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化学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化学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资料整理

第五小组

策略性知识

一.定义: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策略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日益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关注。从知识分类的观点看,策略性知识也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实质也是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和程序,它控制着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How to study / How to think)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能力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就是策略性知识。它是如何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技能,是控制自己的学习与认知过程的知识。因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比前面两种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未来的成功者必须是会学习的人,是具备学习能力的人。但我们不能把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与前面二者隔裂开来,因为只有在前二者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才能形成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复述的内容即是陈述性知识;如何遣词造句进行复述即是程序性知识;用什么方法记忆文中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复述即是策略性知识。然而现代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是:基本上就没有策略性知识的教与学。

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

1.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分为基础策略与支持策略。

3.根据学习策略的可教性:大、中、小策略

4.根据学习的进程,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给出例子,与其它问题产生联系,从材料中得出某种结论等,这些额外的信息将使所学的信息意义更丰富,更容易记忆。精加工策略有想象、总结、解释,用自己的话做笔记等。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单元,并把这些小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次获得的信息和其它信息联系在一起。组织策略包括找要点、列提纲、构建知识网络等。

人们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需要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整学习的行为。调控策略将帮助我们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与控制,具体内容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学习过程、及时检查学习的结果、及时调整认知计划和采取补救的措施等。

面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应当有一个“对策”,这就需要制定出学习计划,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几个部分,列出学习时间表。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合适的目标系统,通往理想的驿站就是一个个的小目标,把大的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技巧。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制定计划并付诸实践。制定计划也应该先有一个宏观的粗略的长远计划,然后再把它落实到具体细致的短计划中去。创立的计划要容易买行,具有弹性,并实行自我奖励,做出统筹安排。学习计划确立之后,便开始执行学习计划,也就是实际地使用学习方法并监控学习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必须监控检查自己所有的学习活动。监控策略可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要对学习环境进行选择,明确学习目的,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还要适当休息,进行自我反省,以便发现自己的长项和弱项。一个懂得学习的学生,应该能够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习惯、能力限度,以及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并能作出积极的自我调节,不断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不同的学生对资源的管理利用、开发水平也不同,这正是造成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学习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包括时间资源、心理资源、脑力资源。学习资源管理策略将帮助学生合理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专心管理。

安排好学习环境,也如同制定学习计划一样,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人易于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使人一进入这个熟悉的环境开始学习时,大脑的相应部分就会随之兴奋起来,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要和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去听课,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教师提出问题时要积极地思考并发言,教师总结问题时要细心地听讲并做好笔记,教师以期待的目光询问有无疑问对应给予明确的反映,有

问题就大胆提出来。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老师一唱一和,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人际关系资源管理也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相互理解,调节气氛,创建共同的学习、成长氛围和环境,这对学习很有益。关于时间管理,我们必须把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科学的安排和运用,以求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应细分时间单位,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等都可作为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在所有的资源管理中,对自己的管理最为重要,它是对自己的情绪和心境的管理,被用来维持恰到好处的学习心理状态。在此过程中,要强调的是调节心境和培养自信心。

策略性知识运用过程

策略性知识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1)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做好计划,对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以及学习时间都要进行安排,这时要采用计划策略;为学习活动做好具体的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具,创设好学习环境,调节好情绪与精力,这时要采取环境管理策略和专心策略。(2)在学习过程中,要清楚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如上课时要知道老师为什么讲这些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监控;学习时能够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如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听讲时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如复述、精加工、组织、科学用脑等策略;在学习活动中要控制自我、排除外界干扰,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坚持完成学习任务后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就要采取监控、调节、时间管理、环境管理等策略。(3)在学习活动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这就要采取调节、监控策略,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学习采取补救措施。如一旦出现某一部分内容学得不好时,就多花时间或想一些办法学好它,这里所采取的是调节策略。思考和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自我反省、借鉴别人或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这就需要采取调节策略。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处处涉及策略,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时会处处采用策略性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策略性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学会学习、记忆和思维,是发展人的智力的核心部分。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期间人们要调动已有的各种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效率,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智能状况。因此,建立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以后,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等的矛盾可以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下予以解决。把策略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而且把它摆在重要位置,这样知识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自然会被确立起来。我们再也不用空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而是通过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使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可操作性,并为“知识是教与学的中心”这一观念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

