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超全物理压轴题模拟含答案

2020高考超全物理压轴题模拟含答案
2020高考超全物理压轴题模拟含答案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方形

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

量为m 的小木块A ,m 〈M 。现以地面为参照系,

给A 和B 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如图5),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刚好没有滑离L 板。以地面为参照系。

(1)若已知A 和B 的初速度大小为v 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 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法1: (1)A 刚好没有滑离B 板,表示当A 滑到B 板的最左端时,A 、B 具有相同的速度。设此速度为v ,A 和B 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v ,则由动量守恒可得:

v m M mv Mv )(00+=-

解得: 0v m

M m M v +-=, 方向向右 ① (2)A 在B 板的右端时初速度向左,而到达B 板左端时的末速度向右,可见A 在运动过程中必经历向左作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再向右作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为V 的两个阶段。设1l 为A 开始运动到速

度变为零过程中向左运动的路程,2l 为A 从速度为零增加到速度为v 的过程中向右运动的路程,L 为A 从开始运动到刚到达B 的最左端的过程中B 运动的路程,如图6所示。设A 与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由功能关系可知:

对于B

2202121Mv mv fL -= ② 对于A

20121mv fl = ③ 2221mv fl = ④ 由几何关系 l l l L =-+)(21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解得l M

m M l 41+= ⑥ 解法2: 对木块A 和木板B 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20)(2

1)(21v m M v m M fl +-+=

⑦ 由①③⑦式即可解得结果 l M m M l 41+= 本题第(2)问的解法有很多种,上述解法2只需运用三条独立方程即可解得结果,显然是比较简捷的解法。

2、如图所示,长木板A 右边固定一个挡

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1.5M ,静止在

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木块B 质量为M ,从

A 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0v 在A 上滑动,滑

到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后木块B 恰好滑到A 的左端停止,已知B 与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在A 板上单程滑行长度为l ,求:

(1)若g

v 160320=μ,在B 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 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

(2)讨论A 和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发生

这种情况的条件。

解:(1)B 与A 碰撞后,B 相对A 向左运动,A 受摩擦力向左,而A 的运动方向向右,故摩擦力对A 做负功。

设B 与A 碰后的瞬间A 的速度为1v ,B 的速度为2v ,A 、B 相对

静止时的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 v M M Mv )5.1(0+= ①

v M M Mv Mv )5.1(5.121+=+ ②

碰后到相对静止,对A 、B 系统由功能关系得:

222215.22

1215.121

Mv Mv Mv Mgl ?-+?=μ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0121v v =(另一解01103v v =因小于052v v =而舍去) 这段过程A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2020221068.0400

275.1215.121Mv Mv Mv Mv w ==-=④(2)A 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能向左运动,因为在B 未与A 碰撞之前,A 受摩擦力方向向右,做加速运动,碰后A 受摩擦力方向向左,做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共同速度仍向右,因此不可能向左运动。

B 在碰撞之后,有可能向左运动,即02

3

201v v > ⑤ 代入③式得:g v l 15220>μ ⑥ 另一方面,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一定大于或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Mgl Mv Mv μ25.22

121220≥?- ⑦ 即g v l 20320<μ

故在某一段时间里B 运动方向是向左的条件是g v l g v 2031522020<<μ⑧ 3、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用绝缘材料料成的“┙”型滑板,(平面部分足够长),质量为4m ,距滑板的A 壁为L 1距离的B 处放有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大小不计的小物体,物体与板面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初始时刻,滑板与物体都静止,试求:

(1)释放小物体,第一次与滑板A 壁碰前物体的速度v 1多大?

(2)若物体与A 壁碰后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为碰前的3/5,

则物体在第二次跟A 壁碰撞之前瞬时,滑板的速度v 和物体的速度v 2分别为多大?(均指对地速度)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做功为多大?(碰

撞时间可忽略)

3、解:(1)由动能定理2112

1mv qEL =

得m qEL v 112= ① (2)若物体碰后仍沿原方向运动,碰后滑板速度为V ,

由动量守恒mv v m mv 45311+?= 得<=

101v v 物体速度15

3v ,故不可能 ②

∴物块碰后必反弹1153v v -=',由动量守恒mv v m mv 45311+-= ③ 得152v v = ④ 由于碰后滑板匀速运动直至与物体第二次碰撞之前,故物体与A

壁第二次碰前,滑板速度m qEL v v 1125252==⑤ 。 物体与A 壁第二次碰前,设物块速度为v 2, at v v +'=12 ⑥ 由两物的位移关系有:2121at t v vt +'= ⑦即 2

1at v v +

'= ⑧ 由⑥⑧代入数据可得:m qEL v 12257= ⑨ (3)物体在两次碰撞之间位移为S , as v v 22122

='- 得qE

mv m qE v a v v s 54/253572211222122=??????????? ??--??? ??='-= ∴ 物块从开始到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做功115

13)(qEL s l qE w =

+= 4(16分)如图5—15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

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

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 端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图5—15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

解:(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 =qBv 2

(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μmg 4L =0-21mv 2得:

v 2=22 m/s

(3)代入前式求得:B =22 T

(4)由于电荷由P 运动到C 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

(Eq -μmg )212=L

mv 12-0

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 =μ(qBv 1+mg )

由以上两式得:???==N/C 2.4m/s

241E v

5、 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 和B 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 ,右边有一小球C 沿轨道以速度V 0射向B 球,如图2所示.C 与B 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 .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 球与挡板P 发生碰撞,碰后A 、D 都静止不动,A 与P 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 、B 、C 三球的质量均为.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 球的速度.

