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的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的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和脑的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的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答案:(1)人的心理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的,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的心理。(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的反映。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答案: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是主观的,是对客观的主观映象。

4、实验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案:(1)优点: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2)缺点: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5、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普通心理学: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和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后分析以及获得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和创造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的对象。

(2)、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的强度和紧张度。

(3)、指向性体现了注意具有方向的特征,集中性体现了注意具有强度的特征。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总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和监督作用。

(三)、注意的外在表现

适应性表现、无关运动地停止、呼吸运动地变化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含义: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3、优缺点:优点—轻松;缺点—难以持久

(二)、有意注意

1、含义: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优缺点:优点—目的明确,效果好,时间长久

缺点—耗费精力

(三)、有意后注意

1、含义: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举例: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妈妈一边打毛线,一边看电视

三、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

1、含义:狭义—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是指注意保持在统一活动上的时间。

2、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对活动意义的理解

对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身体状态

主体意志水平

主题情绪状态

(2)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刺激物的复杂程度

(二)、注意的广度

1、含义:是指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

1、含义:同一时间内,指注意指向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

2、注意的分配条件:

(1)、在注意分配条件中,只有一种不熟悉的。

(2)、同时进行几项活动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

(四)、注意的转移

1、含义: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注意的转移被认为是注意的动力特征。

2、影响注意的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

四、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

代表人物:布鲁德本特

(二)、注意的衰减学说

代表人物:美心理学家特雷斯曼

(三)、注意的完全分配学说

(四)、注意的资源分配学说

代表人物:卡里曼

(五)、注意的双加工理论

代表人物:谢夫林

作业:

1、名词解释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简述注意和心理过程的关系

答案: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总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和监督作用。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与运用

答案: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意志和干扰做斗争

5、以下现象与注意的哪个品质有关(稳定、广度、分配、转移)

一目十行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顾此失彼

万事开头难

对于听课老师,幼儿东张西望,年纪大的儿童则能忘记其存在。稳定

上完手工课,再上数学课,老师问:17-9怎么减?幼儿答:从金鱼尾巴剪起。转移

教师念书上的内容,有人马上找到,有人则较慢。广度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1)感觉和知觉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对象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和知觉器官的。

2、区别:

(1)感觉是先天的,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后天的,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2)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的影响,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感觉和知觉的意义

1、感知觉是认识过程中的开始阶段,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

2、感知觉提供了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是人们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感觉概述

(一)、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1、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的灵敏程度。

2、感受阈限:是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

3、绝对感受阈限:感觉的阈限的下限,指能产生感受的最小刺激强度。

4、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强度的感觉能力。

5、差别感受阈限:能感受到最小的差异量。

6、差别感受性:能区别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二)、感觉的变化规律

1、同种感受的变化规律

(1)、适应:是指在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2)、对比:指同一感受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2、不同感受的变化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

三、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1)、含义:将感知到的刺激的组成部分作为整体来反映。

对事物个别部分的感知受整体的影响。

感知到事物的局部时,能反映事物的整体。

对事物个别部分的感知取决于事物的关键特征。

(2)、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原则:

2、选择性

(1)、含义:是人根据当前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理解性

(1)、含义: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恒常性

(1)、含义: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2)、种类:形状的恒常性、亮度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意义:在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保持对客观世界稳定的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学习与经验:人在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很难判断另一个人的身高——因为缺少经验,没从这个角度看过。

2、观点差异:小马过河——立场不同

3、动机与需求

作业:

1、名词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感受性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联系:

(1)感觉和知觉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对象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和知觉器官的。

2)、区别:

(1)感觉是先天的,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后天的,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2)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的影响,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说明感觉的(适应性)。

4、月朗星稀说明感觉的(对比)。

5、以下现象与知觉的哪种特性有关?

