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集(第2212篇)

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集(第2212篇)
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集(第2212篇)

2019年国家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

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

A、加入团体的难度

B、相处的时间

C、团体的社会影响力

D、过去的成功经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团体凝聚力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1)相处的时间;(2)加入团体的难度;(3)团体规模;(4)团体的同质性;(5)外在威胁;(6)过去成功的经验;(7)其他因素。

2.用来计量单位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指标是( )。

A、劳动强度

B、劳动时间

C、劳动能力

D、劳动素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4节>劳动强度

【答案】:A

【解析】:

劳动强度表明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和紧张程度,即劳动力消耗的密集程度,它是用来计算单位时间劳动力消耗的一个指标。

3.采用头脑风暴法需遵循的原则是( )。

A、迟延评判

B、民主集中原则

C、各抒己见

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3节>团体决策的常用方法

【答案】:A

【解析】:

头脑风暴的基础是两条原则:

(1)迟延评判。头脑风暴法规定成员在发表意见时,无论该意见多么不合常理、不切实际,其他成员均不许评论、批评。创意一经提出,立即被一名组员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再作出评价,这就将思想创造与思想审查分隔开来。这样可以鼓励人们大胆对问题提出独创性的见解,而不需顾及他人的看法,充分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可以产生出许多新颖独特的创意。

(2) 量变酝酿质变。追求数量,随着想法的积聚,通常会产生高质量的创意。

4.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企业内部职位更替、工作职责变化或人员需求变化,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职位设置,确定职位职责与任职者要求等要素,这是指工作分析在( )方面的作用。

A、人员招聘

B、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C、人力资源规划

D、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工作分析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规划强调基于组织战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当战略转移时,组织内部会出现职位更替、工作职责变化或人员需求变化。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这些变化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职位设置,确定职位职责与任职者要求等要素。

5.激励型工作设计法中,适合于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的方法是( )。

A、自主性工作团队

B、工作扩大化

C、工作丰富化

D、工作轮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5节>工作设计方法

【答案】:A

【解析】:

自主性工作团队是工作丰富化在团体上的应用,对工作有很高的自主管理权,包括集体

控制工作速度、任务分派、休息时间、工作效果的检查方式等,甚至可以有人事挑选权,团队中成员之间互相评价绩效。这种工作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于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6.传统的工作设计法不包括( )。

A、机械型工作设计法

B、生物型工作设计法

C、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D、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5节>工作设计方法

【答案】:D

【解析】:

传统的工作设计法包括: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找到一种使效率最大化同时最简单的方式来对工作进行组合,通常包括降低工作的复杂程度,尽量让工作简单化;生物型工作设计法,注重的是人的身体能力和身体局限;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关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局限。D项属于现代的工作设计方法。

7.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内容是( )。

A、职业概况

B、基本要求

C、工作要求

D、权重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2章>第4节>职业标准

【答案】:C

【解析】: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内容。

8.我国劳动法的形式包括:①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②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法律;④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劳动规章;⑤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⑥地方性劳动法规;⑦其他规范性文件。按其规范的效力层次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

A、①③②④⑤⑥⑦

B、①③②⑥④⑤⑦

C、①⑤③②⑥④⑦

D、①③⑤②④⑥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1章>第3节>劳动法的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

我国劳动法的形式,按其规范的效力层次与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七类:①《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④地方性劳动法规。⑤《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劳动规章。⑥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

9.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是( )。

A、生活背景

B、能力

C、人格

D、学习经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人格的概念

【答案】:C

【解析】:

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

10.员工工作不满意引起的最极端的后果是( )。

A、缺勤和迟到

B、暴力行为

C、离职

D、组织公民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后果

【答案】:B

【解析】:

缺勤和迟到以及离职行为都是员工因工作不满产生的后果,但暴力行为或工作中的各种形式的口头、身体侵犯行为是员工不满意的最极端的后果之一。组织公民行为则是员工因工作满意而引起的积极行为。

11.我国实行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制度和( )制度。

A、残疾人适当照顾

B、残疾人就业安置

C、残疾人平等就业

D、残疾人劳动就业基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2章>第1节>对特殊就业群体的促进就业措施

【答案】:D

【解析】:

我国实行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制度和残疾人劳动就业基金制度。

12.弗里德曼提出的态度成分不包括( )。

A、认知

B、情感

C、体验

D、行为倾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态度的概念与成分

【答案】:C

【解析】:

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组成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又影响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13.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按照( )支付。

A、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B、不得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C、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D、不能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8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4章>第2节>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答案】:C

【解析】: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

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14.关于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整个劳动合同都会丧失效力

C、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D、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3章>第3节>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确认

【答案】:B

【解析】: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15.在人格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人格特质理论

