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微生物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微生物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微生物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一)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培养结果尽量不受干扰因素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工作程序

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

(1)患者血液采集前,应掌握好采血时机,对有感染症状需要明确感染诊断者及时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检查。最好在患者行抗菌药物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前半小时为宜。

(2)血液标本由临床护士采集,遵照医嘱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等备用。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患者一般信息的条码识别写在(贴于)血培养瓶上。

(3)采血前应向患者做适当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4)原始标本以"电子申请单的条码号"为唯一标识。

2.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容器、类型和量

(1)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小孩可用颈外静脉采血,但有危险性,以少用为宜。

(2)采集方法:静脉穿刺点的消毒:70%的酒精清洁局部;碘伏擦拭从中心向边缘;待碘伏干燥,静脉穿刺。严格以无菌操作抽取血液,于床旁精确而迅速地将标本注入血培养瓶内,并轻轻摇匀,以防凝固。如果用注射器及针采集血液标本,应首先接种厌氧瓶避免空气进入,完毕,棉球局部按压。采血次数及间隔:应在抗菌药治疗前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发热者两次抽血间隔1小时,必要时24~48小时后再取2次。

(3)采集容器:无菌血培养瓶,包括普通培养瓶、中和抗生素的树脂培养瓶和厌氧菌培养瓶。用培养瓶前必须仔细检查瓶内液体有无变色或浑浊,变色或浑浊提示有污染的可能,应及时与微生物室联系。合格者用70%的酒精或碘伏消毒瓶盖,等待1分钟。

(4)采集量:成人:8~10毫升/(瓶·次);婴儿:1~2毫升/(瓶·次)。

(5)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在血液培养的全过程,从皮肤消毒、标本采取、运送、分离移种等,皆应十分注意无菌操作。用头皮针为新生儿和婴儿取血时,应更换针头再将血注入培养瓶中。严格防止标本次序混乱,按一瓶一单,并将瓶上的可撕条码贴在相应化验单上。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

3.血液标本的运送

(1)患者的血液标本由护土通过物流传输装置自动传送;特殊情况由护士、临床专职外送卫生员运送。

(2)送检地点:按规定。

(3)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要求血标本传输不超过2小时,常温储存不超过24小时。

(4)血液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溢出。标本溢出后,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4.血液标本的接收与拒收的标准

(1)实验室接收合格血液标本

检验申请单应为电子格式,内容必须齐全,血液标本容器标识应符合本程序的要求,标本标识应与检验申请单的相应内容完全一致。

(2)实验室拒收血液标本的标准

①如果到达实验室的标本可能经过了不恰当的选择、采集、转运和储存,这种情况等同于对标本失去控制。这些标本的处理和结果可能会提供错误的信息和不恰当的治疗。因此,实验室必须严格地拒收标本,并给予合适的处理。

②申请单信息不全或错误:主要信息错误如患者姓名应重新留取,其他信息缺失应及时电话联系,并按要求补全。

③缺乏唯一识别的标本,如没有标签或贴错标签的标本,应该立即与医生或护士联系。如果是非侵入操作获取的标本(如咳痰),要求重送标本。如果是侵入性操作获取的标本(胸腔积液等标本),与医生协商后,可按常规处理标本,但报告单上须注明标本不规范的具体理由。条码使用过或条码无信息的标本应重送。

④标本质量不合格。微生物检测标本来源不符合要求或存在污染,如呼吸道标本扁平上皮细胞较多;血液或胸腹水标本凝固或有凝块等,

均应重新送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所提供的标本质量不合格,也必须进行处理,例如,一个疑难病症或传染性疾病的会诊,无菌液体可能代表严重的或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应立即恰当处理,并标明。

⑤没有提供检测标本所适宜的条件或运送容器。例如,做厌氧培养的应该用厌氧培养瓶,应及时与临床联系,阐明检测要求,指出不符合的地方。并要求一个能满足检测条件的标本。

(3)实验室接收特殊不合格血液标本的说明:在下列情况下,如休克、昏迷患者及婴幼儿等特殊情况下,血液标本不足0.5毫升,必须与临床医生联系,经临床医生同意后,临床检验科方可接收血液标本并检验,并在检验结果报告中注明。

