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由于多年来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国际高价走私,林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全国的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林麝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析,最后对林麝的繁殖养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其分泌物——麝香用途广泛,可作为香料和中成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养殖3 种麝,即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马麝(M.chrysogaster)和原麝(M.m oschiferus),其中林麝为主要养殖种,林麝的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86.8%(徐正强等,2003)。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隶属于麝科Moschidae 麝属M oschus,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麝是珍稀名贵的经济兽类,其所产麝香的应用价值至今无可替代,而林麝养殖是经济效益、药用效益俱佳的产业。因此,加大科研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以实现产业化养殖,是满足麝香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一)林麝的资源价值

林麝所产的麝香,是我国名贵的传统动物中药材,近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证明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此外,麝香作为香料珍品历史悠久,麝香具有独特、柔和而幽雅的香气,它的扩散和透发力极强,具有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它是最适宜于调制各类高级香水的动物性香料。

据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2009)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对麝香的需求量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始终成上升趋势。

(二)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有麝300万只,年产麝香2500千克,20世纪60年代下降到250万只,年产麝香2000千克,20世纪80年代,麝蕴藏量已不足60万只,年产麝香500千克左右(范志勇,2003)。目前,麝类资源基本上呈现零散的岛屿状分布,栖息地也大规模地破碎化,麝类在中国已全部属于濒危物种。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自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开始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

随后几年加强了对林麝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和食物种类的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人工取香技术。

1975年以后,随着林麝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研究的加强和林麝能量代谢、野生林麝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林麝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掌握了麝香分泌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证实了雄性激素是麝香分泌的内因,增加外源性的激素可以刺激雄麝一年多次泌香。

早期的林麝养殖以笼养、舍养和圈养为主,后期改进饲养方法,采用群体饲养和“控制放牧”的方法。几十年来对林麝养殖的的繁殖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多成果,交配的成功率和幼仔的成活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林麝养殖种群的扩大和野放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958年开始养麝后,由于国家支持力度较大,林麝养殖的发展比较顺利。到70年代,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导致技术研究缺乏经费,无法获取养麝的关键技术,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林麝饲养规模始终发展不上去,目前,许多省市的养麝场家均已倒闭,超过百头的养麝场全国仅有4~5家(王海燕,刘文华等,2006),所产麝香数量更是极为有限。

(三)林麝养殖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几十年来人工养麝的发展,林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人工养麝虽然已经有50多年,但是有关林麝(特别是野生林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王淯,姜海瑞等,2006)。

2.饲养管理缺乏科学性、种群退化问题突出。王淯等认为,目前林麝的养殖多是以小群混养的方式,不利于疾病的防治。饲料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没有专门为饲养林麝配置的饲料,导致饲养林麝种群中的个体体质较弱,死亡率高。一些个体养殖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增加圈养数量,造成饲养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再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经验,一些诸如对林麝威胁较大的脓肿、肺炎等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常造成群体死亡。此外,人工养麝由于种群数量少、调入种源比较困难,长期的近亲繁殖,导致品质退化严重,使现存的种麝生产力下降,直接影响人工养麝的规模化发展。

3.国内麝香收购价过低,成为制约养麝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程念,2006)。现今麝香的国内市场价为10万元人民币/千克;而国际麝香价格却达到40-65万元人民币/千克(丁宇晶,刘志宵等,2009)。这就使许多不法分子猎取野外麝或高价收购麝香走私到国外,获取高额利润。

(四)麝类养殖的的研究概况

在麝类资源繁育方面的研究,贾谦等(2004)对几十年来我国人工养麝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应该进行野麝活捕活体取香研究和改进麝类繁育的技术建议,保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俞志成对麝类的养殖技术,具体包括饲养场的建造、麝的喂养以及麝香的采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孟智斌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我国麝香利用的看法,并对麝香的利用管理提出了建议。在对麝类经济效益的调查估计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孟智斌(2004)认为,如果计算麝香作为成分而形成的产品价值以及其独特效用而形成的品牌价值,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王淯、姜海瑞等(2006)在林麝的分类、分布、组织解剖、种群生态学,人工饲养,林麝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资源利用价值,致危因素及保护等方面也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

二、麝类养殖繁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目前,麝类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从而无法合理的衡量目前国内麝类养殖场的经营状况。程念(2006)在总结麝类资源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其他动物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麝类资源繁育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按照此方法,他对国内麝类资源养殖业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四川养麝所、青城麝业、镇坪养麝场和米亚罗养麝场,从盈利能力评价,市场情况分析,资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率评价,发展能力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首先,市场情况、资产经营情况、经营效率等方面对麝类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经济效益排在前列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四川养麝所也是这5家企业中养殖规模最大的。因而,规模的增加可使得物力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大,收益的增加会远大于成本的增加。

