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精选稿

明清小说精选稿
明清小说精选稿

《三国演义》

简答《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情况

(一)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卷首有弘治甲寅庸愚子的《序》和嘉靖壬午修髯子的《引》。继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二)万历、天启年间,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12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但正文回目还是单句。有眉批、总批,评语是明末人叶昼假托李卓吾之名所作,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三)志传系统:今存嘉靖至天启年间刊本中不少名为“三国志传”,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等。“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版本不同之处:除一些情节、文字上有所出入外,“志传”系统穿插关羽次子关索(或花关索)一生故事。有学者认为“嘉靖本”和“三国志传”本是出于同一源头,差异在传抄中产生。

(四)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做了一些修改,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见解,故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并渐渐地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演义》取而代之了。

《三国志演义》思想内涵

一.“依史以演义”的文学样式。

(一)描写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依史”,即“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加工;“演义”,则渗透主观价值判断,用自认为理想的“义”,径渭分明地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二)主旨: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糅合民众心理,表现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和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二.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一)政治上行“仁政”。以蜀为中心,展开三国间的错综复杂的争斗故事时,把刘备塑造成仁君典范。刘备手下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如赵云、诸葛亮等,寄托仁政爱民理想。残暴的奸雄曹操,表现他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无惜民爱民之心。董卓、袁绍、袁术、曹睿、孙皓、刘禅等,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似曹操那样轻民、残民,因此必然走向灭亡,表达对乱臣贼子的愤恨,反映民众对“仁政”的渴慕。

(二)人格上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写人论事,以此区分善恶,评定高下,不问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倾注了全部感情,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其忠义观念、道德品格属于封建性质。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说明“忠”并非忠于一姓之天下,而具一定开放性、灵活性;“义”包含“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精神。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与民间理想政治标准紧密联系,反映当时普遍社会心理:关羽的“义”本质上强调人与人间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道德息息相通。

(三)对智勇的歌颂,更突出智慧的重要性。赞美智慧,讴歌封建贤才(歌頌帝王之師諸葛亮:反映了文人的理想追求);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智與勇上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諸葛亮身上寄托人民的理想。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各種鬥爭經驗和智慧的總結。

三.把蜀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的化身,把魏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孙吴只是陪衬,具“拥刘反曹”倾向。正史著作中,大致自朱熹《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为

正统。

(一)原因: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正统血缘关系;刘备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陈寿《三国志?先主传》)著称,易被接受。

(二)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大众对明君贤臣的渴望,把刘备、诸葛亮等作为理想的寄托。但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将这一历史悲剧归为“天意”或“天数”,流露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的困惑和痛苦。

《三国志演义》“忠义”思想

“义”是《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的思想。小说一开头,“桃园三结义”,着重描写的就是一个“义”字。但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内涵是比较复杂的,属于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阶层中,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当其与封建正统思想结合时,是以对汉室的态度为衡量标准的,凡是拥护汉室或投奔蜀汉的,就是忠,否则就是奸。但有时也超出于集团的利益,而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三国志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三国志演义》宣传的是“君贵审才,臣尚量主”,所以它虽崇尚忠义,却不主张愚忠。它否定的只是“蔡张卖主求生计”,对赵子龙式的“良禽择木而栖”却是充分肯定的。小说通过赵云投刘备、徐晃归曹操、田丰为袁绍所忌等故事的描写,反复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说明这种“忠”并不是忠于一姓之天下,也不是仅忠于“正统”的刘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他们的“义”,又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精神。因此,《三国志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分析《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答: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志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书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汉,以刘备最为突出;代表“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为突出。这是三国故事很久以来就形成的“拥刘反曹”倾向,只是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充分。

《三国志演义》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收束。“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的背景。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

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他的言行和曹操恰恰是鲜明的对比。从这些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更主要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普遍愿望。书中许田射猎、曹丕废帝、刘备正位等章节中流露了相当深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强调正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深得人心的刘备,而不是支持行将溃灭的汉献帝、刘表、刘璋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只是可怜,并不可爱。可见《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和朱熹等人的拥刘反曹出发点并不完全相同。

谈谈《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演绎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古代君臣悲剧的历史。弥漫全书的悲剧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作者对悲剧冲突的梳理和把握,从而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悲剧力量和崇高的悲剧精神。这种悲情的宣泄也凝结着悲剧人物艰难的理性抉择。其中包括处于权力巅峰的君主;运筹帷幄的谋臣;驰骋疆场的武将;还有不少节烈的女性。正是由于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体验和人生实践,才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情感的冲动与理智的压抑,悲剧情绪显得异常真实而复杂。

《三国演义》里有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三实七虚”的原则决定了其悲剧结局的不可逆转。关键主要人物的悲剧加剧了整个悲剧结局的进程,诸葛亮的悲剧是全书悲剧的重点,众多小悲剧因素如刘禅的昏庸促成了诸葛亮的悲剧。其中的情感与理智的纠葛也使得悲剧情绪的不可消弥。三国中的人物,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羽扇纶巾的谋士,还是轻歌曼舞的女子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冲突。如刘备不顾国家大义而为关羽报仇的手足之情。此外,作者还通过“人谋”与“天时”的冲突表达了悲剧人格的深情慨叹。诸葛亮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范式的最好代表,孔明终其一生都是在“人谋”与“天时”的对抗中度过。但“天时”的制约使诸葛亮的悲剧不能避免,蜀汉的悲剧也不可避免,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之死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成为整个蜀汉政治集团的悲剧,因为他把自身命运和整个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在他身上体现出儒家完美人性的光华,而且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寄予最大热情者,恰恰是注定要毁灭的;作者所大力颂扬的,也恰恰是注定要招致可怕灾难的。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的对立斗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尖锐冲突。刘备集团最终却仍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仁君贤相败于奸臣权相,邪恶淹没了道德,权诈欺骗了正义,暴政代替了仁政,光明的政治与满腔的热情在黑暗现实面前被彻底粉碎了。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也就是《三国演义》悲剧实质之所在,也是它那追魂摄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之所在。这就是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悲剧。《三国演义》写出了一个悲剧时代,表现了由布衣出身的刘备集团的理想和事业归于失败的悲剧。

总之,《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悲剧的情绪,蕴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刘蜀集团的理想最终为残酷的历史现实所取代,众望所归却偏偏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前赴后继的悲剧英雄,矢志不渝,经受着情感与理智的煎熬,可仍旧于事无补。激烈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味正义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心灵痛苦和人生况味,这些正是《三国演义》悲剧意义之所在。

举例说明《三国演义》塑造特征化人物性格的手法。(05年论述)

答: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志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范本。《三国志演义》写人物,与它的截然分明的道德评判相关联,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其中人物形象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

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谋略高超和勤于国事、周瑜的聪明自信和器量狭小等等。这种单纯鲜明的性格,犹如京剧的脸谱化表演,容易为读者所把握。

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主要有:

一、出场定型。如写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

二、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之凶残,连续写了他梦中杀人,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写他的奸诈,就写他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写他的雄豪,则写他献刀刺卓,矫诏讨卓,支持关羽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样就把一个专横残暴、阴险狡诈,又豪爽多智、目光远大的“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写得血肉饱满。

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笔墨一般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的色彩,虽然不一定能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但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却十分吻合。就是像张飞一声喝退曹操数十万大军,虽是过于夸张了些,那种气势却似乎也有可信的一面。

四、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寄托着作者主要理想的刘备之仁.就是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进行刻画的。曹操与袁绍同为奸雄,一个雄才大略、识见高超,另一个则外宽内忌、多谋少决,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类对比手法,对于区别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物“同而小同”十分重要。比如同为勇猛的战将,神勇的关羽、骁勇的张飞、智勇的赵云、英勇的马超,各有特点,并不成为一种类型化的人物。

但也应该看到,小说所塑造的这些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的冲突,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了失真之感,鲁迅所指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论述《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点。

《三國志演義》以描寫戰爭爲主,可說是一部“全景性軍事文學”作品。它描寫戰爭的時間之長、次數之多、形式之多樣、規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學史中是罕見的。

第一,全書共寫四十多次戰役、上百個戰鬥場面,包容了這一歷史時期所有重大的戰役,寫得各有個性,絕少雷同:或鳥瞰全局,或特寫片斷;或以募敵衆,或以强制弱;或設伏劫營,或圍城打援;或江上水戰,或陸上車攻;或强攻,或智取;以致火攻、水淹、馬戰,乃至徒手搏鬥,表現各異,充分顯示了戰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第二,《三國志演義》描寫戰爭,又突出智鬥,特別是在寫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重大戰役時,將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等交織在一起,重視寫統帥部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戰略決策以及戰術的運用。

第三,作者筆下的戰爭,多數幷不表現得慘烈可怕,而如一曲英雄的史詩,在激揚高昂的格調中,往往洋溢著詩情畫意。有時在激烈的戰爭中,又穿插著一些比較輕鬆的場面。如在赤壁之戰的進程中,作者不吝筆墨,大寫諸葛亮與魯肅乘霧聯舟、羣英會蔣幹中計、龐統挑燈夜讀、曹操橫槊賦詩等等,把戰爭寫得有張有弛,富有節奏感。

第四,着眼于最富于戏剧冲突的事件和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情节,通过战争进程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了众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赤壁之战中描写具有英雄才略的周瑜和诸葛亮。曹操两次派蒋干过江和支使蔡中、蔡和诈降,都被周瑜将计就计,巧妙地加以利用。但周瑜的安排都不出诸葛亮所料,而且周瑜假借断粮道、造箭来陷害诸葛亮的计谋,也被诸葛亮识破。这些自然写出了诸葛亮的才能气度处处超过周瑜。