D、“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C

【解析】:

人格特质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人格理论,最早的特质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四根说”。

16.关于我国现行的劳动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用人单位自定标准为主

B、全部属于法定标准

C、以法定劳动标准为主,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D、以法定劳动标准为主,是地方性强制性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4章>第1节>工时制度

【答案】:C

【解析】:

劳动标准是指以定量或定性形式对劳动条件最低标准的规范。我国现行的劳动标准以法定劳动标准为主,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工时、休息休假、工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

17.关于劳动保护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劳动保护包括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两个方面

B、劳动保护包括员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

C、劳动保护不包括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D、劳动卫生是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4节>劳动保护

【答案】:B

【解析】: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劳动保护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保护关系。劳动保护包括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两个方面。劳动安全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防止中毒、车祸、触电、塌陷、爆炸、火灾、坠落、机械外伤等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劳动卫生是指对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劳动条件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或者是防范职业病的发生。劳动保护不包括员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也不包括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18.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 )办理就业登记。

A、劳动者本人

B、用人单位

C、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D、劳动行政部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3章>第2节>就业登记

【答案】:B

【解析】: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具体规定是,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于录用之日起30 日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

19.下列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协商解除如果是企业提出的,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6个月

B、雇主和雇员均可以主动向对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

C、只要达成协议,就能解除合同

D、协议解除只要达成协议,即可即时解除,但须提前通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1节>离职管理

【答案】:B

【解析】:

协商解除是解除劳动合同诸多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契约自由原则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具体体现。协商解除具有以下特点:员工和企业都可以主动向对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协议解除只要达成协议,即可即时解除,无须提前通知;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达成协议,才能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协商解除如果是企业提出的,须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0.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相比,其稳定性( )。

A、较低

B、较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工作态度概述

【答案】:A

【解析】:

工作态度与个体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的工作态度往往是其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但与价值观不同的是,工作态度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21.“人力资源”比较公认的概念是由( )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

A、闽斯特伯格

B、舒尔茨

C、欧文

D、德鲁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1节>作为组织要素的人力资源

【答案】:D

【解析】:

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约翰·康芒斯等人对劳工问题的研究,但比较公认的现代人力资源概念是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 年在其著名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

22.关于360度绩效评估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一般采用署名的方式

B、考核主体通常为直接上级

C、可以更好地实现上级的管理意图

D、可以减少评价中存在的主观偏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1节>绩效考核体系

【答案】:D

【解析】:

目前,比较流行的360度评估是将上级、同事、员工自己、下级、外部人员等都纳入考核主体中,这样就可以减少单一评估主体在评价时可能存在的主观偏见,使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同时,管理者可以将360度评估结果与上级的评估结果进行比对,以便检验上级评估的信度。

23.激情具有( )的特点。

A、激动性和冲动性

B、激动性和爆发性

C、冲动性和爆发性

D、冲动性和可知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情绪状态

【答案】:A

【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比如狂喜、绝望等。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24.关于在培训与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对培训与开发进行控制,下列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培训与开发计划中要规定培训与开发课程或活动的结果必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

B、所定的标准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便于检查控制,不必一定要做到量化

C、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以监督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D、将受训人员的参与态度及成绩同奖罚措施挂钩,以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9章>第2节>培训与开发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培训与开发的控制:对培训与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指在培训与开发计划中要规定培训与开发课程或活动的结果必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所定的标准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便

于检查控制,同时要尽量做到量化,如确定达标人数、成绩、出勤率等。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培训与开发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以监督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培训与开发部门的主管人员还须通过旁听或参加有关活动或课程,监督、检查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培训与开发的控制还包括:将受训人员的参与态度及成绩同奖罚措施挂钩,以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培训与开发部门定

25.关于偷窃行为原因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偷窃可能是因为感到被剥削

B、偷窃可能是员工对没有人情味的待遇的报复

C、员工可能会将偷窃作为重建公平的自我知觉手段

D、偷窃必然涉及到严重不满等深层次的原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后果

【答案】:D

【解析】:

偷窃行为是指员工未经许可拿走或利用组织的资源或产品。员工出现偷窃行为有多种原因,可能因为感到被剥削、过度工作、或因从组织处得到的没有人情味的待遇而进行报复,也可能认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合理的,并将偷窃行为作为重建公平的自我知觉、报复主管苛待的一种手段等。与缺勤和迟到不同,偷窃行为并未涉及像严重不满这样的深层次原因。

26.培训与开发程序中最难实现的环节是( )。

A、需求分析

B、计划制定

C、实施

D、效果评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9章>第2节>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评估

【答案】:D

【解析】:

由于培训与开发效果的滞后性,以及员工个体的差异性,要客观、科学地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相当困难,因此,效果评估是培训与开发体系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

