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研究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研究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研究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研究

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调研分析,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从造价控制标准和植物配置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现状调研分析及研究的成果提出相关的实施建议及措施,从而保证和突出提升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道路绿地构建的城市绿色廊道网络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现今城市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建设新形式对城市道路绿化提出新要求。如何在城市更新的基础上对现有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以及根据什么标准进行绿化景观提升研究,现已成为城市道路绿化更新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深圳龙岗区两个组团内的37条城市道路绿化提升为例,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绿化现状以及不同组团区域、不同道路等级三个角度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1、研究范围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接深圳经济特区,西连宝安,北通惠州和东莞市,是深圳市核心城区的组成部分。龙岗区素有深圳后花园之称,其重点强化主干道绿化,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722公里,路网密度达86公里/百平方公里,工业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夏海鸥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夏海鸥 发表时间:2019-06-24T16:28:03.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夏海鸥[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配套设施及建设也应该跟上城市化的脚步,尤其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市 402167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配套设施及建设也应该跟上城市化的脚步,尤其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详细阐述目前的发展状态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本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法,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未来城市建设中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及更多解 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方面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绿化在城市交通空间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好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美观效应、内涵水平,与此同时,交通工具产生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此外,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及展示绿色城市的文明状态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我国城市化系统发展仍然不够完善,部分城市财政不够富裕,只能先满足城市道路建设的交通作用,对于城市绿化建设还无暇顾及,导致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缓慢。 一、影响道路绿化的主要因素 目前,城市绿化建设受到制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整体的景观设计及相关城市绿化植物的研究,以至于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运用的植物种类较少,结构单一,缺乏观赏性、视觉性和文化感知力,在体现本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方面不能发挥其功效。此外,在选用城市绿化植物的时候往往具有盲目性,不仅成活率不高,加大城市绿化成本,甚至有可能影响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基本功能需要满足人们出行、运输的需求,而城市的道路绿化设计则是在满足道路交通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增加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空气尘埃、城市噪音等方面做出改善,为城市居民创造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提升城市整体精神面貌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充分结合道路设计,在充分考虑不同人出行目的及满足人们交通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将城市的精神面貌及人文情怀充分的展现出来。将人文景观与道路实用价值相结合,在提高人们视觉体验及城市精神面貌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行人、行车的安全行驶。 在道路绿化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长期稳定性,即城市绿化植物群落生长的合理性,即要考虑到美观性,又要考虑到植物群之间生长的协调性。为此,要合理规划道路环境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关系,并在设计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种植为辅,对现有资源综合统筹、优化设计,最终形成可行的经济实用的方案。在道路绿化设计时一定要保证以道路的交通功能为主,不能喧宾夺主,影响道路行驶中的安全。 三、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要方面 (一)完成道路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应该完成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把满足道路行驶中的行车安全摆在首位,充分满足交通承载能力。道路绿地的设计中要在充分符合行车净空及行人视线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防尘、庇荫和美化环境的功效。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及其内侧在绿化时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相关规则,严格控制树木高度,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弯道外侧边缘的树木栽种必须整齐,同时设置行车指导指路牌。此外,可以通过设置道路围栏、信号灯及警示牌等方法作为辅助工具,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二)绿化道路所用植物的选择 1、行道树的选择 行道树在道路空间中的主要功效是美化街道环境、遮阴避阳、净化空气,我们通常选择高大的乔木类植物。乔木具有生命力较强、病虫害低、耐热耐寒、便于管理等众多特点,因此比较适合作为行道树栽种。乔木的品种众多,在选择时要考虑到行道树的需要的特性,尽量选择那些观赏性强、寿命长、生长速度快、树干分支点较高、叶片紧密、树荫较大的品种,选择秋季变色、落叶时间集中及冬天可观赏性的几种乔木交替种植,兼顾一年四季道路的景致。 2、绿化带的选择 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分割人行道、车行道及建筑红线,一般以低矮的灌木为主。通常选择植株合适、花期长、刺少、花朵颜色鲜艳、易于修剪管理、生命力旺盛、同时兼具改善环境污染、吸尘、减弱噪音功能的种类。 3、露地花卉的选择 为了给绿化带增添灵动感,我们通常采用一些宿根为主的露地花卉来搭配乔灌的组合与形态,选择短年生的草本花卉做点缀,在道路空间景色的设计上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三)显示道路的动态园林艺术 城市绿化带主要包含中间绿化带、红线绿化带以及主辅分隔绿化带,他们之间是体现城市道路绿化与动态景观绿化的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每种绿化带的实际设计方法又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是要显示出道路的动态园林艺术。 1、中间绿化带的动态景观设计 中间绿化带处于道路的中间位置,通常由一个个主景植物串联而成,将大灌木与乔木组合起来形成有差异的主景,并合理的搭配枝叶茂盛的常绿性植物作为辅助,起到防止夜间弦光影响行车及减弱远光灯照射的作用,在道路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中间绿化带与超车道相邻,设计时要谨慎搭配各种植物种植及分配,保证道路的行车安全。 2、侧分隔绿化带的动态景观设计

