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课后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课后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课后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课后练习)

一、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①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外形丑陋奇特。而它的足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没有了足,就无法生存。

②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因为它有独特的爬姿——“横行”,所以别看它足多,爬起来好像互相牵扯,影响速度,可事实上它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它的足很灵活地来回摆动,而第一对足总是高高朝上翘着,显得气宇轩昂。

③螃蟹的足更是捕食工具。参与捕食的主要力量是第一对大足,人们把这对足称为“螯”。它在爬行时,螯张开着用来捕食,像厉害的古代兵器,它的两只螯收缩自如,能把食物送到嘴里,就像外国人吃饭时所用的刀和叉,伸展自如。

④螃蟹的足还是它的“护身符”。当你用手去捉螃蟹时,它会愤怒地举起大钳——螯,仿佛在告诫:不要再靠近,不然,我就要不客气了。当人们稍有不慎,被它钳住时,想摆脱可没那么容易,非得受一番罪不可。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连同你不幸的手一起放在水中,它会即刻松钳。如果来犯者强大,招架不住时,它便会忍痛断钳,逃之夭夭。

⑤螃蟹的足也是最佳的“挖土工具”。螃蟹的洞通常在海边、河边的平滩中,或者在滩边的斜坡上。它不借助任何别的工具,只靠那五对足,竟能挖出一个很深很长的洞。一般它是用四对小足扒土,用螯把泥土推开,也就是说,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螯当作“推土机”。

⑥螃蟹的足又是巧妙的“攀附器”。螃蟹在各种物体上或石堆、草丛、泥浆中爬行,灵活、迅速,全靠那几对足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在很陡的坡上自由爬行,那尖尖的足如锐利的刺刀和有力的根须刺入或黏附在物体表面。

⑦所以,螃蟹的足堪称多功能,多用途。试想,螃蟹失去了足,就像失去了生命,再也难以“横行”,难以有所作为了。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A.总—分—总B.总—分

C.分—总D.分—总—分

2.本文最恰当的题目是()

A.足的功能B.螃蟹的功能C.螃蟹的足D.螃蟹足的功能3.“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这两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4.“螃蟹为了丢卒保车有断足再生的特异功能。它的意义是:修补创伤,重新长出失去的器官。这种现象在动物界很普通,螃蟹也不例外。”这段话对理解文章最有用的是()

A.第①段B.第②段

C.第③段D.第④段

5.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的“通常”能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

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逮.捕(dǎi dài)处.决(chùchǔ)挨.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吓唬他。(_______)(_______)

2. 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_______)

4.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

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A.坐在椅子上死了都倒不下去。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他宁可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6.读了短文后,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挪树

院子里那株培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政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竞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培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靖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 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痩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

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一息风姿飘()( )( )有声丰()秀美

2.文中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 )—( ) ( )—( )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____)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___)

5.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

①第三段到第九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间即生命

①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已,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

时间。

②我自已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好多的时间都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少壮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xiá()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国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是因为活得相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cè()自己,如今当有较好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④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我如今过八十,还没在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李箱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⑤无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ji?o()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己。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xī()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怵.目惊心(______)强.迫(_______)

2.在选文中拼音后填写汉字。

3.“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_______的作用。

4.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想告诉我们时间的重要性,结尾却写到健康的重要,这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杨红缨

①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②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赠维儿

③下面落名吴敬山。吴故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送书的时间是3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④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生会存赠缅儿

⑤下面落名是吴维。

⑥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⑦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孙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⑧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⑨后来,鲁滨孙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做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⑩若干年后,鲁滨孙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又过了好几年,鲁滨孙在孤岛附近发现一般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我很喜欢《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篮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鲁滨孙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本文选自杨红缨《男生日记》,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孙漂流记》,小说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

B.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C.这本书扉页上写有爷爷给“我”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D.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

2.下面这句话插入文章______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A.第①自然段和②自然段之间B.第⑥自然段和⑦自然段之间

C.第⑦自然段和⑧自然段之间D.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

3.吴缅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是因为()

A.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

B.鲁滨孙非常勇敢,救下“星期五”。

C.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样子非常酷。

D.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读书笔记可以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5.文章描写了“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6.先写出文中的一句名言,再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读过的书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则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平平,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他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即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开始,贝多芬耳朵日夜作响,听力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朱丽埃塔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幻想奏鸣曲》《充勒策奏鸣曲》)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强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乐坛当时轻浮的作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____)漂亮——(_______)

增长——(_______)幸福——(_______)

2.贝多芬在最悲惨的时期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节选)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

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出望外(____)完璧归赵(____)

亮丽(____)滋润(____)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简要概括。

3.文中画“”的句子中,用了一连串的____词,写出了“我”得到书时______的心情,及对读书______;句中细致形象地体现作者认真读书的情形的词有: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文中其中一句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并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

说到宜居国家,英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人在伦敦,我立即就深刻地感受到英国人对于环境的爱护之心,让我对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大加推崇。

英国的垃圾箱共有4种。颜色不同,易于辨认。所以,虽然每个箱子上都写着相应的说明,但其实不看也无所谓,只要一看颜色,就知道哪个箱子是回收什么的。分门别类,清楚明了。

