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流淌千年的长河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历过若干万年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生活阶段。而从原始公社崩溃、我们的祖先迈入文明的门槛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已有大约5000年之久。在这几千年的时光里,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永不疲倦地向前奔腾,并灌溉了上万亩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中,中国文化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古今绵延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虽然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却自己的祖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是中国文化,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联结在一起。

中国文化无边的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去探索去研究。中国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周边文化、世界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而由于种族、地域、交通等原因,中国传统汉文化首先向周邻地区传播、辐射。这些地区包括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因此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东亚汉文化圈内,而且“泽被”远西,对包括欧洲之内的其他世界文化也影响深远。“文化没有围墙,文化没有国界。它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中外文化交流史》从客观的、唯物的及历史的角度出发,细数中国文化从一开始至今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书中将中外文化交流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肇始期(远古至战国),二、发展期(秦汉至南北朝),三、高峰期(隋唐),四、繁荣期(宋元),五、调试与会通期(明清),六、复兴期(民国)。

一、肇始期(远古至战国)

中华民族是个开放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在创造摧残文化的同时,一直没有中断与周边国家乃至周边以外距离遥远的国家的文化交流。数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总趋势是交相辉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最早的人类及其文化产生于亚非欧大陆。而相对于人类及整个人类文化二三百万年的发

展史来说,那些远离大陆的岛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晚进者,在发展阶段和水准上同大陆的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太平洋上的众多岛屿被分为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三大岛群。太平洋诸岛文化是一种由外来移民创造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移入影响的文化。大多数人类学家都认同太平洋诸岛的文化来源于亚洲。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百越民族开始了经陆、海两路向东南亚的迁徙,带去了中国文化。大约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东南亚地区发生了民族迁徙的浪潮。迁移的人口先后散落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岛屿。这次民族迁徙浪潮,传播了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文明。

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的远古居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至少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南方发达的几何印纹陶就凭借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东南亚一带,给这些地区的陶器制造工艺以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华南珠江流域的考古发现显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另一个代表器物——发源于中国的无纺的楮树皮布,是人类服饰史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

关于亚洲栽培稻谷起源地的研究,一直是各国学者关心和争论的课题。直到1973年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使这些推论和设想都令人怀疑了。河姆渡出土的稻谷,使中外学者不得不重新下结论:最早的种稻人,应是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中国考古学家和农学史专家作了科学的分析比较,认为河姆渡稻谷是所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的稻谷,比泰国能诺他遗址出土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还要早几百年。水稻在中国推广不久,便传到东亚近邻国家。由于最早的种植水稻的是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先民,所以水稻在同一族系先民的不同部落中很快传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

美洲古代文明被证明源于中国3000年前的商代。20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欧美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约在3000年前,即中国殷商末年,一批逃亡的中国人就已到达美洲大陆,留下众多具有浓厚中国商代文化特征的遗物和遗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生丝的国家。丝绸之路打通后,西域与内地的产品交流便开始了,中国运往西域的产品则主要为丝绸。

二、发展期(秦汉至南北朝)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秦汉文化借助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对周边邻国辐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传入中国的域外优秀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内容。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若论历史之久、关系之密切,在国际上首推朝鲜。中朝两国人民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了经济文化的交往。据研究,在汉字传入朝鲜之前那里是

没有文字的,因此,汉字传入后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汉字所负载的汉文化也随之被悉数移入汉文化圈的2000年间。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亘古以来,文化关系就非常密切。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正反映了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国移民促进古代日本文化飞跃发展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反映出2000多年前,在相对落后的航海条件下,虚浮率领庞大的中国船队不畏艰险,长途远航日本,发展了中国古代远洋航海事业的轨迹。

