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白鲸_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_白色_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_白鲸_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_白色_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_白鲸_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_白色_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张立新

内容提要 美国是一个以W ASP (White-Anglo-Sax on-Protestant )种族为主,以W ASP 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

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不仅指一种生理面貌特征,而且在美国在的发展过程中它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在《白鲸》发表以前,大多数的美国学者都无一例外地对白色群体的优越性表示了赞同,对“白色”的高贵性和纯洁性进行了赞美。《白鲸》的发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白鲸》中,麦尔维尔不仅支解了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神话,摧毁了在“白色”种族优越论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文化土壤,并对“白色”的内涵和象征性进行了重新建构。

关键词 美国文学与文化 白色 象征意义 重新建构

众所周知,“白色”所象征的社会权力和神秘性浸透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学者皮格?麦克特史(Peggy McIntosh )认为,“白色”是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万能钥匙,而白色的特权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没有重量却装有特殊供应品的帆布包,它包括有保证金、工具、地图、导游图、密码簿、护照、签证、衣服、罗盘、急救器械和空白支票。①

它把其他种族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同时为白色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保护伞。可以认为,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不仅指一种生理面貌特征,而且在美国在的发展过程中它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性。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认为,白色是一种“没有声音、没有意义、深不可测、空洞无味、

不容否认、神秘、隐匿、令人恐惧、愚蠢而且

根深蒂固”的东西。②

她于1992在《黑暗中的游戏:白色和美国文学想像》(Playing in the

Dark :

Whiteness

and

American

Literary

Imagination )一书中再次对种族等级(racial

hierarchy )、种族排斥(racial exclusion )、种族弱性(racial vulnerability )和种族可利用性(racial availability )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她认

为,在不同的时期,北美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采用不同方法来维持白色的在社会中的权威地

位。③

1993年,美国社会学家路斯?菲兰肯伯格(Ruth Frankenberg )在他的著作《白人女性,种族问题》(White Women ,Race Matter s )中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特有的含义作了描述,他认为,“白色象征一种社会结构性上的优势和一种种族的优越性,它(白色)代表了一种视角,白人通过这一视角来审视白人自身,审

1

6

视别人和社会……,白色指一整套没有标记和无形的文化行为。”④美国学者大卫?罗杰(David R oediger)也认为,在美国社会中,“白色所带来的快感对白人劳动者起到了同劳动报酬一样的效果。这种赋予白色的特别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对由于劳资关系所引发的纠纷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它(白色特权)是对白人劳动者的一种心理补偿”。⑤美国以白人认同感为基础的社会存在着一种典型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设法通过排斥和忽视文化混合的方法来维持白人文化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它又通过不断的文化混合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白色不仅指一种生理特征,它更是一种根深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无形的意识形态。⑥

无疑,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的学者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而在《白鲸》发表以前,大多数美国学者都无一例外地对白色群体的优越性表示了赞同,对“白色”的高贵性和纯洁性进行了赞美。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初期,著名学者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和威廉?布莱德福特(William Brad ford)最早对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白色优越论进行了描述。在《普利茅斯记事》(Of Plymouth Plantation)一书中,威廉?布莱德福特详细描写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看法:“他们所看到的是美洲广阔和无人居住的大陆的一部分,这儿土地肥沃、很适合人类居住。但是这儿没有文明的人类,只有野蛮和残忍的人出没,他们(印第安人)更像是一群野兽”。在把印第安人归类为“野蛮”和“野兽”的同时,白人清教徒把自己归类为同印第安人完全不同的“文明”人,白色被认为是“高贵”、“纯洁”和“优美”的象征。科顿?马塞(C otton Mather)在大量的布道、日记、演讲和记录中,也流露出对印第安人的鄙视。例如,在《玛格诺拉》(Magnalia)一书中他把盎格鲁-撒克逊人比作是可爱的羔羊而把北美印第安人比作是无处不在的野狼。美国早期的著名政治家约翰?杰伊(John Jay)写道:“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上帝把一整片的大陆给予了一个完整的民族———这一民族来自同一个祖先、说同一种语言、信仰同一种宗教、赞成同一种政府原则,他们在生活方式和习惯上非常相似。”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认为,“新世界的纯白人的数量相对较少,所有非裔都是黑色或者黄褐色,亚裔大多数是黄褐色。北美移民(特别是新的移民)大多数也是这样。在欧洲,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和瑞典人属于有色人长相(swarthy com plexion),德国人也是如此。而唯有撒克逊人例外,他们同英格兰人一起构成了地球上的主要白人人种。我希望他们的数量会增加”。⑦在《弗吉尼亚记事》中,托马斯?杰斐逊阐述了他对黑人的看法。他认为黑人的“肾的分泌物更少,皮肤的腺的分泌物更多,后者的分泌物给他们以一种很强烈的、难闻的气味”。“在理性思维方面,黑人比白人低劣的多……在想像方面,他们是迟钝的、无鉴赏力和反常的”。杰斐逊坚持,“黑人,不管本来就是一个独特的种族,还是由于时间和环境而变为一个独特的种族,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禀赋都低劣于白人。认为同一个属(genus)下面的不同的种species,或者同一个种下面的不同品类可以有不同的被赋予的资格,这并不违犯经验。”他把产生这个差别的原因归咎于黑人的本性而不是黑人的奴隶地位。⑧因此黑人只有在奴隶制下才能生存。由于白人和黑人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他们不可能平等地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许多白人认为应该通过移民的方式把黑人迁移到非洲,以便使美国成为一个完全的白人国家。⑨

19世纪,随着奴隶制在美国南部的确立,白色更具有了大家公认的象征性,它涵盖了人类的所有优秀品质:勤劳、虔诚、文明、认知能力和外表的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象征性超越了时间和地理界限,并在报纸、小

26

国外文学 N o.3,2006(总第103期)

说、戏剧、诗歌、歌曲和美术馆中被广为赞颂,最后变成了一种大家默认的、永恒的标准。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学中,所有作家笔下故事情节和英雄人物几乎都符合这一模式。其中,詹姆斯?菲尼莫?库伯(James Fenim ore C ooper)的小说最有代表性。库伯通过大家所熟悉的五部曲塑造了一个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人物:皮袜子纳蒂?班波。纳蒂?班波是一个精通在森林中生存必需的全套本领和技巧、熟悉印第安人的语言、挚爱大自然、能攻善战的英雄。他代表了一种纯洁、理想、文明、自然和自由的精神。而在小说中,纳蒂?班波多次称自己为“纯白人”(genuine white)。⑩库伯不仅赞颂了以纳蒂?班波为代表的白人男性,而且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白人女性形象,他笔下的白人女性大都来自纯粹的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同莫里森笔下的克拉娣的布娃娃一样,她们长着“漂亮的金色头发”和“发亮的蓝色眼睛”,她们天真、善良、诚实、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女性的魅力。其中,艾利斯?门罗(Alice Munro)是一个几乎集所有优秀品质为一身的白人女性的化身。小说中,库伯还描写了许多法国捕掠者、商人、士兵和其他人物,但他笔下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些具有盎格鲁-撒克逊白色血统的人物。在《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ast o f the Mohicans)的结尾,库伯预言道:“白色的面孔将是大地的主人”(The pale2faces are masters of the earth)。 λ?

