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方法论与解题技巧1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方法论与解题技巧1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方法论与解题技巧1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2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的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2012?白银)方程的解是()

A.x=±1 B.x=1 C.x=﹣1 D.x=0

思路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1),得

x2﹣1=0,即(x+1)(x﹣1)=0,

解得:x1=﹣1,x2=1.

检验:把x=﹣1代入(x+1)=0,即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把x=1代入(x+1)=2≠0,即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原方程的解为:x=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对应训练

1.(2012?南宁)某单位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0场比赛,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应有()

A.7队B.6队C.5队D.4队

考点二:特例法

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对各选择支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由此判明选项真伪的方法。用特例法解选择题时,特例取得愈简单、愈特殊愈好.

例2 (2012?常州)已知a、b、c、d都是正实数,且

a c

b d

<,给出下列四

个不等式:

a c

a b c d

<

++

;②

c a

c d a b

<

++

;③

d b

c d a b

<

++

;④

b d

a b c d

<

++

其中不等式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

思路分析:由已知a、b、c、d都是正实数,且

a c

b d

<,取a=1,b=3,c=1,

d=2,代入所求四个式子即可求解。

解:由已知a、b、c、d都是正实数,且

a c

b d

<,取a=1,b=3,c=1,d=2,

1111

,

134123

a c

a b c d

====

++++

,所以

a c

a b c d

<

++

,故①正确;

2233

,

123134

d b

c d a b

====

++++

,所以

d b

c d a b

<

++

,故③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用特殊值法来解,更为简单.

对应训练

2.(2012?南充)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的半径长为1,点P(a,0),⊙P

的半径长为2,把⊙P向左平移,当⊙P与⊙O相切时,a的值为()

A.3 B.1 C.1,3 D.±1,±3

考点三: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

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

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

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例3 (2012?东营)方程(k-1)x2-1k

-x+

1

4

=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B.k≤1C.k>1 D.k<1

思路分析: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故为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可排除A、

B;又因为被开方数非负,可排除C。故选D.

解:方程(k-1)x2-1k

-x+

1

4

=0有两个实数根,故为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10

k-≠,

1

k≠,可排除A、B;又因为10,1

k k

-厔,可排除C。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解的情况,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对应训练

3.(2012?临沂)如图,若点M是x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过点M作PQ∥y

轴,分别交函数

y= 1

k

x

(x>0)和y=2

k

x

(x>0)的图象于点P和Q,连接OP和OQ.则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A.∠POQ不可能等于90°

B.1

2

k

PM

QM k

=

C.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一定关于x轴对称

D.△POQ的面积是

1

2

(|k1|+|k2|)

考点四:逆推代入法

将选择支中给出的答案或其特殊值,代入题干逐一去验证是否满足题设

条件,然后选择符合题设条件的选择支的一种方法. 在运用验证法解题时,

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度.

例4 (2012?贵港)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6

x

的图象上的是()

A.(-2,-3)B.(-3,2)C.(3,-2)

D.(6,-1)

思路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

6

x

中xy=6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A、∵(-2)×(-3)=6,∴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B、∵(-3)×2=-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C 、∵3×(-2)=-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D 、∵6×(-1)=-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中k=xy 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4.(2012?贵港)从2,﹣1,﹣2三个数中任意选取一个作为直线y=kx+1中的k 值,则所得的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是( ) A

B .

C .

D . 1

考点五:直观选择法

利用函数图像或数学结果的几何意义,将数的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几性,再辅以简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中考均有很多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既简捷又迅速.

例5 (2012?贵阳)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5≤x ≤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值-5、最大值0

B .有最小值-3、最大值6

C .有最小值0、最大值6

D .有最小值2、最大值

6

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 ∵-5≤x ≤0,

∴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y 最大=6;

当x=-5时函数值最小,y 最小=-3.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能利用数形结合求出函数的最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5. (2012?南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位置确定的抛物线,它们的对称轴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k=n B .h=m C .k <n D .h <0,k <0

考点六:特征分析法

对有关概念进行全面、正确、深刻的理解或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提取、分析和加工有效信息后而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方法

例6 (2012?威海)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A 、∵M 、N 两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2

x

的图象上,∴S 阴影=2;

B 、∵M 、N 两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S 阴影=2; C 、如图所示,分别过点MN 作MA ⊥x 轴,NB ⊥x 轴,则S

阴影

=S △OAM +S

阴影梯形

ABNM -S △OBN =

12×2+12(2+1)×1-12×2=32

D 、∵M 、N 两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上,∴1

2

×

1×4=2. ∵

3

2

<2, ∴C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小.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

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2

k ,

且保持不变.

对应训练

6.(2012?丹东)如图,点A 是双曲线y=在第二象限分支上的任意一点,

点B 、点C 、点D 分别是点A 关于x 轴、坐标原点、y 轴的对称点.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8,则k 的值为( )

A .﹣1

B . 1

C . 2

D . ﹣2

考点七:动手操作法

与剪、折操作有关或者有些关于图形变换的试题是各地中考热点题型,只凭想象不好确定,处理时要根据剪、折顺序动手实践操作一下,动手可以直观得到答案,往往能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7 (2012?西宁)折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也是每一个人从小就经历的事,它是一种培养手指灵活性、协调能力的游戏,更是培养智力的一种手段.在折纸中,蕴含许多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纸验证数学猜想,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照图①~④的过程折叠后展开,请选择所得到的数学结论( )

A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B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 .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思路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也可仔细观察图形特点,利用对称性与排除法求解. 解:如图②,∵△CD

E 由△ADE 翻折而成,

∴AD=CD ,

如图③,∵△DCF

由△DBF 翻折而成,

∴BD=CD ,

AD=BD=CD ,点D 是

AB 的中点, ∴CD=

1

2

AB ,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7.(2012?宁德)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①、图②所示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图③中的虚线剪裁,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 )

A .

