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综合楼总体设计说明汇编

婺源综合楼总体设计说明汇编
婺源综合楼总体设计说明汇编

婺源县乾康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综合楼项目总体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婺源县乾康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综合楼项目

2.建设地点:江西省婺源县工业园岭下村委会石碧村直坑源水库东北角

3.建设单位:婺源县乾康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4.建筑性质与功能:住宿、餐饮、接待(接近于旅馆类建筑)

5.建筑类别及使用年限:本工程为三类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6.抗震设防烈度:6度

7.耐火等级:本项目地上3层,耐火等级为二级

8.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U级,合理使用年限15年

9.人防设施:本项目无地下室,暂不考虑设置人防单元。其它执行措施将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进行。

7.总体经济技术指标: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无障碍设计规范》

8.国家及江西省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及技术规定

3.设计范围

本工程总体设计包括的范围有: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总体设计,建筑、结构及给排水、空调、动力、强电、弱电系统设计。本阶段总体设计工作由建筑、结构、设备及经济四个专业协作完成。

4.总体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及上海市的相关设计规范、标注和规定,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

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设计任务书及电子地形图

2.根据业主及当地规划部门提出的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希望达

到的目标;

3.解决在本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工程的建设在适用、经济、美观、技术先进

等诸方面均能够得到综合体现;

5.总体设计的基本说明

1.本工程设计标高土0.000相对于黄海绝对标高135.7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由建筑入

口处向道路两侧及水库堤岸方向找坡,找坡高差约0.1米。建筑角点坐标定位详见总平面图,坐标点均设在轴线的交点。

2.图纸度量单位:总平面图尺寸:米其

他图纸尺寸:毫米

GB50352-2005

JGJ62-2014

GB50016-2014

GB50222-95(2001 年修订

版)

GB50189-2005

高程尺寸:米

3.图例:以国家制图规范为准,其他图例详见各图纸图例

1.1建设场地概述

本项目为乾康生态农业观光园配套综合楼,主要功能为住宿及餐饮接待。

基地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工业园岭下村委会石碧村直坑源水库东北角,基地可建设范围面积约4000平方米,背山面水,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现状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无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地质,适合本项目的开发建设。

1.2总体布局

建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坳及山体前平地,依山势布局,整体呈现横向“T”型。住宿

客房三层,整体朝南,采用北侧单廊式布局,保证建筑面向水面良好景观及自然采光通风;配套餐饮二层,垂直于客房布局。二者通过公共入口门厅及公共垂直交通空间衔接,建筑体量与基地内自然景观环境协调。

1.3交通组织

基地通过水库东南侧堤岸4-6米宽道路与南侧村庄及城市联通,方便小型机动车等外部客流人员到达。基地内部设置7米宽机动车主要道路与公共道路衔接,在建筑主入口位置设置小型车回转场地,垂直道路布置机动车临时停车位。另外沿建筑东侧设置4米宽后勤专用通道,

满足餐厅货运要求,保证外部访客与内部后勤人员流线相对独立。

建筑主入口广场作为消防车及大型客车回转场地,空地面积不小于18X18米,混凝土地面

承载力满足消防车荷载要求。

1.4景观绿化

基地背山面水,周边自然景观良好,建筑基地内部的绿化主要设置在建筑南侧场地。以人工绿地及婺源当地最有名的油菜花为主,辅以桂花、樱花、桔树等四季相宜的小型乔木,并适当搭配部分无毒无刺观赏性和装饰性强的灌木,形成立体丰富的人工景观。建筑入口处靠近餐基地三面环山,考虑雨季瞬时水量较大,有形成小型山洪危险。为减少对建筑基地及墙体的冲刷,沿建筑东、西、北三侧人工道路与山体交接位置,设置截水明沟及挡土墙。

二、建筑设计

2.1功能布局

建筑主体功能主要包含客房住宿与餐饮接待两部分。一层分区设置客房、公共餐厅及厨房

加工区,餐厅外设置公共露台;二层设置客房、餐厅包间及备餐间;三层设置客房。通过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一部专用客运电梯及一部货运电梯解决竖向交通问题