1/2-1/3的时间用来构思写作计划。在构思过程中需要提取与写作题目有关

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有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写作者才有可能从中进行筛选、构思及审题,选择和组织信息,这些活动需要运用策略性知识。心理学家也用三类知识对阅读能力进行解释: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必须具有某些背景知识;其次,必须有基本的阅读技能,即具有字、词、句、篇等文章结构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技能,才能借助文字符号,知道文章所写的内容,这类基本阅读技能属于一般程序性知识范畴;最后,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过程的调节、阅读障碍的克服需要使用阅读策略。由此可见,策略性知识不可或缺,而且十分重要。

策略性知识的具体教学措施

1.选择合理的策略教学内容

教什么样的策略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大问题,所以应谨慎对待。选择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也同一般知识教学一样,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学习策略训练,更应该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中有两种知识:策略性知识和非策略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在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中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相互作用。因为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新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不仅需要策略性知识,更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学科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践证实,训练所涉及的知识难度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难度相当,否则训练无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差异造成的。由于训练前优秀生都已基本具备两种知识,所以,“新策略”对其已不新,他们单词记忆技能的训练效应不明显,但词汇教学采用组块构建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组块构建记忆意识,从而促进了他们对词汇知识的掌握、记忆,所以,他们的词汇知识的成绩训练效应显著。学业中等学生多数具有非策略性知识而少策略性知识,且学习策略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他们学习进步的瓶颈,所以,一旦获得良好的方法,则突破瓶颈,迅速提高词汇学习成绩,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技能。而学业不良学生对两种知识都较欠缺,使新策略的训练失去牢固的附着点;同时也可能由于该策略训练要求他们自己动脑构建词汇组块,这个要求以及其他相关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过难;又由于他们缺乏相应联系的知识背景,难以完成有关的作业;此外,也可能是由于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懒得动脑、动手,所以他们的词汇知识的学习及词汇学习技能的训练效益都不明显。因此,策略性知识教学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

2.制订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程序

策略性知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内在认知过程的调控活动,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仍然可以在个体的认知行为中得到反映。如果我们把策略性知识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程序对学生加以训练,就会大大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

3.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

策略性知识不宜作为孤立的课程来教,而宜作为学生面临的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教,因为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例如,结合英语精读教词汇记忆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结合数学教学教推理策略;结合历史、政治教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一次只教少量策略性知识

大量策略训练的实践证实:训练不能密集进行,不能在短时间内采用大量练习的突击办法;一次只能教少量策略性知识,而且要把它们教好,若同时肤浅地教许多策略反而会出现“贪多不消化”的现象。具体来说,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1)适当地延长训练内容的间隔,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消化、理解时间。

(2)策略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某种策略后,训练不应停止,而应继续进行;在学习新策略中安排一些与学过的策略有某种联系的例子、习题,使学过的策略不断地得到运用和巩固。

(3)每次训练只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切忌贪多。

5.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

反馈也是加速策略性知识学习的条件之一。提供学生学习成功的反馈,可促使学生认识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增加运用的自觉性和积极体验,提高知识学习的兴趣;提供学生学习失败的反馈,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使用策略的缺陷,有利于及时矫正。通过反馈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使学生明白优良的成绩常常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他们就会不断激励自己继续应用所学策略。

6.教会学生自我监控、反思

在策略性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提醒法、学生相互提醒监督法、学生自检法、学生自我提问法引导学生在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时,时常监控自己的行为,以确定知识学习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尝试自行补救,从而使学生对自己使用策略的过程进行监控、调节,以促进策略的程序化、自动化。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会学生反思,促使其知道何时、何处应用学习过的策略,使所学策略性知识条件化。如提供策略可以应用的情境使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策略与以前使用的策略进行比较,促使他们认识新策略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情境。

7.激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策略、生成新的策略

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与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策略性知识加以运用,鼓励学生在各种新情境中练习、运用学过的策略,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新的策略、总结策略,生成适合自己的新策略。学生自己能生成新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地“学会了学习”。