第三,经济效益排名第一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名列第二的四川养麝所,在技术力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解决麝类繁育的技术难题,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积极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人工繁育麝类资源的方法。而四川养麝所则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人工养麝的科研机构,它对野麝活捕,饲养饲料,驯化繁殖,疾病防治及活体取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等规模人工养麝技术。因此这两家企业的发展较快,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的资产经营状况在所有比较的养殖企业中比较差,其原因之一是资产负债率较高。凤县目前采用的“协会+公司+科研+农户”的养殖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户的资金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借款,因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较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林麝养殖的规模效应,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认为人工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他们提出了林麝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E-养麝场的经济效益;Na-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Mm-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Pm-麝香的价格;Nt-麝场所有麝的总数量;Cm-麝场平均每头麝的饲料成本;Cl-整个麝场的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d-麝场固定资产投资折算。

丁宇晶,刘志霄等指出,制约我国养麝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物种特性方面。在我国目前养麝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饲养麝群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Mm)较难突破15 g,而养麝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只是雄麝产的麝香。根据上述公式,饲养场规模越大,饲料成本(Nt*Cm)越大,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l)相应增大,麝场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必然增多(Cd增大),但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Na,一般为Nt的l/3)增加相对较小,而Mm提高的幅度已非常有限,麝香的价格又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越低。

三、对林麝繁育和产业化养殖的建议

林麝养殖作为解决麝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达到养殖产业化的目标。目前有不少关于麝类资源状况和人工养麝的技术性研究文献,但是关于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应当在加大力度突破林麝养殖技术难题的同时,将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研究作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全面、合理的保证麝类资源的健康发展。

对林麝养殖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方面的建议:

1.改善养殖模式

麝类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自然繁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规模的增长。因此,林麝的养殖方式,应当以“封山散养”为主,结合技术支撑,促进林麝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资金方面应对林麝养殖的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林麝养殖企业应加大引资力度,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具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

3.扩大林麝养殖企业的规模

林麝养殖的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林麝养殖企业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因此,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建议将其合并或者取缔。

4.加速技术攻关

加强对林麝养殖产业化的重点技术进行攻关,包括:林麝养殖营养需求的研究,林麝繁殖育种的研究,林麝疾病防治的研究和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以及对林麝养殖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等。

5.建立企业,促进林麝养殖产业化

从陕西凤县的养殖模式不难看出,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不仅为农民带来了收入,而且也为企业提高了林麝的繁育质量。企业和农民

应发展互动合作的养殖模式,即在养麝的种源,养麝的技术,养麝的饲料,麝香的市场收购等方面相互协调和帮助。

6.逐步开放麝香的价格

麝香的价格过低,会直接影响林麝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麝香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是提高麝类养殖繁育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程念,2006)。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也指出,开放麝香的价格,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更疯狂的偷猎而使残存的野生麝种群雪上加霜。因此,从慎重的角度出发,国家应该首先提高麝香的价格,待时机成熟时开放麝香的价格,以便带动麝类养殖业的发展。此外,规定麝香使用相关的中医药企业参与到养麝场的共建中以控制麝香价格、降低风险也十分必要。

养麝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养麝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麝,俗称香獐,是食性较广的草食性反刍动物。雄麝所产的麝香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消炎解毒等功效。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前列腺炎、肿瘤、痛经、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核、白癜风等病。我国人民认识麝及其产品的价值以及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已对麝香入药做了详细的记载。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处方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出口中成药中,需加入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速效救心丸、六神丸等。麝香具有香味浓厚、柔和、持久和良好的定香作用,为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 以天然药物为原料的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日益发达,急需大量的动物生产麝香,具有十分广阔而持久的市场。但国内外市场上天然麝香缺口很大,价格居高不下。这种市场潜力大、价格又十分昂贵的商品,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有利于养麝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麝香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生产的麝香质量上乘,产量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使用麝香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都是猎杀野麝获取麝香,不论公、母、仔一并捕杀。这种原始的获取麝香方法,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森林采伐,野麝栖息环境缩小,数量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野生麝250万头左右,年产麝香2000千克上下;到了80年代中

期,麝的资源量已降至60万头以下,随之麝香年产量下降到500千克左右。60-70年代,麝资源10年减少一半,80年代,不到5年就减少一半,野生麝数量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与60年代相比,全国每年减少1500-1800千克麝香产量,直接经济损失5亿-8亿元,并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发展。中国人工养麝的成功,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国内市场对麝香的需求及增加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永续利用麝资源,开拓出积极有效的途径。 一、养麝的经济意义 养麝所取的麝香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雄麝的香囊壳及香仁即称为麝香,可供入药。 1.麝香为成熟雄性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本草纲目》记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 麝香性温味辛,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消炎、解毒之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厥昏迷、寒邪腹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胎死腹中等症。药理研究证明,麝香能促进腺体的分泌,有发汗和利尿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及心脏的作用,还有抗菌、消炎作用。我国人民用麝香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收集的中成药处方中需要麝香的有295种之多。利用11种动物药材生产的430种中成药中,如常用的六神丸、牛黄清心丸、人参再造丸、虎骨酒、回生急救丸、安宫牛黄丸、速效救心丸等,需用麝香的有186种,占总数的43%,且多属名贵中成药。近代用于治疗冠

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 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

