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刘胜梅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摘要: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从广义的伦理学观点来看,整个佛教无非是一个伦理道德系统,这从“七佛通偈”也可以证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而慈悲精神作为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着这个伦理道德系统,因而研究和探讨慈悲精神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它在佛教上的践行及其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慈悲精神的内涵

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慈”(与乐)是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拔苦)是怜悯众生,拔除苦难,慈悲被认为是菩萨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慈悲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 . + /$#12 ,印度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中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可见,慈悲就是与众生拔苦与乐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慈心慈行和悲心悲行的的统一。根据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低,可把慈悲分为三种,即(1)“众生缘慈悲”,指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属于小慈悲;(2)“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的慈悲,属于中慈悲;(3)“无缘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是佛的慈悲,属大慈悲。亦统称此“三缘慈悲”为“三慈”。- * . + /$#12 ,

二、慈悲精神的理论基础

佛教的慈悲精神是建立在缘起说之上的。缘起说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所谓“缘起”,其基本要点是:世界万事万物均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因,

指产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缘,指产生事物的间接原因。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其典型的表述形式为:“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灭,此灭彼灭。”- 2 . + /$#*3 ,按照缘起说,宇宙万物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都不能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亲人。这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关性就是慈悲的出发点。- " .(/31$)又据缘起说引出无我说,认为人并不具有实体的“我”存在,否定有这样“我”的真实存在,即是“无我”。小乘佛法主张“人无我”,认为人身并没有恒常自在的主体,大乘佛法还主张“法无我”,认为一切事物也没有恒常坚实的自体。- % .(/$1))由此也就产生自、他一体的观念,进而也就自然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了。

三、慈悲精神在中国佛教上的践行

慈悲精神只有体现在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慈悲。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以佛教的般若空性及显空不二为指导,慈悲与般若无二双运,统一于大乘佛教的根本! ! 发菩提心之中。菩提心体现于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菩萨行。菩萨行是指以“六度”为中心的大乘所有的修持和行动,它是慈悲精神的真正践行,是佛菩萨把完美的德性转化为德行的道德实践行为,其核心内容就是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如地藏王菩萨曾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自愿置身于地狱救拔恶道众生。又如观世音菩萨主张“随类度化”,一切众生,不分贵贱贤愚,遇难时只要念诵他的名号,他就能寻声而至。他还能遍观宇宙的各个方向,并身及宇宙的各个角落,以提供帮助,拯救解脱。佛菩萨是实践佛教慈悲精神的典范,是道德理想的人格化,佛菩萨的践行精神激发和引导着广大佛教信徒立足于现实生活,把慈悲精神贯彻到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去。

慈悲精神的践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施,二是不杀生。所谓布施,一般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财施又分为外财施和内财施两种。外财是指钱财物品,即货币形态和物化劳动。内财是指知识、经验、技术、智慧、学说等,即非货币形态和非物化的劳动。法施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即顺应人们要求,说法教化,或将自己礼颂功德回向众生。无畏施是指急人所难,随时助人排忧解难,并使人在趋向解脱之途上勇敢无畏。$ % &(’())佛教认为布施能够制止众生贪欲,因贪欲为一切烦恼和罪恶之源。布施可使众生破除留存心中的吝啬和贪念,以便早日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涅彼岸。佛教认为越是难以做到的布施,功德越大,并主张必须尽自己所能地满足任何人的任何乞化要求,包括布施自己的肢体。

本生故事中的“施鹰”、“饲虎”被视为实施“布施”的最高典范。布施是不图回报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善有目的,那就不是善,如果善的结果有报酬,那就不是善。在佛教中,布施的最高境界是三体轮空,即要忘记自己,忘记施物,忘记受者。具体说来,就是要“施时不选有德无德;施时不说善恶;施时不择种姓;施时不轻求者;施时不恶口骂詈”(《优婆塞戒经》)。

