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一?名词解释

临床心理学:狭义的临床心理学注更心理障碍的机制研究,对心理障碍进行解样并探明解决的途径。广义,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诊断, 并采取综合有效的矫治措施帮助康复。

病理行为:凡是与疾病原因有关的各种不良牛活方式都称为病理行为。

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 “危机管理”“危机调解”,危机干预就是对经历了危机事件,对处于闲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牛?危险(自杀)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Z恢复心理平衡,达到危机前的行为水平。

三级预防制:健康心理中的精神医学模式,三级预防是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等各个层次上的整体预防,在预防过程中进行精神医学服务,对疾病患者从事积极追踪与康复服务,以防止成为慢性精神疾病。变态心理学:又称“界常心理学”研究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强迫性神经症: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是以无法摆脱的、反复出现的观念和行为为特征的。

家庭心理健康: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功能,成员Z间心理平衡,能够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感到幸福快乐。精神依赖:乂称“心理依赖”,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指对费物的强烈渴求,以期获得服药后的特殊快感。

多动症:与儿童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涣散;与所处境不相宜的活动过度和行为冲突, 并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的一组症候群不健康心理: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I仏n 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宀活质量起到负而作用。

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或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

生活方式: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经济、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生活制度,包括个人嗜好,认知方式和业余时间。

抑郁症: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R情绪低落与处境不相称,其行为表现町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工木僵行为,抑郁症是一个全身系统性的障碍或疾病,它既有典型的心理症状,也有典型的躯体症状,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心理生理障碍:“心身障碍”“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组综合症或躯体疾病,通常限于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社会心理因素在心理牛理障碍的发牛、发展和转归过程屮起着重耍作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涉及感知、语言、思维、情感、动作及社会交往等多种基本心理活动,属于全血发育障碍,病因不明。

共病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个人患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或疾病。焦虑症和抑郁症常有共病现象。应激:个体面临或察觉环境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所作出应对或适应的过程,它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

生理始基:指心理生理障碍者发生前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牛理始基使个体具有不同的相应的心理生理障碍的易感性。

临床心理评估(诊断):借助各种心理测最方法对人的记忆过程、思、维能力、智力状况和人格特征等各种心理因素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应用心理学知识对涉及的心理成分进行评估,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与评价。

紧张性头疼: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疼,由于颈部和头部肌肉过度受挫或痉挛而引起,头痛呈持续性,往往有紧张感,压迫感和牵拉感。町伴有头晕恶心和焦虑不安等。

适应性不良障碍:存在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消极被动,表现为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

性心理障碍:又名“性变态” “性倒错” “性歪曲” “性粘:神障碍”它是指性对象或性行为方而的异常,不是以正常异性恋关系获得性满足,而是以特殊方式获得性心理或性活动的满足,属于变态心理现彖。

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丁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Z尽快摆脱困难。

严重心理问题: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反应持续时间较长,2?6月,反应泛化,有时伴有人格改变。惊恐障碍(神经症):又称惊恐发作,基本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常冇突发的心悸、胸闷、窒息感及眩杲感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反社会人格:又称为无情型人格,其特点是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冇明显违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

人格障碍:指在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

二绘图

1.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机制

免疫系统一T 心理生理疾转

图4—1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机制

2 ?冠心病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闪索及A牙长期

紧张状态中

g人格

商级神经活动障碍

f心血管功能调节失常r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律列内分泌功能紊乱

冠状动脉痉李

1

脂质代谢素乱

r

血脂浓度升高

冠状动脉狭窄

▼ ?

血脂沉积于冠状动脉壁内T冠状动脉粥样硕化f心肌缺血缺氧f冠心病

图4—2冠心病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

3.焦虑循环图

工作,生活,情感压力

I

大脑功能降低

认知不良

负性情绪反应

(嘶)I

吐脑卜丘脑-?]內分泌系统

激索水平变化b~^「牛理、洁緒、仟为亦仃

焦虑

心理症状循环图

抑郁

4.青春期心理异常的发住机制图

靑春期

1 1

心理、生理、社会功能不全

6

心?绘屣讨秽不旳宦

「J i

心理生理功能妖乱心身症状出现

1

■4j??一- 6

1.行为异常

2.心理生理障碍

3.心理障碍

厌学行为消化性溃疡抑郁症

暴力行为肥胖症强迫症

自虐行为哮瑞症摊症

药物依賴神经性厌食症躁狂症

性生活亲乱恐怖症

反社会行为焦虑症

图9—2青春期心理异常的发生机制

人牛:周期不同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

1.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①占杀评估;发住了什么事件,病人的应对机制是什么,病人的支持系统是什么

②制定干预bl标;对病人情况评估后与病人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1=1标

③实施干预;通过心理会谈收集病人棊于自杀事件的所冇信息,找出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共同问题, 寻求解决此问题的证据和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达到冃标,解决问题。过程中给病人更多的社会关心和心理支持

④终止;病人达到预期口标以后,双方同意后终止治疗

2.中国临床心理学有那些理论观点

①心身统一的观点: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其牛理和心理功能是并重的,对于外界传入的刺激信息,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二者不可分割

②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在研究个体心理健康和疾病吋,要考虑到各种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等因素的作用,还要考虑到他所住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社会因素必须成为心理刺激条件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发生影响,它需耍通过心理的中介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个体的认知评价因素占主导地位。

④主动适应与调解的观点:心里的主动适应和调解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抵御疾病的主要力量。

3.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代表特征

4. 简述应急心理发生的3种理论

① 素质脆弱理论;由于遗传或某些素质因索,决定着个体某些生理系统的功能较弱,某些较强, 较弱的系统在应急情景下容易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的变化。