从某种意义上说,1851年《白鲸》的发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从该书出版以来,众多的学者从神学、文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当库伯等作家们塑造不同的人物以赞美“白色”和“白色”为代表的白人文化的时候,麦尔维尔却对这一思维提出了批评。他的

作品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神学和伪科学等各个角度不仅对“白色”的象征性提出了质疑,而且抨击了白人把其价值观强加于其他非白人的做法。可以说,捕鲸的过程为麦尔维尔提供了一个掩护,在这一伪装下,麦尔维尔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利用象征、神话和共同的信念来支持“白色”优越论的假设的。通过大白鲸,麦尔维尔不仅从广义上而且从狭义上揭示了与“白色”相关的象征意义和“白色”在美国社会以及在人类进化的阶梯中被赋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权和种族优越性。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深层次上完全摧毁了北美和美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赋予“白色”的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象征和“白色”所反映出的社会权力中难以捉摸的相互关系。 λω美国社会学家彼特?诺博科夫(Peter N obokov)在1991年发表的《土著美国人的见证》(Native American Testimony)一书中认为,大白鲸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欧洲白人的到来。他认为,捕鲸过程为麦尔维尔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和分析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含义的机会。通过对“潘奎得”(Pequod)号捕鲸船与大白鲸的周旋的描述和对于哲学、历史、艺术和鲸类学的思考,麦尔维尔支解了几百年来存在于欧洲和美国思想中的有关“白色”的内涵和白人至上的观点。可以说,小说主人公艾什米尔(Ishmael)对于大白鲸的“白色”含义的不停思考实际上也是他于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神秘性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麦尔维尔关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性的重新建构是对美国社会传统思想的反叛和对美国社会“白色”霸权的挑战。

事实上,通过大白鲸,麦尔维尔探讨了与“白色”相关的各种象征意义,包括总体的意义和具体的意义。在麦尔维尔笔下,白鲸是鲸中最为凶猛危险的一种。而且它不是普通的抹香鲸:它比大多数抹香鲸都大得多,能以极快的速度游动,额头雪白,背上有一个高高隆起

36

《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的白丘,下颌畸形,像一把大镰刀。最为惊人的是,它还具有“无以伦比的机智和狠毒”,有疯狂的毁灭性。可以肯定的是,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他透彻地重新审视了一个通过艺术、科学和历史等文化途径、并在诋毁别的种族的基础上而创立的“白色”神化。因为正是通过大白鲸,麦尔维尔突出了在“白色”在美国人想像中的份量。通过创作一部专门捕猎大白鲸的作品,麦尔维尔仔细分析了通过创立一种与种族和文化霸权相关的理论来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赋予“白色”各种特权的方法。美国著名学者瓦莱丽?巴布(Valerie Babb)认为,要想理解麦尔维尔的努力,我们不仅要直接地对大白鲸进行分析,而且要对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分析。大白鲸的颜色本身并不重要,它们就像是自由浮动的浮标,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视角对此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白鲸的颜色只是被用来对众多的有关白色优越论进行诋毁的一种手段。 λξ《白鲸》至少具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潘奎得”对大白鲸的追逐为重点,另一条通过对哲学、历史、艺术和鲸类学的论述论证了白色优越论在美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根源。可以说,在一些情况下,大白鲸就是一条鲸鱼,但另一些情况下,大白鲸又成为一个探求美国种族偏见的本质和形成过程的道具。因此,麦尔维尔面临着一个令人生畏的任务:在一个自然而然对“白色”产生敬意、期待和联想的文化传统中,摧毁“白色”的假面具,恢复“白色”的本来面目。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白鲸的白色”(The Whiteness of the Whale)一章中,麦尔维尔开始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神话进行支解。在这一章中,他列举了“白色”的各种含义:美丽(beauty)、纯洁(purity)、荣耀(regality)、空虚(holiness)和恐惧(fears omeness)。艾什米尔认为:“白色除了可以产生所有这些想像、除了可以代表所有甜蜜的、荣誉的和崇高的东西之外,在它(白色)

的象征的深处中还潜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它(白色)在人们灵魂深处所产生的恐惧比鲜红的血腥产生的恐惧还要大。”后来他又说,“所有一切东西中,大白鲸的白色最使我感到害怕。”艾什米尔多次提到他对“白色”的恐惧感,他列举了北极的白熊和热带海洋的白鲨。麦尔维尔通过艾什米尔问道:“是什么使它们(大白鲸)那圆滑的,像雪片一样的白色(sm ooth,flaky whiteness)产生如此强烈的恐惧感呢(ghastly whiteness)?”“……不正是它们那光滑的、片片的白色(the white gliding ghostliness),才使得它们比原来更为可怖吗?正是那种幽灵似的“白色”揭示出了一种令人厌恶的温和,这种温和比恐怖还要可恶。” λψ随后,麦尔维尔谈到了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白色战马(milk2white charger):虽然神圣的白色使得这种战马具有神圣(divineness)的特点,但是,“这种神圣性中所包含的白色,虽然博得了大家的项礼膜拜,但也增加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怖(nameless terror)。” λζ接着他又联想到了白化病人的白色皮肤,他认为,白化病患者同普通人一样,但仅仅因为他们的病态的白色才引起了人们对他们的厌恶之情:“为什么患白化病的人那么令人讨厌而且始终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常常遭到他自己的亲友们的厌恶呢?那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他的名称之由来的东西———白色……然而,只是这种全白的外貌(all2pervading whiteness),才使他比那种丑陋的畸形人还更令人厌恶(strangely hideous)。 λ{他还认为,所有的魔鬼都来自牛奶一样的白色的烟雾(milk2white fog),而以“福音传教士为化身的恐惧之王通常也是骑着苍白的马匹(pallid horse)”。 λ|他还提到了“信天翁的令人恐惧的白色(pale dread)”“白浪风暴(white squall)”、“白巾党人(White H oods of G henc)”、“雪白的披风(snowy mantle)”和“死尸的苍白(marble pallor)”。麦尔维尔认为,“按人的另一种心情来说,随他怎样把“白色”作为多么庄

46

国外文学 N o.3,2006(总第103期)

严或多么仁慈的象征,谁也不能否认,在“白色”这种最为奥妙的理想化了的含义中,到头来,还是不免让人想起一种特殊的幽灵。 λ}最后,他惊叹道:“白色为什么同时是最具有意义的神力的象征,又是基督教神的面具,而且事实上就是如此。一切事物中的强化了的神力,就是最使人类恐惧的东西。” λ~在这一小段里,麦尔维尔还使用了许多与“恐惧”相关的词汇来突出“白色”的恐惧性,例如: transcendent horrors,terrible,terror,abhorrent mildness,terrific,fierce2fanged,heraldic, intolerable hideousness,irresponsible ferociousness, intensified terror,deadliness,treacherous, strange,ugliest,malicious和fearful等。可见,麦尔维尔的白鲸包含了一系列的象征意义:从纯洁到恐惧,从印象到具体,从色彩到种族,从善良到罪恶,从生命到死亡。“白色”从此具有了与美国文学与文化传统中完全不同的象征性:它成为对立矛盾的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麦尔维尔不仅仅是要支解人们强加于“白色”的象征性以恢复“白色”的本来面目,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在各个方面破坏在白色优越论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的文化土壤。他认为,首先,人们要要敢于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并已经约定俗成的影响白色霸权形成的理论进行怀疑。例如,在《白鲸》的“词源学”(E tym ology)和“摘要”(Extracts)两章里,作者通过介绍有关大白鲸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审视大白鲸及其“白色”的视角和认识“白色”霸权理论的形成的机会。在“摘要”这一章里,麦尔维尔提醒人们:“至少无论如何,你千万不要以为“摘要”里乱七八糟的有关鲸的观点是千真万确的鲸类学,无论它看上去有多么可信。” μυ麦尔维尔暗示,没有任何的知识是可以绝对值得信赖的,人们不仅要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有关鲸的知识,而且要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把人类的价值区分成高低贵贱的那些知识,

即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已经约定俗成的对于“白色”的看法和白人文化优越论。这一章里包含了众多的有关鲸的提示:正式的和民间的,但无论那一种,它们都来源于西方的思想和观点。它们经常被用来美化西方文化,贬低其他文化。麦尔维尔认为,这些思想和观点以一种方式和另一种方式被广泛传播,它们包括:宗教文本(圣经)、历史和法律文本、旅行记录、政治文章、文学、哲学、科学文本、通俗文本等。所有这些载体都有意无意地起到了散布白色优越论,美化白人种族的作用。