中国佛教慈悲精神的践行,还体现在不杀生上。所谓不杀生,指除了人之外,所有有生命的动物、生灵都应当被保护、戒杀。不杀生被列为佛教戒律的第一条。佛教认为一方面依六道轮回转生的说法,一切众生曾互为亲属。如《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世俗伦理关怀。另一方面,是万物一如、万物一体的观念。万物一如,彼此平等。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生存着,相互协同进化着。人不过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种,并且和其他事物一样,均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具有特殊的珍贵价值,所以人类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万物。由不杀生又产生救生、护生、放生,这是因为人与动物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互相转化,并且都是苦海中饱受煎熬的众生,都具空寂的本性,皆有解脱成佛的可能,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因而,人们应该尊重生命,戒杀护生。

四、慈悲精神的现实意义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它仍然有着发展的深厚社会土壤和心理基础,因而作为中国佛教根本精神的慈悲精神,也仍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道德境界是指人们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人格是做人的尊严、品质的总和,人格形象体现着人们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层次,体现着道德境界的高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人把金钱和财富看成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道德淡漠、理想沉沦、物欲膨胀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态度。慈悲精神鼓舞着人们用赤诚的爱心、慈心、同情心、恻隐心和怜悯心去关爱众生,关爱宇宙万物,以慈悲柔和的心怀去体谅、帮助他人,去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自我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正确

对待物欲,摆脱各种精神困扰,重建精神家园,安顿自我并提升自我,从而在心灵深处培植一种公平、公正、健康的心态,培育一种善良、理智、从容的生活态度,培养一种能够适度克制欲望、充分发挥爱心的道德情操,从而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 慈悲精神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整体命运和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

根据佛教教义,个人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懂得“无常”、“无我”,因而产生“常见”和“我见”,并执著于“人我”和“法我”,无法获得解脱。用慈悲精神来引导人们,使人们在对社会和其他人的无私奉献中,勤勉精进,永不懈怠,才能断除烦恼,消除“我执”、“我见”,增长智慧,才能最终达至觉悟。而生命的觉悟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种不同的境界,而是要普度众生,利乐有情。也就是说,要达到生命的觉悟,只有在对众生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中,只有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断奉献中才能实现。而一旦真正觉悟了生命的真谛,就必然会去无私地奉献人生。可见,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是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慈悲精神的弘扬,可以使人们真正懂得:造福社会和人民就是真正地造福自己,这是处理人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关键。

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佛教的慈悲精神倡导人们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大自然的一切,包括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都相依为命,互为生存的条件。一方面,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暂时的利益不惜捕杀珍奇动物,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赫然发现,大自然已表现出其反扑的强大威力,生态环境的破坏、地球资源的耗竭就是人类为自己的霸道行为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摧残,这不仅会危及我们人类自身,还必将祸及子孙后代。倡导慈悲精神,倡导人们关爱自然,关爱生命,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人们在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三)慈悲精神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人民正处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历史时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正如&’’& 年(( 月,李铁映同志在中

央十五届十中全会上的发言所指出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是保持长期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和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就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什么也做不成。) * +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要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个人欲望或需要与社会秩序或他人利益相协调。发扬慈悲这种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倡不以个人好恶、亲疏、利害,不以思想偏见、集团私利等等来取舍,不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伤害、剥夺别人的权益,就可以减少贪污腐败和制造假冒伪劣等不道德行为,使人们去掉贪心、私心,净化人的心灵,净化社会的大环境,从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促使人们积极投身社会的各项公益事业,如民政部门的优抚救济、低保补助、赈灾工作,民间开展的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送温暖”、“春蕾计划”等,推动这些公益事业的发展,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安老助孤、扶危济困、扶残助残、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而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创造财富,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 + ) 台湾+ 劳政武% 佛教戒律学),+%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 )$ + )# + 任继愈% 佛教大词典).+%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 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 + 方立天%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 北京1 中华书局,(-*&%

