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之五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之五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之五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良种静止角扦样自动分级种子劣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根据种子在最适条件下贮藏时间的长短可将种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种苗评定中不正常种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大多数种子,含水量达到______便可收获。

5、种子干燥的方法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6、从种子收获至种子发芽率降到______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种子的半活期。

7、种子贮藏是包括种子在______开始至______为止的全过程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下列哪一种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发育()

A、温度高、湿度低

B、温度高、湿度高

C、温度低、湿度低

D、温度低、湿度高

2、下列对种子批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B、不同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C、同一来源、不同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D、同一来源、同一品种、不同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3、下列哪类种子可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A、育种家种子

B、原种

C、良种

D、审定种子

4、收获种子时,需要在种子成熟的()进行

A、乳熟期

B、蜡熟期

C、完熟期

D、绿熟期

5、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

A、低温

B、干燥

C、低温和干燥

D、低温和避光

6、种子的休眠以()种子能正常萌发作为通过休眠的标准

A、50%

B、70%

C、80%

D、100%

7、识别新陈种子的最根本手段和方法是()

A、活力测定

B、色泽测定

C、气味测定

D、渗出液测定

8、种子纯度检验最准确的方法是()

A、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B、幼苗鉴定

C、种子形态鉴定

D、电泳法鉴定

9、在0—50℃范围内,温度每降低(),种子寿命延长一倍

A、0℃

B、5℃

C、10℃

D、15℃

10、小麦原种的纯度要求不低于()

A、90%

B、95%

C、99%

D、99.9%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种子根据胚乳有无分类可分为()

A 有胚乳种子 B无胚乳种子 C 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D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2.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种子成熟( )

A天气晴朗 B空气湿度较低 C 蒸腾作用强烈 D阴雨低温

3、种子休眠的意义主要有()

A 对逆境的适应

B 有利于种质的选择

C 有利于收获

D 有利于贮藏

4.净度分析的关键是区分()

A 净种子

B 染病种子

C 其它植物种子

D 无生命杂质

5.下列方法属于破除硬实的方法是()

A 浸种

B 机械损伤

C 酸液腐蚀

D 碱液腐蚀

6.下列表现性能哪些与种子活力有关()

A 种子发芽与种苗生长速度和整齐度

B 包括种苗出土程度、速率和整齐度

C 种苗储藏运输后的表现性能,特别是发芽能力的保持特性

D 种子的大小

7.种子质量检验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那些方面的内容?()

A 扦样

B 检测

C 结果报告

D 收获种子

8.下列哪些属于种子的内在品质()

A 健康状况

B 真实性

C 品种纯度

D 生活力

9.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对检验人员有哪些要求()

A 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以上文化水平

B 从事种子检验技术工作3年以上

C 从事种子检验技术工作半年以上

D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的合格种子包括下列哪些指标()

A 净度

B 纯度

C 发芽率

D 水分

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批种子的寿命一般用种子群体的平均寿命表示。()

2、低温能够延长种子的寿命。()

3、种子发芽率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4、袋装种子扦样时,扦样点为上、中、下各部位。()

5、种子含水量越低,细胞液愈浓,抗冷、热的能力愈强。()

6、在农业生产上,由植物胚珠发育的繁殖器官才能称为种子。()

7、种子的生活力与种子的发芽率呈正相关。()

8、休眠是指种子具有生命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

9、种子产量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理论上能获得的最大种子数量。()

10、种子的色泽能表示出种子的成熟度和特性,是品种差异和品质优劣的标志之一。()

六、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种子生产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

2、种子处理的目的有哪些?

