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精选本)》

一、世界上没有一种精神劳动能与教师的劳动相比

世界上没有一种精神劳动能与教师的劳动相比

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极为艰巨、极为繁重的精神劳动能与教师的劳动相比。(第二卷326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的劳动是无可比拟的

教师的劳动是无可比拟的,也是任何劳动不能相提并论的。纺织工人干上一个小时就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炼钢工人干上几个小时后,就能高兴地看到火焰般的钢水,这是炼钢工人理想的顶峰。……可教师需要年复一年的劳动才能看到自己造就的对象;有时,要经过十几年你的意图才能勉强地显现出来;任何人也没有像教师那样经常地碰到一些不满的情绪;任何一种劳动也不会像教师的劳动那样一有错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教师必须对社会负责任,对你的父母负责任,只要求他们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做得好。在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美,这都是他用不眠之一头白发、个人幸福换来的。是啊,教师往往有时想不到自己,因为他必须去想着别人。这对教师而言,并非是自我牺牲,也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他们个人生活的真正幸福。(第二卷32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耕耘者和播种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耕耘者和播种者,如果作为教师不能播种人道的真正幸福的种子,即共产主义幸福的种子,而让别的什么“至尊至圣”的东西得以确立,那么,“损公肥私图安乐”的幸福,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和上帝。(第五卷575页《我的教育信念》)

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人

教师是受人民委托每天都有可能接触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心灵、智慧、思想和感情的人。在教师的面前,一边是人类经过几个世纪创造和付出千辛万苦而得来的精神珍品;另一边是人民的财富、未来和希望――年轻一代。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人。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寻找我们祖国和全人类的精神珍品,并把它贮入青少年的心灵。(第一卷556~55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青少年的幸福取决于教师

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取决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第二卷53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的职责就是善于帮助学生

我们的职责就是善于待人,善于助人;善于搬掉压在他心头的石块,善于消灾免难;善于当学生的心正在呼号、在请求帮助的那一刹那就成为他的朋友,但只有敏感的心灵才能听到这种呼号和请求。(第五卷595《寄语后来人》)

用不朽思想、崇高理想、求知欲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自己

亲爱的朋友,要用共产主义的不朽思想,用为祖国服务的崇高理想,用智慧、知识和永不止息的求知欲,在学生身上延续自己吧。这就是我们神圣的使命。(第五卷597页《寄语后来人》)

教师是年轻人的引路人

教师是年轻人的引路人,他的使命是在学校里充分发掘人在智能、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精神财富。(第五卷687人是最巨大的财富))

每一位教师的手里都掌握着众多青少年的生活命运

每一位教师的手里都掌握着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的生活命运。用你那充满关爱的手去触摸学生们的心,去触摸他们的灵魂吧!(第五卷125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教师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

你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雕塑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雕塑巧匠。要记住,你的每个错误,有可能变

为个人的畸形和精神痛苦、烦恼。人的创造者,应以自己的水平、能力、艺术为其他雕塑家作出榜样。(第二卷680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育者应该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指路明灯

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于那些不信赖别人的人,那些失去了精神支柱和指路明灯的人来说,教育者本人就是精神支柱,就是指路明灯。(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5页)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经常能发现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感到惊奇,能看到形成过程中的人——这种出色的特点就是滋养教育工作才能的基础。(第二卷53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的职业需要极大的热忱

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外,未必有其他的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你的学生可能不止40个。如果你在高年级教课,那你将会有100个、150个学生。应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应有每个人的欢乐和苦恼。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同教育才能是血肉相连的。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如果只抱冷漠无情的理性态度,对发生的一切都进行非常仔细的斟酌,惟恐各种可能的规定遵守得欠准确,就会引起儿童对教师的戒备和不信任态度。过于重理性,而轻情感的教师,儿童不仅不喜欢,而且在他面前绝不会吐露自己的心思。(第二卷53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使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全面地(尔后是抽象地)体现出一切优点。每个人身上都有某一方面的优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活力,都能在精神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别人更鲜明、更充分地表现自己。每个教师正是在发挥个人擅长这个方面对教育少年这一复杂过程作出自己的贡献。但同时,每个教师都应当是统一整体的一分子。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智力素养、道德素养、美育素养、体育素养、心理素养和情感素养的源泉。(第三卷542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播下的火种应当是长久燃烧着的

教师播下的火种,不只是用打火石临时打出来的,而是在他的思想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燃烧着的,惟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点燃学生的思想之火。(第五卷436页《怎样爱学生》)

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要讲究艺术

教育者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的艺术在于,要使少年在了解自己职责的同时,愉快地自己对自己下命令,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个教育者,用人的责任感的道德美来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种严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纪律,这种纪律与鼓吹宽恕一切和抽象善行是势不两立的,并且要使这种纪律成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表现。(第三卷531~532页《公民的诞生》)

要使学生变成一个易于接受教师感染的人

一个教师必须使学生在教师的话语和教师的意志面前敞开心扉,使他变成一个对语言、教导、规劝和范例易受感染的人。(第五卷701《是最巨大的财富》)

教师要用思维之火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教师必须动脑。好奇、探索和求知的火种就在每个少年的心中,只待教师用思维之火去点燃。(第五卷829页《“应该劳动”、“劳动艰苦”和“劳动美好”三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教师的劳动具有前瞻性和期望值

教师的劳动有着任何劳动无可比拟的前瞻性和期望值。(第五卷357页《人民教师》)

教师是为未来而工作的

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我们的教师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第四卷5页《帕夫雷什中学》)

是社会把孩子们的命运托付给教师的

社会把孩子们的命运托付给我们教师了。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他们认识世界以及自己在新社会建设中

的作用,而且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正直、高尚、勇敢无畏的人。无论在为祖国服务方面,还是同其他人的交往方面,我们都应当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人。(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页)

教师是对青少年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人

我们所有这些参与教育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是对他们的命运,因而也是对人民的未来负有责任的人。(第五卷703页《义务感的培养》)

教师是集体智力生活的源泉、引路人和第一个动因

智力生活能不能存在,这件事本身就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思想、志趣的丰富程度和博学多才。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教师是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开拓者,而对于少年期的孩子来说,教师是思想世界的开拓者。而青年精神意向的纯洁、高尚和无私,在自我肯定期所表现的刻苦钻研的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和学生之间亲密无间和富有人情的关系都取决于集体的智力生活的丰富程度。(第三卷544~545页《公民的诞生》)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第一盏指路灯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第四卷63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智力的优秀培育者