西汉自高祖统一天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势渐强。中国大规模对外派遣政治使节是从汉代开始的。其中,张骞就是比较有名一位探险家、外交家。他前后两次出使西域,长达17年,促进了内地与新疆各族的友好关系,达到了孤立匈奴的目的,而且进一步沟通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除张骞外,甘英和班超也为开通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作出了不少努力。可惜甘英西使半途折返,罗马东征安息屡屡失败,促使中国和罗马帝国不得不另辟蹊径,走海上丝绸之路。秦始皇经略岭南,凿灵渠,建郡县,使番禹地区成为越过南海与东南亚进行海上贸易的中心。这就为汉代开辟印度洋远洋航线作了必要准备。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纸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法成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著书立说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造纸术首先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然后传到世界各国。公元5世纪以前造纸术先传入朝鲜,然后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公元751年,造纸法传入阿拉伯国家,又辗转进入印度。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向全世界传播,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催萌着欧洲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佛教和佛教所代表的印度文化是历史上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接触的外来文化。外来佛教文化融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佛教的东来和佛经的译出,印度文化中的文学、音韵、音乐、舞蹈、杂技、绘画、雕塑、以及医学、天文学等也同时注入中土,为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中国的大乘佛教经陆路传到朝鲜、越南,经海路传到日本,对亚洲邻国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长期稳定的生活、贵族官吏的好尚,使乐舞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汉代乐舞经常与百戏中的其他节目掺杂或相间演出。域外乐舞杂技传入后,汉朝兼收并蓄,再融合进中国乐舞杂技艺人的智慧、促进了汉代乐舞百戏体系的形成。东汉灵帝时代,由于帝王贵胄对异质胡文化的提倡和支持,东汉王朝掀起一个胡化的高潮。西域文化犹如一股清泉,汩汩融进了汉文化磅礴的大河中,使汉文化愈益娇妍多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较之秦汉时期有更大程度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交流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二,交流的渠道和途径在逐渐增加;三,交流的项目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雕塑、壁画、及为佛教服务的乐舞艺术、文学艺术在北朝大地上大放异彩。六朝时期,佛教勃兴,洛阳成为北朝的佛教文化中心。随着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西域各国的民族乐舞大举传入。传统的中国乐舞,在汉代百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域外乐舞的不同艺术风格,焕发出灿烂的艺术光彩,为隋唐音乐舞蹈的繁盛创造了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时代。

三、高峰期(隋唐)

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先进的文明国家,当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尤其是强大和统一的唐朝,不仅以经济繁荣、文化昌达著称于世,而且以兼收并蓄、善交友邦、对外开放而彪炳史册。对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使唐朝境内不时出现来自不同国家、操着不同语言、身着不同服饰的外国人。这些外国人中,有为外交斡旋的使节,有为贸易奔忙的商贾,更有向往唐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和学问僧。唐都长安城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个时期,由于国际交往的需要,中外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通往国外各地的海路交通网。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世界各国人民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层面的交流包括农产品和农业技术的交流、工业品和工业技术的交流、乐舞艺术的交流、宗教思想方面的交流、天文历算的交流。唐初,在广泛搜集民歌、继承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别求新声于夷邦”,唐初大量摄取外来音乐。高水平的唐代音乐,既是中外音乐交流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外音乐交流的成果。与唐交往的域外文明大国,首推印度。印度音乐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唐代名曲《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最高成就。波斯、罗马和大食的音乐,随着使节胡商的来华而传入唐。苏莫遮舞、拔头舞、胡腾舞、胡旋舞等风行长安。

中国的封建法律起自战国,成长于秦汉,发展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解体于清末。在法律的内容和立法风格上,别具特色,形成了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唐律对亚洲各国封建法制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丽朝承用唐律直至朝亡前夕,历时470年之久。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模仿唐朝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史称“大化改新”。律令制时代,日本所制订的刑律内容基本同于唐制。

唐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大发展时期,制陶工艺有了很多创新和进步。唐三彩作为中国艺

术宝库中的珍品,所体现的艺术特色,既不像汉代宫廷艺术那样偏重于外在事物的外貌,又不像魏晋六朝门阀贵族艺术专注于内在心灵的表现,而是吸收绘画、雕塑、诗歌艺术的优长,面对社会存在的人间现实,以写帽传神的深厚功底,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唐三彩一问世,便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并进而传播到域外国家。