總之,這部小說中的戰爭描寫,不僅僅歌頌了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贊美了智,傳遞了美。

试述《三国志演义》的叙事特征。

答:《三国志演义》“陈叙百年,概括万事”,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1)《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创作出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减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它在按照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观念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实。(2)小说叙事时,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以大小事件作为联系的线索,构成了作品的结构。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繁复,却又脉络分明。在这构架上,作者又兼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3)作为中国古代早期章回体小说,《三国志演义》在叙事方式上是以全知全能为主。如刘备的出场一段,作者有关刘备的身世、形象、性格、爱好等等所有情况无所不知。但纯粹的全知讲述也容易使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太远,适当地转换视角对于全知讲述也是十分必要的补充手段。在视角转换的基础上,《三国志演义》也开始出现限知叙事的萌芽。(4)《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战争文学”作品。它抓住战争的特点写出战争的不同;以人物为中心描写战争:运用张中有驰、闹中有静的手法描写战争。(5)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长于写人,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任务时所采用的手法有:出场定型;反复渲染;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6)《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这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1)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三国演义》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首先,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并没有依据自己的道德立场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重大事件的描写大体上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其次,《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实际上是作者重塑的历史,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如移花接木、踵事增华、无中生有等,对史料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与调整,全书不乏铺张渲染与大胆虚构之处,这些地方往往更有利于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现生动的情节,更有利于体现作品的创作主旨,也往往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2)宏伟壮阔的叙事结构。《三国演义》人多事众,头绪纷繁,作者却能全局在胸,组织得当。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矛盾为主要内容,又着重抓住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主干,其中重点突出蜀汉集团,特别是把诸葛亮的活动作为描写的中心,精心撰构无数故事,使全书成为一个波澜壮阔而又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

(3)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展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许多战争场景的描写,都堪称是古典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其战争描写的突出特点是:①善于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写同类战争,也能灵活用笔,在相似中见出变化,写出新意,毫不雷同。②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③善于在战争描写中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通过战争展示各种人不同的性格特征。④善于在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或作为战争的前奏和余波,或作为战争的调剂和穿插,使战争既紧张激烈、剑拔弩张,又张弛有度、疾徐相间,节奏分明,摇曳生姿。 (4)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写人物,受到题材本身以及儒家道德立场和传统美学理想的制约,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即从历史人物各种性格中,舍弃其他次要方面的性

格,专门突出强调其性格的最主要、最典型的特征,不惜用浓笔重彩加以渲染,并把这一特征发展到极致。其中塑造得最为出色的人物就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三奇”:诸葛亮、关羽和曹操。它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有:①人物一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以后通过不同环境中不同言行的描写,来反复强化人物的这一主要性格特征,这样人物形象的性格基本上是处于稳定不变的静穆状态,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②采用传奇性的情节和典型化的细节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和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④善于通过特定的情势和氛围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达到以意传神的地步。

(5)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三国演义》采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典雅而不深涩,通俗而不鄙侄,大大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规范了长篇小说语言通俗化的方向。它的叙述描写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活泼。作者还开始注意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答:《三国志演义》比较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种种特征,其中作为反面人物的曹操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在曹操的身上确实集中概括了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虚伪、奸诈、残忍等。如第四回里,在他出场不久就写他杀吕伯奢,一开篇就使他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可憎和可怕的印象。他所说的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条,也是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本质的生动概括。第十七回,写他攻打袁术,因军中粮尽,竟借粮官的头来稳定军心,既写出他的奸诈,又写出他的残忍。他对自己手下的谋士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荀彧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为他建立了很大的功劳,但因荀彧劝他不要封魏公,触动了他篡权的野心,他便逼荀或服毒自杀了。其他如许田射猎、杖杀伏皇后、杀杨修、杀祢衡、梦中杀人等情节,都突出地刻画了他的阻险、奸诈、残暴和不仁、不义,突出地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的基本特征。

但这并不是《三国志演义》里完整的他,完整的他还有另外一面,即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一面。在作者的笔下,他虽是一个反面人物,却不失英雄本色。首先,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他在战争中能注意发扬军事民主,在采取重大的行动之前,总是要与众将商议,听取各种意见。曹操虽然被作者写成反面人物。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简单化,在写他奸诈的同时,也表现了他“豪爽而多智”的一面。例如在青梅煮酒的谈话中他笑袁术是“冢中枯骨”,刘表是“虚名无实”,刘璋是“守户之犬”,对人物的分析很是精辟准确;官渡之战,他在和袁绍军力相悬十倍的条件下,善于听取许攸的建议,劫烧乌巢军粮,终于取得胜利,打垮了他在中原的劲敌。此外,他带兵军纪严明,制法尊法,在战斗中又能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他渴求贤才,广泛地招贤纳士,争取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因而造成“文有谋臣,武有勇将,威镇山东”的胜利局面。他对关羽恩义备至也并非出于奸诈,而是真心爱才的表现。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曹操这一面的性格特点,似乎与他奸诈的另一面是矛盾的,实际上却是统一的整体,完整而丰富地表现了曹操的性格内容,从而使得这一形象血肉丰满,富于艺术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大胆地描写了曹操身上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特色,不但没有妨碍作者将他写成一个令人僧恶的反面人物,而是恰恰相反,使这个形象不但令人可恨,而且令人可怕。

《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

1.智绝(经纶济世之才)

智與勇上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諸葛亮身上寄托人民的理想。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各種鬥爭經驗和智慧的總結。

(1)隆中对 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3)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是北伐的前奏。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木牛流马;上方谷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

2.多层次多侧面地渲染和铺陈引出诸葛亮

(1)诸葛出山

毛宗岗评:“泥中龙”、“池中龙”、“波中龙”,凡写无数“龙”字,总只为引起“伏龙”一人而已。毛宗岗: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至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才由徐庶亲口说出“伏龙”即诸葛孔明。

(2)三顾茅庐

见单福作歌、闻报水镜来,见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玄德求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

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3.通过人物的对比来写诸葛亮的智慧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4.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

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

5.赞美智慧,讴歌封建贤才;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

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这一理想。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义”。

6.诸葛亮——“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忠”有“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灵活性、开放性。

(诸葛亮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多智,被毛宗岗称为三绝之一的“智绝”。在他的身上也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恩义”和“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理想境界。诸葛亮出山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此后他一生的行动,就是报答刘备的这种知遇之恩,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托孤白帝城,诸葛亮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刘备死后,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南征北战,就都是为了报刘备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甚至事无大小,都必须亲自处理,事烦食少,弄得形疲神困。主簿杨顺劝他注意身体,不必.亲理细事,他回答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的智慧也是从属于忠义思想的。)刘备形象分析

刘备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作者主观的爱憎感情再强烈,也不能完全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拥刘反曹的《三国演义》是把刘备作为正面的理想人物来刻画的,在书中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仁君的典型。但在小说对他的具体描写中也处

处看出他作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基本特点—虚伪。他城府极深,善用韬晦之计。在罗本中,作者既写了他长厚仁义的一面,也写了他虚伪奸诈的一面。毛本将后一方面大大删削,但仍然不能完全改变这个人物的这一特点。例如在罗本中刘备被称为“袅雄”,出场时的介绍也是并不太好的:“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段被毛本删去了。但毛本中对他“以屈为伸”的策略也是写得很充分的。如吕布与曹豹里应外合,偷袭了徐州,吕布将刘备的家眷送出,他还人城表示感谢,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口头上还说:“备欲让兄久矣。”还住小沛,关、张十分气忿,刘备对他们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后来吕布攻破小沛,刘备无路可走,迫不得已到许昌归附曹操,他采取的是“勉从虎穴暂趋身”的“韬晦之计”,在“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所以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一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他便吃惊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并以怕雷来作掩护。赵云单骑救主以后,刘备将阿斗掷之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针对这一情节,民间俗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就揭露了他虚伪的一面。

刘备的虚伪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图霸称帝这一问题上。他本来是有帝王之志的,否则就不会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但在他谋取帝业的过程中,却一直以“仁厚”和“忠义”来掩盖他的政治目的。他自领益州牧,取刘璋而代之,作者却极力渲染他“再三辞让”,说什么“奈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他一面要刘璋“交割印缓文籍”,献城投降,一面又口称“吾非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这种心口不一的表白,正是刘备虚伪性格绝妙的自我暴露。攻取汉中以后,诸葛亮、法正等人劝他“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他却说:“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又说:“要吾膺居尊位,吾必不敢。”后诸葛亮又劝他暂称“汉中王”,他又说:“不得天子明诏,是膺也。”然后是“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及至曹操篡汉自立,诸葛亮等人又要他即帝位时,他又说:“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还矫揉造作地勃然变色说:“孤岂效逆贼所为!”再三坚执不允,后来诸葛亮不得已托病,并以人心思散相告,他这才说出真心话来:“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最后还补上这么一句:“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第八十回)这简直可以说是:“皇帝由我来当,责任由你们来负。”说穿了,他不是不愿,而是不敢。他既要当皇帝,又要避免“潜越”的恶名。

读到这些地方,我们就会体会到鲁迅所说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论断。当然,从刘备形象来认识统治阶级的虚伪,是从客观的艺术效果来看的,作者在主观上是歌颂他的,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正面的仁君形象的。但这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三国演义》在艺术描写上的失败所致,而是因为小说的题材和历史演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作者的主观意愿不可能完全背离历史的真实,他无论怎样加工,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而且由于刘备有一层仁义长厚的外衣,他的虚伪就更加隐蔽,当被人识穿后,比曹操的相对显得露骨的虚伪就更加令人嫌恶。

