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间比对办法

一、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二、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参加由上级及本公司组织的或本中心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三、作用

1、确定实验室进行特定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确定某种方法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测量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四、比对办法

1、人员比对

、使用标准物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通过对结果

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相同的方法或不相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留存样品的重复检验。

2、仪器设备比对

、使用一个样品分取多份,用本实验室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3、方法比对

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内部质量控制

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维修后。

五、比对计划

、人员比对:主要表现在品控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工作中,生产时,每月一次。

、仪器设备比对:不定期与同行业沟通联系,同一样品多处分发,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进行判定。

、每年至少两次与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或能力验证。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培训课件

一、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三、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五、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 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1.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 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4.职责 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 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 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 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 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1 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批准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制定每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3 办公室的职责 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 3.1 检测室的职责 负责编制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并承担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比对或能力验证工科的内容 4.1.1 积极参加国际、国家、认可委、行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和工作。 4.1.2 实验室间比对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比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 内部质量控制 4.1.3.1 控制的内容 a. 统计技术; b.使用标准物质; c.用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d.保留样品再检验; e.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 控制的方法 a)人员比对,用一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一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b)仪器设备比对,使用一个样品(标准物质)分割后,用中心内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4.2 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 4.2.1 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认可委、行业、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安排制定本中心的计划。 4.2.2 由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或者本中心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应按ISO/IEC导则43-1997的要求运作。 4.2.3 内部质量控制,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人员能力比对检验和方法比对检验,技术负责人在每年能力验证工作计划中并根据日常检验工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目的范围 2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3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4职责 5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 计划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6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7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8程序 9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10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11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表2 卫生检测鉴定考核结果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主任全面负责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主任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二)各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三)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 (五)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验收和不合格样本处理;样本接收人员收到样本后,要及时分发样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检测人员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规范化的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检测后出现错号;在血液样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和时间,尽可能避免样本溶血。样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 (六)对所用检测方法、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及仪器等进行选择和评价。 (七)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八)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及对质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控物,与常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的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的病人样本。 (九)室内质控结果失控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内质控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九、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一)检验科主任批准质评计划和质评项目。 (二)技术负责人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三)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五)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组工作情况,选择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各组计划,确定本科参加质评的项目,制定质评计划,并报检验科主任批准。 (六)各专业组组长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样本完成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填写报告并签名。然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科主任签字后送报结果。原始结果由各专业组负责保存。 (七)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组长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间质评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化验室比对实验规定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室比对规定 1、目的:了解和掌握双方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能力,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和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检验操作,从而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双方实验室的检验水平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检验能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分公司实验室 3、比对试验的操作方法: 3.1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对于同批样品,同一个检测项目,可以采取将自己的检测结果与第三方送检的结果进行对比,看对比的差异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3.2利用相同方法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对于同批样品的相同检测项目,可以采取自己多次检测,并将每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从中找出有无差异。也可以找不同的化验员进行检测,将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3.3对存留的样品进行再次检测:每次在检测时,可以将同批样品分为两份,将第一次的检测结果与存留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3.4分析同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比如检测油脂酸价已经超过了标准值(0.3mg/g),可以再进行油脂的挥发性盐基氮或者微生物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是否合理。 4、注意事项:对于微生物的比对实验需要在同一环境下进行比对,由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环境的洁净度不同,就会影响到微生物实验的检测结果。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批样品,将我们自己的检测结果与质监局第三方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差异不大,说明我们的微生物检测环境洁净度符合要求。如果差异很大,说明我们的微生物检测环境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清扫和消毒。当然我们每周要对我们的微生物间和超净工作台进行平板空降实验,从而保证我们的实验环境是符合要求的。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

