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方法详解

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方法详解
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方法详解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a、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质量交底卡,明确相应的验收标准;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及控制措施。

b、对一线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培训和技术交底。交底主要交底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等相关程序规范的交底。

c、编排打桩流程图或管桩施工顺序图(编管桩施工顺序图或编号图)。准备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表格,安排记录人员及与现场监理对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或方案进行确认及交底。

3.1.2施工准备

a、场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准备工作;

b、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及里程碑工期节点,选用适宜数量的施工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进场准备工作;

c、现场勘察、清理及平整碾压:深入现场实际勘察,对地下通讯、燃气、市政排水、电力及临近建(构)筑物等地下设施的走向布置进行深层了解;

场地清理、碾压及排水设施:清除高空及地下的障碍物(地下非本次施工的市政、通讯等设施,均视为本次施工的障碍物),若打桩施工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场地应进行平整、碾压,预防桩机倾斜或倾倒,保证桩机移动时的平稳及垂直,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

施工用电采用现场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

d、测量定位及控制网络建立:依据设计图进行桩位放线和区域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

e、依据设计图和整体施工计划,编制管桩预制、进场的详细计划和施工人员进场计划并及时安排进场施工人员的技术、质量、安全培训。

3.2平面测量控制网络设置:

3.2.1平面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与测量

a、平面测量坐标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GPS点,建

立厂房平面坐标控制网络。平面坐标控制网络的观测,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进行测定与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300~35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φ18钢筋,在钢筋中刻十字丝或钻一小孔,标桩埋深≯500㎜,采用浇筑80×80×30㎝混凝土保护,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30。

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GPS点,建立厂房平面高程控制网络。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观测,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进行测定与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150~20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φ25以上的粗钢筋,将钢筋顶端部打磨平整,标桩埋深≯800㎜,采用浇筑100×100×30㎝混凝土保护,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20。厂房按单独控制网络进行设置,等级宜按Ⅲ等水准,进行设置和必要保护。

b、测量仪器要求

测距仪器精度要求测角误差3″、测距误差±3mm。测高程仪器要求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不小于24~30倍、水准管分化值不大于15″/2㎜,并经国家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校验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且在校验规定期限内。

c、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为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及测量精确性,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测量仪器定期送检,由国家计量单位专业检验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由专职测量工程师、测量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其它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擅自动用仪器。测量由专业工程师测量,专业质检员复测并记录,内业资料员整理测量成果报告,技术负责人审批、QA/QC主管复核,并上报测量成果报告。

d、水准测量:Ⅲ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50~65m,测站前后视距之差不大于2 m,视线距地面距离不小于50㎝。观测程序:“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读数宜采用中丝读数。水准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15~20天后进行观测。水准测量结果限差:往、返测、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最大允许闭合差=±12√L(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e、平面坐标测量: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200~300 m,控制点夹角不小于300不大于1200。坐标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15~20天后进行观测。测量允许限差:导线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1.8″,导线全长闭合差1mm/55000;方位角闭合差±3.6″√h。

f、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文件要求,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格式按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工程,项目交工文件规定格式进行整理编写(土建按广西地方表格)。

g、资料签字,施工形成的交工文件签字必须经监理、业主、技术负责人、测量、复测、记录人员签字确认。资料质量必须准确、真实、齐全完整、评定、签字完整有效。

3.2.2施工测量放样:

a、依据设计图、平面控制网络进行工程桩测量定位放线,并设置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距离应设置在打桩震动和挤土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测出各桩位点,用白灰画出与桩径相等的圆圈,并在桩中心打设标志小木桩,小木桩上根据桩位编号图上的编号进行桩位编号。施工期间应有专人经常检查控制桩、桩位标志桩有无碰撞、松动、偏移,防止毁坏,以便施工期间检查和桩位对中。

b、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桩位放样复核,复核时依据轴线控制桩拉线或用仪器进行复测(桩机移位时,应尽量避开桩位放线标志桩,若损坏,必须重新测量定位,严禁以随意恢复桩位标志桩,进行施打管桩,恢复测量定位时,质检员跟踪检查,未经质检人员检查的桩位,严禁施工)。桩机移位对中时,施工员或质检员检查桩对中情况,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重新进行桩位对中,直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桩位放线、对中允许误差,详见表见01

表01预制桩(P C、PHC桩)桩位允许误差表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3施工主辅材料要求与质量验收

a、管桩规格、质量及选用生产单位

预应力管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及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水泥、砂、碎石及外加剂或掺合料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管桩生产单位优先选用业主指定的生产单位或地方批准生产的免检单位,在定购管桩前,项目QA/QC部向业主QA/QC部上报管桩生产单位的相关资质,供业主审定,业主审定批准后,进行采购。生产PHC桩(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根据设计及地质资料揭示的地层情况分析,拟采用五种规格预应力管桩:管桩规格、桩型PHC-500(100)-A、桩型PHC-500(95)-A,桩单节长度选用12.0m、10 m、