深色的字采用浅色的背景——选择性

乌云密布,知道要下雨了——理解性

一个人无论正面看,侧面看,都知觉为同一个人——恒常性

第四章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一)、概念

1、传统的观点: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

2、信息加工学说的观点: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分类

1、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3、按记忆活动的特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提取)

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选择性注意遗忘(复述)↗遗忘

在记忆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存在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储存、检索

编码:指将外在信息进行形式转变的过程。

储存:将编码存在于记忆中。

检索:把加工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查找出来。

2)、感觉记忆:

(1)、编码:视觉—以视觉为通道的图像形式编码;听觉—以听觉为通道的声音形式编码。

(2)、存储:数量—图像的记忆最大是9个。

时间—图像记忆存储时间1秒,声音记忆存储时间4秒。

3)、短时记忆

(1)、含义: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2)、编码形式:A、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

B、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之后向听觉形式过度。

(3)、其影响编码的因素:A、觉醒状态;B、组块(论单位:一个单位也可有多个字)

(4)、短时记忆的储存和遗忘:

A、方法:复述—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B、短时记忆信息储存时间: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可保持15-30秒内

(5)、短时记忆的检索

4)、长时记忆

(1)、含义: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2)、编码形式:A、长时记忆的编码以语义编码为主;

B、记忆语言信息中,有时也用声码和形码编码,在非语言信息中,以形码为主。

C、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被试倾向于用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提高记忆效率。

(3)、影响编码的因素:A、编码的意识状态(有意或自动)

B、记忆任务的性质

(4)、长时记忆信息的储存和遗忘:

①、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A、量的变化:-量的增多: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后过一段时间,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于立即测试的保持量。

-量的减少

B、质的改变:-内容更简练,细节消失

-内容变得完整,合理,有意义

-内容变得更具体,夸张

②、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

A、遗忘的一般概念:对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有困难即遗忘。遗忘和保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B、遗忘进程:德国的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绘制了遗忘曲线。即: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③、影响遗忘的因素:

A、记忆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B、记忆材料的性质

C、记忆材料的数量

D、学习程度

E、材料的序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④、如何与遗忘做斗争——复习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试图记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D、复习多样化

E、活动助于记忆

(5)、长时记忆的检索:

①、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对记忆的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的过程;回忆是指对记忆过的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②、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A、联想线索

B、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C、记忆状态

D、情绪状态

E、回忆场合

③、再认和回忆的关系:再认和回忆是过去经验的恢复,即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安德森(Anderson)等认为再认相当于决策过程,而回忆包括搜寻过程和决策过程。再认和回忆不能截然分开。能回忆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艾契拉斯(Edith M.Achilles)发现无意义音节、字、寓言等方面,再认比回忆容易2~3倍。在考试时,是非题与选择题主要是通过再认来解答的;问答题与填空题主要是通过回忆来解答的。仅靠再认还不能作为牢固保持的可靠标准,但要达到回忆的程度,一般则首先要能再认,但又不能停止在再认的水平上。

作业:

1、名词解释:

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的必要前提。

保持:是记忆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巩固识记,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回忆:是指对记忆过的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再认:是指对记忆的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的过程。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的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计算出保持和遗忘的数量,绘制的遗忘曲线。

2、试述记忆结构及其加工的过程。

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提取)

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选择性注意遗忘(复述)↗遗忘

3、试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4、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

第一节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解释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是指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思考。

2、综合是指将事物有部分结合为整体考虑。

3、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两个方面,分析反映事物要素,综合反映事物的全体,在思维活动中两者是共同参与的。

(二)、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抽象和概括:

1、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出,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2、概括:是将事物的本质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上的过程。

(三)、具体化:将概括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的过程,即用实例解释概念。

三、思维的种类

(一)、按思维凭借物(发展早晚顺序)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ex.儿童数数——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2、形象思维:具体形象和表象。ex.儿童计算,数手指

3、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

(二)、按思维探索目标方向划分,将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1、集中思维:主要功能是求同

2、发散思维: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

(三)、按思维凭借的概念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四)、按思维直觉性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ex.一眼看人,觉得不想亲近。

2、分析思维:ex.眸不正而心歪。

(五)、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二节概念与推理

一、什么是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

1、本质属性:只关注本质属性。Ex.房屋:本质属性—居住;非本质属性—楼层、风格

(二)、概念的范畴:

1、概念的名称

2、概念的定义

3、概念的例证

4、概念属性

5、概念层次

6、概念的属性又称为概念的内涵,概念所有的正例又称为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的分类:日常概念、科学概念