从表面上看,《白鲸》充满了有关鲸类学的论述,但我们应该注意到,鲸类学只是一个途径,麦尔维尔在论述鲸类的同时,经常有意地离题,把人类与鲸类联系起来。这样,在形式上,麦尔维尔在谈论和探讨鲸类,但是实际上,他却在讨论神化“白色”和白人种族以及贬低其他有色人种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方法,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通过对鲸的分类,麦尔维尔不仅重新审视了鲸的种类,而且分析了把人类划分成不同等级的方法。例如,在第24章“辩护者”中,艾什米尔介绍了人们对捕鲸业的偏见:写鲸并没有产生什么著名的作家,捕鲸业也没有出现过什么知名的编年史家,捕鲸的本身都是些卑贱的人,他们血管里淌的不是高贵的血。大白鲸本身从来就没有什么非凡的形象。 μ?虽然这些段落与捕鲸有关,但是,如果仔细阅读不难发现,所有这些观点都包含了双重的含义:它揭示了把白人价值观凌驾于其他有色人种价值观之上的种族主义和偏见。而随后艾什米尔对于人们对捕鲸业和鲸鱼的偏见的批驳同时也是对于“白色”为代表的白人优越论的驳斥。艾什米尔反驳道:“他们的血管里淌的不是高贵的血吗?他们可是有比皇宫贵族的血更为高贵的东西……” μω在《白鲸》里,麦尔维尔在讨论鲸类学的同时,时刻提醒人们,人们不应该仅仅只重视大白鲸的表面价值,同样,也不应该只重视人种的表面价值。

56

《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在《白鲸》里,麦尔维尔花了大量的篇幅试图对于以前有关鲸鱼的知识进行修正和重构。在对鲸鱼进行分类时,麦尔维尔写道:鲸类学这门科学之未定未决的情形,正是有待于事实证明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某些方面来说,它还有一个争议未决的问题,那就是大鲸是不是鱼。 μξ之后,麦尔维尔对自然学家和白人种族主义的鼻祖卡罗勒斯?林奈(Carolus Linnaeus)和他为代表的关于物种划分的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批驳。1730年,林奈提出了著名的“生物链”学说(Chain of Being)。在这一学说中,他把世界上的各种植物和动物从低级到高级排列起来,并说明了他们的相互关系。1795年,著名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美国人类学的鼻祖约翰?弗雷德里奇?布卢曼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在林尼厄斯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生物链”理论即“大生物链”(The G reat Chain of Being)理论。大生物链把所有的生物都联系在一个有机的等级体中,处在最高层的是上帝,在上帝的下面是天使,然后是人类,最后是最小的昆虫。低等的物种生存的目的是为了为高等的物种服务:植物要被动物吃掉,低等动物要被高等动物吃掉,动物被人类吃掉或受人类控制,人类受到上帝的主宰。在这一理论中,他把白人放在了整个生物链的最顶层。可以说,林奈是白人优越论的积极鼓吹者。他的理论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并被许多人引用以证明人种差异性。在《白鲸》中,麦尔维尔批驳了林奈的荒谬观点。他认为,林奈“上面提出的理由是不太充分的。” μψ他把林奈称为“吹牛大王”。 μζ在另一个场合,麦尔维尔通过艾什米尔再次谈到了白鲸的起源和白鲸与其他种类的鲸的区别等问题,并由此暗示,人们对于人类人种的区别和界定是徒劳的,白人与其他有色人种并没有什么区别,也不比其他人种高贵。 μ{麦尔维尔这样写道:“关于‘须鲸’这名称,极为值得提出的是,尽管这样的专门术语对某几种鲸的确认比

较方便,然而,对于这种大海兽,要想根据它的鲸须、背峰或者是根据大鳍、牙齿来获得一种明确的分类都是徒劳的。……这些特征,暂时不考虑其他更基本的特点的本质是什么,可说是各种鲸类都具有的、没有差别的东西。……光靠鲸须是不能够正确地对格林兰鲸加以分类的。” μ|巴布认为,这是麦尔维尔对“白色”特权和白人种族优越论的最直接的指责。

颅相学是另一个麦尔维尔试图摧毁的影响到“白色”霸权理论形成的堡垒。在1775年,德国歌亭根大学(University of G ottingen)的医学教授约翰?弗里德里奇?布卢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首次采用颅骨学(Craniology)的理论对世界人种的区别提出解释。在多年的研究中,他收集了大量的不同种族的人类颅骨,根据不同种族颅骨形态的不同,约翰?弗里德里奇?布卢门巴赫把世界的人种分成五种类型:北美人、蒙古人、埃塞俄比亚人、高加索人和马来人。布卢门巴赫对人种的分类通常用五种颜色来代表,它们分别是“红种人”、“黄种人”、“黑人”、“白人”和“棕色人种”。1780年,瑞士科学家卡斯帕?拉瓦特(Caspar Lavater)应用观相术(physiognomy)来对人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卡斯帕?拉瓦特对原来的个人外部长相决定了其命运的理论进性了扩充和改造,他的新的观相术认为不仅每个人的外貌会决定其命运,而且一个种族的外貌特征也会决定这一种族的命运。他认为人种的肤色的差别决定了某一个种族的内在特征,而黑色是最丑陋的一种颜色,它代表了堕落,白色则代表了高贵和完美。1812年法国自然科学家、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格?居维叶(G eorges Cuvier)写道:“欧洲的白人文明种族长着椭圆形的脸型、直发和直的鼻子,这一切显得非常漂亮,他们在天资、勇气和行为上也比其他的种族优越。好像有一种残酷的自然规律,它使那些长着扁平的头颅的种族永远处于劣等的地位……经验证明了这一

66

国外文学 N o.3,2006(总第103期)

把面部的美丽和精神的高尚联系起来的理论的重要性”。 μ}可以说,颅相学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霸权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它成为摧毁“白色”虚幻性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美国学者泰勒斯?H?希尔韦认为,“很明显,麦尔维尔对于颅相学很有兴趣,这是因为他对于人类的性格和行为的关注,以及他对于所有知识表现出的浓厚兴趣。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像他同时代的人那样被这两位伪科学家所欺骗,反而认识到了他们理论的局限和不足。” μ~在《白鲸》中,麦尔维尔对充满种族偏见的这一理论进行了讥讽。例如,在《白鲸》的第10章里,麦尔维尔通过颅相学理论把魁魁格比作华盛顿:“……但是,就颅相学的观点来看,他(魁魁格)的头长得肯定是第一流的。说来也颇为可笑,但它的确使我想起人们常见到的华盛顿将军的胸像的头。胸像的眉毛的上方也同样有一个规则的、逐渐退后的斜度,两道眉也同样突前,活像两个树木丛生的长长的海岬。魁魁格就是一个野生野长的华盛顿。” νυ文学评论家卡罗琳?卡彻在谈到麦尔维尔的这一段描述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19世纪,美国人把华盛顿和莎士比亚放在人类进化的顶端,而把黑人放在最低层。这可以想像麦尔维尔所承担的风险之大。” ν?可以看出,在表面上,麦尔维尔在评论鲸鱼的头颅,但是,实际上,他在试图摧毁颅相学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这一点可以在麦尔维尔多次把鲸类的颅骨与人类的颅骨相比较中看到:“如果你把它脑壳里的鲸油块拿掉,然后再从它的后面,看看它那高高隆起的后脑,你定会吃惊地发现,你从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条件看人的后脑,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真的,如果把这只倒置的脑壳(把它收缩得跟人的脑壳一样大小)与许多人的脑壳同时放在一个平盘上,你会毫无意识地把它们混为一谈,真假难辨。同时,当你看到它头顶的四处后,你准会用颅相学的术语说———(这种人类)毫