)2 + 魏承恩%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罗国杰% 伦理学%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李铁映同志于&’’& 年(( 月$ ! " 日在中共十五届十中全会上的发言摘要。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专题深思)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专题深思) 龚群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9日07 版)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尽责尽力。 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人口老龄化将由目前的14%左右逐年提高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促进家庭养老,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背面”看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8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 80年后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走在新的“长征”路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长征过程成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当下我们更多的是从正面分析这种精神,以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在我看来,长征精神的光芒下是一种痛。痛到了灵魂深处。这种痛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是鞭策,是刻骨铭心的教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我看来,长征精神背后的痛,应该和长征精神达到同等的地位。精神的高度越高,痛的也越铭心。长征精神和长征的惨痛教训是一体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在惨痛教训中展现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精神本身,不能只认识到精神的高尚。探究长征精神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就必须清楚的认识这一惨痛教训。 所以说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是: 警示世人! 在我看来长征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然而这一壮举,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研读历史,长征发生的背景是在反围剿失败的前提下,不得不进行北上抗日这一战略转移政策。 失去主动性我党无奈的进行被动的战略转移。正是这种无奈对我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从我党自身来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长征的开始。左倾的思想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在以长征精神为指导,走在新长征路上的我们同样要避免这种左倾的错误。 以史为鉴,在长征精神的警示作用下我们,走在今天的长征路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生搬硬套他国经验教训。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说:“实事”就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七章 独特的徽商文化

第七章独特的徽商文化 学习目的: 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徽商发展的历史,可以为现代经济提供一些值得重视的借鉴。在本章我们将要探讨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了解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及徽商的影响,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要求: 1、了解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 2、对徽商从事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经营情况有一个一般的了解。 3、重点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 学习建议: 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了解徽商的辉煌历史。 2、要结合徽商成功的具体事例,对徽商的特点、徽商精神的内涵做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组织学生到徽州进行“徽商文化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徽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般了解: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 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 徽州自古以来,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是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的基本原因。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 徽州虽然“粮不足”,可是物产丰富。异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展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丰富的物产加上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 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行,为徽州人经商提供了极好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和各级市场的繁荣,从而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江南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的徽州人经商提供了便利。 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渐取代山西、陕西商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地位。明万历四十五年,明政府又率先在两淮盐场推行“纲运制”,徽商就以同乡和同族结成纲帮运销食盐,从而获得了垄断两淮盐业的世袭特权。掌握: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 一、徽商经营盐业的基本情况 盐业是徽商经营的最主要行业。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中叶,是徽州盐商发展的时期。这时徽州的黄氏、汪氏、吴氏等家族中都有许多人以业盐两淮而致富。 清代的徽州盐商更是发展到鼎盛,湖北的汉口号称“江广总岸”,是湖广地区行盐的总枢纽,而汉口恰恰是徽州盐商称雄的地方。江西销盐数额仅次于湖广,而江西也是徽州盐商势力很强的地方。可以说凡是淮盐营销的地方,几无不有徽州盐商的足迹。两淮总商的一大半都是由徽人充任的。 二、徽商经营典当业的基本情况 徽州六县之中,以休宁人经营典业者最多。徽人开设的当铺遍及全国各地,苏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当业几为徽人所垄断。徽州典商的兴盛还表现为徽典财力的雄厚和规模的庞大,有些徽州典商因其雄厚之财力,一人开设典铺多达数十百处,使用许多人员为其经营管理。 徽州典商大多采取减息让利、博取信誉的措施,以争取顾客,对于无力偿债的人,徽商甚至焚券弃债藉以“市义”。经营典业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否则难免受骗上当,以致亏本折利,无法经营。徽州典商世专其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 三、徽商经营茶叶业的基本情况 徽州所产的茶叶数量多,质量好,花色齐全,名茶众多。这就为徽州茶商提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地现实意义和作用 烟台市戒毒所原梓皓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地慈爱.正是这种无私地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地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地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地情感,就是孝.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地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地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地前提. 一、孝道文化地主要内涵 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地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地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地精髓.孝道文化深刻地内涵既有丰富地文化理念,又有完善地制度礼仪.从“敬养”地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地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地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地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地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地真挚地爱,

