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

贝氏体
贝氏体

一.贝氏体定义

钢中的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的中文转变产物,它以贝氏体铁素体为基体,同时可能存在θ-渗碳体或ε-碳化物、残留奥氏体等相构成的整合组织。贝氏体铁素体的形貌多呈条片状,内部有规则排列的亚单元及较高密度的位错等亚结构。

二.贝氏体组织形貌及亚结构

钢、铸铁的贝氏体组织相态极为复杂,这与贝氏体相变的中间过渡性有直接的关系。钢中的贝氏体本质上是以贝氏体铁素体为基体,其上分布着θ-渗碳体(或ε-碳化物)或残留奥氏体等相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贝氏体铁素体(BF)、碳化物、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等相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合组织。

1.超低碳贝氏体的组织形貌

碳含量小于0.08%的超低碳合金钢可获得超低碳贝氏体组织。如果加大冷却速度能够获得完全条片状的组织,称其为超低碳贝氏体组织。冷却速度越大,转变温度越低,条片状贝氏体越细小。在控轧控冷条件下,超低碳贝氏体具有极为细小的片状组织形貌。

超低碳贝氏体实际上是无碳贝氏体,钢中所含的微量碳形成了特殊碳化物被禁锢下来,或者碳原子只分布在位错处,被大量位错禁锢。

2.上贝氏体组织形貌

上贝氏体是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上部(Bs—鼻温)形成的,形貌各异。

2.1无碳(化物)贝氏体

当上贝氏体组织中只有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而不存在碳化物时,这种贝氏体就是无碳化物贝氏体,又称无碳贝氏体。这种贝氏体在低碳低合金钢中出现的几率较多。无碳贝氏体中的铁素体片条大体上平行排列,其尺寸间距较宽,片条间是富碳奥氏体,或其冷却过程的产物。

2.2粒状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属于无碳化物贝氏体。当过冷奥氏体在上贝氏体温度区等温时,析出贝氏体铁素体(BF)后,由于碳原子离开铁素体扩散到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中不均匀的富碳,且稳定性增加,难以继续转变为贝氏体铁素体。这些奥氏体区域一般呈粒状或长条状,即所谓的岛状,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这些富碳的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可以部分的转变为马氏体,形成所谓的M/A岛。这种由BF+M/A岛构成的整合组织即为粒状贝氏体。

在奥氏体岛中未形成马氏体之前,粒状贝氏体实际上是无碳化物贝氏体。因此,无碳化物贝氏体也是粒状贝氏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反过来说,粒状贝氏体中由于不存在碳化物,因此本质上也是无碳贝氏体。

还有一种所谓的“准上贝氏体”组织,它也没有碳化物,其贝氏体铁素体条之间的富碳奥氏体是一层薄膜,它本质上也是无碳化物贝氏体。

2.3羽毛状上贝氏体

羽毛状贝氏体属于有碳化物贝氏体中的一类。羽毛状上贝氏体是由板条状铁素体和条间分布的碳化物组成。贝氏体铁素体片条间的碳化物是片状或颗粒状形态的、细小的渗碳体。经典上贝氏体的组织相貌呈现羽毛状,是BF+θ-M3C的整合组织。

如GCr15钢的羽毛状上贝氏体的扫描电镜照片,羽毛状贝氏体沿着奥氏体晶界向两侧生长,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在淬火后转变为贝氏体组织。贝氏体碳化物呈片状、短棒状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

如高碳钢轨钢的羽毛状贝氏体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和渗碳体两相组成。该钢碳含量为0.73%,锰含量为0.95%,属于共析钢。钢轨在轧后冷却过程中,在奥氏体晶界上首先形成羽毛状贝氏体组织,然后晶内的奥氏体转变为粗大的片状马氏体。这种组织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较快造成的。

随着温度的降低和钢中碳含量的增高,羽毛状贝氏体条状贴的护体(BF)变薄,位错密度增高,渗碳体变细,或颗粒变小,弥散度增加。

3.下贝氏体组织形貌

下贝氏体是在贝氏体相变温度区的下部(贝氏体C-曲线“鼻温”以下)形成的。呈单个条片状,条片间经常互相呈交角相遇,如60Si2CrV 钢的下贝氏体组织为黑色片状,与回火马氏体相似。

有碳化物贝氏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片条内分布着碳化物。碳化物排列在片内,一般与长轴呈不同角度相交。由于下贝氏体由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构成,因而极易被浸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呈现黑

色片状形貌。

准下贝氏体是无碳贝氏体,是经典下贝氏体的一个特例。它不同于典型的下贝氏体,在它的铁素体BF内,按夹角排列的是残留奥氏体而不是碳化物。在准下贝氏体的铁素体片条内,可以见到许多亚板条,它常在含硅钢中出现。延长等温时间,奥氏体薄膜将分解,析出碳化物,而成为经典碳化物。下贝氏体是由贝氏体铁素体+ε-碳化物+残留奥氏体构成的整合组织。

4.贝氏体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贝氏体组织形态多样,名称较多。比如无碳化物贝氏体、有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羽毛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上贝氏体、准下贝氏体、逆贝氏体、柱状贝氏体等。贝氏体的组织多样性说明贝氏体相变在中温区转变过渡性和极其复杂性。

贝氏体相变是自组织的,同一钢种,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系统可以转变为不同形貌的贝氏体。

钢中贝氏体的形貌受转变温度、碳含量、合金元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碳含量的铬鉬钢具有不同的贝氏体相貌。低碳铬鉬钢的贝氏体是条片状的无碳化物贝氏体,或者粒状贝氏体;高碳铬鉬钢可以获得典型的羽毛状贝氏体和针状的下贝氏体。

片条状贝氏体和低碳的板条状马氏体形貌相似,但是贝氏体中位错密度较马氏体低。高碳片状马氏体和针状下贝氏体的形貌相似,但前者的亚结构是孪晶+位错,而在下贝氏体中很少观察到孪晶,下贝氏体主要由亚片条、亚单元组成。

在工业用钢中,除了出现典型的贝氏体组织外,还同时出现形形色色的各种贝氏体,组成相多样化,除了贝氏体铁素体外,还存在碳化物、残留奥氏体、马氏体等相,组织形貌较为复杂。各种形貌的贝氏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有机结合,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有机结合等。实际工业用钢中经常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有机结合的组织。

无碳化物贝氏体和有碳化物贝氏体是贝氏体中的两大类别。某些低碳合金和含有Si、Al合金元素的合金钢易于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高碳钢和高碳铬钼钢易于获得有碳化物贝氏体组织。

