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绪论
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
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
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
西方心理学史,就是关于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亦即研究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学科。
该学科的基本内容是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而非其他学科的历史发展,因此属于心理学学科的范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该学科的性质是历史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理论心理学(theoretical psychology)是以逻辑的形式去表现心理学认识的必然性,而作为历史科学的心理学史则是通过心理学思想的演变,特别是大量的偶然性、曲折和跳跃式的发展去表现心理学认识的的必然性。
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西方心理学史的时限
从欧洲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灵魂观念的形成算起,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至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心理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
⒈philosophical psychology: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
⒉scientific psychology: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70、80年代,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历史。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Ebbinghaus,1910

西方心理学史的地域
西方心理学史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古希腊罗马、西欧各国和美国心理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⒈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⒉17~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⒊17~19世纪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⒋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建,以及与德国内容心理学相对立的意动心理学。
⒌产生于德国而又发展于美国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⒍欧洲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
⒎美国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⒏德国格式塔心理学。
⒐奥地利精神分析和美国新精神分析。
⒑瑞士日内瓦学派。
⒒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
⒓美国认知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
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和方法论、心理和生理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心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基本心理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心理学和邻近科学的关系、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等等。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⒈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⒉前人对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
⒊前人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

关于心理学与基础科学、邻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
⒌关于西方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其传统特点。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有助于扩大心理科学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普通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个心理学现代科学知识的横断面,并不知道心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学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一个心理学家如缺乏心理学史的知识,便不免将现在看错,将旧的事实和旧的见解视为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而不能估计新运动和新方法的价值。
心理学史家波林
有助于鉴古知今、继往开来。
一切历史的研究都应该是为了要“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现代人要把历史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鉴古”、“继往”。“鉴古”是为了“知今”,“继往”是为了“开来”。要“知今”,就必须了解过去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要“开来”,要为今后打开更好的局面,就必须研究以往的事情,懂得继承什么,不继承什么,明白应该走什么道路,不走什么道路。讲解和学习任何历史都需要能达到或明白这样的目的。讲解心理学史如若不能使听的人或读的人对心理学上怎样“鉴古知今”或“继往开来”有所懂得,那也就会等于白学。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
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各种流派和学说之多、彼此争论之长,是许多学科难以相比的。要求我们自觉地掌握科学方法论,锻炼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很有好处。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规律,接受西方心理学的宝贵遗产,吸取西方心理学的经验教训,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本土科学心理学而服务。
整体把握法(mastery of integrity)
先有一个总观,然后进入部分学习,最后再回归到整体把握: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古代、近代和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思想逻辑是怎样统一的?西方现代各心理学派是如何分化与统合的?西方心理学史有哪些主要的历史经验?我们应当如何吸取西方心理学的优秀成果来创建中国本土科学心理学?
史论结合法(combination of theory with history)
坚持历史事实与观点理论的统一,切忌以论代史和堆砌史料两种倾向。要通过现象的描述去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analysis)
纵向比较(vertical comparison),横向比较(horizontal compari

son),同类比较(homogeneous comparison),异类比较(heterogeneous comparison)。
两点论评论法(method of two aspects critique)
对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和学派均应视为对立的统一体,具有两重性,有合理、积极、贡献的一面,也有不合理、消极、局限的一面,切忌一点论。
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有关西方心理学史发展原因的两种主张
⒈伟人决定论
历史系伟人的思想、理论、行为和业绩的记载,由伟人的天才、智慧、意志和人格所创造。心理学史的发展离不开伟人,伟人的功绩难以否定,但“伟人决定论”既完全否定了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也根本抹煞了科学共同体或集体的贡献。
⒉时代精神决定论
每一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均由其时代精神所决定。
政治史、国家的法制、艺术、宗教对于哲学的关系,并不在于它们是哲学的原因,也不在于相反地哲学是它们的根据。毋宁应该这样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时代精神。 黑格尔
“时代精神决定论”比“伟人决定论”前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它不是把心理学史的产生和发展归结为单纯个人主观力量和偶然因素的作用,而是归因为客观时代精神和必然规律运作的结果。显然,这种见解有一定的深度。局限在于:时代精神属于观念的范畴,它不是第一位的东西,而是派生的东西。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关系运动的必然性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历史的这种客观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了时代精神。时代精神表现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之中,渗透于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时代精神对西方心理学史的发展起一个中介性的作用。缺点在于,它不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东西,而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的历史。
影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没有受到应有的承认。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
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
西方心理学的内在矛盾是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有下述三个主要内部矛盾:
⒈新的心理学实验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迫使心理学家重新审查已有的心理学理论,补充新的内容,抛弃或修改其不适用的部分,以使理论同新的实验事实相符合。
⒉心理学知识资料的积累与已有心理学理论突破之间的矛盾
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形成)→危机→革命(新范式出现)→新的常规科学

