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7卷第4期501~509页2009年7月 山 地 学 报J O U R NA LO FMOU N T A I N S C I E N C E

V o l .27,N o .4p p 501~509

J u l y ,2009收稿日期(R e c e i v e dd a t e ):2009-03-27。

基金项目(F o u n d a t i o ni t e m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题:干旱河谷区土壤退化过程对植被的作用及水土保持技术研究(K Z C X 2-X B 2-02-01-01)资助。[T h i s r e s e a r c hi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K n o w l e d g e I n n o v a t i o nP r o j e c t M a j o r I s s u e T o p i c :A r i d R i v e r V a l l e y A r e a S o i l 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c e s s t o V e g e t a t i o n s F u n c t i o n a n d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S o i l a n d Wa t e r T e c h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K Z C X 2-X B 2-02-01-01).]

作者简介(B i o g r a p h y ):谢洪(1959-),男,四川成都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泥石流及其防治研究。[X i e H o n g (1959-),m a l e ,b o r n i nC h e n g d u o f

S i c h u a n ,m a j o r i n go nd e b r i s f l o wp r e v e n t i o n .]E-m a i l :x h o n g @i m d e .a c .c n

文章编号:1008-2786-(2009)4-501-09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谢洪

1,2

,钟敦伦2,矫震

1,3

,张金山

1,2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 要: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随着降雨的发生,地震重灾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对一些地震灾民安置点板房区造成了危害,累计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进一步加重了灾情。按照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区内的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其特征主要为:泥石流活动频率增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密度值多在2.0~2.3t /m 3之间;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降雨关系密切,活动范围还受地形因素控制,主要集中在龙门山等中高山区;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这样的区域选址恢复重建,实质上是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不稳定区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可供选择的场地极为有限。故恢复重建居民点时应因地制宜,尤其是岷江等江河峡谷区等地的居民点重建,宜保持当地居民传统的分散、多点居住的特点,而不宜于搞成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的居民点。这样既有助于场址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发生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重灾区2008年的泥石流活动显示,龙门山及邻近的邛崃山等山区因汶川地震的影响,泥石流已进入强烈活动时期。其强烈活动时间,可能持续10~30a ,甚至更长。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泥石流危害。

关键词:汶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灾害;活动特征;恢复重建;场地安全中图分类号:P 642.23 文献标识码:A

“5·12”汶川M s 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导致极震区瞬间山崩地裂、山河改观,激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落石及形成数以百计的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1]

,截止到2008-09-25T 12:00,造成

近46.2万人伤亡与失踪[2]

,同时还对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遥感资料分析,“5·12”地震当时,并没有激发泥石流。但其后,随着降雨发生,在地震灾区相继发生了泥石流,尤其是进入汛期后,在震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按照地震区内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其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地震后的泥石流,不仅对地震灾区的

恢复重建造成巨大困难,还造成了新的人员伤亡,导

致一批已重建的基础设施被毁,并迫使北川、彭州等县(市)的一些灾民临时安置点搬迁,进一步加重了灾情,使已逐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又一次次的被打乱。

1 地震重灾区震前的泥石流概况

2008-07-22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结果》,极重灾区县(市)10个,全部在四川省;重灾区县(市、区)41个,分布在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表1)。

表1 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县(市、区)名称

T a b l e 1 C o u n t y (c i t y ,a r e a )o f q u a k e -h i t

灾区类别所在省县(市、区)名称

极重灾区

四川

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

重灾区

四川

理县、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梓潼县、绵阳市游仙区、德阳市旌阳区、小金县、绵阳市涪

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广元市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甘肃文县、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陕西

宁强县、略阳县、勉县、

宝鸡市陈仓区

1.地震烈度线;

2.县(市、区)界;

3.泥石流强烈活动的县(市、区)

图1 汶川地震重灾区烈度分布和2008年有强烈泥石流活动的县(市、区)图

F i g .1 T h em a p o f s e i s m i c i n t e n s i t y o f q u a k e -h i t a r e a a n dc o u n t y(c i t y ,a r e a )o f t h e i n t e n s ed e b r i s f l o wa c t i v i t y i n 2008

由图1可知,地震极重灾区(地震烈度Ⅸ~Ⅺ

度)主要都集中在山高谷深的龙门山区,重灾区分布在龙门山及附近山区。受龙门山断裂带控制,龙门山走向呈N E -S W,这一区域历史上就是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多发区与危害严重区。据1997年出版的1∶100万《四川与重庆泥石流分布及危险度区划图》所示,极重灾区的山区均处于泥石流的最重度和重度危险区内,在“5·12”地震前已编

目的泥石流沟就有320条[3]

(表2),并且北川等县

城被判定为受泥石流威胁和危害的城镇[3-5]

。为论

述方便,本文把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合在一起统称重灾区。

2 泥石流的发育背景

. 松散固体物质

地震重灾区以龙门山区为中心。龙门山区泥石流的发育与地质条件能提供的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表2 地震极重灾区各县(市)在汶川地震前已编目的泥石流沟

T a b l e 2 C a t a l o g e d d e b r i s f l o wg u l l i e s i nc o u n t i e s (c i t i e s )o f q u a k e -h i t b e f o r e W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

县(市)名汶川北川茂县绵竹什邡平武彭州安县都江堰青川泥石流沟(条)

66

24

62

7

9

67

30

33

10

12

502山 地 学 报27

密不可分。

“5·12”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是龙门山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对该区域的地层发育起着控制作用。总体上,龙门山区地层发育较全,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区内上三叠统(T3)出露广泛,但一般发育都不完整,大部分地区缺失晚三叠世早期地层;发育有多套滑脱层,如志留系龙马溪群(S1l)和茂县群(S m x)、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等。三叠系的岩性主要是碎屑岩和变质碎屑岩,志留系主要由千枚岩、板岩等浅变质岩组成,岩性均较软弱;在汶川县三江乡至绵竹市清平乡之间,沿断裂带发育了大面积的澄江-晋宁期花岗岩和闪长岩等岩浆岩,岩性坚硬。较软弱岩石出露区,滑坡发育,且规模巨大,如茂县境内的周仓坪滑坡、汶川县青坡滑坡等等;坚硬岩石出露区,滑坡较少,崩塌、落石发育,偶尔也有大规模滑坡发育,如“5·12”地震在汶川映秀镇附近激发的老虎嘴滑坡、安县肖家桥滑坡等。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都江堰-安昌-江油断裂3条主干断裂构成。断裂带规模大,其西南起自泸定,往东北经天全、宝兴、都江堰、汶川、茂县、北川、青川至陕西宁强,长500余k m,宽150~200k m,总体走向N E40°左右,倾向N W,倾角50°~80°。断裂发育历史悠久,具有多期活动性,新生代以来又有新的活动,加剧了对岩体完整性的破坏。

龙门山区位于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部。在“5·12”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虽有活动,但强度较小,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地震震级为6.5级(1675年,汶川)。但邻近龙门山断裂带的岷江断裂地震活动的强度大,在茂县叠溪一带已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仅1976-08-16~23在松潘、平武之间,就连续发生7.2、6.7、7.2级地震3次[6]。自1169年以来,龙门山及邻近区域共发生震中烈度Ⅶ度以上地震4次、Ⅵ度地震13次[7]。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均较浅,对地表破坏作用强烈,尤其是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促进了崩塌、滑坡的发育,增加了沟道内松散固体物质的积累量。

地质背景决定了龙门山区供给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丰富,有利于形成泥石流。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山体震动,大量崩塌、落石、滑坡活动,使沟道内松散碎屑物质剧增,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优越的固体物质条件。

. 动力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重力地貌现象,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来源主要为地形相对高度提供的势能和势能转化的动能,以及暴雨径流提供的动能[8,9]。