三.贝氏体铁素体的亚结构

在马氏体当中存在高密度位错、精细孪晶、层错等亚结构,在贝氏体组织中也同样存在亚结构,包括贝氏体铁素体的亚片条、亚单元、超细亚单元、较高的位错密度、精细孪晶等。

1.贝氏体中的亚单元

实验表明,条片状的贝氏体铁素体是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由更小的亚单元组成,亚单元有方形,多边形等多种形貌,尺度约在10—200nm范围内。亚单元通常在已经形成铁素体端部附近形核,通过纵向伸长与增厚的方式长大。亚单元长大受阻时,在激发形核,在铁丝提板条的侧面(上贝氏体)或铁素体针的顶端(下贝氏体)形成新的亚单元核心。亚单元重复形核长大构成了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长大过程。近年来实验表明,亚单元由跟细小的基元或超亚单元组成,尺寸为几纳米到数十纳米。

随着温度的降低,铁素体亚单元、亚片条尺寸减少,铁素体片内部亚单元数量增加,亚单元的宽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减少,亚单元的长宽比和铁素体片中亚单元的数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位错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2.贝氏体铁素体中的位错和孪晶

近年来研究发现,贝氏体铁素体中有较高密度的位错,在某些高碳高合金钢中有精细孪晶。在某些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5—30nm细小孪晶组成,或铁素体亚片条就是细小的孪晶。贝氏体中的位错密度虽然不如马氏体中那样高,但也有较高密度的位错亚结构。

2.贝氏体中的中脊

20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钢中的贝氏体存在中脊。在某些高碳合金钢中,在Ms点附近等温得到的片状贝氏体中形成中脊。贝氏体中脊形态特征为:

1)第一片贝氏体铁素体的中脊能够贯穿整个晶粒,随后形成的贝氏体中脊尺寸越来越小;

2)下贝氏体和羽毛状贝氏体中均存在中脊;

3)中脊的衬度与其存在的贝氏体基体不同,存在明显的界面。

在电镜观察时,将试样倾斜一定角度,发现中脊是一条有一定宽度的平直的空间薄片,中脊的两侧为贝氏体铁素体F,中脊平直,宽度约为0.1um。中脊本质上是独立是我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孪晶亚结构组成。

形成贝氏体铁素体时,首先产生中脊,中脊可以在晶界形核并向晶内长大,也可以在晶内形核并长大。当整条中脊迅速长大后,贝氏体铁素体载在其两侧长大。电镜观察发现,在中脊形成后,其两侧各形成一片贝氏体铁素体,在中脊和贝氏体铁素体片中没有观察到碳化物析出。在贝氏体铁素体内部存在残留奥氏体。

四.上贝氏体转变和珠光体分解的联系与区别

钢中的贝氏体相变同珠光体转变同样具有扩散性质,碳原子均能够长程扩散,故称为“半扩散型相变”。

上贝氏体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贝氏体铁素体晶核,共析分解也可以在奥氏体晶界形核,两者有相似性。但是贝氏体与珠光体在转变机制上有区别,共析分解是铁素体+碳化物两相共析共生的过程。而贝氏体相变则是首先形成贝氏体铁素体,而渗碳体何时析出,以什么形态析出,要视具体条件而定。许多钢的共析分解与上贝氏体转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等温时可以重叠。,具有交叉性、重叠性和过渡性质。

在珠光体转变C—曲线的“鼻温”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孕育期越来越长,共析分解越来越困难,直至难以在进行共析分解,共析共生的过程将会停止,即平衡转变及准平衡转变将终止,这时系统自组织功能将使之开始进行非平衡的上贝氏体转变。

上贝氏体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优先单独形核并长大,大量的合金结构钢贝氏体的C—曲线的开始线在珠光体的左方。20Cr2Ni2Mo钢在650摄氏度等温转变时,珠光体的孕育期约100S;在400摄氏度贝氏体孕育期是6S。贝氏体铁素体的析出竟然比共析分解快得多,

这表明贝氏体转变不同于共析分解。

有时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比珠光体转变还要慢,即贝氏体转变曲线右移。

与共析分解不同,贝氏体C—曲线无论左移还是右移,渗碳体是不与铁素体共析共生的。如果铁素体片间析出,则得到羽毛状上贝氏体。如果渗碳体不析出,残留奥氏体将保留到室温,这就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如果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的颗粒状的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部分地转变为马氏体,形成所谓的M/A岛,则得到粒状贝氏体。因此上贝氏体转变不同于共析分解,它与共析分解有本质上的区别。

五.下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相变的联系和区别

某些钢中下贝氏体组织形貌具有针形或片状特征,与马氏体相似。下贝氏体组织与马氏体组织一样存在孪晶结构。

马氏体点及其稍下的温度区往往与下贝氏体转变去重叠。过冷奥氏体在Ms稍下,开始时先形成一定量的马氏体,等温一段时间后,下贝氏体开始转变,余下的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这样在同样温度下得到马氏体+下贝氏体的整合组织。可能的原因有两点:1)在马氏体稍下的温度等温,首先发生无扩散的马氏体变温转变,同时,碳原子也在扩散,在已经形成的马氏体当中,

以及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当中,碳原子都在不断扩散,而且

碳原子扩散导致某些奥氏体微区贫碳,或者由于涨落而形

成贫碳区,形成下贝氏体铁素体。

2)马氏体形成时,在其邻近的奥氏体中,产生应变能,该能量能够激发下贝氏体形核并转变下贝氏体组织。

下贝氏体中可以析出碳化物,但碳化物析出困难时残留了较多的奥氏体。而马氏体相变也有残留奥氏体,因此下贝氏体转变打上了马氏体相变的“烙印”。

六.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特征

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具有以下特征:

1)与钢中马氏体片长大速度(近声速)相比,贝氏体转变速度较慢;

2)在许多合金钢中,贝氏体转变TTT图不跟珠光体的C—曲线重叠,两曲线分开,并形成海湾区;

3)许多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有一个明显的上限温度,即所谓的Bs点。在此温度等温,奥氏体不能全部转变为贝氏体。七.钢中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组织形态。一般来说,下贝氏体强度高,韧性好。而上贝氏体强度低,韧性差些。

贝氏体的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贝氏体铁素体条片越小,其强度越高。贝氏体条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形成温度越低,贝氏体铁素体条片越小,贝氏体铁素体内的位错密度越高,因而强度越高。

根据弥散强化理论,碳化物颗粒直径越小,数量越多,强度越高。下贝氏体的碳化物颗粒细小,呈ε碳化物弥散分布于贝氏体铁素体的

针片上,所以下贝氏体强度高。而上贝氏体中碳化物颗粒较为粗大,呈不连续的短棒状分别在铁素体条片间,分布不均匀,因此上贝氏体脆性大,强度低。碳化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贝氏体形成温度以及奥氏体中碳的含量。一般来讲,贝氏体形成温度越低,碳化物颗粒越细小。