四、繁荣期(宋元)

宋元梁代的对外文化交流,较之唐代向前发展了一大步。这一方面表现在地域上的扩大,不仅中国与北非、东非国家有了直接的文化往来,而且与周边国家的文化往来又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物品上看,唐代以前中国的出口以丝绸制品为主,而这一时期,除丝绸制品外,瓷器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他日常生活、生产用品的出口也增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影响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对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自西汉末期传入中国后,经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吸收以及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改造与融合,到宋元时期,进入了同化阶段。海运的发展为宋代开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通道。宋人积极开辟国际通道勇于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进去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宋代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峰阶段。元代的中外交通特别发达。陆路通波斯、阿拉伯、俄罗斯、欧洲,海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交往的范围比宋代更广。元代发达的远洋航海事业为明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创造了条件。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地跨亚欧的空前规模的大帝国,原来的中国西部边界完全处于开放状态,中原地区同中亚的阿拉伯、波斯、伊斯兰世界连成一片。

五、调试与会通期(明清)

明清时期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时期。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独步亚洲,领先世界,直到明初。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向古代告别,蹒跚地走向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地陷入了屈从于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林则徐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主持编译了《四洲志》,这本书是第一部向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洋务运动的兴起,表明中外文化交流经过调试后进入了会通期。这一时期西方文化的传入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同时进行的。西方文化在当时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传教医生把西医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训练了一批医药技术人员。

郑和下西洋,本着“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的精神,向东南亚国家敷宣中国的教化,以提高其文化程度,改变其落后面貌。郑和船队在出使,直接或间接

帮助各国建立健全的国家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或邀请各国使节到中国访问,使其目睹中国的社会文明。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东南亚华侨移民与商业、宗教的发展,而华侨、商业与宗教三者相辅相成的作用,既推动了东南亚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又发过来推动了明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六、复兴期(民国)