8.坚持长期教学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简单的策略可以很快被学会,但复杂的信息加工涉及的许多策略必须充分练习。并且策略性知识涉及的概念和规则一般都带有很高的概括性,在应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写作的策略中“按一定顺序写”与“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规则就非常概括,这两条规则的应用必须随描写的对象和写作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使这样的规则支配学生的认知行为,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不可能经过短时期的训练与教学就能收到广泛的迁移效果,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与应用的过程。

化学策略性知识

具体到学生的化学学习来说,就是学习化学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联系,区别

一般来说,针对具体的活动,策略性知识是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相互作用,共同来解决某一个问题,完成某一活动。如“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活动,其包含:

1、陈述性知识。如看电影的图式或脚本,即上影院、购票、进场、观看影片、退场等步骤。

2、程序性知识。如这样一个“购票”的产生式系统:

3、策略性知识。如购票过程中是找熟人代买,还是自己排队或插队买票等,都是一种购票的策略。

因此,与陈述性知识相比,策略性知识与技能一样是一种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与技能相比,策略也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景中。但这种概念和规则的运用是一种对内调控的技能,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

在策略性知识中,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反省认知(又称元认知)是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一般来说,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就认知领域来看,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是同一概念,都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或有效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

二、教学设计的策略性

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经常用到的教学策略有:

1.“架桥”引入新知的策略。陶行知先生曾说“接知如接枝”。生动地说明了新的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了合理的联系后,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通过复习、提示、铺垫、引申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由已知育未知,由旧知促新知。

2.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创设有意义的情景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多种有意义的情景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和跟化学有关的问题、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学情景的创设,要依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构思,教师切不可脱离实际,滥用乱用影像资料,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化学物质不仅是化学教育的素材,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现实社会的联系,重视STSE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体会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做出的贡献,感悟到学好化学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就是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种以“问题”为特征呈现教材的方式,能唤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的内在需要。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能否从教材中提取出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追求事物本源欲望的有价值的问题。当然教师如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生发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更有帮助。所以说,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情意提升,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5.教学内容的直观化策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或运用数字化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复杂、抽象的内容简明化、具体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积极地创新。

6.教学内容的活动化策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倡“在做中学”,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直接向学生注入知识,而应是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活动,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习知识。为了落实新课程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在做中学,通过回忆、联想、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锻炼和情感的培育。

7.教学探究结论的开放性策略。设置进行探究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探究的结果不一定唯一。探究要让学生都能有所体会,有所研究,有所提高,就是要让差一点的学生走得进去,要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探得出来,要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探个清楚明白。

8.设问和训练层次性策略

设问是为学生更好的思维来设计的,要体现知识的由难到易的思想,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熟能力,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使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都有所发展,问题设置可从多方面考虑,体现问题的层次性。课堂训练要从难度和量上有层次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训练中都有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做好铺垫。

9.科学思维方法的策略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如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让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强调教学设计要讲究策略,但在同一个教学方案中,并不是策略运用的越多越好,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讲究多种教学策略的优化,尽可能地选择单位时间内学生乐于接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的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1、发挥教材优势,创设创造性环境

2、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主动发问,质疑问难。

3、教学设计中要尽量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使之更好地掌握策略性知识

二、以落实策略性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优化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1、策略性教学应体现过程性原则和训练性原则

所谓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在酸碱盐教学完成后,学生可在家进行自我小结,并与教师在复习课上的小结进行比较找到差距,使知识掌握更牢固。也为以后复习找到更好地策略。

所谓训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事先设计好训练内容,根据训练内容,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策略学习的示范和足够的练习。例如在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时,教师要分析通常的解题思路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从开始就严格训练解题步骤:解设----写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做答。并能从课堂练习中找出学生解体过程的易错点着重强调。通过有效的训练计算题可以被大多数学生掌握。

2、激发维持学习的动机

在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时要清晰地强调策略的作用,要使学生意识到,优良的学习成绩常常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策略确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做到轻松的学习。这样,学生则可能受到激励,他们将继续应用和改进策略。例如,可请班上学习讲究策略且成绩较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3、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