二、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概念形成的含义:

1、概念形成:对客观现实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并不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最终概括出某一物质的本质特征和属性。

2、形成过程:

(1)、辨别不同的刺激模式;

(2)、抽象出各个刺激模式的共同属性,提出假设;

(3)、在特定环境中检验假设;

(4)、将验证的假设予以分析、概括、总结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5)、将新概念属性推广到其他同类的事物上;

(6)、用语言表达出新概念的属性。

(二)、概念的掌握

1、概念的掌握:是通过概念的定义直接获得概念。

(1)、途径:日常交际过程;有计划的教学过程。

2、概念教学的要点:

(1)、提供必要的感性分析;

(2)、利用变式和反例对概念加以说明;

(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非本质特征;

(4)、适时结合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练习)。

三、推理

(一)、推理的含义:推理是指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从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理,后者为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

(1)三段论推理:根据一个普遍的原则为前提,从而推演到特殊事例,最后得到一个肯定结论的方法。(2)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Ex.两前提:李四比张三高,张三比王五高→李四高于张三高于王五

(3)条件推理:是人们利用条件和命题进行推理。

Ex.双面卡片,一面数字一面字母。元音字母的另一面是偶数。

2、归纳推理:

(1)含义:从观察到的多个事物为依据,归结出一个概括的原则。

Ex.小孩多在一岁时叫妈妈。

(2)特点:A、推理依据为具体事例,事例之间彼此类似,故又称类推论证。

B、结论只能视为逻辑上的可能性(机率法则),不是绝对的,可能性视样本代表性锁定,又称为归纳推理。

3、捷径推理:演绎推理遵循程序法则,归纳推理遵循机率法则,在推理思考上,还有第三个法则,即经验法则,在问题情境中个人依据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去推理思考的方法。

Ex.儿童选择题、赌徒谬误

第三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述

(一)、含义和特点

1、含义:是有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特点:

(1)、问题情境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不知如何达到的情况。

Ex.问你姓什么。(不用进行问题探索)

(2)、当事人觉察到问题的存在。

(3)、问题要适合当事人的认知水平。

(4)、必须与过去的问题有区别。

(二)、问题的种类

1、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ex.下棋

2、界定清楚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ex.清楚: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模糊:如何写好一篇课文。

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ex.下围棋,会下的人和不会下的人。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审题、问题归类、重现相关知识、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

2、问题情境的无关因素

3、问题情境中有关因素的组织

(二)、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问题解决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三)、原型启发: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四)、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五)、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六)、情感和动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带有情感和处于某种动机状态,而这些状态又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七):人格:人格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因。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一)含义: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二)特点:

1、既需要发散思维,有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ex.牛顿请客

4、灵感状态ex.阿基米德排水法、苯的分子式

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三)心理成分

1、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集中思维为支持因素,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法。吉尔福特一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变通、独特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1)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2)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和广度

(3)独特性:对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2、远距离的联想思维:是指在彼此相距很远的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

3、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四)过程:准备、酝酿、豁朗、验证

(五)因素:

1、多种新注意

2、社会因素

第五节想象

一、概念

(一)、含义: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形式:

1、粘合:把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结合在一起。

2、夸张:又称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式的新形象。

3、拟人化:把人类特征、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

2、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想象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心理健康,过度想象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3、想象对人的机体和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ex.望梅止渴

三、种类

(一)、无意想象

1、含义: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Ex.看白云想象

2、梦和幻觉

(二)、有意想象

1、含义:有目的的,自觉的想象,是为了塑造某种形象而进行的想象活力。

2、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1)再造想象:是根绝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Ex.读者通过书想象祥林嫂

(2)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Ex.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创造性程度

作业:

1、名词解释

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思维: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概念:

2、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3、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思维的过程有哪些?