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地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 奉养:传统孝道文化地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地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地要求.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 侍疾:老人随着年龄地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地重要内容之一.简单地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地老年人要精心侍候.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地体贴和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地基础.这就是说,做子女地应该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便于更好地实现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地愿望.儿女在事业上有了成就,家业兴旺,父母就会感到欣慰,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反之,那些一生好吃懒做,无所作为,家贫如洗地人,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学习资料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 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烟台市戒毒所原梓皓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的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 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的精髓。孝道文化深刻的内涵既有丰富的文化理念,又有完善的制度礼仪。从“敬养”的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

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 奉养:传统孝道文化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 侍疾: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简单的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要精心侍候。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的基础。这就是说,做子女的应该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便于更好地实现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的愿望。儿女在事业上有了成就,家业兴旺,父母就会感到欣慰,感

徽商文化

学号:20114513 姓名:汪山班级:11级信管2班 徽商文化 徽州,一个充满了魅力的地方,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与徽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徽商的发展促进了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扬。徽商文化有着几方面内容:新安理学、徽州戏曲、徽州书画、徽州风景。徽商文化由南宋的兴盛到清朝道光年间的衰退,这是徽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有它的创造性进取性和历史必然性。 徽商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徽商不仅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三百余年事业的辉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商对儒与商的看重。徽商贾而好儒还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即不少商人致富后,或弃贾业儒,或弃贾就仕,不少徽商甚至选择了一条捐赀买官的道路。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修方志,邀讲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地方论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国家的杰出人才。自明清以来,徽商以自身的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业绩--商业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字号:大中小】新华网甘肃频道(2007-11-19 16:08)来源:南方网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人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而兹伯里热烈赞扬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毛泽东曾说:"长征事前并无计划,没有让我参加准备工作,我到最后一刻才接到撤离的通知。"但是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事实证明,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标志着伟大的长征胜利了,这是中国革命转折性的一个伟大胜利,为以后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长征中广大指战员所表现出的不畏千难万险的革命英雄气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据杨成武回忆讲:"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召集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长征精神,毛主席说,长征的同志都是英雄汉,长征是播种机,播下的种子将来是有收获的。"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对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提出了更深更新更高的要求。弘扬这个时代精神,科学地认识它的时代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科学深入地认识研究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必须把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与长征精神内在逻辑结构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长征精神的价值就存在于它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中。我们只有认清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按照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去研究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科学地把握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及其精神的集中体现之一,它作为一个历史的生成物,作为一个客观的有生命的认识对象,人们对它的理性认识,特别是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应该说,对长征精神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人们认识成果逐步积累的过程。另外,长征精神作为一个发展着的精神存在物又有一个自我逐步成熟展开的过程,也是人们对它的深层次认识,特别是价值认识需要一定时间。以往我们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基本上是外在特征、外在整体风貌的研究,因此对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有待深入。因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尚不足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只有揭示事物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化对事物价值的认识。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精神、行动哲学,必然有它科学的体系,有它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具体内容都应该在长征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及其内在逻辑结构中去研究。我们认为,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1.理想信念的灵魂支柱层。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胜利,是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的两年时间里,环境虽然险恶,但红军指战员仍然是视死如归,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大家继承发扬了井冈山讲理想、讲信念的精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然而,正是因为在长征精神中包孕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长征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向心的力量、感召激励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就是长征精神现代价值中的重要的作用。 2.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生死观念层。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那么大家究竟靠的是什么?除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 代意义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txt——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________舍不得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说散就散。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2009-09-16 16:41:30 华夏经纬网 吕伯凌 深深扎根于孝感大地上的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继承孝文化,弘扬其精华,为我们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增添光彩,为我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活力,这是现代孝感人的历史责任。 一 孝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演化和发展,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印记,形成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共生的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深刻的科学内涵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现过许多学派,涌现出一大批着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在哲学、社会、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科学、宗教等等各个文化领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被大思想家孔子、孟子所阐释和推崇的孝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科学精神。 第二,孝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民间文化。孝文化经历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经发展而涵盖华人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而深入到民间的各个角落,普及为一种民

