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 易错点针对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 易错点针对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 易错点针对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班级姓名

一、

1、32×30积的末尾有()个0,25×20积的末尾有()个0。

2、125×8的末尾有()个0,

3、28×50的积的末尾有()个0。14×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4、47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

5、1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

1、537÷5的商是()位数。581÷4的商是()位数,387÷9的商是()位数。

2、486÷6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3、288÷3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4、239÷8的商大约是(),57×32的积大约是()。

5、72×3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6、65×24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上是()。

7、在竖式 6 5 中,6与2相乘表示的是()。

×2 8

三、

1、要使2÷2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或()。

28=12……里最大填()。

3、8,商的末尾是0)。

4、8里最小填(),()。

56里最小填()里最大填()。

6、如果里最大填())。

7、要使4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8、595÷5的商是(35÷5)。

四、

1、下午3时和晚上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2、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5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3、下午4时和晚上1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4、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3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

5、21时是晚上()时,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时。

6、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3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7、晚上8: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

8、六一汇演从8:30开始,经过1小时40分钟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9、一节课从8:45开始到9:25结束,一共上了()分钟。

10、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早上8:00上班,中午休息2小时,妈妈下班时刻是()。

11、张师傅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张师傅一天

工作()小时。

五、

1、今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天,明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天。

2、去年是2016年,去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3、闰年的上半年有()天,闰年的下半年有()天。

4、平年的上半年有()天,平年的下半年有()天。

5、2017年是()年,这年的1、2、3月共有()天。

6、今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从今往后的第一个闰年是()年。

7、2016年的第一季度共()天,2017年的第一季度共()天。

8、今年小明10周岁,他是()年出生的

六、

1、妈妈在2016年1月6日买了一盒酸奶,保质期是23天,出厂日期是2015年12月23日,这盒酸奶()A过期了B没有过期

2、夏令营从7月26日开始,共活动9天,()月()日结束。

3、2015年4月1日是星期三,5月1日是星期()。

4、6月1日是星期三,6月28日是星期()。

5、2012年2月26日是星期天,再过7天是()月()日星期()。

6、某年的10月1日是星期日,这年的10月共有()个星期日。

七、

1、早晨,小明迎着太阳去上学,他左转后,他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

2、邮局的北面是学校,南面是儿童乐园,那儿童乐园在学校的()

3、35.28读作()168.53读作()四十二点零六写作()。

4、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照相,一共有()种不同的排法;5个小朋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可以握()次手。

5、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面积是( )

8、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9、用0、2、5、3能组成()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10、一个长方形草坪,长125分米,宽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周长是()米。

11、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每()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2、一个面积是100㎡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米。

13、王伯伯用长48米的篱笆靠墙围了一个正方形鸡舍,这个鸡舍的面积是()。

1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15、右图中,甲的面积()乙的面积,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甲乙

八、判断

1、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2、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3、0乘任何数都得0。()

4、0除以任何数都得哦。()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6、A×25的积是四位数,则A一定大于40。()

7、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8、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9、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也相等。()

10、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0日。()

1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至少是二位数。()

12、两位小数一定比一位小数大。()

13、一辆车上午6时45分出发,下午1时50分到达,路上用了7小时5分钟。( )

14、面向东方,就一定背对南方。()

15、大于0.5而小于0.7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0.6。()

16、2018年的二月份有29天。()

九、计算

1、列竖式计算:

724÷6= 8.2-4.7= 706÷4= 18.7+1.3= 10-3.6=

816÷4= 84×29= 9.3-2.9= 514÷5= 45.5-27.7=

2、脱式计算

(414-198)÷4 328-128÷4 87÷3×32 42×25-200

十、解决问题:

1、张军每天早上7:30到校,11:20放学回家,下午2:00到校,4:30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2、休闲广场有一个边长8米的正方形场地,打算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彩砖来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彩砖?

3、王奶奶用篱笆围了一个正方形菜地,篱笆长36米,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王伯伯有一块长方形的麦地,这块地的宽是100米,长是宽的两倍。平均每公顷地收小麦2700千克,这块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5、从杭州到北京的列车18:00开车,第二天的8:00到达,列车每小时行140千米,杭州到北京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学校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靠墙修了一个长方形花坛(如图),周围用36米的篱笆围起来,算一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从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8、李叔叔乘火车晚上7时30分出发,第二天6:45到达,他坐了多长时间的火车?