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 (二)建设地点: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 (三)建设时间: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四)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刘春喜 (五)项目主管部门法人代表 主管部门: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刘春喜 (六)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注册资金柒佰伍拾叁万玖仟贰佰元,主要业务从事山羊饲养、鸡养殖、植树造林。 (七)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畜牧法》 《动物防疫法》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8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682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167 (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山羊养殖区建设、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支持体系建设。 山羊养殖区建设:山羊养殖区的选址及规划,生产和生活区的布局设计,各种功能羊舍的设计建设,饲料加工厂建设,消毒防疫隔离设施建设,场区道路、绿化、供电供水设施建设。 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雨污分离设施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加工厂建设及生物安全处理设施建设。 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山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垫草、尸体和残渣等处理设施建设,可参照经济循环利用的设施建设标准。 项目支持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畜牧防疫、畜牧污染防治与治理等技术规范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模式及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技术指导与培训体系建设。 (九)项目总投资与构成 项目总投资45万,其中单位自筹 10 万,银行贷款 35 万。 (十)基本结论 实施本项目,将建设市级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施规范养殖及智能管理、开展污染治理和合理利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养殖经济收益,提升区域农业经济综合效益,还极大的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全县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项目背景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标准化畜牧养殖场的建设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及时配套加工业,从而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生产体系,培育新的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马角寺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编制单位:川江盛马肉牛养殖合作社 编制时间:2017年4月 马角寺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马角寺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二、项目主管单位:川江盛马肉牛养殖养殖合作社 三、项目第一责任人:李明伟 四、项目实施单位:川江盛马肉牛养殖合作社 五、项目实施地点:马角寺村 六、建设工期:2017/4/12

七、建设主要内容:新建圈舍1000平方,购买饲料加工机1台,建 化粪池30立方1个,建消毒室1个,建消毒池1 个,引进肉牛80头 八、项目总投资:100万 第一章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 林地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1.2万公顷,其中:幼林、杂冠林0.8万公顷,中龄林、成熟林各0.2万公顷,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水量、水质动态稳定,补给条件良好,资源丰富,按流量最小值计算,日可采水量为5011立方米,年可采水量为182.5万立方米,具有良好开发价值。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马角镇工业的末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农业产业大户,但由于广大农户的生产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难以组织规模化农业生产,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调动最广大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实行共同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加快马角镇农业产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第三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要求,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促使产业建设与农

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范文

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成都中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某县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涉及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现状、项目选址、建设方案、经营策略、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节能及节能措施、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及风险分析、效益分析等方面,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 【项目简介】 某县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位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区.项目计划流转125亩土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划3年内发展到养殖肉牛10万头,基础母牛10000头,年繁殖犊牛10000头,育肥牛出栏15000头,其运营投资总额为21750万元,项目预计于2019年9月开始实施。 【市场行业分析】 2013年中国牛出栏量为4828.15万头,较2012年同比增长1.41%;2014年中国牛出栏量在4235万头左右,预计增幅为-12.28%。 2013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4.92公斤左右,这和世界人均消费量约10公斤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约1倍的差距。这是国内牛肉消费总量将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研究资料显示,中国牛肉需求有望从2008年的600万吨上涨到2015年的740万吨。 【某县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2项目实施单位概况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3.2编制原则 1.3.3研究范围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2.1.1发展养牛业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2.1.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新方向 2.1.3养牛业社会需求巨大,经济效益显著 2.1.4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畜牧业发展 2.1.5区域发展规划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2.2.2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2.2.3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2.4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 2.2.5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2.2.6 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行业现状 3.1.1肉牛养殖行业总体规模

乳制品行业调研报告

乳制品行业调研报告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XX年下半年开始,奶牛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而且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 是其它被人忽视的问题呢?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奶农关心收益,但对奶价充满忧虑;企业关心效益,但对奶源抱有疑虑;消费者关心自身权益,但对产品的品质怀有顾虑。奶牛养殖业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一、奶牛养殖的滑坡 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出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XX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

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到2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头,比一季度末的1384头,减少483头,下降%,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栏数比一季度末减少三分之一。郊区康源奶牛场一季度末存栏74头,6月份全部卖到河北,平均售价为每头3000元;盂县先文奶牛厂一季度末存栏87头,二季度全部出售到忻州,最低价每头4000元,最高也只有7000元,与购买时每头14000元相比,共赔钱近17万元;平定县华润乳业有限公司是阳泉市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奶牛养殖企业,设计能力为500头,一季度末存栏408头,到二季度末仅剩56头。 造成奶牛养殖滑坡的原因,除受“三鹿事件”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因素: 一是售价过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近期,奶牛养殖户出售的牛奶一般在每市斤元之间,阳泉郊区康源奶牛养殖基地是较大的奶牛企业,与田园乳业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每市斤奶卖到元,但仍低于成本价,而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只能随市场奶价波动,一般只能卖到每市斤元,卖奶收