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分析

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城市绿化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地位越来越为重要。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往往与城市形象的好坏息息相关。所以相关部门须认真对待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以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联系当今市政工程中城市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和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所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园林绿化;要点;探讨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1-23 1前言 道路园林绿化作为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予以重视。想要做好城市的道路园林绿化,不仅仅需要合理地对栽培植物进行挑选、搭配,同时还应对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城市的绿化效果,使得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道路园林绿化的工作必须受到重视,落实到

位。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道路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2城市中道路园林绿化的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城市绿化作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更是为各国所提倡。城市道路园林绿化不仅使城市风景更加优美,同时也能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惬意舒适。因此,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2.1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道路上,农村生态环境一般较为良好,因此环境的建设重点还是在于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市政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城市花草树木的种植、养护、管理,对城市里的环境进行改善、美化,使城市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方面,也体现在园林景观方面。道路园林绿化不但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植物数量的增多也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噪声污染降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包含的,共同为城市的美化做出着贡献。道路园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摘要】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包括可以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常用方法及其特点;通过介绍2个成功的绿化设计实例,总结出道路绿化设计中应用的经验,以为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作用 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区域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道路的交通建设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必须主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为此,下面就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1.1由于城市道路绿化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较一般公路设计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的规划市政公用设施与绿化树木的空间位置,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并不影响相邻地物的正常使用。 1.2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水文、地质特性,按绿化植物的形态、习性、适应能力、养护条件的因素,恰当的选择种类与品种。 1.3选择的绿化植物应当考虑近、远期效用,在种植期与生长期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 1.4道路绿化应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及城市环境景观要求。 图 1 城市道路绿化效果图 2.城市道路绿化作用 2.1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 2.1.1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茂密的枝叶可遮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可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从而是空气得到净化。 2.1.2降噪减振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word版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道路绿化是指路侧带、中间及两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绿化市道路空间的景观元素之一。好的道路绿化可以形成优美的道路空间环境。在进行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绿化加强道路特性。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有助于突出道路特征,避免雷同。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而绿化则有利于这种连续性,同时还有利于加强道路方向性,并纵向分割之间使行进着产生距离感。 2、绿化要注意地方特色。不同的城市可以有不同的花草树种和道路绿化方式。如各城市的市树、市花均是代表地方的象征。这种特色使本地人感到亲切,外地人也会产生较深刻印象并由此产生好感。 3、绿化应该注意多品种的协调和多种栽植方式的配合。各种绿化植物因树形、色彩、气味、季相等的不同,在景观上和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街道绿化直接影响到街景的四季变化,要使一年四季均有相宜的景色,就需要多品种树木花卉草皮的配合与多种种植方式的协调。绿化布置应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树木与花卉、林木草皮相结合。 4、绿化要与其它街景元素相协调。街景是由多种景观元素所组成。各种景观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当恰如其分。一般的,道路绿化应与道路环境中的景观诸元素相协调,使用路者从方面来看都能获得良好的感受。如若道路两侧(或中央分隔带)利用PVC花箱,开拓开车人的视线,提升两侧的美景,从心里感受上使人愉悦。

