,C sp K a2=0.1×3.9×10-6=3.9×10-7>10-8

(3) K a2=2.5×10-10 ,C sp K a2=0.1×2.5×10-10=2.5×10-11<10-8

(4) K a1=5.7×10-8 ,K b2=K w /K a1=1.0×10-14/5.7×10-8=1.8×10-7,

C sp K b2=0.1×1.8×10-7=1.8×10-8>10-8

(5) K a2=5.6×10-11 , K b1=K w /K a2=1.0×10-14/5.6×10-11=1.8×10-4,

C sp K b1=0.1×1.8×10-4=1.8×10-5>10-8

(6) K b =1.4×10-9 ,C sp K b =0.1×1.4×10-9=1.4×10-10<10-8

(7) K b =1.4×10-9 , K a =K w /K b =1.0×10-14/1.4×10-9=1.7×10-6,

C sp K a =0.1×1.7×10-6=1.7×10-7>10-8

(8) K b =4.2×10-4 ,C sp K b =0.1×4.2×10-4=4.2×10-5>10-8 根据C sp K a ≥10-8可直接滴定,查表计算只(3)、(6)不能直接准确滴定,其余可直接滴定。

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 (K b )≥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如果用K t 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 应为多少? 解:因为C sp K a ≥10-8,K a =K t ?K w , 故:C sp K t ≥106

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用强酸或强碱作滴定剂时,其滴定反应为:H ++OH -=H 2O

K t =

]][[1-

+OH H =W

K 1

=1.0×1014 (25℃) 此类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K t 相当大,反应进行的十分完全。但酸(碱)标准溶

液的浓度太浓时,滴定终点时过量的体积一定,因而误差增大;若太稀,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故滴定的体积也会增大,致使误差增大。故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均不宜太浓或太稀。 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 -1

(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1)H 3AsO 4 (2)H 2C 2O 4 (3)0.40 mol·L -1乙二胺 (4) NaOH+(CH 2)6N 4 (5)邻苯二甲酸 (6)联氨

(7)H 2SO 4+H 3PO 4 (8)乙胺+吡啶

答:根据C sp K a (K b )≥10-8,p C sp +pK a (K b )≥8及K a1/ K a2>105,p K a1-p K a2>5可直接计算得知是否可进行滴定。

(1)H 3AsO 4 K a1=6.3×10-3, pK a1=2.20 ; K a2=1.0×10-7 , pK a2=7.00; K a3=3.2×10-12, pK a3=11.50.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和二级,三级不能滴定。

pH sp =

2

1

(pK a1+pK a2)=4.60 溴甲酚绿;

pH sp =

2

1

(pK a2+pK a3)=9.25 酚酞。 (2)H 2C 2O 4 pK a1=1.22 ; pK a2=4.19

pH sp =14-pcK b1/2=14+(lg0.1/3-14+4.19)=8.36 K a1/K a2<10-5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3)0.40 mol·L -1乙二胺 pK b1=4.07 ; pK b2=7.15 cK b2=0.4×7.1×10-8>10-8

pH sp =pcK a1/2=(lg0.4/3+14-7.15)/2=2.99

故可同时滴定一、二级,甲基黄,由黄色变为红色; (4) NaOH+(CH 2)6N 4 pK b =8.85 pH sp =14-pcK b /2=14+(lg0.1/2-8.85)/2=8.92

故可直接滴定NaOH ,酚酞,有无色变为红色; (5)邻苯二甲酸 pK a1=2.95 ; pK a2=5.41 pH sp =pK W -pcK b1/2=14+[lg0.05-(14-5.41)]/2=8.90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6)联氨 pK b1=5.52 ; pK b2=14.12 pH sp =pcK a2/2=(-lg0.1/2+14-5.52)/2=6.22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7)H 2SO 4+H 3PO 4 pH sp =[(pcK a1K a2/(c+K a1)]/2=4.70

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pH sp =[(p(K a2(cK a3+K aw )/c]/2=9.66

故可直接滴定到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8)乙胺+吡啶 pK b1=3.25 pK b2=8.77 pH sp = pcK a /2=(-lg0.1/2+14-3.25)/2=6.03

故可直接滴定乙胺,甲基红,由红色变为黄色。 12.HCl 与HAc 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 NaOH 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 ,此时有多少HAc 参与了反应? 解:C 1=0.10mol ?L -1 , K a2=1.8×10-5 ,所以 (1)不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准确滴定HCl

(2)因为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所以 当pH=4.0时为变色转折点

pH=pKa+lg HA A - 4.0=4.74+lg %

1.0%

x x - x%=15%

13.今有H 2SO 4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050 mol·L -1,欲用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试问:

(1)能否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为什么?采用什么指示剂?

(2)如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溶液中(NH 4)2SO 4的含量?指示剂又是什么? 解:(1)能。因为H 2SO 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pKa 2=2.00,而NH 4+的电离常数pKa=9.26,所以能完全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 ,可以采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2)可以用蒸馏法,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碱溶液,加热使NH 3逸出,并用过量的H 3BO 3溶液吸收,然后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H 3BO 3吸收液:

O H NH OH NH 234+↑?→?

+?

-

+

NH 3 + H 3BO 3== NH 4+ H 2BO 3-

H ++ H 2BO 3-== H 3BO 3

终点的产物是H 3BO 3和NH 4+(混合弱酸),pH ≈5 ,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按下式计算含量:

4

24424)()()(2)(SO NH HCl

SO NH cV cV w

1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用混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

(2)用吸收了CO 2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H 3PO 4至第一计量点;继续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对测定结果各如何影响? 答:(1)使测定值偏小。

(2)使第一计量点测定值不影响,第二计量点偏大。

15.一试液可能是NaOH 、NaHCO 3、、Na 2CO 3或它们的固体混合物的溶液。用20.00mL0.1000 mol·L -1HCl 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可滴定至终点。问在下列情况下,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还需加入多少毫升HCl 溶液?第三种情况试液的组成如何?