9、公园有一段长27米、宽9分米的人行道,如果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10、从一个长7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下 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复习建议: 1)看本学期我们完成的练习纸和作业本,原来的错题现在弄懂了吗? 2)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说一说在答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3)再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自主练习 4)最后,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完成“卷子”后的检查? 实战演练: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40)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366)天,第一季度是(91)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 2016)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4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50)厘米。(像类似这样的拼一拼、剪一剪等题目,要记得动手按要求画一画。)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A)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D) A、小明家的客厅大 B、小芳的客厅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说明:因为两家用的地砖每块大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大的,所以不能判断。)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B)(说明:平均体重在45和23之间。)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A)个0 。 A、3 B、2 C、1 (说明:25×4=100,别忘了原来因数末尾的0。)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C)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说明:要注意审题,这里的80是周长,所以要先求出边长:80÷4=20,再用边长×边长=面积,算出。)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C) A、7 B、8 C、9 (余数比除数小,即除数要比余数大。) 7、852÷8的商(A)(中间有没有0,要看每个数位上的数够不够商1决定。)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B)(通过判断商的位数即可判断。) A、10......4 B、100......4 C、1000 (4) 9、当A÷B=13……9时,B最小,A=(C) A、117 B、130 C、139 (说明:先判断B最小应该是10,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C )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四个季度 1、2、3、月ー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间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31永不差 四、六、九、十一,30天,只有二月有变化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公历年份是四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般的公历年份÷4 ,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钟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经过的天数来计算: 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1=经过的天数 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 现在的年-原来的年份=周年) 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的时间- 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 六、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X宽长=面枳÷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计算。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4.(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2)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3)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他们之间的进率) (4)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他们的进率)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 3、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个小等边三角形。 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6、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7、把70缩小到它的( )是0.07。 8、钟3时敲3下用了6秒,那么10时敲10下要()秒。 9、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65度和35度,这个三角形是()。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一根长12米的木头据成5段,每据下一段需7分钟,全部据完需()分。 12、根据21-19=2,300÷2=150,65+150=215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13、用0、1、8在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14、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15、4千克30克=()克 8角5分=()元 3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6平方千米=()公顷 1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7、一个长方形如果将它的长减少0.5米,那么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宽不变时0.6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 18、5月1日,共接待游客203000人,四舍五入用万作单位是(),五月份,共接待游客80327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19、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0、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易错题复习(1) 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xx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7、一桶水重()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xx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 B、50圈 C、5小格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考点汇总,一份就够了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东、南、西或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P3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知道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平面图 教学内容:P4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帮助学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2.学生在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 3.在看图、填图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并能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训练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训练(填空题)班级:姓名: 1、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 2、50个0.1和4个0.01组成的数是()。 3、10.496精确到个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4、8.06千克=()克 4吨60千克=()吨 7.8米=()米()厘米 204公顷= ()平方千米 5、在○里填上>、<或= 。 4千克800克○4.5千克8.600○8.6 3.05○2.95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7、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8、小数0.7里有()个千分之一, 0.107里有()个()。9、把4.235扩大到它的()倍是4235;缩小到它的()是0.04235。 10、一条红领巾的其中一个内角是25°,它的另两个内角分别是()()。 11、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取近似数是8.1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2、由5个十,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13、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14、34.02中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数的()倍;把34.02

改为三位小数是();34.02在()和()这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15、3599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16、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9°,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7、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角是45度,顶角的度数是()度,它还是个()三角形。 18、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 19、不改变4.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2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7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最长是(),最短是()(三条边都是整数) 2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22、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和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 23、一个数、百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2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厘米长的绳子。 25、76.001读作:(),它的最低位是()位。 26、把0.7 0.6 0.609 0.66按从小到大排列()。 27、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198,原来这个数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1

4、把一个铁丝围成的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变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这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6、(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加一条线段,把方格纸中的图形改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 第四单元难点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把竖式填写完整。 □ 8 )□7 □□ 3 □ □)□9 7 □ 7 □ □) 2 8 □□ 4 □ □)□8 4 5 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39 6×()< 23 40>7×() 3、□÷9=3……□余数最大是()。 □÷□=□……6 除数最小是()。 □÷5=4……□被除数最大是()。 □÷□=7……3 被除数最小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 1、连接梯形各边的中点围成新的图形是() 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是5厘米和三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3、电动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设计的。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5、44×25=(11×4)×25=11×(4×25),这是根据()。 6、1100÷125÷8=11000÷(125×8)运用了() 7、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个小正方体。 8、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那么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是()厘米。 9、王大伯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是5米和8米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可能是()米 10、有三种长度的小棒(长度分别是3cm、5cm、8cm)若干根,可以摆成()种不同的三角形 11、十分位上的“3”与十位上的“3”相差() 12、在0.08、0.080、0.008这三个小数中,计数单位相同,但大小不相等的两个数是()、() 13、把6改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14、将一根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根整厘米的小棒来围成三角形,最长的一根小棒不能超过()

