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doc 10页)

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doc 10页)
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doc 10页)

目录

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陈宇苗

指导教师黄颖

摘要:中华传统老字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

中国近百年历史巨变的缩影,但其大部分近年来已变得步履蹒跚,问题繁多,保护和发展我国的传统老字号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上海餐饮业老字号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料索引法和调查研究法,分析论述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政府的相关支持和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等策略相结合,为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振兴提供一个可行的依据,从而进一步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上海餐饮业老字号;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Research of Shanghai Historical Restaurant Brands Present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hen Yumiao

Tutor Huang Ying

Abstract: Chinese historical bands are Chinese precious historical heritages.They are the historical witness and they are the reduction image of Chinese history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Nowadays,the historical fortune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brands brings a great change. In this sense,government ought to give great support and old name enterprises also have to improve their trade in all-round way,expand enterprise culture and exercise brand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we find a new way to revitalize them.

Key words: Shanghai historical restaurant brands; key problem; development strategy

每个中华老字号的发展史都能演绎出曲折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中华老字号本身就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一份优秀的历史传统。中华老字号是有着漫长年轮的历史品牌,这些能留存下来的老字号是我们民族产业的宝贵财富,老字号把我们优秀的技术诀窍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字号企业。

一、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从19世纪上海开埠以来,民族工商业者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指导下,在与众多洋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了璀璨耀眼的品牌,创造出一批如“冠生园”、“杏花楼”等品牌和商号。这些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的艰辛和传奇,这些传统老字号和品牌成为上海地区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乃至我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上海餐饮业老字号除了“冠生园”、“梅林正广和”等少数品牌和商号,已经转化成为极具开发潜力和价值充满活力的无形资产外,其他大部分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百年老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却还有一大批屹立了数百年的老字号品牌和商号面临淹没的趋势。老字号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保留发展和弘扬老字号,上海提出了建设“品牌运作中心”。

二、上海餐饮业老字号具备的优势

我国加入WTO、上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等宏观经济的有利环境,将给上海餐饮业新一轮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机遇,而上海餐饮业老字号拥有著名品牌、特色产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自身优势也将进一步促进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一)环境优势

1、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

上海土生土长的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现存最早的是王宝和酒家,创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距今264年的历史。上海成为开放的商埠以后,杭州、苏州等地的餐饮企业逐步搬迁到上海。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四个中心”的加快建立,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大批的外商来沪投资,涉外商务活动将更加频繁,国际、国内游客也会继续增多,消费群体日益增大,有利于老字号餐饮业市场的扩大。[2]

2、中国加入WTO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将根据国际通则,建立、健全市场规则,使餐饮市场发展更趋规范化,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我们能在国际通则的平台上,行使公平、开放、非歧视原则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老字号进一步“走出去”,开拓海外餐饮。上海豫园商城麾下的老城隍庙饮食公司“绿波廊”已经正式签约,在2007年成功登陆日本,开出该品牌在海外的第一家门店。另外,已在新加坡、日本等地拥有约9家门店的“南翔馒头店”今后将主力向海外发展,其国内的30多家“南翔馒头店”将部分翻牌为“老城隍庙小吃世界”。

(二)自身优势

1、拥有著名的品牌

品牌是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它在企业中可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在市场上可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证。老字号餐饮企业有着名闻遐迩的金字招牌,这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6 年,上海杏花楼集团收购小绍兴餐饮经营管理公司,小绍兴旗下的老字号归入杏花楼集团麾下。此举使得46年后,黄浦区基本所有老字号餐饮品牌再次聚集,杏花楼集团汇聚了上海50%以上最著名的百年老字号餐饮品牌,品牌优势更加明显。

2、有百年传承的特色产品

上海餐饮业老字号企业拥有代代相传的特色产品,传统菜、看家菜内功深厚。这些菜大多有出处、有典故,也就是说这些菜不仅具有历史性,还多伴有地方性和文化性。如上海老兴隆的青鱼下巴、上海德兴馆的虾子大乌参、上海老人和饭店的醉香螺等。它们的点击率高,销售面广,口碑好,经久不衰,这些招牌菜是其他酒店无法抄袭和复制的,对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宣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3、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海老字号餐饮企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岁月流逝,伴着名点名菜的形成,老字号还留存了大量饮食掌故、名人趣事,积累了丰厚的饮食文化底蕴,这是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家喻户晓得南翔小笼,诞生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古镇南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繁荣,宋元以来就以物产繁盛而名闻遐迩,享有“银南翔”之称,上海的南翔小笼作为饮食文化,与南翔当地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更是成为整个大上海的一道名点。

三、上海餐饮业老字号存在的问题

老字号品牌具有历史悠久、物美价廉、工艺独特可靠、正宗、货真价实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产品滞后、观念陈旧、营销落后等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老字号企业必须正视自身的劣势。