2.2.1 地形高差

在地貌上,汶川地震重灾区主要处于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龙门山与四川盆地交接处界线分明,以都江堰-安昌-江油断裂为界,龙门山区在新构造运动期间以区域性断块抬升为主,强烈抬升使其犹如高耸的屏障挺立在四川盆地边缘,与四川盆地形成强烈的地貌反差。龙门山区除东部接四川盆地外,其西北部与岷山相连,西南部与邛崃山相邻,东北接米仓山西段摩天岭。因此,地震重灾区也部分涉及到了岷山、邛崃山、米仓山区和四川盆地。龙门山的高度,总体为中段高,山顶海拔2500~4000m,其中位于茂县境内的龙门山主峰———九顶山狮子王海拔高达4989m;西南段较高,山顶海拔一般2500~3500m,最高4000m左右;东北段较低,山顶海拔一般1500~2500m,最高3000m左右。岷江上游、涪江上游、沱江上游、嘉陵江上游穿行其间,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如都江堰宝瓶口水面高程仅720 m左右、沱江上游主要支流湔江在彭州市关口水面高程仅740m左右,谷底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大,坡陡流急,有利于山坡高处物质势能的释放和转化为动能,从而有利于泥石流发育。

2.2.2 暴雨

龙门山区及其附近区域是我国暴雨泥石流分布区,暴雨径流既是组成泥石流的水体成分,又是激发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

龙门山区的气象主要受东南暖湿气流控制。其东坡为迎风坡,雨量充沛,是四川省暴雨中心之一———鹿头山暴雨区所在地。从东南方向输送过来的暖湿气流,因受龙门山的阻挡抬升而形成降水,使龙门山的山前区域成为暴雨中心,而处于西部背风坡的岷江河谷区则雨水稀少,气候干燥。

以汶川北部、茂县、理县为例,由于处于降雨稀少的岷江干旱河谷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413~554m m,但日最大降雨量可达35~75m m;汶川南部、青川、平武属降雨量中等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1200m m,日最大降雨量达135~171m m;其余地区降雨极为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200 m m以上,其中,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州、都江

503

第4期 谢洪,等: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堰一带龙门山暴雨高值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200~2200m m,位于北川、安县、绵竹一带的降水高值中心区,其值达2500m m,一日最大暴雨量可高达176~324m m[10]。因此,高强度暴雨,往往激发泥石流。2008年地震重灾区由局地暴雨和区域性暴雨共同激发了大量泥石流。

3 泥石流的特征

汶川地震重灾区2008年的泥石流,有如下活动特征。

. 活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山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泥石流活动,北起九寨沟县、文县,南到宝兴县、石棉县,西起理县、黑水县,东至青川县、江油市,范围几乎遍及龙门山和邻近的邛崃山、岷山等山区;并且泥石流活动的持续时间长,从“5·12”汶川地震发生的当晚起,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表3)。

. 活动频率增高

“5·12”汶川特大地震主震过后,又长时间反复发生余震,余震也有不少达到强震级,对灾区的地表及各种设施造成了强烈地、反复地、持续不断地破坏,尤其加剧了对山坡稳定性的破坏,持续不断地诱发新的崩塌、滑坡、落石等山地灾害的发生,极大地增加了山区沟道的松散固体物质量,增强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使一些长时间没有泥石流活动的沟,泥石流不仅重新活动,而且活动的频率极高,特别是处于地震烈度Ⅹ~Ⅺ度极震区的泥石流沟。例如,汶川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镇牛圈沟(又称牛眠沟)支沟莲花心沟,地震瞬间激发的高速滑坡迅速解体并转化为碎屑流(照片1),冲出莲花心沟进入主沟,经实地考察及结合航片、地形图分析,堆积在主沟和支沟内的碎屑物质体积约180×104m3,极大地改变了牛圈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使这条近百年没有较大规模泥石流活动的低频率泥石流沟,转化为高频率泥石流沟。从“5·12”当晚开始,牛圈沟泥石流频繁活动,2008年仅导致沟口公路交通中断的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就发生了11次,其余小规模泥石流不计其数。据访问,几乎只要下稍大一点的雨,即发生泥石流。与牛圈沟泥石流活动类似的还有汶川银杏乡磨子沟、小沟、关山沟、麻柳槽沟,耿达乡三圣号沟、肖家沟(照片2,3),彭州市龙门山镇狮子包沟、谢家店子沟、白果坪沟(照片4),崇州市苟家乡火石沟(照片5),等等。

. 暴发点多,规模不一,流体性质较单一

地震重灾区除上列沟暴发了大规模、较大规模的沟谷泥石流外,由于山坡上普遍堆积了地震震动形成的松散固体物质,在降雨的激发下,还暴发了大量难以计数的小规模山坡型泥石流,仅汶川映秀镇至卧龙镇约50k m长的渔子溪两岸,就有大小40多处泥石流活动。据实地考察区域汶川、茂县、黑水、松潘、彭州、都江堰、什邡、北川等地所见,就密度而论,泥石流的流体性质相对较单一,一般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密度值多在2.0~2.3t/m3之间。

. 极震区成片活动,且规模大

汶川映秀镇、银杏乡、耿达乡,都江堰龙池镇、虹口乡,彭州龙门山镇,北川擂鼓镇、曲山镇等Ⅺ度极震区,泥石流成群暴发,如汶川映秀附近的牛圈沟、沙子坡北沟、关山沟、小沟、黑岩洞磨子沟、清水沟等沟泥石流连片暴发;彭州龙门山镇从东林寺到海汇桥约12k m公路沿线就有13条沟暴发泥石流,密度达1.1条/k m;北川擂鼓镇磨房沟、赵家沟、大安山沟,曲山镇魏家沟、王家沟、席家沟、米石沟,等等,数十条沟暴发泥石流。这些沟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普遍大。说明极震区山体破坏剧烈,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对泥石流发生的促进作用强烈。

. 活动多集中在极小流域

泥石流活动多集中在流域面积≤5k m2的小流域,尤其是集中在≤3k m2的极小流域,而5k m2以上的流域较少暴发泥石流。例如上述龙门山镇暴发泥石流的13条沟,流域面积为0.13~3.56k m2,其中仅1条沟(青杠沟)的面积>3k m2,只占总沟数的7.7%。说明3k m2以下的极小流域,泥石流对地震的敏感性极强,响应强烈。但另一方面,因支沟泥石流把大量固体物质堆积在主沟内,预示着流域面积较大(5k m2至数十k m2)的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因此,对下一步大、小泥石流沟泥石流齐发带来的严重危害要做好应对准备。

. 活动多集中在软质岩石出露区

除映秀附近少数区域泥石流在花岗石、闪长岩等硬质岩石区强烈活动外,其余区域,如岷江支流渔子溪的耿达-卧龙段,彭州市的湔江(沱江上游)上游段,安昌河(涪江支流)支流苏保河上游段,什邡市金河(沱江上游)上游段,北川县的湔江(涪江支流)等,泥石流活动区域出露的岩石主要为千枚岩、板岩、岩屑砂岩、泥质灰岩、砂质页岩、页岩等软质岩

504山 地 学 报27卷

表3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部分泥石流活动及灾情统计

T a b l e3 D e b r i s f l o wa c t i v i t y a n d i t's d a m a g e i nt h e a r e a s h i t h a r d e s t b y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 i n2008日期地点主要灾情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牛圈沟“5·12”汶川地震当晚暴发泥石流,冲毁房屋、农田。

5月12、13、17日四川汶川县雁门乡“5·12”汶川地震当晚,通山寨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淤塞沟道,淤埋农田,其后又相继暴发泥石流。