式(paradigms):用以指导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
前科学:进入科学体系之前的人类的实践经验。
⒊心理学发展中分化与综合之间的矛盾
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的几十年里,心理学一直处于学派林立、众说纷纭的状态。随着心理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心理科学日益分化,分支愈来愈多。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出现了相互吸收、日趋综合的局面。此外,心理学科内部及同邻近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彼此渗透,也呈现了综合化、整体化的研究趋势。
整合当代心理学的一种向心力是所有心理学家共同拥有的历史。
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条件
⒈生产实践需要和科学发展水平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科学提供研究的新思想、新视角、新取向、新方法和新资料,它们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⒉哲学思想观点
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又同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紧密相联,并且心理学始终以一定的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和理论基础。哲学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面貌。
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原来是哲学问题,所以,如果不理解哲学,就不可能历史地理解心理学。
心理学家黎黑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十七至十九世纪荷兰和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原子论的心理学思想
历史背景
希腊是欧洲最先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公元前6世纪是奴隶制形成时期。奴隶制造成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一部分人专门总结人类已有的知识,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泛灵论:世界分为肉体与灵魂,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萌发
泰勒士Thales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
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
伊壁鸠鲁Epicurus
卢克莱修Lucretius
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
历史背景
公元前5~4世纪是希腊的全盛时代。在文艺和科学上,产生一批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雕塑大师,创造了宏伟建筑,数学、天文

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哲学上出现了原子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和理念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对立。
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的先驱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巴门尼德Parmenides
柏拉图Plato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
理念世界
灵魂结构、灵魂角色
感觉、记忆、想象、情感、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
历史背景
所处时代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处于
严重危机的时代,其思想为古希腊心
理学思想总汇。
生机论心理学思想
灵魂的本质、灵魂和身体的关系
灵魂的器官、灵魂的分类、灵魂的结构
感觉、记忆、想象、欲望
记忆和回忆
罗马竞技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历史背景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教会在经济、政治、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和意识形态。
奥古斯丁Augustinus的官能心理学思想
(faculty psychology)
心身二元论
内省法introspective method
灵魂的官能
人的灵魂是天生固有各种专司相应心理活
动的官能facult或能力。
意志
阿奎那Aquinas的官能心理学思想
心身关系
灵魂分类及官能
情绪、意志
补充
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开始它是软弱的下层人民对罗马统治现实的不满、反抗和自我解脱。后来由于教徒中富人、统治者人数的增多,加上罗马统治者对其政策的变化,变成了国教。
基督教中一些人利用希腊哲学为基督教辩护制定了一套教义体系,即成为教父哲学。
经院哲学是教会学院讲授的基督教哲学,是比教父学更系统、精巧的神学体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主要理论形式:
物活论: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具有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
感觉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机械论:用力学来解释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归因为机械运动。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心理学思想
发现脊髓的功能
描述视觉器官及其功能
指出制约知觉的重要条件
发现培养想象力的规律
提出研究内部动机的心理学新课题
斐微斯Vives,特莱肖Telesio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法两国经验主义
心理学思想
英法两国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政治上,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科学上,自然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医学、力学、数学和天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上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基本形态。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培根Bacon
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
坚持心身完整统一性。
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
霍布斯Hobbes的心理学思想
对人的心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

分析
联想的本质与种类
情感和意志
人性论
洛克Locke的心理学思想
对经验的作用、来源和种类做
了系统的论述
系统阐发两种性质学说
观念的性质和种类
对联想主义心理学做了开拓性阐发
贝克莱Berkeley的心理学思想
对心理本质做了主观主义的解析
用联想的原则解析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
空间知觉形成的机制
休谟Hume的心理学思想
知觉的本质和种类
联想的功能、形成及其原则
哈特莱Hartley的心理学思想
神经振动说
创建联想心理学的体系
布郎Thomas Brown的心理学思想
以提示一词替代联想的概念
心理化学mental chemistry
提出九条联想副律
提出肌觉及关系感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作用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心理学思想
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做了分析
联想的种类
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唯一主律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心理学思想
坚持心理的主动性和心理化学观
提出四条联想律
提出心理学独立的主张
培因Alexander Bain的心理学思想
倡导建立生理心理学
对联想律和联想种类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意志
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
拉?美特利La Mettrie的心理学思想
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
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
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孔狄亚克Cindillac的心理学思想
坚持感觉是一切认识的来源
狄德罗Diderot的心理学思想
肯定感受性是物质普遍具有的特性
提出意识是大脑的属性,大脑是思维的器官
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
爱尔维修Helvetius的心理学思想
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
指出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
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提出行为的利益观和自然人性论
霍尔巴哈Holbach的心理学思想
坚持心理是人脑机能的观点
提出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
强调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十七至十九世纪荷兰和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荷兰和德国的历史背景
16世纪荷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科学、文化开始发展;德国在17~18世纪还是一个封建制国家;荷兰和德国当时都面临着反封建、神学的任务,思想家们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辨证的观点,用思辩的方式表达进步的要求。
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笛卡儿Descartes的心理学思想
心身交感论
反射和反射弧
意识、感觉、想象、观念、情绪
斯宾诺莎Spinoza的心理学思想
心身双面论
根据心灵机能的划分对知识做了分类
情感和意志
莱布尼兹Leibniz的心理学思想
提出“单子论”的心理本质观
提出“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提出微觉和统觉的学说
沃尔夫Wolff的心理学思想
最早以“心理学”一词标

