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数控加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数控加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P10轮廓控制又称连续轨迹,这类数控机床能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坐标的位移及速度进行连续相关的控制,因而可 以进行曲线或曲面的加工

P10按伺服控制的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4)混合控制数控 机床 P13在两轴的基础上增加了 Z 轴的移动,当机床坐标系的X 、Y 轴固定时,Z 轴可以作周期性进给,两轴半联动加工可以 实现分层加工

P15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零件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加工程序,因此只要能编写出程序,无论多么复杂都能加工。

P17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伺服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加工精度和位移速 度 P23数控机床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自适应性差,它不能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自由地进行调整,尽管现代数控机床在自 适应性调整方面作了不少改进,但自由度还是不大,因此,在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时,必须注意到加工过程中的每一 个细节,考虑要十分严密。实践证明,数控加工中出现差错或失误的主要原因,多为工艺方面考与编程时考虑不周或计算 时粗心大意。 P25最适应类(2)用数学模型描述复杂曲线或曲血轮廓的零件/不适应类(2)装夹困难或完全靠找定位才能保证加工精度 的零件

P28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是指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等。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涉及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32加工精度为IT8级的孔,当孔径小于20mm 时,可采用钻-饺方案;当孔径小于20mm 时,可采用钻-犷-绞方案,此方 案使用于加工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但孔径应在20~80mm 之I'可,此外也可以采用最终工序为精镣或拉削的方案,淬火 钢可采用磨削加工。

P36加工阶段分为: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P37工序的划分两种原则:工序集屮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P39走刀路线是刀具在整个加工工序中相对于零件的运动轨迹,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内容,也反映出工步的顺序

P44对于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要留有足够的精加工余量。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余量可比普通机床小一些

P44选择合适的定位方式,夹具在机床上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应与设计基准一致,即所谓基准重合原则,所选择的定位方 式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没有过定位干涉现象且便于工件的安装。

P56采用假设弓箭拱顶不动,刀具相对于弓箭移动的原则。由于机床的结构不用,有的刀具运动,工件固定不动;有的是 工件运动,刀具固定不动。为编程方便,一律规定工件固定,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

P56确定机床坐标轴时,Z 轴,然后确定X 轴和Y 轴。

P59 1机床零点一一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即机床基本坐标系的原点,它是一个被确定的点,称为机床零点或机械零点 3工件零点一一工件零点即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也叫编程零点。编程时,一般选择工件图样上的设计基准作为编程零点。 5刀位点一一刀位点即刀具上表示刀具特征的基准点,如立铳刀、端面铳刀刀头底面的中心、球头铳刀的球头中心、车刀 与锂刀的理论刀尖、钻头的钻尖。

P61进给功能也称F 功能,由地址码F 及其后续的数值组成,由于指定刀具的进给速度。

P62 S 用以指定主轴转速,由地址码S 及后续的若干位数字组成,单位为r/mino S 地址后的数值亦有直接指定法和代码 法两种。 ?

P63 G 代码是补差过程有关的准备功能指令。 ?

在IsO 与JB 中G90表示绝对坐标编程指令,表示程序段中的编程尺寸为绝对坐标值、G91表示增量坐标编程指令 ?

G17、G18、G19分别制定在XY 、ZX 、YZ 平面上加工 ? G01:直线插补指令,是直线运动指令,使机床各个坐标间以插补联动方式,按制定的F 进给速度直线切削运动到规

定的位置, 指定格式:G01 X_Y_Z_F_;其屮XYZ 分别为G01的终点坐标,F 为指定进给速度(mm/mi n )

? G02为顺时针圆弧加工,G03为逆时针圆弧加工,指令格式:G02

或 G03

X_Y_Z_1_J_K_F_;

X_Y_Z_R_F_; ?

G04:暂停(延迟)指令,为非模态指令,G04的程序段里不能有其他指令 ? G33:螺纹加工指令,指令格式:G33D_I_X_L_P_Q_; D 为螺纹外径,I 为螺纹根径,X 为每次径向进给量,L 为螺 纹有效长度,P 为螺纹导程,Q 为锥螺纹之锥角所对应的径向尺寸

有几点说明如下:

1. 螺纹加工时必须以增量方式进入

G02

G03

2.L值为负值时为右螺纹加工,为正值时为左螺纹加工

3.螺纹加工必须设置2mm升速刀段与2mm降速退刀段

4.Q值在加工锥螺纹时输入,加工直螺纹时输入0值

5.螺纹加工循环完成后,刀尖返回螺纹加工开始时的起始点,并以此点为起始点编入后续程序

?G41为刀具半径左补偿指令,G42为刀具半径右补偿指令,G40表示刀具半径补偿注销指令,G43、G44:刀具长度补偿(偏置)指令,刀具长度补偿又称刀具长度偏置

?M00:程序停止,机床的主轴、进给、冷却液都自动停止,M02程序结束

?M07、M08:分别命令2号雾状切削液及1号切削液状冷却液开,用于切削液开,M09:切削液关

?M30:程序结束,该指令与M0 2类似,但M3 0可使程序返冋到开始状态,光标自动返冋到程序开头处,一按启动键就可以再一次运行程序,M3 0指令一般应单独占用一个程序段