② 人格类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类型与应急反应类型冇关,不同的人格类型与某些特定的心 理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如A 型人格被认为是易发冠心病的前驱人格,人格特征的差异也是影响适应 能力的一个因素,如呆人格发育不健全,应对应急的能力也相应较差,适应能力弱,可利用的心理 防御机制较少,应急反应就会表现的强烈。

③ 内脏学习理论;环境与内脏功能之间某种条件反射性联系巩固下来,便会形成固定的植物神经 系统反应和内脏生理反应模式,即“内脏学习”。这种内脏生理反应模式形成后,在某些生活事件 或其他应激源的激发下,个体很容易产生一些固定的反应形式,甚至过度反应形成杲常時况,导致 身心障碍。

5?临床心理学的特性

① 临床教冇性,面对面的贴近当事人的心理和实际问题,关注他们的思考和感受,干预其学习与 生活,直截了当的提供建设性意见或侨治性技术。

② 治疗操作性,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对操作性的行为矫正学,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心理问题发挥其 确冇实效的矫治作用。

③ 公共服务性,临床心理学是开放性的,专业的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规范意识与 行为,减少个体差界及界常性,可以为社会大规模的培养合格人才。

6.简述心身障碍发生机制

① 悄绪与心理生理障碍;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是通过情绪活动为媒介而实现的。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对机体有增力作用;消极情绪则对机体器官功能产牛不利 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种心理牛理障碍。

② 性格与心理生理障碍;性格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冇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 独特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冇很大的影响,是生理心理内在致病 因素(A 型人格与冠心病,B 型人格与消化性溃疡,C 型人榕与癌症)

③ 生活事件与牛理心理障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竟争意识和才盾冲突加强,各种牛:活应激事 件增多,必然影响到心理生理的健康。

④ 生活因素与生理心理障碍;生理始基是指心理生理障碍者发生前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生理始基 使个体具有不同的相应的心理牛理障碍的易感性。社会一心理因索作为刺激信息影响着大脑皮层的 功能,大脑皮层又通过调控生理中介机制,如调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阳影响 着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使各靶器官产生某种变化

7?强迫型人格障碍分型极其代表性性状

① 强迫观念。这是一种思维障碍,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及冲动念头。力图摆脱, 但又摆脱不了,因而紧张烦恼和焦虑不安,并伴有一些眾体症状。

a.强迫怀疑

b.强迫回忆

c.强迫穷思极虑

d.强迫联想

e.强迫对立思维

f.强迫意彖

g.魔术性思维

② 强迫行为。这是继发于强迫观念之后的行为,反复的做一种无意义的行为,明知无意义却乂非 做不可,做后能消除片刻紧张,一会乂感到不舒服焦虑,非要再做不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窄,看问题主观片面,报复心强。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极端H 私和白我屮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徳和法律的倾向。 分裂性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

脱离现实,情感冷漠,缺乏进取心,孤僻白处,不爱社交。 好表现白己,做作夸张,以自我为屮心,情感肤浅。

犹豫不决,拘谨小心,口我怀疑,以十全十美标准要求口己。 情感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不考虑后果。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一贯紧张,不安全感,提心吊胆及白卑。 依赖型人格障碍:缺乏H 信,过分依赖,不独立活动。

自恋型人格障碍:极端自我中心和唯我独尊的夸大想法,人际关注不好,缺乏情感交流。 抑郁型人格障碍:抑郁症性认知和行为

A.强迫洁癖

B.强迫检查

C.强迫计数

D.强迫性仪式动作

8.为什么现代社会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冠心病?

A型人格者进取心强,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反应灵活,办事效率高等,这些都是受到社会肯定的优点,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常常会取得较人的成绩,优点和成绩都是强烈的奖励因索,根据行为主义学说的原理,凡受到奖励的行为,必定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现代社会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A型人格,导致冠心病增加。

9.判断心理正常/异常的原则有哪些?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同-?性)原则

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③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0.心理健康的4种模式

①社会学模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到社会纶活环境的彫响,因此,增进心理健康从社会因索上加以注意和改善,并顾及到个体生活环境变化导致的种种问题

②心理学模式;适应能力能使个体有效地处理情绪挫折和因社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应激,减少适应不良的反应,这些都是心理教育获得的能力

③精神医学模式;三级预防是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等各个层次上的整体预防,在预防过程中进行梢神医学服务,对疾病患者从事积极追踪与康复服务,以防止成为慢性梢神疾病。

④教冇学模式;教冇学具有“价值导向”的性质,教冇的功能就在于使受教冇者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或改变不良行为,能够“积极适应”

11?心理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鉴别有什么不同?

见17题。

12. C型人格为什么容易得癌症?

性格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壯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冇很大的影响,C型人格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引起细胞的DNA 口然修复功能减退,促使病基因转化。同时,又对以通过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Z失去或降低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13?发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①牛物性因素:人体疾病、遗传素质、生化改变和药物影响

②心理因素:情绪、行为、认知发生适应障碍

③社会因素: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冇、伦理道徳、风俗习惯、牛态环境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而。

14.简述性格和心理生理障碍的关系

性格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壯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有很大的影响,是生理心理内在致病因素。

15?临床心理学主要内容和任务

内容:

①心理生理障碍②心理病理学③神经心理学④临床心理评估

⑤临床心理咨询⑥临床心理治疗⑦健康心理学任务:

①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②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③研究个体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牛和康复屮的彫响作用

④研究人的认知技能对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⑤研究个体信息已进行心理评佔或诊断

⑥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

⑦研究教学

16?瘡病发生的人格特征:

