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2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2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2

塗料附著力基本原理分析(2)

2.化學鍵理論

在介面間可能形成共價鍵,且在熱固性塗料中更有可能發生,這一類連結最強且耐久性最佳,但這要求相互反應的化學基團牢牢結合在底材和塗料上。因為介面層很薄, 介面上的化學鍵很難檢測到。然而,如下面所討論的,確實發生了介面鍵合,從而大大提高了粘結強度。有些表面,如已塗過的表面、木材、複合物和有些塑膠,會有各種各樣的化學官能團,在合適的條件下,可和塗層材料形成化學鍵。

有機矽烷廣泛用於玻璃纖維的底漆以提高樹脂和纖維增強塑膠中玻璃的附著力,也可用作底漆或一體化混合物以促進樹脂對礦石、金屬和塑膠的附著力。實質上,應用時產生了矽醇基,可與玻璃表面的矽醇基,或者也可能與其他金屬氧化物形成強的醚鍵。這類化學鍵合可發生在玻璃、陶瓷及一些金屬底材表面的金屬氫氧化物和含矽烷塗料間。

含反應性基團如羥基和羧基的塗料傾向於和含有類似基團的底材更牢固地附著、這種機理的一個例子是三聚氰胺固化丙烯酸面漆對三聚氰胺固化聚酯底漆的優異附著力,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已固化底漆的剩餘羥基會與面漆的三聚氰胺固化劑反應,實際上把底漆和麵漆拉在了一起。當該塗料過烘烤(烘烤時間過長和/或固化溫度過高)時, 面漆的附著力顯著減弱,有時甚至無附著力。剩餘羥基會對附著力有貢獻可從IR譜圖得到證實:標準烘烤的底漆富含羥基,而過烘烤底漆即使有也只有很少的羥基。

當底材含有反應性羥基時,在適當的條件下也會和熱固性聚氨酯塗料發生化學反應。

化學鍵合也完全可適用於解釋環氧樹脂塗料對纖維素底材的優異附著力。顯然,正如紅外光譜所證實的,介面上環氧樹脂的環氧基和纖維素的羥基發生反應,導致纖維素上羥基伸縮振動峰3350cm-1和C-O的伸縮振動峰1100~1500cm-1的消失,同時環氧樹脂的環氧基915cm-1峰和氧橋對稱伸縮振動峰1160cm-1消失。

有些聚合物對已交聯的聚合物表面附著較弱,出現介面性的缺損。有報導稱加入少量的某些含氮基團能大大提高附著力。例如氨基聚合物對交聯醇酸樹脂具有很強的附著力, 因為介面上兩相間發生氨-酯交換反應,形成酰胺鍵。

R1NH2+RCOOR2→RCONH-R1

以丁胺作氨基聚合物的模型化合物可以很容易發現氨-酯交換反應。當胺加入未固化醇酸樹脂的甲苯溶液中,兩者在室溫下很易反應形成二丁基苯二酰胺,並會結晶而析出。

FTIR光譜法檢測氨基樹脂和未固化醇酸樹脂的混合物發現,混合物烘烤後胺基吸收峰下降,同時出現酰胺吸收峰,表明在介面上確實發生了氨-酯交換反應。

3.靜電理論

可以想像以帶電雙電層形式存在的靜電作用力形成于塗層-表面的介面上,塗層和表面均帶有殘餘電荷,散佈於體系中,這些電荷的相互作用能提高一些附著力。靜電力主要是色散力和來源於永久偶極子的相互作用力。含有永久偶極子物質的分子間的吸引力由一個分子的正電區和另一分子的負電區的相互作用引起。

塗料潤濕固體表面的程度通過接觸角θ測定誘導偶極子間的吸引力,稱為倫敦力或色散力是范德華力的一種,也對附著力有所貢獻,對某些底材/塗料體系,這些力提供了塗料和底材間的大部分吸引力。應該注意到這些相互作用只是短程相互作用,與塗料/底材間距離的六次方或七次方成反比。因為當距離超過0.5納米(5埃)時,這些力的作用明顯下降,所以塗層和底材的密切接觸是必要的。

4.擴散理論

當塗料和底材(聚合物)這兩相通過潤濕達到分子接觸時,根據材料的性質和固化條件的不同,大分子上的某些片段會向介面另一邊進行不同程度的擴散。這種現象需經兩步完成,即潤濕之後鏈段穿過介面相互擴散形成交錯網狀結構。

因為長鏈性質不同和擴散係數較低,非相似聚合物通常不相容,因此,完整的大分子穿過介面擴散是不可能的。然而,理論和實驗資料表明,局部鏈段擴散很容易發生,並在聚合物間形成10~1000埃的擴散介面層。塗料的擴散也從接觸時間、固化溫度和分子結構(分子量、分子鏈柔性、側鏈基團、極性、雙鍵和物理相容性)的影響間接得到證實。直接的證據則包括擴散係數的測定、電鏡對介面結構的觀察、輻射熱致發光技術和光學顯微鏡。顯然,這種擴散最易發生在諸如工程塑料的聚合物底材上,