?M98:用来调用子程序,指令格式:M 9 8_L_

?M99:用来结束子程序调用,返冋到主程序

P 102数控车床的刀盘结构有两种,一是刀架前置,其结构同普通车床相似,经济型数控车床多采用这种结构;另一种是刀盘后置,这种结构式中高档数控车床采用的

P 104在车床上用来装夹工件的装置称为车床夹具

P 106用于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精度不高,当加工同轴度要求高的工件二次装夹吋,常常使用软爪,软爪是一种具有切削性能的夹爪,软爪也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软爪常用于加工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工件的二次装夹。

P 107两顶尖拨盘,两顶尖定位的有点是定心正确可靠,安装方便,顶尖作用是定心,承受工件的重量和切削力。顶尖分前顶尖和后顶尖

P 109拨动顶尖常用有内、外拨动顶尖和端面拨动顶尖两种

P166选择刀具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使用、安全、经济

P189加工中心是在数控铳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工中心与数控铳床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钻、铳、锤、攻螺纹、切槽等多种加工功能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于1958年诞生在美国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复习_资料

前者用工具电极为导线,常称为线切割加工,后者称为电火花成型加工。 3、评价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哪些? 答:评价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质量的主要指标是:(1)加工 效率:单位时间内工件材料的去除量,单位:mm 3 /min 。(2)加工表面质量:粗糙度、表面组织变化及表面显微裂纹等。(3)加工精度:尺寸、位臵、形状精度。(4)工具电极损耗率:通常用工具电极的何种损耗量对工件材料的何种蚀除之比表示。 4、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1)脉冲电源的质量 和加工参数的选择——包括脉冲宽度ti ,放电时间te ,放电周期tp ,放电重复频率f ,峰值电流ie 等。(2)工作液——工作液可以提高放电点的能量密度,增大放电时的爆炸力,使熔化的金属容易排出。(3) 电极材料及电极设计。(4)工艺系统的制造及安装高速的精度和质量。 5、为提高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效率应调整哪些工艺参数?如果 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工艺参数又应如何调整? 答:从电火花加工材料去除率(即加工效率)和表面粗糙度 公式可以看出:为提高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效率,可以提高放电时间te ,或提高峰值电流ie ,或提高放电重复频率f ;如果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则应减小放电时间te ,或减小峰值电流ie 。 6、为了保证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效率和表面质量往往要牺牲什 么? 答:只增加峰值电流ie ,而减小放电时间te 可保证加工效率 和表面质量但工具电极相对损耗率增大。 7、 什么是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答:在电火花加工中利用导线电电极(钼丝或铜丝)以及电 极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和放电对工件进行切割的加工方法叫做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影响线切割加工工艺经济性因素主要有: 1) 电极丝及移动速度2) 工件厚度及材料 3) 预臵进给速度 8、 什么是激光加工? 答:激光是一种高度高,方向性好的相干光,其发散性小和 单色性好,焦点处功率可达107-1011w/cm2,温度可达万度以上,其加工就是利用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的冲击波使熔化物质爆炸式喷溅去除。 9、金属加工常用的激光器是哪些?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工 件物质以外,还在于什么? 答:金属加工常用的激光器有两种,一种是固体激光器,如 红宝石激光器、玻璃激光器、YAG 激光器和金绿宝石激光器;另外一种是气体激光器:如CO2激光器、氩激光器等。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工作介质外,还在于激光波长、输出功率、应用范围等。 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3)合理布置凹模型孔位置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 计 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将平直板材或管材料等型材的毛 坯或半成品,放到模具中进行弯曲,得到具有一定角度或形状的制件的加工方法。 弯曲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 弯曲变形分为弹性弯曲,弹性—塑性弯曲,纯塑性弯曲三个阶 段 弯曲时:内层受压—变厚 外层受压—变薄 回弹的影响因素:①材料的力学性能 ②弯曲角θ ③相对弯曲半径R/t ④ 弯曲方式及模具结构 ⑤弯曲力 ⑥模具间隙 弯曲件要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点及较高的弹 性模量。 从工件上被打击下来,虽然每次下打下来的材料很小,但由于每秒种打击16000次以上,所以仍有一定的加工速度。 12、 超声加工的应用 答:超声加工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加工金属和非金属等硬脆材料 2)可以对硬脆材料进行型孔和型腔加工 3) 利用超声进行清洗超声波在清洗液(汽油、煤油、酒 精和水等)中传播时,液体分子往复高频振动产生正负交变的冲击波。当声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中急剧生产微小空化气泡并瞬时强烈闭合,产生的微冲击波使清洗物表面的污物遭到破坏。超声振动可用于喷油嘴、喷丝板、微型轴承、仪表齿轮、印刷电路板等的清洗。 13.电火花加工 加工原理: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在绝缘体中靠近达到一定距离时形成脉冲放电,瞬时产生大量热能,使工件溶化,在放电爆炸力作用下,把熔化的金属抛出。 电火花加工设备应具有部分:1、脉冲电源。 2、间隙自动调节器。3、机床本体。 4、工作液及循环过滤系统。 (一)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主要组成:脉冲电源、工作液箱和机床本体。 (二)电火花切割加工机床由机床本体、数控装臵、脉冲电源和工作循环系统组成。 (三)电火花加工特点 1、可以加工任何硬、脆、韧、高熔点、高纯度的导电材料。 2、加工时无切削力。 3、加工中几乎不受热的影响。 4、由于脉冲数可调节,在同一台机床上可进行粗、半精、精加工。 5、易实现自动化。 14、超声波加工 (一)超声波加工原理 高频振动的超声波锤击工作表面的磨料,通过磨料把加工区的材料粉碎,并被循环流动的液体带走。 (二)超声波加工机床的组成 ;1、超声电源。2、超声振动系统 。3、超声波加工机床本体。 (三)超声波加工特点 ;1、适用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2、易于加工出复杂形状的孔及成型面。 加工过程受力小,适合于加工薄壁件。 三、激光加工 原理;通过一系列装臵把激光聚成一个极小的光斑,在此产生高温,进行加工。主要用于打孔和切割。 (四)激光加工特点 ;1、不受材料限制。2、加工时不需要刀具,属于非接触加工。 3、加工速度极高,热影响区小。4、可通过透明介质进行加工。