①高度的情感性。情感不稳定,肤浅易变,其心理活动贯穿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极易情绪化

②高度暗示性。易受到暗示,即被“心理感染”

③高度的H我显示性。以白我为屮心,好显示白己,不为他人考虑

④高度的表演性。常以过分做作或夸张的表情引人注意

⑤高度的幻想性。不习惯于逻辑性思维,喜好幻想,常常把理想当做现实

17.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18 ?临床心理学角度讨论拉扎勒斯应激理论

①情绪中心应对;人在应激事态中,即使失败了也耍控制消极情绪,调动积极情绪,增强勇气努力使事情向好的方而转化。

②问题屮心应对;认真分析问题发生与发展的根源,了解引起应急事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消除问题。

19.拉扎勒斯应对方式

①对决型;面对困难努力应对

②拉开距离型;远离问难和问题,努力忘记

③占己控制型;努力控制白己的情绪和行为

④社会支持摸索型;积极寻求他人或机构的帮助

⑤责任接受型;自我反省在该问题上的责任

⑥逃避型;试图脱离困难问题,或者利用酒精等物质以忘却忘记

⑦肯定评价型;明确人牛的意义,改善以前的行为,肯定的评价自己

20.贝尔金3种危机干预模式

①平衡模式;适应于危机发生后的早期干预,安抚和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宣泄负性情绪使之得到心理平衡Z 后,在帮助其获得应付危机的能力,努力使当事人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

②认知模式;通过强化理性认知和口强口信的成分,以获得对口己所遇危机的控制。

③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该模式注重评估和危机冇关的内部或外部条件,帮助当事人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的方式,积极提供可供利用的支持资源,从而帮助当事人,将内部的应付方式和外部的社会支持资源结合起來,以获得对自己问题的自主控制。

21.多动症病因假说

①遗传因素;对双生子的研究有明显的遗传性

②神经牛:化因素;a.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功能不足b.中枢神经系统介质儿茶酚胺水平不足c. 大脑皮层觉醒度不同d.额叶功能不足

③心理因素;a.冲动性过高b.情绪化反应强c.耐受力羌d.内部思维组织性差

④其他原因;铅中毒,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不良。

22.人格特征的疾病机制

①A型人格者进取心强,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反应灵活,办事效率高等,这些都是受到社会肯定的优点,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常常会収得较大的成绩,优点和成绩都是强烈的奖励因素,根据行为主义学说的原理,凡受到奖励的行为,必定得到进一步强化。

②B型人格,人格特征比较被动,好依赖,顺从,不善与人交往,缺乏创造性,易焦虑和抑郁,对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应,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③C型人榕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引起细胞的DNA自然修复功能减退,促使癌革因转化。通识,乂可以通过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Z失去或降低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

致癌症发生。

23?睡眠障碍常见类型

①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够或睡眠量减少

②夜惊;又称“睡惊症”是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性惊醒

③梦魇;梦中焦虑发作,儿童做恐怖梦所致

④睡行症;

24.儿童一般心理行为障碍的表现特征

行为障碍的表现:

①一般行为问题;咬指甲,吸吮拇指或衣物,儿童恐惧,发脾气、手淫

②言语障碍;口吃,言语发育迟缓

③饮食障碍;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

④排泄障碍;遗尿及遗粪症

⑤睡眠障碍;入睡闲难,夜惊,梦魇,睡行症

心理障碍的表现:

①儿童焦虑症状②儿童恐怖症状③儿童抑郁症状

25.抑郁症诊断要点

符合以下三项即可:

①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表现,吋间在两年以上。

②伴有兴趣减退

③自觉疲乏无力

④口我评价过低

⑤对前途悲观失望

⑥有白杀意念,但无行为

⑦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⑧自觉病情严重,常主动求治

26.应激行为理论挫折学说

①罗氏挫折学说;由罗氏山维格于1944年提出,他认为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能产生三种反应形式:A.阻碍优势型B.H我防卫型C.需求持续型。将挫折反应分为三类:A.外惩反应或责他反应B.内惩反应或责己反应

C.容忍反应或免责反应

②梅氏挫折说;由梅尔提出,他认为个体处于应激情景时,会出现一些呆板重复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为了解除内心紧张状态所做的“无目的行为”具有强迫性,无建设性和固执性等特点

③勒氏挫折说;山勒温提出,他认为个体遭遇应急会导致行为退化,即行为的原始化,个体的行为表现会退回到早年未成熟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

④多、米二氏挫折学说;多拉徳、米勒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后的普遍行为,个体受到挫折或刺激时,常引起愤怒情绪,因而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转移攻击,自我攻击。

27.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

拉杂勒斯提出了1.情绪中心应对,这种方法是指在应激事态中,即使失败了也耍控制消极情绪。调动积极情绪,增强勇气努力使事情向好的方面的转化;2.问题中心应对,这种方法的日的是解决问题。

28.神经症基本概念与特征

概念:旧称神经官能症,最早是1769年山英国楮神病学家克伦提出的,19世纪后被认为是一种心理性疾病,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功能性障碍。

特征:

A.心因性障碍

B.机能性障碍

C.冇精神和做体两方面的症状

D.可塑性

E.自知力充分

F.社会功能相对良好G

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H.各亚类型尤其特征的临床性

四.论述题临床书PI25-P177

使用心理学理论解释障碍

临床心理学重点(四至六章) 2

第四章心理应激、应对与健康 第一节心理应激的一般概念 1、应激现象的特点: 1)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 2)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的范围广泛,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又有象征性或符号 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 3)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多数情况下,生 理反应同心理反应是并存的。 4)在对应激的反应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 5)在多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 同刺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应激——是由人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 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 3、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在心理应激中,心理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对 环境要求的认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心理应激(概念)——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 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5、应激原——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 6、一种刺激物能否成为应激原,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 认识评价和适应应对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 7、应激原分为两大类:躯体性的和心理社会性的。前者可称作物质性的;后者则属于“精神性的”或称作 “符号”刺激物。 ◆躯体性应激原——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心理社会性应激原分为社会性应激原、生活应激原、工作(学习)应激原、文化性应源原和心理性应激 原。 1)社会性应激原——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情境和事件。 2)生活应激原——包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故或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小事。 3)良性应激——由积极的小事引起的应激。 4)工作应激原——又称职业性应激原,指职业活动或工作中影响劳动者心理和生理稳态的诸因素。 5)文化性应激原——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对的生活的文化方面。 6)心理性应激原——指一个人头脑中的不切实际的预测、预期、凶事预感以及内必的矛盾冲突等。 ◆心理社会性应激原致应激作用评估中采用的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杨德森和张亚林编的 《生活事件量表》(LES)、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

05622-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05622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083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和理论模型,能够熟悉诊断性会谈、行为评估、心理治疗等技术,理解心理个案研究的设计要素,掌握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策略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定义,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的的历史以及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工作内容,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 2、掌握: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几种理论模型,心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及整合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每一种理论模型的理论前提、贡献。 2、掌握:每种理论模型的侧重点。 3、熟练掌握: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理论模型的整合趋势。 第三章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模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几种培训模式、临床心理学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的含义。 2、掌握: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诊断性会谈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精神病的诊断分类、临床会谈的方式、会谈的基本技巧、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精神异常的诊断和分类的基础,目前通用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的特点。 2、掌握:临床会谈的形式、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3、熟练掌握:临床会谈的基本技巧。 第五章神经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神经心理学评估的历史,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心理生理学评估的理论、心理生理学评估的使用及发展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的概念及方法、心理生理学评估的概念。 2、掌握:目前最常用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及各自特点、心理生理评估的理论、范围、主要采用的方法。 3、熟练掌握: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第六章行为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行为评估的概念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行为评估的方法和近期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行为评估的理论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 2、掌握:、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 3、熟练掌握:行为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第七章心理治疗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心理治疗的过程和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目标。 2、掌握: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是探讨人类疾病的心理病理原因、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以及增进人类心身健康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应激反应:个体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 3、精神疾病: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4、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分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5、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6、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 7、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问题。 8、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9、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用同一测验(或者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中测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0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和方法。 11、高峰体验:指自我实现者在人生历程中曾有过体验到欣喜感、完美感及幸福感的经验。 12、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1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14、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更大,导致不满意后果的行为不大可能再被重复 15、共病:同一体可以同时出现不同障碍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诊断性共病。 16、协同:在定量的方法中,不同问题共患的现象被称为症状协同或纬度协同 17、非结构会谈:临床心理师根据来访者对问题做出的言语反应,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信息,来确定会谈的问题。 18、结构式会谈:临床心理师按照一套提前设定好的问题序列进行会谈,包括问题的措辞和顺序、记录反应和评估反应的方式。 19、半结构式会谈:临床心理师对需要提出的问题或主题事先有一定的安排,但后继问题在实际提出时,依据来访者的反应稍作调整。 20、心理测验:能够用来完成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工具或程序叫心理测验,也叫心理量表。 21、常模团体:是由具某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22、信度: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即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程度。 23、智力单位: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 24、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对付应激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景的手段。 25: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二、填空题 1、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是(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初步 确立了临床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诊断)和(治疗)。 2、强迫症的基本特征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和(改变)。 4、影响应激反应强度的因素有(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能力)。 5、弗洛伊德把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 和生殖期。

临床心理学

1、临床心理学定义:①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③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会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 2、依特指出:临床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个体评估、治疗或其他活动都不是临床心理学所独有的,只是他们的临床态度,即不仅对行为(特别是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行为进行干预才是临床心理学的独特性所在。即临床心理学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程序,对智力、情绪、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和干预的———————— 3、临床心理学工作:评估、治疗、研究、教学、咨询、管理。 4、临床心理学出现因素:①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②对人类个体差异的兴趣的发展 ③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 5、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1896年,他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6、临床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描述、解释、预测、改变 7、掌握理论模型的价值以及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型,应该具有的条件①简约②实证研究的支持③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人④变化和发展的能力⑤可验证性⑥逻辑的内部一致性 8、临床心理学两大部分:评估和干预 9、最好的理论模型的特点是:其假设性和实用性应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清楚的验证。 10、兼容并包态度的集中表现就是“方法任选”途径①即把来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有关成分整合在一起,这样去治疗某一病人时会增加治疗的效果②在对一个或几个病人进行干预的不同时刻,都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问题选择一种与之相匹配的理论模型。 11、对从现存的技术语言中求得共同指标的想法持怀疑态度 12、62%~65%倾向于“有系统的方法任选”4%~11%倾向于“非理论的方法任选”27%31%倾向于“技术的方法任选” 13、APA的临床心理学分会提议临床心理学家需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和四年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实施统一监督。这一建议也即目前一直很流行的“科学家——实践者”培训模型 14、1947年9月刊发,名为《受欢迎的临床心理学毕业培训课程》,即沙科渥报告 15、沙科渥报告建议:①临床新心理学家应首先作为心理学家(科学家)接受培训,其次才是作为实践者进行培训②临床心理学家应像其他学科一样接受四年的博士水平培训,其中一年是在专家指导下的临床实习③临床培训的要点包括评估,研究和治疗三个方面,因此其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动力学、评估技术、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治疗 16、沙科渥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也称布尔达模式 17、“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主要内容①课程②实习课程③研究④实习⑤合格考试 18、过度疲劳:个体心身资源的枯竭,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临床心理学家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19、过度疲劳因素:①治疗者所面对的每天打交道的人群②同行间的竞争③病人财务支付能力上的困难④对自己专业水平的担心 20、过度疲劳建议:①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除直接从事临床实践以外,还可以从事教学、督导为有关机构提供咨询等工作②建立和组织同行间的互相支持,互相督导的小组,一起分享临床经验,共同提高临床技能,同时也可以一起讨论棘手的个案,表达自己的挫折情绪,讨论伦理上的困境③明确自己最适合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最适合治疗什么类型的病人或什么类型的问题④争取短期休假,减少工作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并尽量避免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工作⑤注意营养,锻炼和身体健康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要有明确的认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21、心理评估过程①决定评估内容②确定评估目标③选择做决策的标准④收集评估资料⑤判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等

