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一、【单元立意】

本单元首先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可以永恒吗?”,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不可逆和短暂的等特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的自然规律。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的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理解生命有接续,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中的使命感,引导学生从个体的“我”的生命体验和认识,扩展到对人与人生命关系的体认与思考,理解休戚与共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跨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二、【设计依据】

1、学情依据: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在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

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2、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理解生命的独特性,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本框有两目,“生命有时尽”引导学生对生命特性全面理解,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生命有接续”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立体地理解生命的传承。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

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多钟意义;

3、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五、【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预知性。

六、【教学难点】

理解个体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七、【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八、【教具准备】

PPT

九、【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内容新课

导入

新课讲授生命

有时

生命

来之

不易

观看视频崔

万志的演讲

《不抱怨,

靠自己》,

首先通过一

段精彩的演

讲开始我们

的探究,我

们为什么要

活着?活着

有何意义?

探究与分享

一:

1、听了崔万

志的演讲

后,你最大

的感悟是什

么?

2、他的生命

奇迹让你对

生命又有了

学生观

看、聆听。

学生思考

并回答

由视频演

讲《不抱

怨,靠自

己》入手,

激发学生

思考,引

起学生兴

趣。

1、通过聆

听和感悟

崔万志的

演讲及他

特殊的人

生经历,

引发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怎样的认识

呢?

(小组合

作)

1、有一个健

全的身体真

好,崔万志

的生命来之

不易,我们

与他相比,

是幸运的;

2、我明白了

遇事不抱

怨,既然改

变不了现

实,就试着

去改变自

己;

3、生命来之

不易,要好

好珍惜;乐

观向上,人

的思考,

震撼学生

的心灵,

引起学生

共鸣,体

会生命是

来之不易

的。

2、同时,

引导学生

了解生命

发展的自

然规律,

能够从容

律生没有过不

去的坎。

得出结论:

生命来之不

易,在地球

上,千姿百

态的生命竞

相展现自己

的活力,生

命是大自然

的奇迹。每

个人的生命

是在无数偶

然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3、活动一: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总会受到规律、环学生回答

并聆听音

频:羊皮

卷之四

学生讲述

自己生命

的独特性

面对生命

的不可预

知,初步

体会“向

死而生”

的境界,

感激生命

的获得,

更加热爱

生命。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是不可逆的境等因素的

影响,总会

有终结的那

一天,在有

限的生命时

光里我们又

应该怎样去

做呢?

我们每个人

都无法抗拒

生命发展的

自然规律;

认真对待生

命的每一

天;延伸生

命的意义和

价值,活出

生命的精

彩。

得出结论:

我们每个人

都无法抗拒

学生回

答: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

探究生命

特征的兴

趣,帮助

学生理解

每个人都

有自己独

特的生

命,每个

人都拥有

自己独特

的风格和

特点,生

命是独特

的。

生命是短暂的

生命有接续

个体生命生命发展的

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

不可避免的

归宿,它让

我们感激生

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

让我们拥有

一份好好活

着的感动,

从容面对生

命的不可预

知,更加热

爱生命。

评价:孩子

们你们谈得

真好,为你

们点赞!

活动二:下

面让我们一

起聆听《羊

学生自主

学习并回

答:1、出

生后,给

家庭带来

了什么?

我出生

通过教师

设疑,学

生肯定的

回答,自

然而然地

引出生命

不可逆的

特征

是人类生命的接续

人类生命的接续包括人类精神文皮卷》

感受作者

对生命的领

播放音频:

羊皮卷之四

你的感悟是

什么?说说

你的独特之

处。

结论:每个

人都是独一

无二的,都

具有独特的

风格和特

点。

过渡:自古

以来人们从

没停止过对

生命的思

考,下面这

些话说明生

后,我家

里人可高

兴呢

我爸爸有

儿子了,

我们家后

继有人

了,

我的出生

让姐姐有

伴了。

我们家人

丁兴旺

了。家里

人的身份

都有了新

的变化。

我的出生

给家庭带

来了幸福

与快乐。

带来了希

直面生命

是短暂的

特征

旨在引导

学生全面

感受个体

明的传承与延续命有什么特

点?

人生不售来

回票,一旦

动身,花无

重开日,人

无再少年。

生命过去就

是过去了,

不会再回来

了,人死不

能复生。

得出结论:

生命是不可

逆的。

人生天地之

间,若白驹

过隙,忽然

而已。

人生在世,

俯仰之间

时间都去哪

望。

2、同学们

从教材的

情境中还

看到了农

民生产方

式一代一

代的传下

来,科学

技术的传

承,中国

人身份的

传承,民

族的传

承。

生命对家

庭的意

义,从而

理解一代

又一代个

体生命的

接续。对

于教材的

三个情境

引导学生

传承的不

仅是人类

的生命,

还有精神

文明的传

承与延

续。

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儿了

还没好好感

受年轻就老

得出结论:

是啊,生命

是短暂的。

下面我们就

简单归纳一

下,生命有

哪些特征?

过渡:生命

有时尽,生

命不可以永

恒吗?

不可以:因

为人的生命

结束了就回

不来了。那

刚刚那位同

学说的是个

体生命的结

学生观看

并回答:

1、给需要

的人让

座,养成

让的习惯

2、学会爱

3、相信人

中国古诗

词、中国

孝的文

化,诚信,

尊老敬老

结合崔万

志的个例

让学生更

直观地认

识到人类

生命的接

续包括传

承中华民

族优良的

传统美德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担当

使命

束,那就意

味着家族的

生命、人类

生命的结束

吗?当然不

是。

同学们请自

主学习91页

探究与分享

至92页。再

度思考生命

可以永恒

吗?

得出结论:

在历史的长

河中,个人

的生命虽然

短暂,但正

是一代又一

代的个体生

命实现了人

学生认真

聆听:

学生回

答:

1、红军战

士遇到了

很多困

难,爬雪

山、过草

地,饿肚

子,做出

巨大的牺

牲……

通过老师

对长征精

神内涵的

解读,让

学生领会

长征精

类生命的接续。

过渡:崔万志的人生经历我们还历历在目,他不仅创造了自己人生的2、不怕困

难、培养

顽强的意

志、管理

好自己、

勇担重

任、我们

要好好学

习,为国

家贡献自

己的一分

力量。

神,引导

学生认识

到个体生

命要传承

长征精

神,从而

理解在人

类生命的

接续中,

我们总能

为自己的

生命找到

一个位

置,担当

一份使

命。

奇迹,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今天他要送给他儿子三个人生锦囊,

我们也去看看吧

2、播放崔万志演讲《我说,孩子你听》

思考:这位伟大的父亲传承儿子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

教师:他虽然语言表达不流畅,但是他今天传达儿子的良同学们解答

好品德就是对生命的接续。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精神文明的传承是不是有了更多的理解呢,你还能列举一些吗?

得出结论: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

不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人类生命不断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教师:1、出示长征的图片,得到学生们的认同。

提出问题:你们对长征有哪些认识呢?

2、习近平主席经常告诉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那同学们准备怎样做呢?

评价:同学们的认识真得很深入,再一次为你们点赞。你们真得很棒。

得出结论: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好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断充实自己的羽翼,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我们简单的来归纳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首先介绍了生命的四个特征,还理解

了生命的接

续。

老师设计了

几个小问

题,我们来

检测一下本

节课的学习

效果吧。

生命的价值

在于创造和

奉献,我们

要通过自己

的努力,不

断延伸生命

的价值,让

有限的生命

焕发光彩。

十、【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