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是指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具设计冲压成 各种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冷冲压工艺方法 按照拉深件的形状,拉深工艺可分为旋转体件拉深,盒形件 拉深,复杂形状件拉深 旋转体件拉深又可分为无凸缘圆筒形件,带凸缘圆 筒形件,半球形件,锥形件,抛物线形件,阶梯形件和复杂旋转体拉深件等 拉深工艺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 拉深区域分为平面凸缘部分,凸缘圆角部分,筒壁部分,底 部圆角部分,筒低部分 拉深工序的主要工艺问题:①平面凸缘部分的起皱 ②筒壁 危险断面的拉裂 常见的拉深工艺问题有:①平面凸缘的起皱 ②筒壁危险断 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7复合模是指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8冲裁是使材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发生分离,是冲压加工方法中的基础工序,应用极为广泛 9冲裁间隙是指冲裁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凸模与凹模每一侧的间隙称为单边间隙;两侧间隙之和称为双边间隙 10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11合理间隙是指采用这一间隙进行冲裁时,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冲压力,并使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2冲裁件工艺性是指该工件在冲裁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13搭边是指冲裁时制件之间、制件与条(板)料边缘之间的余料。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制件;保持条料具有一定的刚性,便于送料,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保护模具,以免模具过早的磨损而报废 14侧刃是以切去条料旁侧少量来限定送料进距的 15冲压力是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顶料力的总称 16模具的压力中心是指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17侧刃的作用是以切去条料旁侧少量的材料来限定送料进距 18模柄的作用是将模具的上模座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 19排样的方法,按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有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和少废料排样 1导柱导套式冲裁模的优缺点?? 答:1)优点:由于导柱式冲裁模导向准确可靠,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件的精度比用导板模冲制的工件精度高,冲模使用寿命长,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2)缺点:冲模外形轮廓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 2.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时将出现微裂纹。 答:三个阶段,即:从弹性变形开始,进入塑性变形后以断裂分离告终。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凸模的不断压入,材料的变形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变形区硬化加剧,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附近,材料就产生微小裂纹,这就意味着破坏开始,塑性变形结束。断裂分离阶段,当刃口附近应力达到材料破坏应力时,凸、凹模间的材料先后在靠近凸、凹模刃侧面产生裂纹,并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向材料内层扩展,使材料分离 3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答 普通 . . 弹性压边设置分为橡胶垫式,弹簧垫式,气垫式 . 模圆角半径过小,阻力和拉深力太大,表面产生划痕, 危险断面破裂;凹模圆角半径过大,材料在流经凹模圆角时会产生起皱 . 模圆角半径过小,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容易局部变 薄,甚至被拉破,过大,拉深时底部材料的承压面积小,容易变薄。 当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过小时,应按拉深工艺性要求确定凸模圆角半径 . 间隙取值较小时,拉深件的回弹较小,尺寸精度较高, 但拉深力较大,凸,凹模磨损较快,模具寿命较低 . 末次拉深的凸,凹模工作尺寸,应保证拉深件的尺寸 精度符合图样要求,并且保证模具有足够的磨损寿命 第五章 【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昱模具设计】 1.成形工艺: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式来改变零件或坯料形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 4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有哪些影响??? 答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凸模在横截面上相应尺寸之间的差值。该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切断面的质量、冲裁力的大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冲裁间隙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平整、光洁,没有粗糙的裂纹、撕裂、毛刺等缺陷。间隙过小,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 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5什么叫搭边?搭边有什么作用?答:排样时,工件与工件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作用是:补偿送料误差,使条料对凹模型孔有可靠的定位,以保证工件外形完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太大,浪费材料;太小,会降低工件断面质量,影响工件的平整度,有时还会出现毛刺或搭边被拉进凸模与凹模的间隙里,造成冲模刃口严重磨损。影响模具寿命。 6冲裁的变形过程是怎样的? 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凸模开始接触坯料下压到坯料内部应力数值小于屈服极限,这是称之为弹性变形阶段(第一阶段);如果凸模继续下压,坯料内部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坯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在刃口附近由于应力集中将要产生裂纹为止,这是称之为塑性变形阶段(第二阶段);从在刃口附近产生裂纹直到坯料产生分离,这就是称之为断裂分离阶段(第三阶段) 7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的目的? 答: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模具在冲压时,被冲压材料对冲模的各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也就是冲模在工作时所受合力的作用点位置。目的:(1)使冲裁压力中心与冲床滑块中心相重合,避免产生偏弯矩,减少模具导向机构的不均匀磨损(2)保持冲裁工作间隙的稳定性,防止刃口局部迅速变钝,提高冲裁件的质 第六章 【多位级进模设计】 1.载体的作用:级进冲压时运送冲件至各个工位进行连续冲压,保证冲件在动态中保持稳定准确的定位。 2.搭口的作用:连接载体与冲件或冲件与冲件 3.多位级进模的特点:①冲压生产效率高 ②操作安全 ③冲件质量高 ④模具寿命长 ⑤设计制造难度大,但冲压生产的总成本较低 4.排样设计原则:①尽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②合理安排工序顺序 ③合理确定工位数 ④保证条料送进步距的精度 ⑤保证冲件形状及尺寸的准确性 ⑥提高凹模强度及便于模具制造 5.排样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①冲件的生产批量 ②冲压力的平衡 ③冲件的毛刺方向 ④成形工序件方向的设置 6.级进模结构设计要点:①能顺利、连续、稳定地工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答案