(4)拒收标本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或护士,但原始标本由检验科保存处理,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取走。

5.生物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生物参考区间:正常情况下血液无菌,培养阴性。

临床意义:血液培养阳性是判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依据,根据细菌种属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病原学诊断,并依据药物敏感性及时治疗。

6.已检标本存放

检查过的血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培养瓶经传种、鉴定及药敏后高压消毒处理,不保存。

7.附加检验项目及时间限制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可附加真菌培养检验项目,延长培养时间。

8.因分析失败原因而需再检验标本的处理

血液细菌及真菌培养因仪器的原因(如温控器误判试剂温度过低),导致全自动细菌培养仪检测不出结果或假阳性报警,应先检查仪器失误原因,及时纠正后再使用或采用其他细菌培养仪进行检测。

9.检查后血液标本及废物的处理

检验过的血液细菌培养标本及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按《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

各种标本的采集操作程序

[目的] 规范标本采集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所有标本. [职责] 采集、运送微生物标本的临床各科室工作人员. [标准操作程序] 1.血液、骨髓标本 1.1采集指征 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可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X1 O9/L 特别有 “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 1000X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11)降钙素原升高(PCT) 12) C 反应蛋白升高(CRP)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夕卜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 C)和白细胞增多(总数互20,OOOx 1 O 9/L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低体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1.2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采血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以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区别病原菌与污染菌。(一套血培养为一瓶需氧培养加一瓶厌氧培养。一次静脉采血只能注入到1套培养瓶中)。尽可能选用可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临床对可疑菌血症患者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可在寒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 h 进行采血。 除特殊情况之外(如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血培养。 1.3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集血培养的建议: 1.3.1急性心内膜炎: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必须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30min 之内抽取血培养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h 内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为5套。 1.3.2亚急性心内膜炎:需在24h 之内连续从不同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间隔30-60min 。如24h 内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为5套。 1.3.3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评估皮肤消毒尤为重要,因为其主要的病原菌为皮肤定植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血培养必须取自外周静脉而非留置的静脉导管。取自导管的血培养会伴有很高的污染风险从而导致错误的心内膜炎的结论。建议采用正确的皮肤消毒,从不同的外周静脉部位分别采集血培养不能从留置的导管采血。 1.3.4急性脓毒症:10min 内从不同的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1.3.5可疑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如延长培养时间或增加特殊培养基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真菌、结核菌等)。 1.3.6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从不同体位先采集2一3套血标本24-36h 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下午)再采集2套以上 4皮肤消毒剂: 1.4.1推荐使用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或碘伏。 1.4.2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要优于碘伏。 1.4.3消毒剂需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碘酊作用30s;碘伏作用1.5--2 min)。 1.4.4洗必泰的作用时间和碘酊一样但是没有过敏反应,因此不必擦去,但不能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 1.5静脉穿刺点皮肤消毒程序: 1.5.1 70%酒精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 以上),作用60秒; 1.5.2用碘伏消毒皮肤(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 以上)作用1.5-2min 或用碘酊消毒皮肤作用30秒; 1.5.3再用70%酒精脱碘(以采血点为中心,螺旋式用力由内到外直径5cm 以上); 1.5.4静脉穿刺采血。 注:血液培养须特别注意消毒因许多微生物,尤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2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1、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 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 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45’C10,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标本的送检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病房标本由各病区工人负责运送,门诊标本由我科工友运送,标本采集后均应及时送检。运送过程中标本管口垂直朝上放置,避免振动、外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要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标本的签收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涉及标本处理的全过程均应按科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进行。各室标本的接收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接收标本时须检查标本状态、核对标本管标识与检验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如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等,有不清新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核实。工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的、标识不清的标本。各室应根据检验目的对标本的

