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的从众心理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的从众心理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的从众心理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的从众心理分析

摘要:在红灯面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闯,而不是等。当一伙聚在一起时,似乎闯才是更好的。于是乎,“中国式过马路”诞生了。本文将从从众心理这个角度来对此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从众心理的介绍以及中外比较,揭示“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人性本质。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从众心理;人性本质

从众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到处可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在从众上心理上也有所不同。“中国式”从众如今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这其中折射出的是一种国民性,一种人性本质。

一、从众心理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另搞一套。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因而个体在知觉、判断以及行为上都表现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倾向,这称之为从众现象。从众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但要明确一点,从众不等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

(二)从众心理的产生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孤独在《社会心理学引论》中提出人类有11中本能,其中“屈从本能”和“群居本能”被认为是从众心理的根源之一。人类的从众现象既有由于恐惧孤独而产生的本能成分,也有其社会属性。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往往屈服于群体压力,迫使群体“随大流”。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进行过一次从众心理实验研究。在参与测试的七人中,其中6人是同谋者,只有一位是真正测试者。在其他六人说错答案的情况下,测试者心中很清楚其余六人说的是错的,但迫于团体压力,不得不与他们一致,这个实验有力的证明了个体的行为往往不受个体支配,群体压力将会强迫个体改变初衷。

综上所述,从众心理的产生可以这么理解:作为群居动物,人是无法独立于社会群体而存在的,正是如此,人的行为往往受外界干扰,从众正是个体对于外界所作出的反应。也正是如此,当你在等红灯时,他人的闯红灯行为会不自觉地影响你。别人可以闯,我干嘛不行?闯红灯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于是乎,“中国式过马路”在从众心理下诞生了。

二、中国式过马路

(一)中西比较

“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集体的力量是多么大,可以让个体冒着生命危险闯红灯。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以美国为例,美国人过马路都是一个人就去闯红灯。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人是个体闯红灯,中国人是群体闯红灯。从个体到群体,之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同样是过马路,中西方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归根结底,文化差异。西方人更重视理性,他们的行为往往带有独立性,而中国人更加注重感性,感性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从众的诞生。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心理现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动物世界都

存在着,不同的是动物的从众是一种本能反应。同样道理,只要具备人的社会属性,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个体都会具有从众心理,而“中国式过马路”作为一种“中国式”的从众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国民性。

(二)“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国民从众心理

自2012年10月网上曝出“中国式过马路”以来,陆续有城市通过对闯红灯者进行罚款,以此希望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然而在咸宁市社会中,“中国式过马路”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究其缘由,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话概括“国民之劣根性”。鲁迅在其文章中曾怒斥看客为“伸长的鸭脖子”。这一方面变现国民的麻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从众心理作怪,一人看砍头,满成人都跟着来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从众心理。

“中国式过马路”作为国民从众心理的典型代表,它折射出的又是什么呢?与西方人不同,中国民众在做事时往往缺少理性思考。“买盐热”、“购金热”,这些都是盲目的从众,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这种心理现象在国人身上可以说比比皆是,这其实也就是国民之劣根性。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在于唤醒国民,然而国民虽醒,其劣根仍存。“中国式过马路”不能简单归结为素质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西方人从众是一种小范围的,“中国式”从众则是一个民族的。

当然“中国式”从众不能一昧的否定它,雅安地震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抗震救灾的齐心协力是一种正面的从众,它将民族的凝聚力聚集在一起,放射出民族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总结一下,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式”现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所谓三人成虎,群体的压力是不可小视的。在社会节奏快速的今天,个体往往忽视内心自我,而对群体过分依赖,在行动上缺少自我的思考,闯红灯本身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一群人过马路更是对这种从众心理的纵容。“中国式”从众背后折射出的是国人素质问题。也折射出人性的本质。

三、从众心理下的人性本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群体的压力,这种影响会渗入到个体的行为举止中,个人的内心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压力?