试题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层次:( )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0分) 1.数控机床由,,,和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 是。 2.解释下列指令的意义: G00:;G03:;G54:; G17:;G42:;G43:; M05:;M00:;M02:。 3.加工中心按主轴形式一般可分为,和三种。 4.刀具半径补偿过程的运动轨迹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沿工件的轮廓切削和。 5.铣削结束后,为了避免与工件或夹具相碰撞,应先沿方向快速退刀。 6.加工中心的刀库一般有式和式。 7.数控编程中的原点主要是指、和。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数控机床是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加工程序自动实现加工的机床。() 2.自动换刀前不必指令刀具回换刀点或“回零”。() 3.为了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宜选择大直径的端铣刀加工平面。() 4.加工中心均配有机械手,以便完成自动换刀。() 5.T0202表示刀具功能,S1000表示进给功能,F0.1表示主轴功能。() 6.加工对称图形时可选用镜像加工功能。() 7.FMS是柔性制造系统的简称。() 8.加工程序中的一个“字”由一个英文字母和若干数字组成。() 9.铣削顺圆采用G03指令。() 10.NC是CNC的简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数控车床中,转速功能字S可指定( B ) A.mm/r B. r/mm C. mm/min D. r/min 2. 数控车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D ) A.位置数据 B. 模拟量信息 C. 准备功能 D. 数字化信息 3.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B ) A.伺服系统 B. 数控系统 C. 反馈系统 D. 传动系统 4. 数控机床的F功能常用( B )单位 A.m/min B.mm/min或mm/r C. mm/min D. m/r 5. 圆弧插补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规定与( C )有关 A.X轴 B. Z轴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培训方案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培训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培训,让学员熟悉和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在模具制造加工中的作用,数控铣床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生产实训的有关要求。掌握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及加工方法,常用铣削刀具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夹具及工件铣削加工时的定位、装卡方法及要求,并能够完成典型型腔类模具零件的加工,为将来从事模具数控加工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对象与培训时间 1.培训对象为全省应届毕业、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材料成型技术类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学生,共20 人。 2.培训时间为2017年7月20日-8月20日,地点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技术实训培训基地(丹东市振兴区洋河大街30#)。 三、课程安排与内容标准 1.课程安排