(一)地理优势丧失

上海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众多老字号企业的地理优势正在尚失,其产业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企业规模和对商业地缘优势的依赖,随着旧城区改造,上海的许多餐饮老字号搬离原来赖以生存的“黄金商道”,尽管匾牌还在,由于失去了地理优势,也失去了消费者。

(二)体制陈旧,缺乏竞争力

建国初期,全国的各个老字号餐饮企业纷纷转制为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餐饮老字号存在着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共同弊病,诸如决策慢、跨职能协调困难、权责划分不清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没有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4]

(三)生产落后,产品缺乏创新

老字号餐饮产品的生产最初往往是作坊式生产,产品缺乏标准化,时至今日,大多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仍未到位,因而产品的质量缺乏稳性。

此外,产品老化也是老字号的致命弱点。虽说招牌菜是老字号餐饮企业的顶梁支柱,但上海很多老字号仅仅靠招牌支撑,忽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墨守成规,产品无创新,以至于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不得不破产倒闭。

(四)品牌意识模糊

不少上海老字号餐饮企业商标注册行动缓慢,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商标保护是老字号发展的基本前提,有些老字号迟迟不去进行商标注册,被同行抢注商标的屡见不鲜。同时,有些老字号商标注册单一,很容易产生一些相近的品牌,与之鱼目混珠,从而影响自身的销售。另外,随着我国一些老字号打入了国际市场,由于没有及时对商标进行国际注册,而被其他一些国家在其本土上抢占了品牌,使这些中华老字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上受阻。

(五)营销观念落后

每个老字号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因为这些特色使企业延续了百年。在以前,消费者的选择面较窄,接触到的信息较少,老字号还能以其金字招牌招徕顾客。而如今,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日益成熟,老字号的特色究竟在哪里,消费者想知道却没有便捷的信息来源,就缺乏了对老字号的认知,所以对老字号的忠诚度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老字号餐饮企业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早已过时了。

四、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发展策略

上海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发展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作为政府,更是义不容辞。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餐饮管理的先进经验,上海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步伐,并且与上海的旅游节庆相结合,使上海餐饮业形成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一)政府的相关支持

1、制定老字号餐饮企业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上海市政府应制定老字号餐饮企业的保护与发展的专业规划,将其纳入城市各项规划之中,在城市分区规划中突出老字号的地位和作用。涉及重点建设工程,需对老字号实施拆迁的,也应在规划中给予重新选址安排,并尽可能考虑安排在原址附近,老字号在扩大规模或搬迁需要占用土地时政府部门应当予以考虑,给予优惠。在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中,税收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2、保护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历史建筑,维护其环境原貌

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是老字号存在与发展的实物载体,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遗产,上海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注意保护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原有建筑,对老字号传统建筑进行翻建、修缮、装修时应在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特色。在保护老字号历史建筑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保护它所处的环境,对于处在传统商业街区的老字号应注意保护其周边传统街道的尺度和历史风貌,对于处在当前重点改造商业街区和繁华大街的老字号,也应认真设计其周边环境,使新建商业设施与老字号和谐一致。

3、建立老字号发展基金,成立老字号企业协会

政府应筹建发展基金对老字号的发展和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优惠贷款或贴息贷款。支持成立老字号企业协会,通过协会建立起老字号企业和政府、老字号企业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老字号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要积极主动开展老字号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认真研究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政府部门的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4、通过整体规划,使老字号企业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旅游景点

对一些已经进入衰退期的产业,维持其原始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规模,保护其独特的文化沉淀,使其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旅游景点。例如北京通过在繁华商业街

“大栅栏”建设“中华老字号”一条街等方式,进行全面整顿和扶持,使其恢复往日的辉煌。上海也已经在南汇建立了首条“上海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不仅将上海的老字号聚集到这里,还要将全国有影响的老字号都聚集到这里来,以推动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二)企业的自主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餐饮老字号的创新就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实行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营销创新。

1、管理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品牌运营的重要制度保障。体制的创新不仅能增加企业的市场环境应变能力,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上海餐饮业老字号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运营机制,体制不改,一切创新都是空话。全聚德把“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确定为集团的企业精神,保持传统文化的诚信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减员增效,竞聘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奖金向一线技术服务人员倾斜,打破国有企业多年来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痼疾,使各部位人员安排更具合理。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老字号餐饮企业创新的保障,一些老字号企业原有的生产手段显得有些滞后,不能满足消费者市场群体日益多样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有利于老字号企业向集团化、标准化迈进。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对自身独特的产品配方和制作工艺加以挖掘、整理和提高,运用科技化、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重组,新老结合,提高生产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当代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研究开发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特别是开发绿色工程来吸引更多的顾客。[9]