把策略性知识作为学生面临的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教,而不适宜作为孤立的课程来教。因为,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混合没有现象,如何证明它们之间有反应,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可以得到几种方案,主要围绕气压减小和生成物碳酸钠性质进行验证。从这一例题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验证化学反应知否发生主要从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的增加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解题策略。

综上所诉,把握好策略性知识的优化与设计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但策略性知识教学一般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必须坚持长期的,系统的教学训练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更要讲究科学性、策略性和实用性,才能更有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否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话。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新课

更省时、省力且高效,无疑地,这便涉及到一系列的学习策略问题。然而,任何一个有效的策略背后,必然有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予以着支持。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即是学习策略最适宜的支持理论。相反,任何一个理论也必须由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展示它的生命力及魅力。

建议讲这两个方面:

1.对本节课教学的建议: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我们小组在讲解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常用的9种方法时,可以把这9种设计串起来讲。例如:我们可以在讲解时可以设计一个走迷宫的游戏。首先进行第一步的架桥,然后在迷宫里分5步,每一步的是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直观化,活动化这几个步骤,没一个步骤中就设计他的关键内容作为这个迷宫的指点好进入下一个路线,后就设计开放性和层次性这两项作为正确的出口,最后就指出在进行情感教育,指出人生就是在不断尝试中前进,总有一扇为你而存在大门等着你的开启。在游戏最后可设立奖赏。可以是一则幽默笑话。《好,我觉得这个小游戏好!》

2.讲说方案

前几个小组已经说了陈述性知识等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

抛出主角——-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的结构和内容

引出何谓化学策略性知识?

认识了主角,再来看看它和前面学习的其他类型知识的联系

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联系

首先小组成员按提示复述前面学习的各种知识的类型(提示曾经是那个小组讲的某个知识)

然后主讲人在抛出做好的关系框图

学了,怎么用?

策略性知识的运用(包含教学策略)

(选课举例)选取一策略性知识作为这种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该例子中,根据所选的内容再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过程,添加教学活跃气氛。(此处在选出要讲的内容后添忽略此处..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教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

事实性知识策略

四、事实性知识应该采取什么样学习策略? 1、化学事实性知识的概念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反省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化学事实性知识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知识的基础,也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 2、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根据化学事实性知识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内容零散庞杂,学生“易学难记”的特点,有效地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多感官协同记忆策略、联系—预测策略、知识结构化策略等。 (1)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对于事实性内容,学生一般很容易看懂或听明白,但是却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是“一听就会,转眼就忘”,这是事实性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所参与的感觉器官不同,其记忆的保持率有差异。所以在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应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眼、耳、口、手、脑等)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体验,做到从各方面明确感知化学事实,从而加深对实施性知识的印象,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进行学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听、看等层面上,而应该做到:

