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总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题答案

答案:

一、填空题

1. 0.5k B= 0.5k C

2. 0.0693 min

3. [(AgI)m nI-·(n-x)K+]

4. K3[ Fe(CN)6]

5. Eθ(Cl-/AgCl/Ag)-(RT/F)ln 0.01

6. Eθ(Pb2+/Pb)+(RT/2F)lna

7. 10 mol 8. 0.690 9., 通入惰性气体

10.降温, 增压 11. 2, 112. 2, 1

二、选择题

1. C

2. A

3. C

4. C

5. A

6. B

7. A 8. C 9. B 10. D 11. C

三、计算题

1.解:

(1) t1/2 = [A] 0/ (2k)

k = [A] 0/ (2t1/2)

[A] = [A] 0- kt = [A] 0- [A] 0t/(2t1/2)

( [A]/[A] 0)×100%= [1-t/(2t1/2)]×100%= 0

已反应完,反应掉100%.

(2) k = 0.6932/1000 = 6.932×10-4 s

ln( [A]/[A]0) = - kt = - 6.932×10×2000 = - 1.386

[A]/[A] 0= 0.25

{([A]0-[A])/[A] 0}×100%= (1-0.35)×100%= 75%

(3) x/(1-x) = [A] 0kt = [A] 0 [1/([A] 0t1/2)]t = t/t1/2 = 2

x = 2/3 = 66.7 %

2. 解:

(1) k = (1/t)ln[1/(1-x)] = (1/10)ln[1/(1-0.75)] = 0.139 min

当t' = 15 min时, ln[1/(1-x')] = kt'= 0.139×15 = 2.085

x'= 0.88 = 88 %

(2) k = (1/t[A]o)[x/(1-x)] = (1/10[A]o)[0.75/(1-0.75)] = 0.3/[A]o

k = (1/t'[A]o)[x'/(1-x')] = 0.3/[A]o

[1/(15[A]o)][x'/(1-x')] = 0.3/[A]o

x'= 0.82 = 82 %

(3) k = x[A]o/t = 0.75[A]o/10 = 0.075[A]o

x'= kt'/[A]o = 0.075×15 = 1.13, A 已反应完.

3. 解:

R = 0.5×10-3 m

γ= (1-0.8)γo = 0.2γo = 0.2×72.75 = 14.55 mN/m

泡内压力

p =p0+△p =p0+4γ/R

=101.325+[4×14.55×10-3/(0.5×10-2)]×10-3=101.337 kPa

4. 解:

2γM 2×72.8×10-3×18×10-3

r = ────────= ───────────────= 54.3 nm ρRTln(p r/p0) 1×103×8.314×293×ln1.02

p = p0+△p = p0+(2γ/r)

= 101.3+[2×72.8×10-3/(54.3×10-9)]×10-3 = 2.78×103 kPa

5. 解:

(1) (-) Fe(s) →Fe2+(a=1) + 2e

(+) 2Fe3+(a=1) + 2e = 2Fe2+(a=1)

电池Fe(s) + 2Fe3+(a=1) = 3Fe2+(a=1)

(2) Fe3+(a=1) + 3e →Fe(s) (a)

Fe2+(a=1) + 2e →Fe(s) (b)

Fe3+(a=1) + e →Fe2+(a=1) (c)

∵(a) - (b) = (c),

△G(c) =△G(a) -△G(b)

Eθ(Fe3+/Fe2+) = 3Eθ(Fe3+/Fe) - 2Eθ(Fe2+/Fe)

= 3×(-0.04) - 2×(-0.409) = 0.698 V

Eθ= Eθ(Fe3+/Fe2+) - Eθ(Fe2+/Fe) = 0.698 - (-0.409) = 1.107 V

△Gθ= zEθF = - 2×96485×1.107 = - 213.6 kJ/mol

△Sθ= zF(?Eθ/?T)p= 2×96485×1.14×10-3 = 220 J/(K.mol)

△Hθ= △Gθ+ T△Sθ= - 213.6+298×220×10-3 = - 148 kJ/mol

6. 解:

(1)(-) Zn(s) →Zn2+[a(Zn2+)] + 2e

(+) PbSO4(s) + 2e →Pb(s) + SO42-[a(SO42-)]

电池Zn(s) + PbSO4(s) = ZnSO4(m=0.01mol/kg,γ±= 0.38) + Pb(s)

(2) E = Eθ- (RT/zF)ln[a(Zn2+)a(SO42-)] = Eθ- (RT/2F)ln(m±γ±)