27.不属于外部招募的做法是( )。

A、发布职位公告

B、校园招募

C、内部员工推荐

D、人才交流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1节>外部招募的主要渠道

【答案】:A

【解析】:

外部招募的主要渠道:(一)招募广告;(二)校园招募;(三)内部员工推荐;(四)公共和私营就业服务机构;(五)临时性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务派遣机构;(六)人才交流会。

28.按照麦克里兰的观点,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 )。

A、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良好的调适能力、自信

B、成就和行为、服务意识、管理才能、认知能力、个人效能

C、变化、寻求支持、驱力水平高

D、处世态度淡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领导者的胜任特征

【答案】: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提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①成就和行为;②服务意识;③管理才能;④认知能力;⑤个人效能。除此之外,领导者还需要有职业献身精神,有远见、有准确的自我评价,有较高的社会亲和力,注意细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29.( )是职前培训开发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机械性特点的工种。

A、案例研讨法

B、操作示范法

C、讲授法

D、角色扮演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9章>第1节>培训与开发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操作示范法是职前培训与开发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机械性特点的工种。A项,案例研讨法也是一种用集体讨论方式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侧重于提高受训人员分析判断及问题解决能力;C项,讲授法是传统的培训与开发方法,适用于向全体学员介绍或传授某一个专门领域的内容;D项,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多用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30.下列各项不属于技能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的是( )。

A、技能评价

B、技能定价

C、技能分析

D、技能检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8章>第1节>薪酬体系设计

【答案】:D

【解析】:

技能薪酬体系设计流程与职位薪酬体系大体相似,要经过技能分析、技能评价、技能定价和技能管理四个主要步骤。

31.惟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分析方法是( )。

A、工作实践法

B、典型事例法

C、观察法

D、访谈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2节>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

【答案】:D

【解析】:

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项工作,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及其主管以及专家等对工作的意见或看法。访谈法是目前在国内企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成熟并且最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也是惟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方法。

32.以下对于试用期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6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6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3章>第3节>劳动合同的内容

【答案】:B

【解析】: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3.最直接反映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是( )。

A、情绪

B、面部表情

C、身体情况

D、语言表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表情

【答案】:B

【解析】:

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心理学家常把人类的表情分为三种: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一般说来,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反映一个人情绪状态的。

34.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小道消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 )。

A、链状传播

B、簇式传播

C、环状传播

D、交错传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2节>沟通方式

【答案】:B

【解析】:

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小道消息有几种传播形式,最常见的传播形式是簇式传播,即某名员工将信息告诉多个员工,其中只有部分员工再把消息传下去,而且也是传给多个人。35.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对其处以罚款,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 )的标准计算。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

C、3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

D、5000元以上9000元以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4章>第4节>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

【答案】:A

【解析】: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36.培训费用中的间接费用不包括( )。

A、培训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

B、资料费用

C、培训设备的折旧分摊费用

D、外出培训的差旅费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1节>在职管理

【答案】:B

【解析】:

企业为员工培训出资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主要是学费和资料费用,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外出培训的差旅费用、培训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培训场地器材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分摊费用。

37.在对财务管理等专业技术类职位进行工作分析时,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强制分布法

C、工作日志法

D、工作实践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2节>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

【答案】:C

【解析】: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所需费用较少;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而言比较经济有效。

38.关于试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C、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75%,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1节>入职管理

【答案】:D

【解析】:

D项,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9.企业中的冲突类型不包括( )。

A、企业之间的冲突

B、上下级之间的冲突

C、员工之间的冲突

D、部门之间的冲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3节>冲突管理

【答案】:A

【解析】:

企业中存在的冲突主要有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及个人工作与生活之间四种类型。

40.( )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A、工作实践法

B、社会实践法

C、访谈法

D、观察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2节>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

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参与所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分析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实践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其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需要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属于关键事件法的操作方法的有( )。

A、确定关键事件的定义或项目

B、记录员工的关键事件

C、整理关键事件报告

D、用工作分析中的关键事件技术列举出有效和无效的工作行为

E、根据关键事件报告对员工的绩效加以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3节>关键事件法

【答案】:A,B,C,E

【解析】:

关键事件法要求评估者在绩效周期内,将发生在员工身上的关键事件都记录下来,并将它们作为绩效评估的事实依据。关键事件法操作的核心是明确关键事件的定义和所包含的项目。其操作方法为:确定关键事件的定义或项目;记录员工的关键事件;整理关键事件报告;根据关键事件报告对员工的绩效加以评定;针对绩效评估结果改进绩效。D项属于行为锚定法的操作方法。

2.劳动者应该承担的义务包括( )。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就危害生命安全的劳动条件,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