因為分子間自由體積較大,且與金屬相比分子間距離大得多。

影响漆膜附着力的因素

1、漆膜与被涂表面的极性适应性 1)漆膜的附着力产生于涂料中聚合物的分子极性基定向与被涂表面极性分子的极性基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附着力随成膜物极性增大而增强,在成膜物质中加入极性物质附着力增大。 3)漆膜被涂表面任何一方极性基减少,影响附着力。 A、被涂面存在污物、油脂、灰尘等降低极性。 B、漆膜中极性点减少,降低附着力。 C、聚合物分子内的极性基自行结合,造成极性点减少。 2、漆膜附着力与内聚力的相互关系 1)降低涂层厚度,缩小内聚力。 2)涂料中加入适当颜料,降低内聚力。 3)漆膜干燥过程中,溶济挥发交联产生,漆膜收缩引起附着力降低。 A、被涂面存在污物、油脂、灰尘等降低极性。 B、漆膜中极性点减少,降低附着力。 C、聚合物分子内的极性基自行结合,造成极性点减少。 3、表面张力与湿润现象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1)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湿润效率,增加附着力。 2)通过涂料的流动来湿润表面,涂料湿润不好界面接触就小,附着力就稍差,反之,则附着力增强。 3)溶剂对树脂的溶解能力差,湿润性差,附着力差。

4)涂料中低分子量物质或助剂,如:硬脂酸盐,增塑剂等在涂层和被涂物的界面形成弱界面层,减少极性,降低附着力。 5)被涂基面水、灰尘、酸、碱等杂质造成弱界面层,降低附着力。 4、膨胀系数对漆膜附着力的影响,涂料热胀系数越小,附着力越好。 5、被涂面处理对附着力的影响 1)粗糙不平的表面,有效附着面积增大。 2)除掉表面污物,获得极性表面,应及时使用不宜过久。 3)被涂基面的材质对附着力的影响。 注: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如-- OH、--COOH聚合物的极性基接近被涂表面的极性基,两者之间的距离显得非常小时(达到1A0以内)极性基之间由于范德华力或氢键的作用产生附着平衡。 (二)由其它原因(非附着力原因)造成的剥落 1、漆膜的透气性 1)漆膜的透气性差不能及时排解由于基材本身向外挥发的力,则在漆膜与基材的结合点产生矛盾,引起漆膜鼓泡、剥落。 2)混凝土有湿气传递的特性,水蒸气可溶解部分可溶性盐、碱等物质,通过它的多孔结构向外挥发。 2、批刮腻子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剥落 1)腻子的耐水性差,由于其它水源的渗入,湿气传递引起腻子层膨胀,而引起漆膜剥落。 2)腻子的表面强度低,造成漆膜剥落。

粉末涂料与附着力

粉末涂料与附着力 1 前言 粉末涂料行业是现代涂料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普通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和热塑性粉末涂料,到专用功能型粉末涂料、重防腐粉末涂料、铝型材专用粉末涂料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高新科学技术息息相关。 附着力是粉末涂料机械性能中的基本性能,但遗憾的是自从引进粉末涂料30 多年来,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解释。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及在一些实验的基础上,对粉末涂料附着力作了一些尝试性论述,以供商榷。 2 粉末涂料成膜及附着机理 粉末涂料一般在粉末状态下经静电涂装至工件上,经过聚集、流平、固化三个过程后固化成膜。粉末涂料涂膜的附着机理分为机械附着和化学附着。机械附着力取决于底材的性质(如粗糙度、多空性)以及所形成的涂膜强度;化学附着力指涂膜和底材之间界面的作用力,包括静电的力、范德华吸引力、氢键及化学结合力,这些决定了涂膜对被涂物体表面的附着性。 3 附着力 附着力涵义 目前,国内外化学家还没有对附着力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在大多数情况下,认为分开涂膜涂层与底材两个相互粘连的界面所需要做的功,暂且称为涂层的附着力。 涂层与底材之间的界面,理想状态下,底材光滑平整,那么将底材和涂层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力是单位几何面积上的界面吸力,实际底材都是具有微小尺寸的粗糙表面。所以涂层与底材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远远大于其几何面积,由于表面粗糙度存在于微观甚至亚微观尺度,此种情形类似于液体渗入毛细管,故可以引入如下的方程式:

式中:L ——渗透值,cm; r ——进入毛细管的半径,cm; t ——时间,s ; γ——表面张力,mNm - 1 ; η——粘度,Pa · s ; θ——接触角。 需要说明的是涂层的表面张力高,渗透速率Lt -1 就较大,毛细管的半径是底材的变量,非涂层的变量。特别关注的一个变量是粘度,从微观和亚微观尺度,裂纹和小空,涂膜涂层中的一部分颜填料与聚合物颗粒都至少比一些表面不规则尺寸要大,因此临界粘度是涂层连续(外)相的粘度,而不是涂料的总体粘度。外相的粘度越低,渗透得越快,粉末涂料成膜过程是一个粘度从高到低再到高的过程,如图 1 所示。

