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设备技术交流

如何做设备技术交流
如何做设备技术交流

如何做设备技术交流

1概述

有时我们要介入新的产品领域、或者生产新的产品。项目组对设备不熟悉,这就需要开展技术交流。

通过技术交流,对于项目组可以对需要采购的设备加深了解,包括技术参数、外形、主要特点等。对于供应商可以掌握我们采购的设备的产品大纲及其对设备的技术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采取措施,在随后的设备招投标、或者竞标过程中提出更好的设备技术方案。

对于设备本身的运行,各位业主比我们熟悉的多,在这里我们从工程实施角度提出在设备技术交流时要做哪些工作。

以下是对生产线或设备的技术交流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2编制设备技术交流提纲

进行技术交流前应该编制技术交流的提纲,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主要把我们要生产哪些产品,我们对设备有哪些关注点、购买设备后需要配套的工程内容有哪些等,写明确。

序内容组成备注

1 概要设备概况

目标设备总体要求

2 产品大纲产品大纲

产品验收标准

原材料及成品规格

3 现场生产条件工作制度及年工作时间

机组布置及物流情况

行车运行极限及起吊重量

自然及公辅设施条件

地坪载荷情况等

设计院辅助并确认

现场生产条件

4 设备主要组成

及技术要求

设备组成

技术要求

5 技术交流范围需征询的技术方案

供货范围、设计范围

供货范围、设计范围

由设计院辅助确认

6 技术交流内容

及要求

技术规格书编写要求

设计院提供技术规

格书格式

设备技术交流提纲的编制:业主提供基本参数,设计院确认完善

并整理成册。并提供技术附件编写的模板,主要格式如下:

一设备技术规格

二双方供货范围、设计分工及资料交付

三保证指标及考核办法

四综合进度

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

六双方人员派遣

设计院的专业

分类专业(代号)

工艺设备工艺P 设备M 工业炉F 储运S 土建建筑A 结构C 总图运输L

公辅给排水W 热力H 燃气G 暖通V

电电气E 仪表I 计算机J 通信T

辅助环保Q 流体Z 检化验X

工程经济工程经济GJ 技术经济JJ

3设备技术交流

3.1设备供应商需要做什么?

当接到业主的设备技术交流提纲后,设备供应商一般会按照我们提供的设备技术交流提纲编写技术规格书。并在技术交流前提交电子版资料供业主、设计院消化内容,保证提高技术交流的效率。

设备供应商在技术方案之外应当把厂商的概况、注册资金情况、业绩、采用标准、制造能力、研发能力如实告知业主。

设备供应商不仅仅对业主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方案,还可以提出更优化的方案提供参考,展现其专业能力。交流中可以穿插照片、PPT、视频等资料,简明易懂。

设备交流时要求设备供应商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一同参加,而不仅仅只有商务人员。

3.2业主需要做什么?

业主是设备技术交流的主导方,首先需要对现有设备的情况进行评估(目前的设备有哪些特点、缺点,技术方面需要哪些提高),第二搜索目标设备交流厂商,第三进行技术交流,第四交流情况总结。3.2.1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

序资料内容备注

1 生产节奏统计生产线各工序的生产节奏

2 操作评价由操作工实际评价操作过程的优缺点

3 日常能耗统计各项能耗指标,可以与目标设备作对比

4 维修情况点检根据维修频率、维修简易程度、备件价格作出评价

5 环保治理对环境污染大的设备作环境评价

6 现场工况设备运行方向;行车吊运极限及起重极限;设备安装位置;工作制度;地坪载荷;地坪沉降等

7 公辅设施明确能介接点位置

3.2.2寻找技术交流厂商

现今网络发展快速,一般设备供应商都能在网络搜索到。较为偏门设备可咨询设计院或行业内从业人员。通用机械设备供应商数量庞大,一般可找大厂家进行设备交流,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制造能力有保证。垄断技术设备供应商数量极为有限,可以全部进行技术交流。

3.2.3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并不是签订合同及技术附件,不用面面俱到,抓住关键性的要点展开即可,比如针对性解决方案、设备特点、初步价格、大致分界面等。