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由于多年来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国际高价走私,林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全国的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林麝养殖产业的 经济效益进行了探析,最后对林麝的繁殖养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其分泌物——麝香用途广泛,可作为香料和中成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养殖3 种麝,即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马麝(M.chrysogaster)和原麝(M.m oschiferus),其中林麝为主要养殖种,林麝的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86.8%(徐正强等,2003)。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隶属于麝科Moschidae 麝属M oschus,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麝是珍稀名贵的经济兽类,其所产麝香的应用价值至今无可替代,而林麝养殖是经 济效益、药用效益俱佳的产业。因此,加大科研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以实现产业化养殖,是满足麝香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一)林麝的资源价值

林麝所产的麝香,是我国名贵的传统动物中药材,近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证明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此外,麝香作为香料珍品历史悠久,麝香具有独特、柔和而幽雅的香气,它的扩散和透发力极强,具有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它是最适宜于调制各类高级香水的动物性香料。 据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2009)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对麝香的需求量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始终成上升趋势。 (二)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有麝300万只,年产麝香2500千克,20世纪60年代下降到250万只,年产麝香2000千克,20世纪80年代,麝蕴藏量已不足60万只,年产麝香500千克左右(范志勇,2003)。目前,麝类资源基本上呈现零散的岛屿状分布,栖息地也大规模地破碎化,麝类在中国已全部属于濒危物种。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自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开始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 随后几年加强了对林麝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和食物种类的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人工取香技术。

建设养殖场可行性报告

省保靖县碗米坡镇陇西村 建设黄牛、山羊养殖场可行性报告

2012年2月20日 陇西村建设养牛场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摘要 陇西村养牛场坐落在陇西村老寨组。本项目生产经营规模为年出栏瘦牛肉XX头的生态牛,山羊XX头,肉牛、山羊全部屠宰加工出厂,向全县和附近市县销售。拟固定资产总投资XX万元,年销售收入XX万元,年均利润XX万元。计划分二期完成,第一期年出栏肉牛XX头,山羊XX头(2014年),第二期年出栏肉牛再增加XX头,山羊XX头(2015年),总规模达XX头。 二、项目建设背景、目的和依据 陇西村地处xxxx,全村共xxx户,xxx人,人均耕地面积xx 平方米。一直以来全村只能靠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经济收入少,

为搞活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村根据自身有利条件建设养殖场。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安全、生态、绿色优质牛肉和牛奶的销售是将愈益呈现更大的市场空间,整个养牛业将会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由于受饲料成本、疫病等影响和农副产品价格的理性回归,国市场牛肉和山羊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扬,并且一涨再涨,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民养殖低效的不利态势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资金和人力资源不断投入其中,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牛场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项目建立的生态养殖场,将强调生物链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的产品安全为目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标准、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模式,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的畜禽产品和奶制品,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该项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国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项目建成将具有极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 1.建设标准、规、生态养牛场符合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的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当前,随着规模化饲养比例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向畜牧养殖小区、

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方案一:濮阳县大河肉牛养殖场新建500头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养殖场简介 濮阳县大河肉牛养殖场立于20xx年11月,位于梨元段寨村占地面积15亩,经营性质为股份制。拟新建500头畜位标准化肉牛生态养殖场,并建设场内基础设施。建设污染物减排和治理设施,实现污染治理,从而营造生态养殖场。 二、模型与目标 1、模型 本项目将执行“新建500畜位标准化肉牛生态养殖场(区)模块设计”设计模型。

2、目标 模块设计以500畜位肉牛场为目标对象,对养殖场选址,饮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牛舍建筑设计、卫生防疫、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进行设计,为河南省黄河转变肉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示范指导。 三、建设用地 肉牛场建设用地一般为每头牛13平方米,按照该指标存栏量500头,养殖规模的肉牛场约占10亩用地。 四、建设内容与投资 本模块建设内容包括育肥牛舍,地面改造、消毒室、青贮室等建设物和各种设备的购置等。 该模块工程造价万元,其中土建工程万元,设备设施工程万

元,养殖场设计万元,施工监理万元。(详见表1-3、表1-4) 五、招投标 养殖场委托河南兴伟招标有限公司全权负责项目招投标工作。20xx年2月17日《河南日报》刊登了招标邀请书,3月21日9时在濮阳市桃园酒店二楼会议室公开开标,除了投标人和养殖场之外还邀请了县法院、县纪检委、发改委、项目办等现场监督。经过评定河南三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六、建设 1、整理土地、拆除原有设施大概用时10天。 2、土建基础建设用时约80天。 3、内部配套设备(水电等)和土建同时进行。

4、完工后即招聘员工。 七、验收与投产 由县项目办组织,县项目办、财政局、审计局有资质的工程师组成验收组,分两阶段验收。(达到70%一次,达到100%一次)项目完工后及时投产。 八、预期效果 1、项目实施后,该养殖场(区)出栏量可达1000头,年产有机肥料400吨,直接效益达980万元。 2、通过项目的实施,牛尿和牛舍冲洗用水100%收集,牛粪100%收集。 3、通过项目实施可杀灭牛粪中的病原微生物中、寄生虫卵,