粉末涂料调色技巧

粉末涂料调色技巧 作为有色粉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料主要起到遮盖、装饰和保护被涂物的作用,根据被涂工件的结构设计不同,有色粉末涂料可以显示出工件的蕴藏风格、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对涂膜的耐紫外线、耐候、耐水、耐碱、耐酸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行的粉末涂料的厂商的调色一般为人工配色和电脑配色,通常是以人工配色为主要途径,所以本文对一些调色的技巧作一些总结。 色彩学基础 颜色是人眼受到物一定波长和强度的辐射能的刺激后所起的一种视角神经的感觉,虽然颜色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通常称为三原色,将两种原色等量相互调配而成二次色(间色),二次色与原色等量相互调配而成为复色。 把红、黄、蓝三原色等量的混合起来,就变成黑色,作为粉末涂料调色人员,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一般一个颜料有色调、饱和度、明度三个参数来去确定的,也称为颜色的三要素。色调是指红、黄、蓝等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差别,决定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的所反射(或者透射)的各种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明度(也称亮度),指颜色的明暗深浅的差别,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一般手视角感受性和过去经验的影响,物体表现出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它的亮度就越高。 饱和度(也称纯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有时也称彩度,也就是在色调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出的颜色纯度,可见光的各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这些颜料中掺入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对光波的反射选择性就越差,对光波的选择性越强越饱和。 单一色不加其它的色为纯色,加入其它色变成为间色或者复色,两个同一色调的被涂物工件被不同的灯光或者日光照射时,两个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光,这就是亮度的性质,一定色调的颜色又有强弱之分,这就是饱和度上的区别。 调色是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颜色的三要素可以用来区分有色粉末涂料的差别,即只有当两个颜色的色调、明亮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值都相同时,这两个颜色才能完全相同,如果其中有一个参数不相等,则这两个颜色就不一致。 粉末涂料的调色技巧 粉末涂料调色通常用的颜料 粉末涂料用的颜料通常可以按照生产方法、组成结构、功能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生产方法,由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天然颜料中如锭青等,一般应用于粉末涂料中的天然颜料较少,而合成颜料的有钛白粉、氧化铁系列颜料、酞菁系列、偶氮颜料、多环颜料等。 功能区分,按在粉末涂料中的功能可以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也称填料)、防锈颜料、导电颜料等,对于大多数功能性粉末涂料,功能填料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按化学组成结构,粉末涂料用颜料按化学组成结构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之分,无机颜料中钛白粉、氧化锌、氧化铁系列、钼铬系列、铝系颜料、金属颜料等,而有机颜料中如酞菁系列、偶氮系列、多环颜料等。 条件的允许的厂商可以划分更为详细的图表,或者是因为厂商内部编码的需要,可以举例如下:

粉末涂料施工工艺

粉末涂装是一种干燥的施工工艺。带静电的颜料与树脂的微粒喷涂到接地部件上,带电粉末就附着在部件的表面直至在固化箱中熔融并形成平滑的涂层。在粉末涂饰前,带涂饰部件首先要经过与液态涂装部件一样的预处理。通常情况下预处理工艺、涂饰工艺及固化工艺是连续进行的。 从根本上来看,粉末涂料的施用有两种常规工艺:静电喷涂工艺和流化床涂饰工艺。其他的涂饰工艺也有研究,如火焰喷涂、等离子枪喷涂、无空气热喷及电泳沉积等。但它们的应用远远不及静电喷涂和流化床涂饰工艺广泛。 静电喷涂工艺 粉末涂料静电喷涂技术采用的是粉末―空气混合物。在粉末进料斗中设置有一个小型的流化床以形成粉末―空气混合物。在某些情况下,进料斗的振动有助于防止粉末在进入输送线前发生堵塞或聚集。粉末通过一根软管被输送至喷枪中,喷枪的喷嘴由于高压直流电的输入而形成带电电极。 静电喷涂枪决定着粉末的喷涂方向,控制着沉积速度,控制着生成图案的尺寸、形状和喷涂密度,同时,喷枪也给正在喷出的粉末充电。喷枪可由手工操纵,也可固定在连续喷涂室的一侧或两侧而自动喷涂,或手工、自动来回交替进行喷涂。粉末涂料静电喷涂施工中使用收集器来回收过量喷涂的粉末。这些回收粉末的重新使用可大大提高粉末涂料的传输效率。 喷枪的设计有多种,各种设计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如何使粉末带上静电。在某些情况下,粉末是由于摩擦而带上静电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粉末可以自由地在零件全部表面上形成平滑的涂层。而且,对产品表面的凹处沉积也有改进。 涂层厚度依赖于粉末的化学性质、预加热温度和停留时间。对冷产品,厚度一般为1.5 - 5.0密耳(37.5 - 125 μm)。如果产品能稍稍加热,一次性喷涂厚度可达到20-25密耳(500 - 625 μm)。 流化床工艺 流化床涂装工艺是一个简单的浸涂工艺,有常规法和静电法。在常规流化床涂装工艺中,流化床就是一个带有多孔底板的槽罐,在多孔板下面不断充气使得低压气流均一地通过多孔板,不断上升的空气将粉末微粒围住并使其悬浮在气流中而形成粉末―空气混合物,这种粉末空气混合物就象正在沸腾的液体一样,如图1所示。将预先加热到粉末熔融温度以上的制品浸渍到流化床中,粉末熔化并形成连续涂层。采用高的传送效率,涂装过程中就不存在滴落现象,拖带现象也几乎没有。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图2展示了假定的底材表面形状和涂料的渗透。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