厘米 15、5吨50千克=()吨 1.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1公顷=()平方米 16、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分别是()() 17、观察1、2、3、6、12、23、44、X、164的规律,可知X= () 18、如果12=1×1,22=2×2,32=3×3.....252=25×25,且12+22+....252=5525,那么32+62+...+752=9×5525= 19、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20、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数()乙数()。 2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2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 23、有3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从中选3根搭成一个三角形,有()种不同的选法。 24、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25、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集

1、估一估,在 里填上>、<或= 914× 6300 364×4 1600 612×8 793×6 2.我们7:50到校,下午3:50离校,在校时间一共是( )小时。 3.一场足球比赛用了45分钟,下午4:20结束,足球比赛时间是从下午( )时( )分开始的。 4.给右边花坛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度是( ) A.25米 B.30米 C.比30米短一点 D.比30米长一点 5. (接头处长15厘米) 6.聪聪和茗茗各自从家里同时出发,下图是他们走了20秒后所在的位置,这时他们一共走了40米,聪聪家与茗茗家相距多少米? 2016学年期末测试易错题集 一、填空题。 1.在一个长方形中,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7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2.用3,0,6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3.一堆小棒有18根,拿走这堆小棒的6 2,还剩( )根。 4.一头牛的体重是59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8倍,大象约是( )千克。 5.爸爸今年27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9倍,1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 )倍。 6.将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像右图一样重叠粘在一起,如果每张纸的长是1分米,这样的3张纸连接起来(重叠处长都是2厘米)的长度是( )。 7.水果店有梨和苹果共240箱,梨卖出了40箱,苹果又运来了80箱,这时苹果的箱数正好是梨的3倍,水果店原来有梨( )箱。 8.A 组有15人,A 组人数的 51分到B 组后,两组人数相等,那么B 组原来有( )人。 9.计算198×时,小明不小心把第一个因数抄成了189,他算出的积就少了6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0、507×8=( )+5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3、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4、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重难点归纳 一、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1)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2)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例如: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时,首先要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用图示表征解释算法的过程;然后,再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汇报使学生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时,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掌握好算法。借助点子图,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去表达和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为抓手,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的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由于在计算过程中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将每次口算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有时还有进位问题,任务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提高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提高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 3、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个小等边三角形。 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6、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7、把70缩小到它的( )是0.07。 8、钟3时敲3下用了6秒,那么10时敲10下要()秒。 9、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65度和35度,这个三角形是()。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一根长12米的木头据成5段,每据下一段需7分钟,全部据完需()分。 12、根据21-19=2,300÷2=150,65+150=215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13、用0、1、8在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14、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15、4千克30克=()克 8角5分=()元 3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6平方千米=()公顷 1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7、5月1日,共接待游客203000人,四舍五入用万作单位是(),五月份,共接待游客80327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18、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9、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 20、在小数3.43中,小数点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 21、如果把340÷68+25×4的运算顺序改为340除以68的商加上25的和,再乘4,算式是()。 2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较难题大全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较难题汇编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天,第一季度是()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的客厅大 B、小芳的客厅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2 C、1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7、852÷8的商()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 A、10......4 B、100......4 C、1000 (4) 9、当A÷B=13……9时,B最小,A=() A、117 B、130 C、139 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A、7 B、8 C、9 D、10 11、下列商最接近80的算式是:() A、481÷6 B、550÷7 C、600÷8 D、959÷9 12、图书管理员将新书放在书架上。如果书架共有19格,每一格可放32至38本,一共可以放书()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60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60题 1、小明语文、外语、数学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7分,语文、数学两门的平均分时84分,小明外语考了多少分? 2、小明上楼,从第一层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小明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3、56减去28的差再除以7乘2的积,商是多少? 4、甲数除以乙数商8,已知甲数比商多992,乙数是多少? 5、20减去16除4的商,所得的差再加上3与2的积,和事多少? 6、99999×22222+33333×33334 7、有一堆棋子,把它们五等分后还剩4个;取其中的三份再五等分后还剩3个;再取其中两份五等分后还剩2个。这堆棋子最少有多少个? 8、两个三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位数。 9 0.8的末尾添上一个0,它的大小(),但表示的意义和原来表示()变成(),它的计数单位由()变成()。 10 近似数是8.00的数最大是(),最小的是()。 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0厘米,宽是6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延长30厘米,长不变,那么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13、⑴ 274加上216除以7得多少? ⑵ 274加上216的和除以7得多少? ⑶ 7除274与216的和,商是多少 14、甲粮库有粮食240吨,是乙粮库粮食的4被,甲、乙粮库共有粮食多少吨? 15、三年级和四年级一起去春游,共去320人;已知三年级比四年级的人数少48人,四年一去了多少人? 16、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一个两位小数点忘掉了,结果所得的整数比原来的小数多了154.44,求原来的小数。 17、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到甲地。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8、一本故事书连封面共200页,厚8毫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19、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20、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另外两条高在()。 21、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 2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2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一定是梯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7、一桶水重()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00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 B、50圈 C、5小格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二、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三、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如:60÷3=,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想:3×()=60,由于3×(20)=60,所以:60÷3=20. 【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7.62-2.67= 4.95 )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8厘米)。 3、0.07的计数单位是(0.01 ),再加上(93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20个一、30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03 )。 5、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12 )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43.2-2.34=40.86 )。【包括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6、在小数3.43中,小数点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100 )倍。 7、用0、1、2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有(6 )个,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数相差(2.10-0.12=1.98 )。 8、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0.95 ),最大是(1.04 )。 9、41.5添两个0,大小不变是(41.50 0 ),添一个0,大小变化是(401.5 )(410.5 )(41.05 )。550添两个0,大小不变是(550.00 ),添两个0扩大到它的100倍(55000 ),添两个0扩大到它的10倍(5500.0 )。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30.5 )。 11、一个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4,是百分位上数字的4倍,又是个位上数字的一半,这个数(8.41 ),改成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8.410 )。 1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8.12,这个小数原来是(81.2 )。【逆向思考:8.12×1000÷100】 13、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数(240 )乙数(24 )。【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即,甲是乙的10倍。264÷(10+1)=24】 1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3)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2 )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4 )个小等边三角形。【自己画一画】 1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16、用4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大的等边三角形) 17、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36度)。【180÷(2+2+10)=36】 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长5厘米,另一条边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要(4×2+5=13厘米)长绳子。 28、长8米的长方形花圃,如果长减少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15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40 )平方米。【宽不变。宽:15÷3=5米;8×5=40平方米】 34、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是(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等边三角形周长】 35、要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3 )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39、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都是3厘米,有个角是4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40度)和(100度)或(70度)和(70度)。 40、有3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从中选3根搭成一个三角形,有(3 )种不同的选法。【分别是:①3厘米、4厘米、5厘米;②4厘米、5厘米、7厘米;③3厘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易错题