研究徽文化的现实意义

研究徽文化的现实意义 5月3号,我去参观了徽文化博物馆,可以说这次之行真的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我在这里亲身体会到了古老的徽文化。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徽文化以及研究它的现实意义。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我认为徽州文化虽然是地域文化,但它代表着中华文化在南宋以后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主流文化的特征。如今,研究徽州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清时期的徽州,呈现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面貌,认真研究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会有所启迪:一、徽州保存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徽州人所具有的契约精神。无论是土地买卖,过继子女,遗产分割,乃至演戏酬神,徽州人都要立字为据,这些契约文书,显示了民间百姓们明确的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手段和儒家伦理精神相辅相成,使这个处于山区的民间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和谐状态。二、徽州村落建设注重“风水”,依山傍水的徽州村落,鳞次栉比的房

屋,纵横交错的巷道,既考虑到取水、排污、防火、防盗等多重因素,又考虑到生活起居的方便实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谐和,追求的是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美感的人居环境。这是注重“风水”的积极意义。三、徽州的宗族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非行政组织。它提倡封建伦理,需要批判,但是它也发挥着调节社会的功能,例如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接济贫弱,禁止赌博等不良行为,禁止滥砍滥伐,提倡爱山护林等等。从实施手段上看,它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执行,而是以宗族或村民公约的方式,让族众和村民自觉参与、自觉执行。这些民间主张和实施途径,有助于社会更加和谐。 另外,徽州文化从根本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儒家文化的命脉贯穿在徽州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典型和标本。扬弃其糟粕,继承和汲取其精华,对于团结全球华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徽州人重视宗族,重视血缘宗亲。明清两代,徽州及其邻近地区的许多名族大姓的子弟因为经商迁徙到全国各地,进而遍布全球,现代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等都是从徽州文化圈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徽州文化,发挥徽州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联络海外华人的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共襄复兴中华民族的大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总之,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虽然徽州文化不可避免地也有着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只要我们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论孝的文化内涵

论孝的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孝”是儒家伦理哲学的理论起点,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孝”的文化内涵与儒家经典《周易》“精义”、“利用、”“崇德”三者统一和《大学》所倡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原则是一脉相承的。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弘扬其德性内涵固然重要,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精神谱系,它既是民族物质文明的文化浓缩,又是该民族精神生活的符号记录、思想规范和价值牵引。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原点,它既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文化浓缩和理论升华,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思想乃至行为的规范和生命价值的航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全息着中国文化的一切奥秘和所有神圣,孝文化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本文对“孝”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予以探讨,旨在揭示“孝”文化的知性内涵和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被人忽略的知识论。 (一) 人类总是通过生产实践在不断认识外在自然的同时不断加深对人本身的认识,而且把这种认识代代相承,积淀成文化体系。“孝”作为中国儒家性命学说的原点精神,它客观地反映出儒家文化对生命本质的终极思考。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中国上古社会的孝文化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一方面是继承了“孝”文化的生命意识,另一方面又灌注“孝”以心性修养之内涵。从而,把“孝”加工整理成中国伦理哲学和基本范畴和理论起点。先秦时期,尽管在不同版本中,“孝”字在结构上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涵义较之于早期的“孝”之生命传承之意义而言,无疑有所增殖,这就是在生命意识的基础上灌注“孝”以心性修养之内容。《孔子家语·本命题》说:“分于道谓生命,形于一谓之性。”“命者性之始也”。“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这是说,人体生命是父母精血交媾而成,人性以生命为基础。儒家历来强调,修性必以修命为本,修命必以修性为价值目标,故性命双修是儒家生命观念的核心宗旨。“命”是儒家伦理哲学的本体观念,“性”是儒家伦理哲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念,“性命”之间的辨证关系集中体现了儒家伦理哲学的内在逻辑,故儒家伦理哲学亦称“性命之学”。所谓“性命之学”,内蕴着生命价值论,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论二重元素。其中,生命价值论属于“命”之学,知识价值论和道德属于“性”之学。“性命之学”是真正的人本学,儒家正是通过人的“性命”的研究而直达人的本质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性命”相异也。其实,动物也有性命,只不过动物之命纯粹是一种自然生命,动物之性纯粹是一种兽性本能。而人之命不