B .

C .

D .

四、中考真题演练 1.(2012?衡阳)一个圆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圆锥的底面积为( )

A .30πcm 2

B . 25πcm 2

C . 50πcm 2

D . 100πcm 2 2.(2012?福州)⊙O 1和⊙O 2的半径分别是3cm 和4cm ,如果O 1O 2=7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含

B . 相交

C . 外切

D . 外离 3.(2012?安徽)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a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a2B.3a2C.4a2D.5a2 4.(2012?安徽)如图,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上的一点P作直线?,与⊙O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设OP=x,则△PAB的面积y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

C.

D .

5.(2012?黄石)有一根长40mm的金属棒,欲将其截成x根7mm长的小段

和y根9mm长的小段,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若使废料最少,则正整数x,

y应分别为()

A.x=1,y=3 B.x=3,y=2 C.x=4,y=1 D.

x=2,y=3

6.(2012?长春)有一道题目:已知一次函数y=2x+b,其中b<0,…,与这

段描述相符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A.

B.

C.

D.

7.(2012?荆门)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

AB∥x轴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B,以AB为边作?ABCD,其中C、

D在x轴上,则S□ABCD为()

A.2 B.3C.4D.5

8.(2012?河池)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c>bc B.a+c>b+c C.

D.a b>b2

9.(2012?南通)已知x2+16x+k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等于()A.64 B.48 C.32 D.16 10.(2012?六盘水)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a+b)2=a2+b2C.(﹣2a)3=﹣6a3D.﹣(x﹣2)=2﹣x

11.(2012?郴州)抛物线y=(x﹣1)2+2的顶点坐标是()

A.(﹣1,2)B.(﹣1,﹣2)C.(1,﹣2)D.(1,2)12.(2012?莆田)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丙、丁四队女演员的人数相同,

身高的平均数均为166cm ,且方差分别为=1.5,=2.5,=2.9

=3.3,则这四队女演员的身高最整齐的是()

A.甲队B.乙队C.丙队D.丁队13.(2012?怀化)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是否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取10

株分别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方差分别是3.9、15.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

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D.无法确定

14.(2012?长春)如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某校在五个班级中对认识它的人数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单位:人):30,31,27,26,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7 B.29 C.30 D.31 15.(2012?钦州)如图所示,把一张矩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在把以AB 的中点O为顶点的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平铺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

16.(2012?江西)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

A.a户最长B.b户最长C.c户最长D.

三户一样长

17.(2012?大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1),将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OB,则点B的坐标为()A.(1,)B.(﹣1,)C.(O,2)D.(2,0)

18.(2012?长春)在下列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剪掉1个正方形(阴影部分),剩余5个正方形组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9.(2012?凉山州)已知,则的值是()

A .B.

C.

D.

20.(2012?南充)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1.(2012?朝阳)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在水平面上靠在一起,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两个外离的圆B.两个相交的圆C.两个外切的圆D.两个内

切的圆

22.(2012?河池)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分别放在直尺的一组对边上.如果∠1=25°,那么∠2的度数是()

A.30°B.25°C.20°D.15°

23.(2012?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分

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 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

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若点C的坐标为(m﹣1,2n),则m与n的关系为()

A.m+2n=1 B.m﹣2n=1 C.2n﹣m=1 D.n ﹣2m=1

24.(2012?巴中)如图,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能使

△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AC=90°C.B D=AC D.∠B=45°

25.(2012?河池)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菱形,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

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6.(2012?随州)如图,AB是⊙O的直径,若∠BAC=35°,则∠ADC=()

A.35°B.55°C.70°D.110°27.(2012?攀枝花)下列四个命题:

①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③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④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8.(2012?莱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

②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③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30°

④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A.1个B.2个C.3个D.4个

29.(2012?东营)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

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C,D两点,分别过C,D两点作y轴,

x轴的垂线,垂足为E,F,连接CF,DE.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CEF与△DEF的面积相等;②△AOB∽△FOE;③△DCE≌△CDF;④AC=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

②③④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参考答案

三、中考典例剖析

对应训练

1.C

解:设邀请x个球队参加比赛,

依题意得1+2+3+…+x-1=10,

(1)

2

x x

=10,

∴x 2

-x-20=0,

∴x=5或x=-4(不合题意,舍去). 故选C . 2.D

解:当两个圆外切时,圆心距d=1+2=3,即P 到O 的距离是3,则a=±3. 当两圆相内切时,圆心距d=2-1=1,即P 到O 的距离是1,则a=±

1. 故a=±1或±3. 故选D . 3.D

解:A .∵P 点坐标不知道,当PM=MO=MQ 时,∠POQ=90°,故此选项错误;

B .根据图形可得:k 1>0,k 2<0,而PM ,QM 为线段一定为正值,故

1

2

k PM QM k ,故此选项错误;

C .根据k 1,k 2的值不确定,得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不一定关于x 轴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D . 4.C 5.A 6.D

解:∵点B 、点C 、点D 分别是点A 关于x 轴、坐标原点、y 轴的对称点,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8, ∴4×|﹣k|=8, 解得|k|=2,

又∵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 ∴k <0, ∴k=﹣2. 故选D . 7. B .