2.2建筑分层面积表

、总平面设计第二章各专业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说明

厅一侧设置竹池,形成一定的视觉隔断,入口左侧正对圆形窗洞位置可考虑设置一个景观太湖石,

将园林的意蕴充分融入建筑当中。

1.5竖向设计

本工程设计标高土0.000相对于黄海绝对标高135.7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由建筑

入口处向道路两侧及水库堤岸方向找坡,找坡高差约0.1米,以保证场地内部排水顺畅。

1.6防洪排水处理

2.3消防疏散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整体做为一个防火分区,一二层餐饮与客房不同功能连接处通过设置乙级防火门进行适当分隔。一层靠近建筑主入口处设置消防控制室,有直通室外独立安全出入口。

建筑各层根据额定使用人数计算所需疏散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一层:餐厅额定人数为108人,客房14间额定人数为28人,厨房及后勤服务人员额定人数约为14人,总计约为150人,需要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及疏散走道宽度为

0.65X150/100=0.975米;建筑二层:4个餐厅包间额定人数为80人,14间客房额定人数为28 人,服务人员人数约为12人,总计人数约120人,需要通往疏散楼梯的疏散门及疏散走道宽度为0.65X120/100=0.78米;建筑三层:12间客房额定人数约24人,服务人员约6人,总计约30人,需要通往疏散楼梯的疏散门及疏散走道宽度为0.75X30/100=0.225米。。

建筑内部靠外墙设置两部封闭疏散楼梯,可满足自然采光及通风面积要求。两部楼梯净宽

度分别为1.4米及1.1米,楼梯踏步高度、宽度均满足疏散要求。走道尽端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各层疏散门的数量及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梁、柱、楼板及砌体隔墙等构件均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2.4电梯工程

2.5建筑风格及用料

本项目地处江西婺源自然风景区,基地附近民居多为简单徽派建筑。为更好的契合区域的整体建筑风格及文脉特征,并使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景观环境,因此建筑外观造型拟采用现代徽派风格。传承徽派建筑的空间构型及主要风格元素,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进行演绎,发扬徽派建筑青砖黛瓦白墙的优雅风韵。建筑体量通过退台及局部拔高的手法结合,错落有致。开放的客房观景外阳台,在阳光的照射下可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建筑外立面运用了层叠起伏、热闹欢快的马头墙,白色涂料的实墙面与客房大面积的落地窗形成虚实对比,建筑勒脚的青砖饰面与屋面的黛色瓦片相呼应,形成整体的黑白灰色调,简洁大方。

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灰白外墙弹性防雨涂料、双层中空low-e玻璃、金属不锈钢安全夹胶

玻璃栏板、仿青条石斩假石勒脚饰面、小青瓦屋面。

2.6无障碍设计

a)基地内设置无障碍停车位1个

b)建筑主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坡度1:15,坡道两侧设置无障碍不锈钢扶手;

c)坡道临近位置绿化不采用有毒有刺植物;

d)建筑入口坡道坡度满足无障碍要求,入口处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015米,缓坡过渡。

建筑室内地坪平整,室内走道宽、门宽均达到无障碍设计要求。

e)一层靠近公共卫生间位置设置无障碍卫生间,面积2000mmX2000mm n净宽900mm使

用防滑地面;靠近一层前台位置设置无障碍客房一间。淋浴间、洗面盆、蹲位等处设置扶

手并设置报警呼叫按钮,高度符合轮椅者要求;

三、建筑材料及构造

3.1墙体材料

外墙:本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土0.000以下采用实心水泥砖砌筑;

± 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M5砂浆砌筑。勒脚部位采用砖饰面,其余部位为防雨涂料。

内墙:客房隔墙、楼梯间、设备机房防火墙采用200厚混凝土砌块,M5砂浆砌筑。其余部位内隔墙采用200/100厚轻质混凝土砌块,M5砂浆砌筑。除卫生间、厨房间等采用面砖贴面,其余为涂料饰面。

本项目地处夏热冬冷地区,采用外保温系统,外墙保温材料采用40厚岩棉保温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