“中国式”从众现象揭示出个体在群体面前,抗压性是很低的。这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个体内心的不强大,人作为最高级的动物,在遇事时往往不够果断,无法像猎豹捕捉猎物时迅猛,犹豫不决的人类本质决定了人类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作为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是不会消失的,原因何在?天性使然。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报告模板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报告 目录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五.课题研究特色及价值 六.课题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2年10月10日傲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频繁的出现。数以万计的转发,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闯红灯现象。各种真实存在的纷纷出现在网络上:有不走斑马线的行人,有闯红灯的行人……但我们不能看出,这种现象通常是在几人一起出现的情况下发生,人们大多都结伴而行,结伴闯红灯过马路。 毋庸置疑,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跨进汽车社会,那么必然会出现一种对行人利益不利的状况,这就导致行人过马路时红灯等待时间太长,而绿灯时间却很短。社会单纯考虑交通运行效率,极端化地或仅从维护机动车的利益出发牺牲行人的利益,普遍存在着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的状况。这就使得生活在高速运转社会中的行人不愿去长时间的等待而选择闯红灯。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而这样的生活节奏显然与长时间的等待截然不同。因此在行人们自认为安全时便不管交通信号灯是否为绿色时就擅自过马路。这不仅对过往车辆正常行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更是行人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不珍惜。 当人们关注这一方面时,大量真是的数据,大量真实发生过的交通事故及真想出现在我们面前。深圳交警开展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动,2个小时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360宗。 2012年9月一个下雨天,余先生一家四口外出经过海淀区上地东路一个路口,八岁的女儿想追赶父亲便独自跑着横穿马路,被刹车不及的汽车撞伤。某日,王某推着轮椅车带腿脚不便的母亲去马路对面办事,当二人横过马路时,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致王某和母亲双双受伤,王某的母亲最终伤重不治而亡。事发时,二人距人行横道仅仅只有几十米。 这样的事故几乎天天在上演,让人心痛。而如若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故,究竟是谁的错?是行人?还是司机?有人认为是司机避让不急没有看到行人。可是我们也能这么想:车速与人步行的速度相比,毫无疑问是车速较,因此要是紧靠司机去避让那些乱走马路的行人,后果可想而知。不想让悲剧天天上演,那么我们必须禁止“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发生。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 经网络信息的飞快传播,中国式过马路,作为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肇事起源,已经被世人深恶痛绝,正在成为各地交管部门的严打对象。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其他国家,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之后都有了改善。例如美国:美国过去,行人乱闯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趣味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 (2) 2、服从实验 (3) 3、竞争实验 (5)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 8、“迟延满足”实验 (10) 9、“感觉剥夺”实验 (11) 10、情绪实验 (12)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 13、印刻实验 (16) 14、视崖实验 (17) 15、霍桑实验 (18)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 17、蔡格尼克效应 (22) 18、责任分散效应 (23)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24) 20、证人的记忆 (25) 21、如何表扬孩子? (26)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27)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 25、“见钱眼开” (30)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的分析

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 行为规范,这就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本文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了具体阐述并详细的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从众心理;群体规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存在着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选就餐地点,哪儿人多去哪儿。网上买东西,同样的物品,看哪家店销售量大就去哪家购买。选旅游景点时,依据是哪儿人多去哪。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就属于一种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爱扎堆”。一些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之下放弃自己原本所坚持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意见,去采取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者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也跟着去做什么,即使所做的事毫无益处。我们总认为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一个人在团体中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团体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无形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是个人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一致。 1.大学生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1.1 从众 近年来,大学的校园里攀比、奢华之风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无论大件的手机、电脑,还是小件的衣服,亦或是许多在校园里盛极一时的消费品,比如新百伦NB(New Balance)跑鞋等,都能在学生中找到从中消费的迹象。大学生攀比之风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许多同学穿名牌服饰,不是名牌的衣服不能入人之法眼,而且在各种节日时总是讲排场,邀请众多的同学、朋友吃吃喝喝,即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乐观,但还是以小充大。其实一些同学本不是十分乐于大手大脚的消费,但随着学校的风气的变化只好随波逐流。 1.2 学习从众 学习从众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同一个宿舍或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勉励,集体的进行学习,集体考研或者考一些国家承认的证书,虽然这是积极地学习从众的表现。每个人的人生计划不同,所要走的路也不同,这种跟风虽然是积极的,但不是理智的,学生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的去选择考