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智力的得法的、有头脑的培育者。只有当教师不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当做发展认识和创造力以及喜好钻研的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第四卷329页《帕夫雷什中学》)

世界上医生和教师的职业更富有人道性

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医生为拯救人的生命总要奋战到最后一分钟,从不让病人感到他的病情严重,乃至无可救药。这是医疗道德的起码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我们的教育道德,应当把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视为每个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的品质。(第四卷65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就是要号召学生

做一个教师-----这就是要号召学生,学生对这种号召感受得愈强烈,集体的追求就表现得愈鲜明。从本质上说,集体的形成就是从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开始的。只有教育者号召和带领学生前进,希望他们成为精神丰富的、各方面发展的人,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是深切地关心他们的命运的。(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71页)

教师的投入是集体成为重要教育力量的重要因素

不要忘记在培养集体的工作中有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教师对集体所做的教育工作越多,对集体越敏感、越温情、越和善,这个集体就越是能够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教育力量。(第一卷70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全面的

培养一个孩子,形象地说,好像那演奏优美动听曲调的乐队一样。老师的语言和观点应当成为美妙而令人迷醉的音乐。您们不要这样理解我的意思,仿佛在这乐曲声中,只有特别甜美的乐音。不,一个真正的音乐大师的感情和感受的音域是很宽的,其中还有指责、责备、委屈、愤怒、斥责和毫不妥协,但所有这些感情都渗透着真实和理解。(第二卷24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引导学生到书的世界中去有赖于教师

把每个学生引导到书的世界中去,培养他们热爱书籍,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有赖于教师,有赖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什么地位。(第二卷624~62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教会青少年去追求美好的东西

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教会孩子们、青少年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去逼迫自己思想好、做好事,对自己心灵上的消极和懒惰要有不满感。我们应当启迪自己的学生们有一股精神力量,使他们想成为好人,而且使这种愿望能成为他们自愿的劳动。凡是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在相当艰难的教育事业中,学生本人会成为教师的第一助手,他会分担您在教育上的负担和困难,他会同情您、怜悯您、帮助您。(第二卷427~428页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必须使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个性施加最有力的影响

亲爱的同行们,学校的使命,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人而斗争,克服消极的影响,使积极的影响发挥作用。为此,必须使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个性施加最鲜明、有效和有益的影响。(第二卷534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关注孩子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我不怕一再重复: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第三卷138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在集体中看到人才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在集体中看到未来的有才干的机械师、育种学家、设计师、数学理论家、矿藏勘探者、建筑工作者、冶金工作者,激发他们的天资,点燃每一个人的创造火花。(第四卷518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要充当善于从学生身上开发出独特的人格之美的珠宝匠

一块宝石,它的表面本来是灰暗的,毫无诱人之处,经过珠宝匠的手,它就会变得闪闪发光。学生也是这样,一旦他们的创造力被开发出来,就会放射出各具特色的奇光异彩。为了社会和道义的进步,为了每个人的幸福,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要充当一名灵巧的珠宝匠,要善于从每个学生身上开发出独特的人格之美。(第五卷125~126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教师与学生是否志趣相投决定知识向信念的转化

知识向信念的转化,首先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性质,取决于教师本身把教书者与育人者两种职责有机结合到何种程度。(第二卷115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教师要向学生表明自己对待真理的态度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告诉学生真理,而且向学生表明他对待真理的态度,以此来影响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激发他们赞美善良和憎恨邪恶的情感。传授对待知识的态度,要比讲解知识和使学生识记、保存知识困难得多。(第四卷764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人民教师的第一项职责就是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人民教师的第一项职责就是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使得他们从小就感到自己不仅是老一代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继承者和主人,而且还是创造者、建设者和为他们继承的一切而负责的继往开来者。(第五卷351页《人民教师》)

教师的言谈举止应当是其个性等的反映

教师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应当是他的个性、道德、仁爱、善良、诚挚等的反映。(第五卷476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师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师,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医生、工程师、花匠和农人一样。各行各业都需要天赋,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都要有活跃着的灵感的火花,而在所有劳动活动的种类中,教育工作绝无仅有的突出特点是:这一工作的客体和对象是人,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人――理智、情感、意志、性格、观点、信念尚处在形成时期的童稚个体。(第五卷283页《教师与孩子们》)

教师的权威是双刃剑

在教师所拥有的教育手段中,对学生的权威是最要紧、最普通、包罗一切,同时又是最锐利和不安全的手段。这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它也可能把伤口刺痛。这是一把不安全的,但同时又是不可缺少的刀子。这是考验教师的意志与克制精神、确立勇气与智慧的工具,但同时它也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总之,一切取决于如何使用这一工具,以及怀着怎样的内心动机对待人。随着岁月的推移,我越来越相信,对学生的权威是对老师的一个最困难的考验,是他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准和标志。(第二卷820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可以把儿童变成花朵,也可以变成树皮

使儿童变成娇嫩的花朵,还是变成干硬的树皮――这取决于教师。(第一卷83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教育者的说与做不能背道而驰

没有教会孩子善与真的道德权力,一个人就不能成为教育者,因为他说出的善与真的语言跟他的行为背道而驰,孩子们听起来就像是对善与真的嘲弄。这样的“教育者”只会摧残儿童。(第五卷289页《教师与孩子们》)

二、教师个性的教育力量在于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的程度

教师个性的教育力量在于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的程度

教师个性的教育力量,就在于他身上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的程度如何。如果我们说,学校用知识进行教育,那么,知识的教育力量首先就在于教师的个性。(第二卷71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加强道德修养两者应当相辅相成

我们教师应当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两者相辅相成。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应同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结合起来。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向他们传授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道德经验。(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2页)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老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第二卷64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任何学科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2页)

忽视在人文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机会是不可饶恕的

更加不可饶恕的是忽视人文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机会。这种忽视最经常的表现是,知识对于学生的个性似乎成了一种中性的东西。教师在讲课时,面对的是抽象的人类智慧,而不是坐在他面前的具体人。他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去教他们思考重要问题,比如集体与个人、自由与义务、爱情与友谊等,而这些问题的确非常有益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第二卷112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三、教师要善于打开每一个学生精神发展的领域

教师要善于打开每一个学生精神发展的领域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道德发展。在这里,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第一卷94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教师不能不关心少年的精神世界

教师对少年内在精神世界的漠不关心,这是最可怕和最危险的。(第五卷368页《休叫心灵空荡荡》)不要蒙上孩子的眼睛

凡是与教育有关系的人,都应当聪明地拉着孩子的手步入人的世界,不要蒙上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人世间的欢乐和苦难。(第二卷20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生活在充满道德财富的世界里