同种钢在热处理后当硬度相同时,等温淬火获得的贝氏体较淬火回火组织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因为贝氏体较其他组织具有更佳的强韧性配合,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都较困难;此外在重载和大的冲击载荷工作条件下,应选贝氏体作为使用组织,因为抗冲击耐磨损性能也应强韧性配合较佳的组织为好。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 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开辟了获得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钢的途径,这种钢能在热轧状:态直接冷却后得到贝氏体组织,或者仅仅经过正火就可以得到贝氏体组织。 低碳贝氏体钢是以钼钢或钼硼钢为基础,再加入Mn、Cr、Ni,有的在此基础之上又添加微量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等,从而发展了一系列的锰钼钢、锰镅硼钢、锰铬钼硼钢、锰钼铌钢等。 低碳贝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能使钢在空冷条件下就易于获得贝氏体组织的合金元素,主要就是Mo。根据含钼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看,Mo能使铁索体和珠光体的析出线明显右移,但并不推迟贝氏体转变,使过冷奥氏体得以直接向贝氏体转变,在此转变发生之前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而不发生珠光体转变。 (2)利用微量B使钢的淬透性明显增加,并使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进一步推迟o (3)加入其他能增大钢过冷能力的元素(如Mn、Cr、Ni)以进一步保证空冷时足以在较低的温度发生贝氏体转变。对于较大厚度的钢件来说,简单的铝硼钢往往也不能“淬透”。 (4)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以保证细化晶粒,所以不少低碳贝氏体钢中添加V、Nb、Ti等。 (5)尽量降低含碳量,因为低碳贝氏体具有良好的韧性,另外也有良好的焊接性。低碳贝氏体钢的化学成分范围大致是:0. 100-10 -0.200-/0c、0.60-/0~1.0010 Mn、0. 40-/0 -0.60-/0 Mo、0.001%-0.005%B,此外还可以加入0.40-/0 -0.7%Cr、0.05% -0. 100-10 V.0.010%~0.0150-/0 Nb(或Ti)等。低碳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可达到600_IOOOMPa.屈服强度大于500MPa,目前有的可以达到800MPa。对于较厚的板材,需要进行正火处理,加热温度为900 - 950C,空冷后能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中国发展的低碳贝氏体钢,屈服强度为490MPa级,主要用于制造容器的板材和其他钢结构。工程机械上相对运动的部件和低温下使用的部件,要求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通常采用对钢进行淬火和自回火处理以发掘材料的最大潜力。这类钢的碳含量通常都低于0. 160-/0,属于低碳型低合金高强度钢,淬火回火处理后钢的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因此这类钢通称为低碳马氏体钢。 为使钢得到好的淬透性,防止发生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加入Mo、Nb、v、B 及控制合理含量的Mn和Cr与之配合,Nb还作为细化晶粒的微合金元素起作用。 常见的有BHS系列钢种,其中BHS-l钢的成分为0.10%-10c-1.80% Mn -0.45%Mo -0.05%Nb。其生产工艺为锻轧后空冷或直接淬火并自回火,锻轧后空冷得到贝氏体、马氏体、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贝氏体的组织形态。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的相对含量、形态、大小、分布都会影响贝氏体的性能。 1、贝氏体中铁素体的影响 铁素体晶粒尺寸越小,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也有所改善。钢的奥氏体化温度越低,奥氏体晶粒较小,贝氏体转变时的铁 素体尺寸越小;贝氏体转变温度越低,铁素体尺寸也越小。 铁素体形态对贝氏体性能也有影响,铁素体呈条状或片状比呈块状强度及硬度要高。随着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铁素体形态由块状、条状向片状转化。 降低贝氏体转变温度,铁素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位错密度增大,可以使贝氏体的强度及硬度升高。 2、贝氏体中渗碳体的影响 当碳化物尺寸一定时,钢中的含碳量越高,碳化物数量越多,贝氏体的强度及硬度升高,但塑性及韧性降低。 当含碳量一定时,转变温度越低,碳化物越弥散,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不多。 当碳化物为粒状时,贝氏体的塑性和韧性较好,强度和硬度较低。 碳化物为小片状时,贝氏体的塑性及韧性下降;碳化物为断续杆状时,塑性、韧性及强度、硬度均较差。 由此可见,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较高,形成的铁素体和碳化物均较粗大,特别是碳化物呈不连续的短杆状分布于铁素体条中间,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沿铁素体条间产生显微裂纹,导致贝氏体的

塑性和韧性大幅度下降。 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较低,生成的铁素体呈细小片状,碳化物在铁素体基体上弥散析出,铁素体的过饱和度以及位错密度均较大,使得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通过等温淬火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是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重要方法 之一。

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一.组织形态: 1.珠光体: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特征: 珠光体的典型组织特征是由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交替平行堆叠而形成的双相组织。根据片层间距的不同,可将珠光体分为三种: 珠光体:S0=450-150nm,形成温度为A1-650℃,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索氏体:S0=150-80nm,形成温度为650-600℃,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屈氏体:S0=80-30nm,形成温度为600-550℃,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 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为粒状珠光体。这种组织一般是通过球化退火或淬火后高温回火得到的。 在珠光体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珠光体中的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具有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2.马氏体: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1.板条马氏体是低、中碳钢中形成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其形貌特征可描述如下:在一个原奥氏体晶粒部有几个(3-5个)马氏体板条束,板条束间取向随意;在一个板条束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板条块,块间是大角晶界;在一个板条块是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马氏体板条,板条间是小角晶界。马氏体板条存在大量的位错,所以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是高密度的位错和位错缠结。板条状马氏体也称为位错型马氏体。 ○2.片状马氏体是中、高碳钢中形成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其形貌特征可描述如下:在一个原奥氏体晶粒部有许多相互有一定角度的马氏体片。马氏体片的空间形态为双凸透镜状,横截面为针状或竹叶状。在原奥氏体晶粒中首先形成的马氏体片贯穿整个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分割,以后陆续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小,所以马氏体片的尺寸取决于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尺寸。 片状马氏体的形成温度较低,在马氏体片的周围往往存在着残余奥氏体。 片状马氏体的部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当碳含量较高时,在马氏体片中可以看到中脊,中脊面是密度很高的微孪晶区。 马氏体片形成时的相互撞击,马氏体片中存在大量的纤维裂纹。 3.贝氏体: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1.上贝氏体 上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较高温度围,中、高碳钢大约在350-550℃形成。为成束分布、平行排列的条状铁素体和夹于其间的断续条状渗碳体的混合物。多在奥氏体晶界形核,自晶界的一侧或两侧向晶长大,具有羽毛状特征。 上贝氏体中铁素体的亚结构是位错,其密度比板条马氏体低2-3个数量级,随形成温度降低,位错密度增大。随碳含量增加,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增多、变薄,渗碳体数量增多、变细。随转变温度降低,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变薄,渗碳体细化。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间还可能存在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 ○2.下贝氏体 下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较低温度围,中、高碳钢大约在350℃-Ms之间温度形成。

