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例题】

1、据你所知,下列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是()A水绵B葫芦藓C肾蕨D水稻

2、北宋欧阳修的诗名“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名中“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背”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3、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A.生活在水中

B.有茎、叶的分化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没有真正的根

4、下列属于祼子植物的是() A.桃 B.松 C.高粱 D.棉花

5、下列植物中,种类最多、适应最强、分布最广的是()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下列有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被着植物

B.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属于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广的植物

D.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不能产生种

7、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是,裸子植物()

A.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B.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种子中没有胚

D.不用种子繁殖后代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呈现绿色的原因是水中有大量的()

A.单细胞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细菌

D.蕨类植物

9、肾蕨叶态优美,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栽培。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应如何管理()

A.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

B.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

C.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

D.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10、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星期天采集了如下图所示植物的标本,请你帮他们完成下

列问题:

(1)请将这六种常见的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

一类是_ _;另一类是。分类的依据是_____。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植物中能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上述植物中最早出现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四种植物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所示植物与桃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植物,结构最简单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只有根、茎、叶三种器官,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但生殖离不开水,只适于生活

在阴湿的环境中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葵花籽”是图乙所示植物的哪一种器官?_________。

(5)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它们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________。

12、下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可以

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D 和F 的不同之处在于__ 。

(3)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时候,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 。

(4)你能把以上植物所属的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吗? 。

A

B

C

D

E F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概念:水分以气态众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及部位

部位: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二、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①分为上、下表皮,由表皮细胞构成。

表皮②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保护组织)的通道。下表皮的气孔多,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

胞中有叶绿体,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栅栏组织

叶肉

(营养组织)海绵组织

支持作用

叶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由下到上)

(输导组织)输导作用

筛管:输导有机物。(由上到下)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温度和空气流动状况。

①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四、蒸腾作用的意义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向上运输。

③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④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水循环。

五、蒸腾作用的应用:

(1)大树底下好乘凉。(原因: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2)移栽植物时要去队一部分枝叶、选择阴天和傍晚、移栽以后要遮阴等,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成活。

(3)北方一到冬季,很多树木的叶子凋落。(原因:降低蒸腾作用。)

【例题】

1、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大树下面好乘凉”,在树下我们会感觉到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低,这是因为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3、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A.气温37度,阴天,无风

B.气温37度,晴天,有风

C.气温20度,阴天,有风

D.气温20度,晴天,无风

4、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

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

5、在阴雨天移栽植物幼苗,容易成活的原因是()

A.降低了光合作用

B.降低了蒸腾作用

C.增强了呼吸作用

D.增强了吸收作用

6、我国北方地区每到秋季植物都会落叶,原因是()

A.减少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水分

B.减少呼吸作用,保持体内有机物

C.减少光合作用,保持体内的水分

D.无意义

7、将一片刚摘下的菠菜叶片浸在盛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数比正面

多.该现象说明菠菜叶片的()

A.背面气孔数较多

B.背面颜色较深

C.正面气孔数较多

D.正面颜色较深

8、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是解暑佳果.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

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果实的膨大

C.蒸腾作用

D.植株生长

9、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

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变化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左端上升,蒸腾作用 B右端上升,光合作用

C左端上升,呼吸作用 D右端上升,分解作用

10、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

D.蒸腾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

11、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12、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3、炎热的夏天,到树林里感到比较舒适,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更新空气

B.树木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

C.树木能净化空气

D.树木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14、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

15、叶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

A.表皮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B.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C.表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

D.保卫细胞呈半月形

16、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

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17、下列不利于

...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

A.带土移栽 B.选择阴雨天移

C.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D.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

18、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主要是( )

A.叶片

B.气孔

C.保卫细胞

D.表皮细胞

19、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20、秋天,你会发现自然落在地上的杨树叶( )

A.多数是叶的正面朝上

B.多数是叶的背面朝上

C.都是叶的正面朝上

D.都是是叶的背面朝上

21、如图为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叶片表皮细胞的结构相比,保卫细胞多了。

(2)夏天炎热的中午,气孔一般处于图所示的状态,此

时蒸腾作用很弱。你认为在叶片下表皮看到的气孔多,还

是在上表皮看到的气孔多?。

(3)气孔是植物进行_______的“窗口”,_______的“门户”,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_________细胞控制。

(4)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的状态为图中____所示的状态,这时空气_____气孔,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下同),蒸腾作用也随之________。

22、下图为植物叶片纵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1)叶片蒸腾作用需要的水大部分是由[ ]

