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对溶磷菌生长和溶磷作用的影响

目 录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I 第1章文献综述.. (1)

1.1 磷素资源利用及存在问题 (1)

1.1.1 磷资源与植物营养 (1)

1.1.2 磷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

1.2 溶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3)

1.2.1 溶磷微生物简介 (3)

1.2.2 溶磷微生物种类 (3)

1.2.3 溶磷微生物分布 (3)

1.2.4 溶磷微生物溶磷能力测定 (4)

1.2.5 溶磷微生物溶磷机理 (5)

1.3 农药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5)

1.3.1 农药的分类 (5)

1.3.2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6)

1.3.3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6)

第2章引言 (9)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9)

2.2 研究内容 (9)

2.2.1 筛选高效溶磷菌 (9)

2.2.2 菌株鉴定 (9)

2.2.3 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溶磷微生物溶磷作用的影响 (9)

2.3 研究目标 (10)

2.4 技术路线 (10)

第3章溶磷微生物的筛选与溶磷能力分析 (11)

3.1 引言 (11)

3.2 材料 (11)

3.2.1 土壤 (11)

3.2.2 试剂 (11)

3.2.3 仪器 (11)

3.2.4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12)

3.3 方法 (12)

3.3.1 溶磷微生物初筛 (12)

3.3.2 溶磷微生物复筛 (13)

3.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3.3.4 数据处理 (13)

3.4 结果与分析 (13)

3.4.1 溶磷微生物株初筛 (1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2 溶磷菌菌株复筛 (14)

3.4.3 菌株有机酸的分泌 (15)

3.5 讨论 (16)

第4章供试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9)

4.1 引言 (19)

4.2 材料 (19)

4.2.1 试验药品 (19)

4.2.2 试验仪器 (19)

4.2.3 供试菌株 (19)

4.2.4 培养基及配置 (19)

4.3 方法 (19)

4.3.1 菌种的活化 (19)

4.3.2 菌株DNA的提取 (20)

4.4 结果与分析 (22)

4.4.1 菌株的16S rDNA/18S rDNA扩增结果 (22)

4.4.2 菌株的16S rDNA/18S rDNA序列测定结果 (22)

4.4.3 菌株的16S rDNA/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22)

4.5讨论 (24)

第5章百菌清对溶磷微生物溶磷能力的影响 (27)

5.1 引言 (27)

5.2 材料 (27)

5.2.1 试验材料 (27)

5.2.2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28)

5.3 方法 (28)

5.3.1 平板试验 (28)

5.3.2 液培试验 (28)

5.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9)

5.3.4 数据处理 (29)

5.4 结果与分析 (29)

5.4.1 百菌清对溶磷菌生长的影响 (29)

5.4.2 不同浓度百菌清对培养液pH的影响 (32)

5.4.3 百菌清对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34)

5.4.4 百菌清对溶磷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35)

5.4.5 试验各因素相关分析 (36)

5.5 讨论 (38)

第6章甲基托布津对溶磷微生物溶磷能力的影响 (41)

6.1 引言 (41)

6.2 材料 (42)

6.2.1 试验材料 (42)

6.2.2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42)

6.3 方法 (42)

6.3.1 平板试验 (42)

6.3.2 液培试验 (42)

目 录

6.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6.3.4 数据处理 (43)

6.4 结果与分析 (43)

6.4.1 甲基托布津对溶磷菌生长的影响 (43)

6.4.2 不同浓度甲基托布津对培养液pH 的影响 (46)

6.4.3 甲基托布津对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47)

6.4.4 甲基托布津对溶磷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49)

6.4.5 试验各因素相关分析 (49)

6.5 讨论 (51)

第7章多菌灵对溶磷微生物溶磷能力的影响 (53)

7.1 引言 (53)

7.2 材料 (53)

7.2.1 试验材料 (53)

7.2.2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53)

7.3 方法 (54)

7.3.1 平板试验 (54)

7.3.2 液培试验 (54)

7.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5)

7.3.4 数据处理 (55)

7.4 结果与分析 (55)

7.4.1 多菌灵对溶磷菌生长的影响 (55)

7.4.2 多菌灵对培养液pH 的影响 (58)

7.4.3 多菌灵对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60)

7.4.4 多菌灵对溶磷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61)

7.4.5 试验各因素相关分析 (62)

7.5 讨论 (64)

第8章结论与展望 (67)

8.1 主要结论 (67)

8.2 展望 (67)

参考文献 (69)

附录 (77)

致谢 (81)

在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研究项目 (8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农药对溶磷菌生长和溶磷作用的影响

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 谭艳

指导老师 黄建国 教授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要素之一。但大多数土壤缺磷或有效性较低,95%的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另外,作物对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仅5%~20%。溶磷微生物可以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将其转化为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农药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但是,施用农药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进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论文作者从重庆市不同肥力的灰棕紫泥土中筛选出溶磷微生物,研究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3种农药对它们生长、培养液pH值、有机酸和可溶性磷含量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分离获得了溶磷作用较强的假单胞菌B1、链霉菌A1和蓝状菌F1各一株。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3种农药后,溶磷微生物的生长因微生物、农药及其浓度不同而异。不同浓度的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假单胞菌B1生长无显著影响,500倍的多菌灵抑制假单胞菌B1生长;稀释500~8000倍的百菌清,500~8000倍的甲基托布津、500~4000倍的多菌灵抑制链霉菌A1生长;稀释500~128000倍的百菌清,500~64000倍的甲基托布津、500~64000倍的多菌灵抑制蓝状菌F1生长。农药抑制溶磷微生物生长一般表现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的现象。

三种溶磷微生物均能释放大量的氢离子,降低培养液中pH值。农药对溶磷微生物分泌氢离子的影响也因微生物、农药种类及其浓度不同而异。假单胞菌B1分泌氢离子对农药相对不敏感,链霉菌A1次之,蓝状菌F1最为敏感。培养液中的农药浓度越高,抑制pH降低的作用愈强。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分别在稀释倍数低于2000、2000和1000倍时,抑制培养液pH降低;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抑制蓝状菌F1培养液pH降低的临界值依次为32000、16000和16000倍。

假单胞菌B1能分泌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链霉菌A1能分泌草酸、柠檬酸和甲酸;蓝状菌F1能分泌草酸。农药抑制溶磷微生物分泌有机酸,并表现出农药类型和浓度剂量效应。对假单胞菌B1而言,稀释500~2000倍的百菌清抑制苹果酸分泌,稀释5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抑制草酸分泌,稀释500~2000倍的多菌灵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