(2)求在A 球离开挡板P 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分析:审题过程,①排除干扰信息:“在原子

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

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②挖掘隐含条件:“两个小球A 和B 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隐含摩擦不计和轻质弹簧开始处于自然状态(既不伸长,也不压缩),“C 与B 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 ”隐含碰撞所经历的时间极短,B 球的位移可以忽略,弹簧的长度不变,“A 球与挡板P 发生碰撞,碰后A 、D 都静止不动”隐含在碰撞中系统的动能由于非弹性碰撞而全部消耗掉,只剩下弹性势能。

此题若用分析法求解,应写出待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式,显然比较困难,由于物体所经历的各个子过程比较清楚,因此宜用综合法求解。在解题前,需要定性分析题目中由A 、B 、C 三个小球和连结A 、B 的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是如何运动的,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本题的问题就可较容易地得到解答.下面从本题中几个物理过程发生的顺序出发求解:

1、球C 与B 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 ,根据动量守恒,有

102mv mv =(1v 为D 的速度) ①

2、当弹簧的长度被锁定时,弹簧压缩到最短,D 与A 速度相等,如此时速度为2v ,由动量守恒得 2132mv mv = ②

当弹簧的长度被锁定后,D 的一部分动能作为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被贮存起来了.由能量守恒,有P E v m v m +=2221)3(2

1)2(21 ③ 3、撞击P 后,A 与D 的动能都为0,当突然解除锁定后(相当于静止的A 、D 两物体中间为用细绳拉紧的弹簧,突然烧断细绳的状况,弹簧要对D 做正功),当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变成D 的动能,设D 的速度为3v ,则有23)2(2

1v m E P =④

4、弹簧继续伸长,A 球离开挡板P,并获得速度。当A 、D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伸至最长.此时的势能为最大,设此时A 、D 的速度

为4v ,势能为'P E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4332mv mv = ⑤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423)3(2

1)2(21P E v m v m += ⑥ 由①、②两式联立解得: 0231v v = ⑦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解得

20'36

1mv E P = ⑧ 6、如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挂一小物块A ,上端固定在C 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相连。已知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B 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 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C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

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

且图(2)中t=0为A 、B 开始以

相同速度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的质量)及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

解: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周期T=2t0,令m表示A的质量,L表示绳长,v1表示B陷入A内时即t=0时A、B的速度(即圆周运动最低点的速度),v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F1表示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f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拉力,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 m0+m)v1,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处运用牛顿定律可得

F1-( m0+m)g=( m0+m)v12/L,F2+( m0+m)g=( m0+m)v22/L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L( m+m0)g=( m+m0) v12/2- ( m+m0) v22/2。

由图2可知F2=0 。F1=F m。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m=F m/6g-m0,L =36m02v02 g/5F m2,

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是机械能E,若以最低点为势能的

零点,则E=(m+m0)v12/2。由几式解得E=3m02v02g/Fm。

7.(15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1/30s。向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等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10-11m3/kg·s2)8.(20分)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

电机,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N、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 为固定在转轴上的矩

形线框,转轴过bc边

中点、与ab边平行,

它的一端有一半径r0

=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2所示。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使线框在磁极间转动。设线框由N=800匝导线圈组成,每匝线圈的面积S=20cm2,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作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0.010T,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见图2)。现从静止开始使大齿轮加速转动,问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多大才能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3.2V?(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7.(15分)参考解答:

考虑中子星赤道处一小块物质,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一起旋转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

设中子星的密度为ρ,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位于赤道处的小块物质质量为m,则有GMm/R2=mω2R 且ω=2π/T,M=4/3πρR3

由以上各式得:ρ=3π/GT2

代人数据解得:ρ=1.27×1014kg/m3

8.(20分)参考解答:

当自行车车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小轮使发电机的线框在匀强磁场内转动,线框中产生一正弦交流电动势,其最大值ε=ω0BSN 式中ω0为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即摩擦小轮转动的角速度。

发电机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2/2εm

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由于自行车车轮与摩擦小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有

R1ω1=R0ω0

小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与自行车轮转动的角速度相同,也为ω1。设大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有R3ω=R2ω1

由以上各式解得ω=(2U/BSN)(R2r0/R3r1) 代入数据得ω=3.2s-1

9.(22分)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

的,AB和CD都与BC相切。

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

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

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

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

小货箱的数目为N 。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抽出功率P 。

9.(22分)参考解答:

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 0,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这段路程为s ,所用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则对小箱有 s =1/2at 2 ① v 0=at ②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s 0=v 0t ③