涂料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Supervision & Testing on Product Quality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编号:Q13-001533 检验报告受检单位───── 任务来源───── 委托单位 名称市业扬建材厂 样品名称外墙腻子粉 型号规格P型 地址市旱塘路5号商标───── 邮政编码─────等级───── 生产单位市业扬建材厂 原编号───── 生产日期───── 抽样地点───── 抽样方式───── 抽样基数───── 抽样者───── 抽样数量───── 抽样日期───── 送样者雪青 样品状况粉状,塑料袋装,满足检验要求。收样日期2013-07-29 样品数量20kg 检验依据JG/T 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检验结论 送检样品按JG/T 157-2009判定:合格。 签发日期:2013年07月29日 备注委托单位对样品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批准:审核:编制: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第2页共 2 页检验报告

№:ST131347 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样品名称: 立邦QC+629改性丙烯酸外墙面涂白色Sample Description 商标/型号 立邦 ------ Brand/Model 委托单位: 立邦涂料 Applicant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Test Type 国家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hina Nati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Paintings and Dopes(Guangdong) 2013年05月16日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本方案由东莞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整理发布) 喷涂过程中,经常出现底材的附着力不够出现掉漆过不了百格等测试问题,由于底材的不同以及工艺生产的不同,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附着力促进剂,分析底材在涂装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是一般处理剂的要求试样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涂装缺陷的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附着力不良的理论: 附着力是评判涂膜质量的基本项目之一,如果不能保证附着力,其他性能也就无从谈起。涂料与基材的附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常见的理论有化学键理论、机械连接理论、静电理论、扩散理论等。附着力的大小取决于涂料与被涂基材的性质,广义上可分为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为化学键,而次价力是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物理作用力。 二:附着力不良产生原因分析: 1.底漆与基材间的附着力不良主要与表面张力相关,是塑料基材表面张力较低,湿润性能差,涂料附着较困难。所以塑料件表面的预涂底漆选用不当,喷涂前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未进行除油和火焰处理是造成基材与底漆附着不良的主要原因。 2.底漆与色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底、色漆涂料品种选用不对,底涂层放置过久或烘烤过度,影响层间结合力。 3.色漆与清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色漆与清漆不配套,色漆不良、清漆不良、涂装参数不匹配。 三:附着力不良解决方案: 1.彻底处理基材表面。 2.对于光滑的喷涂表面,喷涂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处理。 3.合理选择配套的底、面漆,一般要求底层的涂膜和面漆涂膜的硬度和伸缩性接近。 4.加强涂装控制,按照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适当的膜厚,减少重涂次数。

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 一、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过程与质量控制 粉末涂料生产过程更接近塑料加工工艺,而不同于一般涂料的制作工艺。热固性粉末涂料的生产要经过以下四到五个工序,即配混料工序、混炼挤出工序、冷却破碎工序、磨粉筛分工序,有的产品还需要加上拼混或邦定工序。 1、配混料工序:该工序是粉末涂料生产的基础,是粉末涂料生产最重要的工序。 目前该工序大都使用两种混料设备 1.1固定高速混料罐 这种混料罐下部装有水平转动的并有一定斜面的桨叶,桨叶将物料水平搅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趋向罐体内壁。同时,桨叶的斜面将物料向上推抛,物料再顺着罐体侧壁的斜面向内翻动。与此同时,侧面的破碎刀片高速旋转,将树脂打碎。该混料罐混料强度大、效率高、设备结构和维修比较简单,其价格低,是目前最常用的混料设备。此种混料罐可做成卧式结构,通过皮带轮传动和变速,这样可做成较大容量的混料罐。这类设备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有混料和出料死角。 1.2翻转式高速配料

翻转式高速混料机是目前比较新型的设备,有了翻转的动作,增大混料投料量效果很好,一次投料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混料机罐体可进行多次的翻转操作。混料机罐体罐机可分离,可一机多罐,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设备几乎没有混料和出料死角。 此外,一些低速混合器,如:滚筒式混合器、卧式混合器、锥式以及现在还在应用的翻转混合器(双锥、V型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混料均匀(包括调整补料后的均匀)是该工序的关键,其工艺关键点: —物料的计量:称量的偏差量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物料的粒径:块状物料粒径的控制,小则影响挤出的压缩比;大则不均匀。 —投料量是否合适——投料的料容比,物料的堆积密度是罐体容积的30~80%。 —混料时间和搅拌次数——跑色的问题。 —补料的方法 该工序对设备的要求是不能有混料和下料死角。 该工序的质量标准:物料均匀;同品种产品一致。 一旦混合不均匀,靠后面的混炼挤出工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粉末涂料的颜色和涂膜性能的调整就在此工序完成。 2、混炼挤出工序