(1)试液中所含NaOH 与Na 2CO 3、物质的量比为3∶1;

(2)原固体试样中所含NaHCO 3和NaOH 的物质量比为2∶1; (3)加入甲基橙后滴半滴HCl 溶液,试液即成重点颜色。 答:(1)还需加入HCl 为;20.00÷4=5.00mL (2)还需加入HCl 为:20.00×2=40.00mL (3)由NaOH 组成。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下述物质的含量,当它们均按指定的方程式进行反应时,被测物质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是多少?

(1)Na 2CO 3,Al 2(CO 3)3,CaCO 3(CO 32-+2H +=CO 2+H 2O )。

(2)Na 2B 4O 7·10H 2O ,B 2O 3,NaBO 2·4H 2O ,B (B 4O 72-+2H ++5H 2O=4H 3BO 3)。 答:(1)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1∶6、1∶2。

(2)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1∶2、1∶1、1∶1。 17.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A.滴定突跃的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E .滴定方向 答:选 D

18.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1)2.0×10-7 mol·L -1HCl (2)0.020 mol·L -1 H 2SO 4 (3) 0.10 mol·L -1NH 4Cl (4)0.025 mol·L -1HCOOH (5)1.0×10-4 mol·L -1 HCN (6)1.0×10-4 mol·L -1NaCN (7)0.10 mol·L -1(CH 2)6N 4 (8)0.10 mol·L -1NH 4CN (9)0.010 mol·L -1KHP (10)0.10 mol·L -1Na 2S (11)0.10 mol·L -1NH 3CH 2COOH (氨基乙酸盐) 解:(1)pH=7-lg2=6.62

(2)2

100.102.08)100.102.0()100.102.0(][2

222---+

???+?-+?-=H

=5.123210

-?

pH=lg[H +]=1.59

(3)[H +]=W a K CK +=614101048.7100.1106.510.0---?=?+?? pH=-lg[H +]=5.13

(4)[H +]=a CK =34101.21084.1025.0--?=?? pH=-lg[H +]=2.69

(5)[H +]=a CK =71041068.2102.7100.1---?=??? pH=-lg[H +]=6.54

(6)[OH -]=b

CK 5

10

144

1074.310

2.7100.1100.1----?=????= pOH=4.51 pH=9.49

(7)[OH -]=b CK 591018.1104.11.0--?=??=

pOH=4.93 pH=9.07

(8)[OH -]=

10)

()

()(1035.6)

(4

-?=+++

HCN W NH

HCN a Ka C K CKa K

pH=9.20 (9)

10

5

14

6314

21221105.110

55.6100.1109.3101.1100.1][-------

?=??=????=

=

=a a w b b K K K K K OH

pOH=9.82 pH=4.18

(10)[OH -]=1b CK 91.0102.1/100.11.01514=???=--

pOH=0.04 pH=13.96 (11)[H +]=2311012.2105.41.0--?=??=

a CK

pH=1.67

19.计算0.010 mol·L -1H 3PO 4溶液中(1)HPO 42-,(2)PO 43-的浓度 解:∵

1a CK 。=3106.701.0-??>40K a2 K a2>>K a2

CK a1=0.01×7.6×10-3

∴ H 3PO 4的第二级、第三级解离 和水的解离均又被忽略。于是可以按一元酸来处理,

又因为40010

6.701

.03

1

2

106.7010.04)106.7(106.72

4][32332

21---+

???+?+?-=

++-=

a

a a CK K K H =1.14×10-2mol.L -1

12421014.1][][--+-

??=≈L mol H PO H

18224224

103.6]

[][][--+-

-

??=≈=L mol K H K

PO H HPO a a

=+-

-

]

[][][32434

H K HPO PO a 118213

8321043.210

14.1104.4103.6][-----+??=????=L mol H K K a a 20.(1)250mgNa 2C 2O 4溶解并稀释至500 mL ,计算pH=4.00时该溶液中各种型体的浓度。

(2)计算pH=1.00时,0.10 mol·L -1H 2S 溶液中各型体的浓度。 解:(1) [H 14

10

]--+

?=L mol

13421073.35

.01341000250

][--??=?=L mol O NaC

根据多元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分数可直接计算有: CK a1=5.9×10-2 , CK a2=6.4×10-5

Na 2C 2O 4在酸性水溶液中以三种形式分布即:C 2O 42-、HC 2O 4-和H 2C 2O 4。 其中:2

112

3

422][][]

[1073.3][4

22a a a O C H K K K H H H C O C H ++??==+++-δ =1668

3

1073.310

686.91010

37.3-----??=???L mol 2

112

1

3

_

42][][][1073.3][4

2

a a a a O HC K K K H H K H C O HC ++??==+++--

δ

131027.2--??=L mol

2

1122

13242][][1073.3][24

2a a a a a O C

K K K H H K K C O C ++?

?==+

+--

-

δ =1.41×10-3 mol·L -1

(2) H 2S 的K a1=5.7×10-8 ,K a2=1.2×10-15 ,

由多元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有: 8

22

210

7.51.01.01.01.0][2-??+?==S

H C S H δ =0.1 mol·L -1

8

28

107.51.01.0107.51.01.0][--??+???

==-

HS C HS δ

=5.7×10-8 mol·L -1

8

215

8210

7.51.01.0102.1107.51.0][2----

??+????==-

S C S

δ =6.84×10-2 mol·L -1

21.20.0g 六亚甲基四胺加12 mol·L -1HCl 溶液4.0 mL ,最后配制成100 mL 溶液,其pH 为多少?

解:形成(CH 2)6N 4—HCl 缓冲溶液,计算知:

1)(43.11000

100140204

22-?===L mol V

n

c N CH

1)

)((148.01

.0004

.012422-?=?=

=

L mol V

C V c N CH HCl

故体系为(CH 2)6N 4-(CH 2)6N 4H +缓冲体系,1

)(95.0422-?=L

mol c N CH ,

148.0-?=L mol c HCl ,则

45.548

.095

.0lg

12.5lg

42

2422)(())((=+=+=+

H NH CH

N CH a C C pK pH 22.若配制pH=10.00,1

0.14

3-?==+L mol c c NH NH 的NH 3- NH 4Cl 缓冲溶液1.0L ,问

需要15 mol·L -1的氨水多少毫升?需要NH 4Cl 多少克?

