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

本组教材以“他们让我们感动”为主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桥》,两篇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本组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的情感。目的是让学生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生化,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复习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感受深刻或是喜欢的词、句、段。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复习准备:

1.积累感受深刻或是喜欢的词、句、段。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回顾导入:

咱们学的第四单元,都包括哪几篇课文?(生答)在这几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

(出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老红军()的高尚情操

老支书在生死关头()的壮举

6岁孩子怀揣美好梦想并唤起()的巨大力量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这组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些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复习基础知识

(一)复习生字:

1.自主复习中组长反映下面几个字音读错的较多:(出示)谊肆搀呻

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2、。在复习听写中,错误最多的是这样几个字:嫂噩奠

(1)说说错在哪里,生生提醒写时注意什么?

(嫂:右上部分“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通到下边;噩:笔画较多要按正确顺序

书写,注意疏密匀称。奠:上面是个“酋”注意里面有一横。以笔顺为指导,以点带面说说记字的方法。

(2)学生练写两遍。要求:写正确、写美观。

(3)展示纠正。

3.细心的你一定整理了很多的多音字,咱们一起来挑战一下!

出示:您倒在血泊()里。

一只小船停泊()在岸边。

我是住校生在学校里住宿()。

病痛折磨的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你这样说是不恰当()的。

指生读。

总结:看,咱们中国的方块字的确很神奇!难怪许多外国人也争相学习呢!

4.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些形近字也需要我们掌握,请同学来区分一下这几组:

(1)挎----垮篮-----蓝役 -----投

(2)总结: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区分字形或组词来区别形近字。

5.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四字词语。

雪中送()深情()谊同()于尽势不可()

喜出()外迫不及()热气()无边无()()一息同桌互说—开火车读—齐读

6.本单元我们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了世间的美好,能说几个你课外积累的描写人物美好品质的的词语吗?指生说。

总结:我们平时阅读时就要做个有心人,边阅读边积累,逐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复习课文内容

本组课文中,有很多的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积累。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你认为精彩的段落呢?

(一)学生自己浏览课文,确定一下精彩段落。

(二)指生背诵。追问:能说说为什么觉得这部分精彩吗?

(三)课内阅读训练:老师认为这部分比较精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

A.《再见了,亲人》

1.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写作方法的共同点:

指生汇报后,教师小结:以谈话的口气叙述,以请求的语句开头,反问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

2.再看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又发现了什么?

(同上)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挑战一下,模仿运用以上形式。

B.《桥》

1.指生概括主要内容。

2.你认为这是一座怎样的桥?为什么呢?

3.现在能说说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了吗?

(是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座桥梁正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4.能说说本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吗?

指生汇报,教师小结: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四、总结: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通过这节的复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或感想?

五、限时作业

通过自主复习和课上交流,对本组课文我们回顾了这么多,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了,快来试试吧!

1.听写

2.我会选择。

光:①光线。②一点不剩。③只。④露着。

光吃草根怎么能行呢? ()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

他光着脚在池塘边钓鱼。()

鱼钩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中的老汉是一个人。

(2)列车呀,请,让,让。

4.本单元中,自己最受感动的人物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单元课题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春雨蒙蒙地下》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聆听《春水》课型新授

小学五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五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第1课山字旁立刀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点: 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峡划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⑵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山字旁:①“山”部过长。②“山”部过低。 ⑵立刀旁:①短竖与竖钩较远。②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

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

第2课食字旁春字头 教学目标: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饲春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⑵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 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食字旁:①字左太小。②字形歪斜。 ⑵春字头:①三横长短错误。②撇、捺不开张。 三、练习 1、描红、临写“雷、雪、露、霜”和“春、泰、奏、秦”。 2、临写一段话。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3、完成“想一想”。 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春光好。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设想: 本课以春为主题,通过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和延长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以及欣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美好。 全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美丽的春天: 通过说春天、看美景、听《春风与布谷鸟》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田园春光。 然后再唱一唱流畅柔和的春风旋律,配上布谷鸟的清脆各声,在和谐的合唱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里欢乐的歌声: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先听歌曲,熟悉音乐,然后把二声部分别设计成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 1 / 4