血液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样本库采集人体血液样本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人体血液样本的活动过程。 3.定义和术语 3.1知情同意 保证被收集者了解并理解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并自愿同意参加试验的原则。知情同意具有国际性,是对所有进行人体研究或人体取样调查的研究人员的伦理要求。在以人为研究/试验对象的科研领域,收集者必须获得研究对象/参与者的知情同意,保护被收集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保护收集者免于诉讼。 3.2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是每位被收集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项试验而签署的文件。知情同意的具体体现是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收集者和被收集者共同签署,一式两份。正本由收集者保存,被收集者保存副本。 3.3真空采血管采血法 将有头盖胶塞的采血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 3.4血清和血凝块 指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血纤维。血纤维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又发生回缩,并释放出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

3.5血浆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3.6白细胞 白细胞人体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有细胞核。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7枸橼酸钠(柠檬酸钠) 枸橼酸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3.8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与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相同,用21.5-2.2mg EDTA·K2可阻止1ml血液凝固。 3.9肝素 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含硫酸基团的黏多糖,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促进其对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 4.职责 4.1临床护理人员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血液。 4.2样本管理员 协助样本的采集,对样本进行处理和储存,并作相关记录。 5.设备和耗材 5.1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及其它相关防护装备。 5.2设备

生化检验 化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生化检验化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即指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即指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 实验前质量保证包括病人准备、标本收集、处理、贮存和运输等,因而能否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标本,是能否做到实验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化学检验中,血液标本是最多应用的生物体液,血液标本因素是影响临床化学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我国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参考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有关规定,对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有关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CCCLS)已对“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旨在通过标本方面的质量控制达到临床化学分析的质量保证。目前该“标准”文件正在待批中。 一、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定义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是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而采集的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 二、血液标本的采取 (一)采取部位 1.静脉采血: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和前囟静脉。 2.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时。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脐动脉。 3.毛细血管采血: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的试验或婴幼儿。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小儿有时为大趾和足跟。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为2mm 医学教.育网搜集(<2.5mm),采血局部应无炎症、水肿等。 (二)标本类型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3种。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全血只有在红细胞内成分与血浆成分相似时才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用全血,一般临床化学分析多不用全血。 三、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心后三个阶段,对各不同阶段均有具体要求。 (一)离心前阶段

检验标本采集核对 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核对、运送、交接制度 临床检验的任务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结果,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因此,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交接处理是确保临床检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此,制订检验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和签收制度。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2、护士为患者采集标本时要实施正确的双人核对。双人核对医嘱、标本容器及标识、患者身份等,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3、正确选择标本采集时机。晨起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为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静脉采血前至少要禁食8h;血脂测定需禁食12-14h;做微生物培养检查,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大便隐血检查前要素食3天;尿液检查应按不同项目分别留置取晨尿、随机尿、计时尿等。 4、正确选择标本采集体位。如住院患者建议采用卧位采血,非住院患者可采用坐位;醛固酮检测要在起床前卧位取血,起床后活动4h 立位取血。 5、正确选择标本容器。护士根据采集血液、尿液及粪便等不同标本种类及容量,准备合适的采集容器。在容器外整齐规范地贴上条形码。 6、正确使用止血带。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压迫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见到血液进入采血容器后立即松开止血带。当需要重新采集标本时,应换另一手臂。