4、说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6、简述概念教学的要点。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一、概念

(一)情绪和情感: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2、情绪和情感相互依赖。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一)、情绪: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二)、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第七章意志

一、概念

(一)含义: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特征

(一)、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三)、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三、品质: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1需要

一、需要的概述

(一)、概念: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二)、特点:

1、是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既包括生理的不平衡和心理的不平衡。

2、总指向一定的客观对象。

3、永远带有动力性,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

4、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区别,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并受意识的支配。

(三)、结构:

1、关于需要结构的观点,其中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影响最大。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从下往上越来越小)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1)、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大,潜力越强,只有低需要基本满足,才能产生高层的需要。

2)、前四种为低级需要,又称为缺失需要,这些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不适感,从而激励个体去行动,满足行为动机减弱。自我实现的需要为高级需要,又称为成长需要,不满足不会产生不适感,满足后对行为产生激励作用。

3)、这些需要时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4)、对马斯洛理论评价:

(1)、意义:A、将需要看做有层次的系统,符合了需要多样性的特点;B、看到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反映了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C、在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局限性:A、马斯洛将人的需要说成是先天的,模糊了人的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差别,否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作用。B、他的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性,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但实现上并非那么固定。

二、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含义: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2、特点:

(1)、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只是一种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

(2)、动机不仅能引发人的行为,还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维持作用。

(3)、需要和诱因是产生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时动机的基础,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有可能产生动机;其次,诱因也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

(二)、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类似的动机也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

2、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影响,而是由动机体系推动的,各种动机地位不同,有的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为从属动机。

3、活动动机和行为动机效果的关系并不都是统一的,有时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饥饿、干渴、性

2、社会性动机:成就、交往、权力

作业:

1、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

意志:

需要:

动机:

2、以下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感到累了提前睡觉。

熬夜赶论文

坚持长跑

3、戒烟不成功说明人的果断性不够。X 自制力

4、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简述行为和动机的关系

第八章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概念: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直接影响活动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二)、能力包括两层含义:

1、ability:代表对活动已达到的成就水平,即现实能力,又称成就。

2、capacity:代表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即潜在能力,又称“性向”。

3、能力与活动关系密切: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并在活动中表现,是完成活动的必备条件。

(三)、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必需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为核心。一般我们常说的智力就是一般能力。

2、特殊能力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3、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四)、智力结构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1)人类的智力分为两种因素:普遍因素G和特殊因素S。普遍因素G主要是推理因素;特殊因素S包括:S1口语能力、S2数算能力、S3机械能力、S4注意力、S5想象力。

(2)各种活动中,都有普遍因素的参与,但同时也有不同特殊因素的参与。

(3)活动中包括的普遍因素越多,各种作业相关性越高。活动中包括的特殊因素越多,各种作业的相关特性越低。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组成,每种智力独立成系统。

(2)智力的种类:言语智力、空间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3、卡特尔的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1)晶体智力:通过学习获得一般智力因素,是知识和技能的结晶。如:词汇量,数学能力,机械能力。(2)液态智力: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都显示出的一般智力因素。如:反应速度,瞬间记忆,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等。

(3)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是两个相关的智力因素,个体的接受能力有赖于液态智力,而作为晶体标准的个人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液态潜力,人格因素和受教育程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4)从发展的趋势看,晶体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0岁才开始衰退,液态智力在14岁达到顶峰,以后逐年下降。

(5)从个体差异看,液态智力水平差异大于晶体智力的差异。

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1)智力是由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智力统合体的三边,又称为智力的三种成分。

(2)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为:组合型智力、经验型智力、情绪性智力。

(3)当三边系统平衡时,智力统合体的运行最有效。人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拥有: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五)、能力的个性差异

1、能力的类型差异:一般和特殊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智力高度发展的人和智力低下的占了绝大多数,但大多数属于中等水平。

●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以智商为标志,智商代表同龄人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正常值70~130

●智力分布上,智力低的一端比智力优秀的多。

●在性别差异上,能力的发展水平无差异,但在智力分布上,男性趋向于两端,女性趋向于中间的比例

较高。

(2)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三种情况:早慧,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早慧多见于音乐、绘画领域。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中,中年成才的现象最普遍。

(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

●遗传和环境对能力的影响,反映能力发展可能性和能力发展现实性的关系。遗传素质为能力的发展提

供发展基础,而环境决定了能力发展现实高度。

●环境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不会超越个人的遗传限制。

●遗传素质越优异,提供可能发展的范围越广,受环境影响越大。

作业:

1、名词解释

能力

能力的差异类型

正态分布

智商

加德纳认为智力包含哪几种

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试论遗传和环境对能力的影响

第九章气质

一、概述

(一)、概念

1、含义: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2、特点:(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它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

(2)气质受人体神经系统特点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先天性。

(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能性。

二、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气质类型

神经系统有两个基本活动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神经活动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1、强度:对强刺激的耐受能力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2、平衡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的强度是否相当。

3、灵活性:对刺激的反映速度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神经系统三个特征的独特结合,形成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

三、气质与实践活动P105

1、气质与智力活动

2、气质与职业活动

3、气质与教育活动

4、气质与心理健康

第十章性格

一、概述

1、含义: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特点:(1)、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与个人的信念,价值观相系,并受到社会道德标准的评价。

(2)、性格形成后具有整体性。

(3)、性格是个别性和典型性的统一。

(4)、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3、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1)、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良之分。

(2)、同样气质的人,其性格也会不同。同样性格的人,不同气质,表现性格不同。

(3)、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作业:

1、名词解释:

气质:

性格:

简述巴普洛夫的气质类型理论。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良之别。

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4题每题3分共12分;选择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简答题3题6分共18分;原理说明3题每题4分共12分;论述题2题每题14分共28分。

论述题需画图,主要记忆需要层次。

重点记忆需要能力。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心理评估笔记

心理评估 第一章心理评估绪论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的描述或鉴定。 2.心理诊断,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理异常的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及其性质和程度。 评定,依据一定的程序和语意定义对个体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予以量化,这个过程称为评定。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手段,分为自评和他评。 二、心理评估特征:间接性、相对性、互动性 三、心理评估的作用:教育方面、咨询方面、临床心理方面、人事方面、其他方面。 第二节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一、评估准备 1.阅读申请,明确申请人关心的问题。 2.决定评估的内容,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决定评估的具体内容。 3.确定评估的目的:诊断、筛查、预测、进程评价 4.选择作决策的标准: 常模参照,拿评估对象去跟同他具有可比性的人群的一般情况即常模相比较。 自身参照标准, 专业标准,依据一定相应专业领域既有的标准和规范,标准不同,结论可能不同。 5.拟定计划,制定资料搜集计划 二、搜集资料 1.资料内容 2.资料来源:评估对象、知情人、文字记录 3.搜集方法: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其他方法(档案查阅、作品分析、生理评估) 三、资料解释和报告,整合各种手段、各种来源的评估资料,判断资料的内在含义,探索资料对诊断、分类和干预的意义。分析好资料,不仅要得出评估结论,还要提出建议,写出评估报告,与有关人员交流评估结果,必要时进行追踪性评估。 第三节心理评估者的相关要求 一、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 态度严肃、尊重评估对象、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 二、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 1.专业知识和技能 2.心理素质:人格特点、智能水平、社交技能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管理职业培训 第四节心理评估简史和展望 心理评估领域的新进展:一是加强心理评估工具对各种潜在认知加工成分的评估;二是心理评估计算机化。 第二章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测量和量表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与心理测量 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某种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心理测量,依据一定心理学理论,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作出的某种数量化确定。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心理学课程心得

