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 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动脉血压的形成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充足的循环血量(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和心脏射血(每搏输出量,心率)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条件;另一个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是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微动脉口径和血液粘滞度的影响);同时,大动脉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在心室射血期,心室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大部分用于对大动脉壁的扩张,即以势能形式暂时贮存。在心舒期,大动脉弹性回缩,又将一部分势能转变为动能,使血液在心舒期继续向前流动,从而使动脉血压在心舒期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故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第二心脏作用)对血压具有缓冲作用,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并将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持续的血液流动。同时,如果仅有心室射血,而不存在外周阻力,则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将全部表现为动能,射出的血液将全部流至外周,因而不能使动脉压升高。在机体内,外周阻力来源于血液向前流动时血流与血管壁的摩擦和血液内部的摩擦。由于小动脉、微动脉对血流有较高的阻力,因此在心缩期内仅1/3血液流至外周,约2/3被暂时贮存于主动脉和大动脉内,主动脉压也随着升高。心室舒张时,被扩张的大动脉弹性回缩,把贮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并使主动脉压在舒张期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不大时,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大小。②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③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加大。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④大动脉弹性贮器: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改变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