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必会的“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培训师必会的“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你get了吗?

导读

一次成功的培训必定是一套培训系统充分运作的完整体现,从培训需求挖掘→培训项目的建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培训课程的现场实施→培训的结果反馈,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作为培训师要全面地掌握、熟练地操作培训的系统流程,尤其在授课环节上综合运用多种授课方法、方式。在培训中,探询技巧的运用,已经成为考察培训师能力和资格认证的关键指标。

“苏格拉底式提问”优于平铺直叙式的讲授,符合成人学习的大部分学习原则。掌握了这种授课技巧,将极大丰富培训课程实施的效果。

苏格拉底式提问与白板学说

培训师的角色就是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培训课程的现场讲解又是最为直观的观察现场,由于参训者多为成人,其学习模式已经极大地区别于在校教育。传统的在校课程讲授模式,偏重于直接讲述信息,通过言语讲授向听众传递知识信息,即“讲-听模式”,学术上称其为“白板学说”,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罗克(John.Loche)提出,认为人们的大脑就像一块白板,空无一物。

15世纪,由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创造,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被世人

所知。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通过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学习,演示了这种学习方式。它的流程是:讲授者先不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向学习者发问,来引导学习者寻找正确的答案。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前提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优点在于主动权在讲授人手中高度灵活变化,集中在重点知识的考察,侧重于信息的反馈以便于讲授者及时调整授课方向。通过引导学员学习,增进了主动思考意识,将授课的内容由基础向高端递进。

学员也可以及时查遗补漏,保证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授课的节奏变化强,保证了学员的注意力不被分散。它的缺点在于技术性很强,需要讲授者事前有充分的设计,问题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与讲述和讨论的主题相关。内容要简练、清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设置

“苏格拉底式提问”用得越多,培训越有效,这种探询式的问题设置有以下特点:

时使用的询问。其优点是了解学员的基本状况和发现潜在的问题。“难点问题”是针对难点、困难、不满时使用的探询。其优点是确认重点,探讨共同担心的问题领域。“暗示问题”是遇到的难点、困难、不满而造成的结果、影响的询问。

其优点是可以明白问题点对解决方案的深刻影响,将隐形的关键点浮出水面,使之成为显性的问题。“需求满足问题”是在提供解决问题,做出有价值的对策时使用的探询。其优势是聚焦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注重问题的存在,可引导学员得到更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答案。

在交互使用上,这四类问题总体呈“倒漏斗模型”,当学员初步掌握了某项知识点时,首选“背景状况问题”,可以考察学员的知识掌握现状。当学员的知识点结构已初步形成时,可以开始使用“难点问题”,进一步对学员应知应会点深层挖掘,将问题集中化。在讲师将实践和理论或者新旧知识进行连接时,开始使用“暗示问题”,这有助于突破思维旧式。当学员思维已经充分打开,进入了系统的阶段,以“需求满足”问题化繁为简,找到问题的解决点,讲师就可以成功收尾,强化学习的效果。

问题”要按选择范围回答,通常有一个明确的限制范围。“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不固定,而且信息量相对充足,更具有描述性。在交互使用上,可以通过闭合式的问题加快讨论进程,使之具体化,主要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开放型的提问,可以使讨论多元化,扩大讨论范围,使讨论进程缓慢下来,还可用于讨论评估。

体性问题”是向全体受训团队提出的问题,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回答。优点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激发每个人去思考,提高参与性。“针对性问题”是在问题前端或后端指定具体的作答对象,其优点是更为果断,针对性、弹性强。在交互使用上,对于抵制情绪较强的团队,开始时可以较多地使用“针对性问题”。对于具备合作精神的团队,开始时可以较多使用“整体性问题”。

移性问题”是将提问者的问题转移到其他学员,其优点是让学员摆脱对讲师的依赖,促使学员开动脑筋思索。“回复性问题”是指如果学员向讲师提出某个问题,作为回应,讲师再向这个学员提出这个问题,其优点是鼓励提问者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挖掘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在交互使用上,预判到其他学员也必须注意该问题,促使一起参与讨论时,可以使用“转移性问题”。当学员以挑战者的姿态或者未经思考提出问题时,可以使用“回复性问题”。在使用这种类型的提问时,讲师要注意态度,尽量保持热情,同时要注意频率,若使用过度,则会降低讲师的权威。

运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勿容置疑,“苏格拉底式提问”优于平铺直叙式的讲授,符合成人学习的大部分学习原则,培训师如果掌握了这种授课技能,将极大丰富培训课程实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对培训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在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时需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步了解,否则会打击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悲观和抵抗情绪。

问”的比例放大,一般建议“白板学说”和“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比例为4:6,可以根据学员的具体学习能力来作相应调整。

讲师不仅要对各种问题的定义、概念要非常清晰,同时要恰当地把握运用时机,综合各种提问方式的优点,合理地交互使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讲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充分的耐心,探询的目的一定要和培训目标紧密结合。要积极地倾听,抓住学员答案的关键所在,步步为营地达成培训的目标。

总之,授课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培训师要不断提高授课技巧,提高培训功力,从而真正地为受训者带来知识、技能和思维的提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