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教案-谭显胜2014汇总教材

生物农药教案-谭显胜2014汇总教材
生物农药教案-谭显胜2014汇总教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案本

课程名称:生物农药(理论)

授课班级: 2012级生物技术、农学

教师姓名:谭显胜

编号时间:2014.3

课程名称生物农药

使用教材生物农药

主编洪华珠,喻子牛,李增智主编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时间2010年3月

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技术、农学

授课时数总 36 课时;理论: 24 课时;实践: 12 课时;其它:0课时授课教师谭显胜

授课时间 2013 至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生物农药》沈寅初,张一宾编著,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11 ,7-5025-3156-4

2、《生物农药及其应用》曹挥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09,7-5087-1180-7

3、《生物农药及其应用》吴文君, 高希武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7-5025-5804-7

4、《生物农药及其应用技术问答》魏艳敏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3,

978-7-81117-185-3

课题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生物农药的含义、分类和主要特点。了解生物农药发展的历史, 理解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以及发展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生物农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状况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教学难点无

教学课时2个学时

教学方法PowerPoint 、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生物农药概述

一、定义和范围

1.定义

农药:即杀虫剂,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上的有害生物(如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与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农药按其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以及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指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制剂。

2.研究范围

当前,生物农药应用相当成功的例子是微生物农药,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由于微生物农药可以用发酵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并研制成不同的剂型,因此成为生物农药应用量最大的一类,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二、生物农药的特点

1. 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的优点

1.1 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

1.2 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

1.3 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于天然产物,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1.4 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产生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

1.5 由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

2. 不同生物农药具有的一般特点

2.1 环境相容性

环境相容性是指农药对非标把生物(non-target organism)的毒性低,影响小,在大气、土壤、水体、作物中易于分解,无残留影响。

2.2 不易产生抗药性

大多数生物农药作用成分和作用机理复杂,病虫草鼠害对他们的抗药性发展很慢。特别是活体生物农药,其活性生物在与植物病原体、害虫长期共存生活的过

程中进化,能适应它们的防卫体系,依靠它们而生存下来,因此多数生物农药本身能够在适应抗性的过程中发展。

2.3 资源丰富,开发成本较低

生物农药资源丰富,我们不仅可以在自然界找到更多的环境相容性更好、活性更高、更安全的生物农药资源,而且可以在原有的资源中通过分离筛选的方法获得生物活性更强的体系。

生产生物农药多半利用的是农副产品,属于可再生生物源。

三、生物农药的分类

为教学和生产应用的方便,有以下分类方法:

3.1 按生物农药的用途分类

3.2 按生物农药的来源分类

3.3 按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分类

第二节生物农药的兴起和发展

一、生物农药的兴起

二、生物农药的发展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激烈的竞争中艰难地波浪式发展。

三、生物农药的发展方向

目前,生物农药有三个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方向:

3.1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生物农药

3.2 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扬长避短

3.3 以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与创制新农药

四、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态势

1997年,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分离,克隆了我国自己发现的一个苏云芽孢杆菌基因,是分离和克隆苏云芽孢杆菌基因的先例。

2005年,我国仅苏云芽孢杆菌制剂就已经登录了276个,还有病毒农药、抗生素农药等,计有300个产品。

2006年,全世界总共在此期间发现了207个新基因,其中中国就占67个。

21世纪,我国生物农药研究和应用将重点发展Bt杀虫剂制剂、农用抗生素和病毒杀虫剂等龙头产业,加强真菌杀虫剂和植物源农药等新型生物农药的技术创新,实现生物农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生物农药与农业生产

一、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二、生物农药在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中的作用

三、生物农药在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作业

1、什么是农药和生物农药?它们对农药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2、生物农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有什么特点?

3、目前国内外有哪些生物农药?

4、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生物农药的前景如何?