2.内容标准(见附件二) 四、培训要求 1、培训实行注册入学,免收培训费。学员根据报到时间、地点,按时报到。报到时携带本人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和2张二寸蓝底近期免冠照片。 2、培训统一安排在学校学生宿舍住宿,免收住宿费,报到时请自带行李、洗潄用品。就餐统一安排在学生(学员)食堂,费用自理。 3、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按时上课,坚持始终,有事需与班主任请假,出行注意安全。 4、培训期间必须听从导师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实践操作,保证实训安全。 五、培训班教学与管理 培训班聘请4名校内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和3名实践经验丰

富的企业技师组建专业实训培训教师队伍,负责实训培训教学与指导;聘请2名创业导师和1名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素质教育队伍,负责创业就业素质教育与管理。 设班主任1名,车建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办公室主任),电话: 六、考核评价及颁发证书 学员培训的结业成绩按照各培训项目考核方案具体执行确定。经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由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就业创业技能实训培训结业证书。 培训合格后,学校负责向相关企业推荐就业。 附件一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培训师资一览表 附件二内容标准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培训师资一览表

《数控加工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共2页 第1页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数控加工工艺学》 考试试卷I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G04P1600;代表暂停时间为 2、加工中心是一种带自动换刀装置和 的数控机床 3、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它的作用是接受输入装置传输来的加工信息 4、用于刀具编号的代码是 5、G 代码叫做准备功能,那么M 代码叫做 功能 6、数控车床用于换刀的指令是: 7、机床开机回参考点的目的是 8、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该先确定 轴 9、数字控制是用 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10、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测量与反馈装置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控铣床的默认加工平面是 ( )。 A 、XY 平面 B 、XZ 平面 C 、YZ 平面 2、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 )。 A 、整圆 B 、夹角〈=180°的圆弧 C 、180°〈夹角〈360°的圆弧 3、铣床上用的平口虎钳属于( ) 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成组夹具 D 、组合夹具 4、数控机床的F 功能常用 ( )单位。 A 、m/min ; B 、mm/min 或 mm/r C 、m/r 5、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平行机床主轴的直线运动为( )。 A 、X 轴; B 、Y 轴; C 、Z 轴 6、铣削加工时,最终轮廓应尽量( )次走刀完成; A 、1 B 、2 C 、3 D 、任意 7、用于指令动作方式的准备功能的指令代码是( ) 。 A 、F 代码; B 、G 代码; C 、T 代码 8、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为( ). A 、数控铣床 B 、数控车床 C 、数控钻床 9、采用固定循环编程,可以( )。 A 、加快切削速度,提高加工质量 B 、缩短程序的长度,减少程序所占内存 C 、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切削速度 D 、减少吃刀深度,保证加工质量 10、数控编程时,应首先设定( )。 A 、机床原点 B 、固定参考点 C 、机床坐标系 D 、工件坐标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G01是指令刀具以快速方式加工到目标位置的指令。 2、( )M 代码可以编在单独的一个程序段中; 3、( )圆弧插补用半径编程时,当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o时半径取负值 4、( )通常在命名或编程时,不论何种机床,都一律假定工件静止刀具移动。 5、( )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6、( )当编程时,如果起点与目标点有一个坐标值没有变化时,此坐标值可以省略。 7、( )G 代码可以分为模态G 代码和非模态G 代码。 8、( )按伺服方式分类,数控机床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两类。 9、( )不同组的模态G 代码可以放在同一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B )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C )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含答案)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20分) ( × )1.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编制加工程序的一种方 法。 ( √ )2. YG 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 × )3.数控车床中,线速度越大,则转速也一定越高。 ( × )4.为了提高车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将车削速度尽量提高。 ( √ )5.硬质合金刀具牌号,依ISO 标准,数值愈大则韧性愈大。 ( √ )6.采用两顶尖夹持车削工件时,应将其尾座顶尖的压力作适当的调整。 ( × )7."G02"与"G03"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为车削凹圆弧,后者为车削凸圆弧。 ( √ )8.车削铸铁和钢料的刀片,宜考虑因工件材质不同而选用不同形状的断 屑槽。 ( √ )9.碳化物超硬刀具钴含量多时,其耐受正常磨耗能力较低。 ( × )10.车削中心C 轴的运动就是主轴的主运动。 ( × )11.车削螺纹时用恒线速度切削功能加工精度较高。 ( )12.能够自动换刀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 × )13.数控机床夹具通常采用各种专用夹具。 ( × )14.铣削零件轮廓时进给路线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无直接影响。 ( × )15.粗铣平面应该采用多刃端铣刀,以得到较理想的加工表面。 ( × )16.立铣刀不允许作轴向进给加工。 ( √ )17.刀具刃倾角的功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 ( × )18 .金属瓷刀具比瓷刀具更硬。 ( √ )19.中碳钢的含碳量在0. 25%~0.60%之间。 ( × )20.如果工件六个自由度用六个支承点限制,则该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的括号中。每题1.5分,满分45分) 1.在切削平面测量的角度有( D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刃倾角 2.当车孔时,刀尖若高于工件中心,其工作前角会( B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增大或减小3. 3.执行G04程序暂停指令时,则( )。 (A )主轴停转 (B )程序结束 (C )主轴停转、进给停止 (D )主轴状态不变 4.YT 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钢材,其中( D )适合于精加工。 (A )YT1 (B )YT5 (C )YT15 (D )YT30 5.下列( A )牌号属于金属瓷刀片。 (A )P01 (B )P10 (C )M01 (D )M10 班级 学号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复习习题集含答案