《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水浒传》是在长期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经过封建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

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的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依据。宋江起义在《十朝纲要》、《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史》等历史著作中,都有些零碎的记载。关于起义的结局,虽然有的说被张叔夜招降,有的说被折可存镇压,有的说被招降后又去征方腊等等,但都说明是一个失败的结局。宋江起义失败以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群众寄望于草莽英雄,希望他们能奋起反对朝廷昏昧、反抗民族压迫。因而宋江起义的英雄们受到人民的赞扬,他们的斗争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浒故事。

在南宋,水浒故事很快便成为说话的重要内容。南宋罗烨《醉翁谈录》所记载的说话目录己有“公案类石头孙立”、“朴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尚、武行者”等,这些显然是水浒故事的段落。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当时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而且大体与后来的《水浒传》相符。可见当时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己引起了封建文人的注意。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有关水浒故事的部分,可以视为比较系统地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其中的杨志卖刀、劫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闹华山、受招安平方腊等情节,己经粗具后来的《水浒传》的轮廓。

到了元代,大量水浒戏的出现,是《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些戏里,水浒故事的情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对李逵、武松等英雄有了个别的生动描写,水浒英雄也由原来的三十六人发展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对梁山泊的描写也己基本上接近后来的《水浒传》。

最后,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罗贯中在这些民间传说、话本和戏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才完成了这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巨著《水浒传》。

现在,一般认为明人高儒《百川书志》中记载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是《水浒传》的祖本。祖本里己有征辽的故事。后来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其中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人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删去了梁山英雄排座次以后的情节及许多诗词,加上评语,添上卢俊义惊噩梦,以梁山英雄被一网打尽作结,改成了七十回本。金本的改动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出发的,但它保存了水浒故事的主要部分,文字较为洗炼统一,成为后来最流行的版本。

简述《水浒传》的版本。

答:《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今知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而从文字的繁略、描写的细密来分,又有繁本与简本之别。繁本有7l回本、100回本、120回本三种。简本则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另外,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在繁本系统中,一般认为,今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有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另有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也是较早和较有名的百回本。以上百回本在写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和平方腊的故事,而没有平田虎和王庆的内容。繁本中的120回本,增加了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在文字上与百回本略有不同,并也附有“李卓吾”的评语,故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人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评语,遂成为清三百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简本是繁本的节本,而不是由简本发展成繁本。简本一般都有平田虎、王庆两传,但文字简陋、缺乏文学性,现在只是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是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

分析《水浒传》的艺术表现手法。//试述《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上的成就。

首先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如宋江、李述、鲁智深、林冲、武松等。《水浒传》注意按照实际生活写出人物的阶级性和个性,开始从《三国演义》的类型化写法,走向初步个性化的写法。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对人物的刻画更细腻,也更有生活气息。作品善于把人物置于具体的现实环境中,紧密联系人物的身份和经历,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刻画其独特的思想性格;善于运用夸张、渲染、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常常通过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描写突出表现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对比手法显示人物性格

的差异。

其次,小说中安排了许多引人人胜的情节,这些情节的成功首先因为它们是经过精心提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作品是紧紧地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的线索来展开情节的。从林冲等英雄被逼上梁山,到“智取生辰纲”、“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回目,不仅反映了起义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而且也表现了起义斗争中那些如火如荼、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书中的情节也起了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随着人物的出场与行动,常出现一组组的情节,而每一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当一提到武松时,我们就会联想到“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小说的情节特色还在于它的生动性、曲折性,写大小事件,都显得腾挪跌宕,变化多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先写林冲得悉陆谦追踪前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买把解腕尖刀去前街后巷寻找陆谦,但下面并未写陆谦的出场,反而写林冲因找不着他而“心下慢了”,以后林冲又被调至草料场,得了个清闲差使,一场风波到此似乎是平静下来了。但在一个风雪之夜,草料场突然起火,点明了陆谦的诡计,紧跟着写林冲如何手刃陆谦,这样就起到了波澜陡起的艺术效果。

再次,《水浒》的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前半部分按人物来分别叙述,以主要英雄人物逼上梁山的道路为主线叙述起义发生、发展的过程,最后总归到梁山泊。书中主要一些小故事,都围绕逼上梁山这个中心,由分而合,宛如百川汇海。这样一来,既表现了起义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的特点,又使小说在具有一个大框架的同时,又保存了若干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元,使结构完整而又灵活。作品后半部分围绕“招安”问题描写了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过程,全书是有机的统一体,但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有相对的独立性。

最后,《水浒传》第一次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使它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水浒传》的语言是高度口语化的,与《三国演义》的文白相杂不同,因此更为准确生动。小说以说话人直接讲述的语言把整个作品组织起来,无论叙事、写人或人物对话,往往寥寥数笔即神情毕肖,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达到很高的成就,有些地方能由说话看出人来,“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成熟的白话语体。唐宋以来的变文、话本之类,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发韧,但多数写得文白相间,简陋不畅,就是《三国演义》,虽以“通俗”相标榜,但由于受到“演义”历史的制约,仍显得半文不白。而《水浒》虽然依托于史实,但人物情节几乎完全出于创造,因此它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可以说,《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都代表了我国古代章回小说语言的最高成就:《红楼》的语言吸收了传统诗词、散文的特点,带有鲜明的文人创作的风格,清新自然,典雅秀丽;《水浒》的语言则更多的是吸取民间说唱文学的成就,带有更浓烈的民间文学色彩,更生动泼辣,酣畅淋漓。)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高于其他通俗小说,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说明。//分析《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水浒传》在英雄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亦见笔记)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象。《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开始从《三国志演义》的类型化典型走向初步的个性化典型。

(1)《水浒传》善于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分和经历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末年社会生活的图景,描写了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描写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

的特定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达、杨志虽然都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和经历不同,因而反抗的道路也各有特点。作者正是扣紧这一点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另如对待招安的态度,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坚决反对;下层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宋江、卢俊义和大部分军官出身的人则是殷切盼望。态度不同,正是他们的不同身分和经历所决定的。

(2)《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小说中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3)《水浒传》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塑造英雄人物,显示人物的种种差异,使个性更加鲜明。在东岳庙中,高衙内明目张胆地调戏林冲的妻子。林冲在“不怕官,只怕管”的思想支配下,忍着奇耻大辱,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鲁智深却见义勇为,为他大抱不平。由两种态度的鲜明对比中,表现出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另如写李逵,作者总是把他安排在宋江身边。这样就以鲜明的对比,明显地刻画出两个人在思想、性格方面的差异。小说在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塑造人物时,还善于同中见异,描写性格相似的同一类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急,李逵是粗蛮,武松是英雄不受羁约,史进是少年任气。同是粗中有细,李逵初见宋江时怕误认而不肯下拜,在下井救柴进的紧张时刻担心别人不拉他上来,都不免带儿分幼稚。这种“细”,正是李逵天真、淳朴的自然表现。而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却表现在生死斗争的紧要关头。如打死镇关西后机智地脱身,暗暗地沿途护送林冲等等。这种“细”,正是他斗争经验丰富的表现。

此外,《水浒传》有时也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个性。如武松打虎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4)《水浒传》在英雄人物塑造上不仅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同时也体现出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小说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既植根现实生活,又能体现作者、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英雄们的神勇和智慧。如吴用的神机妙算,公孙胜的呼风唤雨,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描写,都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成为我国小说史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较好的作品。

(5)《水浒传》的语言艺术也取得很大成就。它是我国第一部纯粹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它以生动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经过文人的锤炼加工,成为纯熟的优秀的文学语言。《水浒传》的叙述语言形象传神,明快洗练,充满生活气息,极富表现力,叙事写人多用白描,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达到绘声绘色、形神毕肖的地步;绘景状物则简练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水浒传》语言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往往可以从说话看出人来,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各自的语言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它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

不足之处

《水浒传》全书艺术成就是不平衡的,作者对水浒英雄在上山之前的经历和事件描写得颇为出彩,但在上山之后,往往缺少动人的描绘。此外还有一些战争场面的单调、繁琐,招安后部分情节的不够真实和书中一些迷信和神秘色彩的渲染等。且后半部的情节显得松散、拖沓,多有雷同、失真之处。

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否认其社会地位和在文学上的价值。《水浒传》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抨击了言行不一、人性扭曲的“假道学”,使文人学士纷纷响应。在文学上,

《水浒传》的问世,标志着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它和《三国志演义》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而它更贴近生活,从而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在题材上,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水浒传》对于后世的侠义小说、戏曲创作等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水浒传》的艺术结构。

《水浒传》的全部结构基本上是完整的,同时又是富有变化的。它是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很好地起到了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作用。

《水浒传》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小说叙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一环紧扣一环,互相勾联。故事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表达全书的中心内容。小说前半部分,往往一个故事出现一个主要的英雄人物,类似史传文学中的人物传记。象史进、鲁达、林冲、杨志等人的故事,都能独立成传。在每个故事中又往往出现几个精彩的场面,使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等。小说在叙述这些人物和故事时,又往往一个人物的传记未完,又引出别的人物;一个故事未完,又生出另外的故事,环环紧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起伏跌宕,错综交叉。这样的结构特点,固然与小说的成书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全书的内容所决定的。即通过梁山英雄们从个人复仇到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来展示起义斗争的广阔画面。

《水浒传》庞大而完整的结构,还表现在开端、高潮和结局的精心设计上。作品把高俅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开端,是为了突出“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社会意义,揭示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接下来便描写了因为社会黑暗,鲁达、林冲等梁山英雄个人复仇的反抗过程。从智取生辰纲、闹江州、三打祝家庄,一直到排座次,逐渐形成了起义的高潮。基本上反映了农民起义由个人复仇到集体反抗,由分散到集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高潮过后,起义斗争走上了妥协投降的道路,全伙被招安。终于在征方腊以后,功成被害,以“魂聚寥儿洼”的悲剧告终。《水浒传》庞大而完整的结构,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由发生到失败的全过程。