解:由缓冲溶液计算公式+

+=43lg

NH

NH a C C pK pH , 得10=9.26+lg

+

43NH

NH C C

lg

+

43NH

NH C C =0.74 ,

+

43NH

NH C C =0.85 mol

又0.14

3=++

NH

NH C C

则 mol C NH 15.03= mol C NH 85.04

=+

即 需 O H NH 23?为0.85mol 则

ml L 57057.015

85

.0== 即 NH 4Cl 为0.15mol 0.15×53.5=8.0 g

23.欲配制100 mL 氨基乙酸缓冲溶液,其总浓度c=0.10 mol·L -1,pH=2.00,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毫升 1.0 mol·L -1酸或碱?已知氨基乙酸的摩尔质量M=75.07g ·mol -1。

解:1)设需氨基乙酸x g ,由题意可知

c MV

m

= ∴ 10.01000

.007.75=?x

g x 75.0=

(2)因为氨基乙酸为两性物质,所以应加一元强酸HCl ,才能使溶液的pH=2.00 。 设应加y mL HCl

HA

A a c c pK pH -+=lg

y

y 0.110000.11.01.0lg

35.200.2-

?+=

y=6.9 mL 24.(1)在100 mL 由1.0mol·L -1HAc 和1.0mol·L -1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后,溶液的pH 有何变化?

(2)若在100mLpH=5.00的HAc-NaAc 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mol·L -1NaOH 后,溶液的pH 增大0.10单位。问此缓冲溶液中HAc 、NaAc 的分析浓度各为多少? 解:(1)101

106

1100611100=+?+?=

c HAc C mol·L -1

106

941100611100=+?-?=-

C

A C mol·L -1

69.4log

2=+=-

HAc

A a C C pK pH C

74.4log

1=+=-HAc

Ac a C C pK pH

pH 1-pH 2=0.05

(2)设原[HAc -]为x ,[NaAc]为y 。

则 00.5log

1=+=x

y

pK pH a 10.56

16

1log 2=?-?++=x y pK pH a

得 x=0.40 mol ?L -1 y=0.72 mol ?L -1

25.计算下列标准缓冲溶液的pH (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1)0.034 mol·L -1饱和酒石酸氢钾溶液;(2)0.010 mol·L -1硼砂溶液。 解:(1))][]([2

12

2+-+-+=K HA Z K Z HA I =

034.0)1034.01034.0(2

1

22='?+? 29.0)034.030.0034.01034

.0(250.0log 22-=?-+?=-A r

)log (212'2'1-++=

A r a a pK pK pH 56.3)29.037.404.3(21

=-+=

(2)硼砂溶液中有如下酸碱平衡

B 4O 72-+5H 2O = 2H 2BO 3-+2H 3BO 3

因此硼砂溶液为

-

-3233BO H BO H 缓冲体系。考虑离子强度影响:

23

3

'1

3

lg

H BO

a H BO pH pK αα-

=+

11

9

10200.0,0200.0,108.53

233---?=?=?=-

L mol C L mol C K BO H BO H a

溶液中

)(21

323232-+++=BO H BO H Na Na Z c Z c I 020.0)020.0020.0(2

1

=+=

059.0)020.030.0020

.01020

.0(50.0log 3

2-=?-+-=-

BO H r

)(0200.0873.0,873.013

2

3

2-??==--

L mol r BO H O B H

α

)(0200.0,113333-?=≈L mol r BO H BO H α

则18.90200

.00200

.0873.0lg

24.9=?+=pH 26.某一弱酸HA 试样 1.250 g 用水溶液稀释至50.00 mL ,可用41.20 mL 0.09000mol·L -1NaOH 滴定至计量点。当加入8.24 mLNaOH 时溶液的pH=4.30。 (1) 求该弱酸的摩尔质量;(2)计算弱酸的解离常数Ka 和计量点的pH ;选择何

种指示剂? 解:(1)由

0412.009.0250

.1?=M

得 M=337.1g/mol (2)a

b

a C C pK pH log

+= 90.424

.85024

.809.02.4109.024.85024.809.0log

=+?-?+?-=pH pK a K a =1.3×10-5

,

20W b K CK >>Θ400>b

K C

62106.5][--?==∴CK OH

75.826.51414=-=+=pOH pH

故 酚酞为指示剂。

27.取25.00 mL 苯甲酸溶液,用20.70 mL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至计量点。 (1)计算苯甲酸溶液的浓度;(2)求计量点的pH ;(3)应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1)设苯甲酸的浓度为x

则 1000.070.2000.25?=x 得 x=0.08280 mol ?L -1

(2)当达计量点时,苯甲酸完全为苯甲酸钠,酸度完全由苯甲酸根决定.

,400>b

K C

W b K CK 20> 15102584.0][---??==L mol CK OH b

pOH=5.58 pH=8.42

(3)酚酞为指示剂。 28.计算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 -1NH 3溶液时.(1)计量点;(2)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时溶液的pH ;(3)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1),

20W a K CK >Θ400>a

K C

Cl NH 4∴的[H +]=510529.0-?=a CK

pH=5.28

(2)26.600.326.998

.19201.098.1998.19201

.002.0lg =-=+?+?+=a pK pH

30.402

.401

.002.0lg =?-=pH

(3))26.6~30.4(∈pH Θ

∴甲基红为指示剂。 29.计算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0.050 mol·L -1Na 2B 4O 7溶液至计量点时的pH (B 4O 72-+2H ++5H 2O=4H 3BO 3)。选用何种指示剂? 解:在计量点时,刚好反应 1

331.0][-?=∴L mol BO H 211

1100,500,

25a a a W a K CK K C

K CK >>>Θ 51011076.0108.51.0][--+

?=??==

∴a CK H

pH=5.12

故 溴甲酚绿为指示剂。

30.二元酸H 2B 在pH=1.50时,-=HB B H δδ2;pH=6.50时,--=2B HB δδ。 (1) 求H 2B 的K a1和K a2; (2) 能否以0.1000mol·L -1NaOH 分步滴定0.10mol·L -1的H 2B ; (3) 计算计量点时溶液的pH ; (4)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解:(1)B