明自己的著作
进一步阐明了理性心理学
把官能心理学系统化
提顿斯Tetens的心理学思想
重视心理的主动性
提出心理的三分法
肯定内省法
提出心理和行为的一些发展问题
康德Kant的心理学思想
坚持知情意三分法
创建认识心理学
提出统觉原理
以模糊观念表征无意识
赫尔巴特Herbart的心理学思想
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把观念及其相互联合与斗争视为
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提出意识阈的概念
提出统觉团的概念
陆宰(或洛采)Lotze的心理学思想
提出研究心理的生理基础问题
提出空间知觉的部位记号说
第二节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十九世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十九世纪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十九世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加尔Gall的颅相学(脑功能的定位说)
大脑是心灵定居的部位,心理的唯一
器官是大脑。
脑由许多独立的器官或部位所组成,不同的部位或器官产生不同的心理功能。
心理功能包括记忆、野心、性欲、信赖、忠诚、良心等37种(后增至42种)均存在于大脑的特定部位,和这些部位相当的心理功能分为感情和理智两种。
任何一种心理功能如特别发达,其相当的颅骨部位亦将表现出小的隆起,发展的不好就导致凹陷。
把结果制成图表,每一功能的强度按一个等级量表呈现。
弗卢龙Flourens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脑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的
统称,即大脑皮质)是知觉、智慧
和意志的中枢。小脑具有调节运动的
功能,延髓为神经系统的生命中枢,四叠体专司视觉、脊髓管理传导。
一切知觉和意志动作都在这些器官中同时占有相同的位置,因而知觉和意志主要是一种官能。
各脑叶、小脑、四叠体若损失它们物质的一部分并不会失去它们的功能。
脊髓和延髓具有直接效果,四叠体、脑叶和小脑具有交叉效果。
神经系统各个主要部分,尽管性质、功能和效果各不相同,但它们仍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神经系统不是一个结构单一的系统;脑叶与小脑的作用方式不同,小脑也不象脊髓,脊髓也不象神经。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所有部分共同起作用、步调一致并且相互契合;各部分都有其特有的固定的活动方式,并以共同协作、相互作用的方式统一在一起。”
Flourens,1823
布罗卡Broca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额下回被定为言语运动中枢,后亦
称为Broca’s area。
临床法成为切除法一个重要的补充。
一个名叫Leborgne的病人能够理解别人对他所说的话,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发声仅限于

:Tan,因此被叫做Tan病人。Tan死后,布罗卡对他进行了尸体解剖。
弗里奇Fritsch和希奇格Hitzig对运动区的研究
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在脑的表层放置电线并施以不同强度的电流。
“狗的大脑半球的一部分凸面是运动的,另一部分是非运动的。总的来说,运动部分更为靠前,非运动部分更为靠后。通过对运动部分的电刺激,可获得身体对侧的组合性肌肉收缩。”
Fritsch& Hitzig,1870
总结:根据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论的观点,既要看到神经系统是作为整体而活动的,大脑是处理信息的功能系统,包括了感觉功能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和联合功能系统;又要承认大脑两半球皮层的镶嵌细工的性质,各种功能具有精细的分工和一定的定位。总之大脑功能的定位和整合是一种协同活动,且具有高度统一性。另外,裂脑研究表明,虽然大脑两半球有一定的功能分工,但在一侧半球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另一侧半球能逐渐起到某些补偿作用。
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西班牙人卡哈尔Cajal提出:神经系统
由许多神经元组成,其相互接触处,称
为突触。
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
贝尔Bell1807年根据尸体解剖发现脊髓
神经的后根只传导感觉刺激,前根只传导
运动冲动,证明了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
动系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1819年,马戎第Magendie通过动物实验也发现这一定律,Bell-Magendie law。 在贝尔-马戎第定律之后,感觉理论已从概念之争深入到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反射动作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科学基础,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持久的范式-刺激与反应范式,给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反射动作的研究
17世纪笛卡尔的反射说
反射就是动物精气按光线反射的方式由脑向肌肉的反映。动物活动和人类自发的、无意识的活动属于反射动作。
1736年阿斯特律克首先使用反射一词。
1863年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认为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就其发生机制来说都是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神经冲动的电性质和传导速率
1780年枷伐尼Galvani用电流刺激蛙腿的实验发现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质。
杜布瓦-莱蒙E.du Bois-Reymond有关动物电的著
名研究:肌肉和神经带有电荷微粒,构成一个大磁场,
北极为一端,南极为一端。
赫尔姆霍茨Helmholtz对人的感觉神经冲动的传导速率的测量:刺激一个人的脚趾和膝,而记载其与手的反应时间的差异,测得结果为50~100米/秒。意义在于:

人的心理过程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为后来实验心理学对于心理活动历程的时间测量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关于反应时间的大量实验研究。
约翰内斯?缪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凡是外部原因所能引起的感觉,也都可由引起神经状态变化的内部原因而引起。
同一内部原因,在不同的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在每一感官内引起它所特有的感觉。
同一外部原因,在每一感官之内,随神经性质的不同,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
每种感官神经的特有感觉,可由一些不同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所引起。
一种外界原因经过神经的传导而影响感觉中枢,感觉中枢接受一些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或状态的知识,那就是感觉;这些性质随不同的感官而异。每种感官的神经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或能。
每个感官的神经似乎只能感到确定的一种感觉,而不能感到其他感官的特有感觉。因此,一个感官的神经不能代替另一个感官的神经,从而完成后者的功能。
每一感官的特殊“能”的要因,究竟存在于神经本身之内还是位置于与神经相联系的脑或脊髓之内,现在还不知道。可是在脑内神经的中枢部分,可以接受其特殊的感觉,而不必借助于与外部感官相连接的那些末梢部分,那是毫无疑义的。
那些直接为我们所觉知的对象,只是在神经内,由神经本身或感觉中枢感受而成感觉的特殊状态。可是,因为感觉神经是物质的东西,也具备占有空间的物质属性,既能感受震动,也能因化学以及热和电的作用而起变化,它们就借助于这种外部原因而产生的变化,不仅将它们本身的状态,而且将外部客体状态的性质和变化传达到感觉中枢,由此获得关于外界的信息将随各感官及神经的性质或能而有所不同。
评价:贡献以及局限
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视觉
如何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象是视觉的一个基
本问题。
双眼视觉是感官生理学的一个难题。
色觉理论是色觉的一个基本理论。
扬-赫尔姆霍茨三色说最令人满意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海林(Hering)四色说另人满意地解释色的对比、后象和色盲现象。
关于后象、适应和色盲的研究
听觉
对听觉的性质和听觉器官的研究
对听觉阈限、法则等问题的研究
赫尔姆霍茨共鸣说
触觉、味觉、嗅觉
十九世纪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韦伯Weber
两点阈限
Weber’s law
评价:打破了对阈限的哲学思辩,又超越了对感觉现象用经验检验的局限,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定量法则。不仅把赫尔巴特的理论设想变为科学科学事实,而且为开创

心理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立下了功绩。
费希纳Fechner
Fechner’s law
心理物理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
评价: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心理学,提供了心理学
实验研究和数量化测量的新方法,为后来冯特建立实
验心理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社会背景
1848年革命后,随着民族统一共和国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得到迅速发展。要想发展现代的工业生产,不仅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科学,还需要有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独立科学。
哲学背景
十九世纪德国正处于科学主义思潮发端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意志主义的时代。在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上的主要倾向,就是强调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应当抛弃关于经验以外的物质与精神何为第一性的玄学争论。
科学背景
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海林在感官生理心理学方面的重大成果,韦伯、费希娜在心理物理学方面用实验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冯特进一步建立实验心理学给以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推动。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
补充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唯心主义: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存在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
理性主义: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余知识.
经验主义: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官能主义,是一种早期的心理学思想,认为人的灵魂是各种专司相应的心理活动的器官的功能或能力,是天生固有的。官能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由器官的功能或能力主导,人的欲求即身体器官的欲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器官功能或能力是否得以充分实现息息相关。
第二章内容心理学
第一节冯特与实验心理学