油漆附着力知识

油漆附着力测试有哪几种! 常用的方法是在油漆面上50X100毫米的范围内用裁纸刀划15X15毫米的格子,然后将胶布贴在划了格子的漆面上。用500G负荷的棍子或手指压紧,然后以手持胶带一端,按与涂层表面垂直的方向,以迅速又突然的的方式将胶带拉开,检查涂层是否被胶带粘起而剥离。未发生剥离为合格,如果剥离发生在涂层间也视为合格,剥离发生在金属与涂层间视为不合格。 划格法,还有画圈法!一般是铁片,喷好油漆,干燥后,用附着力计在铁片上画圈,分7个等级,一级最好! 碳钢板制成的箱子,怎么做防锈处理? 箱子需要放在外面雨淋日晒 以前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油漆表面卷起,脱落,然后生锈,很不美观请教:1钢板在喷涂之前需不需要做什么处理? 2.如何增强油漆附着力? 3.什么样的油漆比较抗室外环境 1.涂前要做除锈处理,最好用酸洗除锈,效果比较好,喷砂也可以; 2.增强附着力就要做好底漆,但不能太厚,底漆厚会导致与面漆结合一充分,最好用环氧类的防锈底漆,用稀释剂调稀点,刷两层; 3.抗室外环境要靠面漆的性能来保证,最好的面漆是氟碳油漆,但太贵,次之用聚脂类的. 1.表面侧底除锈,有条件最好喷砂处理。 2.涂红丹防锈漆,2~3次。

3.再涂外表漆,2~3次。 涂料人必备100个常识性问题1、为什么在油漆工艺中,最好使用底漆作底层填平? 答:因为底漆,专以填平为主要目的而进行配方设计,其有极好的填充性和打磨性,并且成本低,而如果用面漆做底层填平、填充效果差,且成本高。 2、底着色工艺中,为什么不使用透明腻子填充木眼? 答:着色前,使用透明腻子,会使板材着不上色。如果着色后使用透明腻子,由于腻子厚薄不均匀,会影响着色的均匀性 3、底得宝封闭与底漆封闭的区别是什么? 答:底得宝渗透性比底漆好,成膜后,底得宝与木纤维之间形成的封闭,涂膜比底漆更致密。封闭效果更好。 4、为什么在涂布面漆之前,底漆要彻底打磨平整? 答:1、增强其附着力; 2、面漆有较强的随陷性,如底漆不平,则面漆涂布后,涂膜效果平整度差。 5、底漆彻底打磨有何标准? 答:1、450角看无光亮点; 2、呈毛玻璃状。 6、底漆刷涂遍数有何标准? 答:应彻底填平木眼。即通过打磨能得到平整的漆膜效果。 7、为什么PU漆强调主漆、固化剂、稀释剂配套使用?

粉末涂料常识

粉末涂料使用中的几点质疑 材料、能源、信息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推动着社会高速发展。近几十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各行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粉末涂料作为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涂装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性,引发了涂装行业的一次革命,自粉末涂料诞生到现在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粉末涂料理论是建立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静电理论等基础上的新学科,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现有的理论对有些现象还不能充分解释,有些概念还处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阶段,有的问题还只限于定性讨论。而在生产和使用领域人们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巧,喷涂工艺日趋成熟,但很多方面还存在误区,如何合理选择粉末、正确使用粉末已成为涂装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质在提出一些存在争议或多数人感到模糊的论题,并愿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 1. 粉末涂料的带电机理 静电理论是粉末涂料喷涂的基本理论,按静电产生方式分为电晕枪和摩擦枪。电晕带电是电晕喷枪喷涂的理论基础,其原理是:利用电极电离空气,然后使附近通过的粉末粒子带电,具体方法是在喷枪的枪管末端设置电极,并加以高压,电极的作用在于使位于枪头附近的空气分子电离成带电离子云,粉末涂料在供粉器内经流化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粉,通过软管送往喷枪均匀喷出,粉体在经过喷枪头离子云时变会吸取负离子,因而带负电,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电场和电力线,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带有负电的粉体粒子会被基材(已接地)上的正电所吸引,在压缩空气推力和库仑力作用下,飞向工件,而使粉末粒子附着在基材表面上。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粉末在喷枪头部并没有带电,而是被极化,变成偶极子,在电场中运动并到达工件表面,偶极子在表面首位相接,致密地吸附在工件上,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把喷枪喷出的粉末收集在绝缘的容器内,检测其带电程度,发现粉末并不带电荷。这种理论对工件接地不能很好地解释。 虽然静电喷涂理论还有很多争议,但是静电喷涂毕竟已经在粉末涂装行业应用了几十年,并且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喷涂方法,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静电理论的不断完善,很多现象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 2. 内在质量与外观 涂料涂装的主要目的有两个:装饰和保护,装饰是外在质量,保护是内在质量,内在质量决定外在质量,如果涂层的保护功能都失去了,也就谈不上装饰了。同时,对不同的工件侧重不一样,如:管道防腐粉末涂料主要强调防腐性,对流平、颜色、光泽要求不严格,而家电、家具等用品则较侧重于装饰性,力求有一个比较漂亮的外观。而对大部分喷涂的工件,对装饰和保护都同等重要,因为粉末涂料的各种指标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如硬度与韧性、附着力与抗冲击性、流平与边角覆盖、施工性与涂装效果等,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指针,而忽视总体性能指标,则会造成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1)流平与边角覆盖