运来的。

(2)对叶片内部起保护作用的是[ ] 和

[ ] 。

(3)图中各结构的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体的是[ ]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此进行。

(4)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 ] ,它的开闭受的控制。

(5)制作菠菜叶横切面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______的一片,

制成临时切片观察。

(6)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哪一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

A.5×、10×

B.5×、40×

C.10×、10×

D.10×、40×

(7)观察到的上表皮是图中的__________(写编号)。

(8)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图中__________(写编号)。

(9)分别撕取一小块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你估计气孔较多的是_________。

23、为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实验: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

相同的三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甲:光照、潮湿;乙:光照、干燥;丙:黑暗、干燥。2小时后,分别测出三个量筒中的失水量。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该同学是根据___________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果以乙和丙作为一组实验,则其变量是,实验结果是。

(3)该同学在水面上滴加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并在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其目的是____。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

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如图)

1、选择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

2、暗处理目的: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目的:形成一组对照: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

3、选叶部分遮光

变量:有无光。

①方法:隔水加热。

4、脱色: ②目的:把叶片中的叶绿素溶于酒精。

③叶片变化: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④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易燃烧。

5、漂洗:

6、滴加碘液后的现象:遮光部分变蓝色,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7、结论:①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

1、装置设计:将金鱼藻放在水槽里,在金鱼藻上倒罩一个漏斗,将一试管倒扣在漏斗上,放

置阳光下照射。(如图)

2、检验氧气的方法: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得出结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能

叶绿体

(三)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1、装置设计:(如图)注: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变量:有无二氧化碳。

3、实验现象:甲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不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变蓝色。

4、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四)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1、装置设计:(如图)

2、变量:有无水。

3、实验现象:叶片的A 部分遇碘液不变蓝,

叶片的B 部分遇碘液变蓝色。

4、得出结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五)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1、装置设计:(如图)

2、变量:有无叶绿体。

3、实验现象:叶片的非绿色部分遇碘液不变蓝, 叶片的绿色部分遇碘液变蓝色。

4、得出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合成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2、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能量)

五、光合作用的应用:

1、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经常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原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

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①适时通风。

方法 ②施加有机肥。(有机肥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产生二

氧化碳)

③适当施用碳酸氢氨等气肥。

(2)合理灌溉。(3)延长光照时间。(4)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5)间作套种。

【例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

A. 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 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更明显

C. 增加叶片内淀粉含量

D. 减少叶片内淀粉含量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A. 便于操作

B.产生淀粉更多

C.作为对照组

D.作为实验组

3、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结果边缘未

变蓝色,其他部位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光合作用释放了氧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葱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A.叶子下端没有叶绿体

B.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子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5、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在夏日的一天中,森林里的空气什么时间氧气含量最高?()

A.中午

B.傍晚

C.清晨

D.夜晚

6、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 )。

A. 美观

B. 为金鱼提供营养

C.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增加水中氧气浓度

7、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

A.氧气的释放量

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有机物的形成量

D.水的消耗量

8、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角度来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 水

D. 光

9、冬天蔬菜大棚为了获得高产,除满足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

A.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B.增高二氧化碳浓度

C.降低氧气浓度

D.增高氧气浓度

10、我们在过节时经常买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或者带有美丽图案的“艺术

苹果”。“艺术苹果”的形成通常采用苹果长到成熟初期时贴纸的方法。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

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

11、如图,能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条件”的是()

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丙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12、糖尿病人,要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1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4、“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春天正是踏青归来后,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

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A.凉水 B.碘酒 C.酒精 D.洗衣粉

15、右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

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不变蓝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光照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C.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16、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

下(如图)。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主要是因为()

A. 缺水多

B. 氧气太

C. 缺乏二氧化碳

D. 温度太高

1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下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8、下列被称为“空中肥料”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1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四个瓶子均是密封的玻璃瓶),并将它

们放在相同(适宜)的温度环境中。请推测:哪个瓶中的小鱼生活的时间最长?()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21、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22、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

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23、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24、在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的过程中,如果向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瓜果蔬菜能够普遍增产。其原因是增加二样化碳浓度能够()

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D.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25、如图所示,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主要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

B.光

C.水

D.二氧化碳

26、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

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

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叶

片遮光的部分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

(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下列关系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对照组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组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8)光合作用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______转换,即把简单的______,并释放______;二是______转化,即把______。

27、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

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

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

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比较A、B两处,可以

说明;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28、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 所示的光合作