3、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老字号餐饮企业创新的核心,成功的老字号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即菜品有特色、质量稳定和品种不断创新。诸如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等老字号不仅依靠招牌菜支撑门面,而且还经常推出一些新品。当今餐饮食品的市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绝大多数菜品的市场寿命越来越短,因此应努力进行菜品创新,在主打品种之外形成一批与之配套的创新菜。

4、经营方式创新

经营方式创新是老字号餐饮企业创新的关键,老字号餐饮企业过去多为单一业态,单店经营,发展缓慢。而一些老字号引进许多新的经营方式,如外卖、快餐等方式,在餐饮企业出现了一批集团公司和连锁企业。老字号“全聚德”、“东来顺”充分利用其金字招牌,在全国发展了近百家连锁店,年营业收入达数亿元,都在中国连锁业百强中名列前茅。上海杏花楼集团等老字号企业除了店堂经营餐饮外,还专门建立了很大的食品加工厂,使产品市场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走连锁化、规模化道路可以让老字号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5、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老字号餐饮企业创新的重点,长期以来老字号的营销方法单一落后,主要凭借口头传播建立声誉。然而,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品牌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因此老字号产品不能再倚老卖老,而要

“巧包装、勤吆喝”,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因特网)的宣传提高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同时,消费者是不断变化的,老字号还应进行市场研究、市场细分,对自己的产品分类定位,在此基础上制订或调整营销方法和策略。

[10]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成功的企业通常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内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习惯、价值准则、道德观念和生产观念的总和。老字号的特点是发展历史比较长,积累了许多经营信条,养成了一些已成惯性的企业经营行为,这些共同构成了其企业的文化传统。这些企业文化传统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还是绊脚石,不能一概而论,要加以具体分析。所以在进行老字号企业文化建设时,要把握三个大方面:

1、秉承优秀传统

毋庸讳言,一些企业文化传统是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只适用于该种生产方式,在现代生产方式中,它们很难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还可能恰恰成为企业裹足不前、丧失竞争机遇的消极因素。但是,传统经营观念中,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它们虽然产生于非市场经济时代,但却可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为企业经营所用。

2、善于学习

老字号企业若想重振雄风,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放眼世界,善于学习,切不可以老自居,故步自封,成为井底之蛙。我们可以通过向老字号企业的老一辈的工作人员取经,了解餐饮业老字号企业的技术和文化,也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搜索更多的成功的老字号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方法,并且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策略,使餐饮老字号企业紧跟时代的脚步。

3、寻找历史基业与现代经营的契合点

老字号企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稳定的经营模式,从

生产工艺、服务标准到职工信念、企业理念,无不渗透着老字号所特有的历史遗风。在现代生产方式、服务方式、消费方式的冲击下,老字号企业必须把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找到其历史基业与现代经营的契合点,让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经营方式更符合国际标准,焕发出现代风采,传统的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型理念相结合,为老字号企业注入了生命力,为老字号企业带来了有形和无形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11](四)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利器,知名品牌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老字号餐饮企业应重视品牌的保护、宣传、扩张。对品牌的保护首先来源于品牌的载体——产品,在维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延伸企业产品内涵,保证产品的旺盛发展,全面满足不断变化、提升的餐饮消费需求。

1、保护品牌应强化商标法律意识

老字号应重视金字招牌这一无形资产,及时进行商标注册,以得到法律的保护。一些历史名店还应该注册服务商标,传统的名优特产品牌要加快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的注册。对于合资企业,老字号要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要轻易抛弃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产品打入国外市场时,要及时申请国际商标注册,以免与一些其他品牌发生纠纷,致使老字号损失惨重的现象发生。

2、改变宣传模式和传播观念

上海餐饮老字号的品牌宣传长期以来主要凭借口头传播建立声誉,然而,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在今日之信息社会早已落伍,它限制了品牌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造成了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淡忘,甚至遗忘。因此,餐饮老字号必须改变固有的宣传模式和传播观念,综合利用路牌、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向人们充分传递品牌信息,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断在消费者心目中强化其品牌形象。[12]

3、重视品牌扩张

老字号餐饮还应重视品牌的扩张,应摒弃旧体制下小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方式,改变古老经营格局,利用现有品牌稳步扩大经营范围,以服务于更广阔的市场,以规模化经营寻求品牌发展。首先应立足于国内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把品牌从郊县、市内做到全国;等企业具备一定实力之后,老字号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国门,开拓一番新天地,以国际化经营推动品牌扩张。[13](五)建立信息支持体系

老字号企业应该建立专业的网站,构建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交流服务,增强其品牌影响力,并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1、要加大资金投入

上海的老字号餐饮业若要实现信息化,必须加大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一要购买必要的计算机和配套软件;二要对员工实行全面培训;三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更为重要的是把新的信息技术及时地、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到餐饮经营与管理,以此来推动和提升餐饮业的整体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或早日接轨国际信息化标准。

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上海老字号餐饮业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加大资金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并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与使用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管理水平、标准化生产能力和设计新菜点的能力。[14]