汽车用高强钢有新进展

? ? 分类:国际新闻 创建于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10:14 最后更新于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10:14 作者:Super User 点击数:9 浦项制铁技术研究实验室 Young Sool Jin 郭金宇译 在现在和未来的汽车上,汽车的减重成为减少CO2排放和降低燃油消耗的关键手段。同时,复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更加要求车身减重。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轻量化材料中,从技术和经济性的观点来看,先进高强钢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汽车用材料。根据调查,先进高强钢在汽车用钢的比例将从2009年的7%增加到2020年的28%~36%,特别是在亚洲国家,比例将更高。此外,在未来的白车身和覆盖件上,铝合金的用量也将大幅度增加。考虑到未来的应用前景,钢铁行业应加快先进高强钢和相关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多种高强钢物尽其用 为了满足汽车工业在提高安全性、燃油经济性、耐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钢铁企业开发了多种钢材并应用在车身结构上,更加先进的新型汽车用钢也正在加紧研发中。强塑积小于25000MPa%的汽车用钢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如IF钢、HSLA(高强低合金)钢、传统的先进高强钢(AHSS)如DP(双相)钢、TRIP(相变诱导塑性)

钢、CP(复相)钢、马氏体钢和HF(热冲压成形)钢。另外两组钢,分别称为超高强度先进高强钢(X-AHSS)和超高强度先进高强钢 (U–AHSS),具有优越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强塑积大于25000MPa%,被称为下一代汽车用钢。而这些先进高强钢的微观组织包括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等组织。那么,传统先进高强钢有何最新发展,下一代先进高强钢的研发进展如何?附表总结了浦项制铁先进高强钢的研发情况。 热轧先进高强钢。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的热轧双相钢、铁素体-贝氏体钢和TRIP钢,在工艺过程中需要优化钢种的成分、轧制工艺和冷却速率。总的说来,热轧终轧温度大于Ar3点,冷却过程采用2步法进行控制。中间的冷却温度和空冷时间会对铁素体转变行为产生影响,如铁素体的体积、形态,以及未转变奥氏体的富碳情况。热轧卷最终的卷曲温度会对产品的微观组织产生影响。 采用低C-Mn-Si的成分体系,590MPa级和780MPa级DP钢的卷曲温度设定在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冷却后直接得到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980MPa级DP钢采用低C-Mn-Si-Cr的成分体系,卷曲温度在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通过添加Cr提高钢卷的淬透性,残余奥氏体在卷曲后转变为马氏体。双相钢主要用在要求良好强度和塑性平衡以及低屈服强度的车轮和汽车悬挂件等零部件上。 为了得到扩孔性能优良的FB钢(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减小基体和第二相之间的碳含量和硬度的差别是至关重要的。低C-Mn系590MPa级、低C-Mn-Si系的780MPa级和980MPa级FB钢的卷曲

马氏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的区别

马氏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马氏体(M)是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相。其比容大于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这是产生淬火应力,导致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 奥氏体(austenite)A、γ是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是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奥氏体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因此,分辨奥氏体不锈钢刀具(常见的18-8型不锈钢)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铁来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古代铁匠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即处于奥氏体状态。另外,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珠光体pearlite 珠光体是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得名自其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含碳量为ωc=%。在珠光体中铁素体占88%,渗碳体占12%,由于铁素体的数量大大多于渗碳体,所以铁素体层片要比渗碳体厚得多.在球化退火条件下,珠光体中的渗碳休也可呈粒状,这样的珠光体称为粒状珠光体。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韧性较好.其抗拉强度为750 ~900MPa,180 ~280HBS,伸长率为20 ~25%,冲击功为24 ~32J.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较好。

铁素体(ferrite,缩写:FN,用F表示)即α-Fe和以它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热轧(正火)和退火组织中,铁素体是主要组成相;室温下的铁素体的机械性能和纯铁相近。铁素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经过硝酸溶液侵蚀后,从颜色上观察区分金相组织形态. 铁素体是白色,珠光体是黑色,马氏体(M)是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在金相观察中为细长的板条状或针叶状。

中碳空冷贝氏体钢的设计

xxx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中碳空冷贝氏体钢的设计 学生姓名: 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xxxxxxxx 职称:副教授 2013年12月27日 xxxxx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引言 本设计要运用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冶金概论等课程理论知识。分析了铁路车辆弹簧的服役条件,并探讨了中碳空冷贝氏体钢的相变原理、合金化原理、热加工工艺。最终设计出中碳空冷贝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化学成分,热加工工艺参数等。得到的中碳空冷贝氏体钢满足制作铁路车辆弹簧的要求:Rm≥1400MPa,Rp0.2≥1150MPa,A5≥6%;KU2≥10J。

中碳空冷贝氏体钢的设计 火车转向架弹簧 1 铁路车辆弹簧的服役条件分析 弹簧[1]是铁路车辆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其使用寿命和性能对车辆运行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2]弹簧普遍存在疲劳寿命偏低的问题。弹簧的疲劳寿命[3]是保证弹簧正常使用期限、减少弹簧早期断裂[4]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影响弹簧疲劳寿命的因素很多,既有原材料方面的因素,也有工艺制造[5]方面的因素。目前,为了满足我国铁路“重载、提速”的要求,铁道部有关部门对火车转向架弹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期望弹簧疲劳寿命能达到200万次以上,以保证货车提速行车安全。 由于火车转向架弹簧服役条件的复杂性和苛刻性,其失效方式有多种多样,主要有断裂失效和应力松弛(变形)失效两大类。在断裂失效中又可分为脆性断裂和塑性断裂,其中突发性的脆性断裂的危害性最大。此外,还有氢脆[6]、镉脆及黑脆等。其中疲劳断裂约占火车转向架弹簧断裂失效的80%~92%。因此铁路弹簧应向高强度、高弹减抗力、高纯净度方向发展 2 中碳空冷贝氏体钢 2.1 火车弹簧钢的选择 根据制作铁路车辆弹簧的要求:Rm≥1400MPa,R p0.2≥1150MPa,A5≥6%;KU2≥10J。并且在工程上对火车转向架弹簧的标准有弯曲疲劳[7]、弹性极限。于是本设计需要根据火车弹簧的服役条件以及其力学性能要求,选择出符合要求的用钢。部分常用弹簧钢的力学性能如下表1: 表1 部分常用弹簧钢的力学性能 钢号Rm/ MPa R p0.2/ MPa A5/ % KU2/ J 60Si2MnA 55SiMnVB 60Si2CrMnA 60Si2CrV A 50CrV A 60SiMnW A 1600 1372 1568 1862 1274 1900 1400 1225 1372 1666 1127 1700 6 5 5 6 10 9 20 30 20 20 40 20