四、中考真题演练 1.B

2.C

3.A

解:∵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a , ∴AB=a ,且∠CAB=∠CBA=45°, ∴sin45°==

=,

∴AC=BC=a , ∴S △ABC =×

a ×

a=

∴正八边形周围是四个全等三角形,面积和为:×4=a 2.

正八边形中间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2+a 2=2a 2, 故选:A .

4.D

解:当P 与O 重合,

∵A 点在半径为2的⊙O 上,过线段OA 上的一点P 作直线l ,与⊙O 过A 点的切线交于点B ,且∠APB=60°, ∴AO=2,OP=x ,则AP=2﹣x , ∴tan60°==

, 解得:AB=

(2﹣x )=﹣

x+2

∴S

△ABP

=×PA×AB=(2﹣x)??(﹣x+2)=x2﹣6x+6,

故此函数为二次函数,

∵a=>0,

∴当x=﹣=﹣=2时,S 取到最小值为:=0,

根据图象得出只有D符合要求.

故选:D.

5.B

解:根据题意得:7x+9y≤40,

则x ≤,

∵40﹣9y≥0且y是非负整数,

∴y的值可以是:1或2或3或4.

当x的值最大时,废料最少,

当y=1时,x ≤,则x=4,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1×9﹣4×7=3mm;当y=2时,x ≤,则x=3,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2×9﹣3×7=1mm;当y=3时,x ≤,则x=1,此时,所剩的废料是:40﹣3×9﹣7=6mm;当y=4时,x ≤,则x=0(舍去).则最小的是:x=3,y=2.

故选B.

6.A

7.D

解:设A的纵坐标是b,则B的纵坐标也是b.

把y=b代入y=得,b=,则x=,,即A 的横坐标是,;同理可得:B 的横坐标是:﹣.

则AB=﹣(﹣)=.

则S□ABCD =×b=5.

故选D.

8.A

9.A

10.D

11.D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解:如图,作AC⊥x轴于C点,BD⊥y轴于D点,

∵点A 的坐标为(,1),

∴AC=1,OC=,

∴OA==2,

∴∠AOC=30°,

∵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OB,

∴∠AOB=30°,OA=OB,

∴∠BOD=30°,

∴Rt△OAC≌Rt△OBD,

∴DB=AC=1,OD=OC=,

∴B点坐标为(1,).

故选A.

18.D

19.D

20.C

21.B

22.C

解:∵△GEF是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GFE=45°,

∵∠1=25°,

∴∠AFE=∠GEF﹣∠1=45°﹣25°=20°,

∵AB∥CD,

∴∠2=∠AFE=20°.

故选C.

23.B 解:∵OA=OB;分别以点A、B 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

于点C,

∴C点在∠BOA的角平分线上,

∴C点到横纵坐标轴距离相等,进而得出,m﹣1=2n,

即m﹣2n=1.

故选:B.

24.A

25.B

26.B

27.B

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①是假命题;

如图,∠C和∠D都对弦AB,但∠C和∠D不相等,即②是假命题;

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③是真命题;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即④是真命题.

故选B.

28.C

解:①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故①正确;

②∵=3,=,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故②正确;

③如图:∵OA=OB=AB,

∴∠AOB=60°,

∴∠C=∠AOB=30°,

∴∠D=180°﹣∠C=150°,

∴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30°或150°;故③错误;

④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有①②④,共3个.

故选C.

29.C

解:①设D(x ,),则F(x,0),

由图象可知x>0,

∴△DEF 的面积是:×||×|x|=2,

设C(a ,),则E(0,),

由图象可知:<0,a>0,

△CEF 的面积是:×|a|×||=2,

∴△CEF的面积=△DEF的面积,

故①正确;

②△CEF和△DEF以EF为底,则两三角形EF边上的高相等,

故EF∥CD,

∴FE∥AB,

∴△AOB∽△FOE,

故②正确;

③∵C、D是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x+3=,

解得:x=﹣4或1,

经检验:x=﹣4或1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D(1,4),C(﹣4,﹣1),

∴DF=4,CE=4,

∵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A(﹣3,0),B(0,3),

∴∠ABO=∠BAO=45°,

∵DF∥BO,AO∥CE,

∴∠BCE=∠BAO=45°,∠FDA=∠OBA=45°,

∴∠DCE=∠FDA=45°,

在△DCE和△CDF

中,

∴△DCE≌△CDF(SAS),

故③正确;

④∵BD∥EF,DF∥BE,

∴四边形BDFE是平行四边形,

∴BD=EF,

同理EF=AC,

∴AC=BD,

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4个.

故选C.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

一、中考专题诠释

所谓“新概念”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概念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概念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概念”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新概念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规律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1 (2012?永州)我们把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如1,3,9,19,33,…就是一个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个数起,每一个数与它前一个数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如2,4,6,8,10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2.如果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称这个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例如数列1,3,9,19,33,…,它的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2,6,10,14,…,这是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所以,数列1,3,9,19,33,…是一个二阶等差数列.那么,请问二阶等差数列1,3,7,13,…的第五个数应是.