由以上可得s 0=2s ④

用f 表示小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箱做功为

A =fs =1/2mv 02 ⑤

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A 0=fs 0=2·1/2mv 02 ⑥ 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Q =1/2mv 02 ⑦ 可见,在小箱加速运动过程中,小箱获得的动能与发热量相等。 T 时间内,电动机输出的功为W =P T ⑧

此功用于增加小箱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摩擦力发热,即

W =1/2Nmv 02+Nmgh +NQ ⑨

已知相邻两小箱的距离为L ,所以v 0T =NL ⑩ 联立⑦⑧⑨⑩,得:P =T Nm [22

2T L N +gh]

10.(14分)为研究静电除尘,有人设计

了一个盒状容器,容器侧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它的上下底面是面积A=0.04m2的金属板,间距L=0.05m,当连接到U=2500V的高压电源正负两极时,能在两金属板间产生一个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现把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烟尘颗粒密闭在容器内,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1013个,假设这些颗粒都处于静止状态,每个颗粒带电量为q=+1.0×10-17C,质量为m=2.0×10-15kg,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求合上电键后:⑴经过多长时间烟尘颗粒可以被全部吸附?⑵除尘过程中电场对烟尘颗粒共做了多少功?⑶经过多长时间容器中烟尘颗粒的总动能达到最大?

[⑴当最靠近上表面的烟尘颗粒被吸附到下板时,烟尘就被全部吸附。烟尘颗粒受到的电场力F=qU/L,L=at2/2=qUt2/2mL,故t=0.02s

⑵W=NALqU/2=2.5×10-4J

⑶设烟尘颗粒下落距离为x,则当时所有烟尘颗粒的总动能

E K=NA(L-x)?mv2/2= NA(L-x)?qUx/L,当x=L/2时E K达最大,而x=at12/2,故t1=0.014s ]

11.(12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

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

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

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班干部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

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

13.(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 ,小球质量为m

mg F μ= ○

15.0/5.0/===mg mg mg F μ ○2 (2)设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摩擦力为f

沿杆方向ma f mgnin F =-+θθcos ○3

垂直于杆方向0cos sin =-+θθng F N ○4

N f μ= ○

5 可解得g g m F g m f ng F a 43sin )(sin cos 22=+=-+=θθθ○

6 221at S = ○7g

S g S t 384/32==∴ ○8 评分标准:(1)3分。正确得出○2式,得3分。仅写出○1式,得1分。

(2)9分,正确得出○6式,得6分,仅写出○3、○4式,各得2分,仅写出○5式,得1分,正确得出○8式,得3分,仅写出○7式,得2分,g 用数值代入的不扣分。

12.(13分)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势辐射,势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

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央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

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0T σ=P ,其中常量31067.5-?=σ瓦/

(米2·开4)。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696000=s R 千米,太阳表面温度5770=T 开,火星半径3395=r 千米,球面积,24R S π=,其中R 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9米~1×10-4米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量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可认为垂直身到面积为2r π(r 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解:.(1)λν/c = ○1 17981105.1102/1000.3?=??=-ν(赫) ○

2

12481103101/1000.3?=??=-ν(赫) ○3

∴辐射的频率范围为3×1012赫-1.5×1017赫

(2)每小量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

t T R W 42s 4πσ= ○

4代入数所得W=1.38×1010焦 ○

5 (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 ,太阳到火星距离为d ,火星单位时间内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为224

244d r T R P s ππσπω= ○6 s R d 400=

224)400/(r T P πσω=∴ ○7

火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为424T r P t πσσπ= ○8 火星处在平衡状态t t P P σπσ= ○9即422244)400/(T r r T πσπσ=

10 由○10式解得火星平均温度204800/=='T T (开) ○

11 评分标准:全题13分

(1)正确得了○1,○2,○3式,各得1分。(2)正确得出○5式,得5分,仅写出○4式,得3分。(3)正确得出○10式,得4分,仅写出○6式或○7式,得1分;仅写出○8式,得1分,正确得出○11式,得1分。

13.(13分)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

有垂直坐标平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

场,磁感强度为B ,一带正电荷量Q 的

粒子,质量为m,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垂直射入磁场,其轨迹与x 、y 轴的交点A 、B 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a、b,试求:

(1)初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θ.

(2)初速度的大小. 20.参考解答:

(1)磁场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里时,粒子初速度

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射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几何关系可作出轨迹如图所示,设圆半径为R ,由数学关系可得:

θsin 2R a = ① θcos 2

R b = ② 由①、②解得tg θ=b a ∴θ=arctg b a ③

当磁场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外时,粒子初速度方向与x轴间的夹角为

π+θ=π+arctg b a ④

(2)由①、②解得:22

2b a R += ⑤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QvB=mR v 2 ⑥ ∴m

b a QB v 222+= ⑦ 评分标准:本题13分,第(1)问8分,其中①式2分,②式2分,③式2分,④式2分,θ=arcsin

22b a a + 或θ=arccos 22b a b +同样

给分.

第(2)问5分,其中⑤式2分,⑥式2分,⑦式1分.