H 2+

-

+H HB 则]

[]

][[21B H HB H K a -+=

当 pH=1.5时

-≈HB B

H δδ

2 则 K a1=10-1.50

同理 -

HB +

-

+H B

2 则]

[]

][[22

--+=

HB B H K a 当 pH=6.50时 --≈2B HB δδ

则 K a2=10-6.50

(2)CK a1=10-8且

52

1

10>a a K K ,所以可以用来分步滴定H 2B 。 (3)51

!12110827.7][-+

?=+=a ep ep a a K C C K K H :

则 pH=4.10 二级电离 102

21101.3)

(][-+

?=-=ep W a a C K CK K H

则 pH=9.51

(4))51.9~10.4(∈pH Θ

∴分别选择选用甲基橙和酚酞。 31.计算下述情况时的终点误差: (1) 用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L -1HCl 溶液,以甲基红(pH ep =5.5)

为指示剂;

(2) 分别以酚酞(pH ep =8.5)、甲基橙(pH ep =4.0)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0.10 mol·L -1NH 3溶液。

解:(1)%006.0%10005

.01010%5

.85.5=?-=

--t E (2)酚酞

15.0106.51010][10

5.85

.83

=?+=+=---+a a NH

K H K α %100)]

[][(%3?--=-+NH ep

a

t C OH H E α %15%100)15.005

.010(5

.5-=?--

=- 甲基橙 6

106.5][3-+

?=+=

a

a NH K H K α %20.0%100)]

[][(%3=?--=-+NH ep

a

t C OH H E α 32.在一定量甘露醇存在下,以0.02000 mol·L -1NaOH 滴定0.020 mol·L -1H 3BO 3(C 此时K a =4.0×10-6)至pH ep =9.00, (1) 计算计量点时的pH (2) 终点误差

解:(1)400100.4100.102000

.0,2010

0.4100.102000.06

14

614>??=>???=----b W b K C K CK Θ L mol CK OH b /100.510

0.4100.1202000.0][6

6

14----

?=???==∴ 70

.830.500.14,

30.5=-=-==∴pOH pK pH pOH w

(2)

%

070.0%100)][][(%004988.0][][333

3

=?+-

-=∴=+=+

-

++ep a ep

ep BO H t a

BO

H C

H OH E K H H αα

(3)选用何种指示剂?

解:p H=8.70时应变色,所以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33.标定某NaOH 溶液得其浓度为0.1026 mol·L -1,后因为暴露于空气中吸收了CO 2。取该碱液25.00 mL ,用0.1143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用去HCl 溶液22.31mL 。计算:

(1) 每升碱液吸收了多少克CO 2?

(2) 用该碱液滴定某一弱酸,若浓度仍以0.1026 mol·L -1计算,会影起多大的误

差?:

解:(1)设每升碱液吸收x 克CO 2

因为以酚酞为指示剂,所以Na 2CO 3被滴定为NaHCO 3 . 则可知: HCl HCl NaOH CO CO NaOH V c V M m c =?-

)(2

2

(0.1026-

02231.01143.002500.0)44

?=?x

x=0.02640g?L -1

(2)

%

60.0%100025.01026.002231.01143.0025.01026.0=???-?==

的物质的量

总的的物质的量过量的NaOH NaOH E t

34.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 -1NaOH 。若NaOH 溶液中同时含有0.20 mol·L -1NaA C ,(1)求计量点时的pH ;(2)若滴定到pH=7.00结束,有多少NaA C 参加了反应? 解:(1)400,

20>>b

W b K C

K CK Θ

87

.813

.5/104.710.0][6==?=?

=∴--pH pOH L mol K K OH a

W

(2)

mol

V C V C n ep

HAc

ep HAc ep NaAc ep HAc ep HAc HAc 535

77102.21000.40108.1100.1100.100.4000.2020.0-----?=???+????===δ 35.称取含硼酸及硼砂的试样0.6010g ,用0.1000mol·L -1HCl 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消耗HCl20.00 mL ;再加甘露醇强化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0.00 mL 。计算试样中硼砂和硼酸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 5H 2O+Na 2B 4O 7?H 2O+2HCl=4H 3BO 3+2NaCl+10H 2O 可得:

O H O B Na w 2742?=

%46.63%1002274210=????总

m M V C O

H O B Na HCl

HCl =%46.63%1006010

.042

.381202000

.01000.0=??? %100)24

(3333???-

=

BO H HCl HCl HCL BO H M m V C c w 总

=

%58.20%10083.616010

.0)

24

02000.01000.0030000.02000.0(=????-

?

36.含有酸不容物的混合碱试样1.100 g,水溶解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用去HCl 溶液(T HCL/CaO =0.01400g ·ml -1)31.40 ml ;同样质量的试样该用酚酞做指示剂,用上述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13.30 ml 。计算试样中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由滴定过程可知,试样可能含有NaOH ﹑NaHCO 3﹑Na 2CO 3 ∵31.40mL>2×13.30mL ∴试样中含有NaHCO 3﹑Na 2CO 3 于是

14993.008

.561000

201400.01000

2-?=??=

??=

L mol M T c CaO

CaO HCl HCl

用于滴定NaHCO 3的量为: 31.40mL-2×13.30mL=4.80mL

%

71.17%100100

.199.10501330.04993.001.8400480.04993.0100.1%

100)

(%32231=???+??-=

?+-=)

(总

总m M V c M V c m w CO Na HCl HCl NaHCO HCl HCl

37.某试样中仅含NaOH 和Na 2CO 3。称取0.3720 g 试样用水溶解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0.1500mol·L -1HCl 溶液40.00 ml ,问还需多少毫升HCl 溶液达到甲基橙的变色点?