3、叙述种子清选与分级的原理。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基本概念 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结合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种子生产技术, 在保持优良种性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种子。 2.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一致性和稳定性, 并有适当名称的植物品种。 3.纯系学说:认为同一纯合亲本自体受精而得到的后代,或由长期连续近交得到的动物或植物的高度自交系,具 有相同的基因型,它的每一个基因座都是纯合的,所以不会发生分离。 4.遗传漂移,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5.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是经过审定定名品种的复合一定质量等级标准的种子。 6.三系杂交稻: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 7.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 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8.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 成。 9.杂交种品种:亦称杂交组合,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10.纯系学说:纯系,是指从1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 一、简述新品种合理利用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尽量保持其纯度,延长其寿命,使之持续地发挥作用。 措施;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原种生产基地和大田用种基地。 二、两系法杂交水稻(与三系法比)优势: 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增大;一系两用,长日高温下(夏季)可制种,短日低温条件下(春、秋)繁殖,能简化程序,降低成本;由于光温敏不育性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无关,可克服三系法不育系中细胞质的负效应;能紧跟常规稻的选育步伐,开辟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新领域,实现更高产目标。 三、花期相遇的判断标准:母本比父本早1-2d始穗。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2-3d内。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 或迟3-5天,盛花期只有部分相遇。 不遇: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6天以上,盛花期基本不遇。 母多早熟,幼穗分化历程短,父多中晚熟幼穗分化历程长。一至三期父早一,四至六期父母齐,七至八期母略早四、花期调节的方法 促慢控快:是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抽穗和缩短开花历期;延缓生长发育,推迟抽穗和延长开花历期。(氮控钾促、干控水促、喷施“九二0”、喷洒化学药品,借父传粉、密度调节、秧龄调节、拔苞拔穗法) 五、三系不育系的分类 孢子体不育:野败型、冈型、D型和矮败型,花粉败育较早(单核后期),典败为主 配子体不育:红莲型败育较晚(二核期),园败为主;BT型和滇型败育最晚(二核后期或三核初期),染败为 主 六、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2)三圃制和二圃制原种生产技术: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系繁殖(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3)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 七、简述两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⑵制杂交种:①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②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③父母本行比④安全隔离⑤去杂:⑥人工辅助授粉⑦田间管理:母氮早施、少施磷钾 八、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途径:人工去雄、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标志基因利用、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利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3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 我国种子产业受体制的影响,科研育种和种子经营销售长期以来分为两个体系运行,育、繁、销脱节。各省、地都设置科研机构,有的甚至延伸到县、乡,重复分散,没有重点,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致使种业科研成果培育缓慢,特别重大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较少;在种子经营、推广领域,省、区、县相互干扰,无序竞争,造成市场混乱。与此同时,中国加入 WTO后,农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的种子产业面临较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外种子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对于我们现有体制构成严重威胁。中国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其实是孤立于市场之外,这样的科研是不可能与发达国家扎根于企业的科研实力相较量的。总之中国种子科研和企业在科研开发实力、科研创新发展、研究设施手段、销售网络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面对我国种业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加入WTO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种业的龙头企业、企业家要深谋远虑,瞄准国际种业高科技发展前沿,制订规划和措施,提高竞争能力。 尽管我国种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产业化时间短,种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受非市场因素的较多影响,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种子生产经营条件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种子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加之产业保险制度和市场诚信体系没有建立,放大了自然和市场风险,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的隐患不可低估。二是研发投入少且效率偏低。全国有近100多家科研院所从事种子研发,国家对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不足,且分散使用,难以形成合力。虽然一些种子企业开始介入具备商业化研发条件的农作物育种,但投入比例仅占2%-3%。从基础研究看,多数追求“短、平、快”,种质资源利用等公益性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从应用研究看,研发投入少和资源分散,缺乏统一布局和整合,使许多项目低水平重复,针对性不强,育繁推相互脱节,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国种子企业“多、散、小”,产业聚集度依然较低,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积累十分有限,专业化程度不高,研发创新和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对制种基地田间建设的投入能力。同时又面临着跨国种业进入的巨大压力。 2、种子生产基地的技术管理