第1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械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不.适于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零件是:【B 】 A.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零件 B. 大批量生产的简单零件 C.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D. 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 2. 机械手换刀途中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气动换向阀损坏 B. 主轴定向不准 C. 机械手卡死 D. 程序错误 3. 加工中心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A. 工序集中 B. 对加工对象适应性强 C. 加工精度高 D. 加工生产率高 4. 加工中心工序集中所带来的问题是:【D 】 A. 工件的温升经冷却后影响工件精度 B. 加工中无法释放的应力,加工后释放,使工件变形 C. 切屑的堆积缠绕影响工件表面质量 D. 以上三项均正确 的是:【C 】 5. 为保证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描述对其进给传动系统要求中错误 .. A.高的传动精度B.响应速度快C.大惯量 D. 低摩擦 6. 数控加工中心换刀机构常采用的是:【B 】 A.人工换刀B.机械手C.液压机构 D. 伺服机构 的是:【D 】 7. 为使数控机床达到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描述对其主传动系统要求中错误 .. A.宽的调速范围B.足够的功率C.刚性 D. 电机种类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数控铣床的特点,从铣削加工的角度考虑,不.适合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 【B D E 】A.平面类零件B.变斜角类零件C.曲面类零件 D. 轴类零件 E. 盘类零件 2. 加工中心适宜加工需多种类型的普通机床和众多的工艺装备,且经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主要加工对象包括:【B C D 】 A.加工精度较高的大批量零件B.结构形状复杂、普通机床难加工的零件 C.外形不规则的异型零件 D. 既有平面又有孔系的零件 E. 盘、轴类零件 3.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A B C 】 A.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B.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 C.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 D.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E. 对工厂管理要求较高 4.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A B D 】A. 易于保证 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B. 便于管理 C.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E. 降低机床的磨损 5.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A B D 】A. 缩短基本 时间 B. 缩短辅助时间 C. 缩短休息时间 D. 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 D. 缩短加工工序 1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与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A 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 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 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 电火花成形 B 线切割 C 普通铣削 D 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 刨削 B 磨削 C 铣削 D 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 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 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 粗车—半精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 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 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 代码中G00 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直线插补指令 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 C 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 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 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数控加工专业技术试卷及答案

武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 级 专业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课程名称 数控加工技术 卷 考试形式 闭(开)卷 考核类型 考试(查) 本试卷共 大题,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程序是由 , , 3部分组成。 2. 刀位点是是指刀具的 。 3. 刀具补偿功能主要有 和 。 4. 对刀点既是程序的 ,也是程序的 。 5.坐标系旋转指令中, 表示开始坐标旋转, 用于撤销旋转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常用普通数控车床的坐标轴为( )。 A .X 轴和Y轴 B.X 轴和Z轴 C.Z 轴和Y 轴 D.X 轴、Z轴和C 轴 2. 辅助功能M04代码表示( )。 A.程序停止 B.切削液开 C.主轴停止 D.主轴逆时针转动 3. 刀具远离工件的运动方向为坐标的( )方向。 A.左 B.右 C.正 D.负 4. 在编程中,为使程序简捷,减少出错几率,提高编程工作的效率,总是希望以( )的程序段数实现对零件的加工。 A.最少 B.较少 C.较多 D.最多 5.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封闭外轮廓时,一般沿( )进刀。 A.法向 B.切向 C .任意方向 D.以上都不对 6. 加工中心换刀时,主轴所用到的相应指令是( )。 A.M02 B.M 05 C .M30 D.M06 7. 以最大进给速度移动到指定位置点的定位功能( )。 A.G00 B.G01 C.G08 D.G 09 8. 下列哪种机床不属于数控机床( )。

