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805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805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各有何特点和功能?

【答案】真核和原核细胞内都存在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DDRP),迄今发现的DDRP 均有以下特点:①以DNA为模板;②以4种三磷酸核苷为底物;都遵循DNA与RNA之间的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与模板DNA序列互补的RNA链;RNA链的延长方向是

的连续合成;⑤需要或不需要引物。RNA聚合酶缺乏外切酶活性,所以没有校正功能。但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的结构和性质是不同的。

在原核生物各种RNA的合成都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催化的。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研究得比较透彻,其活性形式(全酶)是由、、和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蛋白质,各亚基及其功能各不相同。称为核心酶,其本身就能催化核苷酸按模板的指引合成RNA,但合成的RNA没有固定的起始位点。称为全酶,亚基的功能是辨认转录起始点,因此全酶能在特定的起始点上开始转录。活细胞的转录起始需要全酶,但至转录延长阶段,仅需要核心酶。利福平和利福霉素能结合在亚基上而对此酶发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原核生物的亚基已发现多种,通常以其分子质量来命名并加以区分。其中是最典型的辨认转录起始点的蛋白质。转录起始时,需要全酶

与启动子结合,但在延长阶段只需要核心酶。

真核生物中已发现有4种RNA聚合酶,分别称为RNA聚合酶Ⅰ、Ⅱ、Ⅲ和线粒体RNA聚合酶,分子质量大致都在左右,它们专一性地转录不同的基因,因此由它们催化的转录产

物也各不相同。RNA聚合酶I合成RNA的活性最显著,负责转录编码rRNA的基因,细胞内绝大部分RNA是rRNA。RNA聚合酶n负责核内不均一RNA(hnRNA)的合成,hnRNA是mRNA 的前体。RNA聚合酶EI负责合成tRNA和许多小的核内RNA。鹅膏蕈碱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特异性抑制剂,各种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对鹅膏蕈碱的反应不同。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分子质量较原核生物的大,而且结构复杂。它们都含有2个大亚基和个小亚基,各亚基的功能尚不清楚。但其核心亚基与大肠杆菌核心酶高度同源。原核生物

RNA聚合酶全酶可以直接结合启动子,靠RNA聚合酶就可完成起始、延长、终止的转录全过程。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与DNA分子直接结合,而是通过各种转录因子的作用间接结合DNA模板,从而完成转录过程。

2.试述维生素和叶酸在生理功能上的关系。

【答案】维生素在体内有两种活性形式:脱氧腺苷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维生素辅酶主要参与三种类型的反应:分子内重排、核糖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甲基转移。叶酸在体内形成活性形式四氢叶酸,主要参与体内除二氧化碳外的各种氧化水平的一碳单位的接纳体和供应体。维生素为甲基移换酶的辅酶,它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甲基由

提供,所以维生素可以促进游离四氢叶酸的再生。四氢叶酸是携带一碳单位的

载体,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所以维生素和叶酸都可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维生素和叶酸的缺乏都可影响红细胞的分裂与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3.糖酵解中间产物都是磷酸化合物,为什么?

【答案】(1)磷酸是多元酸,磷酸化合物带负电荷。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使中间产物具有极性,从而使这些中间产物不易通过细胞膜而失散。

(2)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磷酸基团经酵解作用后,最终可形成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具有保存能量的作用。

(3)磷酸基团在各步反应中有利于酶结合而被催化,起信号基团的作用。

4.写出米氏方程式,解释、、的关系及意义。

【答案】:米氏常数

意义: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公式:。

(1)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值,它是一种酶的重要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及pH条件、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值。

(2)可以近似地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越大,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越小。

(3)当,,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符合一级反应;时,

,酶已全部被饱和,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符合零级反应,此条件下才能正确测定酶

活力。

:中间产物的解离常数

(1)当时,即解离成E和S的速率大大超过分解成E和P的速率,可以忽略不计,此时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

(2),越大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小,反之越大。

:催化常数或转换数

(1)当足够大时,,说明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为。

表示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即催化常数。值越大,表示酶的

催化效率越高。

(2)的意义: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酶或同一酶催化不同底物的催化效率。

是对酶的专一性常数或对不同底物优先权的一种度量。

5.简述DNA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DNA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已知寡核苷酸或DNA探针按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化在固相支持物表面,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与标记的特异的单链DNA或RNA分子杂交形成双链,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得出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DNA芯片上固定的探针可以是cDNA、寡核苷酸或来自基因组的基因片段,且这些探针固化于芯片上形成基因探针

阵列,因此,DNA芯片又被称为基因芯片、DNA阵列、cDNA芯片、寡核苷酸阵列等。

主要应用在如下方面。

(1)DNA序列测定:在DNA芯片上不同序列的寡核苷酸,可以与靶DNA序列的不同部位结合,根据杂交信号产生的位置获知和靶序列杂交互补的寡核苷酸序列。

(2)突变及多态性分析:DNA突变须考察基因序列上的每一个核苷酸,所以根据已知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出所有可能突变的系列化寡核苷酸探针。

(3)基因表达分析:将不同条件下生物体中转录出的mRNA标记后与代表它所有基因而制成的DNA芯片杂交,通过分析杂交位点及其信号强弱,就可得出不同条件下各基因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组织间、病理组织与正常组织间,以及细胞经各种化学试剂或药物处理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4)基因组研究: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其中主要包括作图、测序、基因鉴定和基因功能分析等四个方面。

(5)基因诊断:通过对比正常人基因组DNA与病人基因组DNA芯片的杂交图谱,就可得出病变的DNA信息,不仅可以在DNA水平上寻找和检测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而且可以在RNA 水平上检测致病基因的表达异常,因而在遗传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基因诊断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6)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往往涉及基因或基因表达的改变,应用DNA芯片技术做大规模的表达研究可以查找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进行毒理学研究,鉴定药物开发研究的可行性。利用DNA芯片技术可比较正常组织(细胞)与病变组织(细胞)中大量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发现一组疾病相关基因作为药物筛选靶标。

6.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五种,均具有聚合酶活性,DNA 聚合酶、和有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和无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用于合成引物,DNA聚合酶用于合成细胞核DNA,DNA聚合酶和主要起修复作用,DNA聚合酶用于线粒体DNA的合成。

7.试述多底物酶促反应类型。

【答案】米氏方程只适合单底物酶促反应,如异构、水解、裂合反应,不适合多底物酶促反应。

多底物酶促反应按照底物与酶的结合顺序,分别用A、B表示不同的底物,按照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序,分别用P、Q表示不同的产物。

(1)有序顺序反应:两个底物与酶的结合顺序以及两上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序都有严格的限制。底物A先与酶结合,然后底物B再与酶结合,A为领先底物;产物P先释放,然后产物Q释放。如乙醇脱氢酶。

(2)随机顺序反应:两个底物与酶结合没有先后顺序,2个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