心理学课程心得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从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我印象中的心理学就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表情上的一些表现来剖析人的心理,通过暗示催眠别人等等,或许高深的心理学也确实是这样。通过这门课程我发现,其实心理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就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心理变化等等我们都会遇见的问题。虽然我并没有从这门课里学会看透人心、催眠别人,但是我就得它真的可能是我性格,甚至是人生转折点,我并没有就那个知识点去剖析一些心理学的问题,只是就心理学课程给我的无限帮助来谈谈我的感受。当我们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属性综合起来,产生了对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我们有了知觉,进而有了认识。在形成认识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环节,而这些环节我们并不是每个都了解,所以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或刚刚认识的人,我们会有太多的误解。信息的整合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定势效应等等影响我们对人的深入了解。“以貌取人”大概就是这样出现的吧。我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人,但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确实影响了我的态度,或许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个人的举止行为去评判他的性格,决定是否和其交谈,或者是否和其交朋友。但是,大多数时间里,感官会欺骗我们。就像《大染坊》里的那个老板,他扮成一个乞丐去其他店家,伙计从衣着上评判了他,认为他是乞丐,不可能买得起布,就用低价羞辱他,他却因此低价买入了大量的布,使这家店损失惨重,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以前并没有注意这些问题,这会使你损失大量的好朋友和机会。从这我学会了不能从表面去评判别人,只有当你真正认识他以后,你才能知道他是否会像表面那样你不愿成为朋友,或者他将成为你后半生的挚友。不要让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你的第一印象而错过。 上过那节关于睡眠的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睡眠一直是不规律而且效果很差的。我总是注意哪些细小的声响,哪些声音总使我很难入睡,所以我会等其他人入睡后再睡,而这样又会造成睡眠的无规律,而且无规律的睡眠又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很长时间里我的精神状态都不好。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而睡觉的时候又会集中注意力于睡眠上,结果越是这样就越睡不着。通过心理学发现,睡眠中,人完全没有意识活动,而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集中的注意力结果就是意识活动兴奋或紧

心理笔记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量学概述 人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像也是精神病学的对介。不过二门学科有侧重点,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以后精神障碍康复。 学科简史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有三个方面: 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变态心理学把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称为异常。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年提出的四类标准) 医学标准:神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人的某种心时或行为疑为有病就需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出厂上认为该人有精神障碍。其民证明或行为表现,刚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病理的变化,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统计学标准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可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中的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标准的缺陷: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很少,很少就会被认为病态。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故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也只是相对的。 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涵盖二方面:病人的内省经验,自我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的不舒适感,自认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自己看到的行为与过往经验相比,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判断有主观性)。 社会管适应标准 人能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因些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就性行为。如果器质或功能缺陷,使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照社会认可方式行事,我们认为此人有精神障碍(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的比较得出)。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浅谈我的爱情观

浅谈我的爱情观 内容摘要: 爱情这一自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或如火一般激烈;或如水一般柔情;或如繁星一般灿烂。它可以给你带来甜蜜,可以给你带来温馨,但也会带给你一些或多或少的烦恼。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磨练。也希望每个人在爱情的历程中,以爱开始,以情相守。 关键词:浪漫、责任、成长 曾读过诗经中质朴的对爱情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读过泰戈尔的经典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曾读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曾看过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感受到爱是伟大的,爱是幸福的,有人说爱情是场冒险,赌注是一生的幸福。其实,爱情是每个人都必需经历的过程,在爱的过程中,学会承担一种责任,逐渐成长,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一、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前 在学习《爱情心理学》这门课之前,我对爱情没有一种具体的了解,可能就单纯的很喜欢电影或电视剧里浪漫的情节,或者是里面帅气的明星;可能就是小说中那些幸福的情节描写或者是其所宣扬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就是看着身边一对一对小情侣们的甜蜜和温馨。于是,对那些美好的几乎纯粹的爱情十分向往。我一度认为在爱情中,我需要的男朋友就应该是一个接近于白马王子的人。他至少要关心我,宠我,包容我的坏脾气,他必需温柔体贴,懂得保护我,不能三心二意。同时,他要处处让着我,不能跟我吵架,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听我的,