简答《水浒传》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答:《水浒传》不仅能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遭遇,不同的生活条件,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还能在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如写林冲就是着重表现了“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

林冲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绰号豹子头,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逼上梁山的“逼”字,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他有不甘屈辱的英雄本色,时时怀着“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小人之下”的郁闷,但教头的职位、优厚的收入、美丽的妻子、舒适的生活,使林冲养成了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性格。即便高衙内调戏了他的妻子,也息事宁人,忍气乔声,没想到高衙内却没有善罢甘休,一而二、再而三地陷害他,甚至在他已落难为一个草料场的因犯时,还要派人害死他。这之前林冲忍之又忍,当发配到草料场后,也没有完全失去幻想,他乞求神明庇佑,有朝一日能摆脱苦难。但是,他没想到自己沦落至此,高俅等人还要置他于死地,没想到前来追杀他的竟是自幼相交的好友陆谦,更没想到陆谦卖友求荣,竟到了要拾他一块骨头回去邀功请赏的卑劣地步。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果决地杀死了高太尉派来谋害他的公差,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之路。

林冲是在凶残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步步紧逼之下,走投无路,才克服了思想性格的弱点,造反上山的。因而林冲思想转变的过程,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暴露其黑暗与罪恶的过程;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林冲的思想转变,也就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分析

1.性格的复杂性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忠义两全。宋江的绰号表现了他的性格:《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一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宋江的绰号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2. 忠君

(1)宋江“自幼曾攻经史”,“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有浓厚的“忠君”思想;

(2)“呼保义”这个绰号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3)当何涛奉命来捉拿劫取生辰纲的晁盖时,宋江认为是“犯了弥天大罪”;当他杀了阎婆惜后,寻思有三个安身之处,惟独不想上梁山找晁盖;宋江后来遇上武松,还说“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但是,他不反皇帝,却反贪官。当他受到刘知寨无理迫害时,便“豁”出来了,与花容杀了刘一家,准备奔赴梁山,但被骗回家受到父亲的严训后,思想处于复杂矛盾中,于是甘愿吃官司,他上梁山的道路最曲折,这也符合生活的逻辑。

(4)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

4.义气。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为孝义黑三郎”,义的化身

5.孝。他得石勇寄书报父死噩耗时的痛不欲生,文中道“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畜生何异?”对宋太公的千依百顺,被骗回家受到父亲的严训后甘愿吃官司,遵父命绝不落草为寇与朝廷为敌,上梁山之后也时刻不忘父亲

6.仁厚。第三次打祝家庄取得胜利后,他本与吴用商量要洗荡了祝家庄,但石秀说这钟离老人有指路之恩,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内,于是宋江去寻那老人并赠与一包金子,饶过该庄。

7.权术。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在清风山上,为了赚得秦明上山,不惜杀人放火断他后路,还害的其妻被杀,许多无辜百姓冤死。每次战斗,他都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辞,争着带队,扩大自己亲信的势力,很快形成“功高震主”之势。

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谈谈你对《水浒传》中招安描写的认识。

答:梁山英雄在宋江的领导下,展开了与贪官污吏和社会邪恶势力相抗衡的斗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又多次攻打祝家庄、曾头市等地,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由于宋江力争得到朝廷的招安,最后梁山泊义军全体归顺了朝廷,经过征辽,平田虎、王庆以及平方腊的战争,水浒一百零八将死散殆尽,宋江等更屈死于奸臣的陷害,全书便在这种悲剧的气氛中结束。

从作者对宋江的歌颂态度看来,从小说里将招安的实现写成梁山泊的盛大节日来看,从作者虽然写了反招安的斗争却没有在思想上否定招安派,而仍然写反招安派支持和拥戴宋江来看,《水浒传》的作者都是明显地有意描写招安并肯定招安的。但作者肯定招安,认为义军应该走这一条道路,却又并不认为这是一条最好的道路。他清醒地看到、并以忠于生活的

现实主义态度,写出了招安导致的悲剧结局。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对起义者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作者满怀热情地歌颂梁山义军的造反精神及其革命事业的正义性,却又让他们招安;写招安,又不是写他们荣华富贵的结果,而是写出一个催人泪下的惨局,这反映了这部思想倾向十分鲜明的小说本身存在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形成这种深刻的思想矛盾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有农民阶级“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本身的认识局限;忠君思想的影响;民族斗争历史背景的影响;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实行招抚政策的影响等。

金圣叹评点《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1)写人上,《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史记》写人手法对《水浒传》有着重要影响,《水浒传》的写人方法皆是从《史记》而来,但二者又有着史书与小说(即历史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史书是“以文运事”,必须忠于历史,忠于事实,不能虚构、想象。而小说是“因文生事”,可以顺着笔性来写,即在符合情理的前提下,可以虚构、夸张、驰骋想象,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楚文化的影响、时代精神的熏陶和特殊人生遭际共同促成了司马迁“好奇”的审美倾向,司马迁将神话写进历史,给历史涂上了神奇的色彩;将传闻录人传记,表达作者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愤懑。《五宗世家》载,景帝征废太子临江王刘荣问罪,荣既上车而轴折车废,至中尉府被逼自杀,数万燕子衔土为坟;驰骋想象以赋神韵,《史记》中许多精彩的故事细节是驰骋想象而虚构的,在小说因素中掺人夸张的手法,给人以生动而深刻的印象,如《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等,情景活灵活现,人物惟妙惟肖。夸张的描写着意于突出人或事件的某些特征,这才赋予浪漫的神韵;采英楚汉以成自然,废太子刘荣之死的冤屈可怜,司马迁便幻想有上万的燕子为他衔土为坟,仅仅是寄托哀思,也是楚地文化的浪漫主义手法。

《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在《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和民间传说、戏剧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早先仅有杨志、林冲、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等三十六人,但是《水浒传》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了一百零八个人,其艺术成就,最突出地就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叙事上,《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叙事富有传奇色彩,许多传奇故事被采人传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出乎意外,这些都造成一种神秘感。

《水浒传》叙事的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前半部的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等一些英雄之所以能“千古若活”与此不无关系。金圣叹将七十一回以后内容截去史称“腰斩水浒”也正是从此出发的。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语言特色)

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1、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2、英雄传奇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傍史实;

3、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

4、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5.英雄传奇跳出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生活和普通人

二: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一)《三国演义》以文运事: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概括万事”(明·高儒《百川书志》);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章学诚《丙辰札记》)

“七实三虚”的说法尽管不完全准确,但也道出了《三国》是成功的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辩证关系。

1、正史无,纯属虚构,如“桃园结义”、“舌战群儒”、“诸葛祭风”、“卧龙吊孝”、“蒋干中计”等;

2、正史略,小说夸张渲染,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街亭之战”等;

3、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刘备事)、“温酒斩华雄”(本孙坚事)等。

(二)《水浒传》因文生事:

所谓“因文生事”,就是说,《水浒》中那些有声有色的“事”(故事情节)是因“文”(艺术创作的需要)而“生”(艺术虚构)出来的,是作者顺着“笔性”(循着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进行“削高补低”(选择、整理、加工、虚构)而创作出来的。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可以看出,《三国》因为过分倚傍史实,“以文运事”,终究限制了作者更多的艺术创造;而《水浒》虽袭用了一点点历史的来头,却循着“因文生事”,把小说虚构艺术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从特征类型化到个性典型化

(一)《三国演义》特征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表现: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

人物的手法:1、出场定型;2、反复渲染;3、多用传奇故事;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二)《水浒》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塑造:

金圣叹:《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四:辫式结构和链式结构

《三国演义》的辫式结构:

魏、蜀、吴三国的历史,犹如三股头发梳理成的一条辫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来结构全书。从开头的“合久必分”到最后的“分久必合”,这是“经”;之中又以三方斗争为纬,经纬交织。

三条线索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魏、蜀两方中,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则以“隆中决策”为关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

《水浒传》的链式结构:

前七十回以人物为单位,由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各个好汉故事连接在一个链条上,环环相扣。

一般是每三、四回写一个人物,将其上梁山的事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人物,而上一个或上一组人物则退居其次;以聚义梁山为目标,百川归海,将一个个好汉故事串连起来。七十一回以后的结构,以事件为单位,以时间为顺序,将故事贯串始终。前半部犹长江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后半部则如长江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链式结构的艺术效果:

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是“环”,众好汉聚义梁山的线索是“链”,这种链式结构,便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的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好汉,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五:粗线条的勾勒与精致的细节描写

《三国》写人写事,多粗线条的勾勒,很少精致的细节描写。如写关羽“温酒斩华雄”。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与《三国》中的帝王将相一样,都有一种“超人”气息,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刚打虎”等等,都带有传奇色彩。但与此同时,作者又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让他们在李小二、牛二、武大郎、潘金莲、郓哥、王婆、阎婆惜等市井细民中周旋,在用浓笔重彩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也注意在细节故事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在细节描写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林冲)。

六:“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书面语言与生动活泼的市井口语

《三国》的语言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读《三国》,一般的读者都感到语言典雅而不生涩,通俗而不鄙陋。而《水浒》却用的是生动活泼的市井口语。

《西游记》

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其风格是幽默诙谐的,可以说它是一部幽默艺术的精品,充满喜剧艺术精神。但正如鲁迅所言:“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西游记》的幽默诙谐并不完全脱离现实,而是有一定的世俗情调。