7、尽可能避免在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液标本。因为血液被稀释、输入药物可能干扰检验结果。静脉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或电解质的患者,应在输液结束1h后采集标本;输入脂肪乳剂的患者,应在输液8h后采集标本。如必须在输液时采集标本,要避免在输液同侧的静脉采集标本。 8、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避免导致标本溶血的因素。包括:标本管壁粗糙、容器不干燥和不清洁、穿刺处消毒液未干即开始采血、从血肿处采血、抽血速度过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激烈、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或让患者反复拽拳、运送标本震荡及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 9、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如:患者体位、采集时间、患者体温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标本,请在条形码空白处用文字备注,字迹清晰。 10、不得随意涂改标本条码上的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检验项目等。 标本运送和签收制度 1、各病区、科室标本采集后,由责任护士与运送工人双方做好交接清点、并做好交接记录(项目、数目、时间、签名),再由运送工人送检验科。 2、安全、及时地运送标本。标本应统一安排后勤服务公司专职人员送检。标本运送应遵循唯一标识、生物安全和及时运送三大原则:(1)唯一标识原则:应用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是解决唯一标识最好的方式。 (2)生物安全原则:要求使用可以反复消毒的专用容器运送标本。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一、目的 有效的指导生化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化指标检测的标本采集,接收及保存。 三、职责 1、血液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告知病人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等);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各种问题并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临床意义等,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准备。 2、血液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临床卫生员运送。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防止容器破裂、遗漏等现象。 3、检验后血液标本有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文件进行处理。 四、工作程序 1、采血前的准备 1.1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姓名和编号写在贮血容器上。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患者处于休息状态,并且在早餐前采血(急诊除外)。 1.2 准备好采集标本所用的容器备用。 1.3 注意某些药物或生理状况的影响,并向患者讲清楚。生理状况如怀孕、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等。。 2、采血的技术要点 2.1 患者要求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患者处于休息状态,并且在早餐前采血(急诊除外)。

2.2 部位 绝大多数检测均应使用静脉血,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 2.3 采血人员 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和溶血进。样品采集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采集材料应妥善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合格的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安全;采血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应作好登记工作,并签名。 2.4 标本放置时间 标本要求在2小时内送检,这对某些检测很重要,如血糖测定及胆红素测定放置时间较长时即可导致结果改变。 2.5 容器 标本采集应用真空采血管或洁净的干燥试管,血与促凝剂在试管中需颠倒混匀几次,但要避免用力振摇。使用的商品采血试管应保存在-20℃,试管使用前充分融化促凝剂。 3、申请单的填写 3.1 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科别、床号、病案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3.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3 检验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打印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 3.4 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4、血液标本的处理 4.1 血液标本的接收 4.1.1 检验申请单应清楚填写下列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科别、床号、病案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应用的药物(必要时)、采集标本日

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1.目的 规范血液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血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职责 3.1 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2 临床护士或检验科后勤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 3.3 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室如何正确采集标本。4.程序 4.1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 4.1.1 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紧张。建议取血前采取坐位5分钟。 4.2 标本采集 4.2.1 静脉采血法 4.2.1.1器材:真空采血针、含EDT A·K2(3.0-4.0mg)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消毒棉球、压脉带。 4.2.1.2标本采集部量:2.0ml。 4.2.1.3采血部位:手臂肘部静脉。 4.2.1.4 操作程序 a. 患者坐位或卧位,扎上压脉带消毒皮肤。嘱病人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b.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真空采血针,与皮肤呈30度角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中。 c. 利用真空负压,血液自动注入抗凝管直至所需血量。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d. 立即将采血管轻轻颠倒5-8次,使其充分抗凝,并贴上对应病人及检测项目信息的条码。2小时内送检。

4.2.1.5 注意事项 a. 禁止在输液手臂同侧采血,同时在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 b.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血液成分的改变。 c. 防止溶血,避免采血管过度震荡。 e. 正确选择抗凝管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4.2.2 毛细血管采血法 4.2.2.1 器材: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小试管、玻片,75%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无菌镊子。 4.2.2.2 采血量:20ul。 4.2.2.3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半岁以上儿童以中指为好,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选择足跟或拇指采血。 4.2.2.4操作程序 a. 操作者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自然待干。 b. 紧捏刺血部位,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深度约2-3mm。 c. 擦去第一滴血,吸取从穿刺处自然流出的血液或从远端向指尖方向轻轻挤压的血液20ul,迅速轻轻注入已加入稀释液的小试管里。 d.用无菌玻片沾取末梢血一滴推制血片一张,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 4.2.2.5注意事项 a. 末梢采血时,挤压力不能过大,以免过多组织液混入。 b. 避开冻疮、发炎、水肿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4.3 标本的处理 4.3.1 检测前的标本处理 对临床标本进行验收,对有凝块、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采集与管理程序》处理。合格标本,常温放置,4小时内完成检测。 4.3.2 检测后标本的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血常规标本保存3天,对超过保存期的标本,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放置于专门的污物间废弃标本箱中,再由医院专门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检验科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