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三篇

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三篇 篇一:肉牛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畜牧家禽行业里算是比较不错和有保障的。目前猪、鸡是市场最不稳定的。而牛和羊却一直很稳定。没有出现过非常不正常的通货膨胀的效应。目前养牛在全国尤其是贫困地区都在大力推广。养牛业/养羊业/在畜牧家禽行业里算是比较不错和有保障的。目前养牛在全国尤其是贫困地区都在大力推广。其市场效益稳定因素等原因引得大家都非常看好市场前景和发展养殖规模。养牛的季节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养。现在一般正规厂家的家都是按正规检疫和防疫的。所以只要按照正规养殖方法去养,一年四季都是好季节。现在把300斤左右的小牛买回去,先用目前的麦秆粉碎料喂养。等大豆、玉米丰收的时候正好是小牛加快育肥的关键时刻。这时候青玉米秸秆和玉米、大豆等都非常充足,价格也是在一年四季最低的时候,这时候不管是喂牛还是贮备料都是个不错的好时机,这样也大大降低了养牛的成本(目前都知道,全国的玉米大豆都比较贵)。所以科学养殖不可忽视。抓住时机,根据牛的长势和各方面的因素相协调,养牛不发都不行!!现在养牛成年牛体重可达到2000斤左右、育肥期日增重4.5-5.6斤。效益高、受全国各地养殖业的喜爱。养牛效益分析:如果购买改良牛进行繁育,牛每年一胎,产下后十个月即可长到700斤以上,按市场价无论公牛、母牛都可卖到2500元以上,扣除母牛与小牛的饮料钱1000元,可获2000元的利润。如果买犊牛或架子牛育肥,一只牛年增长体重700~1000斤,市场肉牛价在4元左右,扣除人工和饮料成本,纯利润也在2000元以上。中国农业部专家预测,随着牛肉出口量和人们

生活增长的需要,十年内,牛肉求大于供,肉年价格会上涨,不会下落,养牛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中国目前可行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技术方案的研究论证深度不够。按照国外的通常做法,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深度应能达到确定方案的程度,因此要求在工程技术方案论证,应达到Basic Design或Concept Design的程度,基本相当于中国的初步设计应达到的水平,应提出明确的设备清单;二是财务评价就项目论项目,这与国外利用企业理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资本预算管理,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通行做法存在重大差异,并且在经济评价方面不恰当地使用了"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由此引起一系列的认识误区;三是在市场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等方面与国外差别较大,研究深度严重不足;四是不重视多方案的比选及项目风险分析,或者分析的内容、深度严重不足,缺乏项目周期各阶段风险管理的统一筹划及策略论证。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要求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个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国家有关的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完成,同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各种技术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主要包

奶牛养殖项目计划书

奶牛养殖项目计划书 篇一:奶牛养殖创业计划书 1.项目提出 蒙牛集团(武汉)XXX公司对奶牛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在奶源基地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他们负责提供建设方案,购买奶牛每头牛负责担保贷款6000-8000元,负责技术服务和奶站建设并以最低保护价回收鲜奶。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扶持,资金有保障,生产技术不用愁,产品有销路,现在是在武汉市周边地区市发展奶牛产业的最佳时机。 基本资源:大冶市XX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在梁子湖区域的保安湖拥有1800亩水面、200亩耕地和3500亩山地。并有1000亩牧草种植地的签约潜力。该区域中人文状况纯朴,交通通畅、环境和水质十分优良,可提供完全绿色食品养殖基地。 该项目由深圳市XX担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由大冶市XX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承办。 项目定位:规模建设、品质取胜。 1.1项目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大冶市XX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1000头奶牛养殖项目发起单位:深圳市XX担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刘淑琴 注册地址:深圳市技术依托单位:湖北省农科院。技术

负责人:张光阳(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原天门市科技副市长)。项目建设实施地点: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保安湖半岛区域。 1.2内容及规模 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本项目计划在2007年开始基建,占地100亩,争取在1年内达到容纳1000头奶牛的生产规模。 饲料以及牧草基地建设:计划新辟1000亩牧草种植区;建一座年产3000吨饲料加工厂;3000亩山地牧区,保障奶牛的饲料供应。 技术服务系统。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与湖北农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省农科院提 供更高的技术服务;同时与市镇的科技服务站建立有偿合作关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此保奶牛的品种改良、繁育和生产的全过程。 2.项目优势 市场优势:依托盟牛集团,签订10年长期供货合同,市场稳固,蒙牛(武汉)XXX缺少奶源折合奶牛数量为20000头;且周边市场奶源缺口也很大,有前途。 环境优势:湖区半岛环境纯天然、无污染,大面积的绿色牧草种植,为奶牛提供天然饲料,突出一个“绿”字。 质量优势:项目计划采取以优质牧草为基础,以天然放牧的形式为奶牛提供生长条件,并且计划采取自动化高科技取奶设备,保障奶产品质量。