塑胶涂料附着力提升

塑胶件喷油漆附着力提升方法 (来源炅盛处理剂) 随着塑料加工与改性技巧不停进步,使用范围的不断眼神。不同使用环境对塑料外 表装饰、涂装的效果质量、改善附着力等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多,但不同的塑胶因为其 分子结果构造与组分不同,对应的应用领域及涂装喷涂效果和达到的功能需求也有分 明差别。 尼龙处理剂:尼龙及尼龙加玻纤改性材质喷油掉漆解决方法 尼龙及其加玻纤材质由于结晶度较高、表面能低、极性低导致附着力性能差,影响油漆与底材的附着,对涂装的质量和表面效果起来不良影响。尼龙处理剂适用与大部分 尼龙素材以及喷不同的油漆(如:橡胶漆、PU漆、普通漆、UV漆等),解决涂装掉 漆问题,无卤环保。 PP处理剂:增进PP材质与油漆/胶水涂层附着力 PP材质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其表面处理工艺除了喷油之外,还有就是粘胶,在喷涂 工艺中PP处理剂的主要应用是增进PP材质与油漆的层间附着力,提升其附着效果, 达到解决百格附着力测试掉漆问题,附着力可达5B。而在粘胶工艺中,PP粘胶处理剂则是提升PP材质与胶水的附着性能,解决PP底材粘胶不牢靠脱胶问题。 TR90处理剂:TR90材质眼镜框喷PU漆掉漆的解决良方 TR90材质在眼镜框的制作中被广泛的应用,在表面喷PU漆的过程中,需要过百格、折弯等测试,但是由于底材与附着力不足,导致出现掉漆问题。TR90处理剂提升材质与PU漆之间的附着力,通过百格和折弯测试。(来源炅盛处理剂) TPE处理剂:TPE处理剂应用于TPE材质智能设备喷油掉漆问题 TPE材质是热塑性弹性体,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腕带、手机保护套等生产制作,在实际的涂装生产中,TPE材质也常出现喷涂掉漆的现象,TPE处理剂的作用 就是通过提升层间附着力性能,达到解决掉漆问题。 不管是应用于什么材质喷油工艺提升附着力解决掉漆问题的处理剂,其实都是根据材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提升底材与油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达 到解决由于附着力差导致的涂装不良掉漆问题。在精细化工行业中,附着力处理剂解 决了不少的行业难题,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顺应环保需求。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培训资料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注:我只做了老师要求做的) 第三章 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 2.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当电极反应速率为0,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无极化现象,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可用作参比电极。 3.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答: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4.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 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零电荷电位,若小于0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5.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就越小。) 6.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平台”? 7.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型以解释。 8.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9.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线的原理。 10.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静电作用和热运动。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 11.什么叫ψ1 电位?能否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ψ1 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 答: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电位叫ψ1电位。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d的大小不同,而紧密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所以不能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当发生超载吸附时ψ1 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 12.试述双电层方程式的推导思路。推导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如何通过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分析来判断不同电位下的双电层结构? 答: 14.比较用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求解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优缺点。 15.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 答:溶液中的各种粒子还可能因非静电作用力而发生吸附称为特性吸附。大部分无机阴离子,部分无机阳离子以及表面活性有机分子可发生特性吸附。 16.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有无特性吸附及估计吸附量的大小?为什么? 17.试根据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变化,说明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有哪些特点?

涂料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TEST REPOR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Supervision &Testing on Product Quality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编号:Q13-001533 检验报告 第1页共2 页受检单位───── 任务来源───── 委托单位 名称南宁市业扬建材厂 样品名称外墙腻子粉 型号规格P型 地址南宁市旱塘路5号商标───── 邮政编码─────等级───── 生产单位南宁市业扬建材厂 原编号───── 生产日期───── 抽样地点───── 抽样方式───── 抽样基数───── 抽样者───── 抽样数量───── 抽样日期───── 送样者潘雪青 样品状况粉状,塑料袋装,满足检验要求。收样日期2013-07-29 样品数量20kg 检验依据JG/T 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检验结论 送检样品按JG/T 157-2009判定:合格。 签发日期:2013年07月29日 备注委托单位对样品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批准:审核:编制: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第2页共2 页 检验报告 编号:Q13-001533

№:ST131347 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样品名称: 立邦QC+629改性丙烯酸外墙面涂白色Sample Description 商标/型号 立邦------ Brand/Model 委托单位: 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 Applicant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Test Type 国家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China Nati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Paintings and Dopes(Guangdong)