无自尊自爱之心,也无虔敬尊上之意。” νω麦尔维尔认为,人类的真正价值不可能通过外表来发现,而应通过其内在品质来发现,而不是通过分析其颅骨的低下。他认为:“颅相学家们忽视了一件大事,即他们没有把调查研究从小脑进一步扩大到脊髓管。我相信,一个人的特点大都可以从他的脊髓骨里找到暗示。 νξ鲸类学上的分析为麦尔维尔提供了方便的途径,麦尔维尔对试图通过伪科学的方法对人类进行区分的理论嗤之以鼻。他认为人们应该从脊髓骨———人类的精神、道德、伦理的原则来区分人类,而不是种族。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白色”虚幻性的根基。通过揭露鲸类区分的缺陷,麦尔维尔批驳了用来区分人类的颅相学的伪科学特性,从而否认了利用生物学上的差异来区分人类的高低和贵贱的假设。

在试图摧毁和支解“白色”的象征意义和“白色”霸权理论基础的同时,麦尔维尔开始对“白色”的象征性进行重构。在“白鲸的白色”这一章以至于在整个小说中,作者列举了对于“白色”多种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象征性说明。麦尔维尔试图告诉大家,对于白色象征性的解释,不论是神话、神学,还是物质的,都受到了多种假设和环境的影响。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设法对白色附加了多种的种族含义。文学评论家马莎?维克(Marsha Vick)认为,白色并不是单一的颜色。在“大白鲸的白色”中,叙述者一反人们通常对于白色的比喻,把白色描述成一种明显的颜色的缺乏(visible absence of color)。“通过描述白色在美国和其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麦尔维尔设法摧毁了原本有关白色的象征性的陈规老套的解释,并消除了有关(白色)的任何的善与恶的含义。他使用了‘无声的空白’(dumb blankness)的矛盾修辞手法来一笔勾销了白色所固有的表示优越性的象征意义。” νψ维克认为,只有通过

76

《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文化环境,“白色”这一“颜色的缺乏”才被赋予了意义。通过提供对于“白色”的众多的不同解释,麦尔维尔对任何武断地强加于“白色”的象征意义提出了否定。麦尔维尔暗示,白色并无任何的具体含义,白色所象征的优越性并不是固有的和内在的,它是欧洲和美国社会与文化的特有产物。许多人加入到“白色”的造神运动里。而经过支解后的“白色”恢复了它的本来意义。

另外,麦尔维尔认为,美国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白色”及其象征性的重构,更需要的是道德的重构。当然麦尔维尔的种族观点和他作品中对于非白人的描写也是充满了矛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多元文化主义下他对于白人种族认同面临的困惑的认识。一方面,作为白人,他对于美国民主的理想充满了同情,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这一制度在种族关系上的非民主性。但总体上看,麦尔维尔提倡,美国的理想应该是一个文化与种族多元化的相互平等的社会。他认为,就像“潘奎得”号捕鲸船一样,美国应该是一艘由一群由“混血的背叛者、光棍和生番”等不同种族的船员组成的大船。 νζ再者,通过艾什米尔对这些“野人”态度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艾什米尔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个迷途的羔羊和一名教师,但是,随着故事的进展,他成为第一个文化宽容性的接受者。他与魁魁格的关系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在故事的开始,艾什米尔对魁魁格充满了恐惧和偏见。麦尔维尔这样写道:“……我虽然不是个胆小鬼,但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个贩人头的紫色家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知是恐惧之母,对这个陌生人我已是迷惑不解,糊里糊涂,我承认,我现在已经被他吓得像是魔鬼在深更半夜闯进我的房间来一样……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发抖了,因为这时候那个野人又在做些什么,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也使我确信他就是个异教徒。” ν{虽然在一开始艾什米尔对魁魁格感到恐惧,但随后他的态度在不停地改变,由恐惧到好奇,然后到认可。最后,他得出结论:“……他的举动不仅有礼貌,而且真的和蔼可亲……但大体上来说,(他)还是个整洁清秀的吃人生番。我自忖着,我闹了半天是在干什么呢?他跟我一样,也是人;就像我害怕他一样,他同样害怕我。” ν|第二天醒来所发生的进一步象征了文化与种族的相互宽容、依赖:“第二天早上,约莫天亮时分,我一觉醒来,发现魁魁格的一只胳膊非常亲昵地搁在我身上。人们看了会以为我就是他的妻子。” ν}他接着写道:“这个镇定的野人已经把众生给超度了,他坐在那里,他那十分冷漠的态度证明他天生毫无文明人(白人)的虚伪和甜言蜜语的奸诈,他虽然是一个野人,虽然看来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人物,我却已开始觉得我自己是神秘地向往着他了”,“但是天哪!这些捕鲸人的行动立即就让他看出了文明人的卑劣与邪恶”,“普天之下,就是一个共同和睦的世界,我们这些野人必须帮助这些文明人”。“不论谁一抬头向他(魁魁格)望去都不免相形见绌,一个白种人站到他前面去,仿佛就是一面向要塞求降的白旗”。 ν~艾什米尔与魁魁格交往经历了初次见面———好奇———认识———理解———宽容和最后成为朋友的过程。在故事的结尾,艾什米尔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身体上发生了变化。经过纹身的艾什米尔失去了其引以自豪的纯白的肤色:“我现在告诉诸位的这个骷髅的大小尺寸,当时都认真仔细地抄写在我的左肩上。后来,我又把这些数字纹在了右肩上,因为在我浪迹天涯的生活中,实在没有更妥当更保险的办法来保存这么珍贵的统计资料。而且,由于我身上的空间不多,同时还想留下一些地方,来记录下我当时在构思的一首诗———这些地方是留着干这些用的。鉴此情况,对大鲸的尺寸,我也没有计较那些零头小数了。” ου通过纹身,作者使艾什米尔在肤色上与魁魁格更加接近,从而使他们两个人的种族差异更加模糊。因此,艾什米尔的纹身这

86

国外文学 N o.3,2006(总第103期)

一行为极具象征性,经过纹身的艾什米尔丢弃了他执着于白色肤色的偏狭,他的身体从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也得到了新生和升华。这样,“白色”被还原成了它本来的面目,“白色”成为他肤色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他的全部。但与库伯笔下的纳蒂?班波不同,艾什米尔并没有为自己失去纯白的肤色而后悔。

艾什米尔的文身代表了他对于“白色”的全新的认同和对于“白色”的内涵和象征性的重构:他不再因为自己的肤色是“纯白色”而感到自豪,也不再因为自己的肤色是“非白色”而感到悔懊和害怕。艾什米尔对于魁魁格和以魁魁格为代表的有色人种的态度的变化说明,人们不再沉溺于对以盎格鲁-撤克逊为主的白人文化的崇尚和对其他族裔文化的排斥,它暗示,作者希望美国将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种族问题。实际上,作为“潘魁德”号的唯一幸存者,艾什米尔成为了种族和文化宽容的象征和白色重构的希望所在,同时,艾什米尔也代表了美国的希望所在。通过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和“白色”的神秘性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麦尔维尔完成了对于“白色”的象征意义的支解和重构。这样,麦尔维尔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在文化和种族多元主义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对“白色”认同问题的钥匙。可以说,这是麦尔维尔对于美国文学的最独特贡献。

注释:

①②

λξ

μ{

μ~ Valerie Babb,Whiteness Visible(New Y ork:New Y ork University Press.1998),p.173,p.7,p.97,p.

115,p.108.

③ T oni M orris on,P 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the American

Literary Imagination(New Y ork:K n opt,1992),p.11.④ Ruth Frankerberg,White Woman,Race Matter 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 f Whiteness(M 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 innes ota Press.1993),p. 1.

⑤ David R oediger,The Wages o f Whiteness:Race and the Making

o f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Boston:R ostledge,1991),p.

13.

⑥ 张立新:《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外

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114页。

⑦ Lenard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3869336.html,baree,The Paper s o f Benjamin Franklin,V.4

(New Haven:Y ale University Press.1961),pp.225-234.