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研究

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研究

题目: 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研究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心理学家对从众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从众心理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从众心理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众心理被引入了市场营销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分别利用从众心理这一新的细分变量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利用从众心理对目标消费者的影响来制定一系列的营销战略。 大学生消费群体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影响的研究,从而达到建立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影响的模型的目的。 通过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区分,提出假说,通过实验设计来证明假说的成立,并针对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让企业在为大学生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更符合大学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目标消费者和企业达到双赢的结果。 关键词: 从众心理从众行为动机满足度

目次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1)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2从众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4) 2.1从众的心理分析 (4) 2.2 消费者的消费从众的分析 (8) 3 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分析 (8) 3.1 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分析 (8) 3.2 大学生消费从众心理的外在影响因素 (8) 3.3 大学生消费从众心理的内在影响因素 (9) 4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模型的建立 (11) 4.1 模型建立 (11) 4.2 实验验证 (13) 4.3研究结论 (15) 4.4营销意义 (15) 结论 (16)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文档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拖延人格动机自尊 论文摘要:拖延是个体自愿做出的一种非理性的回避行为,它不仅导致成就低下,而且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两类,相应地,拖延行为的产生既有个体内部的原因,也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从个体角度来讲,低严谨性、低自尊、低能力和缺乏动机是主要因素,而任务厌恶和奖惩时限较长是影响拖延的情境因素。对拖延行为的干预应从主客观两方面着手。 拖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Ferrari等指出,在普通人群中,25%的人将拖延报告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约40%的人曾因拖延而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在学生中,拖延行为也十分常见,其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拖延的结果会令个体感到沮丧,长期的拖延会阻碍目标的达成、降低生活幸福感、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因此拖延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非适应的,会对个体产生有害结果的行为[2]。为了弄清拖延的实质,帮助人们摆脱拖延带来的困扰,西方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介绍,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参考,并希望借此带动国内的相关研究。 一、拖延的概念与类型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 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有时人们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行动是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拖延者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回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decision avoidance)不同,后者的最初意图就是延迟[3]。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4],即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trait procrastination)也称长期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是一种人格特质。特质拖延者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报告有更多的拖延行为。特质拖延者又分为三类[5]:等到最后一刻才进行冲刺的唤醒型(arousal types);害怕失败、甚至害怕成功的回避者(avoiders);无法做出决定的拖延者(decisional procrastinators),状态拖延(state procrastination)是指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3]。 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6]。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tense-afraid type),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忧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pleasure seeking),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影响拖延的因素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过马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则成为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过马路不仅仅能折射一个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而且能折射出一国社会文化底蕴的浓厚程度,而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名词的出现则揭示了中国人过马路时闯红灯现象严重的社会现实。本文拟在结合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原因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与国外作对比,浅谈中国如何摆脱这一现状。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忍耐限度路权分配对策。 1.中国式过马路及其现状。 通过数据以及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重,其中越线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安全中的重要因素,这一现状亟待解决。 2.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在中国,很多人都崇尚美国以及西欧发达国家公民的社会公德,认为他们很少存在闯红灯的行为。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其中的原因要复杂的多,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2.1行人素质。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我们熟知的交通规则,所以更多的人把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人口素质偏低,法律、安全意识淡薄不无道理。就文化素质而言,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每个城市里都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这些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存在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的问题。就道德素质而言,我国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在提高,但是总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交通法规铤而走险,给自己、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就法律素质而言,整体来说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够,很多行人没有摆正心态,对于过马路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把遵守交通规则作为一种义务,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的产生。 2.2心理因素。 到底是什么心理诱导行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选择闯红灯呢?为此,我在芜湖市步行街展开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围绕行人闯红灯时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闯红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行人确实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存在安全风险。这种心理引导行人闯红灯,认为自己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低,同时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从众心理诱导大多数行人随大流,中国式过马路的人群因此而不断壮大。同时,法不责众,闯红灯的行人认为违反交通法规的又不是个人,群众共同违章也会消除自身的内疚感、罪责感。 2.3交通压力。 现如今城市化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交通压力较大。尤其对于一些一线城市来说,堵车成为大家每日不得不面对的事。12月7日,在首都北京一辆急救车因交通拥堵,车内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遗憾丧生。在舆论的反思声中,社会车辆不让道领受了大部分指责,而无道可让,却是另一重无奈现实。[3]交通压力给行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不便,更是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2.4对行人要求宽松,法律不完善。 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交通管理自然不易。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公民的素质还没有得到相同比例的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的要求也较为宽松。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行人制定专门的过马路的惩治标准,也没有针对中国式过马路 制定统一的治理措施。宣传上,交通法规的宣传流于形式,宣传形式过于单一;惩治量上,