嘉兴市隆森景观有限公司位于嘉兴南湖,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交通便利。它专注城市立体景观领域,具有十余年行业经验,自2006年涉足园林配套设施领域以来,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如今已成为集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售后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程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有:各类花箱系列产品,木屋木结构工程系列设施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园林,市政,房地产领域。 隆森景观所设计生产的花箱系列产品,使用效果良好,可根据环境进行定制图案,让花箱与景观融合度更高更加美观;同时隆森景观铝合金花箱自身设计所具有的植物透气性设计,能够使花木成活率更高,节能环保,加快植物生长周期。 隆森秉承“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已与多省园林局,市政工程公司,经销商,代理商建立了商业联系,努力打造绿色园林城市,为建设生态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以厦门(新)站高铁两侧退线绿化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城市道路退线绿化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退线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 1引言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建设点、线、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以“线”的形式将公园、游园、广场的“点”,风景区的“面”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廊。如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已是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之一,而良好的道路绿化景观的特点是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其实我国从古至今都很重视道路的绿化,“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在《汉书》中就有记载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这是用树作为道路防护林的先例。 2城市道路退线绿化的重要作用 2.1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的绿色长廊。现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重视,我们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工作者需要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景观。道路退线绿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

搞好道路退线绿化,不仅美化街景,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等作用。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为城市道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了空间。 2.2以厦门(新)站高铁两侧退线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厦门(新)站位于集美区北部的后溪镇境内,处于整个厦门市的地理中心位置,距高崎国际机场约12km,距本岛筼筜湖中心区约20km。片区西北紧邻后溪生活区,南面是大学园区和集美中心区。随着新站片区的建设,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作为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对于提高道路退线绿化率、丰富城市道路空间、防灾减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中以近期完成的北站高铁两侧退线绿化景观最为突出。设计之初,业主要求50m宽绿带要具备两种功能,一是防护作用,消音、减尘,二是留出空间作为片区公园。因此我们以20m宽作为防护林区,防护区分为两层,第一层以常绿乔木作为防护带,第二层以开花乔木作为观景林,形成具有色彩变化的生态空间。防护林外设计成公园,考虑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公园设计上以大面积的开花灌木丛及开阔的草坪为主,减少硬质景观的设置。靠近排洪渠边以具有厦门特色的棕榈植物群落为景观节点。整体树种选择上突出地方特色。公园中游步道穿梭其中,再点缀几株大树,给游客留出休息游玩的空间。在特殊段适当增加开花树种,以营造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观,弥补作为高铁防护林的单调性,让两侧防护林在满足消音、减尘、防护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又有景可赏。同时注重常绿落叶植物相互衬托,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求 道路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一座城市的媒介,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形象进而决定城市的品位。道路绿化,除了具有一般绿地的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外,还具有保护路面和行人,引导控制人流车流,提高行车安全等功能。搞好道路绿化,首要任务是高水平的绿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行车视线要求符合安全视距、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和视距三角形等方面的安全。安全视距即最短通视距离: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可随时看到前面的道路和在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以及迎面驶来的其 他车辆,以便能当机立断及时采取减速制动措施或绕越障碍物前进。交叉口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处前一段距离内,必须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行驶情况,以便能顺利驶过交叉口或及时减速停车,避免相撞,这一段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停车视距:车辆在同一车道上,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刹车时,所需要的安全停车距离。视距三角形:是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作为直角边长,在交叉口处组成的三角形。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内侧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 米的树木,保证通视。

行车净空则要求道路设计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 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二、满足树木对立地空间与生长空间的需要 树木生长需要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如果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因此,市政公用设施如交通管理设施、照明设施、地下管线、地上杆线等,与绿化树木的相应位置必须统一设计,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相结合,没有裸露土壤,绿化美化,景观层次丰实,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化对环境的改善能力。 三、树种选择要求适地适树 树种选择要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根据栽植地的小气候、地下环境、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加以改良。道路绿化采用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形式时,要使植物生长分布的相互位置与各自的生态习性相适应。地上部分,植物树冠、花叶分布的空间与光照、空气、温度、湿度要求相一致,各得其所。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全面吸收互不影响,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植物配置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此外,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要加强保护。古树名木都是适宜本地生长或经长久磨难而生存下来的品种,十分珍贵,是城市历史的缩影。因此,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对古树名木必然严加保护,对有价值的其它树木也应注意保并。对衰老的古树名木,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4696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C1997]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5 —97, 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贝U 1. 0. 1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水平,制定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 0. 3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 0. 3. 1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1. 0. 3. 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1. 0. 3. 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1. 0. 3.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1. 0. 3. 5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1 . 0. 3 . 6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1 . 0 . 3 . 7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1 .0 . 4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疋 术语 2 . 0 . 1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 . 0 . 2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 绿带和路侧绿带。 2 . 0 . 3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2. 0 . 4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2 . 0 . 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2. 0 . 6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2. 0 . 7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2. 0 . 8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2. 0 . 9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2 . 0 . 10广场、停车场绿地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2. 0. 11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浅谈浙江省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和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交往环境,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的视觉审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关键词: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生活环境 一、气候和土壤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环境不仅对于人的生活重要,而且对于植物的生长、成活同样重要。在了解一个地区的树木绿化情况之前必须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在调查温州道路绿化之前先对温州气候、土壤情况进行分析。 (一)气候分析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6.8~8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28.2摄氏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二)土壤分析 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同属酸性土壤,平均PH在5.5~6.0之间,比较利于植物生长。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 二、观测点及观测方法 (一)观测地点 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如滨海大道等新路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雨天。 (三)观测方法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 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 ,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 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 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 C ,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 C ,;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 C 。年日照总时数为 2026.80 小时,相对湿度 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 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 :年蒸发量平均 700-750mm. 日照: 年日照 2058.2 小时辐射总量为 114.0 千卡/平方厘米。 风: 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 最大冻深为 35cm 。 3.区域内土壤条件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 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 超 1000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 入区项目 101 个,总投资 368.5 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 150亿元 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 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 化工产业。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 PH 值 8.38。 3~5 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 1、 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 道路绿化 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简介:道路绿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对于设计来说,无论在设计哪种类型的道路植物配置都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努力。 关键字: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干道 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道路绿化的类型 道路绿化的类型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本文拟从广义的层面上分析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