3、要注意信息化与传统经营的协调发展

上海老字号餐饮业绝大多数仍处于传统经营阶段,与现代化经营仍存在着一定差距或处于新旧交替阶段,所以既要考虑到传统经营的实际状况,也要考虑到企业发展情况。因此,在传统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设备,使企业逐步实现信息化。但是,在引进信息技术的同时,仍然要关注或重视传统经营的理念,并将传统经营中的优点和特色不断地融入到信息化经营、管理、生产和宣传创新中,使其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12]

五、结束语

中国老字号是中国的宝贵历史遗产,传统和现代交汇的典范,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老字号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但是,我们从几家餐饮业老字号的活跃中看到了一片希望。我们己经探讨了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魅力、优势、不足,所以要振兴上海餐饮业老字号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政府的相关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方法得以提升。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中国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分析之一

中国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分析之一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中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7—8月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中国连锁餐饮业发展战略趋势进行调研,采访了包括全聚德、西贝、俏江南、德庄、小天鹅、小肥羊、肯德基、吉野家、仙踪林、背篓人家等行业具代表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连锁餐饮业发展状况: 一、连锁餐饮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被调查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占75%;被调查企业中,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只有肯德基,2007年连

当今社会餐饮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当今社会餐饮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餐饮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长期以来,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行业之一,对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繁荣市场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食品安全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餐饮业已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律,拐点到来。餐饮业发展现状“步入十年低谷”。 2013年,餐饮行业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食品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升、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难等多方面问题,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全国各地传出的信息除了显示餐企营收增幅放缓、成本高起、利润下滑外,更是出现了较高的倒闭潮。中国烹饪协会曾经在《2012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餐企月倒闭率高达15%,表明2012年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不乐观。整个餐饮行业增速陷入2000年以来除2003年非典时期的最低谷。 2014年第一季度刚过去不久,中国烹饪协会又发出一季度餐饮行业分析报告。文章中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这一同比增幅相较于2012年下降了36.8%,而且是近10年来,1-2月份数据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幅。特别是限额以上企业的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了3.3%,比去年同期下降17.3个百分点,出现了中国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2013年1至5月,北京餐饮业实现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低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个百分点;上海餐饮行业收入增幅多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年均增幅不足8%;而湖北武汉餐饮行业在高速发展10多年后,湖南省餐饮协会调研显示,该省75%餐企处在盈亏边缘,三成生存困难,濒临倒闭;厦门地区不少餐饮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年前的三分之一,仅有30%的企业有经营利润。餐饮业不仅中式餐饮陷入困境,连洋快餐也受到波及,百胜餐饮相比去年,由于通货膨胀,营业利润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 2013年餐饮行业首现“减法”即每月平均有超过100家餐饮倒闭,新开餐饮只有七八十家的现象;据上海市食药监部门介绍,2013新核发餐饮企业的6800多家;“关停”的餐饮企业7000多家;首次出现“倒挂”!即核准新开的餐饮企业家数小于关停的餐饮企业家数。2013年年初,随着中央改变作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深入推行,高端餐饮纷纷迈入“寒冬”。春节期间,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高端餐饮、会所等生意冷清,营业收入普遍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一些企业下降幅度超过30%,个别四星、五星级酒店餐饮甚至首次出现春节歇业现象。 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中国餐饮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复杂性。在现代,中国的餐饮业消费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公款消费。学生消费一族在餐饮消费市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普通百姓在餐饮消费中的比例有所上升。普通百姓是餐饮业中的一个固定的群体。他们一般会选择快餐、小吃、中餐以及家常菜。近几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外卖在消费着群中也很流行。 其次,中国餐饮市场地区分布不均衡。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使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同样改革开放也加剧了中国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直接体现在第三产业中。 再次,外国餐饮业占据主角。在中国,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的影子。全球化以及市场化将企业之间的竞争扩大的更加激烈。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已经跌宕起伏的走过了三十个春秋了,在这三事件中,中国的餐饮业经过了洋快餐的市场占领、非典的冲击以及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餐饮业在这种里外夹击的缝隙中艰难的生存着。加上国外这些餐饮企业在广告上的成功宣传,是这些餐饮企业能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的市场。中国的餐饮企业想要进入这些快餐领域则是难上加难。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发布时间: 2010-03-18 15:26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中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7—8月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中国连锁餐饮业发展战略趋势进行调研,采访了包括全聚德、西贝、俏江南、德庄、小天鹅、小肥羊、肯德基、吉野家、仙踪林等行业具代表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连锁餐饮业发展状况: 一、连锁餐饮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被调查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占75%;被调查企业中,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只有肯德基,2007年连锁店达到2400家,销售额215亿元,远远超过其他餐饮企业。从调查情况分析,连锁店在100家以下(占66%),销售额10亿元以下(占80%)的企业经营规模为多数。 从销售额增长比例情况分析,95%企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长10%—20%区间的占42%,增长20%—30%区间的占31%,此两区间增长比例是被调查企业的主流,说明多数企业发展符合良性运营的规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摘要:近年来,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上海市的会展业经过20 余年的发展,已经从起步阶段走向健康成熟的发展阶段,为上海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上海会展业发展为例,拟就其会展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会展经济经济增长作为全国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上海会展业历经20 多年强劲发展,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使其成为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尤其2001 年APEC 会议的成功举办使上海赢得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雅号,会议的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10 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会带给上海乃至全国更多的发展,巨大的产出带动系数不仅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其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更新换代也会给上海会展业的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 一、会展经济概述在新世纪,会展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无烟产业。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在国际上被称为“MICE Industry ” ,由会议(Meetings) 、奖励旅游(Incentivetours) 、大型会议(Conventions) 和展览会(Exhibitions)这4 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所谓会展经济,则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