5月15日四川宝兴县硗碛夹拉村3处发生泥石流,冲毁房屋,堵塞河道,使200多人无家可归。

5月17日甘肃文县县城关家沟泥石流冲埋汽车4辆,冲毁房屋46间,冲断光缆线路5处,毁坏耕地17.3h m2。

5月18日四川崇州市苟家乡、彭州龙门山镇苟家乡火石沟泥石流冲毁10余农户房屋和3座桥梁;龙门山镇白果坪沟等泥石流淤埋公路。

5月24日四川石棉县草科乡泥石流摧毁数间民房及1座小水电站。

5月下旬四川汶川映秀镇、银杏乡牛圈沟、磨子沟、小沟、关山沟等暴发泥石流,堵塞岷江。

6月8日甘肃文县临江乡东风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G212线多处被阻断,威胁6个村3380村民和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60余名官兵驻地安全。

6月11~12日四川九寨沟县保华乡、永乐镇、黑河

乡、陵江乡等

17处发泥石流,损毁S301线17.6k m、村道约5k m。

6月13日甘肃文县石坊乡泥石流淤塞房屋、G212线、农田等。

6月14日四川汶川县耿达乡瓦厂沟、黄家沟等泥石流掩埋公路200多m,阻塞河道,威胁3个村1000余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6月15日四川平武县平通镇泥石流淤埋道路和村民的粮食。

6月16日四川茂县石大关乡两河口山坡泥石流淤埋G213线,阻断汶川通往外界的生命线。

6月中旬、下旬四川汶川雁门乡通山寨沟多次暴发泥石流,堵塞沟道,淤埋农田和乡村公路。

6月30日甘肃文县泥石流导致G212线文县至武都段中断;临江乡马桑沟、东风沟等多处暴发泥石流灾害,一辆客车被淤埋。

6~9月四川理县杂古脑镇至桃坪乡段G317线,多次、多处被泥石流阻断。

7月13~14日四川彭州市小鱼洞镇、龙门山镇等多条沟暴发泥石流,阻断公路,14日进入银厂沟查看灾情的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和部分官兵被困。

7月27日四川都江堰市龙池乡、虹口乡泥石流阻断公路,堵塞河道,威胁居民安置点安全。

7月31日四川石棉县草科乡泥石流卷走1辆小汽车,5人遇难,公路等设施多处受损。

7~9月四川汶川县映秀镇、银杏乡、耿达乡、

卧龙镇等

牛圈沟、麻柳湾沟、关山沟、磨子沟等岷江支沟相继多次发生泥石流,其中磨子沟和

关山沟泥石流多次堵断岷江形成堰塞湖,仅牛圈沟阻断G213线的泥石流就有11

次之多;岷江支流渔子溪映秀至卧龙段,被泥石流堵断形成大小10多个堰塞湖。

8月20~21日四川黑水县麻窝乡,九寨沟县漳扎镇

牙扎村,汶川县雁门乡,理县薛城乡、

蒲溪乡等,茂县凤毛坪等

麻窝乡牙窝村泥石流冲走1人,冲垮民房1幢,损毁村道13k m;漳扎镇牙扎村因泥

石流3人失踪、9人受伤、28户房屋受损;雁门乡萝卜寨南沟、通山寨沟等泥石流阻

断G213线和乡村公路;理县薛城乡、蒲溪乡等地泥石流阻断G317线;G213线凤毛

坪段被泥石流阻断。

8月28日四川青川县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

泥石流及山洪使10余人死亡或失踪,36个乡镇近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泥石流涌

入红光乡乡政府大院及附近民房内,100多间居民房被泥石流冲垮。

9月5日甘肃文县泥石流阻断公路等。

9月20日四川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

县等的山区乡镇

不同程度都有泥石流活动,其中彭州市新兴镇狮山大桥桥头,山坡泥石流将桥头完

全淹没,并冲毁附近的房屋。

9月22~24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北川县曲山镇、

擂鼓镇、陈家坝乡等,安县永安镇等,

平武县平通镇等,青川县,彭州市龙

门山镇等,绵竹市、什邡市、江油市、

都江堰市的山区乡镇等

泥石流大范围活动,房屋、公路、电力线路等大量被毁。都江堰通往汶川的生命

线———都汶公路再次中断;汶川映秀镇牛圈沟泥石流致死1人;北川县数十条泥石

流暴发,造成9人死亡、35人失踪、340人受伤,其中擂鼓镇柳林板房区受泥石流危

害,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迫使2000多名受灾群众再次搬迁;泥石流和山洪使在北

川县抗震救灾的二炮某部41名官兵和39名群众被困2天2夜;安县、平武县、江油

市等死伤39人。

注:表中资料部分为实地考察所得,部分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四川在线、四川新闻网、搜狐网、新浪网等。505

第4期 谢洪,等: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石,反映出软质岩石出露区对地震泥石流更为敏感。. 活动范围与降雨关系密切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震区逐渐进入汛期,降雨增多,处于山区的地震重灾区陆续普遍出现泥石流活动,尤其是9月22~26日,地震重灾区持续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激发了大范围的泥石流活动。据气象部门的资料[11],22日20时~28日08时江油的马角坝、雁门,青川、青川竹园,绵竹汉旺,累计降雨量分别为546.4m m、438.7m m、288.3 m m、336.0m m、373.8m m;北川9月22日08时~27日08时累计降雨614.3m m。23日20时~24日20时盆地西部的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5市出现区域性暴雨,其中北川、江油等县(市)降了大暴雨,北川24h降雨量达334.7m m。25日20时~26日20时绵阳、成都、德阳、广元等6市出现区域性暴雨,共有32个县(市)降了暴雨。这次持续区域性暴雨在北川、江油、平武、绵竹、什邡、汶川、彭州、都江堰、崇州等地震重灾区激发了大范围的泥石流活动。

. 活动范围受地形控制明显

地表破碎、切割强烈、坡陡沟急、相对高度大的区域,地震为泥石流活动提供的松散固体物质多[12],地形为泥石流活动提供的能量大,有利于泥石流下泄。因此,泥石流的活动除与地震烈度相关外,还与地形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表现明显。龙门山等山区的地形差异大,以中高山为主,相对高度一般达1000~2500m,如汶川县、茂县、理县以及彭州与崇州2市的山区等,泥石流频繁活动,规模较大,危害严重;而四川盆地边缘和外围的低山区及盆地丘陵区,相对高度一般在500m以下,丘陵区甚至在200m以下,如同样在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区内的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元坝区,旺苍县,梓潼县,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苍溪县,中江县,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康县,成县等,泥石流活动微弱或基本无泥石流活动。

. 危害形式多样

泥石流以多种形式造成灾害,使当地群众继遭受“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再次受到重创。

3.9.1 冲毁和淤埋

泥石流冲毁和淤埋其流路上的各种设施(照片6),特别是对其流路上的居民住房和灾民安置点危害极大,并造成了新的人员伤亡,如9月下旬北川县的部分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板房区等遭受了泥石流冲、淤危害,导致伤亡和失踪达417人(见表1);再如,汶川县耿达乡龙潭村三圣号沟口8户村民未被地震震垮的房屋,都被5月下旬的几场泥石流冲毁或淤埋(见照片2)。另外,泥石流多处、多次冲毁和淤埋刚刚恢复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给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带来极大困难。

3.9.2 堵塞主河

在汶川县映秀镇、银杏乡、耿达乡、卧龙镇,彭州市龙门山镇,崇州市苟家乡等地震重灾区的多条沟泥石流暴发时曾短暂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危害与威胁主河上下游沿河各种设施的安全。如银杏乡磨子沟泥石流堵断岷江成湖,水位迅速上涨,最高涨幅达12m左右,形成淹没灾害,一碗水村19户村民的房屋被淹没在江水之中;在堵塞体溃决后,大量由泥石流带入岷江的石块仍然堆积在河床上,抬高了沟口段河床和岷江水位(照片7),使河边的村庄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照片8)。再如,9月下旬,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右岸泥石流阻断泄流槽入口河道,使堰塞湖水位上升数米,平武县文家坝堰塞湖泄洪道被泥石流堵塞等,均对下游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4 结论与讨论