A.电火花 B.线切割 C.加工中心 D.组合机床 9. 选择刀具起刀点时应考虑( )。 A.防止与工件或夹具干涉碰撞B.方便工件安装与测量 C.每把刀具刀尖在起始点重合 D.必须选择工件外侧 10.程序编制中首件试切的作用是( )。 A.检验零件图样的正确性 B.检验工艺方案的正确性C.仅检验数控穿孔带的正确性 D.检验程序单或控制介质的正确性,并检查是否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填上“√”,错误的在括号里填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进给路线的确定一是要考虑加工精度,二是要实现最短的进给路线。( ) 2. 数控编程时,应首先设定机床坐标系和参考点。( ) 3.数控机床的坐标系规定与普通机床相同,均是由左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确定。()4.G00和G01的运行轨迹都一样,只是速度不一样。() 5. 圆弧加工程序中若圆心坐标I、J、K,半径R同时出现时,程序执行按半径R,圆心坐标不起作用。() 6. 在数控铣床上精铣外轮廓时,应使铣刀沿工件轮廓线的法线方向进刀。() 7. 所有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结构均由引导程序、主程序及子程序组成。( ) 8.坐标系设定指令程序段只设定程序原点的位置,它并不产生运动,即刀具仍在原位置。( ) 9. 由于数控铣削加工零件时,加工过程是自动的,所以选择毛坯余量时,要考虑充足的余量和尽可能均匀。( ) 10.铣削零件轮廓时进给路线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无直接影响。()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数控加工顺序安排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加工孔循环指令格式为G17 G90/G91 G98/G99 G××X~Y~ Z~R~Q~P~ F~ K~;试简述指令格式中各字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五、画图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在下图画出刀具轨迹(不考虑实际加工情况),其中:虚线“- - -”表示快进,实线“—”表示切削进给。只画在X-Y平面的走刀路线。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含答案

《数控加工工艺》11年试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20分) ( √ )1.P 类硬质合金刀片的耐冲击性比K 类差。 ( √ )2. YG 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 × )3.数控车床中,线速度越小,则转速也一定越低。 ( × )4.为了提高车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将车削速度尽量提高。 ( √ )5.硬质合金刀具牌号,依ISO 标准,数值愈大则韧性愈大。 ( √ )6.采用两顶尖夹持车削工件时,应将其尾座顶尖的压力作适当的调整。 ( × )7.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比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切割速度慢。 ( √ )8.铣削铸铁和钢料的刀片,宜考虑因工件材质不同而选用不同形状的断 屑槽。 ( √ )9.精密数控机床可以消除加工中产生的随机误差。 ( × )10.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径向切削力,应减小车刀主偏角。 ( × )11.切削用量中背吃刀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 )12.高速切削时应使用HSK63A 类刀柄。 ( √ )13.镗削精度高的孔时,粗镗后,在工件上的切削热达到热平衡后再进行精镗。 ( × )14.铣削零件轮廓时进给路线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无直接影响。 ( × )15.K 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长切屑及短切屑的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 ( √ )16.不过中心韧立铣刀不允许作轴向进给加工。 ( √ )17.刀具主偏角的功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 ( × )18.金属陶瓷刀具比陶瓷刀具更硬。 ( √ )19.中碳钢的含碳量在0. 25%~%之间。 ( × )20.锥柄铰刀的锥度常用莫氏锥度。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分,满分45分) 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D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刃倾角 2.当外圆时,刀尖若高于工件中心,其工作前角会( C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增大或减小 3.在数控机床上装夹工件,当工件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 C )夹具。 A 、专用夹具 B 、气动夹具 C 、组合夹具 D 、液动夹具 4.YG 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铸铁,其中( A )适合于精加工。 (A )YG3 (B )YG5 (C )YG8 (D )YG10 5.下列( A )牌号属于金属陶瓷刀片。 (A )P01 (B )P10 (C )M01 (D )M10 6. ( C )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它的整数倍。 (A )自由 (B )自激 (C )强迫 (D )颤振 班级 姓 学号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 判断题 (×)模具铣刀就是立铣刀。 (√)模具铣刀是由立铣刀发展而成。 (√)在用立铣刀切削平面轮廓时,对于外轮廓铣刀半径应小于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用立铣刀切削平面轮廓时,对于内轮廓铣刀半径应大于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若普通机床上的一把刀只能加工一个尺寸的孔,而在数控机床这把刀可加工尺寸不同的无数个孔。 (√)加工中心上使用的刀具有重量限制。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是高的耐用度、高的交换精度和快的交换速度。 (×)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一样都是通过刀具切削完成对零件毛坯的加工,因此二者的工艺路线是相同的。 (√)由于数控铣削加工零件时,加工过程是自动的,所以选择毛坯余量时,要考虑充足的余量和尽可能的均匀。 (√)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称加工路线。 (√)为保证凸轮的工作表面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对外凸轮廓,按顺时针方向铣削,对内凹轮廓按逆时针方向铣削。 (×)为保证凸轮的工作表面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对外凸轮廓,按逆时针方向铣削,对内凹轮廓按顺时针方向铣削。 (√)确定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是指切削过程中刀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在加工内轮廓时,粗加工用环切法,精加工用行切法。 (×)在加工内轮廓时,粗加工、精加工都用行切法。 (√)在孔系加工时,粗加工应选用最短路线的工艺方案,精加工应选用同向进给路线的工艺方案。 (√)在孔系加工时,粗加工应选用最短进给路线的工艺方案,精加工亦选用最短路线的工艺方案。 (√)在孔系加工时,粗加工应选用同向进给路线的工艺方案,精加工亦选用同向进给路线的工艺方案。 (×)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主要是操作人员失误。 (√)单孔加工时应遵循先中心钻领头后钻头钻孔,接着镗孔或铰孔的路线。 (×)只要G指令格式应用正确定能加工出合格零件。 (×)车床导轨在水平平面内的误差对车床加工产生影响非常小。 (√)切削速度越高则切屑带走的热量比例亦越高,要减少工件热变形采用高速切削为好。(×)数控机床使用的刀具是希望寿命最长,而不是耐用度长。 (√)车削加工中,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的直径来选择。 (√)铣削加工中,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刀具的直径来选择。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一台数控机床可以同时加工多个相同的零件,也可同时加工多个工序的不同零件。(×)合理选择数控机床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非常复杂的曲面零件应选用加工中心。(×)粗加工机床不能进行精加工使用,精加工机床可以进行粗加工使用。 (√)车刀是刀具的基本形式,任何一种铣刀都是由数把车刀构成的。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试题答案完整版