不能逼我做我不想的事情,在生活中必需有责任心,有担当,成熟稳重……总之我要的就是一种趋近于完美的爱情。当然,我还有对生活习惯的强烈要求,我需要我们的兴趣爱好也一样,行为习惯也不能相差太大,例如,我希望他不抽烟,不喝酒。如果他之前有这样的不良嗜好,我希望他能够改正,我想如果他很爱你就一定会为你改变。同时对待事情的看法也要相差不多,因为他毕竟是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我想我苛刻的要求只是为了在爱情的长跑中能够不在中场退出,能够胜利到达终点,能够有被人羡慕的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到永远。 二、在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后 在上完课后,我又重新认识了爱情,同时也渐渐发现在爱情的历程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这四个词看似简单,却字字铿锵有力。这包涵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使我对爱情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在爱的过程中我其实考虑自己的部分实在太多了,我的种种要求近乎苛刻,种种希望近乎太完美,在现实的条件下,这种童话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我们不是活在没有现实的真空中,爱情是需要相爱的人互相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这一切都必需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爱情,是不会长久存在的。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解答了爱的释义,Love这一单词的含义是这样的:L——Loyal——忠诚,O——Observant——用心,V——Valiant——勇敢,E——Enjoyment——喜悦。其实在整个爱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对爱情忠贞,在一起就代表一种责任,一个没有忠贞的爱情就是形同虚设,忠于爱情,才能有甜蜜而长久的相守。其次,我们需要用心面对这一感情,用心去爱,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创造,努力用心的营造属于只有你俩的爱情天堂。然后,我们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爱情需要勇敢,需要坚强,需要你勇敢的为自己的爱情打拼,勇敢的

生理心理学自考期末考试笔记.

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 A.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 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B 脑研究的6 个理论体系: 自然哲学理论、机能定位理论、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脑化学通路学说、神经科学理论。1.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 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3.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 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4.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5. 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6.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 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 7. 前额叶皮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 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8. 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 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

教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教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和翻阅课本,我对《教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 的了解和心得。 教学心理学主要有十二个内容组成;即什么是教学心理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心理;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知识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创造力发展与培养;规范教学;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 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名处于形成之中的新兴学科。 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和教育心理学不 同的是,教学心理学尤其注重探讨依据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科学设计和安排教 学活动的原理、策略和技术。 最主要的是,我明白了教学心理学和我们学过的教育心理学是不同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整个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只涉及教学情境(主要是课堂教学情境),非常详尽。 教学心理学主要研究范畴是学校教学情境,研究主题是教与学双方(主要指师生),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在教学心理学上课期间,很多老师针对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我们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我们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也有老师在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因为我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以当老师讲到一些和其他心理学课程有关的知识点的时候也能帮助我回忆比如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有关的知识点,这也帮助我对这两门课程的知识点的巩固,加深了我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即上课,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而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它既有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严格严肃性一面,也有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活泼活泛性一面。说白了,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一个是以知识传递为表现形式的信息交流;一个是以心理共鸣为影响特征的情感沟通。由此,信息交流在情感沟通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同时激起并维持感情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发生发展。其良好的心理影响,是构成和谐统一的最佳课堂教学情境因素。 我们作为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的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

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 心理学心得体会(一): 学习这次课程之后,我对心理学有了必须的了解,以前觉得很神秘的一些心理现象虽不能透彻理解,但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感到茫然;培训过程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听他想说的,说他所想的。 经过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学会了更好的审视自我、审视身边人,更好的去观察身边人的情绪,了解身边人的心理,理解身边人的需求;心理学不但让人更好的学会应对自我,也让人更好的学会与别人相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处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作环境变迁、身边人员流动变得习以为常,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与别人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了解身边不断变换的人的心理,学会更好的方式与身边人交流;人与人相处、沟通,理解是融洽相处的前提。可是这些知识从前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被自我有意无意的忽视了,经过几次培训中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我的帮忙和触动十分大。不仅仅对此刻,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感触也会深远的影响到我的今后生活和工作。 今日的生活是昨日的延续,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心理学的文章和书籍必将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知识的积累、前人成功经验的总结、失败经验的教训的反思,都会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 人生学无止境,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几位教师的精彩讲解,不