(1)极幻与极真的巧妙融合

《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展现出一种奇幻美。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那富丽堂皇、至高无上的天宫,就像人间朝廷在天上的造影;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的百官;扫荡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寓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小说中的神魔都写得有人情,通世故。这部小说就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极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

(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做到了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物性,就是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以及与之相称的性格,如猪八戒的猪样。而且这些动植物,一日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具有“神性”。但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充“人性”,如猪八戒的偷懒和好色。再如孙悟空,既神通广大,又保持了猴的特征和习性,也具有人的优点和缺点,他就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西游记》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09年简答)

(3)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从而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如猪八戒,他不忘情于世俗的享受,但还执着地追求理想;他使乖弄巧,好占便宜,而又纯朴天真,呆得可爱;他贪图安逸,偷懒散漫,而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他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显然,《西游记》是用多角度、多色调来描绘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的。

(4)戏言寓诸幻笔

《西游记》能“戏言寓诸幻笔”,作品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这种戏言,有时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关乎作品主旨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只是为了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但有的戏言能对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游戏笔墨也能成为讽刺世态的利器,还有的戏谑文字实际上是将神魔世俗化、人情化的催化剂。如第79回写在比丘国,国丈要用唐僧的心肝为药引,孙悟空变作假唐僧剖心一段,显然,作者在这里是借题发挥,针砭世态。

(5)诙谐幽默,充满奇趣

作者吸收了传统徘谐、民间笑话的成功经验,涉笔成趣,笑料丛生。夸张时,锋芒毕露,使人捧腹大笑;含蓄时,旨微语婉,令人会心微笑,其中既有对世态风俗的讽刺调侃,也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悉心体察。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

总之,《西游记》作为四大奇书之一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是艺术境界的创设,都具有一定的突破精神,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答:《西游记》用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出来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与《三国志演义》中的帝王将相、《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相比,更贴近现实生活,因而也更具真实性。

猪八戒尽管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长喙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的人,更具浓厚的人情味。他本性憨厚、纯朴,在高老庄上干活勤谨,帮高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在取经路上,一担行李,始终由他挑着。在斩妖除怪的战斗中,他是悟空的得力助手。十万八千里取经道上,他有苦劳,也.有功劳,最后理所当然地取得了正果。但是,他的食、色两欲,一时难以泯灭;偷懒、贪小便宜,又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看到美酒佳肴、馒头贡品,常常是流涎三尺,丢人现眼,还多次因嘴馋而遭到妖怪的欺骗。遇见美色,就更是心痒难挠,出乖露丑。他偷懒贪睡,叫他去化斋、巡山,却一头钻进草丛里呼呼大睡。一事当前,不顾同伴的安危,先算计自己不要吃亏,有时因此而临阵逃脱。他还偷偷地积攒私房钱,有时还要说谎,撺掇师父念紧箍咒整治、赶走大师兄,或者自己嚷着“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他的这些毛病,往往是出于人的本能欲求,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这无疑有落后、自私、狭隘的一面,但同时往往能获得人们的理解和同情。他不忘情于世俗的享受,但还执著地追求理想;他使乖弄巧,好占便宜,而又纯朴天真,呆得可爱;他贪图安逸,偷懒散漫,而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他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它无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试论《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保护唐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

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在作品中,这个人物又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居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

《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

2.《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

《金瓶梅》

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金瓶梅》在思想内容上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西门庆这样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历史内容和时代特色的典型形象。西门庆是一个集富商、恶霸、官僚三位于一体的人物。

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之一,在于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代中叶以后,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特征,即官商勾结和金钱对封建政治的侵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根本上是由于商人所拥有的金钱力量足以对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构成破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兴盛,这种破坏又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官僚阶层面对这种金钱力量,也不得不降尊纡贵。位极人臣的蔡太师,因为收受了西门庆的厚礼,送给他一个五品衔的理刑千户之职,做了一笔权钱交易,在过生日之际,更以超过对待“满朝文武官员”的礼遇接待这位携大量金钱财物来认干爷的豪商。至于贿赂官吏。偷税逃税,在西门庆更是轻而易举之事。封建国家机器在商人的金钱的锈蚀下,已失去其原有的运转能力,无情的现实已证明:象征着农本的、封建的势力正在走向没落,而新兴的商人正凭着诱人的金钱,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之二,则在于围绕他的内外活动,广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世风的堕落。作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上自朝廷权贵,中有官僚劣绅,下至市井无赖的

广阔社会生活画面。

吴组缃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人物,只有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家长制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社会中才能孕育出来;如果没有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代条件也不可能产生。所以西门庆是一个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西门庆这个人物是《金瓶梅》作者杰出的艺术创造。

试述《金瓶梅》的社会意义。//《金瓶梅》悲剧意义。(亦见笔记)

《金瓶梅》是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它的主要社会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力。①小说内容中所反映的在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中,金钱对政治的侵蚀甚至是决定的作用,这两点,正是明代后期“好货”和“好色”两种社会思潮的畸形反映。如中心人物西门庆是一个亦官亦商的恶霸豪富,他勾结官府、鱼肉乡民。谋害武大郎,迎娶潘金莲,事发后,只稍稍加以打点便安然无事。②由于金钱的力量,使得封建的门第和礼教在金钱的冲击下瓦解。如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父,其母竟在挂着“节义堂”匾额的屋子里与西门庆通奸,贵族妇女也投向了市井流氓的怀抱。③封建社会强大的惯力,使新兴商人缺乏商业方面的开拓和进取精神。如西门庆不是把自己的资本升值,而是主要用在贿赂官府,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势力和用于荒淫无度的生活消费。他的纵欲身亡同时也预示着代表新的社会利益和阶层的市井新富难以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把自己描写视点放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正如鲁迅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2)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明代后期“好货”和“好色”的社会思潮的广泛流行,也极大地影响和熏陶了西门庆这样的新兴商人身边的妻妾之流。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西门庆家族的女性群,她们一方面受到社会新思潮的冲击,表现出对传统道德和名节的淡漠,而对情欲、物欲和肉欲则充满了渴望。她们凭着一个正常人的本能的情与欲的冲动和追求,去撞击视女性为草芥,以性欲为万恶之首的封建道德框架。在这一点上,她们的存在和追求不无合理性和进步意义。由于封建道德伦理的根深蒂固,更由于她们活动空间的狭小,这些合理性和进步意义被局限在自己所能活动的范围内,而对她们来说,家族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得到丈夫的宠爱,那一点点个性自由意识就完全在争宠斗强、迎奸卖俏上派上了用场。

(3)世态炎凉的丑剧。小说通过西门庆家族的兴衰,深刻地暴露了当时世情的虚伪、冷酷和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金瓶梅》是以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为主要线索的,其中西门庆生子和加官是他兴盛的顶点,当时他家门庭若市,等到他人亡势孤,世情的冷酷便立即显示出来。如帮闲子弟应伯爵在西门庆门庭冷落后就马上变换面孔,生动地表现了那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作者通过这样的背景,客观上揭示出了一个难以适应近代人文主义思潮问世的恶劣环境。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什么样的艺术成就?//《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有何新的成就与贡献? //为什么说《金瓶梅》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亦见笔记)答:《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艺术上虽有诸多粗疏之处,但它在许多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金瓶梅》在创作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寄意于时俗”。所谓“时俗”,就是当代的世俗社会。《金瓶梅》所描写的现实是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人物是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小说将视角转向普普通通的社会、琐琐碎碎的家事、平平凡凡的人物,就在心理上与广大读者拉近了距离,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亲睹亲闻之感。这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面向人生的新阶段。

与题材的转变有关,作品的立意也有变化。以前的长篇小说,虽也写到一些反面的角色作为陪衬,但总的立意在歌颂,热情歌颂了一些明君贤臣和英雄豪杰,直接宣扬了某种理想和精神。《金瓶梅》则着意在暴露。它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与

之相适应的是,广泛而成熟地运用了“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的讽刺手法,在作者不加断语的情况下,是非立见。《金瓶梅》的这种立意和笔法,在后世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小说中有所继承和发展。

《金瓶梅》比之《三国》、《水浒》等从“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迈进了新的一步。这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小说中的故事从传奇趋向平凡;节奏放慢,在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和叙事角度中精雕细刻一些人物的心理和细节。写李瓶儿病危、死亡到出葬,竟用了两回半近三万字的篇幅,仅临终一段就写了一万余字,把西门庆、李瓶儿及众妻妾等的感情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小说中写了不少平淡无奇的琐事,与情节的开展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为了写心,为了刻画性格。《金瓶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另一大进步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往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一般是单色调、特征化的,而在《金瓶梅》中,更多的形象就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有恶有善,色彩斑驳。

《金瓶梅》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型小说的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以往的长篇小说,往往是用一条线将一个个故事贯穿而成,每一个故事又大都是以时间为序纵向直线推进,且有相对的独立性。《金瓶梅》则从复杂的生活出发,全书并不是以单线发展,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从全书来看。总的是写西门庆一家的兴衰,其中以西门庆为中心,形成一条主线,与此相并行的如金莲、瓶儿、春梅等故事又都可以单独连成一线,它们在一个家庭内矛盾纠葛、联成一体。这个家庭义与市井、商场、官府等横向相连,于是使全书组成一个意脉相连、浑然一体的生活之网。

《金瓶梅》的语言,多用“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在口语化、俚俗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中国古代的小说,从文言到白话是一大转折。《金瓶梅》的语言,大量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等等,熔铸成了一篇市井的文字,是在富有地方色彩的家常口头语上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它虽然并未淘尽套话,时有生僻、粗鄙之病,但总的风貌是俚俗而不失文采,铺张而又能摹神。它不但是刻画人物“面目各异”的形象的有力工具,而且也给整部作品带来了浓郁的俗世情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言”“二拍”