粉末涂料的涂装工艺

第二讲粉末涂料的涂装工艺 1 概述 1.1 粉末涂料涂装发展史 粉末涂料是一种固体份100%的、以粉末涂料形态进行涂装形成涂膜的涂料。它与一般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不同,不是使用溶剂或水作为分散介质,而是借助空气作为分散介质。 40年代随着石化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热塑性树脂产量快速增长,人们开始研究将树脂熔融涂敷于金属表面,因此相继出现了辊涂、散布和火焰喷涂等工艺方法。1952年联邦德国的Gemmer发明了流化床涂敷法,粉末借助空气动力在专门的容器内流动游浮,具备了液体特性,从而连续自动地在预热工件表面熔融涂敷上一层致密光滑的涂层。当时应用的树脂主要是热塑性树脂。热固性环氧树脂问世后,流化床涂敷工艺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在电气绝缘和化工防腐领域中获得了工业化应用。 1964年shell公司开创了现今粉末涂料行业广泛使用的熔融挤压法粉末涂料生产技术。使粉末涂料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走上了工业化生产道路。1962年法国Sames公司研究成功粉末静电喷涂装置,首次实现了粉末在预热工件表面的静电涂装,它为粉末涂装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表1反映了世界粉末涂料应用增长的状况。其增长率约为整个涂料行业增长率的2倍。 我国最早研究粉末涂装技术的单位是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该所于1965年首先研制成功环氧绝缘粉末和流化床涂敷电机铁芯工艺和设备,并在常州绝缘材料厂建立环氧绝缘粉末生产线。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我国粉末涂装技术研发的高峰期。各部委所属企事业单位都取得了丰硕科技成果,为迎接我国第一次粉末涂装技术应用的高潮作好了准备。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开发了粉末涂料流平剂和装饰型环氧粉末涂料;电子工业部738厂、航空工业部345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粉末静电喷涂流水生产线,对电子产品和洗衣机的壳体实施粉末静电涂装的规模生产。航空工业部贵阳电机厂与国际同步研制成功静电流化床用于电机铁芯的静电粉末绝缘涂敷并投入批量生产。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粉末涂料行业的发展,粉末涂料产量直线上升,迅速占领了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电风扇等市场。表2为我国历年来热固性粉末涂料产量的估计值。 90年代国内已经形成以下品种的粉末涂料:装饰型环氧粉末涂料、绝缘型环氧粉末涂

漆膜附着力的六等级及漆膜的力学性质与附着力

作为保护层的涂料,经常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摩擦、冲击、拉伸等,因此要求漆膜有必要的力学性能。为了评价漆膜的力学性质,涂料工业本身发展了一系列测试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提供具体材料性能优劣的数据,而不能给出漆膜力学性能的规律、特点及其与漆膜结构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聚合物材料的广泛应用,有关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质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涂料也是一种聚合物材料,且包括了聚合物材料的各种形式,如热塑性材料,热固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合金等等,因此用已有的聚合物材料学的知识来了解和总结漆膜力学性质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涂料和塑料、橡胶、纤维等典型的聚合物材料又有不同,漆膜的性能是和底材密切联系的,换言之,聚合物材料的规律和理论只和自由漆膜的性质有直接关联。如何将自由漆膜与附着在底材上的实际漆膜的性能联系起来,仍是一

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但无论如何,有关自由漆漆膜是和底材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漆膜和底材之间的附着力对漆膜的应用性能同样有重要影响。附着力的理论和规律是粘合剂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涂料和粘合剂有着密切的关系,粘合剂的理论对于涂料同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无定型聚合物力学性质的特点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对外力作用响应的情况。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态和尺寸将产生变化,而几何尺寸变化的难易又与材料原有的尺寸有关,用原有尺寸除以受力后的形变尺寸就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应变时,其分子间和分子内的原子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便要发生变化。由于原子和分子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于是产生了原子间和分子间的回复内力,它抵抗着外力,并倾向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达到平衡时,回复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回复内力为应力,其值与单位面积上的外力相等。产生单位形变所需的应力称为模量。 模量=应力/应变 根据外力形式不同,如拉伸力、剪切力和静压力,模量分别称为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从材料的观点来看,模量是材料抵抗外力形变能力,它与材料的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有关,是材料最重

附着力原理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表1:键的强度和键能强度/类型/能量(千卡/摩尔)/实例 共价键主价力 15~170 绝大多数有机物 氢键次价力 <12 水 色散力次价力<10 绝大多数分子 偶极力次价力 <5 极性有机物 诱导力次价力<0.5 非极性有机物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 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图2展示了假定的底材表面形状和涂料的渗透。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而使涂层附着于底材上的力与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有关。随着表面积增大,去除涂层的困难增加,这通常可通过机械打磨方法提供粗糙表面来实现。截面的几何面积和实际的界面面积的比较见图3。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一般比几何面积大好几倍。通过喷砂使表面积增加,结果附着力增加,见图4。显然由于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附着并不按相同比例增加,不过通常可见到显着的增加。 只有当涂料完全渗透到不规则表面处,提高表面粗糙度才有利,若不能完全渗入,则涂料与表面的接触会比相应的几何面积还小,并且在涂料和底材间留有空隙,空隙中驻留的气泡会导致水汽的聚积,最终导致附着力的损失。 经常通过对已固化的涂层进行磨砂处理,可改进层间附着力(特别是在汽车涂料中), 特别是在底色漆/清漆体系中,要求清漆平滑、光亮且表面能低,因此第二层清漆的附着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问题当涂料在比原定温度高得多的温度下固化或烘烤时间延长时变得更为严重,这两种情况下,对该表面进行轻度打磨表明,附着力可显着提高。虽然表面粗糙化能提高附着力,