⑧ Thomas Jeffers on,“N otes on the S tate of Virginia”,The

Portable Thomas Je ffer son,M errill D.Peters on ed.(New Y ork:Penguin,1975),186页。《杰斐逊集》,刘祚昌编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285页。

⑨ 奥尔顿?霍恩塞:《非裔美国人历史年表,1492年至目

前》,底特律1977年版,565页,同时请参照温思罗普?D?乔丹:《白人高于黑人》,542-569页。

λ? James Fenim ore C ooper,The Last o f the Mohicans(New Y ork:Penguins,1986),p.31,p.350.

λω Theodore Allen,The Invention o f White Race V.1.,Racial Oppression and Social Control(London:Vers o,1994),p.

22.

λζ λ{ λ| λ} λ~ μ? μω μξ μψ μζ μ| νυ νω νξ νζ ν{ ν| ν} ου 容新芳、温荣耀译《白鲸》,中国致公出版社,176,178,178,176, 179,182,101,101,121,122,122,125,47,322, 322,174,20-21,23,23,419页。

μυ Herman M elville,Moby2Dick,or The Whale(N 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8),p.17.

μ} G Cuvier,1812,Recherches sur les ossemens fossiles,V ol.1 (Paris:Deterville),p.105,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3869336.html,ΠfacΠnormanΠkuhn.htm l.

ν? Carolyn K archer,Shadow over the Promised Land:Slavery, Race and Violence in Melvilleπs America(Boston Range: Louisiana S tate University Press,1980),p.70.

ν~ 《白鲸》,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71-258页。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何 卫

《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redound G odπs love and to redeem himself in constant confession.

K ey w ords:vagabond,marriage s ong,Christianity,C oleridge,Rime o f Ancient Mariner

A R eflection on William Wordsw orthπs“The Ruined Cottage”

Zhu Y u

Abstract:Literature is not merely a reflection of life;to a certain extent,it is als o an instruction on reading.This essay,through an analysis of W ordsw orthπs“The Ruined C ottage”,discusses tw o kinds of eye:“an unw orthy eye”and“a better eye”,and argues that they reflect tw o ways of reading.In a broad sense,“a better eye”helps one penetrate“the primary laws of our nature”;in a narrow sense,it is indispensable to both literary creation and criticism.The essay als o attem pts at a discussion on how to obtain such“a better eye”,and concludes that inward cultivation is the primary way.

K ey w ords:eye,reading,the primary laws of our nature,inward cultivation

On the Art of Language in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 oung Man

Li Rucheng

Abstract:With s ome specific exam ples,the paper analyses five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in A Portrait o 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namely hom olog ousness,synaesthesia,musicalness,metaphoricalness and symbolicalness.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because of them that the language in Portrait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magic power.

K ey w ords:hom olog ousness,synaesthetisia,musicalness,metaphoricalness,symbolicalness

Moby Dick:The R econstruction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Whiteness

Zhang Lixin

Abstract:America is a country mainly consisting of the W ASP,and American culture mainly consists of the culture of the W ASP.In American culture and literature,whiteness is endowed with a peculiarly symbolic meaning.It not only refers to a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appearance but symbolizes a set of cultural practices that are usually unmarked and unnamed.Alm ost all the American novelists before Melville sang the praise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whites.In Moby Dick,Melville not only exposes the prejudiced ideology of whiteness and dem olishes its cultural bases,but als o reconstructs its new meaning.

K ey w ords:American culture and literature,whiteness,symbolic meaning,reconstruction

Death in Albert C amusπThe Outsider

Y ang Long

Abstract:The death of Meursault,the main character of Albert Camusπnovel The Outsider,is m ore derived from the self than is the infallible result contributing to the strength of absurdity.Meursault understands absurdity one2sidedly and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w orld,but he does not realize that absurdity is the s olitary bond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w orld.He keeps himself outside of the w orld and tries to overcome absurdity.H owever,he cuts the bond between self and absurdity unexpectedly and ends up in the ruin of the self.In this sense,Camusπphilos ophy of absurdity is an im plicit criticism of his own fiction.

K ey Word:absurdity,self,insistence,ruin

AndréG ideπs Critical R eflection on Christianity

in Straight is the Gate and The Vatican Cellars

Liu K e

Abstract:The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ndréG ide i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a Catholic renaissance,which occurred in the French literary w orld at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By examining this trajectory,we can get a general view of how the writerπs religious attitude has become s o com plex.The present paper,by reading and analyzing tw o books of G ide(Straight is the Gate and The Vatican Cellar s,als o known as Lafcadioπs Adventures),investigates G ideπs critical reflection concerning his ambiguous relationship to Christianity:indirect criticism of Protestantism and direct derision of Catholicism.Thus the purpose of our paper is als o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spirit behind the writerπs critical attitude.

K ey w ords:G ide,French literature,Christianity,criticism

AndréMalrauxπs Fiction and Its R eference to the Art of P ainting

Liu Haiqing

Abstract:As a novelist and an art critic,AndréMalraux dedicated himself to the Imaginary Museum and the eternity of artistic styles.Plastic arts of all ages,especially the art of painting,were trans formed by the author into forms which transcended the limits of time.Thus the styles acquired new values and meanings, 621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自考考点

The literature of colonial America John Smith 1)The1st American writer 2)作品“reports of exploration”have been de scribed as the1st distinctly American literatur e written in English,attracted Pilgrims(朝圣者) &the Puritans. 3)1608,写了封信“A true Relation of Such O ccurance&Accidents of Note as Hath Happen ed in Virginia Since the1st planting of That c olony” 4)1612,第二本书“A map of Virginia: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5)他一共出版了八本书,公司破产以后做了向导,he sought a post as guide to the pilgrims. 1624,“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讲述How the Indian princess Pocahonats Saved him. 6)他早期记录和反映的思想慢慢演变成了美国历史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推动了美国边疆的西移。7)早期英格兰文学主要关于theological(神学), moral(道德),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The Puritans in New England embraced hards hips,together with the discipline of a harsh church.They had toughness,purpose and cha racter,they grappled strongly with challenges they set themselves.他们的基本价值观:hard w ork,thrift,piety and sobriety.(也是美国作品的主导思想) William Bradford&John Withrop 1)William Bradford:“The History of Plymouth Plantation”(从1630年写起,关于一群清教徒从英国出发到Amsterdam最后到新大陆的过程)Cotton Mather评价:“a common blessing and father to them all.” 2)John Withrop:“The History of New England”(1630,登上Arbella号去Massachusetts并keep a journal and to the rest of his life.1826年出版)3)Puritans -Puritans wanted to make pure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The Puritan was Would-be purifier. -Looked upon themselves as a choosen peol

《白鲸》的论文

Abstract Moby-Dick is regarded as the masterpiece of Herman Melville. It contains plenty of symbolism. Understand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characters and subjects in the novel is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Moby Dick represents God owing to his godlike characters and his awfully severe beauty. Ahab symbolizes the league human with evil. In the whaling trip, we can see his bravery and patience, as well as his madness and stubbornness. The third symbolic element is the idea of the “counterpane” that is woven throughout the story as a symbol of the world’s multiculturalism. Melville develops the symbol proving that the world is indeed a counterpane of diverse cultures, races, and environment, in which we are always connected by our humanity. Key words:symbolism; Moby Dick; Arab; counterpane 摘要 《白鲸》被看作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杰作。它包含了大量的象征主义。在这部小说中,理解人物事物的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这篇论文将分析不同个体的象征意义。其中的白鲸被描写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万能的上帝。埃哈布船长为复仇远涉重洋捕捉白鲸,最后自己,同伴与白鲸同归于尽的事迹,既表现了人类的勇敢与忍耐,也反映了他们的偏执与疯狂。另一个贯穿全文的象征就是“床单”,它象征世界不同文化的混合与交织,世界就像一块由多种布拼凑而成的床单,由不同的文化、种族、背景交织而成,人们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依存,小说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员就是最生动形象的体现。 关键词:象征主义;白鲸;埃哈布; 床单