珠光体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比较

珠光体组织形态:主要为片状珠光体,即是由一片铁素体和一片渗碳体交替堆叠而成。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区域构成“珠光体团"。一个原奥氏体晶粒内部往往有多个“珠光体团”,同一“珠光体团"内片层取向基本相同。在珠光体形成的温度区间内,过冷度越大,则珠光体片层间距越小。 位相关系:。.. 马氏体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1)板条状马氏体显微组织可用图4—13描述 从大到小分为原奥氏体晶粒、马氏体板条束、马氏体板条块、马氏体板 条、亚结构(高密度位错). (2)片状马氏体显微组织如图4—17 其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片状,显微组织特征为片间不相互平行,其亚结 构主要为孪晶。片状马氏体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奥氏体晶粒大小,片间不 相互平行,且片中有明显的中脊。 贝氏体组织形态:主要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1)上贝氏体为成簇分布的条状铁素体和夹于条间的断续条状或杆状 渗碳体的混合物。 (2)下贝氏体呈暗黑色针状或片状,而且各个针状物之间都有一定的 交角,在铁素体片内部有规律的分布着不连续的细片状或粒状碳 化物,而在铁素体片边界上也可能有少量的渗碳体形成。 珠光体晶体结构:其是由体心立方结构的铁素体和复杂单斜结构的渗碳体组成。 马氏体晶体结构:马氏体中铁原子本来以体心立方结构排列,加入碳原子后其转变为体心四方结构,且晶体常数随碳原子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贝氏体晶体结构:由体心立方的铁素体和复杂晶体结构的渗碳体组成。 珠光体的相组成: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 铁素体和渗碳体都是片状的,一般铁素体层较渗碳体层厚。铁素体和渗碳体层交替分布,均匀分布在珠光体中。同一“珠光体团”内片层取向基本平行了。铁素体位错密度较小,渗碳体中密度更小,但两相交界处的位错密度较高。 马氏体的相组成:由铁素体组成,但铁素体中的碳含量较高(高于0.0218%) 铁素体呈板条状或片状。板条状马氏体多个板条(小角度晶界)形成板条块,板条块之间形成大角度晶界。C原子在体心立方的八面体间隙处分布,且优先占据第三类亚点阵。 贝氏体的相组成: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一般还夹杂有残余奥氏体,珠光体和马氏体) 上贝氏体中,铁素体为条状,成簇分布且相互平行。渗碳体为断续的条状或杆状,分布在铁素体条间。下贝氏体中,铁素体为针状或片状,各针状物之间不平行,渗碳体为细片状或粒状,分布在铁素体内,少量分布在铁素体边界上. 惯习面: 成分:三者皆为Fe和C组成物质,可能含有其他少量合金元素。 形成温度:图,一般形成温度珠光体高于贝氏体高于马氏体。 形成方式:珠光体通过Fe原子和C原子的扩散形成,马氏体通过切变形成,贝氏体二者兼有. 形成速度:珠光体的形成为扩散型相变,相变速度慢,马氏体的形成为切变,只要达到驱动所

贝氏体钢

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对各种材料的需求在举荐的增多,对材料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宽广。然而,钢材是材料的一项大户,所以钢的发展对于才材料发展至关重要,推动整个材料界的发展。 钢铁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转变主要有三类:1.在较高温度范围的转变是扩散型的,即通过单个原子的独立无规则运动,改变组织结构,其转变产物称之为珠光体,强度低,塑性好;2.钢从高温激冷到低温(Ms温度以下)的转变是切变型的。即原子阵列式地规则移动,不发生扩散,其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它具有高强度,但很脆,一般通过回火进行调质;3.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在中间温度范围的转变;以其发现者贝茵(Bain)命名称为贝氏体相变,具有贝氏体组织的钢叫贝氏体钢。同时,很多重要的有色合金,如铜合金、钛合金等都具有和钢铁相似的贝氏体相变。 其中钢中的贝氏体相变是发生在共析钢分解和马氏体相变温度范围之间的中温转变。 鉴于贝氏体相变是固态材料中主要相变形式之一,其转变机制是材料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贝氏体钢和具有贝氏体组织的材料已用于铁路、交通、航空、石油、矿山、模具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并在不断扩大,有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代高强度结构材料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对其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 关于贝氏体相变时铁原子的运动方式,最初由柯俊教授等在50年代开展了研究。认为铁原子的以阵列式切变位移方式(与马氏体相似)转变成新的原子排列的,而溶解的碳原子则发生了超过原子间距的长程扩散进入尚未转变的残留相或在新结构中析出碳化物。上述切变位移机制已被欧洲、日本和美国这一领域的主要学者所接受,形成了“切变学派”。但是这个观点,从60年代起受到了美国卡内基麦隆大学学派的挑战,后者认为贝氏体是依靠铁原子扩散和常见的表面台阶移动方式生成的。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实验研究手段的限制,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两个学派陷于相持不下的局面。 鉴于贝氏体转变机制是目前国际上两大学派的争论焦点,澄清这一争论不仅对贝氏体转变及相变理论将是一次重大突破,对贝氏体钢及合金的应用也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从事相变基础研究的我国科学家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贝氏体相变及贝氏体钢的应用基础研究。从1983年到1989年共计资助12项(批准号:5860248、5860264、5860293、5860312、5860306、5870039、5850301、5830306)。自1986年起将当年资助的六个项目:清华大学方鸿生、西南交通大学刘世楷、上海交通大学俞德刚、天津大学刘文西、西北工业大学康沫狂和北京科技大学柯俊等教授组织起来,成为重点项目“低合金钢贝氏体转变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四年内召开了两次全国贝氏体相变讨论会,开展了不同学术观点与学派之间的自由讨论与争论,从而推动了全国贝氏体研究的进展。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低碳钢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低碳贝氏体钢的研究有很大前景。工程机械制造、架设桥梁、造船、车辆制造、航空等领域广泛地使用着各种规格的钢板。由于服役条件及焊接工艺的限制,这类用途的钢板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焊接性能,以适应野外作业和制造工艺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资源和成本核算考虑,用户普遍要求使用高性能、低成本的金属材料。低碳贝氏体钢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研发的,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车辆、水轮机壳体、舰船、飞机构件及其它紧固件、轴类件等方面,超高强度的低碳贝氏体钢还将满足这些构件的减重要求。