简述“三言”、“二拍”反映了哪些新的时代内容。(亦见笔记)

答:在时代新思潮的影响下,“三言”、“二拍”表现了不少新的时代内容,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称为晚明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一、商人成爲時代的寵兒。晚明社会,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中的主角。在“三言”中,经商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明显提高。“三言”、“二拍”的编者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以往传统的观念不同,“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更注重描写商人的逐“利”而不是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业活动的本质。这种不是从道义的角度而是直接从经商获利的角度去描写商人,去赞美他们的囤积居奇、投机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活动,确实更贴近经商活动的本质特点,更准确地反映了晚明商人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

二、婚戀自主和女性意識的張揚。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作品在“三言”、“二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也最脍炙人口。而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这种男女爱恋之情包蕴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重,莘瑶琴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三言”、“二拍”所表现的这种婚恋自主的精神,既突破了门当户对、父母包办的陋习,也突破了“一见钟情”、人欲本能的冲动,而打上了新时代的印记。

明清小说研究111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20分): 1、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 2、“三话”是、、,“三言”是、、《醒世恒言》。 3、《花影集》的作者是、《负情侬传》的作者是。 4、《子不语》的作者是,《语怪》的作者为。 5、梁启超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 6、《海上花列传》的作者是。 7、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移至。 8、康熙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9、的问世,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的出版给拟话本小说的发展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10、金圣叹评点了《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20分,多选少选均无分): 1、《儿女英雄传》是: A讲史演义B世代累积型作品C通俗小说D章回小说 2、属清初世情小说的作品有: A《樵史演义》B《金云翘传》C《世无匹》D《炎凉岸》 3、以下属李渔作品的有: A《照世杯》B《连城璧》C《十二楼》D《生绡剪》 4、以下属清初“时事小说”的有: A《新世鸿勋》B《七峰遗编》C《魏忠贤小说斥奸书》D《剿闯通俗演义》 5、编撰拟话本小说的有: A熊大木B余邵鱼C艾衲居士D凌蒙初 6、冯梦龙参与编创的作品有: A《警世通言》B《喻世名言》C《情史》D《无声戏》 7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有:

A梁启超B黄遵宪C曾朴D李宝嘉 8、属文言小说的有: A效颦集B野叟曝言C阅微草堂笔记D绿野仙踪 9、续书较多的历史时期是: A清初前期B康熙后期至雍正朝C顺治至康熙前期D乾隆晚期 10、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 A拟话本小说B时事小说C神魔小说D公案小说 三、名词解释:(8分) 1、头回 2、狭邪小说 四、简述题(30分): 1、什么是拟话本小说?它具有哪些形式特征?这些形式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又是怎样蜕变 的? 2、《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3、什么是熊大木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22分): 论《红楼梦》。

《明清小说》教案

《明清小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着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成就。 (2)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思想艺术特色。 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着原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制表归纳四大古典文学名着,解决重点;②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与反封建的关系等问题的细致分析,突破重点。 (2)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着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①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化解难点;②将影视音像资料、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巧妙结合突破难点。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红楼梦中人》 师:为筹拍版《红楼梦》,北京电视台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红楼选秀活动。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历时十个月,覆盖了全国赛区,一时间赞许者有之,责骂者有之,反响强烈。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名着,除了《红楼梦》还有呢? 生齐声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师:另外三部名着也在开始筹划翻拍,近来中国出现了翻拍名着热,可以看出这四部名着队我们现在的人依然有极大的魅力。大家知不知道四大名着产生于什么时期? 生:明清 师:这四部小说是明清时小说的代表,那么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读读明清那些迷人的小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明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字。到了明朝,小说开始繁荣起来,清朝时继续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最为繁盛时期,盛开了无数娇艳的花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时期出现如此众多的小说呢。我们一

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

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 关键词:明清小说花园意象 摘要:意象批评多用于诗歌,在小说方面则相对薄弱,事实上意象的使用亦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段,文章尝试以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为例,解读该意象的审美意蕴,分析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在明清的小说创作中所形成的叙事模式及其独具的艺术功能,以期对该意象在明清小说中的使用情况有一较为全面的把握,并由此略窥意象的使用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既是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是对作品有着整体性意义的美学范畴。①在明清小说中,花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场所,涉及到情爱的作品往往伴随有花园的出现,在这些作品里,花园或作为叙事的背景,或作为抒情的触媒,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几乎是一个结构性的意象,以至于一提到花园,常会令人联想到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等情节,花园与情爱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 一种意象的形成必然要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生成,“它往往连同既往主体对特定物象,情景表现的‘有意味的形式’,神韵风味,一并扎根,且在一次次重新体验及欣赏创作时增加”②。花园意象亦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得以不断充实并不断更新的审美范畴,这种历史继承的结果使得花园意象的文化蕴涵日趋丰厚,从而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整体意象,常出现在园中的有花草、山石、流水、亭台楼阁、短墙园门等,这些都是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园所拥有的各种象征意义,均离不开这些根植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中的具体意象,它们以其自身蕴涵深厚的文化能量,共同建构了美丽的花园意象。 花园虽然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地方,但又与残缺混乱的现实不同,它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让园中景物保持着自然的形态,它把自然景物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完美的理想之地。而“花园之所以能成其为花园意象,就在于它与实际生活的分离,其实质就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卸载或逃避沉重的尘世生存的飞地”③。因此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在园中各种景物的交互作用下,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花园内外的对比中得到呈现。尽管自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出来之后,商讨质疑的呼声从未消歇,但大观园的理想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它未必如余先生所言那般,是“清、情、真”的乌托邦世界,但与园外的庸俗丑陋相比,已堪称是理想世界了。作为贾宝玉和众女儿的理想栖息之地,这里成了他们展现至情至性的理想天地,只有在这里,宝玉和众女儿们才得以自由呼吸,个性才得以彰显,她们通过结社吟诗、赏花填词展现她们的才气性情,追求真实的生命感受。相比之下,园外的世界则充满了肮脏与堕落:男子或求仙访道、或僵化腐朽、或恣酒纵欲以至通奸乱伦、无恶不作;女子则忙于家族事务,工于筹划算计。第四十九回湘云曾告诫宝琴:“你除在老太太屋里,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这种告诫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但它足以说明大观园内外两个世界的对立与冲突,《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既写出了大观园的理想性,也写出了它的现实制约性以及它的毁灭,这才使这部作品在理想和现实的两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④。 相比之下,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花园尽管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之情也可谓风雅缠绵、

论三言中商人形象

论“三言”中商人形象 【摘要】“三言”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是市民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涌现了大量的商人形象,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潮,商人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当时社会风气下商人形象的典型的代表,但与此同时,又不可忽视冯梦龙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在作品中流露出的不足,本文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探究“三言”中出现的商人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三言”商人形象进步性与局限性 一、绪论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墨憨斋一别号,系因其居题为“墨憨斋”而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冯梦龙自少有才气,但生活放荡不羁。崇祯三年,57岁时方考取贡生。61岁时,任福建寿宁知县,颇有政名。65岁时,离任返乡。明亡后,忧国而死,卒年73岁。 冯梦龙的一生颇不得志,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文学上的更大的成就。他把一生的精力,主要从事通俗文学的研究、整理与创作,成就卓著,为古代文人中所罕见。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1](章培恒文学史) “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的选集。所谓的“话本”即是“说话人”使用的一种文学底本;而主“说话”本是一种口头艺术,“口说古今惊听之事”,在民间由来已久。至两宋,伴随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等大都市的繁荣,杂剧场中“说话”形成专门。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文人诗文,也不同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新的文体,鲁迅在《是中国小说史略》里提到“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话本小说也被称为“俗文学”,兴起于唐末五代,发达在两宋,繁荣则是在晚明,当时晚明有一股思想解放的思潮,对俗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冯梦龙正是在这种新的思潮的影响下,从事俗文学的研究,编纂了三言,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三言”作为拟话本短篇小说集,题材十分地广泛,它能覆盖各个社会阶层,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晚明社会思潮的变化,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在这些形象中描写量最大,最富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是关于商人的描写。 商人自古以来就是倍受争议的群体。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经历了一段过程。自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周时,商业由官府控制;而春秋战国时,

儒林外史赏析

儒林外史赏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儒林外史》赏析 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以前从没看过小说的我不仅了解了许多明清小说且激发我舶来一本明清小说在闲时拿来欣赏。这不仅可以除去一天的疲惫,也使我明白了更多的人情世故。虽然《儒林外史》不止读了一遍,但还是总会翻开它回到历史中,鲜明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学中语文课本里《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也有范进的可笑之举,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大学学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才想到去图书馆翻开《儒林外史》细细的浏览整个故事。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吴敬梓出生于豪门,却沦为穷儒,家境的升沉变化,使他体会到世态炎凉,为其创作《儒林外史》打下了基础。全书共五十六回,三十多万字,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作品塑造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到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以一首词完整诠释了世人对富贵功名的态度,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为引子,接着写了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周进是个老童生,一生之中科举不得意,直混到给商人管帐的地步。在商人的资助下,他捐了个监生,又先后中了举,成了进士,官至广东学道。在南

小说作文之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

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合的探讨摘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 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 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 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 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 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 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 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 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 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 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 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 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 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 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 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 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 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着的评析乃 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