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会议 和展览的繁荣,不仅成了一个城市积聚财富的重要渠道,而且还是增长无形资产、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方式。 会展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9:1(上海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为1:8.8),即在创造每一元直接收入(如展费、门票)的同时,能够在其他行业上引发9 倍的关联需求,并带动建筑、加工、贸易等领域多层次的生产诱发额。社会效益是指会展双方以及会展所在地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如我们熟悉的博鳌,从一个海南省的小渔村发展成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吸引着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其品牌效应可见一斑。可以说,会展多方面诱发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二、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崛起,尤其是近十多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90 年代以来,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现 在国际性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 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回顾上海会展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3 个阶段。 1 20 世纪80 年代是起步阶段,1984 年上海贸促会以及上海首家展览公司――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当时上海会展界只有数十家国营企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无论是软件水平还是硬件水平都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 析和前景预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上海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别从发展背景、会展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角度来解说,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最后根据世博会和APEC会在上海的召开预测出上海会展业的前景。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国际展览;现状;前景

目录

绪论 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业余到专业,在我国,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而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龙头,上海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因此研究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让我们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上海会展业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会展业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 2.发展过程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 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 (2)90年代 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1990年,上海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 (3)21世纪以来 上海市会展猛增至270个,会展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现蓬勃生机,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会展业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方兴未艾的上海会展业,有力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行业基本情况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关于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建议

关于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建议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都很强的综合经济,对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的直接带动效应可达1:9甚至1:12。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展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硬性指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会展业的开发,使其迅速成长为服务业中一个比重很大的产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国的会展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会展业也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朝阳产业。其中,我国西南片区的会展业的发展依托城市——成都市,是我国会展业发展最快、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从会展项目、内容、地域分布等方面看,成都市会展业具有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展览集聚等特点。虽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是在自己慢慢探索的道路上,也有着自己的品牌会展,比如成都的西部博览会,糖酒会等著名会展。其中,为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西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世界的目光关注到中国蓬勃发展的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由此可见,会展业对促进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回望2015年,成都市会展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展会、论坛、节庆赛事活动的数量增长基本保持在5%的同时,会展业直接收入及综合收入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0.5%和11.3%。在成都市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稳增长”的重要摆位,在稳增长中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大背景下,会展经济表现令人惊喜: 3月26日-28日,第9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26次在成都举行,国际

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共有来自法国、德国等3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参展。本届糖酒会累计入场人次超过30万,成交总额为226.67亿元,比去年春交会增长8.8%,拉动成都服务业增收约19.5亿元。 6月3日-6日,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的会议和展览——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世界3D打印博览会在蓉举办,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代表围绕“迎接3D打印3.0时代”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6月中旬,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首次移师西部选址成都,吸引了来自40余家国内外机场高管、3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高管在内的全球逾600位参会嘉宾。 7月15日,成都市本土规模最大的自办展——成都国际家具展圆满收官,两期展出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100余家,共接待观众26.6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1.1万人次,大众消费者5.5万人次。展会两期现场成交总额136亿元,现场零售9000万元,拉动服务业增收达10.2亿元,创历届新高.....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会展业依托城市,确实是发挥着属于她的“西部龙头”作用,在成都市欣欣向荣的会展经济和会展业的带动下,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增长。