高扩孔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收稿日期:2007 12 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27402) 作者简介:蔡明晖(1979-),男,河南周口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丁 桦(1958-),女,安徽合肥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29卷第11期2008年11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 29,No.11Nov. 2008 高扩孔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蔡明晖,丁 桦,李晓滨,唐正友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 要:研究了三种硅 锰系低碳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分析了w (Si),w (M n)对相变温度A r3、转变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w (Si)由0.50%增加到1.35%时,A r 3升高15~25!,而w (M n)由0.97%增加到1.43%时,A r3降低30~50!,锰对A r3的影响效果强于硅;硅促进了高温等轴铁素体析出,抑制了贝氏体相变,而锰不仅细化了相变组织,还促进了贝氏体形成;w (Si),w (M n)分别为0 56%和1.43%的钢在850!变形后以30!/s 冷却,获得均匀、微细化的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抗拉强度可达到654M P a 关 键 词: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变形奥氏体;硅含质量分数;锰质量分数;相变温度中图分类号:T G 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3026(2008)11 1576 05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of Deformed Austenite in Highly Hole Expandable Steels CAI Ming hui,DING H ua,L I X iao bin ,TAN G Zheng y ou (School of M ater ials &M etallurgy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Correspondent:CAI M ing hui,E mail:cmhing @126.co m) Abstract:The effects of Si and M n contents on transformation tem perature A r3,transformed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kinds of low carbon steels during continuous cooling w ere investig ated.A r3rises by 15~25!w hen increasing Si content from 0.50%to 1 35%,and it drops by 30~50!when increasing M n content from 0.97%to 1.43%.The effect of Mn on A r3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Si.Si stimulates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hig h temperature equiaxed ferrite to suppress the bainite transformation,but Mn not only provides the g rain refining of transformed m icrostructure but also stimulates the forming of bainite.The homogeneous and g rain refining diphase ferrite/bainite steel (w (Si)=0.56,w (Mn)=1.43)can be obtained after deformed at 850!and cooled at the rate 30!/s,of w hich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up to 654MPa. Key w ords:ferrite bainite diphase steel;deformed austenite;Si mass ratio;M n m ass ratio;transformation tem perature 为了汽车轻量化、降低油耗和改善整车的安全性等目的,近年来已开发出多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成形性,且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要求的高强度钢板 其中,日本新开发的具有高扩孔性能的热轧高强度钢,其强度级别为440~780M Pa,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底盘部件 目前,国内开发的汽车底盘用冷连轧钢板的抗拉强度仅为370~430M Pa,热轧钢板的强度级别也仅为400MPa,限制 了其使用范围[1-2] 因此,开发新型的汽车底盘等部件用热轧高扩孔钢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FB 钢)具有非常好的成形性能,特别是延伸凸缘性,在强度相同时FB 钢的扩孔率为双相钢(DP 钢)的2倍左右,更适合于冲压像汽车底盘等要求较厚且成形性尤其是翻边性良好的部件[3] FB 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

贝氏体耐磨钢

1.需求 煤机摇臂原材料:ZG25Mn2;成分为:C0.27-0.34、Si 0.30-0.50、Mn 1.2-1.5、S 0.035、P0.035,碳当量0.42。摇臂壳体齿轮轴孔易变形,行星头部不能在本体上过丝紧固,缺点是强度低,耐磨性差。 2贝氏体钢组织 2.1贝氏体转变特征 贝氏体是指钢在奥氏体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上这一中温度区间(Ms~550℃)转变而成的由铁素体及其内分布着弥散的碳化物所形成的亚稳组织。贝氏体转变既具有珠光体转变,又具有马氏体转变的某些特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一种转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贝氏体转变有一个上限温度BS点。奥氏体必须过冷到BS以下才能发生贝氏体转变。合金钢的BS点比较容易测定。贝氏体转变也有一个下限温度Bf点,Bf 可以高于MS,也可以低于MS。 2)贝氏体转变产物 与珠光体转变一样,贝氏体转变产物也由α相与碳化物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但与珠光体不同,贝氏体不是层片状组织,且组织形态与转变温度密切相关,其中包括α相的形态、大小以及碳化物的类型及分布等均随转变温度而异。就α相形态而言,更多地类似于马氏体而不同于珠光体。 3)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贝氏体转变是一个形核及长大的过程,可以等温形成,也可以连续冷却形成。贝氏体等温形成需要孕育期,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呈S形,等温形成图具有“C”字形。应当指出,精确测得的贝氏体转变的C曲线,明显地是由两条C曲线合并而成的,这表明,中温转变很可能包含着两种不同的转变机制。 4)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 贝氏体等温转变一般不能进行到底,在贝氏体转变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形成一定数量的贝氏体后,转变会停下来。即奥氏体不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贝氏体。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程度增大。

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

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 王元瑞(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200437) 1 马氏体组织形态 是一种非扩散型相变,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的主要途径。 1.1板条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 是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组织。 亚结构是位错(又称位错马氏体),其形态特征见表1。 1.2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或高碳马氏体): 常见淬火高、中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 亚结构是孪晶,其形态特征见表1。 表1 铁碳合金马氏体类型及其特征 特征板条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形成温度 Ms>350℃ Ms≈200~100℃ Ms<100℃ <0.3 1~1.4 合金成分 (C%)0.3~1时为混合型 1.4~2 组织形态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成 群,板条宽度0.1~0.2μ,长度< 10μ,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包含几个 (3~5)板条群,板条体之间为小 角晶界,板条群之间为大角晶界凸透镜片状(或针状),中间稍厚,初 生者较厚较长,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 次生者尺寸较小,片与片之间互成角 度排列。在初生片与奥氏体晶界之间, 片间交角较大,互相撞击,形成显微 裂纹 同左,片的中央 有中脊。在两个 出生片之间常 见到“Z”字形分 布的细薄片 1.3其它马氏体形态: 1.3.1蝶状马氏体:在Fe-Ni合金中当马氏体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形成时会出现,形状为细 长杆状,断面呈蝴蝶形,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看不到孪晶。 1.3.2薄片状马氏体:是在Ms点极低的Fe-Ni-C合金中发现的。呈非常细的带状,带互相 交叉、呈现曲折、分叉等特异形态,由孪晶组成的孪晶型马氏体。 1.3.3ε马氏体:在Fe-Mn合金中,当Mn超过15%时,淬火后形成ε马氏体,它是密排六方 结构。金相形态呈极薄的片状。 2 贝氏体组织形态 贝氏体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 2.1上贝氏体(B上):是成束的大致平行的条状铁素体和间夹有相平行的渗碳体所组成的非层状组织。亚结构是位错。形成温度在贝氏体转变区的上部。 中、高碳钢350~550℃,低碳钢温度要高些。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成束的自晶界向晶内生长的铁素体条,整体看呈羽毛状,分辨不清条间