我认为有一条特别重要的教育准则,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道德财富世界里,即在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历史和人民的世界里充满精神生活。小公民精神生活的本质,应当包含对人的美和思想美的惊讶、赞美和充满崇高精神,追求和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真正的战士。(第二卷198页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青少年时代体验到的东西会留下终身痕迹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体验到的东西,会在心灵中留下终身痕迹。通过情绪记忆所保存下来的道德情感,会给成年期的思想和行为打下深深的烙印。(第二卷150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精神领域的东西只能用精神领域中同样的东西施加影响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以及创造最能鲜明地表达感情的环境,也就是人际关系上的全部情绪领域。(第二卷534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少年教育工作中的最大危险是感情上的沉睡状态

少年教育工作中的最大危险是感情上的沉睡状态。如果一个少年的心处于沉睡状态,任何崇高美丽的话语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空话。而如果一个人的心处于睡眠状态,则真理可以为其理解,然而却不能成为他的信念。(第三卷454页《公民的诞生》)

重要的是要使少年的思想、感情和感受的领域逐渐扩大

要使少年的思想、感情和感受的领域逐渐扩大――把眼光从自己所在的村庄、城市和州扩大到自己的祖国,扩大到当代的现实和对未来的展望,这是极为重要的。(第三卷715页《公民的诞生》)

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把儿童引入思想源泉

教育工作的特殊任务就是鼓励每个受教育者乐于思考并去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把每个儿童引入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在他成为少年、青年、成年人,当了孩子的爸爸以后,他还要终身从这个思想源泉中吸取养分。(第一卷622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学生认识人的世界是从教师开始的,显而易见,这就意味着教师是榜样。(第五卷476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教师要成为少年心中的榜样

少年把我们看做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少年来说,我们应当是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榜样,只有具备这一条件,我们才能在道德上有权教育学生。世界上唯一能吸引少年,使他们感到钦佩,有力地启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是那些智慧过人、智力丰富而又慷慨大度的人。(第三卷542~543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应该成为榜样、典范

在真正的教育者身上能体现出在教育新一代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全部精华。教师对年轻一代来说,是满腔热情地劳动和献身崇高理想的榜样,是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典范。(第四卷134页《帕夫雷什中学》)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的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第四卷76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应当是社会的楷模

教师――这不仅是一个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而且是一个兴趣和活动远远超出学校范围的社会政治活动家。在一位人民教师身上,人民想看到的是一位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楷模。(第五卷54页《共产主义思想是德育的基础》)

教育者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品质

为了教会孩子生活,教育者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品质。教育者的道德纯洁和道德完美,在塑造人这种称之为教育的最微妙的范围内,实质上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唯一前提。(第五卷286页《教师与孩子们》)能力、志向、才干培养能力、志向、才干

你的学生愈是深深地爱上你所教的科目,你这个教师也就愈优秀,在你身上育人者和教书者也就愈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第二卷71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

教师在道德上“自我”的中心,就是看他对知识、脑力劳动、科学、文明、阅读、图书的态度。孩子们应当从自己教师的身上看到对智力生活、科学的无限忠诚。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如果您想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的话,那您就去做使孩子们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的小路上的领路人,您要跟孩子们一道去发现真理。(第二卷329~33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学生的求知欲越强

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他越能经常而又巧妙地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学生就会表现出越强烈的探索志趣和求知愿望,他们的问题和质疑之处就越多,提问题就提得越有头脑、越有趣、难度也越大。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促进我们教师去思索,去读书。(第四卷71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必须成为不断增长和丰富知识方面的典范

教师必须在不断增长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方面成为青年一代的典范。(第五卷166页《社会与教师》)

学生智力活动的状况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学生智力活动的状况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爱好、学识和视野,取决于教师带给学生些什么,传授些什么,学生接受了些什么。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脑壳掏空,精神财富耗尽而无以补充。(第五卷480页《既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

正确地看待善与恶是公正的基础

一个教育者,只有当他正确地看待善与恶,正确地评价心灵、思想、意图、志向的最细微的激情的时候,才会成为一个有理智的、善良的、永久的传播者。正确地看待善与恶是公正的基础。当孩子感到对他不公正的时候,教育也就不再成其为教育了。不公正会产生侮辱、愤怒、卑鄙和虚伪。(第二卷35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五、教育者应当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教育者应当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教育者应当自身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正确地去生活、热爱人们、高度保持自己的爱国者、公民、劳动者的品质。如果你的那些道德训诫的话语,是发自你内心的精神世界,是充满你的信念的崇高精神,那么,这些话语就会像磁石一样,对于那些不信赖人的人产生吸引力,而你也就成为他们的支柱和指路灯。(第二卷19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第三卷1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育者首先要有崇高品德

一个教育工作者关于道德教育的金玉良言,只有当他有权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才具有力量。不应当做什么天使,好像生下来就有在道德上培养真正的人的权力;而应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有正确的生活准则,热爱他人,保持作为一个爱国者、公民、劳动者、儿子或女儿、母亲或父亲所具有的崇高品德。(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5页)

六、爱学生是教育修养和思想感情的顶峰

爱学生是教育修养和思想感情的顶峰

对儿童的睿智的爱――是我们的教育修养和思想感情的顶峰。(第五卷434页《怎样爱学生》)

好教师首先是个热爱孩子的人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第四卷58页《帕夫雷什中学》)

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

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在遵守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方面,它会使人变得更纯洁、更诚实、更坦率、更严于律己。(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40页)

爱孩子是最重要的

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第三卷4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强烈的愿望

我坚信,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不是献给某个人,而是献给集体)的愿望,是努力使学生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也达到和我们同一水平的愿望。……哪里有这种爱,哪里的教师本人就是吸引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巨大力量。(第一卷780~781《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育者能施影响于他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体现于爱

在我们教师这一行业里,教育者是能施影响于他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具体体现于对学生的爱。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第五卷423页《怎样爱学生》)

教育学素养最主要的表现是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教育学素养最主要的表现应当是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能给每个孩子以必要的关心,并付出一定的精力,使孩子感到大人没有忘记他,并能分担他的伤心、委屈和痛苦。(第三卷22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师要对孩子的命运负责

教师应当意识到和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命运都由他负责,学校正在培养的人的理智、健康和幸福,都取决于他的教师素养和他思想的完美性。(第三卷228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爱学生是教师不断汲取新的力量的源泉