高中语文第四册明清小说鉴赏浅谈

高中第四册明清小说鉴赏浅谈 高中第四册安排了一个小说单元,四篇均为明清小说,四篇小说均选自明清小说,既因为它是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因为在古典小说中明清小说的艺术成就最高。我国的古典小说多少年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作为高中学生,不管以后是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还是直接步入社会,读一定量的古典小说,尤其是读其中的精华明清小说都是完全必要的。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面对同一文体阅读的层次是很不相同的,乡间不识字的老太太和大学里的教授在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都会同情杜十娘,怒斥李甲、孙富。而不同在于乡间老太太没有教授更深入的从社会学、美学等方面去思考它的价值。读小说的人爱从小说中看“热闹”,这就是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而鉴赏则必须跳出“看热闹”的境界。 明清小说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其魅力肯定不如现当代小说,只要看一看古典名著和小小说各自在柜台的行销量就知道了,而存在的读者群中基于“古典名著”去读的也远大于了喜爱的理由。为什么学生缺乏对古典小说的热情呢?古典小说包括明清小说与现代社会的距离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不适应,有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就奇怪,宝、黛整天除了吃喝,就不见他们学习,也不明白宝、黛的爱情价值究竟有什么值得称道。这是清代作品,写于1757至1778年左右,距离不过三百年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阅读的困难首先来自语言障碍,虽然这些作品使用的基本为当时白话,但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已基本上相当于阅读浅易文言文了。更大的障碍来自生活情景的改变,由明清到今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学生很难想象三五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甚至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上都无法想象。学生对明清时代社会风尚、社会生活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真真假假戏说性的明清电视剧中,可靠程度有限,有时甚至有错误认识的可能性。 由此推出这样的结论是必然的,我们要鉴赏明清小说第一要务在于认识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整体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封建的政治体制更加成熟、完备,专制主义更加加强。同时也正走向没落和衰败,此时农耕文明高度发达,而商品经济在富庶的地方日益萌芽,在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中一种有别于农耕社会的新的群体----市民阶层正在兴起。而同时属于这个阶层的思潮也渐兴起。如在清乾隆年间,山西就出现这样的情形,地方官员向皇帝禀告此地民风,第一流的子弟不再走科举之路,又往往都送去学经商,在明清小说中这样的离子当然就屡见不鲜了,如《白秋练》的男主人公,就是父亲不想让他走科举之路,转而经商,于闲暇读玩诗书引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重商轻农甚至蔑视科举这样的思想,虽然是一种“叛经离道”,这种思潮虽然在冲击着封建体制的大局。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在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就会明白杜十娘为什么没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给李甲,直到被李甲出卖,十娘想用这些财宝去撬布政使老爷的家门,使他能接受自己,想用钱财打破封建门阀制度的壁垒,这种思想不但十娘有,《白秋连》中的女主人公被公公认可,原因也是白秋练善于玩期货,能预测物价跌落,一句话,能赚钱。 社会生活的改变,使作家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迁。在思想文化领域受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崇拜圣贤,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潮兴起。这使得文学观念也有了新的特质。于是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到了具有草根文化特质的“忠义”的极力歌颂。甚至极有点个人恩怨色彩的华容道放操也被作为忠义精神极力推崇。而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的是“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中国小说发展之巅峰——明清时期

论文题目 《中国小说发展之巅峰——明清小说》 姓名:谭孟春 年级:11级历史二班 学号:110301067 完成时间:2013/4/22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发展初期,是被人们所不懈的。然而,经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洗涤,慢慢的由萌芽发展到了成熟,无数文人也留下了家喻户晓、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大家反复揣摩、欣赏。尤其发展至明清时期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一个巅峰! 关键词:明清小说产生、定义文学文体明清小说分类、分期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等 在现代汉语中,“小说”一词指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於大达矣!”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 属於贬义词。 究竟什么是小说呢?翻开各种权威的大辞典,都明白无误地写着,它是一种文学文体。和诗、词、戏曲、散文等一样,它是中国文学殿堂中的重要一员。也许是基于这种认识,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小说的童年是在唐代,而那些文人写作的“传奇”才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小说,或者说是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小说才有了文体独立的意义。但大家都看到,在唐代以

前,己经有许多小说在社会上流传。例如:《搜神记》、《穆天子传》、《燕丹子》以及《汉武故事》等等,甚至是《山海经》中的有些作品,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可以归为小说。著名的《韩凭妻》、《李寄斩蛇》、《东海孝妇》等等,有人物、有情节,故事的叙述有头有尾,其发展变化曲折有致,己和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没有区别。因此认定唐传奇是中国最早的小说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实际。在早期的我国古代文献中,著录有许多有关“小说”的文字记载。例如,人们熟知的《庄子·杂篇·外物》、桓谭和《汉书·艺文志》等所说的小说概念,和上述辞典记载的并不符合。也有人望文生义,把“小说”和“说”混为一谈,认为小说就是说故事。其来源很早,大概和诗歌等的产生一样,是古代人民在劳动中产生的。然而他们又无法拿出具体的作品来说明,因此难定一是。 但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小说的产生必然是在我国的文字产生之前。而我国文字的产生,根据己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它不可能出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虽说目前对苍颉造字的说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说文字的产生大约在我国的殷周时代,还是较为可信的。换言之,今天我们讨论的小说,必须是有文字记录的作品。否则,一切就无意义了,也是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讨论的。其次,我们应当肯定,小说与“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所谓小说是指“小”的“说”。在古代,“说”曾经有过某种文体意义。如先秦时期的韩非子,就写过诸如《说难》之类的文章。正如后世的柳宗元有《捕蛇者说》之类。这里的“说”,显然己是指一种文体了。把“说”扯上某种文体意义,可能与此有关吧……其“说”而小,可能在当时这种己有某种文体意义的“说”,并不很重要。相对于“小说”,也必有“大说”。这也就是《庄子》所言“其于大达亦远矣!”。既“于大达亦远”,自然难进其法眼喽。可能也有些统治者比较聪明,认为在这些“丛残小语”中有“可观之辞”,至少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某种思想上的启迪。也正因此如此,他们在朝廷设立稗官,犹如从民间采风那样,专门从街头巷语中收集那些“道听途说”之事,因为其中“如或一言可采”,也是“刍荛狂夫之议也”。然而这等工作,毕竟不是正途,所以“君子弗为也”,然而它也不会被消灭。小说家的存在,将会把这类人或事记载下来,专门献给统治者使用。关于这些都不是我要谈的内容,重点是繁荣时期的明清小说。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这个时期的小说的特点有题材内容的空前丰富,世俗生活的全面展现,社会理想的全新探索从明代开始,小说创作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其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①历史演义小说。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②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③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

明清小说赏析

《明清经典小说鉴赏》期末阅读报告 品《聊斋志异》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学号:xxxxxx 学院:动力学院 专业班级:能动x班 2016年5月

品《聊斋志异》 【摘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1】蒲松龄以出色简练的文笔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造了蜿蜒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称得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分为五个比较大的主题思想:自由爱情、腐败的科举制度、腐败的政治、贪官土豪的暴行、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通过对自由爱情、高尚道德情操的歌颂,以及对腐败科举制度和政治、暴行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关键字】聊斋志异蒲松龄讽刺歌颂 正文 本文将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其中一部分小说进行分析,来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香玉》主要讲诉了一个书生的爱情故事。住在太清宫附近读书的书生黄生爱上了一个白牡丹花妖香玉并与之成婚。某一天香玉的本体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去世。黄生悲痛欲绝,在凭吊时又遇到山茶花(耐冬树)所化的红衣女子绛雪(香玉的好姐妹),绛雪被黄生的深情感动,因此经常陪伴在黄生身边代香玉照顾黄生。后来,花神被黄生打动,便使香玉复生,黄生与香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原文中首先开场以“牡丹高丈馀,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等句子描述香玉的美丽,为黄生爱上香玉埋下伏笔。之后香玉与黄生两情相悦,相亲相爱。按照原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从“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中可以看出黄生应该原本是有妻子的,但是黄生却又与香玉相爱。按照我们现代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却恰恰体现了蒲松龄先生的文笔之神妙。黄生并不爱他的妻子,尽管文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是按照当时封建礼教的传统,由父母而决定的婚姻。而黄生与香玉却是自由恋爱,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从旧婚姻与新婚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蒲松龄先生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之情。这是我认为的全文的第一个亮点。第二个便是小说中的第二女主角绛雪,在香玉逝去之后,同样是爱上了黄生,但和香玉与黄生的爱却不同。绛雪对黄生的爱是一种更加洒脱的爱,这种爱至情至性,却又不对黄生产生爱的困惑,爱的影响,不受世俗的羁绊。当香玉回归之后,一句“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将自己从黄生的情人变成了黄生的朋友。这种洒脱的爱,简直世间罕至,即使是现在的人们,能够做到“爱,就是要放手”的人又有多少呢?而在古代,一个女人如果和一个男人发生了关系,那是必须要嫁给那个男人的。这些伦理道德在小说中没有丝毫的体现,也可以说是被小说所抨击。这两个亮点,是我认为最能体现蒲松龄想要表达的自由爱情的精华所在。 《叶生》主要讲诉了一个文章词赋绝佳的书生始终不能考中秀才的故事。河南淮阳一个姓叶的书生,有着首屈一指的文章词赋,但每次应试却都名落孙山。之后遇到一个新知县丁公很欣赏他,帮助他继续研读诗书,却依旧落榜。叶生十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研究