0.5477 = Eθ(SO42-/PbSO4/Pb) - (-0.763) - (8.314×298/2×96485)ln(0.01×0.38)

Eθ(SO42-/PbSO4/Pb) = - 0.359 V

(3) (-) Pb(s) = Pb2+( a1) + 2e

(+) PbSO4(s) + 2e = Pb(s) + SO42-( a2)

电池PbSO4(s) = Pb2+( a1) + SO42-( a2)

故可设计电池:

Pb(s)│Pb2+( a1)‖SO42-( a2)│PbSO4(s)│Pb(s)

7. (1) V1= nRT/p = 1×8.314×273/101.3 = 22.4 dm3

W = nRT ln ( V1/V2) = 8.314×273 ln (22.4/224) = - 5226 J

∵恒温变化, ΔU = ΔH = 0

Q = - W = 5226 J

ΔS = Q/T = 5226/273 = 19.14 J/K

ΔS(环境) = - Q/T = - 19.14 J/K

ΔA = ΔU - TΔS = - 273×19.14 = - 5226 J

G = ΔA = - 5226 J

(2) 终态压力为10.13 kPa时,

V2= nRT/p = 8.314×273/10.13 = 224.0 dm

此过程的始末状态与前一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故ΔU.ΔH.ΔG与ΔS都与前一过程相应量相同.

因p(外) = 0, - W = 0

Q = 0

ΔS(环) = - Q/T = 0

8. 解:

(1)设始态气体O2的体积为V1,始态氮气的体积为V2,

由PV=nRT 可知,

∵0.2RT = 20.265V

0.8RT = 81.06V

∴V1= V2

V(总) = 2V2= 2×(0.2RT)/20265

p(总) = n(总)RT/V(总) = RT/[2×(0.2RT/20265)] = 50663 Pa = 50.7 kPa

(2) Q = 0, ΔU = 0, W = 0, ΔH = 0

ΔS = 0.2R ln ( 2V1/V1) + 0.8R ln ( 2V2/V2) = 5.76 J.K

G = ΔH - TΔS = - TΔS = - 298×5.76 = - 1716 J

9. 解:

(1)由题可知: △G m(298K) =△G mθ(298K) = - 16.8 kJ.mol-1

△G m =△G mθ + RT ln {(p3/pθ)2/ [(p1/pθ) (p2/pθ)]}

= - 16.8 + 8.314×10-3×298 ln [10.02/ (10.0×10.0)]

= - 16.8 kJ.mol-1

2) ln K pθ(298K) = -△G mθ(298K)/(RT) = 16.8×103/ (8.314×298)

= 6.78

K pθ(298K) = 881

(3)△G mθ(298K) = - ∞

(4) ∵ K pθ(298K) = (p3/pθ)2/ [(p1/pθ)(p2/pθ)]

= p32/ (p1p2) = 881

∵ p3 = 18.9 Pa,且 p1 = p2

∴ p1 = p2=0.637 Pa

10.解:

[p(H2O)/pθ] a(Na2S2O7) p(H2O)

K pθ = ────────────── = ────

a(NaHSO4)2 p

θ

RT1T 2 K pθ(T2) RT1T 2 p( H2O,T2)

△H m = ──── ln ───── = ───── ln ──────

T2-T 1 K pθ(T1) T2-T 1 p( H2O,T1)

8.314×413×453 2.38

= ──────── ln ─── = 8.23×104J/mol = 82.3 kJ/mol 453-413 0.287

lnK pθ(150℃) = ln K pθ(140℃)+△H m(T2-T1) / (RT1T2)

= ln 0.287+8.23×1010 /(8.314×413×423)=- 0.681 p(150℃) = 0.506 kPa

K pθ(150℃) = p(150℃) / pθ= 0.506 / 101.3 = 5.0×10-3

△G m = RT ln K pθ(150℃) = -8.314×423 ln (5.0×10-3)

= 1.86×104 J.mol

= 18.6 kJ.mol

△S m = (△ H m -△G m) /T =(82.3-18.6)×103/423 = 151 J.K-1.mol-1

11. 解:

(1) p = p A+ p B= p A*x+ p B*( 1-x A)