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

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

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

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l)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

说。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是释放出能

量的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

三、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

(一)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装置设计:(如图)

2、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得出结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探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1、检验方法:用一燃烧的蜡烛放入装置中检验其中的氧含量。

2、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熄灭。

3、得出结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四、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五、呼吸作用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的方法:

(1)排涝:农作物被水淹后造成土壤中缺氧,应及时排水,让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以促进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促使其更好的生长。

(2)松土:播种前耕地使土壤疏松,是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种子更好的萌发。给生长中的农作物进行松土,为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栽花的时候,最好用带孔的瓦盆目的:为根进行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

2、降低呼吸作用的方法:

(1)晒干:粮食晒干后储存目的减少含水量抑制呼吸作用。

(2)降低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贮存水果可使用保鲜膜,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从而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时充入二氧化碳可抑制呼吸作用。

(3)降温:大棚内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水果蔬菜放在冰箱内储存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或长时间储存不甜了。

【注意】

1、晚上卧室不宜摆放过多花草,以免夜间植物呼吸作用与人争氧,对人的健康不利。

2、取地窖中的水果或蔬菜时,应先用一燃烧的蜡烛放入地窖检验其中的氧含量,

以免发生意外。

3、新疆的瓜甜的原因:白天温度高,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

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而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多,所

以甜。

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例题】

1、一天,刚从中学退休的奶奶对小明说:考考你,冰箱为什么能够使水果、蔬菜保鲜?小明

尝试着用他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后,奶奶满意的笑了。你认为小明说的关键是:冰箱能够( )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

B. 二氧化碳和水

C. 有机物和水

D. 有机物和氧

4、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6、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

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7、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

高,品质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8、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9、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

A.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12、周末,爱动手的李明在家进行了生物实验。他将甲、乙两个密闭的暖水瓶中分别装入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暖水瓶内温度或氧气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1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

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14、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下图所

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生

理活动是()

A.光台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

15、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6、右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

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17、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根

B.茎

C.任何部位

D.有生命活动的部位

18、我国农村有很多地窖,将甘蔗、马铃薯、红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

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掉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为了照明

B.测定地窖内氧的含量

C.测定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D.燃烧掉地窖内的一氧化碳

19、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

是()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20、根据下式回答:

(1)a、b两过程中,过程对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恒定具有重要作用。(2)当过程a大于过程b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得以,并使植物体表现出现象。(3)温带落叶树木过冬时,仍持续进行作用。它所分解的物质则是通过作用合成并储存在植物体内的。

21、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2],[3],[4]。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2]。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2]是

22、认真分析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探究实验需要对照实验来增强说服力,则你设计的对照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2)乙装置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则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环境中。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__,如果试验成功丙装置试管中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光能,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进入大气,从而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三、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例题】

1、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

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降低了空气湿度

C.蒸腾作用降低了森林的温度,提高了大气湿度

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降低了空气湿度

2、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

3、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是因为()。

①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②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③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和无机盐④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我们常把森林比作“绿色水库”,原因主要是()。

A.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水

B.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C.森林可增加降雨量并截留降雨量的20%~30%

D.植物体内储存着大量水分

5、温室效应是由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①地球上植被大面积被破坏②工业发达,燃烧了大量煤炭和石油

③工业生产中释放二氧化碳④地球上生物数量太多,呼吸作用太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万物生长靠太阳。”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光 B.动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光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生物圈 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生物之间的关系 4、 生物营养关系 1、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 点 2、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 3、生态系统的组成 【知识整合】 生产者一植物 生物部分r 消费者一动物 组成〔 \分解者一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合作关系 自养 生物圈 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 L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 学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程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f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生物营养关系 腐生 异养 寄生 【典题演练】 一:选择题 1、 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青蛙 B 昆虫 C 水稻 D 泥鳅 2、 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 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D.含盐量 ,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 )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4、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 “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 A 、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B 、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 C 、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D 、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 5、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 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害虫适应能力增强 B 、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 、食物链被破坏 D 、网罩影响了才的光合作用 6、 “螳螂捕蝉,黄鹊在后”描述的是( ) A 捕食 B 、合作 C 竞争 D 、生物网 7、 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 ) 鹰 B 、青蛙 C 昆虫 D 、草 &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 A .减小 B .增大 C.不变 D .先减后增 9、 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 .沙漠生态系统 10、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 A .阳光 B.含氧量 C.海水温度 3、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 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A 、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探究实验的步骤: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e、得出结论 f、表达和交流 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2.、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四、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六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是山东科技出版社五四制,生物学六年级下册。本教材改变了以前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对分类学知识不再详细描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注重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重点是植物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特征及在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 教材的知识编排结构是从生活环境、基本特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的,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本章节安排三节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子植物,”这些植物放在一章内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 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3)知道种子的结构,明白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区别。(4)了解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依据并能够举例。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培养团队协作和归纳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通过展示交流,树立自信自强心。 对应课标:

1.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关注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环保意识。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描述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5.说出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主题单元问题设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计 专题一:藻类植物 (2课时) 专题二:苔藓和蕨类植物 专题划分 (2课时) 专题三:种子植物 (3课时) 专题一专题一藻类植物 所需课时本专题使用2课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明白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藻类植物的利用。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说出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现状,形成环保意识。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课后练习二、简答题 1.下列是温带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它们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如下图,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生物前的代号填人方格内。 A.植物B.鼠C.蛇D.鹰E.食虫鸟F.植食昆虫 1______2_____3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 2、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他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请你回忆一下学过的所有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点是: ⑴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________开始的。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供给自己和其它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⑵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______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⑶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_____________. 它们的不同点是: ⑴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的营养级别数目可以是______的。 ⑵不同食物链中,成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3.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1),请据图回答: 1 4 3 2 5 6

(1)该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从营养方式来看,它是 _______生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 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是 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会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它的食物将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______________。 (4)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看,蛇对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_状态,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⑴、兔子、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 中的[]_______把它们分解为[]_____和[]_____。 ⑵、在光照下,A 和B 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__________,制造出的有机物被植物利用,进一步又被动物利用。 ⑶、C 在其中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参加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它的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 5.根据图1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 的发狐 草 兔 鼠 鹰 蛇 图11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学学习与检测(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导学提纲 一、1.生物 2.生物200 二、1.营养物质废物 2.应激性 课堂自测 1.C 2.D 3.D 4.动物真菌病毒 5.200 各不相同共性 知能提升 1.A 2.A 3.A 4.营养物质废物新陈代谢长大繁殖相似差别遗传变异规律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导学提纲 一、微生物微生物空气 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课堂自测 1.B 2.D 3.问题假设计划 知能提升 1.B 2. 方法步骤材料用具 3.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4.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5.自然目的计划感官辅助工具感知考察描述 6.器具材料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导学提纲 1.镜臂镜座 2.支持调节光线的强弱调换物镜长 3.倒像乘积 课堂自测 1.A 2.D 3.B 4.A 5.倒像目镜物镜乘积 6.擦镜纸 知能提升 1.C 2.B 3.C 4.C 5.(1)A (2)A (3)D 6. A 7. 光圈和反光镜 8.40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提纲 一、1.细胞单细胞多细胞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课堂自测 1.D 2.B 3.A 4.C 5.B 6.细胞单细胞多细胞 7.细胞结构功能 知能提升 1.C 2.D 3.C 4.D 5.C 6.生理盐水0.9% 形态 7.(1)[4]细胞壁(2)[5]细胞膜(3)[2]细胞核(4)[6]线粒体 (5)[3]叶绿体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导学提纲 一、1.两个 2.数目体积 3.遗传物质 二、1.组织 2.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3.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课堂自测 1.A 2.C 3.C 4.D 5.细胞分裂 6.分裂形态结构功能 知能提升 1.B 2.D 3.B 4.D 5.小大简单复杂成熟 6.上皮神经肌肉结缔营养保护输导机械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导学提纲 一、1.组织结构 2.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生命活动 课堂自测 1.D 2.C 3.C 4.相似相同 5.组织结构 6.器官次序生理功能 知能提升 1.D 2.B 3.D 4.A 5.消化吸收 6.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导学提纲 一、1.生物下层水圈岩石圈 2.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供给 二、1.场所 2.栖息地 3.破坏丧失 课堂自测 1.B 2.A 3.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 4. 栖息地 知能提升 1.D 2.D 3.C 4.黄河三角洲最快自然保护区 5.破坏丧失 6.掠夺式开发不合理利用 7.下层整个水圈上层 8.空气1 000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导学提纲 一、1.阳光温度空气水分 2.非生物 3.一对照 二、1.生物生物同种不同种 2.分工合作互助斗争 课堂自测 1.D 2.A 3.非生物生物 4.温度 知能提升 1.C 2.A 3.D 4.相互作用同种不同种 5.分工合作互助斗争 6.相互依存斗争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导学提纲 一、1.适应 2.适应 3.耐受 4.自然 二、1.地衣 2.适应改变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讲解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讲解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最完整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与变异、应激性、适应性并影响环境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1、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 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 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 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 、巴斯德 提出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肉汤本身还 是空气?做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来 自于空气。巴斯德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 曲颈瓶的妙处是既保证了空气进入也阻挡了微生物 的进入巴斯德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可能 存在的微生物。本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实验组是曲颈瓶,对照组是直颈瓶。)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 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获得普遍的规律。 ●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大.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沙漠生态系统 10、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 循环、循环B循环、单项 C 单项、单项D单项、循环 1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2.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 A.绿色植物B.分解动、植物遗体及败叶枯枝的微生物C.植食动物D.肉食动物13.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4、(2006 岳阳)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变化可用下列哪一个曲线图来表示?() 1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课后练习二、简答题 1.下列是温带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它们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如下图,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生物前的代号填人方格内。 A.植物B.鼠C.蛇D.鹰E.食虫鸟F.植食昆虫1_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2、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他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请你回忆一下学过的所有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点是: ⑴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________开始的。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供给自己和其它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⑵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______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⑶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_____________. 它们的不同点是: ⑴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的营养级别数目可以是______ 的。 ⑵不同食物链中,成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3.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1),请据图回答: 1 4 3 2 5 6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人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人 1、人猿同祖:森林古猿 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③出现第二性征 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 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等。 缺乏维生素B 1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 1 缺乏症)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少年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 5、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胰腺、肠腺等器官组成。