思路分析:由于3-1=2,7-3=4,13-7=6,…,由此得出相邻两数之差依次大2,故13的后一个数比13大8.

解答:解:由数字规律可知,第四个数13,设第五个数为x,

则x-13=8,解得x=21,即第五个数为21,

故答案为:21.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类问题.关键是确定二阶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

对应训练

1.(2012?自贡)若x是不等于1的实数,我们把

1

1x

-

称为x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

1

12

-

=-1,-1的差倒数为

1

1(1)

--

=

1

2

,现已知x1=-

1

3

,x2

是x1的差倒数,x3是x2的差倒数,x4是x3的差倒数,…,依次类推,则x2012= .

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2 (2012?菏泽)将4个数a,b,c,d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

a b

c d

,概念

a b

c d

=ad-bc,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

11

11

x x

x x

+-

-+

=8,则x= .

思路分析:根据题中的新概念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整理后即可求出方程的解,即为x的值.

解:根据题意化简

11

11

x x

x x

+-

-+

=8,得:(x+1)2-(1-x)2=8,

整理得:x2+2x+1-(1-2x+x2)-8=0,即4x=8,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概念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2.(2012?株洲)若(x 1,y 1)?(x 2,y 2)=x 1x 2+y 1y 2,则(4,5)?(6,8)= . 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3 (2012?南京)如图,A 、B 是⊙O 上的两个定点,P 是⊙O 上的动点(P 不与A 、B 重合)、我们称∠APB 是⊙O 上关于点A 、B 的滑动角. (1)已知∠APB 是⊙O 上关于点A 、B 的滑动角, ①若AB 是⊙O 的直径,则∠APB= °; ②若⊙O 的半径是1,

AB=,求∠APB 的度数;

(2)已知O 2是⊙O 1外一点,以O 2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 1相交于A 、B 两点,∠APB 是⊙O 1上关于点A 、B 的滑动角,直线PA 、PB 分别交⊙O 2于M 、N (点M 与点A 、点N 与点B 均不重合),连接AN ,试探索∠APB 与∠MAN 、∠ANB 之间的数量关系.

思路分析: (1)①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即可求解;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再分点P 在优弧

上;点P 在劣弧

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2)根据点P 在⊙O 1上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得到∠APB 与∠MAN 、∠ANB 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1)①若AB 是⊙O 的直径,则∠APB=90. ②如图,连接AB 、OA 、OB .

在△AOB 中,

∵OA=OB=1.AB=

∴OA 2+OB 2=AB 2

. ∴∠AOB=90°. 当点P 在优弧上时,∠AP 1B=∠AOB=45°;

当点P 在劣弧上时,∠AP 2B=(360°﹣∠AOB )=135°…6分

(2)根据点P 在⊙O 1上的位置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点P 在⊙O2外,且点A 在点P 与点M 之间,点B 在点P 与点N 之间,如图①

∵∠MAN=∠APB+∠ANB , ∴∠APB=∠MAN ﹣∠ANB ;

第二种情况:点P 在⊙O 2外,且点A 在点P 与点M 之间,点N 在点P 与点B 之间,如图②.

∵∠MAN=∠APB+∠ANP=∠APB+(180°﹣∠ANB ), ∴∠APB=∠MAN+∠ANB ﹣180°;

第三种情况:点P 在⊙O 2外,且点M 在点P 与点A 之间,点B 在点P 与点N 之间,如图③.

∵∠APB+∠ANB+∠MAN=180°, ∴∠APB=180°﹣∠MAN ﹣∠ANB , 第四种情况:点P 在⊙O 2内,如图④, ∠APB=∠MAN+∠ANB .

点评: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题难度较大,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对应训练

3.(2012?陕西)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四:开放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4 (201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概念: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P1(1,2),点P2(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 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交点).

(1)已知点A(-

1

2

,0),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

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C是直线y=

3

4

x+3上的一个动点,

①如图2,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C的坐标;

②如图3,E是以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C与点E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E与点C的坐标.

思路分析:(1)①根据点B位于y轴上,可以设点B的坐标为(0,y).由“非常距离”的概念可以确定|0-y|=2,据此可以求得y的值;

②设点B的坐标为(0,y).因为|- 1

2

-0|≥|0-y|,所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最

小值为|- 1

2

-0|=

1

2

(2)①设点C的坐标为(x0,3

4

x0+3).根据材料“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

P2的“非常距离”为|x1-x2|”知,C、D两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x0= 3

4

x0+2,据

此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

②当点E在过原点且与直线y= 3

4

x+3垂直的直线上时,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

最小,即E(- 3

5

4

5

).解答思路同上.

解:(1)①∵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B的坐标为(0,y).

∵|-1

2

-0|=

1

2

≠2,

∴|0-y|=2,

解得,y=2或y=-2;

∴点B的坐标是(0,2)或(0,-2);②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1

2

;(2)①∵C是直线y=

3

4

x+3上的一个动点,∴设点C的坐标为(x0,

3

4

x0+3),

∴-x0=

3

4

x0+2,

此时,x0=-

8

7

∴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8

7

,此时C(-

8

7

15

7

);

②E(-

3

5

4

5

).