14.(13分)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因不能保障其继续运行,3月20号左右将坠入太平洋.设空间站的总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坠落时地面指挥系统使空间站在极短时间内向前喷出部分高速气体,使其速度瞬间变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下坠.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1001 m ,喷出速度为空间站原来速度的37倍,坠入过程中外力对空间站做功为W .求:

(1)空间站做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

(2)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的速度.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 )

14.参考解答:

(1) 设空间站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1,地球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12

h R v m R h Mm G +=+ ① 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则:

g R

GM =2 ② 由①、②式得:)(21R h gR v += ③ (2) 喷出气体后空间站速度变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1100

37)100(mv v m m mv +-= ④ 设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速度为v3,

由动能定理得:W v m v m =-2223)100

99(21)10099(21 ⑤ 由③、④、⑤式得:

m W h R gR v 99200)(1214923++= ⑥

15.(14分)如图甲,A 、B 两板间距为2L ,板间电势差为U ,C 、D 两板间距离和板长均为L ,两板间加一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在S 处有一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经A 、B 间电场加速又经C 、D 间电场偏转后进入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强度为B .不计重力影响,欲使该带电粒子经过某路径后能返回S 处.求:

(1)匀强磁场的宽度L ′至少为多少?

(2)该带电粒子周期性运动的周期T .

(1)AB 加速阶段,由动能定理得:221mv qU = ①

偏转阶段,带电粒子作类平抛运动

偏转时间qU m L v

L t 2/1== ②

侧移量222121

2221L qU m L mL qU at y =??== ③ 设在偏转电场中,偏转角为θ

则1221=?===

v L mL qU v at v v tg y θ 即θ=

4π ④

由几何关系:Rcos45°+R=L′⑤

Rsin45°=2L ⑥ 则 L′=

L 2

12+ ⑦ 注:L ′也可由下面方法求得: 粒子从S 点射入到出偏转电场,电场力共做功为W=2qU ⑧

设出电场时速度为v′,有qU v m 22

12=' 解得v′=m qU /4 ⑨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qB mqU qB v m R 2='=

∴qB mqU L )22(+=' ⑩ (2)设粒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

则t2=qU m L v L 2/2/2= ○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qB m T π2=' ○12 实际转过的角度α=2π-2θ=

23π ○13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3=qB

m T 2343

π='' ○14 故粒子运动的周期T =2t2+2t1+t3=4LqB

m qU m 232/π+ ○15 评分标准:本题14分,第(1)问8分,其中①、②、③式各1分,④式2分,⑤、⑥、⑦式各1分.第(2)问6分,其中 ○12、○13、○14、式各1分,○15式2分.

备战高考物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物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1.如图所示,无限长平行金属导轨EF、PQ固定在倾角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轨道间距L=1m,底部接入一阻值R=0.06Ω的定值电阻,上端开口,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一质量m=2kg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b连入导轨间的电阻r=0.04Ω,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现用一质量M=6kg的物体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b相连.由静止释放物体,当物体下落高度h=2.0m时,ab开始匀速运动,运动中ab始终垂直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求ab棒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2)在ab棒从开始运动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通过杆的电量q; (3)在ab棒从开始运动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 (2)q=40C (3) 【解析】 【分析】 (1)由静止释放物体,ab棒先向上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增大,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棒所受的安培力增大,加速度减小,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棒开始匀速,速度达到最大。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平衡条件等知识可求出棒的最大速度。 (2)本小问是感应电量的问题,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的定义式、磁通量的概念等知识可进行求解。 (3)从ab棒开始运动到匀速运动,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系统增加的动能、摩擦热和焦耳热,据能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系统的焦耳热,再由焦耳定律求出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详解】 (1)金属棒ab和物体匀速运动时,速度达到最大值,由平衡条件知 对物体,有;对ab棒,有 又、 联立解得: (2) 感应电荷量

2018高三期中物理压轴题答案

2016-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物理易错题汇编 1.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传送带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 接着质量M=6.0kg的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的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使传送带上表面以u=2.0m/s匀速运动.传送带的右边是一半径R=1.25m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1/4圆弧轨道.质量m=2.0kg的物块B从1/4圆弧的最高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轴之间的距离l=4.5m.设物块A、B之间发生的是正对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静止.取g=10m/s2.求: (1)物块B滑到1/4圆弧的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A再回到平衡位置时弹簧都会被立即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求物块B经第一次与物块A后在传送带碰撞上运动的总时间. 2.我国高速铁路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某列动车组 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车头第1节、车中第5节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假设每节动车和拖车的质量均为m=2×104kg,每节动车提供的最大功率P=600kW. (1)假设行驶过程中每节车厢所受阻力f大小均为车厢重力的0.01倍,若该动车组从静止以加速度a=0.5m/s2加速行驶. 1求此过程中,第5节和第6节车厢间作用力大小. 2以此加速度行驶时所能持续的时间. (2)若行驶过程中动车组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两节动车带6节拖车的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为提高动车组速度,现将动车组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则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求v1与v2的比值. 3.暑假里,小明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半径为 4.5m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图所示.“摇头飞椅”高O1O2= 5.8m,绳长5m.小明挑 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他与座椅的总质量为40kg.小明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精选)