中外文化经过明清时期的调试、会通以后,便进入了民国时期的复兴期。

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更大的势头进入中国;一方面中华民族为向西方学习,建立和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集中地表现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1919年的五四运动两个重大事件。这两个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不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且也给越南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印尼领袖苏加诺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印尼人民的觉悟。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美国帝国主义的斗争,曾得到孙中山的关怀和支持。缅甸民族运动领袖、爱国僧侣吴欧德玛1907年为寻求革命真理东渡日本,后经中国留日学生的介绍,会见了孙中山。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一支壮大了的工人阶级队伍,并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自己的力量。战斗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李大钊等一批思想界的前驱传播开来的。五四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影响下诞生的,又是在外国文学影响下成长发展的。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与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是()。 [A] 住房[B] 典章制度[C] 生产方式[D] 音乐 2、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在泰国走俏,使得商船往返时,文学艺术类书籍也成为大宗货物之一。这是通过文化交流途径是()。 [A] 官方派遣使节[B] 贸易要求[C] 战争与掠夺[D] 宗教传播 3、在西域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大月氏[B] 安息[C] 乌孙[D] 大夏 4、不是《希腊志》对中国丝绸生产的记载的是()。 [A] 产丝的小动物叫“赛儿”,比最大的甲壳虫还要大两倍 [B] 赛里斯人为畜养这种昆虫而建造冬暖夏凉、四季咸宜的房屋(蚕房) [C] 在第四年之前,赛里斯人一直用绿芦苇喂养它们 [D] 大部分丝线就是在这种小动物死后的尸体内部找到的 5、法显将自己西行求法所经历的情况编撰成书,取名()。 [A]《佛国记》[B]《大唐西域记》[C]《西域志》[D]《外国传》 6、中国禅宗有三个特点,其中不包括()。 [A] 有一个“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B] 有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 [C] 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D] 提倡苦行、禁欲、禅定等长期的磨练 7、751年,唐朝将军高仙芝西征中亚怛罗斯被大食所败,俘虏中有杜环在巴格达住了11年,著有()。 [A]《通典》[B]《经行记》[C]《游行外国传》[D]《行记》 8、中国最早记载日本的文献资料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后汉书》 9、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散文集是()。 [A]《枕草子》[B]《源氏物语》[C]《万叶集》[D]《古事纪》 1 / 21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123《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钱婉约 2009-12-13 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 ●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 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贸易要求。 ●2,宗教传播。 ●3,战争与掠夺。 ●4,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 4,西域的概念 ●1,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 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北非等地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地区,涵括今天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5,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9年。欲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历经13年而返。第二次:公元前115年。欲与乌孙结盟。 6,《史记·大宛列传》 ●1,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70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拘弥、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2,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3,“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临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4,“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 涯,盖乃北海云。 ●5,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一二十余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6,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土著,耕田,田稻麦,葡萄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一银为币,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自从选了这一门课之后,诸多的感触与思绪紧紧地缭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首先,能跟着蓝老师您一起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这一门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学科不仅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幽默的教学方式、标准的言语讲学、精美的课件制作、积极的课堂互动、规范的板书设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学习热情,无形之中也都推动着我去努力、去学习、去奋斗;其次,在老师的积极教学与耐心指导下,我对中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课程学习当中,我不仅深刻地明白了:文化间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而且还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文化交流也会带来的积极的与消极的社会影响。中日、中朝、中印、中西文化交流次数的频繁与交流领域的广泛,在前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社会文化的进步与祖国命运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同样的也因为交流的深入和广泛也给各国带来了不少的文化冲击与战火喧嚣……。从这些如此真实的史实中,我清楚地明白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是积极与消极相伴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最后,在课外交流活动课中,我学会了团结与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等等。随着活动课的开展,我们小组成员积极备战。不管是前期的组织筹划、还是中期的节目训练、又或是后期的登台表演,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魅力与亲身实践的快乐。交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一个简单平台,它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展现民族本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通过文化交流的继续深入与持续发展,我有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将会日益兴盛、日益绵长。

华科版选修课指南

公选课指南 艺术体育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声乐入门不点名唱歌简单无论唱歌好听与否绝对能过中外名乐欣赏不点名交论文好过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点名考试(开卷)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点名开卷考试边抄边过还有科比视频看运动损伤很少点闭卷考绝对能过 影视美学导论点名交论文老师不错经常看电影 歌剧欣赏点名交论文一般每节课看歌剧 西洋歌剧不点名交论文关灯上课有情调 外国戏剧艺术欣赏点名考试授课方式好 DV制作抽点考试(很简单)老师好内容充实有益 音乐与电影有时点交论文内容比较有趣下课早 民族器乐欣赏点名交论文感觉还行还有艺术团的表演陶艺制作点名考试简单(手工制作)普遍反映有趣 钢笔画不点名平时画的作品给的分比较高不是很有趣 要有些基础 钢琴(初级)交论文完全是理论课没有实践感觉一般 不过有艺术团表演 芭蕾简史与赏析点名考试感觉一般 中国戏曲欣赏每次都点交论文去的人少 中国书法不点名三次课堂作业老师比较偏激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点名交论文还可以 足球点名交论文不错 节奏世界点名唱一段好过 中华传统养生点名交论文内容丰富有益 PS:南利华老师的课普遍反映很好总之音乐类的都比较好过,基本都是写论文 语言文化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英汉互译点名闭卷考试内容较难,有一次课堂作业打分较低英语修辞与鉴赏点名交作业内容不错只要去上课就能过英国文化赏析不点名开卷考试上课有时有小测试考试易过英诗赏析抽点背一首诗课堂交作业易过 英国文化简介有时点论文(现场考)还不错好过 英译中国文化点名考试好过不是很有趣 英文漫谈中国文化经常点闭卷考试内容丰富东边上课 人类文化学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比较难分也打的低比较有趣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原著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简单老师很好对个人启发大中国文化系列专题不点名开卷考试老师思想较偏激关灯上课内容有趣 要买老师的书才好拿高分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程课外阅读参考书目2