-

3

5

-x0=

3

4

x0+3-

4

5

解得,x0=-

8

5

则点C的坐标为(-

8

5

9

5

),

最小值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对于信息给予题,一定要弄清楚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本题中的“非常距离”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4.(2012?台州)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a,b的新运算“a⊕b”,使得下列算式成立:

1⊕2=2⊕1=3,(-3)⊕(-4)=(-4)⊕(-3)=- 7

6

,(-3)⊕5=5⊕(-3)=-

4

15

,…

你规定的新运算a⊕b= (用a,b的一个代数式表示).

考点五: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5 (2012?常州)平面上有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BOD=150°(如图),现按如下要求规定此平面上点的“距离坐标”:

(1)点O的“距离坐标”为(0,0);

(2)在直线CD上,且到直线AB的距离为p(p>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0);在直线AB上,且到直线CD的距离为q(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0,q);(3)到直线AB、CD的距离分别为p,q(p>0,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q).

设M为此平面上的点,其“距离坐标”为(m,n),根据上述对点的“距离坐标”的规定,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

①满足m=1,且n=0的点M的集合;

②满足m=n的点M的集合;

(2)若点M在过点O且与直线CD垂直的直线l上,求m与n所满足的关系式.

(说明:图中OI长为一个单位长)

思路分析:(1)①以O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圆,交CD于两点,则此两点为所求;

②分别作∠BOC和∠BOD的角平分线并且反向延长,即可求出答案;(2)过M作MN⊥AB于N,根据已知得出OM=n,MN=m,求出∠NOM=60°,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出sin60°=

MN

OM

=

m

n

,求出即可.

解:(1)①如图所示:

点M1和M2为所求;

②如图所示:

直线MN和直线EF(O除外)为所求;

(2)如图:

过M作MN⊥AB于N,

∵M的“距离坐标”为(m,n),∴OM=n,MN=m,

∵∠BOD=150°,直线l⊥CD,∴∠MON=150°-90°=60°,

在Rt△MON中,sin60°=MN

OM

=

m

n

即m与n所满足的关系式是:m=

3

2

n.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值,角平分线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应训练

5.(2012?钦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x,y),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x,y)=(y,x).如f(2,3)=(3,2);

②g(x,y)=(-x,-y),如g(2,3)=(-2,-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

3))=f(-2,-3)=(-3,-2),那么g(f(-6,7))等于()

A.(7,6)B.(7,-6)C.(-7,6)D.(-7,-6)四、中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2?六盘水)概念:f(a,b)=(b,a),g(m,n)=(-m,-n).例如f(2,3)=(3,2),g(-1,-4)=(1,4).则g[f(-5,6)]等于()A.(-6,5)B.(-5,-6)C.(6,-5)D.(-5,6)

2.(2012?湘潭)文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按此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的平方小1,若输入7,则输出的结果为

()

A.5 B.6 C.7 D.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根据题意得出输出数的式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012?丽水)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010 B.2012 C.2014

D.2016

二、填空题

4.(2012?常德)规定用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3.14]=3.按此规定[]的值为.

5.(2012?随州)概念:平面内的直线

1

l与

2

l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

一点M,点M到直线

1

l、

2

l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概念,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A.2 B.1 C.4 D.3 6.(2012?荆门)新概念:[a,b]为一次函数y=ax+b(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

1

1 x-+

1

m

=1的解为.

7.(2012?自贡)如图,△ABC是正三角形,曲线CDEF叫做正三角形的渐开线,其中弧CD、弧DE、弧EF的圆心依次是A、B、C,如果AB=1,那么曲线CDEF 的长是.

8.(2012?泉州)在△ABC中,P是AB上的动点(P异于A、B),过点P的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不妨称这种直线为过点P的△ABC 的相似线,简记为P(l x)(x为自然数).

(1)如图①,∠A=90°,∠B=∠C,当BP=2PA时,P(l1)、P(l2)都是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其中l1⊥BC,l2∥AC),此外,还有条;

(2)如图②,∠C=90°,∠B=30°,当BP

BA

= 时,P(l x)截得的三

角形面积为△ABC面积的1

4

三、解答题

9.(2012?铜仁地区)如图,概念:在直角三角形ABC中,锐角α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角α的余切,记作ctanα,即ctanα=

α

α

角的邻边

角的对边

=

AC

BC

,根据上述

角的余切概念,解下列问题:

(1)ctan30°= ;

(2)如图,已知tanA=

3

4

,其中∠A为锐角,试求ctanA的值.

10.(2012?无锡)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x1,y1),P2(x2,y2),我们把|x1-x2|+|y1-y2|叫做P1、P2两点间的直角距离,记作d(P1,P2).(1)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P(x,y)满足d(O,P)=1,请写出x与y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所组成的图形;

(2)设P0(x0,y0)是一定点,Q(x,y)是直线y=ax+b上的动点,我们把d(P0,Q)的最小值叫做P0到直线y=ax+b的直角距离.试求点M(2,1)到直线y=x+2的直角距离.

11.(2012?厦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B(6,3),连接AB.如果点P在直线y=x-1上,且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小于1,那么称点P是线段AB的“临近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方程的解是() A.x=±1 B.x=1 C.x=﹣1 D.x=0 思路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1),得 x2﹣1=0, 即(x+1)(x﹣1)=0, 解得:x1=﹣1,x2=1. 检验:把x=﹣1代入(x+1)=0,即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把x=1代入(x+1)=2≠0,即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原方程的解为:x=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对应训练 1.某单位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0场比赛,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应有() A.7队B.6队C.5队D.4队 考点二:特例法 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对各选择支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由此判明选项真伪的方法。用特例法解选择题时,特例取得愈简单、愈特殊愈好.