三年级上学期易错题期中复习 1.养鸡场里养了20只公鸡,母鸡的数量比公鸡的2倍多一些,比公鸡的3倍少 一些。问养鸡场的公鸡最多有多少只?最少有多少只? 2.501×□的积中间有两个0,□内可以填 □01×5的积中间有2个0,□里可以填 402×□的积中间只有一个0,□里可以填 □71×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1×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62□×4的积末尾有两个0,□里填();□01×8的积中间有两个0,□里填()。 3.明明每天都要经过图书馆去学校,一天明明上学走到图书馆发现书忘带了, 原路返回去拿,问明明到学校一共做了多少米? 明明家240米图书馆340米学校 4.一只青蛙每天吃63只蚊子,问这只青蛙7天能吃几只蚊子?7只这样的青蛙 一天能吃几只蚊子? 5.小红有8朵红花,小明给了小红6朵后正好是小红的2倍,问小明原来有多 少朵红花? 6.小明有24朵红花,他给了小红6朵后正好是小红的2倍,问小红原来有多少 朵红花?

7. 判断题 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乘,积的末尾有304乘以一个数,积的中 8. 与算式213×7得数相同A 213×8-1 B 9. 与算式188×6得数相A 188×3×3 B 10. 小芳和小杰比赛跳绳,小杰跳了多少下? 11. 图书馆有故事书236问漫画书有多少本?英 12. 3□5×3,如果积是三么□最小填( ) 13. 小动物们坐跷跷板,要 260千克 A 小猪和小狗一组 狗熊B 小猪和狗熊一组 小狗C 小狗和狗熊一组 小猪 定大于其中的任意一个乘数.................................末尾有0,乘数的尾数一定有0..............................积的中间一定有0...................................................数相同的算式是( ) 213×3×4 C 213×8-213 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188×3+2 188×3×2 跳绳,小芳跳了30下,小杰再跳4下就是小芳本,漫画书比故事书多3倍,英语书是故事本?英语书比故事书多多少本? 积是三位数,那么□里最大填( ),如果积是 板,要按( )分组才会平衡。 17千克 334千克 狗熊和大象一组 小狗和大象一组 小猪和大象一组 .................( ) .................( ) .................( ) 是小芳的3倍,问是故事书的2倍,果积是四位数,那 577千克

三年级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请老师们参考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整理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计算方面,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教学总建议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具体说明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