1、泥石流活动频繁、危害严重。2008年地震震中及附近的汶川、茂县、理县、彭州、崇州、什邡、绵竹、北川、平武、青川、文县等地泥石流频繁发生;地震重灾区因泥石流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伤亡惨重。惨痛的教训再一次警示我们,对地震过后的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决不能轻视。

2、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提醒我们,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不管是临时安置点还是永久性居住区,都必须高度重视选址工作,一定要避开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的危险区。北川擂鼓等地的临时安置点,因处于泥石流危险区而惨遭泥石流危害,造成房毁人亡的教训,应该深刻吸取。

3、汶川地震重灾区,尤其是烈度Ⅸ度及以上的龙门山区等区域,本身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不稳定区域,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历来十分发育,“5·12”特大地震对山坡稳定性造成强烈破坏后,必然极大地促进其持续活跃、加大规模与危害。在这样的区域内选择恢复重建的场地,实质上是在不稳定区内选择相对稳定区,这种相对稳定区类似安全岛,不可能有大块安全的场地供建设使用。

506山 地 学 报27卷

507第4期 谢洪,等: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因此,恢复重建居民点时,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尤其是岷江和其他江河峡谷区等地的居民点,宜保持当地居民传统的分散、多点居住的特点,而不宜于搞成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的居民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场地安全选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发生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4、2008年在汶川地震的高烈度区内,有一些泥石流沟内尽管松散固体物质已非常丰富,但泥石流并没有活动,如汶川县的佛堂坝沟、桃关沟、罗圈湾沟、古溪沟、大溪沟、七盘沟,等等,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暴雨未能到达这些沟的泥石流形成区;二是雨量不够大,不足以激发泥石流,因为这些沟内的松散固体物质粒径十分粗大,如佛堂坝沟、桃关沟、七盘沟等,虽已有多处大规模崩塌堵塞沟道,但崩塌石块太大,一般的暴雨径流难以启动其形成泥石流。对这类沟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决不能放松警惕,其一旦暴发泥石流,往往是大规模或特大规模的[13],危害极大。因此,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除要警惕那些已发生过泥石流的沟再发泥石流造成危害外,更要警惕类似上列的2008年泥石流暂未活动的沟泥石流的危害。

5、汶川地震震级大,烈度高,余震持续时间长,对山坡稳定性破坏剧烈,龙门山及邻近的邛崃山等山区的泥石流因此从2008年开始,进入一个强烈活动的时期,时间可能持续10~30a,甚至更长。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作好长期抗御泥石流的准备。在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泥石流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

[1]X i e H o n g,W a n g S h i g e,K o n g J i m i n g.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 o u n t a i nh a z a r d s i n d u c e db y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o f M a y12i nWe n-

c h u a n,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 M o u n t a i nS c i e n c e,2008,26(4):396

~401[谢洪,王士革,孔纪名.“5·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J].山地学报,2008,26(4):396~401]

[2]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f i c e o f t h eS t a t eC o u n c i l o f C h i n a.S i c h u a nWe n c h u a n

e a r t h q u c kr e l i e

f w o r kp r o

g r e s s(o nS e p t e m b e r25)[E B/O L].

h t-

t p://w w w.512g o v.c n/G B/123057/8107719.H T M/[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9月25日)[E B/ O L].人民网,h t t p://w w w.512g o v.c n/G B/123057/8107719.

H T M]

[3]Z h o n gD u n l u n,X i eH o n g,W e i F a n g q i a n g,e t a l.M a po f D e b r i s

F l o w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D a n g e rD e g r e e D i v i s i o n i n S i c h u a n a n d

C h o n g q i n g a n dI t sM a n u a l[Z].C h e n g d u:C h e n g d uC a r t o g r a p h i c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1997[钟敦伦,谢洪,韦方强,等.四川与重庆泥石流分布及危险度区划图(1∶100万)及说明书[Z].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7]

[4]X i eH o n g,We i F a n g q i a n g,Z h o n gD u n l u n,e t a l.A r e s e a r c ho f C h i n a

m o u n t a i nt o w n sd e b r i s f l o wa n dn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m e a s u r e s[R].C h e n g d u:I M H E,C A S,2000[谢洪,韦方强,钟敦伦,等.中国山区城镇泥石流及非工程减灾措施研究报告[R].

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0]

[5]X i eH o n g,Z h o n gD u n l u n,We i F a n g q i a n g,e t a l.D e b r i s f l o wh a z a r d s

a n dt h e i r f o r m a t i o nc a u s e s i nm o u n t a i nu r

b a na r e ao f C h i n a[J].

J o u r n a l o f M o u n t a i nS c i e n c e,2006,24(1):79~87[谢洪,钟敦伦,

韦方强,等.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J].山地学报,

2006,24(1):79~87]

[6]X uJ u n m i n g,T a nWa n p e i.E a r t h q u a k e t r i g g e r e dd e b r i s f l o w s i nt h e

S u n g p a n-P i n g w uo f A u g u s t1976i n S i c h u a n[A].I n:C h e n g d uI n-s t i t u t eo fG e o g r a p h y.D e b r i sF l o w(N o.3)[C].C h o n g q i n g:

C h o n g q i n gB r a n c h o f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L i t e r a t u r eP r e s s,

1986:67~75[涂俊名,谭万沛.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泥石流

[A].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泥石流(3)[C].重庆: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67~75]

[7]C h e nX i a o q i n g,L i Z h i g u a n g,C u i P e n g,e t a l.E s t i m a t i o no f s o i l e r o-

s i o nc a u s e d b yt h e5·12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J].J o u r n a l o f M o u n t a i nS c i e n c e,2009,27(1):122~127[陈晓清,李智广,崔鹏,

等.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水土流失初步估算[J].山地学报,

508山 地 学 报27卷

2009,27(1):122~127]

[8]I n s t i t u t eo f M o u n t a i n H a z a r d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C A S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D e b r i s F l o w [M ].C h e n g d u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o f S i c h u a n ,1989:60,119[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研究与防治[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0,119]

[9]X i eH o n g ,L i uS h i j i a n ,Z h o n gD u n l u n .E n v i r o n m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o f

d e b r i s f l o w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l o w e r r e a r c h e so f t h eJ i n s h a n j i a n g R i v e r ,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A ].I n :I n i s t i t n e o f M o u n t a i nH a z a r d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 S c i e n c e s a n dM i n i s t r y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D e b r i s F l o w (4)[C ].B e i j i n g :S c i e n c eP r e s s ,1995:26~31[谢洪,刘世健,钟敦伦.四川境内金沙江下游泥石流发育背景[A ].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4)[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6~31]

[10]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S i c h u a nG r o u n dC l i m a t i c

D a t a Y e a r a f t e r Y e a r V a l u e [Z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1983:193~218[四川省地面气候资料累年值(1951-1980)[Z ].成都:四川省气象局行政处,1983:193~

218]

[11]S i c h u a n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o r y .T h ew e a t h e r r e p o r t 6t hi s s u e :

S i c h u a nb a s i n s o n S e p t e m b e r 22-26p r e s e n t t h e l o n g -e n d u r i n g r a i n -s t o r ms y n o p t i c p r o c e s s [R ].2008-09-28[四川省气象台.天气报告第6期:四川盆地9月22~26日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R ].2008-09-28]

