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作文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新时代挑战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新时代挑战的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场伟大的实践。

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理念加以引领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新时期挑战的中国方案。随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对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意义

和行动方案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向全世界传递了全球治理体系重塑

的中国方案。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提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

化,处理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

共享。”并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对话

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

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共建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

界。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在我们看来,它恰恰是一个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理念、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方案。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本质上都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

理念。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2月10日协商一致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在这个决议书中,

同时也敦促和欢迎各个国家进一步促进非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

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等便利区域互

联互通的举措。所以我们在拓展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

和贸易合作的关系时,应该说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来

进行指导。

在具体操作上,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要做到以下五

点,即:一个中心,四个统筹。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要坚持把“蛋糕”做大这个中心。

目前来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长和前景看好,

但是彼此之间的贸易结合度总体来说还不是特别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分蛋糕,从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市场份额中,增大中国的市场份额,而主要是通过做加法

的办法,把蛋糕做大。

贸易结合度指数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通过出口侧,即中国

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一种是通过进口侧,即中国进口,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

线60多个国家的贸易结合度,从出口侧讲基本上保持稳定,而且整

体上和世界其他国家贸易结合度相差不是很大;从进口侧讲,应该

说比出口侧稍微弱一些。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中国加强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产业合作,首先是要把蛋糕做大。

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考虑把蛋糕分好。四个统筹并举便是回

答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

统筹“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并举。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和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一

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但需要

“硬实力”,而且还需要“软实力”,我们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只有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才会事半功倍。国际社

会,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在最初

提出来的时候有种种误解,通过中国政府大量的宣讲,目前有所缓

解,但是我们认为,“软实力”的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

中仍然非常重要,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统筹长板和短板建设,坚持发挥传统优势和培育新的优势并举。

通过分析测算,我们发现,中国在中低端产业上具有优势,可

以考虑通过借助这个优势,通过做优的方式,来推动“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升级方面

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

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应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城市化

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传统产业方面拥有大量的合作

空间。

当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能仅限于中低端产

业。我们在研究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和贸易互补的时

候,对不同类型的产业也做了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跟“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现在在中低端产业上的互补性相对比较强,但是在高端产

业上的互补性相对比较弱,这就给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

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即加强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高

端产业互补性,提升在高端产业的合作和发展水平。

统筹产业间分工和产业链分工的关系,坚持产业间贸易与产业

内贸易并举。

发现,中国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贸易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

贸易相对来说比较弱。众所周知,全球化一个最重要的大趋势就是

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贸易分工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建议,在“一

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应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产业链分工,通过产业链分工,深化双方贸易合作。

统筹国内和国际两种优势,发挥“自身优势”和“第三方优势”并举。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

现,就是中国在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过程当中,要加强与第三方

合作。在我们的概念当中,加强跟第三方的合作,一方面取决于理

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第三方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贸易

和互补关系。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两点结论:第一,美国、欧盟和日本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来讲,日本相对比较高,中国近几

年有改善的趋势,美国、欧盟相对日本比较低;第二,“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产业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中高端上,

而与中国的产业互补性目前在中端上有了上升的势头。

不过,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说中国通过跟美国、欧

盟、日本的合作,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和高

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潜力,但是现在在这个合作中间,面临着一些

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来自日本。

日本在全球产业分工和布局中盛行一种“雁行理论”。“雁行理论”的实质是指日本是雁首,其他国家都是雁尾。这种理念是建立在等

级式的产业分工基础之上的,与我们现在讲究共同发展、共赢,把

蛋糕做好的同时把蛋糕分好的理念有所冲突。在第三方合作中,空

间和潜力是巨大的,但是中国和日本在实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

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还需要日本在理念上有个充分的变化,

日本目前所持态度,总体而言,与发展大势并不相适应,日本方面

理念的变化对于中日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