检验科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 1、目的: 本制度对科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查对和交接班等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医疗安全,避免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各项查对和交接班的管理。 3.职责: 科主任负责对检验科的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的制定。分管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并监督贯彻执行。 4.要求: (1)采集者在门诊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发票和条码标签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检验项目、标本容器等,并与患者本人进行交流以确定患者身份,无误后将标签一联贴于真空管或标本盒上,并根据相应操作程序进行采集。 (2)接收标本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 所送标本必须与条形码上标本信息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 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检验申请是否正确、完整、 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参照各实验室样本接收、拒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3)报告单审核时,认真查对检验报告内容,包括检验项目中文名称、 报告单位、标本类型、参考范围、异常值提示、唯一编码、标本采集和接收日期时间、报告日期时间、备注、检验者和报告者的双签名。报告单书写必须规范,打印清晰、严禁涂改报告。

(4)在报告单发放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标本漏测、报告单漏发。门诊报告凭病人的就诊卡或条码号取化验单。病区报告 后, 检查核对有无漏打,无误后由专人下午送到病房各科室。避免丢 失、 遗落,由病房护士核实接收。报告单如有丢失,各实验室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 (5)标本完成检测后,将已检验的标本按序存放在冰箱内,记录贮存的标本数并签字,以备查询和复查。 (6)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双方面对面交班,并在交接班本上记录和签名)及部分标本的转送工作(酒精浓度测试、细菌培养标本、 环孢霉素浓度检测标本等),重要的交班内容应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汇报。 (7)值班人员必须准时接班,上一班值班人员必须等待接班人员来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以保证交接班不脱节。如接班者未到而离岗者,依据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8)工作期间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急诊标本的接收和报告记录、标本清退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等。 (9)下班前,由值日人员检查水、电、门窗、仪器安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 急预案及程序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制定日期: 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检验科,及时找出血标本;若血标本已送至检验科,电话通知检验科,暂停检验。 2、立即上报护士长、主管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错误标本是否补做检验项目,如需要,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打印检验条码,更换血标本条码送检;如不需,毁弃血标本,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谅解。 3、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打印条码,贴于试管上,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抽取血标本送检。 4、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 血标本溅洒、溶血或凝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制定日期: 1、发生血标本溅洒、溶血或凝血时,重新选取标本管。 2、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谅解。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按要求重新抽取血标本送检。 4、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 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制定日期: (一)发现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时,立即通知医师。 (二)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30cm,要求远端高于近端,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三)严禁挤压、按摩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四)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对不愿饮水的患者要适当增加静脉输液量,减轻血液黏稠度。 (五)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治疗。

(六)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色泽及疼痛情况。 (七)警惕肺栓塞的发生,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患者突发胸闷、胸痛、喘憋、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做好急救准备。 (八)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1、术后注意及早被动活动下肢,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2、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运动,增加静脉回流。 3、术后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颜色,如有疼痛、肿胀及腓肠肌压痛,及早通知医师。 4、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氧浓度计算方法;21+4×氧流量;如上呼吸机应在化验单上注明呼吸机参数及采血时间。 (2)、采血是指导患者尽量放松平静呼吸,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 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预防感染。(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首选桡动脉,必要时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 (6)、血气分析参考值 PH 值:7.35~7.45.(P H<7.35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动脉血氧分压(PaO2):95~100mmHg。( PaO2 是判断是否缺氧及其