对学生的这种爱在鼓舞着教师,是教师不断地从中汲取新的力量的源泉。(第五卷425页《怎样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要经过磨难

教师对学生的爱产生于为塑造新人而进行的火热斗争中,往往要经过磨难。来上学的儿童都是美丽的玫瑰,教师什么也不用干,只等着欣赏罢了――如果把事情设想成这样,那是很天真的。玫瑰是有的,可也有莠草。儿童随身带来多少毛病,就有多少棵这样的莠草――这是长在孩子心灵里的脓疮和溃疡,其病源可追溯到通往世界的窗口向儿童打开的遥远时日。有时,注视你的不是纯净、诚挚、坦荡的目光,而是伪善、蛮横的眼神。对这一切难道也可以爱吗?不,我爱的不是他现在这副模样,而是他应当成为的那个模样。儿童心灵里的脓疮和溃疡总有一天会被根治,儿童眼里也总有一天会荡涤那伪善的讪笑,闪耀出高尚的精神美的光辉,我爱的是这时候的这种真正的人,因为他身上包含着我心灵的一部分。(第五卷426~427页《怎样爱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

教师要爱学生,爱自己崇高的事业。而为了热爱,就得了解。了解青年人心房的每一次博动,了解每一颗心的心扉能被什么样的影响推开。(第五卷571页《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

教育工作者要争取学生的爱戴

我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受学生爱戴,怎么能指望学生对他信任、坦白和诚实——那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第二卷77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不爱儿童,就不可能了解儿童

不爱儿童,就不可能了解儿童。古往今来一切杰出的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文明和人道主义的灯塔,首先正是因为他们热爱儿童。(第五卷423~424页《怎样爱学生》)

教师的劳动没有爱就会变为苦难

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平凡的真理:教师应当拥有巨大的热爱人和无限热爱自己的劳动的才能,首先是热爱孩子们的才能,以便能长年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印象清鲜、感情敏锐。没有这些品格,教师的劳动就会变为苦难。(第二卷326~32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丧失信心

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最后的绝对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一年,两年,三年,他可能一无结果,但到了时候,就有结果了。思想――像一朵花,它逐步地贮存生命的琼浆。我们给花的根提供汁液,使花得到阳光――花就开了。我们要教孩子思索,给他指出思想的源泉――周围世界。赋予他人类最大的快乐――认识的快乐。(第三卷234~23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七、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

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

教师怎样表现自己,以及在哪方面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点学生就可以作出结论:人一般是些什么的人,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理想。因此,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以其思想和生活观点、信念、道德伦理原则、智力的丰富性和热爱劳动的品质的完美性来鼓舞学生。(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70页)教师教养性的表现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恶毫不妥协的人。(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71页)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切――观点、信念、理想、世界观、兴趣、爱好等等的形成,都在教师的人格这个焦点上汇合。社会上各种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思想、真理和观点,都会在教师身上反映出来。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将通过教师个人世界反映在学生身上,并在学生身上得到更高基础上的再现。(第四卷767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青少年喜爱师德高尚的教师

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这就是承认您的鲜明性、完整性,而且是不愿与你分开。这里,我是指您的形象既是教师,又是朋友和同志。您既是聪明的父亲、母亲,又像是知晓一切秘密、一切把戏的同龄人;既严格要求他们,又为他们奉献,对他们负责;一方面您既是孩子们许多未知事物的聪明的百事通,另一方面无限展现在您面前的世界,也跟展现在您的学生们面前的世界一样,永远使您去认识,永远使您惊讶。一位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是虚伪的,是两面派,这不仅会丧失他的权威,而且会使孩子变成不可教养的人,这就是不幸之所在。(第二卷328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孩子们对爱劳动的教师是尊重的

孩子们对爱劳动的教师是尊重的。充满热爱劳动的高尚精神,满怀热爱事业激情的教师的才能――这是一团火,它能吸引孩子们,使他们感到惊异,在他们身上唤醒对于劳动者的庄严的态度。(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12页)

教育者的人格奏出和谐的旋律

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个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能够迫使每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上的我的完美性。(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69页)

教师的思想道德是吸引学生的根本

那么,在教师的人格中,什么东西能吸引儿童和青年,什么东西能使他们变成我们的学生,什么东西能在精神上把学生联合起来,从而造就一个在思想上、道德上、精神和心理上保持一致的学生集体呢?这首先就是教师在生活、工作、行为中体现的理想、原则、信念、观点、道德和伦理立场的和谐的统一体。(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70页)

教师要让自己塑造的鲜明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

每一位教师的理想――不仅在学校里,而且在与成人的工作中都力求做到:当您在自己学生的理智和心灵面前塑造出道德美好、品质高尚的鲜明形象时,他的眼睛在迸发出兴奋激动的火花,他的心儿在急剧地跳动,他的思想在向往未来。惟有在这样的时刻,学生才开始像珍爱自己个人的精神财富那样珍爱道德真理。(第五卷698页《义务感的培养》)

教师要把义务感同个人的劳动融和起来

如果在一个教师的精神生活中能把义务感同个人的劳动融和起来,那么这个教师就拥有强大的教育力量。(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72页)

不能做败坏教育事业的教师

一个教师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富足的物质生活摆在首位,而且那富足的观念透着庸俗的市侩气息,这样的人能把学生引向何方,又能进行什么教育呢!很清楚,此类教师只会败坏教育事业。(第五卷53页《共产主义思想是德育的基础》)

教师不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强调孩子的无知

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孩子们的无知,或者在他们身上显示自己的优势,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为有害的了。教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第二卷33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八、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

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

如果没有强烈的激情,如果不对邪恶、虚伪、侮辱人格、不讲原则等现象怀着毫不妥协和不可容忍的感情,那么要想在青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的体系是不可能的。(第一卷78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真正的教育者要具有丰富的情感

如果您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请您首先要在年轻的心灵面前表现为自己身上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美――这一点很重要。这里指的不单是要体现教师以身作则这一巨大的教育力量,还要使儿童和少年懂得并感受到自己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的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美――细腻的情感和情感素养的美。真正的教育者是一个情感领域宽广的人,他能深刻地感受欢乐和忧愁、悲伤和惊恐、愤慨和恼怒。(第三卷771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要有敏感坦率的心