[12]Z h o n gD u n l u n .A t r i a l d i s c u s s i o no ne f f e c t o f e a r t h q u a k eo nd e b r i s

f l o wa c t i v i t i e s [A ].I n :C o l l e c t e dP a p e r so nD e b r i sF l o w (N o .1)[C].C h o n

g q i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T

i t e r a t u r e P r e s s C h o n g q i n g B r a n c h ,1981:30~35[钟敦伦.试论地震在泥石流活动中的作用[A ].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泥石流论文集(1)[C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1:30~35[13]X i e H o n g ,Z h o n gD u n l u n .F e a t u r e sa n dr i s kz o n a t i o no f d e b r i sf l o w

i nF u t a n g b aR a v i n e o f We n c h u a nC o u n t y o f t h e M i n j i a n g R i v e r [J ].T h e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G e o l o g i c a l H a z a r d a n d C o n t r o l ,2003,14(4):30~32,53[谢洪,钟敦伦.岷江上游汶川县佛堂坝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分区[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4):30~32,53]

D e b r i s F l o wi nWe n c h u a nQ u a k e -h i t A r e a i n 2008

X I EH o n g 1,2

,Z H O N GD u n l u n 2

,J I A OZ h e n 2,3

,Z H A N GJ i n s h a n

1,2

(1.K e y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 o u n t a i nH a z a r d s a n dS u r f a c e P r o c e s s e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C h e n g d u 610041,C h i n a ;

2.I n s t i t u t e o f M o u n t a i n H a z a r d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M i n i s t r y o f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C h e n g d u 610041,C h i n a ;

3.G r a d u a t e S c h o o l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B e i j i n g 100049)

A b s t r a c t :O n M a y 12,2008,W e n c h u a n e a r t h q u a k e h a p p e n e d .I n q u a k e -h i t a r e a ,w i t h r a i n f a l l o c c u r r e d a f t e r 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i nm i d d l e -h i g hm o u n t a i na r e a s w e r ec o m m o nt o m a n y d e b r i s f l o wh a z a r d s h a p p e n e d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s o m e o f t h e v i c t i m s o f 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d a m a g e c a u s e d b y t h e s i t e ,c a u s i n g c a s u a l t i e s (i n c l u d i n g m i s s i n g )o f m o r e t h a n 450,f u r t h e r a g g r a v a t e d d i s a s t e r s b y d e b r i s f l o w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a n d d e b r i s f l o wa c t i v i t y o f t i m e s e q u e n c e ,t h e a r e a o f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e a r t h q u a k e d e b r i s f l o wa f t e r e a r t h q u a k e .W i t hi n c r e a s e df r e q u e n c yo f d e b r i s f l o wa c t i v i t i e s ,s c a l e ,t h e o u t b r e a kp o i n t s i z e ,w i t hs t i c k yf l u i d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e b r i s f l o w r a n g e o f a c t i v i t i e sa n dr a i n f a l l c l o s er a n g e ,a l s ot e r r a i nf a c t o r sc o n t r o l ,m a i n l y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L o n g m e n s h a n M o u n t a i n s w h e r e i s m i d d l e a n d h i g h m o u n t a i n a r e a s ,e t c .;d e b r i s f l o w h a z a r d s a r e d e s t r o y e d ,d e p o s i t i o n a n d b u r i e d a n d d a m m i n g r i v e r a v a r i e t y o f f o r m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w o r s t -h i t a r e a s s u c h r e g i o n a l l o c a t i o n a r e a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 e s s e n t i a l l y i nu n s t a b l e a r e a s r e l a t i v e l y s t a b l e a n d s a f e c h o i c e o f v e n u e s e l e c t i o ni s l i m i t e d .S o t h e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e s p e c i a l l y r e s i d e n t i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M i n j i a n g R i v e r v a l l e y ,a n d o t h e r s i m i -l a r r e g i o n s ,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 o f l o c a l r e s i d e n t s i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d i s p e r s i o n ,m o r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l i v -i n g ,a n d n o t t o g e t i n t o a l a r g e r s c a l e o f 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 ,s l i c e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n o t o n l y b e n e f i c i a l t o s i t e s a f e t y l o c a -t i o n ,a n d c a n a v o i d l a r g e -s c a l e d e b r i s f l o w ,l a n d s l i d e ,c o l l a p s e ,m o u n t a i n t o r r e n t d i s a s t e r w h e n s u c h l a r g e c a s u a l -t i e s .E a r t h q u a k e -h i t a r e a i n 2008,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L o n g m e n s h a n M o u n t a i n s a n d a d j a c e n t Q i o n g l a i s h a n M o u n t a i n s a r -e a s ,e t c ,d u e t o e a r t h q u a k e d e b r i s f l o wh a s e n t e r e d i n t e n s e a c t i v i t y .T h e s t r o n g a c t i v i t y t i m e ,p o s s i b l y c o n t i n u e s 10-30y e a r s ,e v e n l o n g e r 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 ,w e s h o u l d h a v e e n o u g h a t t e n t i o n t o d e b r i s f l o w .I n m a y e n c o u n t e r i n t h e a r e a o f d e b r i s f l o w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m u s t s t r e n g t h e n p r e v e n t d e b r i s f l o wh a z a r d s p r e v e n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K e y w o r d s :W e n c h u a n q u a k e -h i t a r e a ;d e b r i s f l o wh a z a r d s ;a c t i v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i t e s a f e t y

509

第4期 谢洪,等: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媒体眼中的汶川地震报道

媒体眼中的汶川地震报道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各新闻媒体都对事件做了详细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家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信息发布非常及时,信息的透明度很高,内容丰富和全面。文章主要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央视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周之内的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汶川地震报道对今后灾难新闻报道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媒体;汶川地震;内容分析;传播效果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特大地震。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1900亿元。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央电视台迅速反应,几乎是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不问断直播。此后,每一个中国的电视观众和公民就一直守在电视机旁,密切关注着关于地震救援的一切信息;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大众传媒对此次灾难事件的报道的关注也开始于直播启动的一刻。通过对5月12日至5月28日中央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体灾难报道文本的观察,本文认为,中央电视台对此次地震灾害的报道过程表明,中央电视台对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具有样本意义,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紧急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一支强大的救援力,而这种救援力是透过电视的信息传播力体现出来的。在这一场灾难报道中,央视在信息传播方面凸显了信息公开、透明、及时的特点①。由于电视报道中的视频形式我们无法用文本加以阐述,因此本文分析的地震的新闻报道主要采用央视网中的新闻。 央视在此次汶川地震中的报道和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了学者研究的成功的案例。因此,笔者也将综合国内相关学者对央视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分析得出自 ①陆侠:《人民时评:灾难申凝聚沉着的力量》,http//opinion.people.com.cn/GB/723001 2.html

不能忘却的记忆(汶川地震日记)