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 项目编报时间:2015年11月4日 一、养殖场简介 我养殖场坐落于兴城市元台子乡四方村,这里依山傍水,属山地丘陵地貌,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不仅宜居,更适宜进行大规模畜牧养殖业发展。 我养殖场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拟聘高级畜牧技师1人,中级技术工人15人,养殖工人20人。我养殖场地处山坡地带,周边植被丰富,独特山泉水源配以地下水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养殖条件。 二、肉牛养殖规模 我养殖场占地30亩,建大棚牛舍2栋、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青储设施等附属设施若干。建成后预计年可饲养肉牛2600余头。 三、养殖肉牛的肉牛特点积及市场前景分析 肉牛是乳肉兼用品种,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是乳、肉兼用的大型养殖品种。从1990年山西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引进该品种。此品种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肉牛改良效果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广大养殖户欢迎。

改良换代后的肉牛形成了体格健壮、生长快、出肉率高、肉质好等特点,大大缩短了肉牛饲养时间,是养殖者最好的选择。 (一)、外貌特征 该肉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二)、生产性能 肉牛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肉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三)、肉用特点 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肉牛公牛体高可达150-160厘米,母牛可达135-142厘米。腿部肌肉发达,体驱呈圆筒状、脂肪少。早期生长速度快,并以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而出名。在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具有典

奶牛养殖行业分析

奶牛养殖业行业分析 奶牛养殖业行业分析 (1)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乳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奶牛养殖业也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牛存栏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奶牛存栏1233.5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5倍,年递增率为11.5%。二是奶类总产量持续上升。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781.5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8倍,年递增率为13.0%。三是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2008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为4800公斤,比1978年提高了60%。四是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8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8.3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8倍。五是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8年奶牛养殖业产值1015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 4.9%、农业产值的1.7%。 我国利用引进的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经过长期选育,最终于1984年形成了中国荷斯坦牛这个品种,原名为“中国黑白花牛”,于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这是我国第一个专用奶牛品种,该品种提高了产奶量近30%,同时降低了结核病和流产病的发生率。 目前,我国引进和推广了TMR(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美等国推广应用。研究表明,TMR饲喂方式可降低饲喂成本5%~7%;使人工效率由过去每人饲养15头~20头提高到40头~50头;饲料利用率提高4%;奶牛泌乳曲线稳定,产后泌乳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并下降缓慢;可提高产奶量7%~10%,提高乳脂率0.1个~0.2个百分点;年产奶量达到9000千克的奶牛,产奶量仍可提高6%~10%,同时,可使奶牛发病率降低20%。 我国的奶牛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大中城市郊区。2003年,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优势省(区、市)把奶业摆上重要位置,丰富了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成效显著。2007年,优势区域省份奶牛存栏603.9万头,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49.5%;牛奶产量2140.3万吨,占全国的60.7%;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国的59%;全国乳制品产量1787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4.2%。同时,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进一步优化。其中,黑龙江6个主产县、三个大城市郊区和农垦系统的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内蒙古形成了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三大主产带;河北省形成了冀东沿海平原、冀西北坝上高原、冀中平原农区三大主产区域,优势区域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养殖重点县,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大县全部分布于奶牛优势区域。 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的资金不断引入中国奶业。2006年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世行表示,这笔为期6年的贷款项目主要用于帮助黑龙江省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升奶牛群的质量和产业效率,并进行减少奶牛场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试点。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将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或是技术水平上都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田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 田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2013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田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某县夹寒箐镇田头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3、项目管理单位名称:某县财政局、某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4、建设地点:某县夹寒箐镇水碓房村委会田头村。 5、建设年限:2014年1-12月 6、项目性质:新建。 7、建设标准:人工种草参照《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试行)》进行设计,牛舍建设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肉牛养殖综合标准》进行设计。 8、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牛舍2400平方米,堆粪池20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200立方米,种植牧草300亩,建设储草棚600平方米,青贮氨化窖600立方米,消毒室8平方米,消毒池2立方米,引进能繁母牛150头,引进杂交牛100头,购置饲草机械2套。 9、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318.2万元,其中: 牛舍建投资91.2万元,堆粪池建设投资12万元,污水处理池建设投资12万元,牧草种植投资18万元,储草棚建设投资12万元,青贮氨化窖建设投资10.2万元,消毒室建设投资0.4万元,消毒池建设投资0.12万元,引进能繁母牛120万元,引进杂交牛50万元,

饲草机械4.28万元。 10、资金来源:整个项目总投资318.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补助100万元,合作社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218.2万元。 11、项目建成预期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田头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存栏达到300头,年出栏肉牛220头,年实现肉牛销售收入330万元,年实现利润110万元,合作社社员户均增加纯收入 1.5万元。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某县基本情况 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位于东经103°52′~104°39′,北纬22°42′~23°15′之间,东接麻栗坡县,南与越南两省四县接壤,西与红河州河口、屏边两县相邻、北交文山、西畴两县。全县最高海拔2579.3米,最低海拔123米,平均海拔1500米,海拔高低差异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70余条溪流,地表水、地下水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全境位于云南省低纬高原东南前沿,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历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4℃。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积温有效性高,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22.6千卡/平方厘米,大于和等于10℃的有效积温4900℃~8250℃,气温平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冬无夏、春秋相连,全年无霜期大于330天,年均降雨量1300~1900毫米,相对湿度83%。 全县国土面积2676平方公里,其中:草原总面积193.29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131.44万亩。国境线138公里,辖4乡9