程度的重要指标。PaO2<60 mmHg 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30 mmHg 可有生命危险。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5~0.9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 PaCO2 衡量肺泡通气功能的指标。肺泡通气不足,PaCO2增高,当 PaCO2 大于50mmHg 时,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亦为Ⅱ型呼吸衰竭的标准。肺泡通气过度,PaCO2则下降。)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 mmol/L。(AB 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处SB 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 B>SB 为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 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 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是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剩碱值 (BE):-3~+3 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指示降低。)阴离子隙 (AG):8~16 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O2、BE(或AB)判断失衡,根据PaO2及PaCO2。PH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O2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范围提示代谢性酸碱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标本采集核对守则

精心整理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皿、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注明抽取时间并双签名。 毒、麻、精、放类药品管理制度 l 2 3 4 5 安瓿。 6 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前, 1 2 3 4 5 6 护师职责 1 2 3、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在上级护师指导下参与制订重危患者护理计划并参与实施。 4、承担病区危重、疑难、抢救患者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负责病房一定床位的临床或门诊护理工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5、参加病房护理查房、会诊及病例讨论,不断积累护理经验。 6、协助护士长进行本病区低年资护士和实习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考核。 7、参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及担任临床护理专业讲课。 8、对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建议。 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精心整理 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做好查对及交接班工作,防止缺陷、事故的发生。 3、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与记录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做好护理记录。 4.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及抢救工作,准备和保管各种抢救物品、药品。 5、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 6、指导护生和护理员、工勤人员的工作。 7、做好病人健康教育,经常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8.维持病房秩序。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以及有关登记工作。 9.加强学习专科护理常规,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努力学习外语。 10、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接受上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和指导。 、`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

一、操作目的 本程序用于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保存及销毁,使标本中的待检成分尽可能不受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特殊介质交叉配血(卡氏配血法)实验的血液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 (一)申请单的填写 1. 临床医生须熟知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应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孕产史、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输血量、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值、HCT、血小板、采集标本者、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送标本者、送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 输血科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 4. 输血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

(二)患者准备 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目的,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 2. 常见的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有: ①奎尼丁可与患者血清中抗(IgM)及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②大剂量青霉素与血清抗体(IgG)结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③头孢菌素与抗体((IgG、IgA或其他非特异性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膜变形,但不发生溶血;④α-甲基多巴所致自身免疫性反应。可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的有: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头孢菌素、硫胺、四环素、链霉素、异烟肼)、心血管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双氢克尿噻、甲基多巴),其他如氯丙嗪。 3.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3-14天,本次交叉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三)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技术要点 1. 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蓝色帽管)、器材等,应在容器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注意:标签粘贴不可将标本完全遮盖,应在容器上保留观察窗,以便检验人员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 2.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min,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的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I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50mmHg C.PaO2>70mmHg,PaCO2<55mmHg D.PaO2<60mmHg E.以上都不是 3.Ⅱ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40mmHg B.PaO2<55mmHg,PaCO2>30mmHg C.PaO2<50mmHg,PaCO2>2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PaCO2<15mmHg 4.关于I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B.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C.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D.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动脉血气分析pH = 7.46,PCO2 = 32mmHg,BE = 3mmol/L,提示: A.正常范围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7.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B.股神经外侧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8.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弥散功能测定 9.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PaO2<7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C.PaO2<8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60mmHg E.PaO2<65mmHg、PaCO2>70mmHg 10.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氧气疗法B.保持气道通畅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X型题]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评估】 1、病情及治疗情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娄的设置。 2、意识状况,肢体活动能力。 3、患者对动脉血标本采集的认知和合作程度。 4、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动脉情况。 5、了解患者有无血液性传染疾病。 6、了解患者有无进食热饮。 【准备】 护士:衣帽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注射器、弯盘、无菌纱布、肝素液、橡胶塞、胶布、棉签、安尔碘、酒精、消毒砂轮、必要时备无菌手套、检验单、护理记录单、记录笔、污物缸、手消毒液、砂袋。 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 体位:平卧位。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 携用物至床旁 核对床号、姓名及手腕带、检验项目 解释采血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安置舒适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选择穿刺点 手消 注射器取肝素0.5ml 湿润管壁、弃余液 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cm、待干 消毒术者左手十指和中指(血液传染病患者戴手套)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定动脉走向后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动脉于两指间 右手持注射器垂直或与动脉呈40°角迅速刺入 见鲜红色血涌进注射器 右手固定穿刺注射器针 左手回抽血液至1ml 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拔针立即压上砂袋(垂直加压按压5-10分钟) 拔针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针头斜面刺入软木塞或橡皮塞、轻轻搓动注射器血液与肝素液混匀 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元 手消 记录 标本立即送检 处理用物 签医嘱单。 【评价】 1、患者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2、准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