= 40.53×0.5 + 121.59×0.5 = 81.06 kPa

(2) y A= p A*x A/ p = 40.53×0.5/81.06 = 0.250

Y B= 1 - y A= 1 - 0.250 = 0.750

(3) n = n A+ n B= 8 + 12 = 20

n l x A+ n g y A= n A

n l×0.5 + ( n - n l)×0.25 = 8

n l= 12 mol

n g= n - n l= 20 - 12 = 8 mol

m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 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μA (B )*μ>A μ,θμ<θ 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6. 物质B 固体在298K 、101.325kPa 下升华,这意味着 (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物化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处于临界状态的物质气液不分,这时Vm(g)=Vm(l)。对 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化学势相等。对 3、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错 4、等温等压下的聚合反应若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是放热反应。对 5、气体的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对 6、液体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水蒸气,因温度不变,所以U也不变。错 7、当△H=Qp时,Qp就是状态函数。错 8、P1V1r =P2V2r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错 9、绝热恒容过程,系统的△H=0。错 10、拉乌尔定律对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都适用。对 11、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对 1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摩尔自由能相等。对 13、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19、功可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功。错

22、凡自发过程都要对外做功。错 24、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完全相等。对 28、体系温度越高,其热能越大。错 29、1mol液态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冰,过程的△G为零。对 30、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35、体系某状态函数变化决不会影响其它状态函数。错 37、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熵变 T G H S ?- ? = ?。错 52、纯组分的偏摩尔量等于其摩尔量。对 53、纯物质的化学势即为其摩尔吉布斯函数。对 54、物质总是从其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迁移,这一过程将持续至物质迁移达平衡时为止,此时系统中每个组分在其所处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对 55、在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所有可逆热机,其热机效率必然相等,与工作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型无关。对 56、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对 57、同分异构体,对称性越高,熵值越小。对 58、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无论是单独增加一种还是同时增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核酸 2.三酯酰甘油脂肪酶又称为 [ ] A.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B.抗脂解激素 C.脂解激素 D.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3.下列哪种化学因素不是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 ] A.强酸 B.强碱 C.尿素 D.重金属 4.下列哪项不是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血红素基本合成原料[ ] A.甘氨酸 B.琥珀酰CoA C.F e2+ D.乙酰辅酶A 5.机体合成代谢所需的供氢体NADPH主要来自于 [ ] A.糖的无氧氧化 B.糖的2,3-二磷酸甘油酸代谢支路产生 C.糖的磷酸戊糖途径产生 D.脂肪酸的β—氧化产生 6.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错误描述是 [ ] A.酶能加速化学反应 B.酶所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C.酶在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变化 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 7.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 [ ] A.苏氨酸 B.苯丙氨酸 C.天冬氨酸 D.色氨酸 8.辅酶FMN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 ] A.维生素C族 B.维生素B2 C.维生素PP D.维生素A 9.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3’,5’-磷酸二酯键 B.盐键 C.二硫键 D.1’,3’-磷酸二酯键 10.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 A.GTP B.磷酸肌醇 C.CTP D.ATP 11.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 [ ] A.必需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 C.脂肪族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12.不存在的机体内物质调节方式是 [ ] A.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B.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C.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D.蛋白质合成水平的调节 13.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 A.苏氨酸 B.亮氨酸 C.苯丙氨酸 D.酪氨酸 14.下列哪种含氮物质不属于血浆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 ] A.蛋白质 B.尿酸、肌苷 C.氨基酸 D.肌酸、胆红素 15.机体直接利用能量的主要形式是 [ ] A.A TP B.GDP C.AMP D.UTP 16.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 A.氨基酸 B.乙酰辅酶A C.肽链 D.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7.氨是剧毒物质,机体处理氨毒的主要方式是 [ ] A.合成氨基酸 B.在肝脏合成尿素 C.在肝脏转变为糖 D.合成脂肪酸 18.下列哪项是单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 [ ]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天津大学532003[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定义为Z = pV m /RT ,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1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 难 压缩(选择填入难、易)。 2、已知2NO(g)+ O 2(g) = 2NO 2(g)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 2(g),应采取的措施有 降温 和 增压 。 3、抽空密闭容器中放入NH 4Cl(s),部分分解成NH 3(g)和HCl(g)并达到平衡, 系统的组分数C = 1 ,相数P = 2 ,自由度数F = 1 。 4、玻璃毛细管内水面上升,是因为水在毛细管中形成 凹 液面(选择填入凹、凸),此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 小于 平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选择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价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易于形成 O/W 型乳状液。 6、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某恒温过程,其的U ? = 0,H ? = 0。 7、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液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凝固点降低(析出纯溶剂), 蒸气压下降 和 渗透压 。 8、反应A→B,实验测定A 的浓度c A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该反应的级数为 零 。 9、丁铎尔效应的实质是 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 10、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是 胶体粒子带电 、 溶剂化作用 和 布朗运动 。 