但对自我是个提升,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很好的帮忙,感激公司为我们供给这样的培训机会 心理学心得体会(二): 各位教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日有幸第一次能以这样的身份站在那里,与大家分享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体会,我首先要感激我们的李春红教师、黄崇教师,是他们的悉心教导和鼓励支持,才让我有这样的机会取得让自我满意的成绩。 回顾心理学的学习历程,最初与心理学结缘是因为复杂的夫妻关系和紧张的亲子关系。我们夫妻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而女儿的叛逆更让我不知所措,我陷入了持续焦虑而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接触到心理学,尝试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实践经验来帮忙自我解决问题。最初的效果并不明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生活中很多事物正悄然变化。 我感觉到夫妻关系变融洽了,因为我学会了用九型人格去剖析彼此。我了解到我是完美型,而我老公是和平型,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与女儿也开始正常沟通了。因为我明白了女儿在抱怨的时候,并不期望我一味地灌输所谓的成功经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而只是需要我的倾听,而倾听作为心理学最普遍的咨询技能是我们平时应对亲人时最难做到的。正如孩子常常说到的:我们学校有心理课,我周围各种心灵鸡汤,我真的被你的唠叨烦死了……而倾听让女儿深切地感受到我对她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相信她有本事解决自身的问题。说到那里,我很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学习心理学的动机是什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历史上的观点 变态行为的定义 ?违反社会标准(norm violation) 准则(norm):告诉我们何为对错、何时何地应与谁在一起的规则 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行为,其分界线在哪里 什么样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失调(disorder)” 准则是十分可变的,但在定义变态中又相当重要 ?统计标准(statistical rarity) 正态分布曲线,处于“黄金平均数”(大多数人)之外的就是变态;E.g. 精神发育迟滞 缺陷:没甚价值。无法区分优劣,分数论本身也是危险的,不应以分数完全评判一个人 ?个体不舒适感(这条标准应用最广泛)E.g. 判断青年吸毒成瘾者 个体会被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所折磨,故可以让人们自己判断是否变态 缺陷:评估行为时没有标准 ?行为适应不良 一个人能否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生活,与违反社会标准有所重叠 关注实际中的行为,故很有效,但应适用范围广就意味着价值不高 ?综合标准(要全面考虑) 注重价值(value):norm violation & 个体不舒适感 注重事实(facts):统计标准、行为适应不良 与群体有关的变态行为 不同群体间1)失调的分布不同;2)对心理失调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3)参照的准则不同会影响诊断 ?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抑郁率是台湾农村的4倍,是新西兰的三分之一 ?性别差异 抑郁的男性—远离人群;抑郁的女性—依赖人 女性:抑郁、饮食障碍、焦虑更普遍;男性:滥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 变态行为的解释 ?医学模式(治疗变态行为最好由医生来进行;要住院、服药,而且所有术语都是医学的) 变态行为是一种病,每种行为都有具体的病因和一系列症状 变态行为是生物原因的,由身体功能损害而造成 批判:1)大多数变态行为仍未找出生物原因;2)医学模式助长了严重的恶习 发展成神经科学 ?心理学的方法 把异常归于个人在和环境互相作用中的心理过程 起因: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太多压力等 1.心理动力学:变态行为来源于童年的潜意识心理冲突 2.行为主义:来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适应良好的行为却没被强化 3.认知理论:变态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应所导致的 4.人际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 5.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关注影响到诊断的歧视 变态行为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 影响因素:1)社会的性质(大v.小);2)如何解释这样的行为(不同解释引向不同治疗模式)

学校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学校心理学的背景与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领域主要是小学生也包括部分非教育系统 学校心理学家的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主要是5-18岁)及其教师、家长 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是问题学生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内容包括: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徐光兴,2000):发展性心理辅导、预防性心理辅导、治疗性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学的特点: 1)实用性/应用性:理论的应用性很强、直接的心理学服务 2)综合性:多学科渗透 3)职业性:有专职工作人员;要求执照开业,并遵守职业法规;有酬劳动。 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与职能:测评、咨询、干预。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问题 (一)国外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 西方三大社会问题:犯罪、毒品、家庭破裂 日本学生三大问题:学校恐怖症、压力症等问题严重;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问题;校园暴力。 (二)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新旧体制转化、应试教育、离婚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自杀、吸烟吸毒、网瘾。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计算机普及、溺爱、升学压力 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学校心理自行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推广,学校心理学家已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主力军。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危机论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了给儿童青少年提供具体的、高质量的服务,学校心理学家一方面要深入实际,凭借临床的敏锐以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他们还要从事课题研究,运用研究的智慧以提高服务的科学性。 学校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应用性课题。 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 ·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 ·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学习困难、学校恐惧症 ·青少年抽烟问题的探究 ·青少年上网成瘾、自杀、接触毒品、性问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