教学总结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生物农药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研究意义和应用,通过对生物农药的了解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课题第一章病毒农药

目的要求了解病毒的主要特征、分类与命名、病毒杀虫剂的作用特点以及其遗传改造的方法,知道DNA和RNA毒杀虫剂的主要类型。

教学重点DNA和RNA毒杀虫剂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NPV、GV、CPV和EPV致杀虫剂的病机理。

教学课时4个学时

教学方法PowerPoint 、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病毒杀虫剂概述

一、病毒的主要特征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是一种具有基因,能够复制、进化的生物实体。

1. 病毒与其它生物的不同之处

1.1 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者RNA

1.2在特定的生活的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

1.3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1.4对抗菌素或其它对微生物代谢途径起作用的因子不敏感

1.5对宿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2. 病毒的复制

吸附、脱壳、装配、释放、侵入、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复制

二、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 病毒的分类原则

主要采用的分类体制为目、科、属、种。

2. 病毒分类的依据

2.1 病毒粒子特征

2.2病毒抗原性质

2.3 病毒生物学特征

3. 病毒命名

4. 昆虫病毒类群

三、昆虫的病原病毒与病毒杀虫剂

1. 病毒杀虫剂

2. 病毒杀虫剂

四. 病毒杀虫剂的作用特点

特异性强、毒力高、稳定性好、安全无害等

第二节、DNA病毒杀虫剂

一、NPV杀虫剂

1. NPV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复制

2. NPV致病机理

3. 病毒杀虫剂的生产

4. NPV杀虫剂的科学使用

二、GV杀虫剂

1. GV的生物学特征

2. GV的致病机理

3. GV杀虫剂的生产和应用

三、EPV杀虫剂

1. EPV杀虫剂的生物学特征

2. EPV致病机理

3. EPV的生产和应用

四、DNV杀虫剂

1. DNV杀虫剂的生物学特征

2. DNV致病机理

3. DNV的生产和应用

五、其它DNA杀虫病毒

第三节RNA病毒杀虫剂

一、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杀虫剂

1. CPV生物学特征

2. CPV致病机理

3. CPV杀虫剂的生产和应用

二、其它RNA杀虫剂

第四节病毒杀虫剂的遗传改造

一、病毒杀虫剂遗传改造的研究进展

1.1 重组昆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2 重组病毒的稳定性

1.3 重组病毒在环境中的适应性

对基因组改造可能降低了杆状语素在田间的适应能力

1.4 重组病毒的安全性

二、病毒杀虫剂遗传改造的方法

2.1 插入外源基因

2.2 应用RNA干扰技术提高昆虫病毒的杀虫效率

2.3 修饰或缺失病毒基因

2.4 异源病毒重组

三、研究展望

作业

1. 我国有哪些昆虫病毒资源?

2. 进行昆虫病毒安全性试验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3. 试述昆虫病毒的生产原理和生产方法。

4. 病毒农药防治害虫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

教学总结教学重点突出之后,在如何调节授课方式,怎样能提高自己教学的能力方面还需不断地提高。

课题第二章细菌农药

目的要求了解细菌农药的分类、特点以及微生态制剂的抗菌作用机理,知道细菌杀虫剂、细菌杀菌剂、细菌杀线虫剂和杀鼠剂的类型,掌握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的特征、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制剂生产工艺和应用。

教学难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态制剂的抗菌作用机理。

教学课时4个学时

教学方法PowerPoint 、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细菌农药概述

一、细菌农药的分类

细菌农药:是一类由细菌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杀虫或杀菌制剂

1. 按用途或防治对象分类

1.1 细菌杀虫剂

1.2 细菌杀菌剂

1.3 细菌杀线虫剂

1.4 细菌杀鼠剂

1.5 微生态制剂

2. 按是否产芽孢分类

2.1 芽孢杆菌类细菌农药

2.2 非芽孢杆菌类细菌农药

二、细菌农药的特点

选择性强、对人畜等生物比较安全、对环境相容性高、通常对害虫天敌安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