《白鲸记》主要人物解读

摘要:麦尔维尔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小说《白鲸》中的莫比·迪克多重象征寓意。白鲸丰富的象征意义赋予小说永恒的艺术张力和无穷魅力。 关键词:白鲸;矛盾化身;艺术张力 阐释学认为,文本意义总是相对的,理解是生产性的。不同时代的阐释者对一部作品意义的理解,总是根据理解者自己的需要做出对文本的新解释,正所谓“诗无达诂”。事实上,作品中的人物对作品的某个事物的理解也是触景动怀,别有激发,各不相同。以此出发,梅尔维尔《白鲸》中富有传奇色彩的白鲸莫比·迪克在不同人物独特视角的诠释中赋予其多重的象征寓意,各随所得,见仁见智。 一、对小说的叙述者伊希米尔来说,白鲸既代表高洁安宁,也代表恐怖死亡,它是宇宙间一切对立矛盾的结合。它象征宇宙的浩阔与奥秘、上帝的无边神力、人类的命运与前途,它给伊希米尔的重要启迪不是简单的摧毁,而是努力完善认识、不懈地追求真理的神秘力量。首先,伊希米尔描述了白鲸莫比·迪克在人们的心中引起的善与美的遐想“,在它那巨大而温和的头部的上方弥漫着由于它难以言全的沉思默想而产生一片重重的雾气;而那片雾气,正如有时候你所看到的那样,又被彩虹照耀得光辉四射,仿佛上天已在它的思想上盖上了他那朱红印似的。”这种庄严与华贵几乎可与上帝的形象相媲美。特别是,它雪白的前额和山一样的脊背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莫测。让人觉得它是一种神化之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也是众多捕鲸者把白鲸看成是上帝的象征,极力劝阻亚哈不要去捕杀它的原因。其次,伊希米尔认为,白鲸是自然的代表,令人捉摸不定。它是神奇的大自然的产物,它代表着自然界的神秘和力量。只要人类不去打扰它,自然是安静、和平的、友善而美丽的。面对大自然,梅尔维尔通过伊希米尔表达了对白鲸自然美的赞美“,白鲸!……白鲸!……这美得出奇的乳白色庞然大物……在地平线上光彩夺目的太阳照耀下,它像清晨蔚蓝的海面上一块富有生命的乳色玻璃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再次,白色对伊希梅尔而言,象征宇宙的不确定、空虚、无限,对于作者那似有似无的颜色既代表美丽纯洁,又代表死亡与灵魂。从一开始,伊希米尔就承认白鲸的白色“比什么东西都更让我害怕……不管它们是愉快可敬的,或者崇高的,反正在这种颜色最深层的意中总是潜藏着一种捉摸不透的东西,比让人恐惧的血之红色更让人的灵魂为之惊恐。”白色是大鲸、雪山、海洋、熊和信天翁以及亡灵裹尸布的颜色。可是伊希米尔又告诉读者白色就是明显的没有颜色,它什么也不表示,又象征着一切事物,是各种颜色的凝结物和综合体。因此,白色在这里与其说是象征着上帝、魔鬼或死亡,还不如说代表着让人发抖的虚空。在这里,伊希米尔尽管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惧,却不知道它到底源于何处,这就是白色的威力。它的存在,其实本无所谓善恶,但是人无法清楚地理解它所体现的宇宙奥秘而使其显得神秘莫测。人类和白鲸抗争,无异于和命运抗争。所以,在伊希米尔看来,白鲸真正的可怕在于它的白色,在于它身上的那一缕耀眼的白色以及它所象征的无形的力量。它就是女妖“塞妊”的美妙歌声,引诱水手走向死亡。在全体船员中,只有伊希米尔幸存,因为只有他对白鲸的看法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初,他认为,白鲸是恶的化身,与其他人一起要发誓杀死莫比·迪克,但随着认识的深化,他觉得人还不如鲸,尽管人类爱他的伙伴,然而人类毕竟是唯利是图的趋利动物。这种趋利癖好常与人的仁爱之心格格不入。他对人类的进一步认识,即他的成长和他对白鲸的逐渐了解使他相信白鲸是神的化身,是一种神性和灵性的动物,它可以体察到某种恐惧,然而却能与之共处的。他这种对白鲸、对自然的理解使他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使他获得了精神和灵魂的重生。二、伊希米尔把白鲸看作是大自然的化身,而在船长亚哈眼里,白鲸是邪恶的化身“:一切最使人狂怒和痛苦的事情,一切足以搅起事物的沉渣的东西,一切附有恶念的真理,一切使人焦头烂额的东西,一切在人类生活中和思想上对鬼怪神魔的不可理喻的信奉,一切的邪恶等等,都是摩比·迪克这一有形的化身”。它是亚哈心中邪恶与恐怖、难以征服而又必须予以摧毁的仇敌。白鲸不仅是肉体上的大敌,也是“万般邪恶的偏执的化身”的精神宿敌。白鲸莫比·迪克有着“雪山一样的背峰”,它天生使人畏惧,它突击的时候,一再表现那种无以伦比的充满机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暨评分标准 I. Write the names of the authors. (10%) ①Walt Whitman ②Edgar Allen Poe ③Wallace Stevens ④Franklin Norris ⑤Stephen Crane ⑥William Faulkner ⑦Sinclair Lewis ⑧John Steinbeck ⑨Langston Hughes ⑩Tennessee Williams II.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appropriate information.(10%) ①New England ②Regionalism or Local color writing ③semi-autobiographical ④anti-realism ⑤Imagist ⑥Santiago ⑦multiple narrations or points of view ⑧1930 ⑨Harlem Renaissance ⑩Eugene O’Neill III. Choose only one answer form the four choices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swer. (20%) 1-5. A D C B B 6-10. D B E B A IV. 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of the work from which each of the following excerpts is take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after each excerpt. (20%) Passage 1 the author: Walt Whitman (1%) the title of the work : Songs of Myself (1%) Question: What is the poet celebrating? (2%) The poet is celebrating individualism and nationalism, singing of all those people who form the American nationality.

美国文学史期末参考复习资料

仅作参考,最主要还是要自己消化,整理 Chapter 1 Colonial Period 1. Puritanism: American puritans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rom God. 2. Influence (1) A group of good qualities – hard work, thrift, piety, sobriety (serious and thoughtful) influenced American literature. (2) It led to the everlasting myth. All literature is based on a myth – garden of Eden. (3) Symbolism: the American puritan’s metaphorical mode of perception was chi efly instrumental in calling into being a literary symbolism which is distinctly American. (4) With regard to their writing, the style is fresh, simple and direct; the rhetoric is plain and honest, not without a touch of nobility often traceable to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Bible. II.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1. types of writing diaries, histories, journals, letters, travel books, autobiographies/biographies, sermons 2. writers of colonial period (1) Anne Bradstreet (2) Edward Taylor III. Benjamin Franklin 1. life 2. works (1) Poor Richard’s Almanac (2) Autobiography 3. contribution (1) He helped found the Pennsylvania Hospital and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 He was called “the new Prometheus who had stolen fire (electricity in this case) from heaven”. (3) Everything seems to meet in this one man –“Jack of all trades”. Herman Melville thus described him “master of each and mastered by none”. Chapter 2 American Romanticism Section 1 Early Romantic Period I. American Romanticism 1. Background (1)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 Romantic movement in European countries Derivative – foreign influence 2. features (1)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essence the expression of “a real new experience and contained “an alien quality”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the spirit of the place” was radically new and alien. (2) There is American Puritanism as a cultural heritage to consider. American romantic authors tended more to moralize. Many American romantic writings intended to edify more than they entertained. (3) The “newness” of Americans as a nation is in connection with Am erican Romanticism. (4) As a logical result of the foreign and native factors at work,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both imitative and independent. II. Washington Irving: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1. several names attached to Irving (1) first American writer (2) the messenger sent from the new world to the old world (3)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2. life 3. works (1) A History of New York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o the End of the Dutch Dynasty (2)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 (He won a measure of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3) The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4) A 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5) The Alhambra 4. Literary career: two parts (1) 1809~1832