中考数学压轴题题型解题思路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题型解题思路技巧 数学综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集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综合性,多数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 是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的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 几何型综合题: 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求x的值等,或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端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 解中考压轴题思路:

中考压轴题大多是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掌握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是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列(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其解析式、研究其性质。 二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进行考察和探究。 三是运用转化的数学的思想。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中考压轴题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可把压轴题分离为相对独立而又单一的知识或方法组块去思考和探究。 解中考压轴题技巧: 一是对自身数学学习状况做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试的时候重心定位准确,防止“捡芝麻丢西瓜”。所以,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或几个“难点”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检查前面的题,尽量要保证选择、填空万无一失,前面的解答题尽可能的检查一遍。 二是解数学压轴题做一问是一问。第一问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不是问题;如果第一小问不会解,切忌不可轻易放弃第二小问。过程会多少写多少,因为数学解答题是按步骤给分的,写上去的东西必须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布局要合理;过程会写多少写多少,但是不要说废话,计算中尽量回避非必求成分;尽量多用几何知识,少用代数计算,尽量用三角函数,少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中考数学答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 1.中考选择题解题八技巧 (1)排除法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惟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2)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3)(特例检验法:取满足条件的特例(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验证即可得正确选项,因为命题对一般情况成立,那么对特殊情况也成立。 (4)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5)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6)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

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7)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8)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该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能作为一种严格的论证方法,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探求一般问题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选择题的解法技巧: 1、排除法。是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唯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2、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此类问题通常具有一个共性:题干中给出一些一般性的条件,而要求得出某些特定的结论或数值。在解决时可将问题提供的条件特殊化。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性的特殊图形或问题,而这些特殊图形或问题的答案往往就是原题的答案。利用特殊值法解答问题,不仅可以选用特别的数值代入原题,使原题得以解决而且可以作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图形来进行计算或推理。

专题讲座(数学思想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

专题讲座(数学思想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二、几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转化思想”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思想,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化难为

易,化未知为已知的有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对转化思想并不陌生,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化高次为低次、化多元为一元,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有加减法的转化、乘除法的转化、乘方与开方的转化、数形转化等等。例如: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除法”这两节教学内容中,教材是通过“议一议”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过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个地方虽然很简单,但却充分体现了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加以解决,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后无论遇到多么难、多么复杂的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把“不会的”转化为“会的”、“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加以解决,这符合学生原有认知规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简单而忽视它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往往是越简单、越浅显的例子,越能引起学生的认同,

中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中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2019中考各地区时间不尽相同,部分地区已经结束,部分地区还在备考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的相关内容,以便考生做好考前复习。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 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

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5、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

2014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WORD)1:选择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d27641350.html, - 1 - 2014年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2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的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2012?白银)方程的解是( ) A .x=±1 B . x =1 C . x =﹣1 D . x =0 思路分析: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1),得 x 2﹣1=0, 即(x+1)(x ﹣1)=0, 解得:x 1=﹣1,x 2=1. 检验:把x=﹣1代入(x+1)=0,即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把x=1代入(x+1)=2≠0,即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原方程的解为:x=1. 故选B .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对应训练 1.(2012?南宁)某单位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0场比赛,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应有( ) A .7队 B .6队 C .5队 D .4队 考点二:特例法 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对各选择支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由此判明选项真伪的方法。用特例法解选择题时,特例取得愈简单、愈特殊愈好. 例2 (2012?常州)已知a 、b 、c 、d 都是正实数,且 a c b d ,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

中考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在中考数学解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困难的题目,而往往很多考生在这些难题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中考分数低。所以,我们在中考的时候,就需要掌握一些中考的解题技巧,来解决这些事情。 中考的解题技巧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 首先,审题时注意力要集中,思维应直接指向试题,力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审题时,应弄清已知条件、所求结论,同时在短时间内汇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或两头凑的方法,探索解题途径。特别注意已知条件所设的陷阱,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是否该分类讨论,以免丢解。 其次,在答题顺序上,应逐题进行解答,由易到难。要正确迅速地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效利用时间,为顺利完成中档题和压轴题奠定基础。在逐题进行解答时,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应先放下(别忘了做记号,以免落题),把会解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回来把留下的疑难逐一解决。 第三,遇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不要慌,稳定好情绪。题目貌似异常,其实都出自原本。要冷静回想它与平时见过的题目、书本中的知识有哪些关联。要相信自己的功底,多方寻找思路,便能豁然得释。切忌对着题发呆不敢下手,有时动笔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就图形进行相应地分析,也就做出来了。尽可能解答一步是一步,不放过多得一分的机会。 第四,解综合题时,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否则前面错了,后面即使方法对了,也得分甚少。

最后,注意认真检查,如感觉某题答错了,不能盲目去改,要十分冷静地重新审题,仔细研究,确定此时思路正确,再动笔去改,因为此时易把正确的改错了,尽量减少失误。检查在数学考试中尤为重要,它是减少失误的最有效途径。 另外,面对冲刺中考,本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数学答题的指导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

(完整版)2017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2题和23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2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 =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3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利用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4、综合多个知识点,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换的思想,初中数学中的转换大体包括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而作为中考压轴题,更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换,一道中考压轴题一般是融代数、几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 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指导及案例分析