解:设NaOH 为X mol ,Na 2CO 3为Y mol , 则 X+Y=0.04×0.15=0.006 40X+105.99Y=0.3750 得 X=0.004 Y=0.002 故ml V HCl 33.1310001500

.0002

.0=?=

38.干燥的纯NaOH 和NaHCO 3按2:1的质量比混合后溶于水,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使用酚酞指示剂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 1,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有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 2。求V 1/V 2(3位有效数字)。

解:20.401

.844022322

1===m m

M m M m V V

CO Na NaOH

3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 3PO 4或NaH 2PO 4或Na 2HPO 4,或是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溶

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48.36 mL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接着加入甲基橙,再用33.72 mL1.000 mol·L -1 HCl 溶液回滴至甲基橙终点(橙色),问混合后该溶液组成如何?并求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 mol )。

解:由题意得,混合液由H 3PO 4和NaH 2PO 4组成,设其体积分别为X ml ,Y ml 。

由2V1+V 2=48.36 V 1+V 2=33.72 得 V 1=14.64 ml V 2=19.08 ml

故 C 1=1.000V 1=14.64 m mol C 2=1.000V 2=19.08 m mol 40.称取3.000g 磷酸盐试样溶解后,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以14.10 mL0.5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同样质量的试样,以酚酞作指示剂,需5.00 mL0.6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1)试样的组成如何?(2)计算试样中P 2O 5的质量分数。 解:(1)同样质量的磷酸盐试样,以甲基红作指示剂时,酸的用量

)(050.75000.010.14mol m n HCl =?=;以酚酞作指示剂时的碱用量,

)(000.3mmol n NaOH =;NaOH HCl n n >。此处磷酸盐试样由可溶性-42PO H 与-24HPO 的钠盐或钾盐组成。

(2)试样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滴定时

-

-??24425222HPO PO H O P ,

则试样中P 2O 5的含量为:

%10000

.310])()[(21

%5

2352???+=-O P NaOH HCl M CV CV O P

%78.23%100000

.3295

.14110)000.3050.7(3=????+=

- 41.粗氨盐1.000g ,加入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逸出的氨吸收于56.00 mL0.2500 mol·L -1H 2SO 4中,过量的酸用0.5000 mol·L -1NaOH 回滴,用去碱1.56 mL 。计算试样中NH 3的质量分数。 解:

%36.46%100000

.103.17)200156

.05.025.0056.0(2)2(2%3

42423=???-?=

?-

?=

s

NH NaOH

NaOH SO H SO H m M V c c V NH

42.食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将按下法测得N 的质量分数乘以因数6.25即得结果。称2.000 g 干肉片试样用浓硫酸(汞为催化剂)煮解,直至存在的氮完全转化为硫酸氢氨。再用过量的NaOH 处理,放出NH 3的吸收于50.00 mL H 2SO 4(1.00 mL 相当于0.01860 g Na 2O )中。过量的酸需要用28.80 mL NaOH (1.00 mL 相当于0.1266 g 邻苯二甲酸氢钾)反滴定。计算肉片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解:

L

mol M T c O

Na O Na SO H SO H /3000.000

.621000

01860.01000

224242/=?=

?=

L mol M T c KHP KHP NaOH NaOH /6199.022

.2041000

1266.01000/=?=?=

%509.8%100000

.201

.14)202880.005000.0(2%42=??-

=NaOH

SO H C C N

蛋白质%%19.5325.6%=?=N

43.称取不纯的未知的一元弱酸HA (摩尔质量为82.00g ·mol -1)试样1.600 g ,溶解后稀释至60.00 mL ,以0.2500mol·L -1NaOH 进行电位滴定。已知HA 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而中和至计量点时溶液的pH=9.00。计算试样中HA 的质量分数。 解:设试样中HA 的质量分数为A 。

(1)当HA 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 , 有: HA

A a c c pK pH -+=lg

∵HA A c c =- ∴pH = pK a 即 K a =10-5.00 (2)设质量分数为W ,当HA 被中和至计量点时,可得:

13252.00600

.000.82600.1-?=?=??=

L Wmol W

V M W m c HA ∵ NaOH NaOH HA HA V c V c = ∴ W W c V c V NaOH HA HA NaOH 07805.02500

.00600

.03252.0=?==

则 W

W V V V c c NaOH HA HA HA A 07805.00600.00600

.03252.0+?=+=

-

b A K

c OH -=-][

00.900

.51007805.00600.00600

.03252.010

--?+?=

W

W

W =0.51

因为 cK a >20 K w

400>a

K c

故使用最简式计算是合理的。 44.在20.00 mL0.1000 mol·L -1HA (Ka=1.0×10-7)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液20.02 mL ,计算溶液的pH 。

解:设过量的NaOH 的浓度为c ,则此溶液的PBE 为: c + [H +] + [HA] = [OH -]

因此溶液显碱性,故上式可简化为:c + [HA] = [OH -]

]

[][][+++=

+++-H K K H c H c V V V V w a ep

HA

NaOH HA NaOH HA NaOH ]

[100.1][2

/1000.0][1000.000.2002.2000.2002.207+

-++=?+?+?+-H K H H w 解之:[H +]=1.0×10-10 mol/L pH=10.00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课后参考答案汇编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合编 刘瑞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绪 论 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解:最底浓度 12005 .01-?=== 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 466 10520 1010?=== ∴B G ρ 1:G=1:5×104 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 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5.答:(1) H 2O 2+2H + +2e=2H 2O E 0=1.77 V Sn 4++2e=Sn 2+ E o =0.154 V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陕西师大2003年有机化学试卷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或名称(10分) 1. 2-甲基螺【3.4】辛烷 2. (1R,2S)-二氯环己烷 3. NBS 4. DMSO 5. 5-甲基-1-萘磺酸 6.α–D-(+)-吡喃葡萄糖的构象式 7. 8.CH=CH 2 CH 3H C ≡CH 9.SO 3H Cl 3 H 2N 10. N=C=N 二、按要求完成(20分) 1. 用化学方法鉴别:A 1-戊醇 B 2-戊醇 C 甲基仲丁基醚 D 2-戊酮 E 3-戊酮 2. 已知: H O 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 A(85%) B(15%) Cl OH OH H O 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 A(85%) B(15%)Cl OH OH 简答:(1)为什么两个反应中原料不同却生成相同的产物? (2)为什么都生成两种产物而不是一种? (3)为什么A 占85%,而B 仅占15%? 3. 如何检查和除去乙醚中的少量过氧化物? 4. 填空:某学生将 CH 3CH ?CHCOOH 的构型表示为:OH Br A B C D 3 H 3 3 3 这几个异构体中,(1)相同的是: (2)互为对映异构体的是: (3)互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是: (4)题中所给的分子式应该有几种构型异构体? (5)该同学漏写的构型式是:

三、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OAc B H C ≡CH C PhOH D PhSO 3H 2. 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i ii iii CHBrCH 3 CH 2CH 2Br Br A B C 3. 发生消除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33 23 CH 3CH 3 33 4. 分子CH 2=CH-Cl 中含有( )体系。 A π-π共轭 B 多电子的 p-π共轭 C 缺电子的 p-π共轭 D σ-π共轭 5. 下列反应: 3+ i. n-Bu 4N +Br - 42CH 3(CH 2)7CH=CH(CH 2)7CH 3 CH 3(CH 2)7CO 2H n-Bu 4N +Br -的作用是 A 溶剂 B 表面活性剂 C 相转移催化剂 D 钝化剂 6.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A B C D Ph Ph Ph 7. 下列化合物中能用紫外光谱区别的是: A B C D 8.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作为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 反应的是: A B C D CH 3CH 3CH 3 CH 3

18秋 [0129]《物理化学》习题

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1m3导体的电导 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两个相距为1m的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面积各为1m2且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2、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 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 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3、在T、p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H2(g)+C2H4(g)的K c/K x为 /RT RT 1/RT RT 4、某绝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一定不变 不一定改变 一定降低 一定升高 5、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一般特性 各向同性特征 依数性特征

等电子特性 6、已知某对行反应的反应焓为-150kJ·mol-1,则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低于150kJ?mol-1 高于150kJ?mol-1 等于150kJ?mol-1 无法确定 7、对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相应接触角θ是 θ<90° θ>90° θ=180° θ可为任意角 8、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 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 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10、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

最新分析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S4O62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

微波诱导催化

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李武客,张礼知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430079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2. 探讨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水溶液的机理及宏观反 应动力学行为; 3. 初步掌握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波(MW)是指波长在1 mm~1 m 、频率在300~300 000 MHz 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通讯领域。1967年,N .H .Willians 报道了用微波加快化学反应的试验结果,将微波技术引入化学,并逐渐形成了微波化学新领域。微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将微波技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因其快速、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倍受环境研究者的青睐。常用频率2450 MHz 。 在液体中,微波能使极性分子高速旋转,产生热效应,其相互关系如下: p e C E f t T ρεεπ2 ''ff 02=?? (1) 式中:T 是温度;t 是时间;f 是微波频率;ε0是真空介电常数;''ff e ε是复介电常数的虚部;E 是电场强度;ρ是密度;C p 是热容。 许多磁性物质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活性炭等对微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常作为诱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众多学者认为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强度短脉冲微波辐射聚集到含有某种“敏化剂”(如铁磁金属)的固体催化剂床表面上,使某些表面点位与微波能强烈的相互作用,微波能将被转变成热能,从而使某些表面点位选择性地被迅速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例如很容易超过1200 ℃),诱导产生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解和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等多种反应,可以形成活性氧化物质,从而使有机物直接分解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

陕师大物理化学课件9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一切现实的电化学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而应用Nernst 方程式处理电化学体系时,都有一个前提,即该体系需处于热力学平衡态。从而可见,应用Nernst 方程所能研究的问题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不可逆电极过程进行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要使电化学反应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原电池的放电或是电解过程,在体系中总是有显著的电流通过。因此,这些过程总是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及其规律性对电化学工业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工艺流程、能量消耗、产品单耗等因素。我们将讨论电解过程中在电极上进行的不可逆反应,从中得出不可逆电极过程的一些规律,将它们可应用于电镀、电化学腐蚀、化学电源等方面。 本章将主要介绍通电使体系发生化学变化即电解作用中的一些规律,对于在有电流通过电极的所发生的极化作用的原因也作了介绍。具体学习内容如下: 1、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 2、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了解超电势在电解中的作用。 3、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第一节 分解电压 使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并分别在电极上起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获得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若外加一电压在一个电池上,逐渐增加电压直至使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发生逆转,这就是电解。 实验表明,对任一电解槽进行电解时,随着外加电压的改变,通过该电解槽的电流 亦随之变化。 图9.1 分解电压的测定装置 例如,使用两个铂电极电解HCl 溶液时,使用图 9.1的线路装置,改变可变电阻,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读数,则可测量电解槽两端电位差与电流强度的关系 曲线。 开始时,当外加电压很小时,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电 解槽;电压增加,电流略有增加;当电流增加到某一点 后,电流随电压增大而急剧上升,同时电极上有连续的

分析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1)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1)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黄栋 1.补充实验设计—挥发性液体样品燃烧焓的测定 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6mm),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充氧气后,点火,标准样品先燃烧,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此时液体样品被点燃,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其余操作方法与固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基本类似。氧弹中样品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固体标准样品、液体样品以及点火丝燃烧放热之总和。由于固体标准样品及点火丝的燃烧热是已知的,所以很容易计算出液体样品的燃烧热。 中和焓——试分析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系统保温效果要好,保温装置要充分干燥,电流电压值不要太高或者太低,即引入系统热量不要太高太低,同时升温速度不易太快,酸碱要充分快速混合

