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理学教学计划

2018心理学教学计划
2018心理学教学计划

2018心理学教学计划

1. 掌握人的心理规律,树立科学正确的心理观,认识了解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并能用理论指导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形成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

3.让学生建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科研。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出版。

1、《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2、白学军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X年版

1、作业:书面作业三次,全批全改。

2、考核:平时30%,期末70%。考勤及课堂讨论、提问、作业都计入平时成绩。

3.上课:16周

表一:教学进度表

内容课时数教学形式作业、测验方式

第一章绪论 3 主讲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3 主讲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3 主讲第四章注意 4 主讲第一次作业第五章感觉 3 主讲

第六章知觉 4 主讲

第七章记忆 4 主讲第二次作业第八章想象 3 主讲半期考

第九章思维 4 主讲

第十章言语 2 自学

第十一章情绪和情感 4 主讲

第十二章意志 2 主讲第三次作业第十三章技能 2 主讲

第十四章需要和动机 3 主讲

第十五章气质 2 主讲

第十六章性格 4 讨论

第十七章能力 4 主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乐观自信,友善合群的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册教材设计5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了解篇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自己、有愿意与他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能力篇通过观察总结合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习惯养成篇通过让整理书包,爱惜文具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四部分:人际交往篇意在让学生学会沟通、谦让、赞扬、理解,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第五部分:社会适应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有集体主义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的学生多数学生开朗活泼,喜欢与同学们和老师交流,也能遵守秩序。但是集体概念欠缺,自理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措施 1.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完整版)八年级心理健康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心理健康下册教学计划 东来乡海联学校李铭先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以集中教育和个别咨询辅导为工作基本途径,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建设,逐步形成富有现代气息及鲜明个性特征的心理健康教特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校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 2、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请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二、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有所适应,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事物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所加强,但少数同学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比如:上网成瘾,盲目追星讲究哥们义气,遇到挫折是消极,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也有的同学处于青春发育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思想负担较重,不爱与教师和家长沟通等等。 重点难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智慧,磨练意志,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具体措施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课程的多样化,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 3、班集体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良好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如各种竞赛、班际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外出旅游等,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 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阅读与写作兴趣班教学总结

《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有些贫乏,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在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活动。现在《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的开展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保证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 我校将每周的周三定为高段(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作为兴趣组的组织者,我严格要求学生准时来到活动的地点,并能带好必要的学习用品来参加兴趣活动,这样确保了活动的准时性。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何来成果而言。为了确保学生的活动兴趣,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在阅读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在作文方面走生活作文的路线,指导学生多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进行习作,避免了无病呻吟、空喊口号这样空而大的作文,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三、进行有效的措施 (一)阅读方面 1.老师通过佳作欣赏等指导吸引学生,通过出示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深入感受文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了对文中内容的独特见解。 3.在阅读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理解,准确地领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习作方面

1.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选写作的题目,最好能联系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或者自己亲身参与的活动来作为写作的题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写作的潜力。 2.在作文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涌现出来的好词佳句,奇思妙想进行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写作。讲评学生的写作时,对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过渡等,哪怕有点滴好处都不放过,逐渐培养学生爱好写作的习惯。 3.在活动中不但讲述一些作文的相关知识还指导了写作技巧,很多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写作的内容。 不足之处: 1.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水平的悬殊太大,有些阅读适合于一些水平较高的同学,而对一些学生就不适合。 2.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习作比较怕,对于写作的内容总是写不具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能分层进行,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争取顾及每位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高一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

高一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 l为了更好服务本学期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讲授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 计划: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安排:每周一节课 一、指导思想 世卫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 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 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 学习,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心理健 康教育课承担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程,还必须把握好“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 性原则”,让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加有趣、更加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处于青春期后期,正由幼稚走向 成熟,虽有“成人感”,但在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些幼稚,看问题 还会存在偏激的倾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易受到媒体等的影响。刚刚走上高中生活的高一新生,还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 学习方法、新的学习内容等压力。而我校高一学生来自三亚市内 以及周边市县,其中还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层次丰富,存 在着各种的差异。不少的学生是第一次过上集体宿舍的生活。 在成长的过程中,高一学生会在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困惑,如能顺利地帮助其解决这成长的障碍, 将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其更积极地学习、生活。 本学期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新环境适应、学习方式的调整以及 人际交往。 二、目标设定