技术交流应当让设备供应商了解业主方最迫切的需求,并提供初步解决方案。有时候单一的设备供应商无法满足所有需要,可以让设备供应商在专业领域推荐其他品牌形成组合设备开展交流。

在了解交流设备主要特点后,介绍下现场工况条件,以确定交流设备是否能在此工况条件下安装运行及维修。

还可适当询问此类产品的使用情况、哪些行业使用的、本行业还有哪些用户使用。

3.2.4技术交流情况总结

技术交流完成后,应该对所有制造厂的交流情况作总结报告,给后续采购谈判行为打下坚实基础。可制订如下格式表格:

序对比项目设备厂家1 设备厂家2 设备厂家3 比较结论

1 产能计算

2 供货周期

3 预计价格

4 能耗指标

……

3.3设计院需要做什么?

编制交流提纲;从工程实施角度对设备进行了解;确认设计和供货分界面等;为后续业主的工程实施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撑。工程方面需要了解的内容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3.3.1生产线方面

(1)生产线大致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2)生产线大致重量,如果有单体设备超过10吨的设备,请告诉设备的名称、数量、大致重量;

(3)原料库、中间库、成品库的堆放方式,面积。

(4)设备制造周期。

3.3.2物流运输

(1)工厂内外的物流运输

(2)工厂内部的运输

(3)厂房内的运输:叉车、轨道车、行车

(4)厂房内的垂直运输:行车

3.3.3设备对环境(或生产厂房)的要求

(1)建筑:采光及照明,局部照明;

(2)暖通:温度、湿度、换气、洁净度;

(3)计算机:信息化要求;

(4)通讯:便携式对讲机和固定对讲机;

3.3.4设备的能源介质需求

能源介质需求

需求量压力单位温度

水新水(自来水) m3/h

循环冷却水m3/h

提供33.5℃;

回水温度:40.5℃去离子水m3/h

纯水m3/h

热水m3/h 温度

冷冻水m3/h 温度

电设备装机容量KW

气压缩空气Nm3/min 蒸汽t/h

煤气或液化石油气m3/h

电源方面,除380V电源外,是否需其他电压等级的负荷?是否需要保安电源?

3.3.5设备的安装、检修要求

(1)设备的重量;

(2)对震动的隔离要求;

(3)对检修的要求;

3.3.6设备的排放

名称数量成分备注固体

液体

气体

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

是否有腐蚀性气体排放?

3.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生产原料、各类能源、生产资材情况。

4设备供货模式

设备供货模式有三种:机电一体化供货、合作制造、小EPC模式。

机电一体化供货最为普遍,就是把设备看成一个整体,如同电视机插上电就能用,仅仅摆放在什么位置需要自己动手。业主方把设备所需的公辅介质敷设到TOP点并把设备安装到位,余下由设备方负责调试。

合作制造一般指引进设备,其核心设备采用引进方式,辅助部分(非核心设备)比如钢结构、输送机构等采用外方出设计制造图、中方对图纸转化并本地化制造。合作制造能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投资额并依然保持设备的先进性;缺点是设备分交面、设计分交面复杂且责任很难明确,业主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区分。

小EPC模式指设备商在项目中除土建施工外的其他工作采取总包的方式供货。优点是分界面极为清晰,简单设备的安装方面,设备制造厂对设备更熟悉,由其安装具有价格优势。但需要注意设备商必须具有机电安装资质及项目所涉及内容的相应的专项施工资质(如压力管道资质等)。

对于设备供货方式,在技术交流阶段不一定要确定下来,但可作为交流内容之一,听取设备制造厂对供货模式的意见。

5注意事项

5.1保密事项

在设备技术交流中会涉及日常生产中的经验和窍门,初看不起眼,可是这些经验窍门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独一无二的,可以认定为企业机密。在交流中应该严守。

假如是涉及到计算模型之类的,更应当主动保密。

5.2商务礼节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尊重为本,善于表达,遵守规矩。适当的商务礼节能提升个人及企业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