绿色餐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绿色餐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概念倡导了一场绿色风暴,“绿色”这个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几乎达到了泛滥的地步。不管是噱头与否,不可否认的是,“绿色”确实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一。当然,餐饮业也无法免俗。再加之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环保型绿色消费的流行,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现在的餐饮消费已不单单讲究就餐环境和用餐情调,“绿色餐饮”也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求。而正是这种逐步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树立起来的注重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念,将促使餐饮业走上绿色之路。 虽然,“绿色餐饮”已成为了一个时尚的话题,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在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仍存在着误区以及盲区。其实所谓“绿色餐饮”,就是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以维持生态的平衡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因此“绿色餐饮”不仅仅要求食物本身的天然与营养,还要求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绿色环保。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它主要包括食品采购、生产与服务过程的绿色化。 然而,虽然政府非常重视,行业协会也大力配合,但是泔水油、毒大米、地沟油以及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则证明我国绿色餐饮发展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这些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食品问题。 我们在就餐时往往会听见有些饭店告诉顾客自家的菜“是农家肥种出来的”,或者“是从深山老林里采来的”,因而是绿色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绿色原料需要经过科学研制和科学检测,还要考虑动植物生长自身排解功能等诸多因素。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致使食品含有害物质引起食品的结构和形态发生异常变化,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自然因素指食品本身具有毒性与有害物质及自身腐败变质而导致的细菌、霉菌毒素污染;人为因素指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知识、技术、意识而带来的食品二次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利润的强烈刺激,蔬菜、水果、水产等原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苏丹红、福寿螺等食品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绿色餐饮的发展,甚至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外,食品质量问题也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色香味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自20世纪末期开始,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会展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会展数量增加,品类增多,规模扩大,覆盖面提高,直接收入大幅增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150个国际标准摊位以上的会展,由1998年不到100场次增加到2001年的180多场次,会展直接收入由1998年的2500多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近亿元。国内会展业自1997年以来以20%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国性协会参与的会展超过1300次,其中国际展和国内展各占一半;2001年突破2000次,会展收入约40亿元。另据国际展览联盟统计,2000年全球大型国际会展4000多次,会展收入2800亿美元。 会展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恰如做菜用的“味精”,产业带动效应较强,间接收益大大超过直接收益。通过会展所达成的招商引资协议额、贸易成交额,由会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等相当可观。从目前来看,会展业对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位条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发展等,逐渐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和基本现状 浙江会展业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变迁紧密相关。 (一)会展活动出现较早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向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达,对于推动形成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以丝绸、纺织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茶叶、丝绸和工艺品为大宗的出口贸易也相当可观。宁波、温州、杭州相继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外国机构和商人陆续进驻,城市建设和功能得到新的扩展,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集聚、信息汇聚、商品交易和商业服务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零星的会展活动开始在中心城市出现。而严格意义上的会展活动,当属1929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这个由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主办的西湖博览会,自6月6日至10月10日,历时128天,共设8馆2所,授奖3000余个,参观人数突破2000万。西湖博览会属国内首创,与巴拿马和巴黎博览会一起,成为当时国际上的三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以“振兴国货”为宗旨,在提高国货特别是浙、杭产品声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西湖与浙江的知名度。于1934年在杭州建立的绸业市场,则具有展示丝绸精品、便利绸商交易的功能,日成交丝绸1000—1500匹。杭州是建国前国内会展业出现最早的几个城市之一,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但从30年代末期至解放前夕,由于战乱、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等原因,浙江会展业几乎陷于沉寂的境地。 (二)会展成为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 自1949年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浙江集中在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市区人口不断增加,市区范围逐渐扩大,杭州成为浙江会展活动的中心。为了满足一些大型活动的要求,省和杭州市兴建了大型活动场所和旅游设施,如省人民大会堂、杭州饭店、省

目前餐饮行业的现状-好的方面

中国的餐饮行业是朝阳行业中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兴古老产业。说她古老是因为自从产生了社会分工就有了餐饮业,有了从业人员,可以说伴随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说她新兴,今天的餐饮业已经与以前的餐饮业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从功能上、经营模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功能上:从解决肚子问题到社会交往、到人生享受。经营模式也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餐饮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餐饮业每年都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长,是GDP发展速度的2倍,可以说整个餐饮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旅游餐饮、家宴、婚庆消费成为经营亮点,经营特色化和市场细分化更加明显,大众消费进一步成为餐饮业的消费主流。餐饮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增强,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异地扩张和餐饮集团化、连锁化成为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餐饮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餐饮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餐饮业的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管理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大众化消费越来越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体;饮食文化已经成为餐饮品牌培育和餐饮企业竞争的核心,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餐饮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餐饮业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另一方面,餐饮业还是经济农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畜牧业产品的最直接变现的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行业,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上、产业政策上给予了大力倾斜。 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餐饮市场。 餐饮业的发展态势 1、餐饮企业的连锁化、集团化是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主流; 2、大众消费成为餐饮消费的主要力量; 3、饮食文化成为餐饮竞争的分水岭,品牌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科学化、营养化成为餐饮业的重要指向标。 餐饮业面临的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润与风险同在,我们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面临的挑战。中国的餐饮业面临着如下挑战: 1.国际著名品牌的竞争和挑战,国外大型餐饮公司以丰富的菜品和独特的文化进入中国,他们比我们更能够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同化消费者,国际著名品牌既快又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必将给我们的餐饮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2、来自国外的餐饮企业,将以各种手段、优惠条件、雄厚的资金实力、科学规范的管理环境来吸引餐饮技术、管理、服务、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我们餐饮业面临专业人才流失的挑战。 3、企业规模的竞争,中国餐饮企业普遍是中小企业,很难同国际大企业相提并论,而规模的大小对竞争的实力和成本有较大的影响。 4、综合服务素质的竞争和挑战,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大都较低,我们的研究能力和从业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上面关于对中国餐饮行业的现状分析报道,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的餐饮业虽然有广阔的市场,但是中国的餐饮企业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大,经营管理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上海地区会展业的概况