集体生活――这是人对人,即心灵对心灵、思想对思想、欢乐对痛苦、欢乐对欢乐、幸福对惊慌和失望等千万次最偶然、最微妙的接触……学生们时刻相互接触的心将变成什么样子,是变得温柔、敏感,还是冷酷无情,最终将取决于把他们领上道德完善和自我完善的道路的人。教师要想看到、感觉到、理解到学生彼此间千万次最温情的接触,要想使这种接触给人创造美,而不是给人带来痛苦,那他就必须具有一颗十分敏感和坦率的心。(第一卷606~60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是热心而专注的研究者

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是,学生不要把教师看做一个性情冷漠、只照本宣科的人,而是一个热心而专注的研究者,总能够有明确的思想观点。这样的教师能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和事实,并思考其实质,集中力量克服种种困难,享受胜利的喜悦。我们常说的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就在于此。(第二卷115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要敏感地感受孩子心头的痛苦

当孩子心头有痛苦的时候,就特别需要理解和关心。我们专门告诫父母们、爷爷奶奶们,要会识别孩子的种种痛苦。形象地说,要能看透孩子常常企图掩盖自己痛苦的那种伪装。让父母身上具有那种教育上的敏感,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第二卷24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取决于教师

一个少年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什么事情会使他激动、惊奇、关切、感动,引起他的同情或鄙视,激发他的爱和憎,――这一切完完全全都取决于教育者。(第三卷617页《公民的诞生》)

不能容忍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持漠不关心的态度,是不可容忍的。精神上的贫乏会导致道德上的空虚和堕落。最严重的损失是人的损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要把这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至减少到零,我们首先就应当关心人的心灵的培养。(第四卷75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要杜绝精神上的贫乏

教师在精神上的贫乏会使他无法去实现道德教育和师生关系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是:尽量鼓励学生多参加积极的活动。(第四卷769~77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内心世界

个性的精神美取决于教师能否善于教会自己的学生用心灵去感觉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当从能思维和感受,然而尚未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的孩子身上来造就这种个性的精神美。通过培养崇高的感情和感受使儿童和少年变得高尚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引起共同感受的艺术。(第三卷755页《公民的诞生》)

九、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智慧和心灵的结晶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智慧和心灵的结晶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是使集体树立尊重自己的理想、原则和信念的能力。(第一卷779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言行一致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

在教师的个性中是什么东西吸引着儿童、少年和青年呢?是什么东西使他们成为你的名副其实的学生呢?什么东西使你的学生从精神上联合起来,并使集体成为思想上、道德上和精神心理上的统一体呢?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这火花正在变成青少年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使这种一致成为教师本性上的的需求,成为他的生活准则。(第一卷777~77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在孩子面前做个诚实的人

在孩子面前做个诚实的人,这是最有力的、最令人信服的一条道德教诲。(第二卷25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应当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

为使教师个人日常生活的自我表现成为影响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教师应当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不管教师说出多少动听的语句,如果学生在教导者自身的生活里看不到所有这些言词和号召的体现,它们对学生来说都将成为空话。(第五卷476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教师要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竭的知识源泉

我们教师用知识哺育自己,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学生从集人类斗争和智慧之大成的书籍中读到火热的词句时,能够理解它们不朽的思想,而且是为了我们教师本人成为学生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成为学生走向可以满足认识、发现和学海揽胜这种高尚渴望的溪流。只有当这股溪流永不干涸时,才有可能用知识进行教育。(第五卷596页《寄语后来人》)

儿童想要的是一位不寻常的朋友

你在集体面前越是表现得聪明、有才智、感情丰富,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感,儿童也就会因你是他的朋友而感到格外高兴。既敬重你的才智,又把你当作朋友一样来爱戴,――这就是你的学生们对你表现的感情上的和谐。由于有了这种和谐,班集体才会信任你。(第一卷811~812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十、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多年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第四卷63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要不断充实科学知识

教师科学知识的不断充实,是丰富学生集体智力生活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是科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前提。(第四卷344页《帕夫雷什中学》)

十一、教师应该珍惜孩子们的信任和热爱

教师应该珍惜孩子们的信任和热爱

一刻也不能忘记:只有当孩子热爱你时,他才愿意成为你的学生;而只有当他信任你时,他才会热爱你。在这种信任和热爱的感情基础上,儿童产生要在成人那里寻求保护的愿望。当孩子们满怀希望注视着你、十分信任你的时候,你就是他们真正的教师、教导者和生活的导师,你就是权威、真理的化身、朋友和同志。朋友们,请记住,孩子们的这种感情基础十分脆弱,极易遭受破坏。如果你破坏了这种基础,你也就丧失了作为教育者的资格。你将成为学生的监视人,而不是教育者。(第一卷813~814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信任的微风会把学生心中行将熄灭的火苗吹旺

信任的表示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会把学生良心里微弱甚或行将熄灭的火苗吹旺。假使教师能正确选择和确定表示信任的情境,学生将把目光投向自己,发现和认清存在于自身的善与恶,激起在自身确立向善的追求,在人们面前表现得更好,而这种追求便成为一往无前的道德力量。(第五卷473~474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要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

要当做最可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第五卷592~593页《寄语后来人》)

十二、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预见

教育必须有科学的预见

如果缺乏科学远见,如果不善于今天就在少年的心中撒下数十年后会发芽成长的种子,教育变成一种最原始的照料,教育者也就成为没有文化的保姆,而教育学就会成为一种巫医术。必须有科学的预见,教育过程的技能主要实质就在于此。细致的、深思熟虑的预见愈多,则意想不到的不幸就会愈少。(第三卷459页《公民的诞生》)

十三、教育者需要具有教育素养

教育者需要具有教育素养

教育者只有思想的和公民的坚定信念,只有共产党员的党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教育素养,具有社会规律的知识,打动受教育者心弦的语言,还要有观察人、以全身心去感觉人的灵魂中最细致活动的高明本领。(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18页)

教育者要理智地牵着孩子的手

父亲和母亲,教育者和作家――一切与教育工作有关的人,应当明智地牵着孩子的手,领他走进人类世界,别蒙着他的双眼,使他看不见欢乐与痛苦。(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94页)

十四、教师要有幽默感

教师要有幽默感

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第二卷544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十五、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联系

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联系

教师跟孩子没有精神上的经常沟通,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相互渗透,就不能想像会有情感素养这个教育素养的血肉了。培养教师情感的最主要的源泉是,教师不仅作为一个老师,而且也作为一个朋友和同志,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里同孩子们结下了多方面的情感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跟学生见面,学生也只是在班里才感受到老师的影响的话,就不能想像有情感联系。(第三卷14~1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育者要和学生多交谈