奶牛养殖前景具体分析

奶牛养殖前景具体分析 随着未来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我国奶牛的养殖业前景会怎么发展呢?下文是奶牛养殖前景,欢迎阅读! 奶牛养殖前景具体分析奶牛业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畜牧业生产长期以来以肉蛋为主,并快速发展。 目前肉类蛋类的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肉类的人均占有量达到53.65kg ,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5kg;蛋类人均占有量20.17kg,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唯有奶类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一个农业现代化国家,奶业产值的比重为40%左右,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重应在20%以上。而目前,我国的奶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和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0%和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可以说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奶牛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 奶牛业的动力,一是市场需求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奶牛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底稿,引导乳制品的消费、开拓市场和消费作用已成为奶牛生产、乳制品畅销的不竭原动力。 奶牛养殖如何辨别看食欲:健康的奶牛有旺盛的食欲,

吃草料的速度也较快,吃饱后开始反刍(俗称倒沫),在草料新鲜、无霉变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奶牛对草料只是嗅嗅,不愿吃或吃得少,即为有病的表现。 看粪尿:健康奶牛的粪便呈圆形,边缘高、中心凹,并散发出新鲜的牛粪味;尿呈淡黄色、透明。如发现大便呈粒或奶牛腹泻拉稀,甚至有恶臭味,并夹杂着血液和浓汁;尿也发生变化,如颜色变黄或变红,就是奶牛生病的表现。 测体温:就是用体温计通过直肠测量奶牛体温,正常体温为37.5~39.5℃如果体温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即为有病的表现。 观神态:健康的奶牛动作敏捷,眼睛灵活,尾巴不时摇摆,皮毛光亮。如果发现牛眼睛无神,皮毛粗乱、拱背、呆立,甚至颤抖摇晃,尾巴也不摇动,就是有病的表现。 看鼻镜:健康的奶牛不管天气冷热,鼻镜总有汗珠,颜色红润。如鼻镜干燥、无汗珠,就是有病的表现。 记录产奶量:比较每次产奶量的差别,健康奶牛产奶量比较平稳,如果产奶量突然下降,则是有病的征兆。 奶牛养殖牛场选择要点一、选购奶牛,重视质量 养奶牛的效益主要是通过销售牛奶与销售青年母牛来实现的,牛奶市场是决定奶牛生产规模的最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投资者应认真研究牛奶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潜力,且忌盲目跟风,盲目上马,也不应急于求成,一味求大。牛场规模过大,以下几个问题很难解决:1.牛源;2.粪便与污水处理;3.青粗饲料的来源与供应渠道。 一个新建成的奶牛场,从建场开始就一定重视购牛工作,把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 编写日期: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项目摘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二)人员状况 (三)固定资产和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四)专业技术水平 (五)管理体制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项目建设地 (二)建设地自然条件 (三)交通条件 (四)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项目技术来源和技术水平 (二)生产工艺及措施 七、项目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及质量水平 (二)项目建设任务 (三)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八、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二)新增机械化配套设施 (三)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一)项目建设期限 (二)实施进度安排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 (一)土地与规划

(二)环保措施 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二)项目运行期组织与管理 (三)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效益分析 (二)风险分析

杭州萧山之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摘要 本项目根据萧山区畜牧生产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畜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为宗旨。通过对现有规模的基础和水、电、交通等和配套设 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扩建,防疫、粪污处理等先进生态养殖 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品系种猪的引进及推广,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小区)。 项目名称:杭州萧山之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 建设年限:二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规模:扩建各类猪舍60000 平方米、各类附属用房10000 平方米;粪污处理利用沼气工程 1 座;配套建设水、电、道路、防疫等附属工程;购置母猪生产机械设备和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设备等配 套仪器设备。 项目建设目标:目标基础母猪3000 头,公猪15 头,饲养总量

新界埠镇端溪村母牛养殖实施方案

新界埠镇端溪村能繁母牛养殖项目 实施方案 江西腾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1. 项目背景 1.1项目区概况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1.4项目编制依据 2. 项目建设条件 2.1地理环境 2.2气候资源 2.3土地资源 2.4水利资源 2.5劳动力资源 2.6社会经济条件 2.7技术保障 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1 投资概算 4.2 资金筹措 4.3实施方式 5. 生产技术方案 5.1牛舍布局 5.2肉牛饲养管理要求

5.2.1饲养方式 5.2.2育肥方法 5.2.3肉牛的一般管理 5.3 肉牛的疫病防治 5.3.1 卫生与消毒 5.3.2牛群检查 5.3.3免疫接种 5.4粪尿及污水处理 5.5技术培训 6. 项目组织管理和进度安排 6.1组织管理 6.1.1组织机构 6.1.2项目管理 6.1.3资金管理 6.1.4组织形式 6.1.5项目监测 6.1.6后续管理 6.1.7竣工验收 6.2项目进度安排 7. 效益分析与预测 7.1经济效益 7.2 社会效益