一.名词解释? ?1.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无器质性基础? 3.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它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并为此苦恼而不安,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 4.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与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变态的。(?临床上常将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轻重或病情好转?的重要指标)? 5.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交替出现抑郁和狂躁症状,每一种症状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几个狂躁或抑郁时期,其间有一段“正常”时期,一些患者在一天之内既有抑郁的经历又有狂躁的经历。? 6.病理性赘述:思路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讲话罗嗦,?无意义的繁枝细节掩盖主要内容,思维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或离题不远,最后能达到预定的终点。? 7.躁狂掩饰:个体经历一些不幸的事件时,便会出现抑郁的情绪以及与低自尊相关的认知,或者对这些事件做出防御性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他们通过躁狂掩饰表现出正常的自尊水平。8。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广泛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9.?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二、选填? 1.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和性受虐狂、混合型性偏好障碍等? 2.几种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度的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 偏执型人格障碍:总是怀疑别人的可信度,怀疑他人,将善意的行为误解为隐含的关系或威胁,不愿或害怕向人倾诉? 边缘型人格障碍:担心被抛弃,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混乱,反复自残,空虚感? 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分重视规则和细节,事必恭亲,完美主义,吝啬,喜欢储藏东西? 3.精神障碍的成因:遗传模型,生物模型,心理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包括(对精神障碍具有易感性还是适应力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生物因素:基因的构成、病毒的感染、损伤? 心理因素:童年的创伤、对环境事件的不良认知反应?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困难、社会支持缺失? 4.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经济地位、-精神分裂症基因型母亲、NEE家庭(高度消极情绪表达)? 神经病学基础:多巴胺过量,病毒感染,妊娠分娩并发症,母亲的压力?5.认知技术包括: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挑战? 6.人本主义治疗:其中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的最为杰出。7.影响情绪和行为的许多关键结构位于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8.行为主义治疗的基础是经典条件反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 ?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第五章智力障碍 ?第六章人格障碍 ?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 郁症 ?第八章行为障碍 ?第九章心身疾病 ?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 心理问题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 ?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 ?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 ?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②以心理测评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中心③以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的援助为目标,以达到帮助适应困难的个体调整心态,矫正不良行为,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 ?二、临床心理学的性质:发展性教育性社会性 ?发展性——始终强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以往:注重心理诊疗,服务对象主要是心理异常者,此种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精神医学色彩。 ?后来;心理援助(assistance),危机介入(intervention),引导(guide)或促进(improvement)等概念引入,反映临床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40年代前的临床心理学主要以心理测评活动为主,是对个人的适应问题进行指导(direction)、助言(suggesstion)、和劝告(recommendation)式的咨询。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能够为人们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教育、援助作用。 ?教育性——社会性—— ?临床(clinical)起源于希腊语klinikos,“医生在患者的病床边进行医学的照料”。 ?今天,“临床”不仅仅是“床边医学诊疗”的概念了。不仅限于医疗临床了。 ?“家庭心理临床”“教育临床”“地域临床” ?三、临床心理学的目的: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成果,以及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理论对有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进行