①要善于观察,将所学内容与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②要勤于动手,尽量创造条件自己动手做实验,既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还可以开展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等,通过做实验来学习化学; ③要善于思考,看、做等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不是单纯欣赏,所以无论是在观察,还是操作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动脑思考,将实验、观察与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枯燥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深刻,增进记忆。 (2)联系—预测策略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虽然相对庞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是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联系紧密,是理论性知识的具体体现;二是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三是事实性知识之间存在互相联系。所以,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时,可以根据这些联系作出大胆的预测,从而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意义建构。 联系—预测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有意识地抓住其与理论性知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以及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要学习的物质的一系列性质先作出自己的预测。 在应用联系—预测策略时,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做到尽可能多方面多角度联系,大胆预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天津一中 李金华 2007-11-1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李金华 天津一中 30005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 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首先出现在英文教育文献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贯彻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化学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思维,立足学 生成长规律和核心素养提出需求进行创新性的探索,重视给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 验教育和指导。演示教学不能引导初中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也很难让学生通过实 验操作的方式得到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不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所 以化学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探索,重视通过给初中生开展创新性的实验 教学提高他们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能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师;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初中生;创新意识 前言:研究指出化学课程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化学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课 堂教育时需要进行实验操作,以实验操作为载体推动各项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这样就要求化学教师改变之前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立足课程知识和初中生的了 解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操作 能力的培养。所以化学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思维,重视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初中生的学习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利于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化学教师要摒弃传统实验教学理念,重视结合多种资源打造生动的实验操作 氛围 研究指出化学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思维,立 足学生成长规律和核心素养提出需求进行创新性的探索,重视给学生开展多样化 的实验教育和指导。基于初中生所体现出的思维逻辑和认知能力,化学教师在制 定实验教学时需要综合多种因素,以确定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只有让初 中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才能更好体验到实验过程的特色,也能通过实验操作和结 果观察获得针对性的知识体验,这是符合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培养需求。 所以化学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视通过多种资源的运用打造 生动的实验教学氛围,进一步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氧 气制取实验教学的时候,化学教师需要肯定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所具备的主体性, 也要结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课程内容对实验操作方案进行优化[1]。鼓励初中生结 合课程知识和实验目的进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在进行氧气制取实验操作中 需要坚持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事项?鼓励班级学生通过交流互动 的方式收获针对性的知识体验,让学生们以良好的面貌参与到实验操作和学习中,这样可以收获更高水准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化学教师可以打造问题式的实验探究平台,引导初中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思考 和操作中 要想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实验教学,化学教师就需要改变之前的讲解模式 和实验教学目标,在各项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平台的营造效果,通过 多种途径引导初中生对实验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操作的方式得到有效地培养。问 题可以让初中生在实验操作之前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对实验操作的过程 进行优化,具备着较强的课堂实践应用价值。所以化学教师可以打造问题式的探 究平台,引导初中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 以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为例,化学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之前引导初中生对相关 的内容进行思考,通过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推动后续实验教学的开展。二氧化碳 的性质是什么?二氧化碳在遇到不同试液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在实验过程 中需要关注到哪些事项?指导初中生结合实验结果梳理本次实验操作的内容和知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一) 一是进行归类总结。进入高三以来,同学们做了很多题,在最后阶段要将做过的化学题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归类。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哪些是自己知识缺陷造成的丢分,哪些是审题不清造成的丢分,又有哪些是因为表达不规范丢分。有错题本的同学,可以拿出错题本,重新再做一遍,接着进行归纳、反思、总结。 除了关注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同学们还要整理出经典得分题。什么是经典得分题?蓝宇老师解释,对学生而言因人而异。他提倡学生将自己认为典型的、有思维深度的,同时是在考试中发挥超常的题摘录到本子上,这样将明显提高对化学问题的鉴赏能力与解决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考前拿出来看一看,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助于高考超常发挥。 二是注意查漏补缺。在后阶段,同学们不要盲目做题,而是通过前一阶段的试卷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进行专题训练。 三是通过题型有针对性复习。高考化学一共有8道客观题,每题6分,易得分也易失分。蓝宇老师认为,高考化学选择题主要还是考查主干知识,包括周期率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同学们可以按考试题型进行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也各有侧重。

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复习期间要力争掌握每个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而对于广大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在复习期间首先需要掌握在高考中出现概率较大的知识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关键的地方。 四是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套路。例如实验题,是每年的必考题,这类题审题时第一步就要认清实验目的,围绕着实验目的去思考,就比较容易入手。实验题如果是考有关气体制备的综合实验,同学们就要根据气体综合实验的整个流程来思考问题(气体发生装置→净化、干燥→主要实验→尾气处理)。只有自己在考前总结出一套类型题的解题套路,才能在考试中迅速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顺利快捷答题。 五是把“回归”作为复习的主题。回归什么呢?蓝宇老师认为,后阶段还要回归课本,回归解题方法,回归曾经做过的练习和试卷。在回归课本时,同学们重点应该将常考的化学方程式,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再仔细看一遍。上新课时,老师曾花了很多时间在演示实验上,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分析物质的本质和原理。 ◆应试技巧 一是规范答题用语。化学这门科目,在化学用语的表达上要求比较“苛刻”,同学们在答题目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你写什么,不要把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电子式写成分子式,或者结构式写成电子式。 同时,化学专用语不能写错别字。考生常写错的有脂(酯)化,氨(铵)盐,坩锅(埚),金钢(刚)石等(括号中为正确的字)。 二是小心作答计算题。化学主观题中,如果是不要求写过程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