不能忘却的记忆 汶川地震后,我一直没心情写什么。今天我整理了近段时间的日记,谨以献给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生命和失去家园的人们,献给那些在抗灾一线的英雄们!——题记 2008年 5月12日星期一天气:晴 下午,我在党校旁听一个朋友的书法美学专题讲座,两位朋友发来短信,问我感觉到地震没?有没有被吓倒。 真的发生了地震吗?中午两点半左右,我在网上查资料,电脑屏幕抖闪得厉害,凳子开始摇动,我以为是风把凳子吹动了,便起身看看窗外,可艳阳正盛,没有风。我坐在凳子上,风怎么能吹动凳子呢?我陡然意识到地震,震动持续了一分多钟才停,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没有离开家。 傍晚,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视。真的发生了地震——四川汶川7.8级地震,四川、甘肃、云南、湖北、北京都有很强烈的震动,电视里公布了当天的灾情:死亡3000至5000人,房子倒塌无数,伤无数。这是一场不可预测的灾难,人们没有丝毫的防备,没有意识到危险和死神突然的降临,可怕的天灾! 我给四川南充的一个朋友打去电话,问她是否安好,她说离汶川较远,受地震震动波及,家里的电器部分损坏,家人都安然无恙,只是受了很大的惊吓。我安慰她保重,她说我们彼此保重吧。 地震发生在中午,学校里的学生正在上课,地震让很多幼小的生命压在废墟下,看着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我的泪水不由自主流下,我为那些见不到今晚的星星,见不到明天太阳的生命而泣!时钟指向十二点,我没有睡意,那些在废墟地下的生命该怎样度过这个不眠之夜?! 我一夜无眠。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天气:晴 只要在家,电视总开着,我看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关注着汶川地震的灾情。 今天死亡的人数在上升、伤员人数在上升、失踪人数在上升、被救助的人数在上升、参与救助的人数也在上升。解放军、消防、武警、空降等官兵,医务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奔赴救灾第一线,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用火车、飞机送达成都,迅速被运到都江堰、北川、绵阳、德阳等受灾严重的震区。余震不断,大雨倾盆,天气恶劣,导致山体滑坡,大量的滚石从天而降,给救援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县,成了一坐“孤岛”,通讯不通,道路阻塞,不明其内的伤亡情况,人们心急如焚。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的努力。”这是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声音,给受灾人们无限的希望,给了救援人员无限的动力。 年近古稀的总理在地震发生了四小时后赶到了灾区,在飞机上还发表了重要的抗灾动员讲话。温总理在都江堰看望和安慰受灾群众,当他看到一个被救助出来的小女孩哭个不停,他亲了亲孩子的脸,又对那些失去家园,失去亲人而哭泣的灾民说:“别哭,别哭,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当他看到那些依然压在废墟下的许多学生还没救出时,总理哭了,看到这个场景,我也哭了,中国人都哭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距离汶川大地震已逾整月。这一个月,灾区人民饱受磨难和痛苦,全国人民及世界人民都在关注汶川这以前并不知名的城市。这一个月,所有的灾区人民经历着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却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一个月里我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感恩”……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危难时刻,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发挥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能量,彰显出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展示出我们党的组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先锋队形象。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在危急关头迅速行动,就地组织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实施救援,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所有受灾群众感受到党组织无处不在,体会到党组织最可依靠。危难之中,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一切,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受灾群众不抛弃、不放弃,使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医生一定不能离开病人!”在人们惊慌失措逃避地震的时候,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党总支全体成员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短短十几分钟,带领医护人员迅速把百余名患者和部分病床转移 1 / 13

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 存在问题的分析 4了早间、白天和晚间三个时段,分别任命了三个直播总导演,整个新闻中心各部门的新闻资源,一律通过这三个时段推出。为了保证各个部门的利益协调,在直播期间,新闻中心每天晚上8 点都要召开由新闻中心主任主持的直播新闻会议,总结当天的直播,讨论第二天的直播内容,协调各个部门工作,发现问题,在会议中直接解决。这样一个联席会议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工作模式已经被固定下来,在将来其他的重大事件直播中将继续发挥作用。关于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媒体同仁和研究者多已详述,本文不再展开论述。笔者想强调的是,虽然央视新闻频道在汶川地震直播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下面试就观念、报道方式和体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改进今后工作。 一、新闻观念在直播中调整,但仍需提升 5 月12 日地震发生当天,由于事发突然,央视新闻中心的记者虽然集结赶往灾区,但由于成都机场临时关闭,许多记者都滞留在北京,前方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新闻频道在当天下午的直播中,以连线前方地方台和其他媒体的记者为主,随后当天晚上的直播,地震专家被请进演播室,开始对地震发生的原因、震级、防震知识等方面进行专业解释。这都是可以接受的组合方式。但是,随后几天,随着记者陆续抵达震区,后方直播的演播室形式,却没有及时调整,还是以主持人和专家在演播室访谈,加以前方记者的连线,但似乎仍然以演播室为主体,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突发事件的直播,到底是以演播室的直播为主,还是以方新闻现场的直播为主?如果回顾央视过去的直播,无论是对非突发事件直播(如香港回归十周年)还是对突发事件直播(如雪灾报道),其主要模式都是演播室内主持人加专家,辅助前方记者的连线和小专题片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好处,从主持人的角度讲,有专家在场,直播更容易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又包括时间控制和内容控制。如果演播室内没有专家,无论对主持人,还是前方记者,还有整个直播支持系统的要求,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由于这种大规模长时间的直播,对于央视来说,也是头一次,因此,在最初的几天,整个直播系统还是下意识地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形式,但是很快,新闻中心的决策层发现,这种模式观众不接受。在直播开始的几天,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数据都是第二天就能拿到,经过对分钟收视率的研究发现,每到连线前方记者或者播放新闻短片的时候,收视率都成冲高曲线,而一到演播室专家访谈,收视率立即下降。其实这个规律本身也非常好理解,在当时,观众迫切地希望了解灾区现场的信息,而专家身处后方,对前方信息的了解程度,和普通观众在同一层次上,而知识性和背景性的信息,很快在第一时间就完成了传播,我们的专家又不敢对来自前方的信息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读。由此,观众流失势在必然。有鉴于此,从直播的第五天开始,新闻中心的领导直接命令播出线的负责人,没有特殊的理由,不再请专家进演播室。这一转型,可以说是对央视新闻中心直播观念的一次颠覆。这意味着,整个直播逐渐转为以前方信息为主要内容,后方的演播室,只是一个信息的采集者和调度者。此其一。其二,在直播中,大量来自前方的信息都是以直播的形式完成的,包括记者的连线、现场的采访和画面,尤其是记者连线的直播形式,被大量广泛使用。但是,新闻直播,到底是对记者的直播,还是对现场的直播?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直播的前期,记者刚刚抵达现场,所拍的素材很难及时传回后方进行编辑整理。所以,来自前方的信息多数都是靠记者的连线口述完成,连线的频繁使用可以理解。但是,随着直播的深入,记者的连线仍然大量地使用,即便在直播一个新闻现场,例如正在抢救一个被埋的幸存者,整个过程也是以记者的叙述为主体,而新闻现场反而成了次要信息,从观众的角度看,记者在现场的行为过于积极。这种过于积极的介入,在有的时候,反而成了观众充分获取现场信息的障碍,而不是帮手。如果我们回顾整个地震直播,可能很难有一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性现场直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 《80后最牛志愿者》节目中,来自成都双流县的志愿者尹春龙今年20出头,去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赶到灾区,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凭借个人力量打通一条“生道”,使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后来,尹春龙又参与了万人搜寻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任务,并将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的遗体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龙被网友们誉为“最牛80后志愿者”。 然而,尹春龙因为救灾,荒废了自己的蘑菇大棚,急需技术支持和社会帮助。身在北京的时装设计师马艳丽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成都帮助尹春龙申请绿色种植认证,并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实现尹春龙的产业经营梦。 《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节目中,今年61岁的沈翠英老人,拍卖了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所得450万元全部用于重建都江堰柳街小学。沈翠英频繁前往都江堰,建立专项基金资助灾区困难家庭,成立公司帮助都江堰企业恢复生产,被大家称为“最牛退休女教师”。沈翠英老人的心愿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香港艺人应采儿为沈奶奶的事很受感动,得知柳街小学因地震图书被毁,便通过四川卫视联系四川文轩集团为柳街小学捐赠900多册图书,将沈奶奶的爱心接力传递开来。 《大爱情缘跨越千里》讲述的是去年大地震中东北三省第一位带物资挺进灾区的周家代。周家代在得知汶川灾情后,曾带着自己的司机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长途跋涉,为当地百姓送去了粮油。时过一年,除了周家代本人,周妈妈也一直非常想去汶川看一看。于是知名演员房子斌专程赶往大庆接周妈妈去汶川看望灾民,帮助其完成心愿,并同周妈妈一起看望了地震中被救出的手指部分被截但仍乐观生活的小学生邹红梅。 节目中讲述的只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中的代表,还有千千万万名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们在默默的奉献着,对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节目制片人周小姐说:“一年来,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时刻守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们已经从外乡人变成了四川人。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人文社科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2期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口程莹琦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6级上海200000)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均有明显震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管理过程中足够强的危机意识、较高的救援效率、公开透明的信息处理、全方位的社会动员以及全面及时的灾后处理,让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得到高度认可,让西方媒体感觉到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 关键词:汶川地震政府形象危机处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数万人遇难,直 接严重受灾地Ⅸ达lO万、P方公里。地震发生后,中闷政府迅速启动 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动员全围力量投入救灾工作,包括囡家丰席胡锦 涛在内的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 告宣布,2008年5月19几至2l门为全国哀悼日,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下半旗志哀。与此同时,奥运吊火传递也暂停三天。新闻媒体对汶川 大地震进行了全方位的直播报道。 一、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 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 评价。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丰 观评判的影响.同时同政府自身形象的设计又有直接关系。它是政府 的理念、行为及效粜的集中综合表现。因此,一个政府耍想获得好的 社会评价,颦造出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首先自身行为优良,努力做好 决策科学化、管理民卡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才 能存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政府形象的最终形成,不仪取 决丁.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j.公众的丰观感觉与评价, 只有通过公众的自我感知和内心体验所认同和赞誉的政府形象,才是 良好的政府形蒙。 二、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是巨人的,在危机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职能之一,有了良好的形象,就能取信于民。更好 发挥协调作用,实现有效的传播与管理,良好的政府彤象是政府实现 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基础。 (一)公共危机是对政府形象的考验。 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 政治经济稳定发展,是政府的职能。当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置结果的 好坏、不仅是考验政府能力,即预见能力、紧急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应急对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ffii且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如果危机顺利化解,标志着政府有较高的处理危机能力,政府良好的形象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 (二)公共危机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创造了机遇。 危机具有非预测性和破坏性,它给社会造成人面积灾难和损失, 使事件本身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政府在面对危机的同时 快速响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恶化,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信息,加 强与公众的沟通等正面积极措施,就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但是 危机的发牛往往会暴露现自.制度和机制的不足之处,所以,政府要以 处理公共危机为契机,找到/fi足之处,尽快弥补和改善,从而使自己的 能力有所提高,完善和重嘞政府形象。 三、危机中政府所塑造的良好形象 在这次地震危机中,政府的积极行动把中华民族凝聚了起来,给 在震火中受难的人们提供J,强有力的坚实后盾。中国政府的行动不 仅感动了国内民众,也打动了一些对中国百般挑剔的两方媒体,转变 了以往惯有的报道摹调,对灾区充满了挂虑,对中困政府则足褒奖有加。政府抗击危机方面的信心,占领信息士导权,争取百姓的信任,以 及赢得陶际信脊方面。人人提升了政府形象。 (一).亲民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官员亲临事发现场,在 第一时间与民众零距离接触,安慰、鼓励并给与支持和帮助。围家主 席胡锦涛等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温家宝在地震发,l三后仅 仅几个小时就乘匕机赶往灾Ⅸ,存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个接一个地 走访受灾乡镇,如果道路受阻就坐直升机”空降”灾区,为灾区人民带去 安慰,并向他们保证政府会提供更多帮助。国家领导人情系百姓、心忧民生的感人场面不仪舒缓了公众的紧张情绪、稳定了民心、给公众 带来J,温暖和力量,而且还赢得了公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220.树立了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亲民形象。 (二),责任政府.危机发生后的恢复一系列工作都要求政府时刻树屯责任观念,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责任政府形象。这次的地震危机中,中国政府为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大批救援人员在进驻重灾区时须克服道路阻断和天气恶劣的不利影响,甚罕花去了数天的时间才赶到灾区:胡锦涛总拍记丰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救援团、医疗卫7卜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总理温家宅在5月21日宣布'中央围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这些结余将帮助中央筹集700亿元人民币的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尽管危机中,我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政府部门的许多决定和措施都非常明确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这‘‘责任政府形象,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服务性政府。危机中,政府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以得到公众的满意和认可,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在这次地震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戍急措施,来缓解危机的压力。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键局12人、北京军l×|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困守军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窄运人于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x=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JII灾区,其他救灾物资陆续支援。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I,充分体现出”以民为奉”的服务性政府理念。 (四).开放性政府.此次危机中,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布,使人民及时了解到地震火区的情况,并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L『.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形象和权威,利于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及时稳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公开反映厂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此次地震中,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对生命的关怀感动丁世界。 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ilf!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灾后霞建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高度赞誉。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摹本原则。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宅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牛命安伞放在第一位,赢得了高度赞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峰持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国务院对利用抗抗震灾名义非法谋利的行为依法严历打击,确保r抗震救灾物资及时发往火区,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赢得了高度赞脊。 树立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向心力,提高政府的威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且有利于加强【f1圜的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汶川地震为中国政府建立新形象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中国政府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契机,在灾难中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福音,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l】李剑锋:《政府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H版社2005年 【2】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 万方数据