种子生产学试题+-+判断题1

()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博优1025”的定名中“博”表示母本不育系博A,“1025”表示父本恢复系,“优”表示杂交水稻品种。(对) ()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错) ()玉米、棉花是异花授粉作物。错 ()高粱是最先采用三系制种的作物。对 ()高粱的花序为复穗状花序。对 ()杂交水稻制种田间人工辅助授粉期间,应在晴天早上对父母本植株赶露水,以提高穗层温度,降低湿度,达到促进开花的目的。(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获时,若发现田间仍有未彻底清除的杂株,杂交水稻不需制种,可利于良种加速繁殖,还能降低成本。(错) ()光温敏核不育系是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因此,育性受细胞质基因影响很大。(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对)。 ()玉米制种中如果发现母本发育慢,可提早对母本带叶去雄。(对)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制种田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水稻属短日照作物。(对)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玉米制种田播种时,母本应一次播完,父本可根据情况分期播种。(对)()不育系比保持系柱头外露率高,保持系比不育系结实率高。(对) ()下午4-5点给父本喷冷水可使父本延迟开花。(对) ()玉米制种时如果发现父本发育快,可对父本用尿素水灌根或喷叶,父本花期可延迟。(错)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伤害严重。(错)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幼穗发育第六期如果发现父母本花期不遇,可排水控制发育快的一方。(错)()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对) ()玉米播种父母本播期确定的三种方法中,叶差法是一个综合指标,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较稳定的植物性标志对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的伤害严重错 ()大豆、茄子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对A 茄子 B 大豆 C 向日葵 D菠菜()大豆、向日葵属于自花授粉作物。错 ()玉米、菠菜是异花授粉作物。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割时,发现母本行内有杂株,将杂株拨除,就可保证杂交种纯度。(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错 ()超前去雄也称摸苞去雄,即在雄穗抽出前带1-2叶去雄对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错 ()高粱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错 ()可以采用一次超量繁殖、低温长期保存的方法防止高粱品种混杂退化。对()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15天。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20天。对 ()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对()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对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 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 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 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 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 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 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 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 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 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 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 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 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 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20.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21.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2.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 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 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25.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均优于双亲的现象 26.植物新品种权:完成育种的单位或各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审 核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全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繁殖材料重复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17315-1998 前言 为规范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种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都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辽宁省种子管理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玉米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扬宝、丰宪法、吴彩兰、张兆雄、廖琴。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hybrid seed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杂交玉米各类种子的生产,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本规程规定了玉米杂交种繁育种子的类别、各类种子的生产方法和田间纯度检查等内容。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3543.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亲本种子parental seed 3.1.1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自交系种子。 3.1.2 自交系原种 basic seed of inbred line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且经过检验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原种种子。 3.1.3 自交系良种 quality seed of inbred line 指直接用于配制生产用杂交种的自交系种子。 3.1.4 亲本秭妹种 parent of intervarietal crossing 指经过鉴定,两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姐妹系间杂交种,是配制改良单交种的亲本种子。 3.1.5 亲本单交种 parent of single cross 指配制三交种、双交种时使用的单交种 3.2 生产用杂交种 hybrid for production 指各种直接用于生产的杂交玉米一代种子。它主要包括: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及顶交种。 4 自交系种子生产 自交系原种和良种必须有一定的储备,可以采用一次繁殖、分批使用方法。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种子生产学复习题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2、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3、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4、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1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4、基因频率genotype: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5、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6、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7、常规品种(conventional cultivar):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8、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9、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y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9、显性假说 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19、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rothesis 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0、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即由纯合的个体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21、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 22、自交不亲和性:self incompatibility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

第一章种子生产原理与体系2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栽培品种的类型 种子生产的理论基础与现代育种的理论基础是相一致的 第一节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 一、品种稳定与变异的遗传原理 1.植物稳定与变异的进化原理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 遗传是内因,变异是基础,选择决定方向 重组自然变异自然选择自然进化 突变 变异人工变异人工选择人工进化 2.品种稳定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纯合 品种变异的遗传学原理: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 自发突变涉及个别性状【孢子体突变(芽变),配子体突变(整株)】 染色体变异涉及几个性状 天然杂交涉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性状 人为的机械混杂也是变异的来源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自交与异交 纯合性与杂合性:个体遗传与群体遗传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技术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适应于系统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上对栽培植物的人工选择,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授粉、繁殖方式以繁衍后代。 鉴于繁殖方式的不同,其后代群体的遗传特点各异,对不同植物的育种方法、种子生产方式也就不同。 深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使种子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高等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一)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依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又可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

常异花授粉植物。 1.自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ion plant)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授粉、受精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如小麦、水稻、大麦、豆类、花生、大麻、烟草、亚麻、茄子、番茄、辣椒等。 花器特点 这类植物都是雌雄同花,花器具严密保护,外来花粉不易进入; 花冠多无鲜艳色彩,也少有香味,且多在早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 花粉较少,不利于风传; 雌雄蕊同期成熟、长度相仿或雄蕊略长,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有利于自花授粉,有的甚至在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高的自交率,自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1%,最高的也只有4%。 自花授粉植物具有如下遗传特点: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 (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 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和人为的定向选择,自花授粉植物品种群体内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且个体间的基因型是同质的,其表现型也是整齐一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致,是自花授粉植物遗传行为上的显著特点。 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相对一致,一般称为纯系。即使个别植株或花朵偶然发生天然杂交,也会经连续几代的自花授粉而使其后代的遗传组成趋于纯合。 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在自花授粉植物群体中通过人工选择产生的纯系的一致性,在其后的各个世代中,不通过人工自交都能较稳定地保持下去,即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在遗传行为上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这是自花授粉植物优良品种得以较长期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 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Word版