2019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指导及案例分析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中考日渐临近,在数学总复习的最后阶段,如何有效应对“容易题”和“综合题”,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呢?针对当前中考复习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再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初三毕业班师生参考。 基础题要重理解 在数学考卷中,“容易题”占80%,一般分布在第一、二大题(除第18题)和第三大题第19~23题。在中考复习最后阶段,适当进行“容易题”的操练,对提高中考成绩是有益的。但绝不要陷入“多多益善,盲目傻练”的误区,而要精选一些针对自己薄弱环节的题目进行有目的地练习。 据笔者了解,不少学校在复习中存在忽视过程的倾向,解客观题,即使解其中较难的题时也都只要求写出结果,不要求写出过程,一些同学甚至错了也不去反思错在哪里,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笔者认为,即使是题解简单的填空题也应当注重理解,反思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过程。解选择题也一样,不要只看选对还是选错,要反问自己选择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当然,我们要求注重理解,并不意味着不要记忆,记忆水平的考查在历年中考命题中均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必要的记忆是必须的,如代数中重要的法则、公式、特殊角的三角比

的值以及几何中常见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常用的重要定理等都是应当记住的。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笔者建议同学们适当多做一些考查基础的“容易题”,这样做,虽然花的时间不多,但能及时发现知识缺陷,有利于查漏补缺,亡羊补牢。如果你能真正把这些“容易题”做对、做好,使得分率达到0.9甚至达到0.95以上,那么在中考中取得高分并非难事。 压轴题要重分析 中考要取得高分,攻克最后两道综合题是关键。很多年来,中考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压轴题的主要形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方程式与图形的综合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这类问题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 动态几何问题又是一种新题型,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在这类问题中,往往把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总之,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解压轴题,要注意分析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说来,如果综合题(1)、(2)、(3)小题是并列关系,它们分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超实用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数学试卷答得好坏,主要依靠平日的基本功。只要“双基”扎实,临场不乱,重审题、重思考、轻定势,那么成绩不会差。切忌慌乱,同时也不可盲目轻敌,觉得自己平时数学成绩不错,再看到头几道题简单,就欣喜若狂,导致“大意而失荆州”。不是审题有误就是数据计算错误,这也是考试发挥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认真对待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主要把好4个关: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题一秒”;③把好书写表达规范关;④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 一、答题先易后难 原则上应从前往后答题,因为在考题的设计中一般都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设计的。先答简单、易做的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也避免因会做的题目没有做完而造成的失分。如果在实际答卷中确有个别知识点遗忘可以“跳”过去,先做后面的题。 二、答卷仔细审题稳中求快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中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答题时间比较紧,尤其是最后两道题占用的时间较多,很多考生检查的时间较少。所以得分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第一次的答题上。另外,像解方程、求函数解析式等题应先检查再向后做。 三、答数学卷要注意陷阱 1.答题时需注意题中的要求。例如、科学计数法在题中是对哪一个数据进行科学计数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等等。 2.警惕考题中的“零”陷阱。这类题也是考生们常做错的题,常见的有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一元二次方程的二项系数“不为零”(注意有没有强调是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中有关系数“不为零”;a0=1中“a不为零”等 3.注意两(或多)种情况的分类讨论问题。例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高在形内、形外、两三角形相似、两圆相交、相离、相切,点在射线上运动等。 四、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 做到稳中有快,准中有快,且快而不乱。要提高答题速度,除了上述的审题能力、应答能力外,还要提高书写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写字快,还要写得规范,写得符合要求。比如,填空题的内容写在给定的横线上,改正错误时,要擦去错误重新再写,不要乱涂乱改;计算题要把“解”写上,证明题要把“证明”两字写上,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整齐有序,过程清楚;尤其几何题要一个步骤一行,步骤要详细,切不可跳步。作图题用铅笔作答等。答题时不注意书写的清晰,字迹潦草到看不清楚的地步,乱涂乱改的结果使卷面很不整洁,在教师阅卷时容易造成误解扣分。 五、对未见过的题目要充满信心 在每门课的中考中,遇到一至几道未见过的,不会做的难题,这是正常现象;反之,如果一门课的题目,大家都会做,甚至都觉得很容易,这份考题就出糟了,它无法实现合理的区分度,。因此,考题中,若没有一些大家末曾见过的"难题",反而是不正常了!不慌不躁,冷静应对!在考试时难免有些题目一时想不出,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因为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往往就会豁然开朗了。综合题的题目内容长,容易使人心烦,我们不要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好找了。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超详细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 巧超详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解说 数学压轴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知识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综合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实际情况,压轴题多以函数和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压轴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也相当隐蔽,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下面谈谈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技巧。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 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 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解:(1)点A的坐标为(4,8) (1) 分 将A (4,8)、C(8,0)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ax2+bx 8=16a+4b 得 0=64a+8b 解得a=-1 2 ,b=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 2 x2+4x (3) 分 (2)①在Rt△APE和Rt△ABC中,tan∠PAE=PE AP = BC AB ,即 PE AP = 4 8

中考数学十大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十大解题技巧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 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 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 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 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 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 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 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 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 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 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 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 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 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 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 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 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 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 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