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 (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3)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4-17T09:56:41.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方良英 [导读] 摘要: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利用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东莞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523000 摘要: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利用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目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不同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良好印象,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同时,应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1.1 城市道路 城市的形成产生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与城市的外部道路联系。城市道路可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它是城市的骨架,连接城市的各个领域。 1.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指在道路的两侧、绿化分隔带以内等种植树木、花卉等,达到隔离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2]。 1.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1) 绿化功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高绿地率。(2) 生态功能:城市绿化景观的主要因子是植物,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具有遮阳功能,提高空气湿度,促使城市系统之间的空气流通。(3) 美化功能:植物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季节变化,能降噪、除尘、空气净化,具有动感效果,提高城市质量。(4) 规划功能:植物种植具有分化交通路线的功能,使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得到保证。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问题分析 2.1 植物品种单一 据调查显示,植物种植单一是普遍现象,特别是行道树一般选择香樟、桂花、栾树,品种单一,植物群落不稳定,缺乏生态效益,同时,观赏性植物缺乏,景观效果差。 2.2 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外来植物品种可以增添植物的丰富性,但没有经过深入研究而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由于植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导致引进植物存活率低,甚至死亡,浪费资源,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3 缺乏丰富的季相景观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四季有景是现在植物种植所缺乏的,春天观赏性的花灌木少,秋天观叶的植物少,植物的观赏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展现城市的生机活力。 2.4 忽视城市的安全性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没有充分进行现场调查,没有与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和比较,种植时,植物与电力线路、排水管线发生冲突时,导致植物根系没有伸展之地,导致植物长势慢,甚至是死亡。若在刮风下雨天,有可能导致电线断落,使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功能原则 不同等级道路绿化植物的功能有所不同。例如,快速路植物种植以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保护为前提,绿化带具有适当的分级,建议临路一侧道路绿化带厚度为20~30 m,临边建筑的绿化带厚度为15~20 m,对30 m 范围的中间部分,活动场地衔接环道,穿插其中。同时,深入研究道路的现状,创造一个舒适、合理的道路环境。 3.2 生态原则 植物的生活特性是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科学挑选植物品种,构成合理的结构。不同的区位环境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在医院、疗养院种植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为主的树木;街道绿化选择易成活,对水、土壤和肥料要求不高,抗烟尘、树干通直、枝叶繁茂健壮的树木;滨水景观选择耐水湿植物,与水景协调等。 3.3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体,任何一种景观设计的物理空间形式都不以环境设计为目的,最终它是针对人们的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行人的存在。在以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人性化设计主要考虑车行的安全感,同时体验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实现“景为人用,人为景迷”的效果。 3.4 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所追求的,既能展现绿化的美感,又能通过绿化彰显个性,是文化的象征。城市道路作为一个文化内涵的生态走廊,能让人通过行车、步行了解一个城市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特点,实现“车上的路要走,人在画中游”的完美景观效果。 3.5 协调原则 道路绿化的协调原则有2 层含义:一是在不同植物之间的协调,如植物之间的颜色、形状、高度和适应性;二是把控道路的基础设施,如排水、燃气、电力等,控制与绿化之间的距离,以免发生冲突。《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主要内容如下。