“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复习题 一、填空 1)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缩写,FMS是(柔性制造系统)的缩写。 2)FMC是(柔性制造单元)的缩写,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缩写。 3)APT是(自动编程系统)的缩写,MRP是(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的缩写。P4 4)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①(已加工表面);②(待加工表面);③(过渡表面)P10 5)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称为金属切削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功用不同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P9 6)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瞬时主运动的方向就称为主运动方向,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 的瞬时速度就称为切削速度。P9 7)生产类型是指工厂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P30 8)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清洗作用和防锈作用。P26 9)所谓“先粗后精”是指按照粗加工T半精加工T精加工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 10)粗铳平面时,因加工表面质量不均,选择铳刀时直径要(小)一些。精铳时,铳刀直径要(大一些),最好能包容加工面宽度。 11)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功能的不同,基 准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2)划分工步依据主要是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和工具是否变化。P29 13)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定 位基准和装配基准。P40 14)所谓的加工余量是指使加工表面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应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分为加工总余 量和工序余量。P50 15)所谓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和理想零件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它们之间的偏 离程度则为加工误差。P83 16)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可分为轴向窜动、径向漂移(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P85 17)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18)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EIA )和(ISO)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ISO )19)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过程为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制等。P98 20)数控机床坐标轴中,绕Z轴旋转的坐标轴称为 C 轴。 【坐标轴确定方法与步骤】 1)Z轴 (1)一般取产生切削力的主轴轴线为Z轴,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正方向。 (2)当机床有几个主轴时,选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为Z轴。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试题答案完整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复习题 一、填空 1)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缩写,FMS是(柔性制造系统)的缩写。 2)FMC是(柔性制造单元)的缩写,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缩写。 3)APT是(自动编程系统)的缩写,MRP是(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的缩写。P4 4)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①(已加工表面);②(待加工表面);③(过渡表面)P10 5)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称为金属切削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功用不同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P9 6)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瞬时主运动的方向就称为主运动方向,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瞬时速度就称为切削速度。P9 7)生产类型是指工厂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P30 8)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清洗作用和防锈作用。P26 9)所谓“先粗后精”是指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10)粗铣平面时,因加工表面质量不均,选择铣刀时直径要(小)一些。精铣时,铣刀直径要(大一些),最好能包容加工面宽度。 11)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功能的不同,基准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2)划分工步依据主要是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和工具是否变化。P29 13)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定位基准和装配基准。P40

14)所谓的加工余量是指使加工表面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应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分为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P50 15)所谓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和理想零件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它们之间的偏离程度则为加工误差。P83 16)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可分为轴向窜动、径向漂移(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P85 17)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18)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EIA )和(ISO)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ISO) 19)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过程为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制等。P98 20)数控机床坐标轴中,绕Z轴旋转的坐标轴称为 C 轴。 【坐标轴确定方法与步骤】 1)Z轴 (1)一般取产生切削力的主轴轴线为Z轴,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正方向。 (2)当机床有几个主轴时,选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为Z轴。 (3)机床没有主轴时(数控龙门刨床),用与装夹工件的工作台面垂直的直线为Z轴。 (4)若用Z轴方向进给运动部件作为工作台,则用Z′表示,其正方向与Z轴相反。 2)X轴 (1)X轴一般位于平行于工件装夹面的水平面内。 (2)对于工件做回转切削运动的机床(如车床、磨床),在水平面内取垂直于工件回转轴线(Z轴)的方向为X轴,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X正方向。 (3)对于刀具做回转切削运动的机床(如铣床、镗床),当Z轴竖直立式时,人面对主轴向右为X正方向;Z轴为水平卧式时,则向左为X正方向; (4)对于无主轴的机床(如刨床),则以切削方向为X正方向。若X方向进给运动部件是工作台,则用X′表示,其正方向与X轴相反。 3)Y轴、A轴、B轴、C轴:均按照右手规则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