四川省木里县中学中考数学专题讲座抛物线及几何问题复习

抛物线与几何问题 【知识纵横】 抛物线的解析式有下列三种形式:1、一般式:2y ax bx c =++(a ≠0);2、顶点式:y =a(x —h) 2-+k ;3、交点式:y=a(x —x 1)(x —x 2 ) ,这里x 1、x 2 是方程ax 2 +bx+c=0 的两个实根。 解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善于求点的坐标,进而求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基础;而充分发挥形的因素,数形互动,把证明与计算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典型例题】 【例1】 (浙江杭州)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0,t ),点Q (t ,b )。平移二 次函数2 tx 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F 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Q ;②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OB∣<∣OC∣),连结A ,B 。 (1)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F , OC OB OA ?=2 ?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如果AQ∥BC,且tan∠ABO=2 3 ,求抛物线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思路点拨】(1)由关系式OC OB OA ?=2 来构建关于t 、b 的方程;(2)讨论 t 的取值范围,来求抛物线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2】(江苏常州)如图,抛物线2 4y x x =+与x 轴分别相交于点B 、O,它的顶点为A,连接AB,把AB 所的直线沿y 轴向上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l,设P 是直线l 上一动点.

(1)求点A 的坐标; (2)以点A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菱形、等 腰梯形、直角梯形,请分别直接写出这些特殊四边形的顶点P 的坐标; (3)设以点A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 点P 的横坐标为x,当462682S +≤≤+时,求x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3)可求得直线l 的函数关系式是y=-2x ,所以应讨论①当点P 在第二象限时,x<0、 ②当点P 在第四象限是,x>0这二种情况。 【例3】(浙江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坐标为(2,4),直线2=x 与x 轴相交于点B ,连结OA ,抛物线2 x y =从点O 沿OA 方向平移,与直线2=x 交于点 P ,顶点M 到A 点时停止移动. (1)求线段OA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设抛物线顶点M 的横坐标为m , ①用m 的代数式表示点P 的坐标; ②当m 为何值时,线段PB 最短; (3)当线段PB 最短时,相应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QMA 的面积与△PMA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2)构建关于PB 的二次函数,求此函数的最小值;(3)分当点Q 落在直线OA 的下方时、当点Q 落在直线OA 的上方时讨论。 【例4】(广东省深圳市)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0(2>++=a c bx ax y 的图象的顶点为D 点,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OB =OC ,tan∠ACO=3 1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经过C 、D 两点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E ,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 , 使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 y B O A P M x 2x =

专题讲座 ——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专题讲座——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近几中考试题都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知识考查基础化;二是题材选择生活化;三是能力要求层次化;四是思维模式开放化;五是试卷结构格式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下面就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是总复习的重点。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充分体现“习、练、透”。 1.习,即温习。在每单元的复习之前,让学生事先依据要求进行温习,例如:要求他们根据考试大纲,温习所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提纲,编写复习资料,各自编写单元或综合试题,互相考查,互相研究解题答卷的技巧,互评试卷的优劣性等等。同时,运用“讲演法”,让学生对现阶段复习进行回顾、思考及提高,以便指导下阶段的复习。所谓的“讲演法”不只是用语言表述,更主要是对复习的总结。 2.练,就是在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讲解,在每一个单元设计一些针对性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练习,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形成严格又精确的思维习惯。运用数字化的处理方

式,进行建模训练,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事物表象之下的数量关系,提出带普遍意义的数学问题,达到强化、巩固复习效果。 3.透,就是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并贯穿复习的始终。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区别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将繁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交叉的知识立体化,横纵的知识网络化。这样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按这个层次结构,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复习质量和效 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 分类复习,一一击破 分类复习的依据为内容分类和题型分类两种形式。根据不同要求,对相关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综合比较讲解等。下面谈谈题型分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复习课中,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很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概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一道综合题推理运算论证时,有意识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优越性,在哪里体现了数形结合,使问题得到转化,哪里体现方

初三中考数学的解题技巧总结

初三中考数学的解题技巧总结 1.标准化试题的漏洞 除了用了知识点之外,用选择题本身固有漏洞做题。大家记住一点,所有选择题,题 目或者答案必然存在做题暗示点。因为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题能做,只要题能做,必 须要有暗示。 1有选项。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判断答案是选或不选。如两个选项意思完 全相反,则必有正确答案。 2答案只有一个。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当时不明白什么道理,但是看到答案就能明白。由此选项将产生暗示3题目暗示。选择题的题目必须得说清楚。大家在审题过程中,是必 须要用到有效的讯息的,题目本身就给出了暗示。 4利用干扰选项做题。选择题除了正确答案外,其他的都是干扰选项,除非是乱出的 选项,否则都是可以利用选项的干扰性做题。一般出题者不会随意出个选项,总是和正确 答案有点关系,或者是可能出错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个命题过程得出正确的结论。 5选择题只管结果,不管中间过程,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大胆的简化中间过程。 6选择题必须考察课本知识,做题过程中,可以判断和课本哪个知识相关?那个选项与这个知识点无关的可立即排除。因此联系课本知识点做题。 8选择题必须保证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当大家花很多时间想不对的 时候,说明思路错了。选择题必须是由一个简单的思路构成的。 2.选择题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达到题目要求。 这种直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判断或推理而得到的答案的解选择题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二、间接法:间接法又称试验法、排除法或筛选法,又可将间接法分为结论排除法、 特殊值排除法、逐步排除法和逻辑排除法等方法。 1结论排除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排除掉, 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逐一验证所给结论正确性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称之为结论排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