6、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初步消化产物------→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曲线解读 (3)小肠作为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含有多种消化酶;长,且具有小肠绒毛和皱襞,小肠绒毛壁薄,内含毛细血管 7、食物中毒、绿色食品、平衡膳食宝塔 8、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9、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与呼吸肌有关。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繁殖后代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6.适应并影响环境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二、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上下10千米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1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三、生物学探究方法1.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

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计划是:恰当的科学探究3)制定计划器具)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 2、显微镜使用:1)对光:低倍镜(转换器)、大光圈(遮光器)、反光镜2)安放装片:压片夹、观察对象对准通光孔中心3)观察:①降镜筒(粗准焦螺旋、物镜接近装片2mm)、②升镜筒(左眼目镜,粗准焦螺旋、发现物象),③细准焦螺旋注意: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旋转180°)。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③看到物象在视野偏左上,怎样移到中心?往哪偏,往哪移4)整理和存放3 3、其他研究工具刀片、放大镜、烧杯、酒精灯、滴管、试管、培养皿、镊子、载玻片第二单元认识生物结构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必须认识细胞的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李时珍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B基因是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 C.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A.洋葱表皮 B.黄瓜果肉 C.番茄种子 D.辣椒叶表皮 4、生物能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能利用多种途径排出身体内的废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A、激烈运动后出汗的现象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C、机器人工作需要消耗能量 D、微生物使落叶慢慢腐烂,进而被分解 5、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没有耳垂。这取决于()。 A.DNA B.染色体 C.基因 D.蛋白质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7、“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的()。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癌变 8、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养鸡场中的人和鸡 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狼与鹿 D、花园中的蝴蝶与蝴蝶兰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10、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 A、听觉更灵敏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11、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它属于植物体的()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2、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的话,发动机靠油给汽车提供动力,那么,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 量转换器的是() A.细胞质、液泡 B.细胞核、细胞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膜 13、贯穿于植物体各部分、有运输功能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14、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1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高质量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高质量版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能观察到多个清晰的细胞,在不移动装片位置的情况下,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10X,10X B.5X,10X C.15X,10X D.5X,40X 3. 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上。 A.物镜 B.目镜 C.装片 D.反光镜 4. 济南奥体中心在设计理念上,吸收市树“柳树”,市花“荷花”的视觉元素,形成了“东荷西柳”气势恢弘的建筑景观。组成“柳树”、“荷花”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 组织 B.器官 C.细胞 D. 系统 5.植物的根毛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一些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 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液 D.细胞核 7.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8. 把番茄放在开水中烫一下,能够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9. 羊和青草的结构层次的不同是青草没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0. 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 ①②③④⑥⑤ 1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①制定计划②表达交流③得出结论④提出问题⑤实施计划⑥做出假设 A.④⑥①⑤③②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⑥①③⑤②D.①④⑤⑥③②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 B.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枯枝落叶和动植物的尸体 C. 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D. 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13.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 1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