中外文化交流史马树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胡太春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出版)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小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魏秀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册) 何芳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05出版) 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外文化因缘) 沈福伟、吴景枢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

季羡林学术精粹(第3卷):中外文化交流卷季羡林山东友谊书社(2006-01出版)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6DVD) 钱文忠(主讲)、高虹、中央电视台 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研究周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3出版) 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李喜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01出版)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8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 周一良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 876 页 本书叙述了从古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促进。 中外饮食文化隗静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3出版) 唐代拂菻丛说林英中华书局(2006-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探绎:星学?医学?其他陈万成中华书局(2010-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马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01出版)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共5册) 李喜所世界知识出版社 音像(2) 老外的中国梦(英文版) 绿杨、杨耀华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老外的中国梦绿杨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6课 开放与交流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五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6课开放与 交流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五十六 第1题【单选题】 认真分析唐朝外交活跃的原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唐朝经济强大,国力强盛②唐朝政治相对清明,政局稳定③唐朝文化繁荣,影响力强④唐朝想要称霸世界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朝的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是( )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阿拉伯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 A、唐僧 B、戒贤 C、鉴真 D、玄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王通过学习知道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是宋朝僧人②都在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弧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在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视取历史的真渐,启迪人生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亲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般巨舰,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

浅谈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清时期的澳门被入侵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前,澳门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口岸,而且也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从16世纪起,一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内地,观察、学习中国文化,并经过他们传播,将中华民族文化介绍到欧洲,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中国人民也通过澳门这一窗口,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经过长时期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澳门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再次成为国人注目的焦点。澳门虽为弹丸之地,但自开埠400多年来,特别是香港发达之前,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16世纪至20世纪初澳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一、中西方的认识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很少来往,而是通过一些中介环节间接地实现相互影响。如贯通中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得以实现。无直接的接触,彼此的认识是模糊的。至葡萄牙人东来,中国人甚至不知其国名,不知其地理位置,而是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徒口中转译过来称其为“佛朗机”或“大西洋国”。而14、15世纪新兴的欧洲各国商人,则对传说中“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中国充满向往。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还是一片未清晰展现出轮廓的海市蜃楼,因此非常想探明中国的一些情况。足见, 16世纪前中西方的直接交往是极少的,彼此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 二、16至18世纪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历史上, 西洋文化的东传, 以及中国文化的西播, 主要是由天主教教士进行的。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进入澳门, 天主教教士亦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及全球海路的开通,使欧洲各国的船队有条件来到中国沿海,中西方开始了直接的接触。随着葡萄牙商人东来,天主教耶稣会的大批传教士也随着商船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传教士来到澳门首先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实况; 继而进入内地传教,拉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耶稣会士在了解、熟悉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向欧洲自己的祖国介绍和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唐代三百年概述