社会心理学-从众

抢盐风波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1、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盲目从众的现象 2、盲目从众的现象有很大的危害。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人们是怎样想的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将死了,盐没用完 第六章从众 第一节剖析从众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二、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三、从众、顺从与接纳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 1.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此后心理学家阿瑟(S.Asch)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个经典的从众行为实验 请想象自己作为谢里夫实验之一的被试,你会发现自己坐在一个非常黑暗的屋子里。在你对面15英尺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光点。起初,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了几秒钟,这个光点不规则地动了起来,最后消失了。现在,你必须猜测光点移动了多长的距离。黑暗的屋子使你根本无法准确做出判断,因此,你不大确定地说,“6英寸”。实验者又重复了这个程序。这次你说,“10英寸”。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你的估计会接近一个平均值,譬如说8英寸。 2.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实验材料是12套成对的卡片(其中a与c韦等长线段),要求123名大学生判断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等长。 判断在两种场合中进行,一种为单独判断,另一种场合是按组进行判断。在单独判断的时候,所有被均做出了准确无误的回答。但是在分组判断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分组判断时,每组7个人。其中6个人为实验者的助手,只有一个人为真正的被试。当实验者呈现一对卡片时,要求被示回答“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 等长?(要求助手先回答,被试后回答)”,在18次实验的前6次助手的回答是正确的,预备试的回答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从第7次实验开始,6名助手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的回答”a=b”,此时大约有32%的被试感到迷惑,弄不清楚为什么其他人的判断于自己的真实感觉不同,但最终屈于来自大多数人的压力而做出了与大家一致而错误的判断。由此可见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总是对的。这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从众心理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 引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1、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

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2、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3、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就在下面,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感呀!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1】 看完此书,对照自己,有两点发现:一是自己曾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二是现在自己的拖延习惯少了很多。 这一改变并非是对拖延症采取了什么措施,只是因为自己的心态逐渐成熟罢了。 十七八岁或者更早一点的时候,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 当时的状况大致是这样的:我刚经历高考,成绩不好也不差,进入了一所不是很出名的重点大学学着一个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总之一切都太普通不过。 但那时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普通过,每天都谋划着很多事情,并且坚信这些很快就会变为现实。 其中之一就是要在英语四六级上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个从一进大学就开始计划了,到最后的结果却是四级勉强通过,六级徘徊在通过的边缘。 考四六级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结果如此,原因很简单,考前几个月觉得时间还多,可以做点更重要的事情,考试前几个星期感觉再怎么准备也来不及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 四六级只是其中比较低端的一个计划,还有很多高大上的计划,结局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大学四年过得其实很不好,一直处于反省与自责之中,最后的两张证书毕业,显然与当初的梦想差距太大。 工作头几年是极其痛苦的,想成为的自己与实际的自己差距太大。