3、采集血液为动脉血,采集方法,送检时间符合要求 4、操作规范、熟练、轻巧 【理论提问】 1、动脉采血常用的穿刺部位 答: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多长 答:应加压止血5-10分钟,避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3、列举影响动脉采血结果的因素 答:吸氧状况下、存放时间长、标本内含有气泡、正在输入脂肪乳、标本内肝素液过多。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采血。 4、新生儿动脉采血应避免选择什么动脉进行穿刺 答:应避免股动脉,应股动脉穿刺垂直进针时易伤及髋关节。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第一节概述 一、编写目的 有效地指导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人员职责 1. 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采集。检验人员有义务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等。 2. 血液标本运送静脉血标本由患者或临床卫生员运送,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运送。 3. 检验后血液标本及废物处理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进行处理。 第二节工作程序 一、患者准备及原始样品识别 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min 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静脉血常规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遵照医嘱作好样品采集前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等备用。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姓名和(或)标本标识写在(贴于)标本采血真空试管上。 采血前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住院患者原始样品识别以“患者姓名+申请序号”为惟一识别,门诊患者以“姓名”为惟一识别。 二、申请者的指导 (一)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液标本检验的目的(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信息),采血时间(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其他人员应最好在空腹时采血)及注意事项。 (二)申请者应向患者讲清楚收集血液标本前服用以下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提醒临床医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或申请检验应予以注意。 1.白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一、含肝素液的采血注射器准备 1、稀释肝素液的配置方法及浓度: 现用现配。用 1ml 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 0.2ml 加入 100ml0.9NS 溶液中摇匀。浓度为: 12.5-125U 肝素 /ml 。 2、用 5ml 注射器吸 2ml 稀释肝素液市容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二、影响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1、患者情绪。患者呼吸急促或瞬间屏气均会影响检测结果。应避免因消极的语句引起患者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使之处在情绪稳定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卧床患者还应在采样前让患者卧床休息 3-5min 。 2、温度。不同温度将会影响血气标本的监测结果。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测量体温并注明。 3、吸氧浓度。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病人当时的用氧情况计算氧浓度并注明。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 = 21 +吸入氧流量(L/min)x 4。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做到: 1 )停止吸氧 30min 后再采集标本。 2)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 min 再采血。 3)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 30 min 呼吸机设置保持不变,保证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呼吸状态。 4、药物。部分药物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1 )含脂肪乳剂。尽量在输注乳剂前取血,或输完 12h 后采血。 2)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输入后短期内引起酸碱平衡变化。采血应在用药前 30 min 进行。 3)使用呼吸兴奋剂,应在用药后30 min 再采血。 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注意事项。 1 、采血注射器内壁与稀释肝素液充分接触,防止标本凝固。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液是活的组织,即使抽在注射器内,它也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血气标本宜立 即送检。一般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不超过30min。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 标本立即置于冰箱保存,温度为0-4 C,但不可直接放置于冰中。冰箱保存不应超过 1h。 4、有动脉穿刺管者可从该管内抽取血标本。方法为先抽出相当于动脉置管容积的 3-6 倍血液(约 6ml ),再采 集标本。 1、穿刺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在同一区域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 肿。 2、尽量不用负压抽取血液,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检验结果。 3、穿刺点按压 5min 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