2.本实验用的是电热法标定反应体系C,能否改用其他方法?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测定量热计热容C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化学标定法和电热标定法。前者是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样品放在量热计中反应。 方案: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溶液HCl和过量的NaOH溶液放在量热计中反应,使之放出一定热量,根据在体系中实际测得的温度升高值(ΔT),由下式计算出量热计热容C。 n(HCl)·△ r H m θ+(Vρc+C)ΔT=0 (2) 【式中n(HCl)为参加反应溶液的物质的量;V为反应体系中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L;ρ为溶液的密度;c 为溶液的比热容,即每千克溶液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L-1·kg-1。 一般当溶液的密度不是太大或太小的情况下,溶液的密度与比热容的乘积可视为常数。因此实验中如果控制反应物体积相同,则 (Vρc+C)亦为一常数,它就是反应体系(包括反应液和量热器)的总热容,以C’表示。代入(2)式可得。由C’可方便地在相同条件下,测得任一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为什么实验测量得到的温度差值要经过作图法校正? 答:由于存在热漏现象以及搅拌机功率过大引进的热量,所以要用雷诺图解校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真实地代表被测样品燃烧热引起温度升高的数值△T。(P49) 3.如何测量无限稀释时的中和焓? 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得不同浓度的中和热,再做浓度与中和热的曲线,通过取极限的方式,求得无限稀释时的中和热。 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如果在等压计Ⅰ球与Ⅲ球间有空气,对测定沸点有何影响?其结果如何?怎么判断空气已被赶净? (1)实验中应严防空气倒灌,是因为:①空气会进入Ⅰ球与Ⅲ管之间的空间,影响测量;②会使Ⅱ、Ⅲ组成U型管内液体进入Ⅰ球内。 (2)在Ⅰ球与Ⅲ管间有空气会使所测蒸汽压升高,导致所测沸点降低。 (3)开动真空泵,当测压仪的示数为-50至60kPa时,关闭三通阀,观察测压仪读数,若读数不变,则系统不漏气。若真空度下降,则系统漏气。

003-华中师范大学-05-万坚-“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科类:理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万坚、张文华、涂海洋、邓阳、郭能、张礼知、吴正舜、李永健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 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万坚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5 全面负责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总结 张文华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57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数字化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工作 涂海洋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74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英才实验班”人才培养、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 邓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 3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 郭能 六级职 员 华中师范大学 平均工作量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教 学运行管理 张礼知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2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工作 吴正舜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工作 李永健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06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干课程建设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维度创新。从“人才培养整体格局、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教学过程、本科教学运行与管理”四个维度开展系统的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体系完整,既探索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又建立了扎实的机制和规范。 (2)深度创新。“全方位”突出了各教育要素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的重要性。“全覆盖”凸显了“全员教育”与“全人关怀”,保证全体师生都能受益和发展。“全过程”确保了改革能关注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教学有道、管理规范。 (3)对象创新。各培养方案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关键素养,并能根据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发展。分类、进阶式的培养格局凸显了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保证了各类专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思路创新。首次提出的“高师化学类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从体系和要素上都具有极高创新性,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全程也属先例。该框架严谨、全面,又不失灵活性,在课程体系建设、深度教学策略探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为了进一步凸显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同时兼顾非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本成果:(1)构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两大类五方向”的培养格局(图1),设置了U2S(University to School/Society)和U2R(University to Research)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得同一类专业内部实现了U2S 到U2R的进阶,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两类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基于调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专家研讨论证,提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共同核心素养框架(图2)和各方向侧重或进一步升华核心素养框架(图3)。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试大纲 本《分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分为分析化学(上,化学分析部分)和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部分)两门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分析化学是化学量测和表征的科学,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为基础,主要包括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经典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各占50%。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构成、主要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针对实际分析问题,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分析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化学分析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特点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1.定量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2.试样(气体、固体、液体)采集和预处理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示和分类) 2.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 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F检验) 5.可疑值的取舍方法 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述 1.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基本概念 2.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表示 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5.电子天平、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平衡常数,质子条件式 2.弱酸(碱)各型体浓度的分布计算 3.不同酸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和多元强酸、弱酸、混合酸)。 4.不同碱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强碱、一元和多元弱碱、混合碱) 5.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范围、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选择) 6.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选择原则、常用酸碱指示剂) 7.酸碱滴定曲线计算(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各类型酸(碱)组分可准确滴定的条件 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如食醋中醋酸、工业纯碱各组分、氮肥含氮量 测定等的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第六章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与各级分布分数 2.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及其计算 3.络合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 4.金属指示剂(指示原理、选择原则、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的终点误差的计算和准确滴定以及分步滴定可行性 判据(控制酸度或使用掩蔽剂、沉淀剂、氧化还原试剂) 6.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7.络合滴定方案设计(混合体系中某一个离子的测定,实验步骤) 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氧化还原平衡 (条件电位、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氧化还原速率的因素)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对称和不对称电对)

201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有机化学复试题(部分)

第一节思考题 SK-1-N2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不洁净;(3)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SK-2-N1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 答:不可以。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 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SK-3-N2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 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 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 什么? 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SK-4-N2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 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 (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SK-5-N2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SK-6-N2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物理化学-化学前沿与进展

砷钼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巩培军104753140807 物理化学 摘要:多金属氧酸盐以其丰富多彩的结构及其自身的优良分子特性,包括极性、氧化还原电位、表面电荷分布、形态及酸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材料、催化、药物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择目前报道尚少的砷钼杂多化合物为研究重点。 Abstract: Polyoxometalates (POMs), a fascinating class of metal–oxygen cluster compounds with a unique structural variety and intere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extremely versatile inorganic building blocks in view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medicine, and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rare reported arsenomolybdates. Keywords: polyoxometalate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1 多酸概述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3]。早期的多酸化学研究者认为无机含氧酸经缩合可形成缩合酸:同种类的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同多阴离子,其酸为同多酸;不同种类的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杂多酸阴离子,其酸为杂多酸[4]。现在文献中多用Polyoxometalates (多金属氧酸盐) 及Metal-oxygen clusters (金属氧簇)来代表多酸化合物。 从结构上多酸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金属氧簇类化合物,它的基本的结构单元主要是八面体和四面体。多面体之间通过共角、共边或共面相互连接。根据多面体的连接方式不同,多金属氧酸盐可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如Keggin、Dawson、Silvertone、Anderson、Lindqvist 和Waugh 结构等,它们被称为多金属氧酸盐最常见的六种基本结构类型(图1)。(1)Keggin 结构,其阴离子通式可表示为[XM12O40]n– (X = P、Si、Ge、As、B、Al、Fe、Co、Cu 等;M = Mo、W、Nb 等);(2)Wells—Dawson 结构,其阴离子通式可表示为[X2M18O60]n– (X = P、Si、Ge、As 等;M = Mo、W 等);(3)Silverton 结构,其阴离子通式为[XM12O42]n– (X = Ce IV等;M = Mo VI 等);(4)Anderson 结构,其阴离子通式为[XM6O24]n– (X = Al、Cr、Te、I 等;M = Mo 等);(5)Lindqvist 结构,其阴离子的通式为[M6O19]n– (M = Nb V、Ta V、Mo VI、W VI等);(6)Waugh 结构,其阴离子通式为[X2M5O23]n– (X = P V等;M = Mo VI等)。其结构又决定其特殊性质的,如强酸性、氧化性、催化活性、光致变色、电致变色、导电性、磁性等。多金属氧酸盐由于各种确定的结构和特异、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们在催化[5]、材料科学[6]、化学及医药学[7]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多金属氧酸盐可根据组成不同分为同多(iso)和杂多(hetero)金属氧酸盐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一直沿用早期化学家的观点:即由同种含氧酸盐缩合形成的称同多酸(盐),由不同种含氧酸盐缩合形成的称为杂多酸(盐)。多酸化学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领