临床心理学知识点

1.科学家-实践者(scientist-practitioner )模式。目标:培养集研究者和高水平实践者于一身的心理学家 该模式要求临床心理学家:(1)要在大学里进行必要的训练;(2)应该先成为心理学家,其次才是职业心理学家;(3)需要经过临床实习阶段;(4)应具有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研究的能力;(5)受训的最高学历应是哲学博士。心理学工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从事治疗和咨询工作。 2.“科学家—实践者”模式的主要内容科学的头脑:研究:数据收集,假设检验,变量的控制、结果的评估;学习:合理使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知识心理干预:治疗关系建立与维持的能力、有效干预的能力;对干预过程和结果评估的能力、对危机等的干预能力心理评估:观察与分析、心理测评、综合因素考虑、预测。 3.1988年APA分裂,导致了心理协会APS成立 APS的目标:推动心理学学术的发展;保持心理学的科学根基;促进公众对心理学科学及其应用的理解;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心理学走向大众。 4.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认定的共同点:对专业素质的高标准要求;国家制定认定标准;学历要求比较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和认定。 5.精神障碍的分类的优缺点优点:有助于治疗者决定如何治疗;便于专业人员交流,达成共识,理论与技术推广。缺点:对疾病的认识模式化,固定化,干扰其他信息的获得,影响治疗的有效性,灵活性。 6.菲利普.皮尔内是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临床精神医学治疗创始人。 7.罗洛·梅是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 8.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APA)成立。 9.动力学模型的侧重点:①推论与解释②强调“自我”作用的发挥,即理性的力量,强调智能过程③强调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关系。10.行为模式的理论前提:①假设:行为是习得②核心策略:将人们暴露在新的学习环境下,而这些情境可以修正过去适应不良的反应模式。 11.行为模型的侧重点:①关注症状本身:人的行为是可观察的过程;重点是行为过程,而不是思维和情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历史无关的进程。 12.行为模式的贡献:①使心理咨询与治疗有了明确的目标,减少的治疗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②拓展了心理治疗的范围③注重可观察的症状④关注个体的当下功能性状态。 13.现象学的侧重点:当事人的主观过程;当事人如何感受;强调非历史的过程,当事人的如何有效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14.现象学的贡献:注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注重个体内在发展与生存的内在动力①使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中心由咨询(治疗师)转向了当事人。②使工作的重点由理论转向了技术与技巧③使心理咨询(治疗)成为一项职业化的工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0513411.html,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编写原则①遵循为病人服务的原则,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要;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③继承《CCMD》以前版本的优点;④注意与国际接轨; ⑤简明,便于操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0513411.html,MD-3(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17.心理评估的含义:系统化的收集关于个人及其有关环境信息,对个体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专业性判断,以此为基础做出对个人最恰当决定的过程。目的:形成能够指导心理干预的具有时限性的结构化、概念化的专业判断。主要任务:1、懂得要获得的基本信息2、学会根据求助者的问题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如何获取3、能够加以整合,形成临床预测和假设4、根据信息和假设确定治疗计划。步骤:1.决定评估内容:评估始于问题2.确定评估目标:面临多重选择3.选择决策标准4.收集评估资料:全面收集资料5.判断与决策:诊断与干预政策6.报告与交流:梳理与反思。 18.好的评估报告包括的内容:1、案例叙述:求助者的情况、问题、假设与验证2、详细说明评估的程度与方法:使读者能够理解评估的适宜性3、结果的报告:①数据清楚、概括简洁、结论明确、讨论与解释富有逻辑性②将来继续评估的建议③干预设计。 19.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理念:预防重于治疗;强调力量和能力;讲究生态学观点;尊重多样性与多学科视角。 20.危机事件处理六个方针:快——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稳——稳定情绪,真面宣传;化——坚持协调,化解矛盾;活——弄清起因,分类处理及早介入;公——秉公处理,分清是非;清——总结经验,清除隐患。 21.危机事件指的是导致个体产生中度和重度应激反应的某个事件或 一系列的事件,死亡、严重的躯体伤害、惊恐、无助感是灾难事件最 常见的特点。 22.心理危机定义:广义: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和解决时。狭义: 突然遭遇逆境或变故,无法解决,心理失衡。三个标准:1.经历重大 影响与突发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认知、行为、躯体改变(非精神 病性);3.用平常手段无法解决。 23.自杀的原因1、精神障碍导致自杀;2、躯体疾病导致自杀;3、非 疾病(普通)人群自杀;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精神疾病是 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碍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其中, 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1/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 障碍自杀的27-30%。高危因素:心情忧郁或抑郁;近期,特别是最近 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长期的生活、 工作或心理压力;既往有过自杀行为;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24.抑郁症的六项评估指标:情绪极度低落,早晨最为明显;负性认 知堆积,觉得失败、愧疚、无望;行为一反常态,哭泣、易怒、退缩、 混乱;无法入睡或睡眠过多,精神不振;食欲改变,肠胃功能紊乱, 体力不支;强迫性地一再产生“死”的念头,怕自己失去自制力。 25.自杀(自杀未遂)干预的操作要点:1、敏锐的观察2、初步接触 3、直接询问 4、评估致命危险程度 5、寻求支持的资源 6、自杀危机 与入院干预。 26. 如何帮助一个有自杀征兆/自杀未遂的人:相信他说的话;当他 说要自杀时,要认真对待;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 不要答应;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 帮助;说服其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 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 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如服毒、割腕等)的人, 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 27.对有暴力行为患者的检查治疗技巧避免给患者过度的刺激(声 响、强光)予以足够的个人空间,尽量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尊重、 镇静、耐心、认可患者有意义的感受;向患者表示随时随地的帮助意 愿,多作言语安抚和教育指导(症状、用药、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 对治疗的恐惧;避免过多的目光直接接触。 1.科学家-实践者(scientist-practitioner )模式。目标:培养集 研究者和高水平实践者于一身的心理学家 该模式要求临床心理学家:(1)要在大学里进行必要的训练;(2) 应该先成为心理学家,其次才是职业心理学家;(3)需要经过临床 实习阶段;(4)应具有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研究的能力;(5)受 训的最高学历应是哲学博士。心理学工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从 事治疗和咨询工作。 2.“科学家—实践者”模式的主要内容科学的头脑:研究:数据收集, 假设检验,变量的控制、结果的评估;学习:合理使用最新的科学研 究成果、临床实践知识心理干预:治疗关系建立与维持的能力、有效 干预的能力;对干预过程和结果评估的能力、对危机等的干预能力心 理评估:观察与分析、心理测评、综合因素考虑、预测。 3.1988年APA分裂,导致了心理协会APS成立 APS的目标:推动心理学学术的发展;保持心理学的科学根基;促进 公众对心理学科学及其应用的理解;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心理学走向 大众。 4.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认定的共同点:对专业素质的高标准要求;国家 制定认定标准;学历要求比较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和认定。 5.精神障碍的分类的优缺点优点:有助于治疗者决定如何治疗;便于 专业人员交流,达成共识,理论与技术推广。缺点:对疾病的认识模 式化,固定化,干扰其他信息的获得,影响治疗的有效性,灵活性。 11.菲利普.皮尔内是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临床精神医学治疗创始人。 12.罗洛·梅是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 13.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APA)成立。 14.动力学模型的侧重点:①推论与解释②强调“自我”作用的发挥, 即理性的力量,强调智能过程③强调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15.行为模式的理论前提:①假设:行为是习得②核心策略:将人们 暴露在新的学习环境下,而这些情境可以修正过去适应不良的反应模 式。 11.行为模型的侧重点:①关注症状本身:人的行为是可观察的过程; 重点是行为过程,而不是思维和情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历史无关的 进程。 12.行为模式的贡献:①使心理咨询与治疗有了明确的目标,减少的 治疗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②拓展了心理治疗的范围③注重可观 察的症状④关注个体的当下功能性状态。 13.现象学的侧重点:当事人的主观过程;当事人如何感受;强调非 历史的过程,当事人的如何有效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14.现象学的贡献:注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注重个体内在发展与 生存的内在动力①使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中心由咨询(治疗师)转向 了当事人。②使工作的重点由理论转向了技术与技巧③使心理咨询 (治疗)成为一项职业化的工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0513411.html,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编写原则①遵循为 病人服务的原则,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要;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 中国国情;③继承《CCMD》以前版本的优点;④注意与国际接轨; ⑤简明,便于操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0513411.html,MD-3(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 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 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 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7)精神发育迟滞 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 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17.心理评估的含义:系统化的收集关于个人及其有关环境信息,对 个体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专业性判断,以此为基础做出对个人 最恰当决定的过程。目的:形成能够指导心理干预的具有时限性的结 构化、概念化的专业判断。主要任务:1、懂得要获得的基本信息2、 学会根据求助者的问题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如何获取3、能够加以整 合,形成临床预测和假设4、根据信息和假设确定治疗计划。步骤: 1.决定评估内容:评估始于问题 2.确定评估目标:面临多重选择 3. 选择决策标准4.收集评估资料:全面收集资料5.判断与决策:诊断 与干预政策6.报告与交流:梳理与反思。 18.好的评估报告包括的内容:1、案例叙述:求助者的情况、问题、 假设与验证2、详细说明评估的程度与方法:使读者能够理解评估的 适宜性3、结果的报告:①数据清楚、概括简洁、结论明确、讨论与 解释富有逻辑性②将来继续评估的建议③干预设计。 19.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理念:预防重于治疗;强调力量和能力; 讲究生态学观点;尊重多样性与多学科视角。 20.危机事件处理六个方针:快——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稳——稳 定情绪,真面宣传;化——坚持协调,化解矛盾;活——弄清起因, 分类处理及早介入;公——秉公处理,分清是非;清——总结经验, 清除隐患。 21.危机事件指的是导致个体产生中度和重度应激反应的某个事件或 一系列的事件,死亡、严重的躯体伤害、惊恐、无助感是灾难事件最 常见的特点。 22.心理危机定义:广义: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和解决时。狭义: 突然遭遇逆境或变故,无法解决,心理失衡。三个标准:1.经历重大 影响与突发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认知、行为、躯体改变(非精神 病性);3.用平常手段无法解决。 23.自杀的原因1、精神障碍导致自杀;2、躯体疾病导致自杀;3、非 疾病(普通)人群自杀;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精神疾病是 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碍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其中, 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1/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 障碍自杀的27-30%。高危因素:心情忧郁或抑郁;近期,特别是最近 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长期的生活、 工作或心理压力;既往有过自杀行为;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24.抑郁症的六项评估指标:情绪极度低落,早晨最为明显;负性认 知堆积,觉得失败、愧疚、无望;行为一反常态,哭泣、易怒、退缩、 混乱;无法入睡或睡眠过多,精神不振;食欲改变,肠胃功能紊乱, 体力不支;强迫性地一再产生“死”的念头,怕自己失去自制力。 25.自杀(自杀未遂)干预的操作要点:1、敏锐的观察2、初步接触 3、直接询问 4、评估致命危险程度 5、寻求支持的资源 6、自杀危机 与入院干预。 26. 如何帮助一个有自杀征兆/自杀未遂的人:相信他说的话;当他 说要自杀时,要认真对待;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 不要答应;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 帮助;说服其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 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 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如服毒、割腕等)的人, 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 27.对有暴力行为患者的检查治疗技巧避免给患者过度的刺激(声 响、强光)予以足够的个人空间,尽量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尊重、 镇静、耐心、认可患者有意义的感受;向患者表示随时随地的帮助意 愿,多作言语安抚和教育指导(症状、用药、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 对治疗的恐惧;避免过多的目光直接接触。