美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

Part I The Literature of Colonial America I.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he colonial period stretched roughly from the settlement of America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rough the end of the 18th. The first permanent settlement in America was established by English in 1607. ( A group of people was sent by the English King James I to hunt for gold. They arrived at Virginia in 1607. They named the James River and build the James town.) II.The pre-revolutionary writing in the colonies was essentially of two kinds: 1) Practical matter-of-fact accounts of farming, hunting, travel, etc. designed to inform people "at home" what life was like in the new world, and, often, to induce their immigration 2) Highly theoretical, generally polemical, discussions of religious questions. III.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The first writings that we call American were the narratives and journals of these settlements. They wrote about their voyage to the new land, their lives in the new land, their dealings with Indians. Captain John Smith is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A True Relation of such Occurrences and Accidents of Note as Hath Happened in Virginia Since the First Planting of That Colony (1608) A Map of Virginia: A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1612)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 a (1624): the Indian princess Pocahontas Captain John Smith was one of the first early 17th-century British settlers in North America.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olony of Jamestown, Virginia. His writings about North America became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w World for later settlers. One of the things he wrote about that has become an American legend was his capture by the Indians and his rescue by the famous Indian Princess, Pocahontas. IV.Early New England Literature William Bradford and John Winthrop John Cotton and Roger Williams Anne Bradstreet and Edward Taylor V.Puritan Thoughts 1. The origin of puritan In the mediaeval Europe, there was widespread religious revolution. In the 16th Century, the English King Henry VIII (At that time, the Catholics were not allowed to divorce unless they have the Pope's permission. Henry VIII wanted to divorce his wife because she couldn't bear him a son. But the Pope didn't allow him to divorce, so he) broke away from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 established the Church of

《白鲸》中亚哈精神探寻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白鲸》中, 作者梅尔维尔描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全体船员疯狂追逐白鲸的场面,整部小说叙述了亚哈追杀白鲸的疯狂心理和不杀白鲸, 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笔者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出发来分析说明亚哈船长对白鲸的追杀行为不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与探寻, 而且, 作者对这种精神探寻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 一、终极真理的探寻 对亚哈船长精神探寻的阐释与对白鲸的象征意义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白鲸象征着退近亚哈的一堵墙, 这堵墙压得他近乎窒息, 他在墙内苦苦挣扎,企图冲破它, 但却不能, 他看到了这堵靖的强大, 感觉到它的力大无穷, 深不可测, 有时他也想, 即使冲破了这堵挡在他面前的培, 发现的只是空白一片。这不正说明了亚哈在寻找问题的答案, 探索宇宙的真理吗而这墙就像知识的面纱一样挡在他的面前, 使他永远看不到墙的另一面, 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但他仍在苦苦追求, 努力探索, 亚哈岂不知, 这堵墙就是终极真理的象征, 而对它的探寻就像亚哈所感觉到的那堵冲不破的培一样, 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人的能力受其知识局限性的限制。而且, 这种盲目的探索肯定会招来失致, 甚至是人类自身的毁灭。因此, 亚哈在探寻终极真理的过程中也感到了宇宙的神秘和它所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二、寻找自我的过程 亚哈精神探寻的第二个象征意义解读墓于亚哈和白鲸关系的理解。在整部小说中梅尔维尔在亚哈和白鲸之间创造了一种很徽妙的关系。他的腿是亚哈在海上第一次与白鲸相遇时被白鲸咬去的, 那次事故不仅给亚哈带来了肉体的痛苦, 更使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后来他让工匠为他打造了一条鲸骨假腿。装上鲸骨假腿的同时, 也就表明了亚哈要找到白鲸的决心。从肉体上来看, 白鲸成了亚哈的一部分, 而亚哈也成了白鲸的一部分, 因为白鲸带走了亚哈的一条腿, 并把它消化在体内。从这层意义讲, 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进一步分析亚哈的心理, 我们会发现, 亚哈冥冥之中感到白鲸对他有一股强大的吸力, 这种吸力催促着他必须找到白鲸, 找到他丢失的魂魄, 原来的自我。找到白强烈的欲望令他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在“ 裴廓德号”上,亚哈要么就呆在他认为是自己的“ 墓穴” 中, 好似一具僵尸, 要么就出现在甲板上, 来回踱步, 就像一个幽灵, 亚哈脑海中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地找到白鲸, 这种追寻白鲸的欲望使他不顾一切, 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成为了一个偏执狂, 复仇变成了他重新找回自我的唯一手段, 因此, 惟有重新找回丢失的灵魂才能挽救亚哈精神的空虚与迷茫。 三、裹读和叛逆的表现 从宗教意义上来看, 白鲸不可理解的沉寂和神秘的生活习惯, 可以被理解为象征了不可知的上帝。在小说中以实玛利多次提到白鲸, 但是无论怎样描述都不能说清白鲸的具体特征和习性, 梅尔维尔自己也承认, 尽管花了很大功夫也不能真正了解白鲸, 它好似一个迷宫。白鲸在太平洋里到处游动,正如无处不在的上帝。但水手们和亚哈始终看不到白鲸的真正面目。迩百列认为白鲸就是上帝, 他曾多次预言, 捕杀白鲸的下场就是死亡, 他的预言也感染到船上的船员, 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茄和动摇的想法。但亚哈不接受任何别的法则, 不服从任何意志, 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他是一个反对上帝的撒旦式的人物, 他是从不忏悔的约拿。他说, “ 自己是火神的儿子, ”他鄙视上帝, 崇拜火, 像波斯徒一样迷恋太阳。当亚哈的捕鲸枪被打造好后, 他说他是奉魔鬼之命, 而不是上帝之命来为它洗礼。亚哈的行为自始至终表现了对上帝的蔑视和憎恨。因此, 亚哈追逐白鲸的行为就象征着对上帝的裹读和叛逆。为此, 他也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西方文明和社会规约的挑战 在梅尔维尔的时代, 美国的文明发展到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不断地追求着物质财富, 贪欲和索取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在享受着物质快乐的同时, 另一方面, 美国人也出现了精神空虚和心理压抑。许多人丧失了生活的意义感和目的感。他们开始寻求精神的满足,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白鲸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白鲸 美国著名作家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创作于1851年,小说描写一位捕鲸船长在在海上捕鱼时,不慎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他发誓要找到白鲸。船长航行了几乎整个世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白鲸。于是,船长命令船员们靠近白鲸叉死它,船员明知九死一生但不得不服从船长的命令,他们叉中了白鲸,受伤的白鲸凶狠地冲向他们的鱼船,鱼船被撞得粉碎,船上的人除一人死里逃生外,都与白鲸同归于尽了。 小说中称霸海洋的白鲸被写成一种强大可怕的、对人怀有敌意又难以制服的怪物。它是人类难以摆脱并深受其害的人间罪恶的象征。小说描写了捕鲸的艰难和捕鲸工人的智慧和勇敢,很有现实意义,有浓重的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小说扑朔迷离、欲辩难言的意境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欧美文学界强烈反响,成为浪漫主义的杰作。 梅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和诗人。青年时代当过水手,在长达四年的海上生活中,品尝了捕鲸船上的艰难与困苦。在南太平洋航行期间,他在一个海岛上的土著泰比人中间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初创作的小说《泰比》和《奥穆》都是以他的经历见闻为基础,描写异国风土人情的作品。作者把未开化的、未被近代文明玷污的人们的纯朴生活同资本

主义的文明相互对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梅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后期的代表人之一。作品带有一种神秘和悲观的色彩。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白鲸》所表现的神秘和悲观的浪漫主义色彩引起当时欧美文学界很大的反响,并因此被尊为美国第一流的浪漫主义作家。 本片根据美国著名作家梅尔维尔的巨著《白鲸》改编拍摄。片中主人公亚哈由美国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饰演。 捕鲸船船长亚哈被一条叫莫比·迪克抹香鲸咬断一条腿。为了复仇,他利诱威逼船员们不顾一切地去追捕白鲸,既不顾船员们的生命安危,也不顾陆续出现的凶险以及袄教徒的不祥预言,他们像发疯似的在大海上与白鲸周旋恶斗,最后终于击中白鲸,他的捕鲸船也被狂怒的白鲸掀翻,船员们葬身海底,亚哈本人被缠结的捕鲸绳绞死,只有水手以实玛利一人死里逃生,成为悲壮故事的叙述者。