马氏体与贝氏体转变异同点

马氏体与贝氏体转变有哪些异同点? (1)二者转变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区,马氏体转变对应于M s~M f,贝氏体转变与B s~B f点。 (2)贝氏体转变可等温进行,而钢中马氏体转变是非恒温性的,即马氏体转变是在不断降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由此可见,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而与等温时间无关。 (3)马氏体转变只有点阵改组而无成分的改变,如钢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只是点阵由面心立方通过共格切变改组成体心立方(或体心正方),因而马氏体的成分与奥氏体的成分完全一样。这种母相(奥氏体)以均匀切变方式转变为新相(马氏体)的转变称为无扩散型相变—现在各种合金中广泛地叫做马氏体转变。此时钢中的铁、碳原子均无扩散,而贝氏体转变只有碳原子的扩散,而无铁原子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这种中温转变包含着两种不同机制的转变,贝氏体为两相混合物组织,而马氏体是单相组织。 (4)贝氏体中铁素体在形成时,与马氏体转变一样,在抛光面上均引起浮凸。所不同的是马氏体浮凸呈“N”形,而贝氏体中铁素体的浮凸呈“V”形或“A”形。贝氏体的晶体学特征,其中包括位向关系与惯习面等与马氏体接近。 (5)二者转变均存在不完全性,即转变不能进行到终了。马氏体转变还具有可逆性,即快速反向加热不到A1点发生逆转变 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区别? 珠光体转变是奥氏体在过冷度不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共析转变,C和金属原子都可以的扩散;珠光体组织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通常形态为层片装状碳化物加铁素体组织,其层片的厚度及完整程度主要取决于转变过冷度,在特殊情况 下也生产碳化物也生产粒状,形成粒状珠光体。 马氏体转变是奥氏体快速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以下,发生切变,形成过饱和C的α-Fe固溶体,转变中C和金属原子都来不及扩散,由于过饱和的C使晶格发生畸变,钢在受力时位错运动受到阻碍,由此提高钢的强度。贝氏体转变介于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之间,但目前对此转变的机制还存在争议,但在贝氏体转变中主要C可扩散,金属原子不发生扩散,根据奥氏体过冷度的不同和C扩散能力的不同等条件,生成各种形态贝氏体组织。 45钢退火:铁素体+珠光体;45钢正火:铁素体+珠光体;45钢淬火:马氏体; 45钢回火: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回火屈氏体(中温回火),回火索氏体(高温回火)。 比较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和连续转变曲线图的异同点 1.等温转变在整个转变温度范围内都能发生,只有孕育期有长短;但是连续冷却转变却有所谓不发生转变的 温度范围。 https://www.360docs.net/doc/d39048907.html,T图比TTT图向右下方移动,说明连续冷却发生在更低的温度和需要更长的时间。 3.共析碳素钢和过共析碳素钢在连续冷却转变中不出现贝氏体转变,只发生珠光体分解和贝氏体相变2.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开始温度和终了温度曲线像英文字母C,它描述了奥氏体在等温转变过程中,不同温度和保 温时间下的析出物的规律,称为C曲线或者TTT曲线,而连续冷却曲线是各种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简称连续冷却转变图或者CCT图。 3.相同点是二者均是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图解,前者是在一定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后者是以一定的冷却速度时的连续转变,二者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转变过程和转变产物的类型基本相互对应。 4.二者的区别在于冷却条件的不同,其显著的区别主要有: 5.一,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组织转变的,其组织的转变很不均匀,先转变的组织较粗,而后转变 的组织较细,往往得到几种组织的混合物。 6.二,共析钢连续冷却时,只有珠光体的转变而无贝氏体的转变。原因在于当冷却速度缓慢时,过冷奥氏体将全部转变为珠光 体,当冷却速度过快时,则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停留时间还未达到贝氏体转变的孕育区,已经降到Ms点开始转变为马氏体。 7.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 2009-09-14 16:58:30 作者: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随钢的化学成分及形成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贝氏体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区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以及柱状贝氏体等。由于目前对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的划分 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随钢的化学成分及形成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贝氏体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区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以及柱状贝氏体等。由于目前对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的划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还有一些其它贝氏体形态的报导。这里仅对最主要的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以及粒状贝氏体等的组织形态进行讨论。 ) 一、无碳化物贝氏体(B 无 无碳化物贝氏体由板条铁素体束及未转变的奥氏体组成,在铁素体之间为定富碳的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内均无碳化物析出,故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是 贝氏体的一种特殊形态(图4-1)。

1、形成温度范围 在贝氏体转变的最高温度范围内形成。 2、组织形态 是一种单相组织,由大致平行的铁素体板条组成。铁素体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处形成,成束地向一侧晶粒内长大,铁素体板条较宽,板条之间的距离也较大。随着贝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铁素体板条变窄,板条之间的距离也变小。在铁素体板条之间分布着富碳的奥氏体。由于铁素体与奥氏体内均无碳化物析出,故称 为无碳化物贝氏体。 富碳的奥氏体在随后的等温和冷却过程中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能转变为珠光体、其它类型的贝氏体或马氏体,也有可能保持奥氏体状态不变。所以说无 碳化物贝氏体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3、晶体学特征及亚结构

下贝氏体和上贝氏体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区别

下贝氏体和上贝氏体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区别呢, 上贝氏体-过饱和针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渗碳体在铁素体针间。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铁素体板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一般不穿晶,只在一个晶粒内。上贝氏体的渗碳体是以片状分布在界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下贝氏体-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下贝氏体在性能上和马氏体接近,强度,硬度较高,其渗碳体以弥散的质点相分布在基体中,有很不错的强韧性,综合性能较好。 关于贝氏体: (1)上贝氏体为过冷奥氏体在550~400℃温区等温形成的一种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羽毛状。上贝氏体常沿奥氏体晶界形核,向晶内发展。从电子显微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平行的铁素体条间有短棒状或串珠状渗碳体断续分布,其硬度为35~45HRC。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内含有一定程度的过饱和碳量,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与奥氏体保持严格的晶格学位向关系,过去认为是西山关系,进一步研究证明为K-S关系,其惯习面为(111)A。在磨光的试样表面呈现浮凸。上贝氏体机械性能低劣,使用价值不大。 (2)下贝氏体下贝氏体为过冷奥氏体于400~200℃温区形成的一种组织。其组织形态与上贝氏体明显不同,类似于片状马氏体的回火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片状(针状或竹叶状),互成一定角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或X射线结构分析:这种组织乃是由过饱和α固溶体与其长轴成50~60o角度分布的碳化物质点形成。其硬度为45~50HRC。双面金相分析表明:下贝氏体铁素体的立体形态为双凸镜状。下贝氏体铁素体具有较高的碳过饱和度,有的含碳量高达0.2%,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点阵。其内部析出的碳化物不是渗碳体,而是ε相(Fe2.4C),属六方晶系。下贝氏体中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保持严格的晶体学位向关系(K-S关系),惯习面为(225)A。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在磨光的试样表面亦呈现浮凸。可见,下贝氏体形成亦具有切变特征。下贝氏体具有优良的强韧性,硬度和耐磨性也很高,缺口敏感性和脆性 转变温度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淬火组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以获得这种组织为目的的等温淬火工艺,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无碳贝氏体又称无碳化物贝氏体,产生于亚共析钢,特别是低碳钢中。一般钢经高温奥氏体化后,晶粒粗大,过冷至贝氏体形成温区上部,大约在600~500℃之间可形成无碳贝氏体。研究表明:无碳贝氏体的形成往往有一定条件。一是在硅钢和铝钢