讲故事兴趣班教学计划

讲故事兴趣班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读故事,学故事,绘声绘色讲故事,接近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素养的一大有效途径,因此,组织讲故事兴趣班是很有必要的。故事兴趣班的开展关键是孩子对故事产生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将小学生带入学习语言的氛围之中;同时,故事中善与恶、美与丑等思想内容的强烈对比也能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对其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故事班让学生快乐地学故事,还要让学生通过讲故事体验学习语言,逐步达到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故事兴趣班教学计划如下: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获得兴趣,发挥学生特长,陶冶情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学到有关文学知识,受到思想教育,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 2.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尽早地在故事的启发中迅速成长起来。 3.培养学生具备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能力,形成学生人人爱讲故事,会讲故事,争当故事大王的班级氛围,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多种讲故事的训练活动,学习讲故事的多种表达技巧,提高讲故事的水平与能力。 4.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将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活动变成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活动对象:二年级各班报名参加讲故事兴趣班的学生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6、7节课堂活动措施: 1.教师学生都要准备好故事,范读、讲解。如:《逗你玩》。 2.让每个学生流利,富有感情,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3.争取大部分学生能把故事背出来,讲给其它人听。 4. 师生共同分享故事,评出优秀讲故事大 王。 5,让学生试着写简短的故事,并讲出来。 活动形式: 1.师生讲故事。 2.生生讲故事。 3.师生,生生进行好书推荐。 4. 故事表演。 5. 笑话幽默故事——看谁的故事能笑掉大牙。 6. 分角色讲故事。 7. 师生共读一本书。 8. 续编故事。教学内容: 1.故事擂台赛 2. 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和讲故事的欲望 3.诚实故事会 一、教学流程——听故事讲故事 1.含义:讲故事是将自己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说给别人听,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2.基本要求——“话”、“表”。(板书) ⑴“话”:指有声语言,即用标准的普通话直接叙述,说明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板:有声语言) ①语音标准:必须做到用准确的普通话。(板:语音标准,准确的普通话)②口语化:通俗易懂,亲切而又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 5、态度:态度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对面临的人和事具有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6、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7、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8、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9、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 10、美感:美感是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符合其美的标准而产生的情感。 11、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12、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13、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4、人格:人格指一个人的稳定的、整体的身心结构,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两个方面。 15、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和文明成就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1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17. 将认识过程看成是个体接受、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过程的是认知心理学。 18.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 19.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20. 人的个性在形式和结构上是一样的,而在质(内容)和量上存在着差别,每个人表现出独特性,这是个性特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1.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是知识传授者。 22.在心理评估中,较为科学、准确和客观的评估手段是心理测量法。 23.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 24. 父母逝世或父母离婚,常使孩子感到茫然失措、孤立无援,这是亲和挫折。 25.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一般来说,表扬应多于批评。C、A、B、D、B 26. 学校里面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7. 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遗忘曲线,可以归纳为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 28. 个性倾向性最基础、最积极的成分是需要。 29. 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 30. 动作系统就是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的连锁式结构。 31. 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这一原则,叫客观性原则。 32.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试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33. 关于需要产生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叫积累作用论。 34. 提出了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费斯廷格 35.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所谓双因素,即指保健激励因素。 36.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37. 斯普兰格认为,以经济的观点和实际效果来判断事物的性格类型属经济型。 38.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型。

第一课 趣味心理课

第一课趣味心理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开设的心理课有所了解,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过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心理课的意义和课堂内容,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 趣味心理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环节---拍手掌(小组竞赛,点歌) 二、课堂纪律(听、看、思、说\合作、竞争、分享、规则) 1、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严禁拍桌子,下座位,同学之间相互讲悄悄话; 2、课堂游戏或者观看视频节目期间,保持课堂纪律,听清游戏规则,游戏或者节目过后用心体会自己的收获,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3、不能随意打断同学和老师的讲话; 4、全班同学参与课堂中来。 三、趣味心理课 1、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的心理课是什么样的? 答: 2、问:同学们,那你们认为你们能在心理课上有什么收获呢? 3、趣味心理图(大象图、长短图、美丽的护栏)、趣味心理现象 (1)月亮错觉 (2)色彩心理学 (3)广告心理学 (4)犯罪心理学 (5)晕轮效应 (6)黑暗效应 (7)心理小实验: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仔细听指导老师的口令。现在开始想象自己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自己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 四、相互认识环节---猜人名(档案卡---外貌、表情、爱好、性格\三句话让老师记住你)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可以采用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也可以为自己的名字编写一个谜语,写完后交予老师,一名学生念,其余同学猜人名。 五、脑筋急转弯 1、会发光的萤火虫。(昆明) 2、两只狗赛跑,甲比乙跑得快,到终点时,哪只狗出汗多?(一样多,因为狗不会出汗) 3、一大二小。(奈) 4、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秋) 5、鸡蛋碰石头会不会碎。(不会) 6、牙医牙疼。(不能自拔) 7、七十二小时。(晶) 8、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等)