上海会展业的优势 1)位置优势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重要的海空港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人流、物流最集中的特大型城市,由于地处经济发达、市场消费有很强的辐射效应的长三角地区,随着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制造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正在飞速发展的上海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国内外商贸投资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国际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亚洲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迁至上海。 上海申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这座城市展现出的中西合璧与古今交融的文化特征。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确定有11个历史文化风貌区、398处优秀历史建筑和234个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坊,再以江苏、浙江两省作为延伸旅游,周边100 公里以苏州、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150 公里至200 公里的无锡、杭州,300 公里内的南京、扬州、镇江等,都将成为会展旅游目的地,受到会展业的直接辐射和带动。 2)经济与市场优势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1992 年至2004 年GDP 连续13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4 年上海人均GDP 达到5629 美元,居全国十大城市人均GDP 之首,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9 年至2002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超过50% ,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及产业规模。i[i]在华东诸城市中,上海的产品、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商务信息快捷丰富,外商光临频率最高,人才相对集中,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会展龙头,加速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行业规模优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十分重视发展会展业。经过20多年发展,各类展览企业及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至2005年底,共有会员277家,其中国有企业33家占1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53家占191%,民营企业191家占69%。2005年在上海共举办国际展览会项目276个,展出总面积376万平方米,国有企业办展的项目和展出面积占总比只有4O%左右,展览会的主题也基本覆盖所有行业。ii[ii]从1991 年开始,上海展览会数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展览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由于上海云集了半数以上的全球排名前100 的跨国公司,全球性经济论坛纷纷选择在上海举行,据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的统计,2002 年上海共举办国际会议243 个,上海目前每年所举行的国际展会在数量上已超过德国。如1999年的财富论坛、2001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2年的亚行年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举办得都很成功。iii[iii]上海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会展行业的重镇之一,上海会展业有如此好的发展状况以及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上海具有发展会展业的良好环境。 4)硬件优势 场馆的规模直接制约展览业的发展。国际知名展览中心都是以大规模的展览支撑的。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拥有21个博览会场地,展览场馆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其中汉诺威博览展场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停车场。iv[iv]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建成后,室内外展馆总面积达18.88万平方米,待全部建成后,上海新国博览中心室内外展馆总面积将达到43.88万平方米左右,位居世界前列。v[v] 5)政策环境优势 根据上海市“十五”计划,明确要求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上海市政府致力通过各项政策推动和法规保障,力求为上海会展业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驻上海,另一方面还积极推进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协会。此外,上海市政府还通过了《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 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餐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餐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直接导致餐饮行业永不衰落,现在,就整体的情况来看,餐饮行业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是大众创业首先会考虑的。所以,大家都想着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要想拿下餐饮的市场,不仅要有一 套自己的经营理念,更要了解餐饮行业现状,同时还要抓住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百战不殆!经营理念作为一个成功的餐饮企业,餐饮人必须要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而现在餐饮界存在的一个颇为尴尬的事实就是,有许多餐饮人在经营过程中生搬硬套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或经 营品种,忽视本店的内、外界环境及具体的状况,主观定位,造成供与求的脱节,使餐饮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餐饮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经营者的决策是否正确,餐饮企业决策包括对市场、价格、财务等方面的判断、分析,制定并执行餐饮企业的重要规章程序等,外行的经营者或是对市场、财务等错误的认识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经营惨败。 行业现状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其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都可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据统计,2017年全国餐饮突破万亿,但只有20%的餐厅是赚钱的,

剩下80%餐厅的日子非常艰难,更有知名餐饮品牌接连倒闭。 14岁的高端自助餐厅鼻祖——金钱豹轰然倒下; 6岁的文艺 标杆“茶界星巴克”——茶香书香向世界告别; 两年前席卷全国的“当红炸子鸡”——潮汕牛肉火锅溃不成军; 所以,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营销方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发展趋势:餐饮业将向两个版块集中发展一是商务需求,占的份额相对比较小,除非是非常独具特色的餐厅才会有立足点。二是休闲餐饮不断兴起,时尚休闲肯定是一个细分市场,在未来会持续稳定地发展,也会优胜劣汰。例如爆走丸族,主打多元化经营,面向80后和90后的时尚消费一族。这两个板块都是属于大众餐饮范畴,尤其是后者。据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老百姓外出就餐的频率比以往各个时期都要大! 另外,大众餐饮也迎来了外部春天。随着国家号召大众创业,在2018年大众餐饮将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比如,政府部门的 资金、政策适度倾斜,帮助大众化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自己的品牌高地和生产基地,形成以自有产品特色为基础的民族餐饮品牌。三胜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 《2017-2022年中国特色小吃餐饮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2015-2017年餐饮业年复增长率达到%,高于同期GDP增速。小吃作为中式快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式快餐中占比%,在中式