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转变对比

主要异 同点 相变类型 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转变温度范围 高温转变 (A r1~500℃) 中温转变 (500℃~M s) 低温转变 (M s以下) 扩散性具有碳原子和铁原 子的扩散 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 不扩散 无扩散 生核、长大与领先相生核、长大,一般 以渗碳体为领先相 生核、长大,一般以铁 素体为领先相 生核、长大 共格性无共格性具有共格性,产生表面 浮凸现象 具有共格性,产生表面浮 凸现象 组成相 两相组织 γ-Fe(C)→α-Fe(C) +F e 3C 两相组织 γ-Fe(C)→α-Fe (C) +F e 3C (约350℃以上) γ-Fe(C)→α-Fe(C) +F e x C(约350℃以下) 单相组织 γ-Fe(C)→α-Fe(C) 合金元素的分布合金元素扩散重新 分布 合金元素不扩散合金元素不扩散

一、组织形态 1、珠光体的组织形态 共析碳钢加热到均匀的的奥氏体化状态后缓慢冷却,稍低于温度将形成珠光体组织, 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典型形态呈片状或层状。 片状珠光体是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堆叠而成。片状珠光体组织中,一对铁素体和渗碳体片的总厚度,称为“珠光体片层间距”。 工业上所谓的片状珠光体,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明显看出铁素体与渗碳体呈层状分布的组织形态,其片层间距约在0.150.45之间。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在退火状态下,珠光体中的铁素体位错密度小,渗碳体中的位错密度更小,片状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交界处的为错密度高,在每一片铁素体中还有亚晶界,构成许多亚晶粒。 工业用钢中,也可以见到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组织,称为“粒状珠光体”或“球状珠光体”,一般是经球化退火处理后获得的。 2、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a、板条状马氏体 板条状马氏体是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因其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成群的板条组成,故称为板条状马氏体。又因为这种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位错,通常也称它为位错型马氏体。 板条状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如图所示),其中A为板条束,成不规则形状,尺寸约为20—35μm,是由若干单个马氏体板条所组成。一个板条束又可分成几个平行的像图中B那样的区域,呈块状。块界长尺寸方向与板条马氏体边界平行,块间成大角晶界。每个块由若干板条组成,每一个板条为一个单晶体。板条具有平直的界面,并接近于奥氏体的,为其惯习面,相同惯习面的变体平行排列构成板条束。现已确定这些稠密的板条被连续的高度变形的残余奥氏体薄膜()所隔开。 相邻板条一般以小角晶界相间,也可成孪晶关系,成孪晶关系时条间无残余奥氏体。 透射电镜观察证明,板条马氏体内有高密度位错。有时也会有部分相变孪晶存在,但为局部的,数量不多。 板条状马氏体的显微组织构成随钢和合金的成分变化而改变。在碳钢中,当碳含量小于0.3%时,原始奥氏体晶粒内板条束及束中块均很清楚;碳含量在0.30.5%,板条束清楚,块不清楚;碳含量升高到0.60.8时,板条混杂生成的倾向性很强,无法辨识束和块。 b、片状马氏体 铁系合金中出现的另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是片状马氏体,常见于淬火高、中碳钢及高Ni 的Fe-Ni合金中。其空间形态成双透镜片状,所以也称之为“透镜片状马氏体”。因其与试样磨片相截而在显微镜下呈现为针状或竹叶状,故又称为“针状之称马氏体”或“竹叶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孪晶,因此又有“孪晶型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的显微组织为片间不相互平行。 片状马氏体常能见到有明显的中脊,而且体内存在许多相变孪晶。相变孪晶的存在是片状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开辟了获得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钢的途径,这种钢能在热轧状:态直接冷却后得到贝氏体组织,或者仅仅经过正火就可以得到贝氏体组织。 低碳贝氏体钢是以钼钢或钼硼钢为基础,再加入Mn、Cr、Ni,有的在此基础之上又添加微量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等,从而发展了一系列的锰钼钢、锰镅硼钢、锰铬钼硼钢、锰钼铌钢等。 低碳贝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能使钢在空冷条件下就易于获得贝氏体组织的合金元素,主要就是Mo。根据含钼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看,Mo能使铁索体和珠光体的析出线明显右移,但并不推迟贝氏体转变,使过冷奥氏体得以直接向贝氏体转变,在此转变发生之前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而不发生珠光体转变。 (2)利用微量B使钢的淬透性明显增加,并使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进一步推迟o (3)加入其他能增大钢过冷能力的元素(如Mn、Cr、Ni)以进一步保证空冷时足以在较低的温度发生贝氏体转变。对于较大厚度的钢件来说,简单的铝硼钢往往也不能“淬透”。 (4)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以保证细化晶粒,所以不少低碳贝氏体钢中添加V、Nb、Ti 等。 为使钢得到好的淬透性,防止发生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加入Mo、Nb、v、B及控制合理含量的Mn和Cr与之配合,Nb还作为细化晶粒的微合金元素起作用。

常见的有BHS系列钢种,其中BHS-l钢的成分为%% Mn %Mo %Nb。其生产工艺为锻轧后空冷或直接淬火并自回火,锻轧后空冷得到贝氏体、马氏体、铁素体混合组织。其性能为:屈服强度828MPa,抗拉强度为1049MPa,室温冲击功96J,疲劳断裂周期长,可用来制造汽车的轮臂托架。若直接淬火成低碳马氏体,屈服强度为 935MPa,抗拉强度达到1197MPa,室温冲击功为32J,可用来制造汽车的下操纵杆。这种具有极高强度、优异低温韧性和疲劳性能的材料可保证部件高的安全可靠性。BHS钢还用来生产轴、转向联动节和拉杆等,也可用于冷镦、冷拔及制作高强度紧固件。Mn - Si -v- Nb系低碳合金钢是另一种低碳回火马氏体钢,其屈服强度可达到860—1116MPa,室温冲击功为46—75J。低碳回火马氏体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疲劳强度,达到了合金调质钢经调质热处理后的水平。本文是由“乐从钢铁世界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