第一节唐代三百年概述 导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的一个封建王朝。自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次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都长安。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在唐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和事件:由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千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女皇帝武则天,更有唐明皇与杨贵妃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动人的故事都与唐朝的兴衰密不可分,那么,这段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学习本小节的内容,来看一看唐朝这样一个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朝代的兴衰历史。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说出唐朝兴衰的时间及过程; ●描述盛唐时期唐朝的概况; ●阐述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及重要历史事件。 学习任务: 10分钟) 观看:《大唐文化》,请结合影片的资料谈谈唐朝繁荣的情况(可以从经济、城市规模、宗教、艺术、宫廷建筑等方面介绍),进入课堂讨论“盛唐时期的情况”中发表自己的观点。(50分钟) 阅读:《安史之乱》,观看:《大唐开元王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衰落和毁灭的转折点,请你简述安史之乱的主要过程。(20分钟) 阅读:《大唐灭亡的原因及重要历史事件》,综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导致唐朝灭亡的事件及原因有哪些?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学习笔记”中。(10分钟) 问答时刻 学伴问:当时作为世界中心的唐朝到底有多繁荣呢?这样强大的王朝为何后来又走向灭亡了呢? 老师答: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绚烂多姿的朝代。自公元617年开国到907年灭亡,短短的三百年里,唐朝造就了一个神话。唐代政治清明,有著名的唐太宗“贞观之治”,有魏征这样的清官谏臣;唐朝经济繁荣,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唐朝的文化灿烂辉煌,诗仙、诗圣都产生在这个朝代;唐朝艺术绚烂多姿,有著名的唐三彩、雄伟辉煌的大明宫祠。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是()。 [A] 住房[B] 典章制度[C] 生产方式[D] 音乐 2、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在泰国走俏,使得商船往返时,文学艺术类书籍也成为大宗货物之一。这是通过文化交流途径是()。 [A] 官方派遣使节[B] 贸易要求[C] 战争与掠夺[D] 宗教传播 3、在西域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大月氏[B] 安息[C] 乌孙[D] 大夏 4、不是《希腊志》对中国丝绸生产的记载的是()。 [A] 产丝的小动物叫“赛儿”,比最大的甲壳虫还要大两倍 [B] 赛里斯人为畜养这种昆虫而建造冬暖夏凉、四季咸宜的房屋(蚕房) [C] 在第四年之前,赛里斯人一直用绿芦苇喂养它们 [D] 大部分丝线就是在这种小动物死后的尸体内部找到的 5、法显将自己西行求法所经历的情况编撰成书,取名()。 [A]《佛国记》[B]《大唐西域记》[C]《西域志》[D]《外国传》 6、中国禅宗有三个特点,其中不包括()。 [A] 有一个“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B] 有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 [C] 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D] 提倡苦行、禁欲、禅定等长期的磨练 7、751年,唐朝将军高仙芝西征中亚怛罗斯被大食所败,俘虏中有杜环在巴格达住了11年,著有()。 [A]《通典》[B]《经行记》[C]《游行外国传》[D]《行记》 8、中国最早记载日本的文献资料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后汉书》 9、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散文集是()。 [A]《枕草子》[B]《源氏物语》[C]《万叶集》[D]《古事纪》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专业 世界历史专业 历史学类(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专业 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历史学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 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 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8学分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一)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World(Ⅰ) 4 4 72 1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World(Ⅱ) 4 4 72 2 史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 4 4 72 3 世界近代史(1640—1911)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3 世界现代史(1911—1945)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4 世界当代史(1945—)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5 中国考古学 Chinese Archaeology 4 4 72 1 二、专业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 1、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专业要求 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学制与学位 (1)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 毕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4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4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14学分);选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 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合计 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 公共 基础 平台 课 学科 基础 平台 课 专业 基础 平台 课 小计 专业 选修 课 公共 选修 课 小计 专业 实习 毕业 论文 专项 学分 专业 考察 小计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钱婉约 2009-12-13 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 ●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 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贸易要求。 ●2,宗教传播。 ●3,战争与掠夺。 ●4,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 4,西域的概念 ●1,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 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 北非等地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地区,涵括今天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5,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9年。欲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历经13年而返。第二次:公元前115年。欲与乌孙结盟。 6,《史记·大宛列传》 ●1,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70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拘弥、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2,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3,“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临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4,“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 涯,盖乃北海云。 ●5,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一二十余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6,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土著,耕田,田稻麦,葡萄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一银为币,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2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做 A.交子B.交钞C.宝钞D.会子 3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广东沿海B.四川地区C.中原地区D.浙江沿海 4 .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时期应是() A.三国时期B.唐朝中期C.两宋时期D.明朝初期 5 . 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蒙古 6 .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故事的主人公是