1(20分) 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图12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 (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 ,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 簧示数为F ,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 2 面上)

最新高考物理模拟题及答案(20210120165454)

18.静止在地面上的一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0~s 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 s 1~s 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关于物体上升 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 14. 如图甲, 一物体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顶端下滑到底端,若用 h 、s 、v 、a 分别表示物体下 降的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t 表示所用的时间,则在乙图画出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h s v a A .s 1~s 2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0~s 1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减小 C .0~s 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0~s 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最后保持不变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t t t o o o o A B C D 甲 乙 t 19. 如图所示,两颗质量不等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 行,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 是 甲 15.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 N 、S 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A 为 卫星 1 A. 两颗卫星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 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 场的水 i / A B. 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平轴 OO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 10 2 转动, 2 t / 10 s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 O 交变电 2 C. 两颗卫星所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 2 地球 卫星 2 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 10 2 示,以 20. 如图所示,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 A 球位于 B 球的正上方, 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以相同初 甲 乙 甲 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交 流电 的频 率是 100 H z B .电流 表的示数为 20 A 速度水平抛出, 它们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同一点, 其中只有一个 小球带 电,不计空气阻力,下例判断正确的是 A E A .如果 A 球带电,则 A 球一定带负电 B C .0.02 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0.01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B .如果 A 球带电,则 A 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1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用轻质弹簧连接的物块 A 、B 放在一倾角为 θ的光滑斜面上,系统 C .如果 B 球带电,则 B 球一定带负电 静止.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物块 A ,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块 B 刚要离开固 D .如果 B 球带电,则 B 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1. 如图所示, 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圆环与一弹性橡皮绳相连, 橡皮绳 定在斜面上的挡板 C 时,物块 A 运动的距离为 d ,瞬时速度 为 v ,已知 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 A 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 h . 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 弹簧劲度系数为 k ,重力加速为 g ,则此时( ) A .物块 A 速度为零. 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橡皮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运动的距离 d=mgsin θ/2k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电磁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

25.2014新课标2 (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 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 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 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转动过 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求: (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25.(19分)2013新课标1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 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 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 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 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 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 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4.(14分)2013新课标2 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为q(q>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 点和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a和N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

高考物理压轴大题

压轴大题的解题策略与备考策略 2008年高考,江苏省将采用新的高考模式,物理等学科作为学科水平测试科目,不再按百分制记分而代之以等级记成绩,把满分为120分的高考原始成绩转化为A、B、C、D等4个等级,A、B两级分别占考生总人数的前20%和20%~50%。在A、B两级中又细 化为A和B,如A,就是占考生总人数的前5%的考生。没有B级,就不能报本科,没有A级,就很难考上重点大学,而要考上名牌大学,如清华、北大、南大等,可能要A了。所以表面看起来,虽然物理等学科不按百分制记分了,似乎它对高考的作用减弱了,其实那是近视的看法,物理等学科虽然没有决定权但有否决权。 不论百分制记分还是等级记成绩,都要把题目做对才能有好成绩。要把题目做对、做好,就要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和解题策略,本文研究的是压轴大题的高考命题的趋势及压轴大题的解题策略与备考策略。因为压轴大题占分多,难度大,对于进入B级以及区分A级B级至关重要,而什么是压轴题?查现代汉语词典,有[压轴戏]词条,解释是:压轴子的戏曲节目,比喻令人注目的、最后出现的事件。有[压轴子]词条,解释是:①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②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本文把一套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题和倒数第二题作为压轴大题研究。 根据笔者多年对高考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考查考生高中物理所学的很多知识和物理学科能力,压轴大题命题的角度常常从物理学科的综合着手。在知识方面,综合题常常是:或者力学综合题,或者电磁学综合题。 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课程高考把动量的内容作为选修和选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今年将会回避而不会出现在压轴大题中。在前两种解法中,前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者不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磁学综合题高考的热点有两个,一个是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一个是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一)详细解答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 (一) 一、力学 2001年全国理综(江苏、安徽、福建卷) 31.(28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 11、He 4 2等原子核组成。 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4H 11→He 4 2+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 11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垦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H 11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 。已知地球半径R =6.4×106 m ,地球质量m =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r =1.5×1011 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年约为3.2×107秒。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 (2)已知质子质量m p =1.6726×10 -27 kg ,He 42质量m α=6.6458×10 -27 kg ,电子质量m e =0.9 ×10- 30 kg ,光速c =3×108 m/s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 =1.35×103 W/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解答: (1)估算太阳的质量M 设T 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①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2 R m G g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③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M =2×1030 kg ④

高考物理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电场电流质量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________电荷,也不能_________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3.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___________发生的。 4.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____________来决定,与放入电场的电荷无关。由于电场强度由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因此电场强度是______________量。 5.避雷针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避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6.某电容器上标有“220V 300μF”,300μF=____F=_____pF。 7.某电池电动势为1.5V,如果不考虑它内部的电阻,当把它的两极与150Ω的电阻连在一起时,16秒内有______C的电荷定向移动通过电阻的横截面,相当于_______个电子通过该截面。 8.将一段电阻丝浸入1L水中,通以0.5A的电流,经过5分钟使水温升高1.5℃,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电阻丝的阻值为_______Ω。 二、选择题 9.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A.6.2×10-19C B.6.4×10-19C C.6.6×10-19C D.6.8×10-19C 10.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F/2 B.F C.4F D.16F 11.如左下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是电场中的一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负点电荷在A点受力向右 D.正点电荷受力沿电场线方向减小