特生平
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冯特的历史功绩及局限
冯特生平
专业背景
学习医学、哲学、生理学,跟随过约翰内斯?穆勒、赫尔姆霍茨。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1年创办了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
主要心理学著作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民族心理学》等。
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冯特用实验法创建与哲学心理学相对立的科学心理学,着重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所以常常称冯特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元素心理学。此外冯特将近70岁的时候,又采用分析和研究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等社会历史产物的方法,专门研究民族心理学。
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独立于身体之外的心理是不存在的,强烈反对心身二元论,心理经验必须在心身统一的条件下进行研究。
“心理学改进生理学的方法,就象生理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改进物理学方法一样。”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冯特认为只能用于研究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觉、联想等。客观测量:反应时和词语联想。心理产品分析法:通过人类历史文化资料如语言、神话、风俗、法律等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元素的分析
感觉和情感,情感三维说,意志。
冯特的情感三维说
经验的结合
心理复合体:由心理元素结合成,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由感情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情绪,情绪导致意志。
联想的四种形式:融合fusion、同化assimilation、合并complication、相继联想successive association。
统觉apperception: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的功能。
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
冯特的历史功绩及局限
历史功绩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心理学从旧的哲学心理学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我在此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试图勾划一门新的科学领域。这个新的学科依赖于那些本身在某些方面就很不牢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而对于心理问题的实验处理从任何观点来看都必须承认还处于其早期阶段。对于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填

补空白的最好办法是对其当前状况进行全面考察。”
Wundt,1874
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
历史表明是冯特而不是费希纳创立了心理学原因:一是冯特具有明确促使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理念,而费希纳的兴趣则是用心理物理学论证他的泛灵论哲学;冯特为创立新的实验心理学自觉地对本学科前人的成果做过许多整合工作,并加以继承和发展,而费希纳只限于提供心理物理学的新成果为心理学的独立而奠基。
冯特研究室的研究内容:关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时间知觉的研究;关于反应速度的研究;关于注意分配和注意广度的研究;关于感情的研究;关于字词联想的分析研究。
培养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吸引了世界各国青年学生到那里跟冯特一起学习和工作,成了培养第一代职业心理学家的最高学府。
在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冯特还为一个空前的国际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奠定了基础。
“1920年,冯特逝世的那一年,他的日本学生和追随者在东京大学建立一个莱比锡实验室的复制品。1932年,冯特诞辰一百周年,印度和加尔各答的追随者们出版了有关冯特的纪念期刊。”
历史局限
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具有内省主义的倾向。用内省所做的实验不象较客观的实验那样,不能保证实验者之间的一致性。同样,结果的不一致不能用重复观察的方法来解决。
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冯特强调把意识经验分解成简单的元素,主张研究心理元素及其结合的问题,不是一个由统合的中枢构成的整体,而是一些单个元素的板快式的组合。
尽管如此,冯特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
霍尔
第二节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格奥尔格?缪勒
缪勒的学生
Ebbinghaus
生平与著作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现代联想主义的开创者。学过历史、语言、哲学。建立过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了《感官心理学与生理学期刊》。主要著作:《记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纲要》。
记忆研究
对记忆做了定量研究。
创造了无意义音节来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对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发现;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
创造了填充测验。
对社

会心理学也有论述。
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
贡献
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运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如学习、记忆、思维等,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在对记忆数量化分析、对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的揭示、对联想的实验研究等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局限
对记忆内容性质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现实生活,其实验结果的适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人的记忆是一个复杂的主动过程。
Georg Elias Müller
生平与著作
研究过哲学、历史、考古学、艺术史、
自然科学。1890年后专门研究视觉和听觉的
心理物理学。主要著作有:《心理物理学基础》、《心理物理学的观点和事实》、《记忆与想象活动的分析》、《论色觉:心理物理学的研究》。
研究内容
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修订与补充。
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整体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了印象法;指出决心和心向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
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
用复合说对抗完形心理学的理论。
缪勒的学生
舒曼
与缪勒一起发明了记忆鼓;视觉的空间知觉;用注意解释完形现象。
乔斯特Jost
用无误的联想法得出Jost’s law。
卡茨Katz
用经验来解释色觉的恒常性;提出三种颜色模式。
鲁宾Rubin
把视觉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设计了著名的两可图形。
杨施Jaensch
首先发现遗觉象,并且认为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形质学派
二重心理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生平和著作
学习哲学,亚里士多德和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莱布尼兹的思想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著作有:《从经验的观点看世界》、《感觉心理学》、《心理现象分类》。
意动心理学
思想渊源
理性主义和官能心理学思想。
研究对象
以意动act为内容,指没有外化的意识动作。内容属物理现象,意动才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以内在对象性为特征的,即意动总是要指向或包含一定的对象在内(immanent objectivity)。而物理现象具有内在完整性(intrinsic completeness),不包含别的事物在其内。
意动分为三种:表象的意动ideating;判断的意动judging;爱憎的意动loving and hating。其中,第一类意动是最根本的,其他两类意动是在第一类意动基础上产生的。
研究方法
意动不是静止的心理状态,而是可经验的活