D、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E、履行法律法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1章>第2节>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答案】:A,B,D,E

【解析】:

劳动者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3.在工作分析实施流程的准备阶段,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 )。

A、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及意义

B、工作分析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者

C、工作任务安排

D、工作分析所需收集的信息

E、工作分析的预期成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

【答案】:A,B,D,E

【解析】:

开展一次工作分析活动,在取得企业各个方面的配合并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之后,需要事先制定一个较完整的方案,这将有助于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这一总体实施方案主要应包括: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及意义;工作分析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者;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大体时间安排及预算;工作分析所需收集的信息;工作分析的预期成果。C项属于工作分析实施阶段制订的具体实施计划的内容。

4.下列关于情绪和情感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

B、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C、情感体验发生在先,情绪反应在后

D、情绪往往是由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引起的

E、情感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情绪和情感

【答案】:A,B,D

【解析】:

C项,情绪反应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E项,情绪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

5.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 )。

A、工作实践法

B、文献分析法

C、头脑风暴法

D、访谈法

E、问卷调查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

【答案】:A,B,D,E

【解析】:

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包括访谈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以及主题专家会议法等。

6.关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步为通过工作分析与业务流程分析确定绩效评价指标

B、工作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C、需要按照对绩效目标的影响程度对绩效指标进行分档

D、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修订分为考评前修订和考评后修订

E、职位层面的绩效指标需要部门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讨论决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2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答案】:A,C,D

【解析】: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为:通过工作分析与业务流程分析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粗略划分绩效指标的权重;通过各个管理阶层员工之间的沟通,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

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修订。B项,工作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需要以健全的组织结构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基础展开。同时,由于需要较多的资料,对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执行成本比较高。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发展趋于稳定又亟待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企业。E项,在确定了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之后,需要让绩效评价的利益相关各方参与确定最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职位层面的绩

7.失业登记的范围包括下列失业人员( )。

A、年满18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B、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经营的

C、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

D、军人退出现役的

E、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2章>第2节>失业登记制度

【答案】:B,C,E

【解析】: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以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范围包括下列失业人员:①年满16 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②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③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经营的。④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⑤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⑥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的。⑦各地确定的其他失业人员。

8.特质论的假设有( )。

A、人格特质在空间上相对稳定

B、人格特质在时间上不稳定

C、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相对稳定

D、人格特质在空间上不稳定

E、人们的情绪、态度不会有波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A,C

【解析】:

特质理论的重要假设是:①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相对稳定;②人格特质在空间上相对稳定。特质流派也承认人们的情绪、态度等会有波动,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和普遍的情境中还是比较稳定的,还是比较稳定的,可以测量并用于预测人们的行为。

9.下列各项中,属于职工个人福利的有( )。

A、带薪假期

B、工伤赔偿金

C、加班费

D、冬季取暖补贴

E、上下班交通费补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4章>第3节>职工福利的内容

【答案】:A,D,E

【解析】:

职工福利可划分为集体生活福利和职工个人福利。职工个人福利又称劳动者的福利待遇,主要内容是:带薪假期;冬季取暖补贴;探亲假路费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贴;职工正常死亡丧葬补助费等。

10.下列各项适用《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个体经济组织

D、农村劳动者

E、事业单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1章>第1节>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A,B,C,E

【解析】:

适用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1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的根源特质包括( )。

A、乐群性

B、稳定性

C、幻想性

D、世故性

E、乐观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A,B,C,D

【解析】:

卡特尔总结的16种根源特质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兴奋性、有恒性、

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

12.薪酬公平性的涵义包括( )。

A、同一行业、地区、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报酬应当基本相同

B、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报酬应正比于各自的贡献

C、同一企业中,相同资历、岗位、技能的员工报酬应基本相同

D、同一企业中,最高工资不能超过最低工资的十倍

E、不同行业、地区、规模的企业中,类似职务的报酬应当基本相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8章>第1节>薪酬体系设计

【答案】:A,B,C

【解析】:

薪酬的公平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外部公平性,即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位的薪酬应当基本相同,因为对他们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要求相似,他们的各自贡献也相似;②内部公平性,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位所获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贡献,只要比值一致便是公平;③个人公平性,涉及同一企业中占据相同职位的人所获薪酬基本相同。

13.激励型工作设计法提高工作激励性的方式包括( )。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轮换

D、自主性工作团队

E、工作标准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5节>工作设计方法

【答案】:A,B,C,D

【解析】:

激励型工作设计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际关系理论和工作特征模型理论。该方法强调通过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自主性工作团队、工作生活质量等方式来提高工作的激励性。

14.绩效考核指标评价标准的类型包括( )。

A、描述性标准

B、量化标准

C、基本标准

D、卓越标准

E、整体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