\种子生产技术与原理 一、绪论 1.列出世界十大种业公司名称?中国十大种业公司? a、世界著名10大种子公司 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1999年以77亿美元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开始涉足种业,仍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9.3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玉米种子,约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3%,其他种子业务有大豆、小麦、高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 2、孟山都(Momsanto),美国农化公司,1998年兼并美国嘉吉公司国际种子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6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棉花、大豆、玉米种子。 3、先正达(Syngenta),1999年瑞士诺华公司与Anglo-Swedish AstraZeneca分别合并他们的农化业务而创建的新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9.5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为蔬菜种子。 4、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农业合作组织,传统种子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6.22亿美元。2000年与德过KWS公司共同兼并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 5、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五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瓜果、蔬菜种子,占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0%,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4.74亿美元。 6、埃德瓦塔(Advanta),1996年由荷兰Royal VanderHaveGroup和英国Zeneca Seeds 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六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油菜、向日葵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73亿美元。 7、道化工(Dow),美国化工公司,1998年收购Mycogen,2000年收购嘉吉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杂交种子业务,世界第七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有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5亿美元。 8、KWS AG公司,德国传统种子公司,世界第八大种子公司,2000年与法国的利马格兰种子公司一道收购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在北美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3.32亿美元。 9、Delta & Pine Land 公司,美国种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达到3.0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 10、Aventis 公司1999年由德国Hoechst AG和法国的Rhone Poulence合并而成,世界第四大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2.6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 b、中国种业十大品牌: 1.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3.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6.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8.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0.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2.中国种业与世界种业的差距有哪些? 产业规模小、商业化育种滞后、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水平低等制约中国种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面对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悉数入华的强势竞争,中国种业发展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有6900多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91家,销售额累计200多亿元;前50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占30%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600亿元。但是,我国的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70%至80%,外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的玉米种子市场实施战略布局,“洋种子”占据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隆平高科前总裁刘石说,中国作为第二大农业国,却无一家能够进入世界前15名的种子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都存在人才、科技、理念的滞后问题。

最新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重点必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1.种子 2.纯系: 3.顶交种 4杂交种品种 5.播始历期 6.种子认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1、水稻三系配套杂交育种使用的三系分别。、、是:。、、 2、栽培品种的三性分别是: 3 、一般情况下,品种群体内包含有、、产生的 后代个体的基因型是,群体是。 4 、玉米一生生活周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5 、自交系的杂穗率指的杂穗占的百分比。 6 、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纯合的______。 7、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和。 8、根据种子质量级别分类,我国将种子划分为、和。 9 、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品种保留有较多的。 10、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1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的基本程序是、、、。 12 、依据生育期长短分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2分) ()1、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2、秋马铃薯当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5℃以下为播种适期。 ()3、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 ()4、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 ()5、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 ()6、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 ()7、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 ()8、水稻杂交制种中喷施“920”一般可使亲本推迟抽穗2-3天。

() 9、不同性状代码数不一定是连续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根据种子质量可将种子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10(、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中,若缺苗补种,父本行可补种或移栽。)11(所以花期调节的措施主要针对母两系杂交小麦要求母本要整齐一致,12、()本。四、问答题(计38分) 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 2.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3分) 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6分) 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4分) 5.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4分) 6.白菜田间管理(5分) 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4分) 8.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6分) 五、论述题(计23分) 1.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11分) 2.以小麦为例试述常规种各原种生产技术(利用育种家种子、三圃制、株系循环法)的程序及特点。(12分)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作为繁殖后代用1.的都称为种子,亦称为“农业种子”。 纯系: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即自交系品种(小麦、 2.水稻、玉米自交系等)。 3.顶交种: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产生。 4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5.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6.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3、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性。 4、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自交、姊妹交、杂交、杂合的、异质的。 4、完整生育期。 精品文档.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之四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农业种子品种纯度种子劣变种子寿命种子管理标准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根据种子对光的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种子收获至种子发芽率降到______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种子的半活期。 4、大多数种子,含水量达到______便可收获。 5、种子干燥的方法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6、种子贮藏是包括种子在______开始至______为止的全过程 7、种苗评定中不正常种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下列哪一种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发育() A、温度高、湿度低 B、温度高、湿度高 C、温度低、湿度低 D、温度低、湿度高 2、下列对种子批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B、不同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C、同一来源、不同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D、同一来源、同一品种、不同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3、下列哪类种子可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A、育种家种子 B、原种 C、良种 D、审定种子 4、下列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的措施是() A、增加温度、提高湿度、增加氧气含量 B、温度低、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及氮气的含量 C、改善通风状况 D、增加光照 5、种子的休眠以()种子能正常萌发作为通过休眠的标准 A、50% B、70% C、80% D、100% 6、陈种子一般是指() A、隔代贮藏的种子 B、隔年贮藏的种子 C、隔年或隔代贮藏的种子 D、发芽率特底的种子 7、催过芽的种子适宜采用()种子处理新技术 A、种子颗粒 B、种子带 C、种子毯 D、液体条播 8、种子纯度检验最准确的方法是() A、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B、幼苗鉴定 C、种子形态鉴定 D、电泳法鉴定