动过程,应当用反省法retrospection:直接观察、审视和体验自己的意识领域,从呈现在意识领域内的现象中排除那些感性的、偶然的或虚假的东西,从而把握心理活动本质的东西,并用适当的表述将它们描述出来。
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和其他的表现,对动物、儿童、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
评价
贡献
不在于心理学的具体问题,而在于他的研究取向。重视意动的研究,开辟了反冯特主义的机能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其所导致的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又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轨迹;直接促进了奥国学派和形质学派的建立和发展;由于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能动性和整体性,对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和完形心理学起了理论先驱的作用,并对20世纪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产生间接的影响。
局限
心理学对象观存在着以物理东西否定心理东西、以心理活动否定心理内容研究的倾向。不仅会引起人们对心物关系认识上的混乱,而且也会缩小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生平和著作
学过哲学、美学。师从过布伦塔诺、
陆宰。指导学生研究过空间知觉和听觉。
主要著作:《乐音心理学》、《关于空间观
念起源的心理学》,论文有《现象与心理机能》、《论科学分类》。
机能心理学
哲学基础: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一书中提出现象学,认为不能把物与现象区别开来,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都是现象。
研究对象
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均为直接经验,分为四种,分属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现象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机能如知觉活动、组合活动等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内在的客观结构。
从斯顿夫的分类来看,冯特为现象学者,内容心理学为现象学;布伦塔诺为心理学者,意动心理学为心理学;斯顿夫为现象学者兼心理学者,其心理学为二重心理学的先导。
所谓心理机能指包括着作用、状态、体验的一种名称。一方面包含着认识和情绪的机能,一方面还认为具有从未分化的机能到分化的机能的各种阶段。如认识现象的作用、对现象进行概括、构成概念的作用、把握以至判断的作用、情意运动、热情以及欲望等。
机能和现象是不可分的而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中。
乐音心理学
和音学说:两个同时发生的音融合是一种整体的关系,是单一性的感觉现象。音融合既与注意、练习无关,也与声音本身无关,是高一级的神经特殊能力,称为特殊协力。
斯顿夫与布伦塔诺的区别
在研究对象上,布伦塔

诺只承认意动,而斯顿夫强调机能研究的同时,并未排除心理内容的研究。
在哲学基础上,布伦塔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德国唯理论为基础;斯顿夫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基础。
在具体研究上,斯顿夫一方面把内容归于现象学之中,另一方面在实际研究中,又把现象学引进心理学中。其《音乐心理学》就包含有他所谓的现象学和心理学。
形质学派
厄棱费尔Ehrenfels
空间和时间的形式并不是感觉的复合,而是一种新的属性。一个正方形由四条直线所组成,它的性质不是由四条直线(基素)集合成的,正方形(基体)是由四条线经过有组织的结合而产生的新质,但不属于任何基素。这样由直线构成正方形的直接经验就是一个形质。
时间的形质(音调、色调及感觉在时间上的变化)和非时间的形质(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味觉等)。
比较或集合的心理意动可把形质从基体中抽出来。
麦农Meinong
复型complexion是由创造的内容(指
基素)和被创造的内容(指形质)结合而成的。
复型有两种:实在复型,等于知觉,除依赖于创造的意动还依赖于被认识事物所固有的关系;思想复型,等于概念,只依赖于创造的意动。
威塔塞克Witasek
复型分为两种:简单复型,其创造几乎是自动的;复杂复型,决定于刺激物的客观因素及主观构造的意动。
观念产生说:形的观念如旋律、空间形;比较观念如关系观念;结合观念即产生出来的观念对象的结合。
评价
形质学派由厄棱费尔创立、麦农整理、威塔塞克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末已趋于失败。提出的一种新元素未被学界承认。其贡献在于发展了马赫的感觉理论,为完形心理学提供一套完整的形质概念和论证根据。
二重心理学
屈尔佩Külpe
师从冯特学习哲学和实验心理学。把心理
学定义为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事实的科学,主张心身平行论,承认有心理过程就有脑生理过程相伴随。符茨堡大学任职后开始对思维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符茨堡学派Würzburg school
20世纪初在符茨堡大学心理学研究室屈尔佩的领导下,对思维进行实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派。重要的思维研究有以下三项。
马尔比的判断研究
让被试先后举起两个重物,判断孰轻孰重,并要求被试报告比较重量的意识过程。结果,被试虽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却不能根据内省发现产生判断的心理条件或依据的意象。这种情况,马尔比称为识态。它是一种非感觉、非意象的模糊而不易捉摸的意识内容。
瓦特的联想研究
1904年在控制联想实验中,要求被试分期进行及时内省,并说出当时的心理活动