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时候,生活才显示出它真实的样子:我其实太普通了,能力也一般,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到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很有可能还是这样。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三十而立,如今的我虽不能说成熟,但肯定没有太多的拖延症状。 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会在小区跑两圈,如果下雨我就爬楼梯,从一楼爬到二十六楼,当年微不足道的小计划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两三年前,要求自己每月看一本书,现在基本达到了每月3本以上,如果某一周忘了看书,感觉就像缺了点什么。 虽然类似于信用卡到最后一天才还的事情还时而有之,但是只要不影响心情,拖延一点又何妨,谁没有点坏毛病呢。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2】 在翻开之前,本人一直对自身在习惯养成、工作效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拖延深恶痛绝,并对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拖延症患者”深信不疑,且颇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深恐将不断为此生以及此生中的若干年甚或几个星期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于是便一厢情愿地将治愈希望寄托在了广受推崇的这本书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细读之下,方知拖延这个问题竟然博大精深。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力之下的产物。 正如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扯出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以及家庭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仰或真相。

2019-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 (6000字)-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 (6000字)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 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 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二、调查目的:了解“中国式过马路”和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时间:1~10周 五、调查人员: 六、调查对象: 七、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九、鉴于广州大学中仍有许多条马路没设有交通灯,所以多数大学生都是采用 看到没有车确保安全才过,而且在广大商中和广大图书馆之间有个天桥,方便 学生通过,但这并不能说明广大大学生就没有采用“中国式过马路”。 经过问卷调查和10周的现场观察,发现只有少数同学会等绿灯才通过马路,而大多数同学是不管红绿灯,只要没车就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后面的同学看到 了也跟着一起过了。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算已经红灯而且有车要过,但前面 已经有同学过了,所以自己就跟上,这样就经常能看到在红灯的情况下,同学 排着长龙过马路的景象了。 出现这一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大学城里面的车比较少,所以同学 们就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车这么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等呢?因此不管 三七二十一,管他红灯绿灯直接就过。次要原因当然就是从众心理,别人都这 样过,就我在那等,感觉怪怪的,虽然也有一小部分人选了时间紧急,快迟到,或者红灯时间太长,不想等等原因,但也只是占少数,所以肯定的是,广州大 学学生是存在“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

心理学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其对策_邬强

2009年第1期总第177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 e ilong jiang R esearches on H igher Education N o .12009seria.l N o .177 收稿日期:2008-07-12 作者简介:邬 强,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邬 强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惠州 516007)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客观实际,发挥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9)01-0097-03 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 [1] 。通俗地说,从众就 是 随大流 、 人云亦云 。如遇到意见分歧,本来你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但当这种想法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你可能会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而迫于多数人 无形的压力 ,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随大流。 一、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 1.消费从众。高校校园里不乏 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 ,大学生讲名牌、讲排场、比阔气已形成风气。有些大学生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这是一种消极的从众行为。 2.学习从众。学习从众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从 众现象。据调查,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 不同步 现象。大学校园里常会看到一个宿舍集体活动的景象:一同吃饭,一同上自习等等。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如某高校有个班5名考上研究生,竟都是同一舍员。 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学习从众现象,如学生的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从主观上并不赞成作弊,但是看到少数原来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没被发现,就会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带着一种不正确的理性从众观或盲目从众也参与作弊,以致对自己各方面都 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甚至还说: 大家都作弊,不作弊的学生反而是傻瓜。 3.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一方面,大学生随着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渐产生了接近异性、追求爱情的渴望,加上西方 性解放、性自由 思潮的冲击,更触发他们较强烈的性体验想法;另一方面,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一些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或被异性朋友追 求证明自己有魅力、有能耐,而一些无人问津的同学则会感到寂寞、失落和低人一等,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据某高校进行的一项最新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约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可增进爱的发展 [2]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一些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才趋同于同宿舍、同班同学或老乡的恋爱观和性观念。 4.入党从众。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此高的比例,经过分析,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入党愿望来自于父母的压力,但更多的学生则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递交好像不合群、不积极要求进步似的。 5.择业从众。择业不仅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从众行为。 追热门,随大流是择业中的常见现象。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多盲目追求好岗位、好地方而忽略自身的条件、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近几年公务员职位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千军万马挤 独木桥 。据人事部对80多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