11、当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小于1 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 12、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U = 0 。 13、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过程,其mix ΔS >0 。 14、化学势μB 就是物质B 的 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 15、已知2NO(g)+ O 2(g) = 2NO 2(g)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 2(g),应采取的措施有 降温 和 增压 。 16、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越大 。 17、某化学反应在一定T 、p 条件下进行,反应物A 的平衡转化率为12 %。相同反应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提高5倍,此时A 的平衡转化率为 12% 。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 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 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 (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 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 (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 (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G/?p)T(C) (?U/?V)T (D) C V 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B.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不一定守恒 C.体系的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 D.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守恒 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ΔU ≠0)的是 [ ] A.不可逆循环过程 B.可逆循环过程 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 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3.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 ] A.Δmix S = 0,Δmix G = 0 B.Δmix S < 0,Δmix G < 0 C.Δmix S > 0,Δmix G < 0 D.Δmix S >0,Δmix G > 0 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不能确定 5.在下列热力学函数中,可以用于判断过程自动与否的是 [ ] A.ΔU B.ΔH C.ΔG T,p D.ΔA 6.若反应2H 2(g) + O 2(g) ==== 2H 2O(g) 的热效应为△r H m ,则 [ ] A.Δc H m [H 2(g)] = △r H m B.Δf H m [H 2O(g)] = 0.5Δr H m C.Δc H m [H 2(g)] = 2Δr H m D.Δf H m [H 2O(g)] = Δr H m 7.已知反应H 2(g) + 0.5O 2(g) == H 2O (g)在298K 、p Θ下的反应焓变为)K 298(m r Θ?H ,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 A.)K 298(m r Θ?H 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K 298(m r Θ?H H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K 298(m r Θ?H 为负值 D.)K 298(m r Θ?H 与反应的)K 298(m r Θ?U 值不相等 8.某化学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值将[ ] A.K Θ= 0 B.K Θ>1 C.K Θ< 0 D.0 < K Θ< 1 9.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有 [ ] A.平衡右移,K p Θ 不变 B.平衡右移,K p Θ增加 C.平衡左移,K p Θ 不变 D.平衡不移动,K p Θ不变 10.在一定的温度T 和压力p 下,反应3O 2(g) ? 2O 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与以组元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y 之比为 [ ] A.RT B.p C.(RT )-1 D.p -1 11.在373K 、 p Θ下,水的化学势为μl ,水蒸气的化学势为μg ,则 [ ] A.μl = μg B.μl < μg C.μl >μg D.μl 与μg 的相对大小无法确定 12.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物质A 和B ,A 和B 在α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α)和μB(α),A 和B 在β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β)和μB(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 ] A.μA(α) = μB(β) B.μB(α) = μB(β) C.μA(α) = μB(α) D.μB(α) = μA(β) 13.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2H 2O 、FeCl 3·6H 2O 、2FeCl 3·5H 2O 和2FeCl 3·7H 2O 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 ] A.C = 2,Φ= 3 B.C = 2,Φ= 4 C.C = 3,Φ= 4 D.C = 3,Φ= 5 14.下列关于杠杆规则适用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适用于单组元体系 B.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 C.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D.适用于三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15.对(基)元反应A +2B → P 而言,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即有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和选择题: 1、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Q+W)的变化是: 2)(Q+W)>0;(3)(Q+W)<0;(4)不能确定 2、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H=U+PV,若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 ΔH=ΔU+Δ(PV),式中Δ(PV)的意思是:(1)P ΔV(3)PΔV- VΔP; 4、100℃,101 325 Pa的液态H2O的化学势为μl,100℃, 101 325 Pa的气态H2O的化学势为μg ,二者的关系是:: (1)μl>μg;(2)μl<μg 5、系统经历一个绝热可逆过程,其熵变ΔS: (1)>0;(2)<0 ;(4)不能确定 6、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 (1)理想气体任意过程;(3)理想气体等压过程;(4)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2)Δ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3)摩尔数增加的反 应,ΔS 8、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1)能斯特方程适用于可逆电池;(2)能斯特方程不适用于同样计划存在的电池;(3) 9、Qv=ΔU,Qp=ΔH的的适用条件条件是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零、恒容(恒压)。 10、隔离系统中进行的可逆过程ΔS =0 ;进行不可逆过程的ΔS >0 。 11、化学反应是沿着化学势降低的方向进行。 10、在298K和100kPa下,反应3C(s)+O2(g)+3H2(g) →CH3COOCH3(l) 的等压热效应Q p与等容热效应Q v之差为(Q p=Q v + nRT )A、9911 J·mol-1B、-9911 J·mol-1 C、14866 J·mol-1D、7433 J·mol-1 12.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的液体所受的压力P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0相比: (1)P= P0)P> P0(4)不确定 13、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 A、理想气体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D、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14、若某液体在毛细管内呈凸液面,则该液体在毛细管中将沿毛细管() ①上升③与管外液面相平 15、化学反应的Qp与Qv的关系。 16、熵判据的应用范围是所有过程。吉不斯函数判据的应用范围是封闭体系、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17、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由温度决定,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18、对于理想气体平衡反应,定温定容下添加惰性组分,平衡不移动?(对) 19、定温定压且非体积功为零时,一切放热且熵增大的反应均可自动发生。(对) 20、O2 + 1/2 O2 = SO3K1°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B)