8 m、6.0m,桩尖选用十字桩尖、锥形桩尖或根据地层土质结构选用。

b、焊条(接桩用)

焊条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本桩基工程接桩焊条拟选用E43或E507系列。

c、钢板(接桩用)

接桩用钢板的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选用低碳钢(钢板材质在预定管桩时,应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接桩防腐材料:0.8mm镀锌铁皮、冷底子油、厚奖型环氧煤沥青漆。

3.3.2桩进场质量验收及验收标准

a、预制管桩的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详见表01~04。验收程序,出厂自检→进场自检→共检(专业质检员、监理工程师、业主共同检查,批准使用前,停工检查点)。管桩进场时,项目质检工程师先检查管桩出厂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核对标识及规格,进行桩的外观质量检查验收。每次运到施工现场的管桩,桩身外观质量检查,务必全数逐根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上报区域主管监理工程师、业主专业工程师进行共检,共检通过后,办理相关签字确认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共检未通过后管桩,

严禁使用。

表02预应力管桩允许偏差和验收方法

表0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验收标准

表04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验收标准

b、质量检查报告及对有质量缺陷的管桩处理

对有质量缺陷的管桩,应按规格分开堆放。质检工程师出具书面检查验收报告,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并通报生产厂家、监理及业主,未经技术处理和业主、监理批准,有质量缺陷的管桩严禁使用。有严重外观质量缺陷或材质不明确、出厂合格证和实物标识不一致的预制管桩,直接退场。并通报项目采购部门,取消该生产厂家的供销合同。

对质量检查符合设计、验收规范规定的管桩,进行挂牌标识,标识牌明确使用时间,严禁使用未到养护龄期的预应力管桩。

c、管桩起吊、运输时预制管桩混凝土强度要求

预制管桩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并不得损坏。

d、管桩在厂内和施工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同规格的管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同一端;

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管桩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可设垫木,也可不设垫木,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省去,垫木边缘处的管桩应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

3.4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底桩就位、对中和调直→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再接桩→打至持力层→收锤→试验→验收

3.5桩位测量定位放样:

a、依据设计图、平面控制网络进行工程桩测量定位放线,并设置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距离应设置在打桩震动和挤土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测出各桩位点,用白灰画出与桩径相等的圆圈,并在桩中心打设标志小木桩,小木桩上根据桩位编号图上的编号进行桩位编号。施工期间应有专人经常检查控制桩、桩位标志桩有无碰撞、松动、偏移,防止毁坏,以便施工期间检查和桩位对中。

b、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桩位放样复核,复核时依据轴线控制桩拉线或用仪器进行复测(桩机移位时,应尽量避开桩位放线标志桩,若损坏,必须重新测量定位,严禁以随意恢复桩位标志桩,进行施打管桩,恢复测量定位时,质检员跟踪检查,未经质检人员检查的桩位,严禁施工)。桩机移位对中时,施工员或质检员检查桩对中情况,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重新进行桩位对中,直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桩位放线、对中允许误差,详见表见05

表05 预制桩(P C、PHC桩)位允许误差表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6打桩施工

3.6.1桩机就位、校正:

a、打桩机械及桩锤提升高度选择:

打桩选用60型~62型筒式柴油打桩锤、桩帽,辅助设备配备:电焊机、运桩车、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桩锤提升高度:桩锤的提升高度宜根据试桩和具体施工地质条件及机械的技术参数,由沉桩试验进行确定。

b、打试验桩:

沉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打沉桩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打沉试验桩的目的,主要核对地下地层结构和地质资料揭示的情况是否相符,验证设计的贯入度是否和实际施工的具体地层结构相匹配、验证设计选择的桩形及桩的细长比、桩端进入基岩风化带的施打参数;桩锤、施工工艺及机械技术参数与技术措施是否适宜等。

c、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打桩顺序、编制打桩顺序号:

依据设计桩位布置图确定桩机的进出路线并编排打桩顺序号,便于安排施工顺序,预防管桩漏打。桩位编号图详见附图。

d、桩身画线、桩机就位对中及校正垂直度:

桩身画线: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划出单位长度线,长度线标记顺序按由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便于观察桩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一般管桩单位长度线,优先采用油性红色记号笔划线,桩单位长度记号线一般划30㎝长,便于沉桩时观察。

e、管桩就位对中:

吊桩就位一般采用单点吊将管桩吊直,使桩尖插在桩位的白灰圈内,桩头部位插入锤下面的桩帽套内就位,并对中调直,使桩身、桩帽和桩锤三者的中心线重合,保持桩身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桩垂直度观测包括打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