综合研究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综合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作者: 日期: 2

1.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 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2.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 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 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 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 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 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 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 “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_________ 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3.南京大学新传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社会学博士周凯认为全民讨论“中国式过 马路”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意识就会唱主角。 实际上,印度等国家也是存在闯红灯现象的,只是网友套用“中国式离婚”,使得“中国式过

教学案例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_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

客户的从众心理分析

客户“从众心理”分析 曾经看到过一名客户在柜台旁看商品,销售员热情地跑过来问:“先生要买什么,我可以帮您”,结果客户说“我随便看看”,于是便离开了柜台。一会儿柜台又来了一群人,大家叽叽喳喳地询问销售员。过不了一会儿就有一人掏钱买下了一个商品,于是其他人纷纷准备购买。这时候,先前的客户又出现了,他在旁边认真地听着、看着,还拿起商品反复看,最后他说:“那请给我也拿一件!”哈哈,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这是实际发生在柜台前的故事,是你、我、他都可能存有的一种购物时的习惯,确确实实就是从众心理。 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在挑选商品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从众心理呢?你在购买时所关注的是商品的什么呢?价格?质量?还是还是美观?对商品的了解和熟悉度不敢下单?或者是觉得门槛太高?还是缺少示范,没人在你前面购买这样的商品? 买家看到的“很多人”是如何“看”的呢?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购物环境中,客户看到的就是商品的销售量、浏览量以及客户对商品的评价,还有最新商品促销通知等,都能为用户营造这种“绝不仅有你一个人在购物”的环境。营造“有人”而且“人很多”的氛围告诉客户,买这件商品的客户并不仅仅只有你,你购买这件商品是很合情合理合群的行为。在你之前,很多人已经购买了这些商品,在你之后还会有很多人继续来买。不用担心,勇敢地点下“确认”键。 这就是我们的从众心理,每个人都有,无可避免的。“从众心理”其实是一种客户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销售员如果能有效地掌握或调动客户购买行为中的从众心理,肯定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其实掌握客户的心理,比起其他条件如产品的价格、特色等,在营销上反而更有决定性。因为一切购买行为,到最后都是取决于客户当时的心理导向。 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客户不论是买东西还是吃饭,都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去。比如:哪家商场的人多,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挤进去;哪家大排档生意好,即使没有空位,客户也愿意花时间去等,而不愿意换一家。任何

大学生从众心理论文

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

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

《拖延心理学》解读

《拖延心理学》解读 今天为您解读的是《拖延心理学》,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作者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这本书中文版有3.8万字,我会为你解读书中的精髓:拖延症既是敌人又是朋友,学会与它相处,学习将会有更多捷径。 这本书,旨在通过对拖延症的讲解,助你克服拖拖拉拉的习惯;同时又能利用拖延的好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你一定听过或见过这样的事情: 在得知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时,有些学生除了能大大松一口气,还会这么想:这次一定要好好复习,考个好成绩。 可现实却是这些同学一直没有行动,今天想着时间还很多呢,明天再复习吧;明天想着,心情不好,后天再复习吧; 可后天来了依旧没有学习,心情这么好,何不让自己更开心呢? 就这样,一直到了考试前一天,明天早上八点就要开始考试了,今天晚上才开始心急火燎地复习,结果可想而知…… 你看,这些人只是想着把事情往后推一推,但不知不觉就掉入了拖延的陷阱,讲到这里你可能深有感触; 因为你同样是拖延症患者,你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和身体重新组装一遍,

好让拖延症从根源上根除,但是彻底解决拖延症就是个完美的计划吗? 在这里,作者有话要说了: 你只看到了拖延症有害的一面,其实拖延症有益的一面也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了:想要识别真正有害的拖延是什么,关键在于事后你是否后悔、烦恼于它,它是否影响了你的生活。 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气呢? 好了,关于拖延症的谜题我们暂时说到这儿,后面我们一点一点讲解。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她们经常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著名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从1979年开始,她们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后期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拖延症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上。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就让我来为你来详细解读书中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