先学习合唱部分,再回过头来歌唱春天的美景(即齐唱部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歌曲。 新疆的春天: 让学生在听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 然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舞蹈或者绘图,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 1、演唱《小鸟、小鸟》的第一乐段。 2、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一、美丽的春天 1、说一说师: 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 2、听一听师: 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 (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 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

五年级 下册写字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综合实践课 第1课山字旁立刀旁 教学要求: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点: 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峡划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⑵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山字旁:①“山”部过长。②“山”部过低。 ⑵立刀旁:①短竖与竖钩较远。②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2课食字旁春字头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饲春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⑵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 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食字旁:①字左太小。②字形歪斜。 ⑵春字头:①三横长短错误。②撇、捺不开张。 三、练习 1、描红、临写“雷、雪、露、霜”和“春、泰、奏、秦”。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共21课教案)人教版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整式方程的定义. 2.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各种特殊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叫做什么方程? (l)3x+4=l; (2)6x-5y=7; 3.结合上述有关方程讲解什么叫做“元”,什么叫做“次”. 引入新课 1.方程的分类: 通过上面的复习,引导学生答出: 学过的几类方程是 没学过的方程是 x2-70x+825=0,x(x+5)=150. 这类“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而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据此得出复习中学生未学过的方程是 (4)一元二次方程:x2-70x+825=0,x(x+5)=150. 同时指导学生把学过的方程分为两大类: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方程 x2-70x+825=0 和方程x(x+5)=150,即x2+5x=150, 可化为:x2+5x-150=0.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以化为 ax2+bx+c=0(a≠0) 的形式.并称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强调,其中ax2,bx,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是不等于0的实数(a=0时,方程化为bx+c=0,不再是二次方程了);b,c可为任意实数.例把方程5x(x+3)=3(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讲解例题 课堂练习 P5-6 1、2 课堂小结 1.方程分为两大类: 判别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判别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看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还是二次.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个整式方程,经化简形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则这样的整式方程称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b,c均可为任意实数,而a不能等于零. 作业:教材中相关习题. 第2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引导学生通过特殊情况下的解方程,小结、归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ax2+c=0(a>0,c <0)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地求出方程的根. 难点:正确地表示方程的两个根. 三、教学过程 复习过程 回忆数的开方一章中的知识,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解决问题的依据.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2=225; 2.x2-169=0;3.36x2=49; 4.4x2-25=0. 回答解题过程中的依据. 解题的依据是: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写字课教学进度表

毛笔字部分 第一课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右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课 1.出示“松”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使左右两部分的长短、宽窄、高低适当,搭配合理。 2.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七、了解书法文化常识:学会读帖。 第二课左中右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一类字,用心思考: (1)这类字,它们的字形结构如何? (2)你觉得写这类字时有哪些方面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把它写好了? (3)指名自由说。 过渡:大家想不想把它们写好了?我们先来练习书写一下“街”字。 2.师边讲解边在小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街”。 3.学生自己练习临写。 4.教师巡视,对少数学生进行指导。(强调写字的坐姿,握姿,随机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强调一看二想三写,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5.小组汇报,夸夸本组的好字,上台展示、简评、师激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7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1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 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教具运用: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 二、设计问题: 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民族的?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 三、学唱歌曲 1、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 3、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4、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 5、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 6、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 7、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 8、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 9、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 9、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 四、巩固创新

1、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2、学生自由的发言 3、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 5、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7、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 五、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下节可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第2——3课时《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 1.《驯鹿》 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2.《冬猎》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