一、 二、 三、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五、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七、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2、比对中提供给参加者的整批被测物品,充分均匀,以保证计划中所判别出的任何极端结果均不能归因于被测物品间存在着差异; 3、将实验室返回的结果比对,以表明实验室的能力和参加方实验室的整体能力。 八、样品的发运与接收、使用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 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 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 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 比对试验。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 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 试样 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在同一盘上截取20 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方法见 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测试条件 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 记录。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 离(150 mm)相同。 试验数据 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 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 2 数据处理的方法步骤 基本统计处理 对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等,结果 见表2。 表2 基本统计结果 格鲁布斯(Grubbs)检验 格鲁布斯检验是离散值检验的一种,主要目的是剔除异常数据,这种异常数据不是系统误差,也不 是随机误差,而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这种数据应一律舍去。对任何一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检验其 是否存在有过失误差带来的异常数据,即进行离散值检验。格鲁布斯检验是离散值检验中最好的方 法,其具体步骤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x1、x2、x3、……x n,其中x1可能为离散值,先求 出这组数据的平均值x及标准偏差S,然后求统计量T,若x1,为离散值,由T= (x-x1)/s;若x n为离散 值,则T= (x n-x)/s;所得结果T与格鲁布斯检验值表所得临界值T a, n值比较(注:a为显著性水平,即把正常值判为异常值之类错误的概率,n为样本量)。如果T≥T a, n,说明是离散值,必须舍去;反之,予以保留。 结合A,B实验室数据,我们分别求出各自最大、最小值的 T值(共4个),T Amin=(2 227. 8-2 195) /=;T Amax=(2 255一2 227. 8)/=;T Bmin=一2 190)/=2. 82; T Bmin=(2 240一2 220. 85)/10. 942=;查表(取σ= 0. 05 ) I T0. 05 ,100 = 3. 21,比较可知,T AminI T Amax x T Bmin x T Bmax:均小于T o. 05,100,不属于离散值,应予保留、 如果通过格鲁布斯检验出离散值,应剔除,然后重新进行统计计算,以更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 2. 3 F检验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产品检测 2009-11-02 20:37 阅读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部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与其他实验室应用不同的检测系统,或同一检测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进行的同一检验项目(主要是指生化、血细胞计数、尿干化学、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之间的比对。 4. 比对计划 4.1标准比对方案:原则上常规生化项目、血细胞计数、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一次。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1~2年进行一次。 4.2 简化比对方案:如果某个检测系统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完成后要和另一个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实验。 4.3外部比对方案:根据需要选择与本单位有相关性的单位或权威检测单位进行比对实验,比对方案与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5.工作程序 5.1标准比对方案 5.1.1检验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检测系统的各个环节和评价方案。 5.1.2在整个实验中,保持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都处于完整的质量控制之下,始终对实验结果有校准措施。 5.1.3实验时间至少为5天,时间长一些更好;至少做40份病人标本(如每天至少做8份病人标本),多一些更好,尽可能使50%的实验标本分析物的含量在参考区间之外,但在可报告范围内,各个标本分析物含量越宽越好,可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5.1.4不要使用对任一方法有干扰的标本,如做血细胞分析的标本,不应有小红细胞、破碎红细胞、巨大血小板等的影响。 5.1.5每份标本应有足够的量,以便进行双份测定;一份标本不够时可将含量相近的二份标本混合,不能多于二份。 5.1.6将标本按1、2、3、4、5、6、7、8顺序排列先测一遍,然后将顺序倒过来做第二次测定。 5.1.7应在2个小时内用两种方法对同批标本分别开始实验,最好使用当天采集的标本。 5.1.8由技术管理小组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对不具可比性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比对程序 一、目的 通过进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临床对本实验室的信任感。 二、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参加由上级组织或本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三、作用 1、确定实验室进行特定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确定某种方法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测量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四、比对办法 1、人员比对 1.1、使用标准物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1.2、相同的方法或不相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1.3、留存样品的重复检验。 2、仪器设备比对 2.1、使用一个样品分取多份,用本实验室不同类仪器,或不同实验室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3、方法比对 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判定其符合性。 四、比对计划 5.1、人员比对:主要表现内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工作中,每年一次。 5.2、仪器设备比对:不定期与同行业沟通联系,同一样品多处分发,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进行判定。 5.3、每年至少两次与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或能力验证。 5.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 以上比对的实施可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酌情进行安排。 检验科 2015年1月1日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四、建议 1、除定期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外,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每年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要使每个检测人员都有机会参与,以提高检测人员检测技术质量。 2、除参加外部质量控制和组织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外,平时的检测质量控制要通过利用质量控制图来分析检测质量的稳定性,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湖北华源包装品管部实验室 2011年11月

实验室内部比对方法

实验室内部比对方法 1实验室比对的管理要求 (1)实验室应根据年度质量控制计划的需要制定用于内部质量控制的比对试验计划。 (2)实验室用于内部质量控制的比对试验计划中,应明确各项比对试验的检测项目、比对形式、参加人员、预计日期、结果评价准则、不满意结果的处置要求等内容。 (3)进行比对试验时,实验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弄虚作假、结果串通或结果修正。 (4)比对试验完成后,实验室应对比对试验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并形成比对试验报告。 (5)实验室应针对比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其对实验室出具检测结果的影响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相应的改进措施。 2比对试验的形式内容 (1)人员比对 人员比对试验是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相同的检测设备和设施,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的试验。 当某项试验可由多人进行操作时,实验室可采用人员比对试验的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通过安排具体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两人或者多人展开,考核测试人员的能力水平,判断检测人员操作是否正