中班绘画兴趣班教学计划(最新版)

中班绘画兴趣班教学计划(最 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班绘画兴趣班教学计划(最新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班幼过经过半年的绘画学习,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象力、创造力也有所发展,但也有部份幼儿仍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本学期继续在选材方面,教师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社会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题材。内容的选择没有固定性,可广泛寻找、有机调整。 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情绪激励法、观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观的演示方法帮助幼儿找到目标。让幼儿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术活动游戏化。让幼儿扩大选择图形的范围,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主要学会以下几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 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的绘画示范程序要从易到难,指导时充分注意群体的、个别的需要。为幼儿设置小步递进的阶梯。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意识,让幼儿大胆作画,达到≤幼儿园规程≥中所提到的:激励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幼儿审美及表

小班幼儿舞蹈兴趣班课程表

小班第一学期舞蹈教学计划 一、舞蹈教学计划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几种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后踢步、踵趾步等。并通过多个小律动的学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舞蹈教学要求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工作: 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 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上课时间7:00-8:30,请家长提前十分钟来园,可进教室观看幼儿表演。不要在门口张望,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上课。 2、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跪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下课常规等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 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2、交待家长回家注意幼儿的坐姿和站姿。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好服务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讲授好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能力的生活道路,发挥最大潜能、完善自我,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中职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各种心理方法来更好地调试自我,从而获得和谐健康的心理内环境。职业学校的心理学是心理学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用,大多数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学科,这个学期这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常识,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之举。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单元与自我意识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人应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如果对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往往会使自己在人格、情感等方面产生障碍,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学会自我控制,对学生的人格、情感以

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他们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过高也不过低地估计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短处,树立自信心,不因自己的一些不足而与自己过不去,造成过分自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控制方面,自制力是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关键的是使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第三单元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他们成长至关重要,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他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常看到,有的学生成绩很好,但在同学中很孤立;有的学生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同学想与同学交往可不知用什么方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在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训练又不够。因此,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都渴望友谊,但如何建立友谊,怎样处理好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经常给他们带来苦恼。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关系的障碍还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使他们学会交往、合作,懂得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别人,增强人际协调能力,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

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2015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第1篇: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工作计划,我校开展13个兴趣班,美术班不用说就属于主要的一个"大班",小学生已经对美术有所接触和了解,小学的美术兴趣,让低年级儿童大胆去画,大胆构思,特制定出低年级美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以下是具体的实施内容: 一、工作计划中指导思想: 低年级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全部,儿童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工作计划,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儿童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注重儿童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3、注重儿童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培养儿童参与兴趣。 四、活动内容: 简笔画卡通画水彩画 第2篇: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

趣味心理学第一课走进趣味心理学

走进趣味心理学 【活动过程】

附件1 小儿辩日 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前一个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吗?” 后一个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那么谁对呢?其实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