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

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 1.选择/对错60分(40道选择,20个对错) 2.名词解释10分(5个) 3.选段配对10分(5个) 4.问答20分(10/2) 1.历史:Father / poetess… 2. 名作家:Hemingway, Faulkner, Poe, Hawthorne, Emerson 3.作品:The W asteland/Moby Dick/Scarlet Letter 1.a)选择题(40个,40分) 1. At the age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American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European movement called the ________. A. Chartist Movement B. Romanticist Movement C. Enlightenment Movement D. Modernist Movement 2. Which is NOT connected to Benjamin Franklin? ________ A.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B. He was a pious puritan. C. He was phrased as “Jack of all trades”. D. He was a master of diplomacy. 3. Ernest Hemingway is noted for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 A. Lost Generation B. Iceberg theory C. American Dream D. Code Heroes 4. Which character is NOT from The Scarlet Letter? ________ A. Hester Prynne B. Roger Chillingworth C. Captain Ahab D. Pearl 5. Jack London’s semi-biographical novel ________well presents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A. The American Tragedy B. The Call of the Wild C. Martin Eden D. The Grapes of Wrath b)判断对错题(20个,20分) 1. Poe’s masterpiece “To Helen” is written to memorize his deceased wife. (F) 2. The tone of “Annabel Lee” is optimistic and hopeful. (F) 3. Mark Twain's novel Jumping Frog was an artistic failure, but it gave its name to the America of the postbellum period which it attempts to satirize. (F) 4. Sister Carrie ended up in tragedy because she could not control her fate. (F)

美国文学选读期末考试重点

1、The Colonial Period(1607-1765) American Puritanism (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rough the end of the 18th) 北美第一位女诗人Anne Bradstreet(宗教气息,夫妻恩爱) Edward Taylor 都受英国玄学派影响(metaphysical) 2、The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Period Benjamin Franklin:Poor Richard's Almanac The Autobiography---“美国梦”的根源 3、American Romanticism(end of 18th to the civil war) American writers emphasis upon the imaginative and emotional qualities of literature. 早期浪漫主义Washington Irving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短篇小说 James Fenimore Cooper 历史,冒险,边疆小说《The Leather-stocking Tales>文明发展对大 自然的摧残与破坏 William Cullen Bryant 美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To a Waterfowl>美国 山水,讴歌大自然,歌颂美国生活现实 Edgar Allan Poe ---(48 poems,70 short stories) H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otees of “Art for art’s sake.” He was father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 and the detective story. Ralph Waldo Emerson---The chief spokesman of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lso known as “American Renaissance”) It is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Transcendentalists spoke for the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Nature》---the Bible of Transcendentalism by Emerson 《Self-Reliance》表达他的超验主义观点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he regarded nature as a symbol of spirit.Thoreau was very critical of modern civilization. 小说家:Hawthorne-赞成超验He is a master of symbolism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 Melville 怀疑,悲观,sailing experiences Moby Dick百科全书式性质/海洋作品/动物史诗 诗人Longfellow《I Shot an Arrow...》《A Psalm of Life》第一首被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的美国诗歌Whitman (Free Verse---without a fixed beat or regular rhyme scheme ) 《Leaves of Grass》《One's Self I Sing》《O Captain! My Captain!》song Dickinson inner life of the individual ---died for beauty 4、The Age of Realism James upper reaches of American society. <一位女士的肖像》inner world of man Howells, concerned himself chiefly with middle class life. Twain the lower strata of society. humor and local colorism American Naturalism 自然主义(新型现实) Stephen Crane;《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The Red Badge of Courage》pessimistic Theodore Dreiser;Sister Carrie;Jennie Gerhardt;An American Tragedy(Trilogy of Desire) O.Henry (William Sydney Porter):The Gift of the Magi;The Cop and the anthem Jack London:The Call of the Wild;Martin Eden 5、The Modern Period The 1920s-1930s ( the second renaissa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Roaring Twenties ,The Jazz Age ,“lost”(Gertrude Stein) and “waste land”(T.S.Eliot) 现代主义小说家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以美国梦American Dream 为主线。

论《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摘要] 《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一。本文将对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进行探索性的分析。象征主义在小说中无所不在: 裴考德号全体船员的最终灭亡, 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及至宇宙的命运; 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 而它的船长亚哈伯是人类本质中邪恶的一面的象征; 这次航海本身象征着对人类生活最终真理的追求; 白鲸既象征着那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象征着自然, 而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无辜 《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作为一部在发表时反响平平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才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重视的“奇书”,其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邃、意象之奇谲, 确为美国文学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 尤其对他的象征主义进行饶有兴趣的探索, 可谓百家争鸣, 在本文中, 我也将对此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一、裴考德号全体船员悲惨命运的象征意义 《白鲸》描写的是一艘名叫裴考德号的捕鲸船在船长亚哈伯的带领下追击白鲸的故事。从表面上看, 全书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船长亚哈伯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上。但实际上, 它不仅仅是一部离奇曲折、充满异国风光与浪漫情调的历险小说。贯穿作品始终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沉的忧患,处处闪耀着象征主义的光芒。小说中裴考德号全体船员向白鲸一步步的逼近以及他们的最终灭亡, 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及至宇宙的命运。这一命运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悲剧意绪, 而作者正是通过象征主义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1. 裴考德号的象征意义 显然, 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的。首先, 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裴考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 在美国被白人殖民者占领以后, 许多本土的印第安人部落和种族在和白人殖民者的冲突中被消灭了。裴考德就是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了的种族。赫尔曼·麦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捕鲸船, 象征着它必定灭亡的悲惨下场。其次, 因为全书的叙述者伊史玛利是这艘遇难船上的惟一生还者, 他的叙述只是将业已酿成的灾难复述一遍而已。正如伊史玛利所说的, 船员们做着一切努力, 千辛万苦的穿过那无垠的大海, 只是为了奔赴他们的死期。他们天涯海角的跟踪、追逐, 只是在搜索那条最终会毁灭他们的东西。作者安排惟一的幸存者来讲述这个故事, 预示了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 2. 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的象征意义 其实, 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曾经有过许多次调头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毅然拒绝了。书中写到该船先后与“信天翁号”、“处女号”、“玫瑰蕊号”、“拉吉号”等好几艘船在海面上相遇。这几次相遇都起到对裴考德号的警告和劝戒作用。船长亚哈伯一次又一次被告知, 莫比·迪克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谁要与它抗争必死无疑。然而, 这些忠告都未被采纳。直到最后一天的决战来临之前。船员斯达巴克最后一次劝船长及早停手时,他还是执意的表示, 一切都无法更改了, 因为这一切都是既定不移的天意。亚哈伯是人类本质中邪恶的一面的象征, 他对白鲸的仇恨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敌视, 而他以及船员们对白鲸疯狂的追逐, 象征着人类意识中疯狂的失控状态。当人的意识处于这种失控状态时, 就会被邪恶的一面完全控制, 从而招受自我毁灭, 也毁灭他人。亚哈伯正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寻找白鲸, 并且不惜在桅杆上挂起一枚金币以奖励首先发现白鲸的水手, 而水手们在金钱的刺激下, 也变得疯狂了。在亚哈伯的带领下, 他们不顾一切的冲向安静的海洋搜索被他们视为敌人的白鲸, 在打破了海洋的宁静和白鲸的和平以后, 和白鲸一起葬身于海底。亚哈伯以及全体船员的这种疯狂的邪恶为他们带来了最终的毁灭。 二、这次航海本身的象征意义 这次航海本身象征着一种追寻和发现, 是对人类生活最终真理的追求。故事的叙述者伊史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