2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看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收稿日期:2008-09-20作者简介:岳紫园(1984-),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 #新闻传播学研究# 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看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岳紫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媒体在现代社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功能。汶川大地震检验了新闻媒体履行上述社会功能的能力,抗震救灾取得了空前的伟大胜利,其中新闻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从业者应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其职业行为,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媒体;突发事件;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424(2009)022*******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媒体在其中承担着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等重要的功能。汶川大地震不仅检验了中华民族的英勇顽强,检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检验了中国媒体履行其社会功能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在这次地震灾难面前,新闻媒体的表现是优秀的,非常好地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客观报道的同时,传播了社会主义制度应对大灾难的优越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同时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媒体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有人害怕危险而不敢深入灾区一线;有人在采访英雄时问出一些很愚蠢的问题;还有人为了抢镜头而干扰了救人,等等。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认真总结本次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清自身责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一、牢记社会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 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是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0[1]102。突发事件关乎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危,被群众广泛关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都希望在/第一时间0里获取各种关于事件的信息;而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新闻传媒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信息及时告诉给人们。与此同时,新闻传媒还要以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为目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践证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能化险为夷,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媒体与新闻记者要首先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党和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及其采取的政策措施,站在维护党的事业,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立场,来决定自己报道所应持的立场。坚持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这 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样必须坚持这一原则,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业者最高的行为准则,也是在做好突发事件报道中,正确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的一条指导原则。 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媒体就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新闻纪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发挥新闻报道的环境监测功能。有个别媒体为了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或点击率,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轰动性,如在报道中过分夸大党和政府部门工作中的失误和党政官员的腐败;把镜头对准灾难、事故中的那些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场面;为了让报道取得/耸人听闻0的效果,有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贩假。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这些倾向,常常造成报道内容失控、细节报道失真,对正确引导舆论,对党和政府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是说对于我们社会中客观存在的那些问题、缺陷甚至毒瘤可以不揭露、不批评、听之任之,关键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持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揭露和批评。如果在报纸上看不到大多数党政干部清正廉洁、立党为公,而满篇都是对阴暗面的揭露,人们就会感觉到党和国家没有希望;如果在荧屏上展示的都是灾难、事故中的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而不去记录党和人民众志成城与灾害和事故进行斗争的感人事迹,人们就会感到惊恐、无助,觉得这个社会没有安全感。新闻媒体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同时还担负着舆论导向的重大功能。实践证明,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首先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 第11卷 第2期 Vo.l 11 No .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S &T UNI VERSI TY 2009年3月 M ar .2009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6~1194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840932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8409323.html, 118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张勇①②,冯万鹏②,许力生②*, 周成虎③,陈运泰①②? 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联系人, E-mail: xuls@https://www.360docs.net/doc/d318409323.html, ? 责任作者, E-mail: chenyt@https://www.360docs.net/doc/d318409323.html,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08-13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4-4, 2001CB711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574025, 40474018)资助 摘要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 S8.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 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有限断层模型, 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21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录的P波波形资料. 通过反演得出: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 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 ~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 W7.9~8.1. 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 km的发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2.4 m, 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两个, 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 达7.3 m; 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 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 达5.6 m. 其余2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 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1.8 m; 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0.7 m. 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 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地震破裂过程同震位移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北京时间), 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震源深度15 km)发生了面波震级M S8.0地震. 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了多处河流淤塞, 形成了3000个以上的堰塞湖(卫星影像图1(b)和(c)); 汶川大地震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卫星影像图1(d)和(e)), 造成了近9万人死亡或失踪.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500 km、宽约30~50 km 沿NE-SW方向展布的巨大断裂带, 其断