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

浅议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议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罗江县略坪初级中学校唐程 探究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如何围绕课标、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会学生会学,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开展有效教学是现阶段化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把握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开展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是一对矛盾,作为教师必须摆正自已的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更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否则学生的能力、智力的开发、个性近好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某种黑色物质是否属于木炭、氧化铜、铁粉中的哪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时,激起学生的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木炭、氧化铜、铁粉各自的性质进行分析,抓住各物质能区别其他物质的主要性质,设计有效的实验来一一进行鉴别。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同时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总之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教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转会为自素质。 二、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现代媒体,是开展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在45分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的成份,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势在必行。我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的视频音频图画音象,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剌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比如讲解“炼铁的原理”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钢铁冶炼视频,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正确掌握炼铁原理。又例如在讲解“海洋化学资源”一节使,给学生布置在互联网上收集阅览一下资料:1、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 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 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XX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X 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

浅析中学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析中学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3-05-29T15:49:20.5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3月总第113期供稿作者:李霞[导读] 在带给学生惊奇的同时,也造成了思维上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李霞山东省寿光市建桥中学262700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化学知识大多是实验的结果,可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很难脱离实验单独讲化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结合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有效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说,化学教学很难脱离实验单独讲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化学知识大多是实验的结果,可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1.化学实验只是教学的形式,不能体现化学实验的本质,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而探究性的实验恰恰可以帮助我们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万物,进而运用化学的知识科学地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通过实验一方面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注重实验的形式,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低下,是普遍现象。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不能在恰当的时候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引导,化学实验只是“面子工程”。 2.不能正确认识实验的功能,未能领会实验的真实作用。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化学知识。而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实验的观察者而不是实施者,不能真正参与到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关于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意见和建议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替代的。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灵活运用各种化学实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中涵盖的化学新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封闭的课堂实验教学,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化学实验要求我们胆大心细,不仅要勇于进行化学实验,还要在实验中注意每一个实验环节。中学化学课文上要求的实验,设计过程较为完整,学生基本上只要根据教材上的方法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实验的全过程。书本上要求的实验只是基本的实验内容,最多称得上是实验结果的论证过程,实验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具有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局限。要实现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我们要将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参与到实验中的积极性。教师只要拓展思维进行实验的创新,掌握好化学实验教学新的理论,即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且适应学生跳跃式的思维形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以学生的特征为依据,优化化学实验的过程。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实验前,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实验目的,并且鼓励他们进行大胆设想,勇于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让每位学生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3.从兴趣入手开展实验教学。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将实验得到验证,并引发对深层次知识的探索。有很多小实验并不需要在实验室就能进行,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生活中跟化学知识有关的现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例如,将生石灰放入水中,短时间内水就会沸腾;取一杯澄清的石灰水,向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学生可运用化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诠释。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化学带来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情感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所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是学生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情感。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时,可以采用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生活小实验、趣味性实验等方法。例如设计趣味实验“滴水生火”,根据生活常识,水火不容,但实验中却能用水将酒精灯点燃。在带给学生惊奇的同时,也造成了思维上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将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新课改下,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大胆创新实验,优化实验过程,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田秀萍关于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2]徐利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1年09期。 [3]李毅艺浅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第二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八)教学策略的类型 1、依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顾泠沅将教学策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1)内容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也就是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形式型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别。 (3)方法型号策略,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目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章、著作、研究比比皆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仍存在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过去,以应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尤其进入毕业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强化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言堂,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单一思维的现象依然严重。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取而代之,教师费尽心思、费尽精力,课堂教学收效甚微。这些问题根深蒂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在规范办学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一是在教师,二是在学生,三是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上。但关键在教师,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参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落实,相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初探-教师教育论文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文/白玉成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如何围绕课标、考纲为学生的发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我校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现状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校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到底是怎样呢?下面几组问卷调查结果可说明一些问题:1.在学习化学的态度方面,愿意学习化学的比例高于95.2%,说明学生普遍是愿意学习化学的。2.在对化学好学程度的看法上,认为好学的少于25.6%,一般的占52.1%,认为不好学的超过20%。3.对待预习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预习,但认为预习很有必要。4.在听课方面,认为老师还是讲细点,因为他们自学能力差。5.做作业的习惯不好,边做边翻书的人为62%。6.复习这个环节抓得不好,在当天没有复习的超过60%。7.80%以上的人愿意配合教师改进学法,说明进行学法指导能受到学生欢迎。 二、分析问题,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1.环境的影响。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小学读书时,没有受到科学学习方法的系统训练、培养,加之农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明显不足。 2.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机制没能真正建立。 3.学生自身因素。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差主要是脑袋笨,再好的学习方法