成都大型餐饮企业经营现状发展趋势doc11(1)

成都大型餐饮企业经营现状发展趋势 1.1 成都大型餐饮店主要集中区域和经营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竞争,成都餐饮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几大口岸和美食街。其中最著名的有川菜经典美食街(羊市街西延线)、乡土火锅美食街(府南新区)、诗圣文化美食街(草堂餐饮娱乐圈)、生态休闲美食街(人民南路南延线)和巴蜀传统美食大街(武候祠大街)等。同时成都中高档餐饮业由西往东呈扇形排列:沙西线(沙湾路西延线)、羊西线美食一条街及府南新区火锅一条街、草堂餐饮娱乐圈(包括琴台路、锦里西路、芳邻路和青华路)、武侯祠大街、双楠美食区、玉林—中华园美食区、科华路—领事馆路美食街、人民南路南延线休闲餐饮一条街、望平街美食区等。(见图) 大众美食———沙西线 这条美食街兴起,两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成都会展经济的兴起和交大居住区的发展。会展中心就是一座综合性的餐饮娱乐城,里面既有餐厅又有茶楼酒吧以及游泳池等设施,定位在商务和公务消费,其价格中偏上;从会展中心出二环路就到了交大路,新山城菜根香交大店、佳韵川菜、红月居、蓝色港湾、郑连锅等酒楼都是大众化消费的川菜酒楼。此线有每日爆满的夕阳红老菜馆,其大妈红烧肉、大妈带鱼等大妈系列菜品倾倒八方食客;故乡缘川菜馆院中有院,小桥流水,还有那川味浓厚的合欢香菇包,脆皮粉蒸肉、江鲢系列菜品;顺兴老茶馆的功夫茶、名小吃、变脸、吐火、滚灯,将川菜、川酒、川

茶、川戏之风采一并领略。 经典美食———羊西线 羊西线美食一条街早已闻名全国,承载了成都餐饮的大部分辉煌,品牌餐饮云集,高中低档纷呈,中餐为主兼有火锅,它还带动了旁边的府南新区火锅一条街的崛起。羊西线上有一批名噪全国的餐饮品牌:银杏、顺风肥牛、南台月、重庆菜根香、福万佳、荣兴苑、快乐老家、红杏、大蓉和、陶然居、巴谷园以及毛家饭店等等。银杏是川菜中餐的顶级品牌,近十年来傲立潮头,羊西店是高档的潮州菜酒楼;顺风肥牛、小肥羊和毛家饭店是外来品牌川化后兴旺的典型,红杏酒家是将传统川菜做得出神入化而天天排队候座的典型,大蓉和是将川菜与湘菜融合的榜样;陶然居则是重庆川菜品牌到成都来大获成功的典型;南台月是西延线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牌餐饮之一,其南台月秘制骨等中国名菜和3.8元一份的宵夜都独具特色。 火锅美食———府南新区 紧邻羊西线的府南新区两年内崛起了崭新的特色火锅一条街,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火锅在此营业,食圣黄辣丁火锅、曾实记泥鳅王风味庄的土泥鳅火锅、赵老四九尺鹅肠火锅、坝坝筵生抠土鸭肠火锅、鲍鱼圣汤火锅、开元和鲜火锅等品牌火锅之外,还有笋子鸡火锅、连锅、盆盆虾、山珍火锅、美蛙火锅等。 文化美食———草堂餐饮娱乐圈 草堂文化餐饮娱乐圈包括琴台路、锦里西路、芳邻路和青华路以及清江东路等,紧邻杜甫草堂、青羊宫、文化公园和百花潭公园,圈内还有送仙桥艺术城,是蓉城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美食圈。琴台故径投入3000万打造之后,处处透出汉风汉韵,路两边的酒楼也更加兴旺。新子云亭饭庄、狮子楼火锅与皇城老妈都是成都十佳餐饮企业,文君酒家、飘雪酒楼各具特色,琴台北京烤鸭与毗河土鲢鱼庄风味独特。芳邻路上有十多家风格各异的主题酒吧,是蓉城新兴的酒吧一条街;青华路上则有谭鱼头、老成都公馆菜、陈麻婆豆腐、金满堂等酒楼;清江东路有卞氏菜根香、重庆德庄火锅、重庆孔亮鳝鱼火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