。结果发现在刺激词呈现到发出反应词,这中间被试者并没有出现什么意象,被试者在实验前已经得到了指令,明确课题,确定方向,对反应已有事先决定联想的心向或定势(set)。阿赫称之为决定倾向。
彪勒的思考研究
1907年做了思考实验研究,由主试者采用一些须经思考才能解答的简单问题(时间为5~20秒)作为实验材料,并通过问答法要被试报告在解答简单问题时的意识过程。结果和瓦特等人所得相同。指出思维不能归结为感觉和意象,其存在着一种非感觉的、非意向的思维元素。
符茨堡学派关于思维的研究表明,他们没有发现在思维过程中含有内容心理学所发现的感觉、意识元素,认为感觉、意识并非思维的必要条件,因而提出无意向思维的主张。
评价
贡献:无意象思维的发现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挑战,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结果上均具有突破性。
无意象思维的研究产生两组重要成果:第一组成果说明,与冯特的说法相反,某些思维是无意象的;第二组成果则削弱了联想主义解释思维的观点。他们的方法是创新的,他们的发现是激励人心的、超出规范的,并在心理定势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场激烈的争论还促成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史家黎黑
局限
符茨堡学者对无意象思维本质的解释是不一的。开始把无意象思维界定为一种模糊的、难以捕捉的、几乎无法描述的“意识状态”,后来有人把无意象思维等同与思维本身,以至最后把思维视为无意识的过程,显然后两者夸大了无意象思维的内涵及机能。另外,他们仍然把无意象思维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元素来看待,并未跳出元素主义心理学的架构。
二重心理学
产生背景
首先和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峙有关。屈尔佩为了解决这种对峙,便主张将意动和内容结合起来;其次,和胡塞尔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胡认为,要认识寓于主体意识内的对象,主体必须发挥意动的作用,把意识的内容用括弧划出,进行现象学的还原。麦塞尔把胡的意向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中来,故把专重内容的冯特心理学和专重意动的布伦塔诺心理学结合起来。
屈尔佩二重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项:一为内容,一为机能,两者同属心理现象,但有明显的区别:⑴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⑵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变化;⑶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内容稳定,易于实验分析;机能则变动不居,只能用经验反省进行研究;⑷内容和机能都有性质和强度两种

属性,但它们彼此间无内在联系;⑸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
麦塞尔二重心理学的观点
主张研究三种有意的经验,既研究它们的内容元素,又要研究加入内容之中的意动元素。知的经验:对于客体的意识;情的经验:对于状态的意识;意的经验:对于原因的意识。
评价
贡献:企图调和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的对立。由于重视人的心理能动性、重视意动或机能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心理学上元素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缺点,对美国机能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韦特默的完形心理学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局限:意动非实验所可把握,忽视实验、追求哲学思辩,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铁钦纳曾深叹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的三大障碍之一。
第四章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
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产生于19世纪末,与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的社会背景相同,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英国联想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下,采取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
哲学背景
以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他认为:感觉经验是世界上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万物的基础,如颜色、声音、压力、空间、时间等通常人们称之为感觉的东西。马赫主义的代表者阿芬那留斯说:应当把存在着的东西设想为感觉,在它的基础中没有感觉以外的任何东西。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亮处
更亮,暗处更暗的现象。
心理学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冯特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对立更加明显,在美国出现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争论的情况下形成的。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作为相互对立的名称,是铁钦纳于1898年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公设》一文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而提出来的。主张实验心理学应以分析心理的构造或结构为主要目的。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上,好比生物科学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一样。
“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
詹姆斯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
生平与著作
在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和生理学。1890年到
德国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生理学和心理学。1892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工作。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大纲》、《心理学入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

