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

10 老王

01 积累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他过去住在一个荒僻(huāng pì)的小山村。

(2)中国政府早就于1993年严格取缔(qǔ dì)了贩卖老虎身体器官的贸易活动。

(3)这座建筑虽然塌败(tā bài)不堪,但人们依稀可见其鼎盛时期的影子。

(4)他惶惶不安,为自己对朋友的误会而深感愧怍

..(kuì zuò)。

(5)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侮辱

..(wǔ rǔ)行为会构成本罪。

(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

..(zhì bèn)地转过身子。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B.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解析:B项引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话,问号应该在后引号之内。)

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

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

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文中提到的“默存”是其丈夫钱锺书的字。

5.文末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可作者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又为什么感到“愧怍”?

[示例]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因为“我”感觉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6.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情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吗?请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

[示例一]我们依然应该怀有一颗爱心,他们也应当是个“不幸者”,只不过他们的不幸不在物质,而在于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和骨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幸,这种不幸更令人同情,更需要帮助。[示例二]我们不应该施以援手。这种手足健全,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我们的奉献、援助只会促使他们更加没有骨气。

02 课内精读

阅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回答问题。

7.“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和他身体极差的情状,为下文写老王的死做了铺垫。

8.“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示例]因为老王在病重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看“我”,报答“我”

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感动,这份真情是无法用数目来衡量的。

9.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

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

[示例]因为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品质。

03 拓展阅读

(邵阳中考改编)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