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吴亚玲,李辉

【摘要】摘要:利用深圳市逐时降水和三防信息资料,运用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借助2个内涝程度截然相反的“龙舟水”过程实例,对深圳市内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深圳内涝既与气象因素有关,也与城市本身的排水能力、城市效应、遭遇天文高潮等方面相关。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降水可以直接引发深圳市内涝。

【期刊名称】广东气象

【年(卷),期】2011(033)005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城市内涝;深圳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临海城市,暴雨发生频率高、影响面广、危害性大。平均每年降雨量1 966.6 mm,降雨日数 144 d,暴雨日数 9.0 d,大暴雨日数2.2 d;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日降雨量为520 mm(2008年6月13日)。近年来,每逢下雨,深圳就会出现“小雨小淹、大雨大淹",以及关外逢暴雨必有大内涝的状况,内涝成为制约深圳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防灾减灾等决策部门除需要及时的天气预报和雨情信息外,还迫切需要因降水导致的内涝信息,掌握内涝发生的分布特征及灾害风险大小等信息。根据这些需求,有必要分析构成内涝的致灾因子与影响因素,为降低和避免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英等国的水文气象学家就开始对城市的积涝问题进行了研究,如Scofield R A等[1]用四维同化变分技术建立了城市积涝和排水的决策系统,并建立了城市积涝的数值模式。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