五年级下册硬笔书法课程教案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基本笔画“横”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3.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写横。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横的基本写法。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交谈: 师:大拇指有什么用?(夸奖别人) 灵活的手指可以做什么?(干家务、打球、写字......) 今天我们就用灵活的手指来写一写字。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做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要点(学生跟做) 1.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在桌上,眼睛与练习本距离一尺远。 2.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一拳远。 3.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4.握笔时,拇指食指压住笔,中指从下边托起最后两指垫在下,笔靠虎口齐用力。 (师在前面做示范,边做边讲解要点) 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做示范,做相应指导。 全班同学一起做好正确姿势,老师巡视检查,给与相应评价。

师:摆好了正确的写字姿势。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种姿势来学习新的内容了。(板书:横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会写横吗?(会) (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写一个“横”,同学们评价) 师在黑板的田字格里示范横的写法,请同学们观察。 1.笔顺是从左到右。 2.有的地方顿了一下笔。 3.写得有点歪。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其实无论哪种笔画,书写时都要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 师:观察横的写法,讲解起笔、行笔、收笔。 板书:横的书写要领时起笔重---行笔重---收笔重 师:边示范写横,边讲解书写要领。起笔要重,行笔向右要轻,收笔略向右下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 师:生练习写横,师手把手辅导。展示学生写得好的横给予评价。 布置作业 用练字部书写笔画“横”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21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Unit Six Lesson 21 三年级 单词:vacation, February, skate, ball 句型:--We have our winter vacation in January. 课文: Guoguo: We have our winter vacation in January and February. It begins in the middle of January. Uncle Ben:What do you do in the winter vacation? Guoguo: I do many things. I skate. I play ball games. Sometimes Dad and Mom take me to the museum.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教学过程:(以下内容中,“T”表示Teacher,“S”表示Student。) 一、热身及复习(Warm up) 1.借助flash 来复习十二个月份。 设计意图:flash的引入使同学们很快的被带入到英语的情境中,来体验英文歌曲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月份的复习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新语言呈现与初步学习(Presentation) 1.我们喜欢的月份 教师通过自己的信息来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看完flash后,教师用PPT出示12个月份,然后谈论自己喜爱的月份。 T: Look at these 12 month, I like February, do you want to know why? SS: Yes. T: Because I have my birthday in February. 教师用很慢的速度再一次重复上面的句型I have my birthday in February.目的是让同学们听清楚,然后教师就同一个话题先对三名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进行提问: T: xxx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教师引导同学们用I have my birthday in……来回答。 S:I have my birthday in 。。。 2.请同学了解一下自己的伙伴生日在哪个月份。 T:Ok, do you want to know which month do your partner like? Now you have two minutes to ask your partner. 教师用ppt出示同学们所应用的句型,同学们进行练习,为学习we have our winter vacation in January.做铺垫。 ---xxx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and why? ---I have my birthday in……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识字,提醒学生注意“诣其父”的“诣”字,应该读“yì”,不要读成“zhǐ”。提醒学生注意“禽”字的倒数第二笔是撇折,不要写成竖和提。 2.阅读理解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法,如学生尝试读文、教师示范读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在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语言运用 感受杨氏之子风趣、充满智慧幽默的语言,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杨氏之子) 3.理解课文题目。 (1)理解“氏”和“之”的意思。 (2)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杨家的儿子) (3)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 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 (1)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 (2)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 5.教师小结: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吗? 【设计意图】通过单元导读,引出课文题目,以学生的姓氏为切入点,抓住一个古文中典型的语言点,使学生对“氏”能够迁移运用,使课文题目导入实现了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合。 二、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1.学生试读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由试读文言文。 (3)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 2.教师范读文言文。 (1)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无限的好风光。在音乐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 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通过欣赏《驯鹿》《冬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 (二)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 本单元难点: 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准确,声音要和谐。 (三)音乐材料分析 1.《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这是一首中国气息浓厚的作品,京味十足,歌词都是和实际北京生活相关的内容。表现了北京的孩子对自己城市的热爱。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2.《驯鹿》 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乐曲通过这四个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撷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特征的场景,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3.《冬猎》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