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分析

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分析 【摘要】玉米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优势作物,在农业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玉米亲本种子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玉米产量的高低,而且影响着我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研究探讨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问题,是当前玉米生产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分析 玉米亲本种子是指用于生产杂交种的父母本种子,包括育种家种子(又称原原种)、自交系原种、良种等。因此,自交系亲本种子繁育的流程是:育种家种子的繁育、自交系原种繁育、良种的繁育。其中育种家种子是指由育种者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高纯度自交系种子,由育种者育成并保纯繁育。自交系原种是指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技术规程生产出来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种子。自交系良种是指由自交系原种按照自交系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符合良种标本的自交系种子。生产上,自交系原种的繁育是自交系良种生产的基础和关键。 1.原种生产方法 自交系原种的标准是性状典型,株间整齐一致,纯度不低于99.99%,保持原自交系的配合力。根据GB/T17315-1998标准,原种生产方法分两种,一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另一种是采用二年二圃法。二年二圃法是自交系提纯复壮的基本方法。二圃是指株行圃、原种圃。此法以“选株自交-穗行比较-淘汰劣行-混收优行”的穗行筛选法进行。 1.1选株自交 即在自交系原种圃内选择符合典型性状的单株套袋自交。方法是:用半透明的硫酸纸做好纸袋,花丝未露前先套雌穗,待花丝外露3.3cm左右,当天下午套好雄穗,次日上午露水干后开始授粉,一般一次授粉,当自交系雌雄不协调时可两次授粉,授粉工作在3-5天内完成。收获时按穗单收,彻底干燥,整穗单存,作为穗行圃用种。 1.2穗行圃 将上年入选的单穗在隔离区内种成穗行圃,每系不少于50个穗行,每行种40株。生育期间进行系统观察记载,建立田间档案,出苗至散粉前将性状不良或混杂穗行全部淘汰。每行有一株杂株或非典型株时全行淘汰,即全行在散粉前彻底拔除。选优行经室内考种筛选,合格者混合脱粒,作为原种圃用种。 1.3原种圃

(精选)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农大)