江南大学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 考试(考查) 审题: 开(闭)卷 笔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可带计算器)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2、热力学过程中W 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5、1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一定压力下,当2 L 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2、A 、B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 ,其中气体A 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的分压为( )。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4、如图,将C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水溶液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G=H +TS B. G=A +PV C. A=U +TS C. H=U —PV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ΔU > 0 B. ΔQ = 0,W = 0,ΔU < 0 C. Q = 0,W = 0,ΔU = 0 D. Q < 0,W > 0,ΔU < 0 8、ΔH =Q 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恒外压105 Pa 膨胀到105 Pa 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 CuSO 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4 Pa)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4

一、单选题: 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12个或10个 B、38个或36个 C、15或13个 D、20个或18个 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 A、VLDL B、LDL C、IDL D、CM 6、体内酮体合成的原料是() A、胆固醇 B、甘氨酸 C、乳酸 D、乙酰CoA 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8、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LDL B、HDL C、VLDL D、CM 9、氨的贮存及运输形式是() A、谷氨酸 B、天冬氨酸 C、天冬酰胺 D、谷氨酰胺 10、血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合成谷氨酰胺 C、合成嘌呤 D、合成嘧啶 11、ADP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一分子12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96个 B、38个 C、12个 D、130个 13、血浆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14、下列哪种脂蛋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酯的() A、VLDL B、LDL C、HDL D、CM 答案:BAADB DCBDA AABB 二、填空题: 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2、体内碱性最强的氨基酸是精氨酸; 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了NADPH+H+和磷酸核糖; 4、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15 ATP; 5、乙酰CoA在体内可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等化合物; 6、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 ,限速酶是HMGCoA 还原酶; 7、八种必需氨基酸是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B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考试(考查)命题人:刘勇审题: 开(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可带计算器)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 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 )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B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的分压为( C )。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不确定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B )。 A。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C. 易于液化 D。不易液化 4、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 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 A。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两个铜电极 C。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4水溶液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C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B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C )。 A. Q > 0,W 〉 0,ΔU > 0 B。ΔQ = 0,W = 0,ΔU < 0 C。 Q = 0,W = 0,ΔU = 0 D。 Q < 0,W > 0,ΔU 〈 0 8、ΔH =Q p,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B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 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电解 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 )。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得分 得分

物理化学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概念辨析)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适用于(B )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上述三种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中W代表(C) (A)膨胀功(B)有用功(C)各种形式功之和(D)机械功 6.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适用于什么途径(C) (A)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B)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 (C)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D)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 10. 公式H=U+pV中,p表示什么含义( A ) (A)系统总压(B)系统中各组分分压(C)1.01×102kPa(D)外压 11.对于封闭的热力学系统,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正确( A) (A)H>U(B)H = U(C)H<U(D)H和U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12. 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公式H=U+pV的使用条件( B ) (A)气体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只做膨胀功的系统 13. 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后,下述哪一个不正确(都正确)(A)Q=0 (B)W=0 (C)△U=0(D)△H=0 (注:△S≠0) 14.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后,下述哪一个不正确( D ) (A)Q=0 (B)W=0 (C)△U=0(D)△H=0 15.下述说法中,那一种正确?( D) (A)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森系数不一定为零 (B)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森系数一定不为零 (C)使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森系数为零的p-T值只有一组 (D)理想气体不能用作电冰箱的工作介质 16.某理想气体进行等温自由膨胀,其热力学能的变化△U应( C )(A)△U>0(B)△U<0 (C)△U=0(D)不一定 17.某理想气体进行等温自由膨胀,其焓变△H应( C ) (A)△H>0(B)△H<0 (C)△H=0(D)不一定 18.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其热力学能的变化△U应( C )(A)△U>0(B)△U<0 (C)△U=0(D)不一定 19.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其焓变△H应( C ) (A)△H>0(B)△H<0 (C)△H=0(D)不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