18秋 0129《物理化学》习题答案

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概念,说法正确的就是 1m3导体的电导 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两个相距为1m的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面积各为1m2且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2、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电极电势就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 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 电极电势就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3、在T、p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H2(g)+C2H4(g)的K c/K x为 /RT RT 1/RT RT 4、某绝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一定不变 不一定改变 一定降低 一定升高 5、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一般特性 各向同性特征 依数性特征

等电子特性 6、已知某对行反应的反应焓为-150kJ·mol-1,则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低于150kJ?mol-1 高于150kJ?mol-1 等于150kJ?mol-1 无法确定 7、对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相应接触角θ就是 θ<90° θ>90° θ=180° θ可为任意角 8、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极电势就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 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 电极电势就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10、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

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t_Word_文档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 E g g g r %02.0%1000000.10002.01±=?±= E g g g r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1%100202.02±=?±= E mL mL mL r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试题

CH H 2C CH 2 CH H 2C CHCH 3 CH H 2C CH 2CH 2 CH H 2C C(CH 3)2 2002—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考分离 2002级化学及应化专业有机化学试题 一 命名或写结构(10分): 1. 顺十氢萘 2. 苄基氯 3. PCC 4. NBS 5. 6. 7. 8. 9 10 二 选择填空(20分,每空2分): 1. 最稳定的碳正离子是( ) (A) (B) (C) (D) 2. S N 2反应历程的特点是( ) (A )反应分两步进行 (B )反应速度与碱的浓度无关 (C )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R + (C)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3. 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 CH 3CH C COOH 3 CH 3 CH C CH 3 CH 3 CH 3 C CH CH 3 CH 3CH 2 CH 2 (A)(B) (C) (D) 4. 与AgNO 3-C 2H 5OH 溶液反应由易到难顺序( ) (A) 2-环丁基-2-溴丙烷 (B )1-溴丙烷 (C )2-溴丙烷 (D) 1-溴丙烯 5. 2-氯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B) (C) (D) Cl H 3C H H CH 3H Cl H 3C H H H CH 3 Cl H 3C H H 3 H Cl H 3C H H H H 3C C C CH 3CH 2H CH 3 CH 2Cl CH 3CH 2CCH 2CH 22CH 3 CH 3 CH 2CH 3CH(CH 3)2 CH 3H CH(CH 3)2C 2H 5 H CH 3 2CH 3 (标明R 、S 构型) C H 2C OH H C H HO 2OH OH

陕西师范大学14年考研报录比

1、复试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 (1)专业课笔试(总分150分);(2)综合素质考核及心理健康测评(分为合格或不合格);(3)专业综合情况面试(总分100分);(4)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总分50分)。 ①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专业之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被列在第一位;心理健康测评主要考察心理素质及性格、意志状况等。 ②外语类专业考生须参加第二外国语口语及听力测试。 ③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或方向)的专业课笔试内容必须最少涵盖两门专业课程,涵盖的所有专业课程须闭卷考试,总分为150分。 ④在专业课笔试考核中,部分理工科专业可增加实验能力考核,此项考核成绩计入笔试成绩之内。 ⑤对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要加强专业能力、能力倾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 ⑥对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职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型) 类别名称及代 码 专业学位领 域 名称及代码 研究 方向 培养单位及代码 拟招 生数 考试科目备注 0352社会工作001政治经济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0451教育045101教育管理003教育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03教育管理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001政治经济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 论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07文学院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7汉语与写作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014数学与信息科 学学院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12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015物理学与信息 技术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850普通物理(含力学、热 学、光学、电磁学)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016化学化工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14普通化学 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18生命科学学院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7普通生物学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08外国语学院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分析化学》第八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八章 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 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 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 -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 -+Ag +=AgCl ↓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 -+Ag +(过量)=AgCl↓ Ag +(剩余)+SCN -=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 -+Ag +=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 2,(2)KCl,(3)NH 4Cl,(4)KSCN,(5)NaCO 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 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 4沉淀。 (2)Cl -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 4Cl 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 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 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 -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 3+NaCl 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 2CO 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 吸附Br -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 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 (2)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 -既没有将AgCl 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 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 (4) 用法扬斯法测定Cl -,曙红作指示剂; (5) 用法扬斯法测定I -,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 42- 转变成Cr 2O 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 转化成AgSCN 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因AgBr 的溶解度小于AgSCN ,则不会发生沉淀的转化作用。 (4)偏低。因AgCl 强烈吸附曙红指示剂,使终点过早出现。 (5)无影响。因AgI 吸附I -的能力较曙红阴离子强,只有当[I -]降低到终点时才吸附曙红阴离子而改变颜色。 5. 称取NaCl 基准试剂0.1173g ,溶解后加入30.00 mLAgNO 3标准溶液,过量的Ag +需要3.20 m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已知20.00 mLAgNO 3标准溶液与21.00 mLNH 4SCN 标准溶液能完全作用,计算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 解:设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分别为3AgNO c 和SCN NH c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