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植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历试题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植物生产技术》2006年—2012年历年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植物生产在农业中比重下降的原因是( B ). A.受土地数量的严重制约 B.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C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D.生产具有难控性特征 2.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C ). A.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 B.形成区域的专业化生产 C"公司十农户" D.在最适地区发展最适产业 3.植物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 A.专业化和产业化 B.保护地生产 C."公司十农户" D."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 4.关于植物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植物生产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 B.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从"以粮为纲"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C.植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下降 . D.畜牧业地位上升 5.当禾谷类作物群体增大的时候( C ). A.密度下降,总穗数下降 B.密度增高,总穗数下降 C.穗粒数和粒重呈下降趋势 D.穗粒数和粒重增加 6.禾谷类作物的需水高峰期一般在( D ). A.返青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抽穗开花期 7.禾谷类作物一生中吸收氮、磷、钾三要素的转折点是在( B ). A.返青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抽穗期 8.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要特点是( A ). A.可以自动调节 B.密度的影响最大 C.在不同生育期逐渐形成 D.三个因素可以同步增长 9.关于甘薯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甘薯苗或茎蔓上生长的均为不定根 B.纤维根又称吸收根 C.梗根又称牛蒡根 D.牛蒡根是贮藏养料的主要器官 10.花生对水分的敏感期是在( C ). A.种子萌发出苗期 B.苗期 C.开花下针和结荚期 D.饱果成熟期 11.油菜对水分的敏感期是在( C ). A.萌发出苗期和苗期 B.苗期和蕾苔期 C.蕾苔期和开花期 D.开花期和籽实期 12.下列作物中光饱和点最高的是( A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谷子 13.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D ). A.谷子 B.水稻 C.玉米 D.大麦 14.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B ). A.小麦 B.水稻 C.大麦 D.黑麦 15.对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间,可以使( B ). A.营养生长旺盛 B.穗提前分化 C.植株徒长 D.产量提高16.粮食作物生产属于( D ). A.资金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土地密集型 17.在蔬菜贮藏中,比较先进实用的贮藏方法是( D D ). A.沟藏B通风贮藏库 C.冷藏D气调贮藏 18.在棚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D ). A.窖藏 B.堆藏 C.气调贮藏 D.通风贮藏库 19.地下式通风贮藏库( B ). A.受气温影响最大 B.保温性能最好 C·空气对流最好 D.通风降温效果最好 20.下列属于苹果夏季修剪方法的是( A ). A.扭梢 B.短截 C.缩剪 D.缓放 21.下列属于苹果树冬季修剪的方法是( D ). A.拉枝 B.刻伤 C.环剥 D.疏剪 22.柑橘的幼树修剪,一般采用( B ). A.疏剪 B.短截 C.缩剪 D.缓放 23.郁金香属于( C ). A.二年生花卉 B.宿根花卉 C.球根花卉 D.温室花卉 24.菊花属于( B ). A.一二年生草本 B.宿根草本 C.温室花卉 D.木本花卉 25.肾蕨属于( D ). A.宿根花卉 B.兰科花卉 C.多浆植物 D.多年生常绿草本 26.花生属于( B ). A.木本 B.豆科作物 C.禾本科作物 D.十字花科作物 27.鸡冠花属于( D ). A.宿根花卉 B.球根花卉 C.水生花卉 D.一年生花卉 28.以下说明瓜叶菊的是( B ). A. -年生草本 B.属于菊科 C.原产我国 D.穗状花序 29.球根花卉中的唐菖蒲,细分起来又属于( B ). A.鳞茎类 B.球茎类 C.块茎类 D.根茎类 30.球根花卉中的水仙花,细分起来又属于( A ). A.鳞茎类 B.球茎类 C.块茎类 D.根茎类 31.造成萝卜肉质根畸形、糠心、辣味重的原因是( A ). A.土壤缺水 B.品种问题C浇水过多 D.施肥过多 32.下列蔬菜间套种方式中,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的是( A ) A.植株高矮不同 B.根系深浅不同 C.生长期长短不同 D.互利或对单方有利 33.下列蔬菜间套种方式中,既充分利用土地又合理利用空间的是( D ). A.植株高矮不同 B.根系深浅不同 C.生长期长短不同 D.直立性和开展性蔬菜 34.下列蔬菜间套种方式中,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养分的是( B ).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种子生产与经营 课 程 论 文 :颜寿 班级:农学11-1 学号:20116102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颜寿 (农业大学农学院, 611130) 摘要:本文围绕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与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调节、父母本群体构建、父母本花时调节与授粉、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介绍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展;以及杂交水稻混播、机械采粉贮粉与授粉的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杂交水稻制种应向基地规模化、操作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 杂交水稻制种也称水稻异交栽培[1]。从1973年实现籼型三系配套后,各地组织大批技术力量对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进行研究,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制种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种产量逐步提高,使三系法杂交水稻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石明松在粳稻品种中发现了光敏核不育材料,至80年代中期,全国组织水稻育种工作者协作攻关两系法杂交稻技术,90年代初期进入了两系法杂交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 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1.1 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与预测技术 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成败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所配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生育期相差大,使得父母本花期相遇难度大。由此重点围绕父母本生育期温光特性、叶片生长特性、幼穗分化发育特性开展研究,提出了父母本播差期安排的“叶龄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播始历期差法”,并分析了3种安排方法的实用性,进一步指出以“叶龄差法为基础,以有效积温差法和时间差法作调整”的应用原则。但是,在制种过程中尽管按以上方法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由于亲本生育期除主要受温光条件影响外,还受秧龄长短、秧苗素质、肥水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常使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理想。因此,研究了“幼穗剥检法、叶龄余数法、对应叶龄法”等花期预测方法,其中“幼穗剥检预测法”简便、直观、可靠,被广泛采用,成为预测父母本花期的主要方法。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方法和花期预测方法的研究成功,为保障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奠定了基础[2]。 1.2 父母本花期相遇调节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