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心理学逐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从心理测验、心理治疗以及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三方面着手,论述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继而对临床心理学的未来进行展望,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发展;现状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1991年提出的“正式”定义则是: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它的最初提出以及发展至今,主要是为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到影响的患者提供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临床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本文分析了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以便于更充分地了解临床心理学,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临床心理学的产生 临床心理学历史上曾与变态心理、心理测量、精神分析、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等都有密切关系,直到19世纪末,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尚难分别。临床心理学起源于精神病学,它最早涉及的是精神病的症状、病因和护理,而真正推动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他追随w.wundt和e.kraeplin的生理心

理学观点,并坚持心理学应为应用服务[1]。1896年韦特默向美国心理学会提出临床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建议,认为心理诊所是为社会和公共服务、为基础研究和教学服务的机构[2]。同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主要研究学校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这成为临床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他还开设一门课,讲授上述有关问题,称此课为“临床心理学”。 1906年n.prinee出版了《变态心理学杂志》。继而,1907年韦特默创办了杂志《心理学临床》,其刊的副标题为《心理发展迟滞和变异的研究和处理杂志》,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他写的“临床心理学”,在此他再次宣称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建立起来,这一领域即“临床心理学”。 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给临床心理学正名,会议还规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的三个基本职责,即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和研究[3]。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一)心理测验 临床心理学合多源于一流,心理测量学是其中的主要源流之一。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另一学科分支,有它自己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心理学的形成和成长。在临床心理学初期,临床心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便是临床心理测验[4]。1905年,比内在巴黎公开了他的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但是这和之后的修订本,在临