关于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 C31214081 李浩 我这是第一次接触徽商文化,以前知道有晋商。上过桑老师的藏书文化后,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慢慢的知道了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发展于元朝,形成明朝,在清朝慢慢盛行,发展成为中国的十大商帮之一,实力与山西的晋商相抗衡。 徽商文化出现的区域主要是在古徽州区域,而不单单是安徽,古徽州包含现今的安徽黄山市的歙县、屯溪、徽州区、祁门、休宁、黟县、太平;宣州的绩溪县;江西的婺源县。 徽人的思变精神是徽商能够源远流长的最本质的原因。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的偏见,冲破世俗的桎梏,使得徽商能能够鼎盛。 徽商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徽商往往是官商一体,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试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就有两千多人,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此外,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从对儒与商的看重。徽商贾而好儒还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即不少商人致富后,或弃贾业儒,或弃贾就仕,不少徽商甚至选择了一条捐赀买官的道路。 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修方志,邀讲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地方论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国家的杰出人才。自明清以来,徽商以自身的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业绩--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成就,同时形成了一种

《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 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 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5-0029-02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 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 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 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 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 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 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 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 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著特 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论语》中共有十九处谈及孝,在开篇——《学而》中开门见山地明确了孝的本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 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 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悌应该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将孝看做是仁的根本,可见,若连孝都做不到,又谈何仁?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规范,《论语》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在家到出外再到社会实践,孔子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而父母 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孝悌是为人的基础。当一个人身处社会,怎样才能被称为“士”?孔子与子贡有如下对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 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在论及士的标准时,孔子也是将孝悌作为基本准则。 礼和仁是孔子学说两大核心。礼着重于对上古文化传统的继承,却又并不拘守礼制的某些形 式而有所修正;仁主要是孔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孝悌是 仁的基本要求,孝的本质在于仁。仁是孔子孝道的本质,而孝的核心在于礼。《论语》中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 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认为人们在对父母尽孝时,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要遵从礼节,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礼是孝的核心内容。

论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陇东报正宁县山河镇政府张羽丽 古往今来,精神是天地万物之精气,作为人乃人之神志;作为党或团体就是一股浩然正气。党有了精神,就能凛立于天地之间,万众敬仰,处于不败之地,若失去精神,则萎靡不振,威信不举,势将颓坍。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凝聚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坚定着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激励着人们不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新长征。 长征精神就是共产党的一股浩然正气。这种精神是当年广大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民族风采。这种精神星火相传,培养和造就了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伟大作用。这就是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现实对历史的反思。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样的民族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长征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促使人们不怕艰难险阻,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地追求,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长征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广大工农红军指导员就是通过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促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舍生取义,艰苦奋斗,勇于战斗,坚定信念。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办成了许多大事,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的潮头,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升华这种精神境界,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长征精神是强国富民的法宝。发扬长征精神就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巩固政权、强国富民的一大法宝。在艰苦的条件下,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富裕条件下也应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精神力量,在

对徽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徽商成功之道与徽商精神 古老的徽州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那里有着一群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商人,他们遍布古老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他们注重质量抵制伪劣,薄利生财,甘为廉贾。他们一群人有一种称谓,那就是闻名中国的“徽商”。 黄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等奇异壮阔的美丽风景。在这种地方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这种风景更会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因为地处山区,农务业不发达。为了填饱肚子很多人开始外出经商,而这些人日后将会被人们记住,他们就是徽商。 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很快徽商就和晋商、潮商并称为三大商帮。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除晋商和潮商以外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了解了徽商的历史,我觉得徽商之所以会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徽商懂得创业。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面。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徽商知道创新。徽商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等方面。徽州是个山区,但是徽商能够抓住世纪大航海时代提供的机遇,改变以耕读为主的传统道路,做出以发展商业为主、采取非常规地增殖财富的战略抉择。徽商具有高超的经营艺术,主要表现在活多样的资本组合模式、不拘一格的商业运行模式以及高人一筹的商业筹划模式上。同时他们还有完善的经营之道。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