A.石守信B.赵匡义C.赵匡胤D.赵普 7 . 辽和西夏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 A.契丹族、党项族 B.汉族、契丹族 C.回族、汉族 D.党项族、契丹族 8 . 现在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何时开始流行: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9 . 下列有关政权被灭亡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辽﹣金﹣﹣﹣北宋﹣﹣﹣南宋B.金﹣﹣﹣北宋﹣﹣﹣﹣辽﹣﹣﹣﹣南宋 C.辽﹣﹣﹣﹣北宋﹣﹣﹣﹣金﹣﹣﹣南宋D.辽﹣﹣﹣北宋﹣﹣﹣南宋﹣﹣﹣金 10 . 某班级正在举办宋词朗诵会,下列哪一人物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一朗诵会中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1 . 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郾城大捷D.宋金订立和议 12 .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现在都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下列节日与其习俗对应,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春节——放鞭炮 B.元宵节——拜年 C.端午节——赛龙舟 D.中秋节——吃月饼 13 . 下图是小历同学在学完《宋代经济的发展》后做的读书笔记,该笔记中的这些现象反映了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大唐时期中日典制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 专业:历史学 概要:唐朝(61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法制完备,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亚洲文明中心之一,对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由于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末期,急于向外寻找突破口,而唐代先进的典制文化为日本完成社会转型提供了仿效借鉴的蓝本。日本政府以向中国派遣唐使的方式全面移植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大唐文化。日本统治者以唐制为基础,发起大化革新运动,使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等都打上了浓厚的唐文化烙印,同时依据本国实际有所损益增删,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日本典制文化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加深了中国对日本的了解,促进了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往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交流现状中央官制经济制度法令制度影响意义 一、大唐时期中日交流的现状 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以唐朝向日本输出先进的典制文化为主,很大程度上是唐制文化在影响辐射日本,唐朝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中日交流的形式一般为正式的官方使团交往,仅仅局限于朝廷、政府和上层统治阶级,不涉及普通的下层民众,“贞观五年,(倭国)遣使贡献方物。太宗矜其道远。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之。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①”自此唐朝不再向日本派遣使节,主要是日本政府不定期地向中国派遣唐使,史料载:“长安元年,其王文武立,改元曰太宝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开元初,粟田复朝。天宝十年,朝衡复入朝。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贞元末,其王曰桓武,遣使者朝②”就说明了这一点。此外,遣唐使船队的规模也越来越来大,人数也越来越多,以其中的四次为例,“630年,121人,2艘船队;717年,557人,4艘船队;733年,594人,4艘船队;838年,651人,4艘船队③”一般认为唐朝前期,遣唐使船队的平均规模是2艘船,120人左右;唐朝后期,遣唐使船队的规模较大,是4艘船,共有500到600人左右④”,出现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高潮,促进了大唐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日本645年的大化革新运动受中国先进的典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彻底,本文仅以大化革新为例,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方面谈谈这一时期中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二、大化革新时期唐制对日本的辐射影响 唐朝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唐朝处于主动、强势地位,中国先进的政治体制给日本统治阶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日本留学生、学问僧所奏称“大唐国者,法制完备,珍国也,常须达⑤”因此,日本在645年的大化革新运动中全面移植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大唐文化,以唐制为蓝本,在政治、经济、律令方面对唐代典制文化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虽带有浓厚的机械模仿和照搬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色。 (一)唐代中央官制三省六部一台制与日本的二官八省一台制三省六部一台制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达到了其成熟期,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相当完备的官制系统。日本在遣唐留学生的推动下,仿照唐代官制,在中央实行二官八省一台制,单从字面上看,除个别文字和量词存在细微的差异外,二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和融合性,实质上其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日本对唐代官制的吸收融化主要体现在:其一,日本统治者采纳了唐代官制系统的基本框架模式,使其行政管理系统更趋完善,很好地体现了律令的形式性、完整性和综合性。日本参照唐代三省六部的格式,天皇高高在上,下设神祇官、太政官总领全国宗教和行政事务,太政官下辖八省,其职权涵盖人事、财政、军事、司法、礼仪等各个方面,成为各项具体事务的执行部门。二官八省的设置体现了金字塔式的政权结构。此外,又参照唐代的监察机关御史台,置弹正台,完善对行政、祭祀等政府高官的监督职能。因此,二官八省一台制,使政权组织从最高层到最低层沿直线分布,保证了上级对下级的垂直统治,强化 ①(后晋)《旧唐书》刘昫等撰《倭国传》卷19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40页 ②(宋)《新唐书》欧阳修、宋祁等撰《日本传》卷220,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08—6209页 ③《外交关系》石井正敏《唐与日本》,吉川弘文馆1992年版,第74—76页 ④(日)《遣唐使眼里的中国》古濑奈津子著、郑威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⑤《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三十一年”条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安徽吴云驾 [专题考点概括]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成就。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但总的趋势是融合。以中国为例,在“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双向互动中就明显呈现出冲突和融合的特征。 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阶段。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等在中国的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总之,在古代伴随着交通和交往的发展,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工业革命后,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这时,中国已不再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开拓者,而是处于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和开放姿态走上了国际舞台,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产生影响。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如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使它的社会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落后不可怕,只要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不断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崛起。