高考物理压轴题总汇编

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圆柱型容器竖直地浮着一块圆柱型的木块,木块的体积为V ,高为h ,其密度为水密度ρ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为容器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在水面静止时,水高为2h ,现用力缓慢地将木块压到容器底部,若水不会从容器中溢出,求压力所做的功。 解:由题意知木块的密度为ρ/2,所以木块未加压力时,将有一半浸在水中,即入水深度为h/2, 木块向下压,水面就升高,由于木块横截面积是容器的1/2,所以当木块上底面与水面平齐时,水面上升h/4,木块下降h/4,即:木块下降 h/4,同时把它新占据的下部V/4体积的水重心升高3h/4,由功能关系可得这一阶段压力所做的功vgh h g v h g v w ρρρ16 1 42441=-= 压力继续把木块压到容器底部,在这一阶段,木块重心下降4 5h ,同时底部被木块所占空 间的水重心升高4 5h ,由功能关系可得这一阶段压力所做的功 vgh h g v h vg w ρρρ16 10452452=-= 整个过程压力做的总功为:vgh vgh vgh w w w ρρρ16 11 161016121=+= += (16分)为了证实玻尔关于原子存在分立能态的假设,历史上曾经有过著名的夫兰克—赫兹实验,其实验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由电子枪A 射出的电子,射进一个容器B 中,其中有氦气.电子在O 点与氦原子发生碰撞后,进入速度选择器C ,然后进入检测装置D .速度选择器C 由两个同心的圆弧形电极P 1和P 2组成,当两极间加以电压U 时,只允许具有确定能量的电子通过,并进入检测装置D .由检测装置测出电子产生的电流I ,改变电压U ,同时测出I 的数值,即可确定碰撞后进入速度选择器的电子的能量分布. 我们合理简化问题,设电子与原子碰撞前原子是静止的,原子质 量比电子质量大很多,碰撞后,原子虽然稍微被碰动,但忽略这一能量损失,设原子未动(即忽略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原子得到的机械能).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电子与原子碰撞后没有动能损失,电子只改变运动方向.有些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要损失动能,所损失的动能被原子吸收,使原子自身体系能量增大,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正确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146经一次α衰变后成为N 14 7 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C .温度升高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核反应方程应遵循质子数和中子数守恒 14.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 作用于 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拉力F 是恒力 B .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 C .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D .铁架台对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15.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甲的运行周期小于乙的周期 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 .甲有可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16.如图,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速率从a 点对准圆心射人一圆形 匀强磁场,恰好从b 点射出.若增大粒子射入磁场的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带正电 B .从bc 间射出 C .从ab 间射出 D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 正确,只选一项且正确得3分) 17.对悬挂在空中密闭的气球从早晨到中午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描 述中正确的是 A .气球内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B .气球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减小 C .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增加,单位面积的碰撞频率增加 D .气球内的气体虽然分子数不变,但分子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碰撞时的作用力增大 18.如图所示,小船自A 点渡河,到达正对岸B 点,下 列措施可能满足要求的是 A .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大 B .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小 C .船速不变,减小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a D .船速不变,增大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a 19.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 F α B A

备战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经典压轴题

备战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经典压轴题 一、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用长为L =0.8m 的轻质细绳将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悬挂在距离水平面高为H =2.05m 的O 点,将细绳拉直至水平状态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摆动至细绳处于竖直位置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落在距离O 点水平距离为2m 的水平面上的B 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求: (1)绳子断裂后小球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落地的速度的大小; (3)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答案】(1)0.5s(2)6.4m/s(3)30N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细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竖直方向有2 12 AB h gt =,解得 2(2.050.8) s 0.5s 10 t ?-= =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有 02m/s 4m/s 0.5x v t = ==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5m/s y v gt == 则 22 22045m/s=41m/s 6.4m/s y v v v =+=+≈ (3)在A 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2 v T mg m L -= 代入数据解得 2 4(1101)N=30N 0.8 T =?+?