真正的教育者跟学生有许多东西可谈,这样学生才会珍惜跟老师的友谊。(第四卷766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和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间断的交往

跟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间断的交往,这是思想、教育上的发现、欢乐、忧虑和失望的来源。我们的劳动中缺少了这些,就不能想像有什么创造。(第三卷8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一六、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热情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热情

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就像一把火,它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无比的热情。(第五卷154页《社会与教师》)教师要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小学阶段,都能遇到一个能够激发他对这件事或那件事产生浓厚兴趣的人。有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人才能把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理智地、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充分表现出来。一个孩子,不管他的天赋多么好,如果他身边没有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这种天赋也不可能充分表现出来。(第五卷119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十七、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幸福与满足

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幸福与满足

如果一个人想当教师,那么你就应该感觉到,和孩子们在一起,能够让你感到幸福,感到满足。(第五卷246页《劳动·志向·幸福》)

在儿童的世界里找到创造的喜悦

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为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因为我们工作中的创造性,首先是认识人、了解人,对人的多面性和无穷尽性感到惊奇。(第二卷53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学生的进步是教师劳动乐趣的火花

尊敬的同行们,请记住,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的自尊心,是你创造性劳动乐趣的火花。只要这火花在发光,你就会感到自己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创造活动的乐趣。(第二卷554~55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重要的是喜欢为之倾注自己精力的工作

确立志向,这就意味着要有所作为,有所创造,不要背诵现成的公式、定理,不要费尽心思去考虑我是否喜欢这一工作。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喜欢他为之倾注自己精力的工作。(第三卷871页《给儿子的信》)

老教师应该依然是精力充沛、不觉疲倦

一个具有25年到30年教龄的教师,应当仍然是精力充沛、不觉疲倦的人。对他来说,带孩子们一起去行军,在散发着清香气息的干草垛旁露营,不应当感到是一种负担,而应当感到是一种乐趣。(第四卷681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育工作会成为刻骨铭心永恒的记忆

我们工作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与学生的交往也稍纵即逝,但并非无影无踪:它们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镌刻在我们追忆往事的激动的心坎里。它们越是鲜明,越是更深更多地铭记在心,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强烈,与他们新的交往带来的快乐就越深沉,在新一届学生身上发现的特点就越多。(第五卷434页《怎样爱学生》)

教师要永远生活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第四卷646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触动心灵的高尚行为是十分微妙的事情

触动心灵的高尚行为,是十分微妙的事情。这里具体体现着心灵的动态,体现着意向。(第四卷319页《帕夫雷什中学》)

不能做不了解与学生交往是一种快乐的教师

一位不了解与学生的交往是一种快乐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举动是不会理解的。儿童感知世界的乐观情绪,在他看来是存心胡闹,于是他竭力扑灭儿童的欢乐。(第五卷434页《怎样爱学生》)

十八、要善于看到儿童身上的长处

要善于看到儿童身上的长处

儿童的才能和爱好是多方面的,问题只在于要去了解他们,善于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第四卷63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耐心地等待儿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要求于教师的最重要的一点,乍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简单的,但事实上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技巧,这就是:要加强儿童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并且要耐心地等待儿童智力活动中哪怕只是微小进步的时刻的到来。这种进步,这种豁然开朗的局面,并不意味着这个儿童今后在学习上将会一帆风顺,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事情远非如此简单。(第四卷727—72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独特的天才人物

我们深信,任何一个人,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适宜的教育,都能显露出自己出类拔萃的独特才华来。对待我们为他们塑造心灵的500名受教育者,就是500名独特的天才人物。(第五卷115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要保护学生想当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

学习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要保护这小路和这火花。(第二卷55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耐心地等待儿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要求于教师的最重要的一点,乍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简单的,但事实上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技巧,这就是:要加强儿童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并且要耐心地等待儿童智力活动中哪怕只是微小进步的时刻的到来。这种进步,这种豁然开朗的局面,并不意味着这个儿童今后在学习上将会一帆风顺,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事情远非如此简单。(第四卷727~72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十九、教育者的技能在于使青少年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教育者的技能在于使青少年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当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先天禀赋,但是,个人的能力不是什么命中注定的,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不只是由“天赋”所决定的。教育者的技能正是在于要使儿童和少年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使他们对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的需求不断得到扩大。换句话说,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标准,应该随着能力的发展而同时得到提高。其提高的趋势越明显,个人能力的发展也就越快。(第一卷724~725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才能和智力

从你走上教师道路的那一天起,你就应该在内心里暗暗地发誓: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才能与智

力。而为此就必须了解你所培养的人,了解孩子们的健康状况,了解他们思维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智力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第五卷303页《我们的职责是培养人》)

要把孩子们的天赋和能力充分展现出来

天赋和能力,首先在于顽强地去取得成绩,克服困难。在勤奋的劳动中,在取得新成绩的过程中,就能从更多的新的方面把孩子们的天赋和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可以扩展孩子们兴趣的范围。(第五卷184页《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爱好》)

要关心培养孩子的接受教育的能力

我始终关心的,首先是培养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教育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锐性、注意力和感觉上的精细。(第二卷188~18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培养青少年从理性上和感情上了解人的能力

需要教育孩子们了解人。对于人们心里想的一切,不仅要从理性上了解,而且还要从感情上了解。没有这种能力,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丰富多彩的相互关系上的集体主义精神,谈不上什么集体的精神生活。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力求使一个孩子的欢乐和痛苦都装进别的孩子们的心中。(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53页)

二十、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

教师在教育上英明就是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

教师在教育上英明就是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他什么都弄不好。(第三卷103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信心对低年级学生生活的决定性作用

教育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认识到高兴和苦恼、满意和不满意、有信心和没有信心在低年级学生生活中起着多么大的作用。(第一卷317~318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不能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念头

问题在于,使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当感到和意识到:我是个学习不好的人,我将一事无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如果这些念头只要在孩子的头脑里产生出来,那他就不再是你的受教育者了,而他的家庭——父母也会从你的教育影响范围中消逝。而且教育者的人道使命就在于,让学习最差的学生感受到取得成绩的快乐。(第二卷2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二十一、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生活使人们信服,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育的艺术和水平在于,要善于通过受教育者的形象看到自己,通过我们从小培养起来的有思想、有感觉、有体验的人看到自己。(第二卷714~71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二十二、教师应该再现儿童的本色

教师应该再现儿童的本色

为了取得进入名为童年的这座奇异宫殿的通行证,我们应该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儿童,再现儿童的本色。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享有对儿童的合理权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我们看做为偶然进入他们宫殿的生物,不会把我们看做为只看守儿童世界的大门,而对奇异的儿童宫殿中发生的一切却漠不关心的守门人。(第一卷815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要变成孩子