另外如美国文化也是一个典型,它吸收了西欧文化和不同移民带来的的文化因素,并逐渐形成了以多元化为特征的美国文化。 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的殖民扩张,各殖民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碰撞、嫁接和融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双重影响,即在注入新的活力的 同时,也使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坚守民族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 [专题考点分析] 本专题是近年来高考文综和历史单科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因而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好基础知识的储备,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新材料中的新问题。 2007年高考可能的命题切入点有:(1)联系中Et关系、中印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平崛起等社会热点,考查对中国对外交往优良传统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认识,以及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突显新课改理念。(2)当前世界文化“西风烈”,如何正确处理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试题设计可以围绕“文明与野蛮”、“古代与现代的对话”或“东方与西方的对话”等问题,考查不同时期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异质文化的多重影响。(3)从古代交通和文科综合的角度人手(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以考查对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强大的国势的认识,彰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 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一、比较文学原理、专题研究论著 比较文学史(法)洛里哀著商务印书馆1931 比较文学论(法)梵·第根著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乌·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比较文学导论(美)弗·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什么是比较文学(法)布吕奈尔等著葛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比较文学引论(罗)亚历山大·迪马著谢天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比较文学原理(日)大眆幸男著陈秋峰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简明比较文学孙景尧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比较文学概论陈忄享刘象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比较文学探索孟昭毅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比较文学史曹顺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比较文学方法论刘介民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比较文学陈忄享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曹顺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比较诗学(美)厄尔·迈纳著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比较神话学蔡茂松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比较故事学刘守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译介学谢天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乐黛云王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比较文学研究类型赵毅衡周发祥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乐黛云勒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美)史景迁著廖世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A.丞相制B.郡县制C.州县制D.行省制 2 .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一批的传唱人把李白等诗人的经典诗词用歌曲的形式演绎,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李白、白居易生活的时期是唐诗最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这一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频繁,吸收外来文化 C.唐朝社会经济呈现盛世现象 D.当时的文人志士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3 .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廷杖制度 ⑥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A.①②③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 . 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文学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曲④小说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 5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骨无辜铸佞(nìng)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A.郑成功B.岳飞C.戚继光D.左宗棠 6 . “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指的是() A.B.C.D. 7 .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开放五口通商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D.君主专制 8 .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贝币 B.铜钱 C.交子 D.会子 9 . 王虎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可能经历的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经常去看关汉卿的戏剧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 3(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2.明朝之所以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因为()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明仁宗 4.英国史学博士李约瑟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在古代对外交往的事例中,与“丝绸之路”属于同一类的是()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6.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从图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郑和船队曾从刘家港出发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一些国家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7.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可以入选的题材是() A.玄奘西游B.班超出使西域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8.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B.松江C.刘家港D.泉州 9.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航海技术的发展 10.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船队回航时带回来的物品主要有 ①茶叶②象牙③丝绸④香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12.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丁D.丙和丁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3.航海壮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