临床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概念 一、什么是临床心理学? “临床”(clinical,klinikos)的含义: 医生在患者的床边进行医学照料;神父、牧师在死者的床边进行祈祷,祝福其灵魂的安息。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程序,从个体水平对智力、情绪、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干预和研究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属于“应用”学科 两个成分:评估与诊断 / 咨询与治疗 二、工作内容: 工作对象: 心理不健康或不适应或心理障碍者为主要对象,即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和老人。 1、心理评估: 目的:心理评估包括对个体信息(行为、问题、独特的特点、能力以及智力)的信息的收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描述、理解。 方法:会谈、测验与观察 2、心理咨询: 个体水平:各种心理问题、心身健康、能力发展、职业选择、生涯规划 团体水平:组织机构的管理组织机能正常高效发挥等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3、心理治疗: 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个体实施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使其获得正常的适应性的行为,或增进适应、促进成长、完善人格。 4、研究: 探讨心理异常或问题的实质,对心理异常或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给予解释,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等等。 5、教学 从事本科或研究生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课堂讲授、或小组讨论、或

一对一的教学与督导、案例分析等形式,以在理论与实践中培养专业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6、管理 从事某些机构的组织管理者。 三、工作模式 ?SCA模式: S(setting):心理咨询与治疗所必须的场所; C (client):有问题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及工作对象; A (activit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种种活动。 ?工作模式: 矫治模式: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症状,提高应对与适应能力,能自己面对和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能自强自立。 发展模式:提高心理能力,培养、发展更好的心理品质;帮助来访者减少问题的产生的潜在的可能性、预防问题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临床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精神病学 心理测量 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二、与其他职业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 精神科护士 保健大夫 法律律师 教师 大众传媒或文学工作者 第三节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考点: 一、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研究任务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已达到防病治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测验、评定评估等 心理测验法与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例题】关于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实验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进行E只使用现代仪器答案是D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派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都得不到满足。他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移情等方法挖掘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心理生理学理论坎农等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调节系统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不良认知或不健全人格将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而影响各内脏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或引起心身疾病。 3、行为学派理论巴甫洛夫、华生等认为,人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对外界刺激S的反应R,即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学习理论,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条件发射、操作和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行为学派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学习的条件反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或消退。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等认为,行为学派只研究行为,并把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只强调环境影响,而不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即是发挥个人各种潜能,如创造性、友爱、自尊、理想及对真善美公正价值的追求动力。自我实现即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他们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的结果。治疗原则是降低期望值,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心理、行为障碍论述的观点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错误的信念B错误的学习C潜意识中的冲突D三大生理中介紊乱E自我实现受阻答案是C 【例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源于 A本能B潜意识C学习D人格E情趣答案是C 【例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7131 次更新时间:2001-05-25 14:31:00 进入专题:王登峰心理与医学● 王登峰 主讲人简介:王登峰教授,1965年2月出生;1990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我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谈两个问题,第一是心理学从脱胎于哲学到今天100多年的历史中,心理学的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从心理学的应用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看;第二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人在三个生存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里主要是希望能够对心理学的发展和未来做一个勾画。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应用的角度: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比如在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之一,此时心理学越来越起到必需品的作用。另外,人力资源也离不开心理学,也体现了心理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进心理学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首先人们对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其次,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开始依赖于对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社会分工有关,不仅需全面的知识,也需深厚的个人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学的作用才日渐体现出来。目前国内对心理学的应用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是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另外在经济领域还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但西方心理学的应用则更广泛一些,有的直接用于军事,有的还用于心理战。所以西方对心理学的应用更为深入和具体一些。 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最初被称为泥瓦匠的心理学,因为其不是把人作为整体而对人的某些特点进行研究。在心理学进入科学之前,更多的是一种思辩,但当其进入科学范畴,则开始用宏观方法研究,此时研究的多是较为简单的心理过程。比如反应时的研究,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人们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此时心理学还是将人之特点劈开,一个个研究,这与西方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较为接近。因为当时对整体难以把握时,就将其打碎,研究每一个碎片,再将其拼和。当我们研究一个物体时,这样做还是可行的。但将其用于心理研究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研究方法会使我们失去很多重要信息。 第二个阶段是将人作为整体研究。典型的即是人格研究。我们知道,人比无生命物体复杂,因此作为整体研究难度很大。于是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将人的特点与动物做比较。因为很多试验在人身上无法做,便在动物身上来做,将人与动物行为类比。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观点都是从动物行为而来,他这种研究方法又被称为对人类自尊心的第三次打击。生态学家认为动物行为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于是提出“动物的标记行为”,这样的行为在人类中也是有的,只不过人的行为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精神分析理论后来便有一种假设,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跟他最看重的对象建立并保持一种密切联系,这就是人类的对象联系理论。第二种方法是将人与机器类比,将人脑比作电脑,出现了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脑加工过程类比于计算机加工过程。行为理论心理学认为,人是作为环境的产物,受制于人所生活的环境,人就是对外界的应答反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也是由于不能把握人的复杂的内部过程,同时又不能单独对某种心理过程研究导致的。第三种方法是人本主义,人既不等同于动物,也不等同于机器,人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先天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