小学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北渡小学杨心梦 第1课山字旁立刀旁 教学要求: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点: 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峡 划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⑵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山字旁:①“山”部过长。②“山”部过低。 ⑵立刀旁:①短竖与竖钩较远。②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 四、总结全文概括本课内容。 第2课食字旁春字头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春 饲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⑵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 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年级起点英语上册21课教学设计

(每一个新知识点必须记住:一个新知识跟着一个操练,再跟着一个展示新知识,一个步骤也不可以少)这是教研组指导过的课。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上册第21课教学设计 Lesson 21 I have a new car. 学习目标 一、语言要素 (一)词汇 1、三会:car bus 2、二会: new really Look here yes super (二)语言目标 Lisa , Lisa , I have a new Yes , Look here .Wow !It’s super! (三)话题呈现:I have a new car (四)任务设计: I have a new car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听、说、读、演,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方法,能够运用Lisa , Lisa , I have a new car .Really Yes , Look here ! Wow !It’s super ! 句型行交际。 三、情感目标:在本课中重点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喜欢自己的玩具。 四、教学重点:三会单词:car bus句型:Lisa , Lisa , I have a new car .Really Yes , Look here !Wow !It’s super! 五、教学难点:两会单词:new really Look here yes super 六、教具:设计好的课件,书包,实物玩具,文具,玩具图片,单词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歌曲。 七、学具: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具,文具。

八、教法学法:本课重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老师进了教室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学生和老师一起唱I have a nice dall 歌曲,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英语氛围中。 二、新单词 (一)导入:用旧句型带新单词。 1、导入:Let ‘s play a game (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猜袋中物) 2、老师说;This is my bag . Guess,What’s in my bag(猜一猜,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老师书包里提前放好doll ball kite balloon car bus等玩具。 3、学生用英语说自己摸出来的东西。 4、学生如果摸出doll,学生说:doll.老师说:I have a dall 5、老师问:how’s the doll学生来描述一下,用句型 Oh,It’s big . how big. cool 或者 Wow!how nice .等。 6、这样出示三组。 (二)新单词car bus 1、学生摸出老师袋子里的car:老师说,Look , I have a car 。 2、老师引导学生描述:Wow! How nice ! 3、板书新单词:用打好的四线格:car 4、朗读新单词:car (老师领读car ,c-a-r car (学生齐读——男女生对读——分行读——找学生读——自读三遍) 5、看实物说单词:car 6、看图片说单词:car 7、看单词卡片读单词:car 8、看课件说韵文:学生和老师一起看课件说韵文:car ,car ,a car,I have a car。 9、用同样的方法学习bus 10、找对子游戏:教师将单词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另外将对应的单词卡扣着放在讲台上,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反思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教材背景分析: 《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学情分析: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许多诗文都流传千古,陆游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两首诗也是古诗中的名篇,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已经有学诗经验的学生,这时关注的已不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诗歌内在的魅力对他们有构成了极大的吸引。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并默写《示儿》。 、明白诗文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学会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树立爱国思想。 教学重难点: 、明白诗文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会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 、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不屈的身影! 、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家中,听听这位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最后遗言吧!(板书:示儿) 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陆游留给谁的遗言?对,示儿就是告诉儿子! 范读 、了解陆游,检查预习 、(大屏幕出示) 过渡: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绝笔,溘然长逝。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 二、初读 自由朗读,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来读 、交流,检查 指名读(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再指名读——读一读《示儿》。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了吗? 、指导朗读:大家注意到,他在读“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时候在哪停顿了吗? 齐读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臵。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月琴、柳琴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 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五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第一课字形特点(一) 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之 字形较方:正画 字形较圆:会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4

第二课字形特点(二) 教学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口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21.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读懂故事,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别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明。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说意思,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学生练习朗读。 5.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 6.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学生注意)预设:惠:同“慧”,智慧。诣:拜访。乃:就,于是。示:给……看。 君:您。古时敬称。闻:听说。禽:鸟。夫子: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5.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 (2)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 第1课立刀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 教学用具 文房四宝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

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 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5.揭示课题:立刀旁 二.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 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 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 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 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 (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 三.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 (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则”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