英国的建筑大多是节能型的,尽量利用天然能源,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清晰,没有复杂的照明设备,多采用自然光。而且,在繁华的伦敦,我惊奇于几乎见不到空调。而在国内,空调的使用却是相当普遍。

伦敦是一座传统城市,许多人一直住在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根本无意去买

时尚新居。在他们看来,自家的房子越是古老,越是荣耀,因为里面承载的是历史。这与国内有些人喜欢买新房的观念大相径庭。一套房子,足可住到老去,何必再添新居?这是英国人的思想观念。只要房子结实,他们甚至都懒得翻修。房子的用料多为石头,层高壁厚,平稳坚固,冬暖夏凉。这种接近自然的房子,英国人非常喜欢。

英国的香烟奇贵,一盒都得花至少6英镑才能买到。如果一天抽一盒,每个月就要4英镑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将近400元钱。精明的英国人一算账,觉得抽烟实在划不来,所以干脆放弃吸烟。

在伦敦,你可以与各种鸟类亲近。因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空气好,所以小鸟们喜欢待在这里。无论是公路两边还是广场,以及居民区的屋顶和窗台,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许多可爱的小鸟在欢快地觅食与嬉戏。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鸽群在空中展翅飞翔,你的心也会跟着它们快乐地起舞。

英国人特别节约纸张。一张A4复印纸,正面复印了,背面也要复印才行,如果只印一页,那就找一张背面可用的废纸来用。中小学课本采用循环使用法,低年级同学用高年级学生用过的课本,非常自然,没有人会因此提出异议。爱护每本课本,英国的孩子做得很好。

1.作者为什么以“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3.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举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例子来说明的。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英国人放弃吸烟是因为烟太贵了。(____)

2.英国人尽量利用天然资源,只因为不喜欢空调的感觉。(____)

3.伦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才引来了那么多的鸟类。(____)

5.读了文章后,你将怎么实践环保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读完课文后,如果想要画出地球的样子,需要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用_________(颜色)画出地球的美丽可爱。

2.阅读作者如何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个观点,应该这样阅读:首先找到______仔细读;其次梳理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说明观点的。

3.如果为“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主题,从这篇课文中搜集部分材料写一份倡议书,课文中_________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即可。

十、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鲁迅爱惜时间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在1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为了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人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临死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写近义词。

爱惜——(__________)疲倦——(__________)

2.写反义词。

浪费——(_________)紧张——(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A.形容要求非常迫切。(_________________)

B.日夜不停,干劲十足。(_________________)

4.当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时,鲁迅是怎么回答的?用“﹏”在文中画出来。5.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6.文章从几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打算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A

2.D

3.B

4.D

5.不能删除。“通常”说明的是一般情况,并不排除其他情况的存在。“通常”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二、

1.dài√chǔ√ái√

2.妄想威吓伤痕累累

3.张口结舌恼羞成怒祸国殃民

4.暂时停止工作,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牺牲吉鸿昌临死前都

在积极地宣传抗日

5.C

6.体会到吉鸿昌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爱国主义情感。联系自己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下,更应当好好学习本领,肩负起建设更加美丽富强的祖国的责任。三、

1.奄奄逸铮铮满

2.漫—蔓产—铲

3.卜算子?咏梅陆游

4.使人害怕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蜡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老花匠把蜡梅移栽到新的地方。文赞美蜡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和对蜡梅的喜爱之情。

四、

1.chù qi?ng

2.暇策侥嬉

3.承上启下

4.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

5.不能删去,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它是前文的延伸。这也是珍惜时间的人往往忽略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有强调之意,从而使全文无懈可击。

五、

1.C

2.B

3.D

4.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

5.形象地体现出鲁滨孙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在字里行间表达对鲁演孙的崇敬之情

6.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理解: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与危险斗争的勇气。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危险的心理,因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

六、

1.贫寒丑陋衰退悲惨

2.经济困窘,亲朋好友去世离散,耳朵失聪,和人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3.贝多芬对梦想执着追求,面对困难不屈服不退缩。

4.贝多芬的一生

七、

1.欣喜若狂物归原主华丽滋养

2.①去同学家里读“报纸墙”。②让妈妈帮忙借小人书读。

3.动喜悦渴望一声不吭仔仔细细

4.第八段中: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八、

1.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是一种生活常态,所以用“微环保”生活2.作比较英国人对老房子的喜爱和英国人在住的方面很讲究环保

3.英国人特别节约纸张。 A4纸要正反面用中小学课本采用循环使用法

4.√×√

5.以后能借的书不买,节约纸张。

九、

1.一蓝色、白色、水蓝色

2.三、四自然段矿产资源再生资源无法再生

3.第三、四自然段

十、

1.珍惜疲劳

2.节约放松

3.如饥似渴夜以继日

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5.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承上启下

6.文章从两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一是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疲倦的;二是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

7.要爱惜时间,努力学习,珍惜每分每秒。(可以从学习、生活的角度来写,

言之有理即可)

8.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