为了能够进入这座名叫“童年”的神奇宫殿,你必须变成另一个人,即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一个孩子。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对学生拥有明智的权威。(第二卷82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二十三、教龄的长短不一定能决定经验的多少

教龄的长短不一定能决定经验的多少

教龄的长短不必一定能决定经验的多少,遗憾的是,有些具有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得形象些,就像干枯了的花朵:仅仅在外形上像朵花,实际上早已失去了鲜艳的色彩和芳香,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这种现象虽然令人不愉快,却实际存在着。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提高,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第四卷81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最有经验的教师绝不应当停步不前

最有经验的教师也绝不应当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停步不前,因为不继续前进,就必然要落后。(第四卷133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防止教师思想“僵化”

由于教师缺乏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会使教学失去光彩和热情,而且变为他的苦差和重负,这就会使学生的求知乐趣丧失殆尽,智力上的禀赋和才华遭到扼杀。学识的增长、更新、补充、加深和完善,这对一般教师,特别是那些已有10年、20年、30年教龄的教师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思想“僵化”对这类教师的威胁不下于、甚至有时更甚于年轻教师,防止这种现象是一个事关集体的重大问题。(第四卷63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要惧怕精神上的僵化

面对勤学好问、满腔热情的青少年,教师只有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表现出来,才能受到他们的爱戴。如果你想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所发现。如果你过了几年还是依然故我,如果逝去的一天没有给你增加任何新的财富,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令人生厌甚至憎恨的人。你要像怕火一样地惧怕精神上的僵化。(第四卷769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二十四,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是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第五卷222页《谈语言的教育作用》)

善于运用语言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善于运用语言,这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语言能够塑造一个人美丽的心灵,同样,语言也能够摧毁它。为了让我们手中放出去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地掌握语言这把刻刀吧(第五卷233页《谈语言的教育作用》)

教师应该掌握好语言

教师应该掌握一种隐藏着同情心和对少年短处的宽容态度的最巧妙的工具――语言。要小心谨慎,别使你的话成为一种触摸娇嫩的身体、灼伤它并使它永远留下难看的伤疤的鞭子。正是由于这样的触摸使少年时代显得毫无生气。富有哲理和同情心的话语,就像是一种活命的水,它能使人得到安慰,对一切都表现乐观并激发起正义必胜的信念。(第三卷527――528页《公民的诞生》)

用语言进行教育是个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之一

我认为,用语言进行教育这个课题,是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首先加以研究的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之一。不掌握语言教育的高度素养,就无法培养人们具有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确立高尚的道德情感关系。多年的经验证明,教师的话会在幼儿、少年和男女青年身上激发起人的感情。这就是说,他们会深深地感受到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悲伤,有自己的志趣和需求。(第三卷442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要磨砺自己的语言

我想建议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教学成为艺术,磨砺自己的语言吧!在我们民族语言那取之不尽的宝库中寻找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闪出兴奋之光的瑰宝。要善于在充分表现人民智慧的那五颜六色

的调色板上辨别出各种颜色的细微差别,要用美丽的语言给孩子们讲美丽的周围世界。(第五卷233页《谈语言的教育作用》)

教师们应当善于利用话语启迪学生们的心扉

我相信教育者的话语有着强大无比的力量。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第二卷18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者要善于说让青少年能够正确领会的尖锐而又中肯的话

遗憾的是,许多教育者并不善于说那些能使孩子们正确领会的尖锐而又中肯的话。一个最大的简直难以忍受的不幸,就在于教师在与同学谈话时常常带有情绪。(第二卷396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挑选美好的语言歌颂人的忠诚

在我们极为丰富的语汇中挑选如露水般清澈纯洁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像淙淙有声的清泉,像童话中的活水,用这样的语言歌颂人的忠诚这一永恒的美德——母亲、亲爱的母亲。让每个青年把这一美德带到自己的家园里,把自己心灵的力量奉献给亲生的母亲。(第二卷74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充满激情

应该让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激情,这些话能让学生们欢喜雀跃、激动不已,或心旷神怡、义愤填膺。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重要啊!如果你的语言不能闪现出情感和火花,不能让人热血沸腾,不管你的话有多么意义深远,在学生听来,它也是毫无生气的。(第五卷225~226页《谈语言的教育作用》)

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证实,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未能用儿童可以接受的、鲜明的语言表达清楚事物的现象和概念,因而不得不多次重复讲解,这要浪费多少时间啊!(第四卷661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

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活艺术。我确信,学校里许多结果很糟的冲突,往往是由于教师不善于跟学生说活引起的。(第五卷465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诚挚决定教师语言的效果

决定教师语言效果的真谛是诚挚。学生对诚挚的话语具有最敏锐的感觉,并能敏感地作出反应。他们对不真诚和虚伪的感觉尤为敏锐。(第五卷465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在学校里创设良好环境取决于教师的语言

在学校里创设有助于热爱知识、迷恋阅读和陶醉于艺术和音乐等的环境,归根到底都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诚然,这里还有必不可少的物质因素,但第一位的是教师的语言――反应教师真实的精神向往和精神需要的语言。(第五卷474~475页《德育中的教师语言》)

二十五、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建议每位教师都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在形式上有某种要求的正式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和札记。这种记载对日常工作颇有用处,它是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记了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日记,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第二卷672~67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二十六、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勤于学习教育理论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勤于学习教育理论

一个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师,他总是不断地处理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面在总结自己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一面在用理论的光芒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第四卷81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育理论是照耀教育实践的光亮

教育理论应当是照耀教育实践的光亮,应当是灵敏度很高的指南针,指示人们怎样和向什么方向去引导儿童。(第四卷70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不能缺乏教育科学知识

一个好教师要是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第四卷59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师中有人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科学,在学校中不能实际应用。我们则注意让心理学成为全体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第四卷64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对儿童的个性进行科学研究

对儿童的个性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对学校和教师集体进行科学领导的重要条件之一。每个教师、校长和教导主任精心地作出儿童的教育鉴定,是教育素养的基本功。(第四卷629-63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教师要掌握道德科学、伦理学

为了使道德理想变为现实,应当教会人正确地生活,正确地言行举止,正确地对待别人和自己。教师只有在他手里掌握了最精细的教育工具――道德科学、伦理学的时候,才能成为教育者。(第二卷18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二十七、教师要开展创造性研究