也没有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不反思,对自己的现状得过且过,没有较高的要求。 三、对症下药,形成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严格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在学生初学化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1.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2.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3.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4.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除演示实验外还有较多的学生实验。尤其在酸、碱、盐一章,化学药品多是有毒、有腐蚀性的。而学生又特别喜欢做实验,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5.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及时改错。作业本改错不能在原题上改,在教师评语下面重新改正,改完错题后再做新作业。对于检测时出现的错题,要求学生用红笔在原题旁改正。并要求学生将错题进行整理,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求学生将错题用红笔改过并注明错误原因。然后将错题裁减下来贴在错题本上,为自己今后学习积累资料。 (二)注重方法,提高实效 1.抓教学,攻心为上。前面我谈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要严格管理,但严格不等同于严厉。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很叛逆,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只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会口服心不服,这时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真正心服口服。在教育学生时要就事论事。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语言,要尊重学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抓知识,重联系。备课时做好前后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抓方法,重实效。对于学生学习分化点,感觉困难大的内容,我们想办法降低难度,带领学生顺利的爬“坡”。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

从高中生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化学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策略-衢州一中

从高中生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化学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策略 宋秀云衢州一中 高中生心理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矛盾和艰辛中逐渐走向成熟,是幼稚与成熟的交互体。认知活动的体系性自觉性较强,同时受情绪、意志和个性因素影响。记忆策略上,不喜欢简单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更喜欢有目的性的理解记忆。化学事实性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多,分布广,材料琐碎,不容易记忆,学生常常感到知识杂乱无章,难以提取所需要的知识,无法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选择适合高中生心理的记忆策略,使其便利地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关键。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高中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高中生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既有少年期的幼稚又具有青年期的成熟的某些特点,是幼稚与成熟的交互体。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因此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心理发展的动荡性 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 3、心理发展的自主性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心理发展的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秘密。 (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高中生认知发展总体来说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1)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 (2)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因素协同发展。 因此,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2、高中生记忆活动的发展特点 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的反映。整个记忆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及“再认与回忆”三个环节。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5625969.html,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作者:张怀成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04期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开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一开始是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因为在化学中,会有很多让学生觉得“神奇”的物质变化,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策略方法上的失误,学生的兴趣会逐步消退,教学工作本来所具有的优势逐渐变为劣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并满足学生的意愿,真正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即从巧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形式和拓展实验空间三个部分,对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是一个难点。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当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赖于化学学科的发展进步。换句话说,没有化学学科,人类的生活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化学世界中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变化虽然令人目眩神迷,但是其本质上与数学、物理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理论知识内容极多,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如果无法在初中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未来学习化学知识时可能会面临难以解决的巨大困难,失去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知识,还要激发出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化学知识学习方法,改善化学学科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一、巧设问题情境 上文已经提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又变化无穷。有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就在于没有建立起化学知识与生活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联系,觉得化学“不可捉摸”,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教师缺少灵活的知识导入手段,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而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特别是现实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直接解决心中的疑惑,从而意识到化学的“有趣”与“有用”。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师可以先向大家提问:大家的家里是否有净水器?是否订购了桶装水?桶装水中的成分又是什么呢?经过一连串的问题,学生首先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有的学生可能平时善于观察,回答桶装水中可能还有矿物质,而净水器能够过滤掉水中不好的东西。然后教师再继续提问:这些不好的东西又是什么?没有了所有其他杂质,水又是以什么基本物质组成的呢?这样一来,本单元的内容就从生活问题出发都串联了起来,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解决对生活的疑问。 二、创新教学形式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曹军亭)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而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凿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策略界定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 J. 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