喷塑工艺流程

喷塑工艺流程 一、前景 热固性粉末涂料作为高性能、低公害,少污染,省能源的新型涂料而崛起,已成为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国随着轻工,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汽车及防腐等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节省能源、资源的需要,对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产量、质量、品种等要求与日俱增。我国的热固性粉末涂料,由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发展到目前的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纯聚酯树脂粉末涂料、聚氨酯粉末涂料和丙烯酸粉末涂料等。固化条件由原来的180℃,30分钟降低到180℃,10~15分钟,甚至更低的140℃,10~15分钟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同时由于粉末涂料质量的提高,使得粉末涂料在单位面积喷粉量减少,在金属表面的沉积效应提高,粉末利用率大大提高,因此,回收和再循环的额外投资大为降低。 我国的树脂生产企业,对发展热固性粉末涂料也作了应有的贡献,新型和专用树脂陆续投放市场。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饱和羧基聚酯树脂的问世,使混合型聚酯/环氧粉末涂料来取代部份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得到了实现,此后热固性粉末涂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具有较高的装饰性,特别适用于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我国目前粉末涂料生产企业都设立了客户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建议各用户在使用各厂粉末涂料初期应咨询工件预处理及施工应用方面的问题,因各生产厂的产品性能和固化条件有所不同,以保证产品应有的特性。下面我们讨论有关粉末涂料的施工,工件预处理及施工工艺应用方面的问题。https://www.360docs.net/doc/d413965030.html,' ]$ ^* }: [ _ `5 W 使用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优点 1,热固性粉末涂料喷涂工艺,节省工序,缩短加工周期,一般只需一次喷涂,厚度在三30~500微米之间。 2,粉末涂料可回收,过筛后可循环使用。 3,粉末涂料带电性好,在金属表面的沉积效应高,到回收系统的量大大减少。 4,热固性粉末涂料固化后的涂膜机械强度高,被涂覆工件在运输和装配时可大大减少受损

涂层附着力测定

在任何涂料防腐工程施工之前,都应当先对防腐涂料的附着力进行测试,凡附着力不合乎要求的涂料都不能在工程中使用。因为该项性能的不合格,将导致整个防腐蚀涂装工程的不合格。该项指标的测定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标准有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该方法使用漆膜划格器,利用十字划格法在漆膜上垂直交叉划刻出方格,要求将漆膜划透。根据漆膜的破坏的情况将附着力分为5级,切割时,可使用单刀锋或多刀锋,应保持刀间距相等(间距应为1mm或2mm),间距的大小取决于涂层的薄厚,涂层越薄,间距越小。一般在涂层试片上切割互相平行的6或10道,将切割后得到的方格用软毛刷刷掉切割下的碎屑后,得到的涂层的附着力将作如下分级评价: 0级: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级:切割处有少许薄片剥离,但划格区影响不大; 2级:切割处过切口边缘脱落比例大于5%,但受影响不大于15%; 3级: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脱落的比例大于15%,且受影响的区域不大于35%; 4级:涂层沿切割边缘,以大碎片脱落,或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出现脱落,脱落的比例大于35%,且受影响的区域不大于65%;5级:大于第4级的严重剥落。 涂膜的附着力也可以通过间接方法,利用对涂膜冲击强度、柔韧性等指标的测试来间接评价。 美国ASTM D-1002制定了一种专用于管道防腐层与金属粘结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它使用力学拉力试验机,采用的试片是由两片同样规格的钢片组成。两钢试片间用涂料单面粘结在一起,在涂料完全固化后,用拉力试验机将两试片拉开。再根据拉力和粘结面积来计算剪切强度。 GB/T5210是采用拉开法来测定附着力的,也是通过拉力机拉开的力的测定来计算涂料的粘结强度。 涂装质量的好坏,最终必须体现在涂膜质量的优劣上,所以涂装后的质量检测主要是对涂膜性能的检测,包括涂膜的机械性能(如附着力、柔韧性、冲击强度、硬度、光泽等)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如耐候性、耐酸碱性、耐油性等)两个方面。其中机械性能是涂装质量检测中必须检测的基本常规性能,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则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选择性的进行检测。涂装后质量检测是评判涂装质量的最终依据和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涉及涂装后质量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如下。 (1)GB1720-8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2)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3)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4)GB/T1730-93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 (5)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6)GB5210-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7)GB1743-89(79)漆膜光泽测定法; (8)GB1768-89(79)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9)GB1769-89(79)漆膜磨光性测定法; (10)GB1770-89(79)底漆、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11)GB9286-88清漆和色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12)GB6742-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13)GB/T1733-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14)GB/T1734-93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15)GB1735-89(79)漆膜耐热性测定法; (16)GB1738-89(79)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17)GB1739-89(79)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18)GB1740-89(79)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19)GB1741-89(79)漆膜耐霉菌测定法; (20)GB1761-89(79)漆膜抗污气性测定法; (21)GB1763-89(79)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22)GB/T1766-1995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23)GB/T1771-9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24)GB1865-89(80)漆膜老化(人工加速)测定法; (25)GB5370-85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 在上述这些检测项目中,使用者应按照上节所述的漆膜一般制备方法制备标准试验样板,检测最常规的涂膜机械物理性能,用以评判涂膜的基本性能的优劣。可针对不同涂料的特殊功用,检测其中的一些防腐保护及装饰性能的好坏。其中最常用的一些检测项目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