汶川大地震周年新闻报道策划

汶川大地震周年新闻报道策划 篇一: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5月12日,让全体华夏儿女心痛的日期,就在去年这一天的14点28分57.9秒,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我们无数同胞因此长眠于地下,感人肺腑的事迹震撼了神州大地。在这一周年之迹,让我们为逝去的死者哀悼,为曾经震后服务的和正在为灾区重建而奔波的人们致敬。特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举办了“为死者哀,励生者志”的系列纪念活动。 二、具体内容 活动一: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图片墙展 Ⅰ、活动主题:震-华夏大地撼-神州人心 Ⅱ、活动时间:5月12日—5月19日 Ⅲ、活动地点:J1楼一层 Ⅳ、具体策划 1.5月5日:活动申请(王海洋) 2.5月6日—5月8日:搜集图片与文字(震后状况、营救与重建的图片与文字,图片总计20张,陈宇、王采萍) 3.5月9日—5月10日:打印图片与文字(牟春静);图片墙展版面

设计(孙晓炜) 4.5月10日:购买相关物品(牟春静) 5.5月11日晚九点:张贴图片墙展(齐龙杨志玮曹海鹃王 银昊高慧冬) Ⅴ、所需购买物品 图片打印、活动所需、背面墙纸、胶水 活动二: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放河灯 Ⅰ、活动主题:哀我同胞慰我同胞 Ⅱ、活动时间:5月12日晚九点 Ⅲ、活动地点:J1楼前墨水河 Ⅳ、具体策划 1.5月5日:活动申请(王海洋) 2.5月6日—5月8日:策划活动宣传并与宣传部协作完成宣传工作(请有意者于活动当晚在一号楼圈存处集合,高慧冬孙晓炜) 3.5月10日:购买相关物品(牟春静) 4.5月12日:全协会干事在一号楼圈存处集合 Ⅴ、所需购买物品 蜡烛(一般粗细白蜡)、白色泡底片(厚度为3厘米)、打火机(1个)篇二: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主题策划 5.12汶川地震纪念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不会忘记,20XX年5月12日,黑色的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_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 王卉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灾难对中国传媒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信息公 开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 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迸发。 [关键词]5.12#汶川大地震;灾难报道;新闻伦理;信息公开条例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8)09!0169!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项目?商业化北景下的传媒伦理研究#(批准号:07XXW00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研究人员,成都电视台主任编辑。四川成都610071 今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开始施行。根据条例的精神,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公布,确保人民的知情权,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迸发。 信息公开是灾难报道的基本前提,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可能进入到本文讨论的话题,即在这样大信息量、强震撼力、高度冲突性、深刻社会影响力的灾难报道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专业诉求肯定会给记者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突和伦理抉择困惑!!!也许新闻价值的高度总是跟伦理抉择的难度成正比,正因为如此,中西方新闻界、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灾难报道的伦理思考!!!那么有没有一些被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职业伦理原则可供参考?在实际的灾难报道中我们又该怎样来具体运用这些原则?这些都是本文希望能够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灾难报道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和纲领 在这一部分,我们侧重原则和基础,以排除那些会导致道德困境的无目的争论。 新闻伦理属于应用伦理范畴,媒介实践中职业伦理有诸多为学界和传媒所公认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真实、公正、客观。而针对灾难报道,笔者通过整理中西方文献发现,最强调的有以下几个原则和纲领: (一)隐私 隐私是关乎人尊严的权利,因此被视为不言而喻、必不可少的权利。这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共识。 新闻伦理中的隐私原则其完整的句式表达是?不可侵犯隐私#。符合康德式的绝对命令?的要求,属于责任伦理学范畴。就是说,?不可侵犯隐私#是一个严格的媒体责任,具有道德上的强制性,从其否定祈使的表述也可见其严厉本质。 在危机关头尤其是在巨大灾难面前保持人类尊严是艰巨的任务。新闻报道总带有一定侵略性,而悲伤则要求隐私。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媒体在灾难现场,对那里的群众就是一种侵犯。而巨大的灾难总是会吸引成群的记者,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何在满足知情权和保护隐私权之间作出选择? 贝尔塞描述了三种不同的隐私:身体的隐私、精神或交流的隐私、私人信息隐私。所以灾难报道中,记者应当谨慎考虑如何避免肢残的身体(即便已经死去)过度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以至让当事人的身体尊严受伤;如何让极度悲伤的情绪表情避开特写镜头的强调,以至让当事人的精神尊严受伤;如何避免灾难中个人医疗记录和财务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暴露等等。 知情权是一个法律术语,不是伦理建构。为了更好的认识知情权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这里要提出另外两个概念!!!知情需要、知情欲望[1]。 当新闻工作者断言,公众?有权获知#一个事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 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给人以温暖,给人一坚强! 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只剩下两个

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一点儿小爱心乘以13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四川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2: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二零零八年在我们看来,不知应说是祸,还是应说是福呢? 还记得在五月十二号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不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团结。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紧急时刻,全中国人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问候... ...

汶川地震简介 (2)

5·12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进行灾区重建,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 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实际应该为八万多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km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汶川地震新闻观后感

汶川地震新闻观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特大级地震,死伤人数惨重,地震过后国家立即派了许多救援人员,建筑师,医护人员前往汶川。其中有一名建筑工人王洪发对记者说:“当时去时,有15个建筑师,包括我的儿子,我们总共救了8名学生,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学生齐聚,学生代表发表讲话:“我们要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还要重建我们的家园……”当时我听了他的话,心里隐约有一丝触动,是呀,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他们要好得多,但他们却还在努力读书。试从心底问问自己:“我有像他们一样努力吗?”还有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的人民都举起了蜡烛,成千上万汇聚一起。蜡

烛代表希望,真是人民希望汶川人民能够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救出,并祝愿他们平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那首专为灾区人民及所有中国人民谱写的一首歌:“爱在这里拯救,不分夜昼,要让天地都为我们加油!看中国人危难里昂起了头,有一线希望决不放手……”接着,我又看到了一则更令人惊讶的消息:5月19日下午4:30分,有一位汶川人民被困179小时终于获救,当时,我连忙拿出计算器计算这个人被压天数,尽然超过了7天,记得爸爸对我说过人不吃不喝最大极限只有7天,可是这个人竟凭着超强的毅力超过了7天,我想这就是不轻生的举动吧! 在抢救过程中,还救了9个婴儿,但是救援地没有足够的奶水给他们喝,焦急万分,就在这时,一名叫蒋小娟的人民警察放下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去喂那9个婴儿,这才使婴儿停止了哭泣。 据记者报道,在地震发生后有10万

多人下落不明,直至5月20日,有40075人死亡,247645人受伤,生还者6375人,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呀!如果没有救援人员,也许死的人更多。 此时,我耳边又会想起那首歌:“我们有我千年的魂,面对危难凝成一股绳。是爱让奇迹诞生,我们都是彼此的家人,风雨时候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报告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