2.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外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是圆外一点,OP=3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在纸面内沿着与OP成60°方向射出(不计重力),求: (1)若粒子运动轨迹经过圆心O,求粒子运动速度的大小; (2)若要求粒子不能进入圆形区域,求粒子运动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3Bqr ;(2) (332) v m ≤ + 或 (332) v m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圆心为O',依图题意作出轨迹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OO R '= ()222 (3)6sin OO R r rRθ '=+- 解得 3 R r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v Bqv m R = 解得 3Bqr v= (2)若速度较小,如图甲所示:

高考物理压轴题电磁场汇编

Q 1、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 φ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 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 R 场(不计重力影响)。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A O P D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 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解:⑴由于粒子在P点垂直射入磁场,故圆弧轨道的圆心在AP上,AP是直径。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1,由洛伦兹力的表达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Q 2 v φ 1 mqBv 1 d/2 / R R qBd v 解得:1 2m / AO O ⑵设O/是粒子在磁场中圆弧轨道的圆心,连接O/Q,设O/Q=R/。 P D / 由几何关系得:OQO // OORRd 由余弦定理得: 2 /22// (OO)RR2RRcos 解得: /d(2Rd) 2R(1cos)d R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由 2 v mqvB / R 解出:v qBd(2Rd) 2mR(1cos)d y 2、(17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 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 E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 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 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φ,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O φ A φ x

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 轴的夹角也为φ,求:⑴质点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⑵匀强电场 的场强大小。 B C 解:质点在磁场中偏转90o,半径 mv rdsin,得 qB v q Bd sin m ; v

2020高三模拟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三模拟高考物理试题 1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27颗中轨道地球卫星、3颗其他卫星.其中有一颗中轨道地球卫星的周期为16小时,则该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 A .轨道半径小 B .角速度小 C .线速度小 D .向心加速度小 15.用频率为v 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 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U 0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的带电荷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则阴极K 的极限频率为 A .0 eU v h + B .0eU v h - C . 0eU h D .v 16.物块在1N 合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示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则关于该物块有关物理量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1kg B .初速度为2m /s C .初动量为2kg ?m /s D .加速度为0.5m /s 2 17.如图所示,D 点为固定斜面AC 的中点,在A 点先后分别以初速度v 01和v 02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小球分别落在斜面上的D 点和C 点.空气阻力不计.设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落到D 点和C 点前瞬间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和v 2,落到D 点和C 点前瞬间的速度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1212t t = B .01021 2v v = C . 122v v = D .12tan tan 2 θθ= 18.如图所示,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右边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为L ,线框的ab 边与磁场的左边界相距为L ,且与磁场边界平行.线框在某一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当ab 边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开始做匀速运动.根据题中信息,下列物理量可以求出 的是 A .外力的大小 B .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C .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D .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某横截面的电荷量 19.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 点,质量为m 1的光滑半圆柱体O 1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2的均匀小球O 2用长度等于AB 两点间距离的细线悬挂于竖直墙壁上的A 点,小球O 2静置于半圆柱体O 1上,当半圆柱体质量不变而半径不同时,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B 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60θ ?=时,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123 m g g + B .当60θ ?=时,小球对半圆柱体的压力 23 2 m g C .改变圆柱体的半径,圆柱体对竖直墙壁的最大压力为21 2 m g D .圆柱体的半径增大时,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2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平行,ab 3.电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

最新2021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5)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 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车上,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 (1) 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的速度; (2)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时,系统产生的热量和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 解:物块滑上小车后,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小车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而做加速运动,因小车足够长,最终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如图8所示。由于“光滑水平面”,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1) 由动量守恒定律,物块与小车系统: mv 0 = ( M + m )V 共 ∴0 mv V M m =+共 (2) 由动量定理,: (3) 由功能关系,物块与小车之间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2201()21 - f l M+m V mv 2 = -共 ∴2 02()Mv l μM+m g = 2如下图所示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横截面为“”形的光滑长直导轨槽,槽口向上(图为俯视图)。槽内 放置一个木质滑块,滑块的左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圆柱形光滑凹槽,木质滑块的宽度为2R ,比“ ”形槽 的宽度略小。现有半径r(r<

高考物理压轴题电磁场汇编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 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 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解:⑴由于粒子在P 点垂直射入磁场,故圆弧轨道的圆心在AP 上,AP 是直径。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 1,由洛伦兹力的表达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1/2 v m qBv d = 解得:12qBd v m = ⑵设O / 是粒子在磁场中圆弧轨道的圆心,连接O / Q ,设O / Q =R /。 由几何关系得: / OQO ?∠= // OO R R d =+- 由余弦定理得:2 /22//()2cos OO R R RR ?=+- 解得:[] / (2) 2(1cos )d R d R R d ?-= +-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 ,由2 /v m qvB R = 解出:[] (2) 2(1cos )qBd R d v m R d ?-= +- 2、(17分) 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 向平行于y 轴向下;在x 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 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 ,带有电荷量+q 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 轴上A 点时,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φ,A 点与原点O 的距离为d 。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 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 与x 轴的夹角也为φ,求:⑴质点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解:质点在磁场中偏转90o,半径qB mv d r = =φsin ,得m qBd v φsin =; 由平抛规律,质点进入电场时v 0=v cos φ,在电场中经历时间 t=d /v 0,在电场中竖直位移2 21tan 2t m qE d h ??== φ,由以上各式可得 O O