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的都近;1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远,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阳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远。其中1月22日和6月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早、午相等;8月1日和12月15日两天,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午、晚相等。这是1954年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可以适用100年,100年以后,会相差一天。 附件2 心理图片 附件3 坎度罗维耶系列心理测试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我们做到: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自己,提升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合水平。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合群,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水平。 二、根据以上的总目标,本学年制订如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标: 1、提升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合水平,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水平,持续准确理解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合环境的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 3、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水平。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协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展开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开心话吧”定时开放),对个别存有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即使实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并建立好心理档案。 4、继续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校路路通”这两个平台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协助学生家长树立准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准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四、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水平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注重、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刘玉 一、指导思想 兴趣小组活动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收获在于学生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创新,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欢乐有趣,增长才干。在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通过探究、交往、创造等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现对体育文化的吸收、体育技能的运用和思维的创造。篮球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影响到了小学生。从“生活体育,体育生活”的角度出发,在篮球的活动中适时、适当开展篮球欣赏和模仿活动,是小学生活动的一种补充,是符合体育新课程理念的。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活动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学习篮球技能,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发展学生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同时他们具备小学生时期的年龄特征,爱玩、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能够接受语言激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对比赛的理解。 五、教学措施 1. 多学科整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2.个性化学习,力求在活动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学生在练习中进行更大地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器材可以选择,方法可以选择等,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3.游戏化教学,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 六、活动进度安排 第一周熟悉球性:抛球、胯下“8”绕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

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各年级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五、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应用心理学(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应用心理学(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号(国家)(学校)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 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相关领域实际 问题,能在学校、企业、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 、掌握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心理教育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工 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了解临床心理学的最 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了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技能;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综合分析、数据处理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 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 二、修业年限:四年 三、授学位:理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对学生修读学分要求 (一)课程设置:本专业设有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

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分学校心理辅导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和社区服务与管理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二)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心理学 研究方法、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基础、心理咨询概论、 变态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本专业总课时数为学时,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表二。 (四)课程学分分配及要求:本专业学生须修满学分方准予毕业。专业任意选修 课每生限选四门共学分,公共限选课程学分,公共任选课程在四个系列中各选一门(共学分)。学分分配表见附表三。 五、教学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专业教学实践包括如下内容: (一)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是校园美化与建设,学生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考核合格才能 毕业。生产劳动安排在第三、五、七、八学期分散进行,不计学分。 (二)军事训练 包括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共安排两周(包括入学教育),计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三)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进行,不计学时与学分。 (四)业务实习 本专业业务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须撰写实习报告,共周,计学分。 (五)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学期,停课六周进行,计学分。 六、专业教学计划(见下表)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 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本期所教班级是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对中专班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她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对这门课程的求知欲还是比较较强的。但考虑到学生以前从末接触过心理学,而且本学期课时又比较紧张,我计划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去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帼眉主编的《幼儿心理学》第二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从基础入手掌握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学前教育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喜欢幼儿,热爱幼儿,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本版教材重点加强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特别是3~6岁阶段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全书分为四编十二章,共计108个小节。本学期计划21个教学周,周课时4节,剔除两个周的复习、考试等机动时间,有效教学时间共19个周76个课时。 二.学生分析 幼儿是人力资源的宝藏,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怎样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育,这既关系到幼儿个体的身心和谐、健康成

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和追求精神。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太感兴趣,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三.教学方法 1.培养兴趣。给学生们介绍一些真实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案例,让学生对幼儿心理学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认识,真实地感受到幼儿心理学对于自己以后教学和人生有那些重要影响,并慢慢地培养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 2.指导自学,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教学中,让她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指导同学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心理学知识;利用报刊杂志,了解心理学知识;利用课本及课外书,了解心理学知识。 3.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交流与合作。针对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让学生尝试着去查找案例,讨论分析案例,自己得出一些看法与见解,从而加深对这门课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4.落实常规管理,夯实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每节课掌握相应的知识,做好笔记,完成好作业,掌握好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课前要求同学们有预习,课后有复习,多看课外书,多了解相关知识。

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2.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Psychology 3.课程类别:必修 4.实用专业:心理学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普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心理规律的技巧和手段,担负着获取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一般规律,提升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三、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规律,它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最一般的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18次课,36学时,每次课2个学时,2课时复习 五、课程具体安排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三章: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需要和动机 第四章:意识的一种状态——注意 第二篇:认知过程 第五章:感知觉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与想象 第八章:言语 第三篇:情意过程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第十章:意志 第四篇: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气质 第十三章:性格 第十四章:人格 第五篇:学习与发展 第十五章:人生全程发展 第十六章:社会心理与行为 六、教学基本要求 1.传承性与批判性相结合:既向学生讲解本科学已有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批判能力。 2.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心理学是充分体现社会人文特色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七、教学方式特点 1.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演示实验相结合,课后辅以联系实际的实践作业。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课程。 3.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演示实验、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心理学网页等材料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4.建立课外心理咨询兴趣小组,使学生培养进一步探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