教师要开展创造性研究

创造性研究能使教师不再把教育工作看做是同一些事情的单调乏味的重复,看做每天在各个年级里千篇一律地讲课和复习巩固等等,而是看做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第四卷67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是热心而专注的研究者

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是,学生不要把教师看做一个性情冷漠、只照本宣科的人,而是一个热心而专注的研究者,总能够有明确的思想观点。这样的教师能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和事实,并思考其实质,集中力量克服种种困难,享受胜利的喜悦。我们常说的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就在于此。(第二卷115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二十八、不善于教育自己就不可能教育别人

不善于教育自己就不可能教育别人

所谓自我修养,它不是教育的某种辅助成分,而是教育的坚实基础。不管是什么人,如果他不善于教育自己,他就不可能教育别人。(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16页)

教师应当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顺利实现青年的思想教育,我们的教师应当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五卷53页《共产主义思想是德育的基础》)

二十九、教师需要有空余时间

教师需要有空余时间

教师需要有空余时间去思考科学的新成就,充实自己的知识,总结已有的经验。(第四卷132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让教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要把看书学习变为教师的精神需要,应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容易捉摸和便于衡量的前提和条件。这首先就是时间――教师的空闲时间。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陷在写各种各样的计划、汇报里的事情越多,那么,他没有什么东西可教的时刻就会来得越快。(第四卷646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自由支配的时间对教师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第四卷664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三十、教师需要有专门教育子女的时间

教师需要有专门教育子女的时间

尽管我们一辈子时时处处都在教育别人,但仍然需要有专门教育子女的时间。你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天,同他一起读读书,到大自然去散散步。这对做父亲的来说,尤为重要。(第二卷67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第八编为什么说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一、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二、不要让孩子们想到教师是来教育他们的

三、要创造充实的育人环境

四、必须让学生经常接触大自然

五、别让教室的四壁把儿童与斑斓绚丽的世界隔开

六、青少年需要富有激情的活动

七、应引导孩子们进行积极活动

八、要使艺术珍品成为少年们的精神需求

九、要善于同孩子们谈奉献

十、教师在特殊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采用强制的手段

十一、教师要十分谨慎地掌握对良好行为的表扬

十二、要科学地使用评价这一教育工具

一、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第五卷388页《幸福·理想·宗教》)

进行德育需要技巧艺术

进行道德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把道德财富揭示给年轻的心灵,要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真情实感,唤起对理想的追求。(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0页)

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需要技巧和艺术

对学生施加真正的教育影响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接触学生,分析学生;谈某个学生的缺点时,不要指名道姓,不要对他的举止评头品足,不要把他的错误行为交给集体评判。(第一卷55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要深入到教育技巧的领域之中去

深入到教育技巧的这些微妙的领域之中去,会使我们享受到创造的幸福。没有比教师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更为生动、更为千变万化和更为活跃的事物了。(第四卷602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善于让美德教育具有吸引力

既然17岁的学会向往光明的事物,那么,就要使我们的伦理和道德的最崇高原则变得光彩夺目。有的教师认为,我们的道德原则本身就是美好的,因此,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传授形式,不需要什么“装饰”。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则愈高尚,揭示这一原则的活动就应愈光彩照人,愈有表现力。如果我们只是没完没了地重复说,要正直、诚实,以毫不容忍、毫不调和的态度对待虚伪,那么,这些话就会变成使学生讨厌的说教,学生对之就会像对于很有益于健康,但又令人作呕的鱼肝油一样。(第二卷81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提高教育技巧首先要靠自修

提高教育技巧,首先要靠自修,靠你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而且首先是提高思维素养。没有个人思考,不对自己的劳动采取钻研态度,则任何教育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卷66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总能找出时间来积累教育智慧

不管青年时期的工作多么紧张不懈,总能找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教育智慧。(第二卷64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要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

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第二卷539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要讲究艺术

教育者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的艺术在于,要使少年在了解自己职责的同时,愉快地自己对自己下命令,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个教育者,用人的责任感的道德美来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种严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纪律,这种纪律与鼓吹宽恕一切和抽象善行是势不两立的,并且要使这种纪律成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表现。(第三卷531~532页《公民的诞生》)

鲜明生动的形象展示道德财富的魅力

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向年轻的心灵展示出来的道德财富,能打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唤起他们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包含着一条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个人成长的道路。(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4页)

善于掌握学生的自我要求标准并使之不断提高是一种教育技能

善于掌握学生的自我要求标准并使之不断得到提高,这是一种教育技能,它使教学同培养集体两者结合起来,使集体的智力生活成为一种可以制约学生对自己的态度,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第一卷72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向班集体讲述一个学生道德上的缺点时要讲求艺术性

向班集体讲一个学生道德上的缺点应当慎重,注意分寸。向班集体讲某些个别学生的生活、苦恼和欢乐时,要讲究艺术。这种艺术在于不要用手指点,也不要用谴责的目光看着有过失的儿童。谈话时应该做到,使每个人想的不是某个同学的某一错误行为,而是自己与同学们交往的性质、对同学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品行等。让每个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在听到教师的号召后,都努力表现得好一些。(第一卷783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如何驾驭孩子是教育技艺高低的标志之一

在教师所拥有的全部教育手段中,支配孩子的权力是最普遍、最包罗万象,同时又是最敏锐、最讲究,但又很不可靠、十分危险的手段。这种权力犹如一种器具,可以用它来对儿童进行无痛而又不被觉察的手术,但又可以用来切开儿童心房中的软组织,并使儿童感到疼痛难忍。这种器具十分必要,同时又不无危险。一切取决于教师如何使用这种器具,以及他对学生使用这种器具的动机是什么。如何驾驭孩子,这是教师最大的难题之一,也是教育技艺高低的标志之一。(第一卷80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育智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控制自己的感情

朋友们,当我们跨进学校大门,决心献身于塑造真正的人这一崇高的事业时,让我们记住我们面前潜伏着一种很大的危险――这就是容易冲动,容易受突然爆发的任性情绪所控制。要想成为一条使热烈的心和冷静的理智汇合在一起的河流,那就不能仓促地、不假思索地作出对学生的处理决定――这是教育技能中一条川流不息的支流。如果这条支流一旦干涸,书本中的所有教育理论知识将化为乌有。(第一卷809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要善于把不懂事的小孩子当做明天的父母来看待

可以大胆地说,高明的教育之道,就是善于把不懂事的小孩子当做明天的父母来看待。(第二卷47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善于激起和青少年进行知心交谈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