92 一、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明清小说研究,数十年来出现了失衡现象。通俗小说,特别是七大名著的研究受到学术界专家的普遍重视,而文言小说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小说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言小说的研究略呈上升趋势,其中笔记小说也日益受到学者时贤的重视。以往学者时贤多重视笔记小说的史料性价值和学术性价值,而对它的文学性价值重视不够。目前笔记小说的研究,除了一些笔记小说作品的汇编、专题论文外,还有小说史的著述,如刘叶秋的《历代笔记概述》、吴礼权的《中国笔记小说史》、苗壮的《笔记小说史》等。本文试从才女形象(本文所举例证中的女性除特别说明外,一般都是指“才女”)这一文学现象切入,来探究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形象产生的土壤,并研究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其艺术塑造。 “清代笔记小说丛刊”或“清代笔记小说集成”,都存在着用“笔记小说”指称笔记文学的现象。笔记小说作品中有一大批单纯记述典章制度、风物习俗、医药技术的著作及阐释经史、考据文字、天文历算等的著作,这些非小说因素掺杂在内,对笔记小说和笔记文学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大障碍。用笔记小说指称笔记文学这一现象是由于对小说观念的理解不一造成的。笔者的研究范围是时贤所指称的笔记小说中既是笔记,又是小说,二者兼而有之的部分,为了与笔记小说相区别,本文将之称为“笔记体小说”,是指用笔记形式写作的小说作品。 清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与终结阶段,所以作品繁多,题材多样。其中妇女题材的作品又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试从才女形象这一角度来研究清代笔记体小说。历来学者从才女形象这一视角研究清代笔记小说的比较少,其原因是才女的被忽视。由于受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和宋明理学“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束缚,女性的才能被压抑,才女不得彰显。也就是说,她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许她们做,女性并不是生来就无才,而是没有显露才能的机会。到了清代,由于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一些文人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女诗人、女秀才、女博士、女英雄等。小说作者开始对“才女”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观照,肯定她们的才华。才女形象在清代笔记体小说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研究者特别关注。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的“才”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再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戏曲中的佳人之“才”,只是“能诗擅文,诗便成了男女主人思慕、追求的契机和表达倾慕之情的方式。”[1]才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她们不仅仅是爱情婚姻的主角,有的甚至参加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去,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将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清代笔记体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才女形象?此问题可以从清代特殊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现实生活中的才女,以及创作主体——作家的心态、处境及其女性观等三方面对才女形象塑造的影响来论述。第二,小说中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如何?主要从婚恋中的认同与抗争、乱世中才与智的凸显、才女的理想与独立人格等三方面来论述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这些才女在妇女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个性解放与经济、政治独立的道路上所体现的重要价值,对后世作家塑造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形象提供一定的思维模式,对妇女的出路进行可贵的探索。第三,这些才女形象又是如何引人注目的?这涉及到才女形象的艺术塑造问题。从矛盾冲突、对比等的角度来研究才女形象,使之更鲜明。作为时间艺术的笔记体小说,笔者也试着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研究才女形象的艺术塑造。无论是从才女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还是从艺术塑造来研究,本文都将论及到它们的局限性。 清代笔记体小说中的才女形象研究文/杨景霞 笔记小说因内容杂糅、形式不一很少受到学界的重视。清代笔记小说中有一种既是笔记、又是小说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笔记体小说”。清代笔记体小说中大量才女形象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才女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的魅力。清代笔记体小说中“才女”的“才”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分析小说中的才女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唤醒普通大众妇女的独立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学审美

从《货殖列传》中的商人形象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从《货殖列传》中的商人形象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作者:王婧, 李雁蓉 作者单位:王婧(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李雁蓉(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9)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史记·商君列传 1990 2.史记·秦始皇本纪 1990 3.汉书·食货志 1990 4.李埏史记·货殖列传研究 2002 5.朱枝富司马迁经济思想通论 1999 6.曾兆样中国封建社会的轻商思想和抑商政策 198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吕庆华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司马迁货殖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道自然观:人性自然、物性自然、经济自由放任.本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司马迁货殖思想的主要内容:农业生产"丰欠循环说"与"待乏"原则;治生之术--知时、知人、奇胜;合理利润率与商业资本运营理论.本文旨在阐明司马迁的货殖思想独具特色,对现代商业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期刊论文吴春香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创新经营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 <史记·货殖列传>日:"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蕴涵着司马迁的创新经营思想,可视为其"治生之学"的经典表述."富者必用奇胜"是司马迁创新经营思想的朴素表达,其关键在于货殖家必须具备开辟全新市场的魄力、开创全新思路的信心,以及"智、勇、仁、强"的素质. 3.期刊论文蹇福阔.JIAN Fukuo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对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17(1) <史记·货殖列传>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的一篇重要论述,其中包含了司马迁对社会经济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他认为,人的"利""欲"本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分工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对社会经济有自发调节的作用,基于此,司马迁主张自由贸易,主张顺应自然经济规律. 4.期刊论文张文明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生产经营思想-贵州文史丛刊2003(1)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有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司马迁以不同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眼光为人们的逐利求富活动进行辩护,特别是他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生产经营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5.期刊论文付志宇.缪德刚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理财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09(12) 通过对<货殖列传>的深入分析可以知道司马迁的理财思想建立在中和先秦诸子思想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在宏观方面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官营工商与民争利,在微观方面赞同商人合法逐利,并提出获得社会财富的具体途径. 6.期刊论文李爱民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为经济立传的先河.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阐明了他的经济观点,在承认人的趋利本性的基础上,主张国家应顺应经济规律,农、工、商、虞四业并重,市场自由贸易,这样才能民富国强,促进社会的发展.他支持人民经商致富,认为仁义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善因论". 7.学位论文廖霞简论《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商人形象2007 《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篇商人类传,它记载了先秦和西汉有名有姓的大工商业者三十余人。司马迁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 《货殖列传》是一篇奇文,虽列于传记六十九,但历代并不以传记视之,所以对于其传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司马迁重富重商思想以及对《货殖列传》中商人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刻画的早期商人形象以及刻画这些商人形象的意义。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司马迁重富重商思想及其来源;第二部分,分类分析《货殖列传》中的商人形象,由于司马迁重商,所以他写的商人形象都是正面的,有生气的;第三部分,特别强调司马迁从兵学角度写商人,其目的实际上是提高商人地位;第四部分,写司马迁在创造商人形象同时,注意总结他们的经商经验,通过这些经验,进一步体现这些商人的价值。 8.期刊论文魏新民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理论导刊2007(4)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包含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方面.如果我们构建一个新的评价体系,不难看出其经济思想中蕴含着朴素的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原理.研究其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9.期刊论文陶家柳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22(4)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第一次把经济方面的史料收入历史书中,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阐明了自己的经济思想,对于当今制订经济政策、发展经济,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儒林外史赏析 (2)

《儒林外史》赏析 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以前从没看过小说的我不仅了解了许多明清小说且激发我舶来一本明清小说在闲时拿来欣赏。这不仅可以除去一天的疲惫,也使我明白了更多的人情世故。虽然《儒林外史》不止读了一遍,但还是总会翻开它回到历史中,鲜明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学中语文课本里《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也有范进的可笑之举,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大学学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才想到去图书馆翻开《儒林外史》细细的浏览整个故事。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吴敬梓出生于豪门,却沦为穷儒,家境的升沉变化,使他体会到世态炎凉,为其创作《儒林外史》打下了基础。全书共五十六回,三十多万字,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作品塑造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到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以一首词完整诠释了世人对富贵功名的态度,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为引子,接着写了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周进是个老童生,一生之中科举不得意,直混到给商人管帐的地步。在商人的资助下,他捐了个监生,又先后中了举,成了进士,官至广东学道。在南海主考时,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 一、填空: 2、以书坊主身份参与小说编创的有余象斗、杨尔曾、凌濛初。 6、“时事小说”具有新闻性、通俗性、真实性、政治性与轰动性四个特点。 7、祝枝山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江海歼渠记》。 10、清初前期的长篇人情小说主要有《儒林外史》、《红楼梦》。 11、康熙年间禁毁小说的四次发生在康熙26年、年、年、年。 15、“近真”的狭邪小说以陈森的《品花宝鉴》、魏子安的《花月痕》为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均无分): 1、《歧路灯》是:CD A讲史演义B世代累积型作品C通俗小说D章回小说 12、李渔参与编创的作品有:BC A《东周列国志》B《连城璧》C《十二楼》D《豆棚闲话》 20、属明末时事小说的作品有:ACD A《警世阴阳梦》B《笔梨园》C《剿闯通俗小说》D《樵史演义》 三、简述题: 1、《西游记》的历史地位与创作成就。 答: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康熙年间禁毁小说所产生的影响。 3、《红楼梦》对小说创作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

明清小说整理

明清小说 ---By cly 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梁启超提出“熏浸刺提”,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 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余象斗杨尔曾) 康熙二十六(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拟话本小说神魔小说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照世杯》《十二楼》《豆棚闲话》 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曾朴李宝嘉 《金瓶梅》是:通俗小说章回小说 三言二拍(短篇白话小说): 三言:作者冯梦龙《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二拍:作者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选出40篇,编成《今古奇观》 三话: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 《三国演义》人物: 典韦陆逊吕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曹操毛宗岗评点 《红楼梦》人物: 紫鹃林红玉傻大姐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书商程伟元伙同文人高鹗续作的 《水浒传》人物: 燕青乐和(铁叫子)石秀杨志宋清金圣叹评点 《金瓶梅》人物: 宋惠莲陈经济清代初年张竹坡以评《金瓶梅》闻名 《儒林外史》人物:严贡生杜慎卿周进(哭昏)牛浦郎杜少卿牛浦郎婴宁马纯上匡超人名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聊斋志异》人物:青凤纪昀批评其是“一书而兼二体” 明代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近500篇。多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表现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结果。在艺术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具有诗化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旧红学”(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新红学”(1921到1954)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 话本与拟话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