探讨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

探讨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05T15:22:12.4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作者:覃惠萍 [导读] 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城市景观可观赏性的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着重提高。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核心部分,为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认识,本文对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重要性及设计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 21世纪的今天,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活动的区域逐渐增加,进而对活动区域的景观设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往往需要对城市道路的具体情况充分的掌握,进而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进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并保证居民有着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1]。因此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发展逐渐迈向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城市道路绿化带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城市的形象展现,同时也是城市品位以及文明的一种重要象征,对于如何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始终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化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作为当前城市的阵容,直接关乎着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本着绿化的主题,进而将城市中的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经济等众多理念加以体现,就其实质性而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往往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方面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途径,保证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和现代化绿色经济的发展主题相吻合,也满足了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特殊要求。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不仅仅关乎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二、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基本方向 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们的活动区域,进而实现生活必需品和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结合。 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现有的城市资源,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进而对其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保证城市和绿化充分的融合一起。同时在对植物选择时,就要结合远近结合的基本原则,保证长期的绿化效应。最后做好景观的合理搭配,并结合人性化的需求,进而保证道路绿化带建设道路的正常性[2]。 城市道路绿化带就是城市的另一张脸,既关乎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品位和文明的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绿化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三、道路绿化带景观的设计方法 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保证其设计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基础,在实际的服务主体中更要保证道路的畅通性[3]。另一方面,做好设计风格的整体性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不同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养护。 (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各个环节的设计 (1)城市道路分车绿化带设计 分车绿化带设计的过程中,其机动车道的设计始终坚持安全性的原则,保证书树木有着相对整齐的修剪,并对优美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加以营造。而高速公路中间的分车绿带主要是对相对较强遮蔽性的常绿植物加以选择,尽可能的合理的搭配一些花灌木,如紫丁香、金叶节骨木、金叶女贞等,保证绿化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韵律。交通量相对较小的两边,将大量的大型乔木种植并形成绿墙,充分发挥其隔离的效果,进而给人一种相对壮观的感受。 (2)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化带设计 道路行道绿化带设计的过程中,做好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综合性设计,并将地面绿色的覆盖率全面提高,行道树可以和一些相对矮小的灌木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将地面的裸土减少,将立面的层次丰富。 (3)城市道路交通岛绿地的设计 交通岛主要是引导行车方向、限制车速、装饰道路。因此,交通岛绿地的设计同样需要结合和满足这些功能。比如,西环路交通岛的周边都种植有颜色特定、高度特定的植物来强化交通岛的引导作用,没有采用太多密植乔木、小乔木和大灌木,这能够让驾驶员一目了然。如果在其他某些交通岛旁边有高层建筑时,设计就还要考虑到俯视效果[4]。 (5)城市道路交通交叉路口绿地的设计 通常来说,在进行交叉路口的设计时,为保证交叉路口这种特殊地段的行车安全,通常一定会在交叉路口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使驾驶员能够看清四面八方过来的车辆。在营大路的设计中,我们采用视距三角形来确定:即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任何阻碍视线的物体。因此,交叉路口的绿地设计一般选用矮小灌木。但是,株距在6米以上,分支点大于2米,树干直径小于40厘米的乔木是允许的。 (6)林荫道和停车场的设计 林荫道绿地设计的过程中,保证景观特征和实际的空间时空关系有着一定的合理化,尽可能的保证林荫道有着相对较大的宽度,进而供居民娱乐和休息,停车场绿地设计的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大型的乔木,不仅仅可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庇荫,同时对于车辆的正常停放也没有妨碍作用,还能从根本上将绿色覆盖率以及环境的质量显著提高。 (7)商业街的绿化设计 为了对绿化的整体性加以保证,保证商铺有着正常的经营,并对绿化的整体效果加以保证,绿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采用相对较多的乔木,同时也要保证树冠不能将商铺的招牌挡住,通过结合商业街的停车场,尽可能的栽种一些装饰性和功能性相对较强的植物,尤其是一些花草和矮小的灌木,如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并在实际的城市绿化过程中将商业区的水准全面提高。 (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的养护 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做好相关的养护,对绿化带的长期效应加以保持,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更要保证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