高考物理压轴题模拟题

高考物理压轴题模拟题 1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可看做质点)自平台A 上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滑道滑下,滑到一平台B ,从平台B 的边缘沿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θ =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B 的高度差h =20m ,斜面顶端高H 1=88.8m ,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sin53° = 0.8,cos53° = 0.6,。则: (1)滑雪运动员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 是多少? (2)斜面顶端与平台B 边缘的水平距离s 是多少? (3)滑雪运动员离开平台B 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C 。 2如图甲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是 m A = 4.0kg 和 m B = 3.0kg ,用轻弹簧栓接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 从t =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 t = 4 s 时与物块A 相碰,并立即与A 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 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C 的质量m C ; (2)墙壁对物块B 的弹力在 4 s 到12 s 的时间内对B 做的功W 及对B 的冲量I 的大小和方向; (3)B 离开墙后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 3质量为M 的滑块由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以速度v 从滑块的水平轨道的左端滑出,如图所示。已知M:m =3:1,物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1)求物块从轨道左端滑出时,滑块M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水平轨道的长度; (3)若滑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物块从左端冲上滑块,要使物块m 不会越过滑块,求物块冲上滑块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4如图所示,两个圆形光滑细管在竖直平面内交叠,组成“8”字形通道,在“8”字形通道底端B 处连接一内径相同的粗糙水平直管AB 。已知E 处距地面的高度h =3.2m ,一质量m =1kg A C B v 图甲 4 9 -3 3 0 v /(ms -1) 12 图乙 8 t /s M m R

高考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1)

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面积S=200cm2,线圈的电阻r=1Ω,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4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 (1)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电阻R两端电压及消耗的功率; (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 【答案】(1)0﹣4s内,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为0.02A,方向沿逆时针方向。4﹣6s 内,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0.08A,方向沿顺时针方向;(2)0﹣4s内,R两端的电压是0.08V;4﹣6s内,R两端的电压是0.32V,R消耗的总功率为0.0272W;(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是8×10﹣2C。 【解析】 【详解】 (1)0﹣4s内,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4﹣6s内,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方向沿顺时针方向。 (2)0﹣4s内,R两端的电压为: 消耗的功率为: 4﹣6s内,R两端的电压为: 消耗的功率为: 故R消耗的总功率为: (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

2.如图,匝数为N 、电阻为r 、面积为S 的圆形线圈P 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线圈P 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 的电阻和两平行金属板相连,两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为d ,两板间有垂直纸面的恒定匀强磁场。当线圈P 所在位置的磁场均匀变化时,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油滴在两金属板之间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流过电阻R 的电流 (3)线圈P 所在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答案】(1)mg q (2)mgd qR (3)()B mgd R r t NQRS ?+=?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得: qE =mg 解得 mg q E = (2)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得: U E d = 由欧姆定律得: U I R = 解得 mgd I qR = (3)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 E N t ?Φ =? B S t t ?Φ?=?? 根据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得到:()E I R r =+ 解得:

2016年——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含解题过程)

2016年——2020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 一、力学综合:考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定律、物体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数理综合应用能力等 1、【2017·新课标Ⅲ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 m/s (2)1.9 m 【解析】(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① ② 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④ ⑤ ⑥ 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 ⑦ 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⑨ (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⑩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 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时间为t 2 ,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11A f m g μ=21B f m g μ=32()A B f m m m g μ=++1A A f m a =2B B f m a =2131f f f ma --=101B v v a t =-111v a t =1 1 m/s v =2 01112 B B s v t a t =- 132()B f f m m a +=+2122 v v a t =-

近十年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压轴题

θ v 0 x y O M a b B N 电磁感应 2006年全国理综 (北京卷) 24.(20分)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图1是平静海面上某 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b =、c =。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 轴正方向加B =的匀强磁 场;沿x 轴正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海水沿y 轴正方向流过通道。已知海水的电阻率ρ=Ω·m 。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v s =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s 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 道的截面积小球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v d =s 。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U 感。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U / =U -U 感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转 化为对船的推力。当船以v s =s 的船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解析24.(20分) (1)根据安培力公式,推力F 1=I 1Bb ,其中I 1= R U ,R =ρac b 则F t = 8.796==B p U Bb R U ac N 对海水推力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向右) (2)U 感=Bu 感b= V (3)根据欧姆定律,I 2= 600)('4=-=pb ac b Bv U R U A 安培推力F 2=I 2Bb =720 N

推力的功率P =Fv s =80%F 2v s =2 880 W 2006年全国物理试题(江苏卷) 19.(17分)如图所示,顶角θ=45°,的金属导轨 MON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ON 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 0沿导轨MON 向左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m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 和b ,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 =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 处,求: (1)t 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 和电流方向。 (2)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 的表达式。 (3)导体棒在0~t 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 (4)若在t 0时刻将外力F 撤去,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 19.(1)0到t 时间内,导体棒的位移 x =t t 时刻,导体棒的长度 l =x 导体棒的电动势 E =Bl v 0 回路总电阻 R =(2x +2x )r 电流强度 022E I R r ==(+) 电流方向 b →a (2) F =BlI =22 02 22E I R r ==(+) (3)解法一 t 时刻导体的电功率 P =I 2 R =23 02 22E I R r ==(+) ∵P ∝t ∴ Q =2P t =232 02 2(22E I R r ==+) 解法二 t 时刻导体棒的电功率 P =I 2 R 由于I 恒定 R / =v 0rt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