科书》等。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物理学的世界是既不温也不冷,既不暗也不亮,既不雅静也不喧闹。只有当这些经验被看作是从属于一定的人时,我们才会有温和冷,黑和白,彩色和无色,乐音和嘶嘶声以及砰砰声。而这些东西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铁钦钠
心理和生理的关系
心理过程和神经过程完全对应,但两者不互相干涉。神经过程不是心理过程产生的原因,而是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
“露水是在空气的温度和地面的温度有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观念是在神经系统某些过程的条件下形成的。” 铁钦钠
心理学的方法
采用实验内省法:向内的对意识经验的观察。与冯特的区别:在应用范围上推广到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想象等;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上,对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
心理学的任务
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解决三大课题:什么: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怎样:寻求这些元素如何结合的规律;为什么:用与一个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个心理过程。
在心理学任务上与冯特的区别:在心理元素的数量上,主张有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意象:一种近似于感觉,也许无法与感觉相区分的元素性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留存于感觉刺激消失之后,或者是出现于感觉刺激未现之际;在心理元素的属性上,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和广延性;在感情的向度上,认为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类别;在注意和统觉上,用注意代替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复合体的构成上,认为知觉和观念是两种不同的复杂经验。知觉的心理元素是感觉,观念的心理元素是意象。
“某种发端于身体器官而后终止于大脑皮质内部的骚动,就是心理过程出现的情境。这也就是说,身体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条件;身体过程的说明给我们提供心理过程的科学解释。我们也能够仅就心理过程本身来处理心理过程,不过为了使我们的心理学完备起见,我们应当给我们的心理说明增加一种生理的解释,也就是增加一种关于它的身体条件的说明。”
铁钦钠
铁钦

纳的论战
对布伦塔诺的评论
认为冯特和布伦塔诺属于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体系。首先,从研究取向和方法来看,冯特是通过生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发生兴趣,并采用实验法创建实验心理学,而布伦塔诺则是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的研究对心理学发生兴趣,并以亚里士多德的方法为其研究模式建立经验心理学,主要是推论的;其次,从研究任务和内容来看,布伦塔诺以内容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不是心理现象为由反对冯特。铁钦纳说我们永远不会有没有内容的动作。
对机能心理学的评论
首先,认为机能心理学是新的经验心理学;其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把意识现象和神经系统视为彼此相应的机能系统是困难的;再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是属于目的论心理学范畴;最后,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导言。
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继承和发展了冯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从负面启发了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完形主义,成为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反作用力量。
缺陷
研究过于狭隘。
构造心理学家们关于经验只用一两种方法加以研究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对纯粹科学的限制,以及与此相伴地,反对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加以任何实际应用的禁令,同样是徒劳的。不管怎么说,构造派的狭隘促使它死于短命,它自己的种种限制终于使它窒息而死。
美国心理学史家内尔
他不仅凭其人格和科学态度成为美国心理学界的一朵奇葩,而且还是全国的心理学体系方向上的一个方位基点。一方面是行为主义及其盟友,另一方面是其他势力,只有在铁钦钠与行为主义之间、心理测验与铁钦钠之间或应用心理学与铁钦钠之间发生对抗时,他们之间的截然对立才是清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去世引起了美国心理学体系分类上的混乱。
波林,1927.
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与冯特相比,其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倾向更为突出。仅感觉就分析出四万多种心理元素,把内省法强调到极端的地步,如“刺激错误”。例如,向被试呈现一朵红花,如果被试报告:“这是一朵红花”,那么被试就是犯了所谓“刺激错误”。被试应报告“红的”感觉才是正确的。
第五章 美国机能主义
心理学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

学的评价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自南北美独立战争以后,北美洲新大陆的条件比较优越,没有象英国那样强大守旧的封建势力,却有来自欧洲各国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业化的经验,以及来自亚非拉各地和土著的廉价劳动力,因而不到50年时间美国就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为美国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物质保障。
哲学背景
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人的行动、信念、价值当作哲学研究的中心,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美国人的成功哲学,基于个人的机遇和野心,是产生大众的民主、实用主义和机能心理学的背景。”
波林


科学背景
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
首先,从“人猿同祖论”出发,承认人与动
物在心理上具有连续性,在人类意识和动物心
理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其次,非常重视本能、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更强调有机体适应生活环境过程中心理的演化及心理的适应机能等问题;最后,非常重视个体发展的研究,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个别差异心理学的建立。
“人类与高级哺乳动物在心理机能方面没有根本区别”
Darwin,《人类的起源》,1877



高尔顿Galton的个别差异研究
开创个别差异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
创造一种数学统计的方法。



“人类生来就不同,象心理能力这样领域的差异是遗传的,并且每种水平的频率按照非常奇特的偏离平均值的理论规则分布在一个连续体上。”
Galton

总之,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是新开拓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是“有用即真理”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心理学上的反映,也是英国达尔文进化论和德国实验主义影响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是机能的,因为机能主义和进化论都天然地投合美国人的气质,这两个概念是互相促成的,因为它们是人性的同一基本态度的不同方面。
波林
“长颈鹿得到更长的脖子,美国人得到了实用主义。”

实用标准可以用于确立真理。信念并非由于真实而起作用,而是由于起作用才真实。对于某个人来说,如果有一个上帝存在的信念,如果就个人调节和幸福而论,该信念能产生实际的益处——那么对于那个人来说,上帝的存在就是一个实用的真理。然而,这种信念或真理并非绝对,并且不应该被强加于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