确、熟练、用以评价人员对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作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手段、人员比对优先适用于以下情况: 1)依靠检测人员主观判断较多的项目、例如食品中的感官、品尝的项目; 2)在培员工和新上岗的员工; 3)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 4)操作难度大的项目和或者样品; 5)检测结果在临界值附近; 6)新安装的设备; 7)新开验的检测项目。 2、方法比对 方法比对试验是指在环境条件相同、有相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检测。 当某个检测项目可以由多种方法进行操作时,实验室可以采用方法比对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判断检测所遵循的标准或者方法是否被严格的理解和执行,用以评价检测方法对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作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手段、方法比对优先适用于以下情况: 1)刚实施的新标准或者新方法;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

一、 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七、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八、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九、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十、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 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一、 比对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1、 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各个参加实验室分别测试同一个肓样的某个量值来实 现的,对肓样的要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空间变化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试结果期的差异中尽可能不包含肓样变化的影响。比对可以是双边的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组织外,一般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在选择比对的实验室中尽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3倍或3倍以上,比对也可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 2、 不同人员之间的比对试验: 采用比对样品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用同一台仪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留样再试的物品,要求存留试样性能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前后两次采用相同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两次测量期间相隔在一个月以上。 二、 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计算比率值Ea 来进行评定) 1、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 22| |R L R L n U U X X E +-= (1) 其中,X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X R ——指定实验室测量值; U L ——本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U R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2、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比对双方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

相同,设比对双方的不确定度均为U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对比,则: U Y Y E R L n 2| |-= (2) 其中,Y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Y R ——另一实验室测量值; 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 U n n Y Y E R L n 1 ||--= (3) 其中,R Y 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值(包括本实验室的测量值)的平均值,n 为包括本实验室在内的参加实验室的个数。 3、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在再试的比对试验则: U X X E n 2| |21-= (4) 其中,X 1——第一组人员的测量值; X 2——第二组人员的测量值。 4、当产品标准或试验方法标准由规定人员之间或实验室间的实验允差值时,设标准规定的允差值为W ,则: W X X E R L n | |-= …………………………(5) 5、如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含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再试的比对试验)给不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能给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测量仪器经检定合格的准确度指标)而且其最大允许误差相同或基本相同(设为±△),这时上述公式中的U 可以用2(△/3)代替〉。 三、比对结果评价和应用 1、接受准则:E n ≤0.7,表明测量结果满意,可以接受;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 目的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2 职责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计划 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3 程序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 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 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敦件EP9-A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 - 批准指南)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 每日随机选取8 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l. 目的 定期开展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检测能力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证据。 对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进行控制管理,以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专业检测室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及验证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3. 定义 3.1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校准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基准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校准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 4. 职责 4.1质量管理部负责比对和验证工作的计划、组织及结果的评价,并对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4.2各科室按计划方案参加比对和验证活动,按规定要求报送检测结果。 4.3质量负责人批准计划、结果报告及结果利用。 5. 工作程序

5.1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5.1.1参加由国家实验室认可机构及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和参加同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检测结果的发送执行DB/CX-026-11《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5.1.2反馈结果的处理 收到主持单位发布的试验结果(或报告)后,质量管理部对本中心的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当结果反馈意见被判为不满意结果时,质量管理部应组织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如属于不符合项应按 DB/CX-012-11《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DB/CX-013-11《纠正措施程序》和DB/CX-0l4-11《预防措施程序》执行,同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 5.2 本中心组织的试验 5.2.1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2.1.1由本中心组织的内蒙古各旗县市区地病机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由质量管理部提出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评价及反馈总结。本中心有关检测室作为参加单位参与考核。 5.2.1.2由本中心组织与同级有关单位对某一批样品或同一项目(参数)的检测比对或由于检测设备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时,为确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而组织的双边比对,均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安排(样品的准备,送相关检测室及外单位委托检测等),并对双边检测结果组织分析比较,提出评价意见。 5.2.2结果反馈的处理 当本中心参加实验室间质控的科室检测结果被判为不满意时,按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间比对办法 一、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二、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参加由上级及本公司组织的或本中心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三、作用 1、确定实验室进行特定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确定某种方法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测量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四、比对办法 1、人员比对 1.1、使用标准物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通过对

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1.2、相同的方法或不相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1.3、留存样品的重复检验。 2、仪器设备比对 2.1、使用一个样品分取多份,用本实验室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3、方法比对 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内部质量控制 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4.4、维修后。 五、比对计划 5.1、人员比对:主要表现在品控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工作中,生产时,每月一次。 5.2、仪器设备比对:不定期与同行业沟通联系,同一样品多处分发,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进行判定。 5.3、每年至少两次与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或能力验证。 5.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目的范围 2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3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4 5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计划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6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7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8程序 9比对验证的原则 10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11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上级主管部门(或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根据仪器、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当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负责人审批。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实施。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方法,测定其各项参数,每份样本测定2次,样本排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