7.3 生态效益 8.综合评价结论

上高县新界埠镇端溪村能繁母牛养殖项目 实施方案 1. 项目背景 1.1项目概况 新界埠镇位于上高县城东南部,东临高安市相城镇,西连上甘山林场,北界野市乡,西南与蒙山镇和高安田南乡接壤,东北与泗溪镇毗邻,土地总面积107.24平方公里,距离上高县城18公里,总户数5156户,总人口19800人。境内除锦江沿岸属冲积平原外,均为丘陵地。锦江河锦惠渠自西向东经过,在境内长约15公里,蒙水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在境内长约13公里,影响农业生产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锦江及蒙水的洪涝。境内气候湿润,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水量1760毫米,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自然条件好,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新界埠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分布较广,地上有杉松竹等丰富的植物资源。地下有丰富的赤铁矿,石灰石碤石等矿藏。盛产甘蔗、棉花、大豆,土豆等。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肉牛生产和肉食品供应,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肉牛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

养牛项目可行性报告

梅家墩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 可 行 性 报 告 梅家墩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 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发展生态畜牧规模化养殖有着得天独厚得条件。为了改变过去粗放经营得传统放牧方式,实行棚圈舍养,推广秸秆、饲草青贮、稻杆干草、微贮、氨化技术,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本着良种化、集约化、规模化得原则,起到科技示范作用,带动全乡广大农民以家庭畜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加销一条龙得现代化新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设得依据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得理由 1、梅家墩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以养殖奶牛为主,但由于受奶业市场条件得制约,丰欠不稳,公司经营收入偏低。对此,经过对奶牛场进行了实地考查、科学分析,制定了行之有效得奶牛为主、肉牛为国辅一场两牛养殖得方针。

2、发展种草养牛,大搞商品牛育肥。一就是可以提高商品牛得价值,增加财务收入;二就是利于群众脱贫致富;三就是活跃商品牛交市场,逐步形了一个影响较大辐射面积广得商品牛集散地,所以我们必须大搞商品牛育肥,依牛兴所. 3、牧业公司有得天独厚饲料来源,水稻所栽培所每年有一百亩稻杆、玉米杆、菜叶等可作饲料使用,今年租地玉米播种面积为300亩,年产秸秆500吨,除被用作奶牛饲草外,肉牛养殖饲料可以共种共饲。 4、传统得放牧形式,严重损坏了草坡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建成肉牛养殖场后,实行棚舍饲养,彻底解决了过去粗放经营得传统放牧方式。 (二)项目建设得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土地平整、水资源丰富,属典型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独特得小气候优势。 2、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础。奶牛场有养奶牛得科学技术,积累了丰富得养殖经验.特别就是近年来,随着科研项目得不断加入,积极发展并扩大了养殖规模。 3、饲草、饲料资源充足.梅家墩村境内有两万多亩田地,牧草丰盛,再加上近几年得种草、种灌、退耕还草与农民农田中得秸秆,年产天然牧草50万公斤,作物秸秆200万公斤。可为养殖肉牛提供充足得饲草。 4、饲养技术先进,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为科学养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5、防疫技术,奶牛场现有兽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强得技术力量,确保肉牛得健康成长。 6、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断提高,对脂肪含量少得牛肉需求量大大增加,现有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从市场情况瞧,我国大中城市各大饭店、食品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状况就是供不应求,缺口很大,发展肉牛养殖前景广阔。

林麝养殖手续审批步骤

申请条件 申请驯养繁殖国家一级(和/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际易公约》附录I)保护野生动物,并具备以下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施; 2、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资金、人员和技术 3、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饲料来源有保证。 申请材科: 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一式3份); 2、与申请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规模相适应的驯养繁殖场所使用权、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施、资金储备和固定资产投入、技术人员专业资格证书等证明文件及饲养场地、笼舍方面相关照片; 3、开展驯养繁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总体规划 4、申请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源来源证明材料,其中:(1)属人工驯养繁殖的,须提供动物输岀单位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及复印件;(2)属野外猎捕的,须提供特许猎捕证、狩猎证及复印件。(3)属进口的,须提供允许进口证明书及复印件。 5、提供与动物输岀单位的动物输出合同或协议 6、申请增加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的,须提交原有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健康状况的说明材料及已经取得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复印件和相关批准文件 7、申办野生动物园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还须附有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文件的复印件; 许可程序 1、申请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剖门提出书面申请,由所在地县級林业行政主管剖门上报省林业厅审核没有县級林业行政主管剖门的地区,向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省林业厅审核; 2、省林业厅审核后,上报国家林业局 3、规模大的驯养繁殖活动须经国家林业局或者其委托单位组织的专家评审、听证等程序: 4、审查合格的,由国家林业局向申请人做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审查不合格的,由国家林业局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告知复议或者诉讼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