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避讳

有关避讳
有关避讳

有关避讳

宋高宗名构,为避“构”而牵及够,媾,购,遘等五十多个字。在清朝,康熙皇帝就把与他共字的所有文献全部改掉,雍正一上台便命令他的兄弟把他们同名的“胤”改掉,而乾隆上台却并没有要求他的兄弟改名。[br][br] 历史记载,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避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就是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br] “改字音”: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比如: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br] 还有几种方法就是,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汉朝第一个皇帝,是流氓出身的汉高祖,他的名字叫“刘邦”。为了避“邦”字的讳,很多书都把“邦”字改成“国”字。例如,把(论语)中“何必去父母之邦”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国”,把孔夫子的话都改了

汉明帝,名字叫“刘庄

唐朝时候,为避第二个皇帝叫“李世民”的讳,许多当时的人的名字,都给硬改了:如“王世充”,硬改为“王充”;如“李世责”,硬改为“李责”。

唐朝还有一种避讳的花样是:如果你要做官,而这官的名称,有一个字跟你老子或老子的老子一样,你就没希望了,你就不能干了。例如说:你爷爷的名字里若有一个“安”字,那么陕西长安县的县长,你就不能做了;又如你爸爸的名字里若有一个“军”字,那么你这一辈子就不能做将军。

清朝初年,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将军吴三桂,他在中国西南称王,为了避讳,特地把西南的“桂林”,改为“建林”。又因为他那被李自成杀掉的父亲叫“吴襄”,所以也得找个地方来做避讳的对象。找来找去,找到个湖北的襄阳,于是就飞缀直奔襄阳,改名叫汉南府。

清朝因为是满洲人统治中国,满洲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所谓“夷”、“狄”、“胡虏”,这些称呼,都有轻视的意思的。到了满洲人做皇帝,这种轻视,自然不能再来了,所以古书的字,都一一改了。像“夷”字改成了“彝”字,“狄”字改成了“敌”字,“虏”字改成了“卤”字,都是避讳的例子。

宋朝时候,政府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不准念成“丘”字,该念成“某”字,才算尊敬,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所以你看书的时候,要带一支红笔,才不违法)。又在清朝的时候,由政府会议决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史记》一书的作者司马迁,他因为他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他写的《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都不得同意,一律改了个名儿。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跟他学,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

又如“宋朝”的老苏家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今天一本书中,在序的地方有人用“序”字,有人用“小引”、“引言”或“叙”字,就是由于被老苏家的家讳暗摆一道的缘故。

避讳有的也不全是为了尊敬,有的因为厌恶或怀恨,这是例外的讳,也构成了避一避的理由。例如唐朝的肃宗最恨叛变的将军安禄山,所以,凡是郡县中有“安”字的,他都给改了,比如“安定”改变“保定”;“安化”改为“顺化”;“安静”改为“保静”,都是由于同一个理由。

明朝的世宗最恨“夷狄”,竟恨到不愿意看“夷狄”这两个字的程度,你说恨得多厉害!所以凡是写到“夷狄”这两个字的时候,都要写得特别小,愈小愈好,因为写得小了,皇帝才高兴。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汉高祖名叫刘邦,所以在汉朝,邦都改用国字代替。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唐朝唐太宗的名字是李世民,所以在唐代不能直接用“民”这个字,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有句话: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个人风本应是民风,为避李世民讳,特意写作人风。江苏宜兴(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家乡)在宋太宗以前叫义兴,由于宋太宗的名字叫赵光义,所以改名宜兴,沿用至今。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政权由于学习历代中原王朝制度相对较少,制度不完善,几乎没

有避讳制度,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这是个例外。明朝的避讳制度不是很严格,但是,明光宗泰昌皇帝名叫朱常洛,所以当时“常”字改用“尝”来代替,如江苏常州写成尝州。

到了清代,避讳制度开始严格起来,但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时期,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讳。天命朝在考进士的时候,清太祖的名讳努尔哈赤不用避讳,清太宗时期,太宗的名讳皇太极三字考试的时候,也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用避讳,只在《实录》、《玉牒》等官书出现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顺治)这个名字的时候,上面贴一个黄签,把它盖住,就是表示避讳的意思,字并不改。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雍、乾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凡涉及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比如康熙帝的名字叫“玄烨”,“玄”字的最后一笔缺写,这一点不写,还有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如弦、炫、泫等字,最后这一点,也要缺笔。另外就是改用其他谐音字或改名,如改用“元”字,所以,清朝的“玄孙”写作“元孙”,还有如紫禁城的后门康熙以前叫玄武门,康熙时改名神武门,就是这个来历。“玄烨”的第二个字“燁”(繁体字)的避讳方法是最后一笔、这一竖缺写。

雍正帝的名字叫“胤禛”,雍正朝开始,“胤”字最后一笔讳缺,“禛”字最后一点讳缺,并且规定他的同辈兄弟的名字一律把“胤”改为“允”,如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雍正时期规定,“胤”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得改成“允”。乾隆帝的名字叫“弘历”,“弘”字缺写最后一点,“曆”(繁体字)改成“歷”,最后那个日换成止,或把日去掉。

第三个阶段是嘉庆、道光时期,嘉庆帝的名字原来写作“永琰”,他即位后规定同辈兄弟的名字不必把“永”字改掉,自己改作“颙琰”。至于在写“颙”字本身时,也缺写最后一笔,琰字也是这样,缺写末笔。道光帝的名字原来写作“绵宁”,他即位后规定同辈兄弟的名字里的“绵”字也不必改,自己改作“旻宁”,“旻宁”两字的避讳方法是:“旻”字中间一点缺写,“寧”(繁体字)字写成“寕”或“甯”。还有也是改名,如北京的广安门原名广宁门,为避道光帝的宁字,改名广安门,沿用至今。

第四个阶段是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皇帝名字的第一个字不用避讳,第二个字缺写末笔即可。如咸丰帝的名字叫“奕詝”,“詝”字最后一笔讳缺,写成“贮”(把贝字旁换成言字旁)。同治帝的名字叫载淳,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淳”字写成“湻”,把最后的“子”换成“日”。光绪的名字叫载湉,“载”字也不避讳,“湉”字的最后这个“口”字不封口,缺写一横。宣统帝叫溥仪,也是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儀”字,讳缺末笔,最后这一撇不写。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避讳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二)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特征和语用功能,展示了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委婉语; 社会因素; 语用因素; 语用功能; 交际过程 一、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 委婉语是与所有时代相联系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委婉表达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历史时期,委婉语的应用受到使用者和语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委婉语在古代的时候就产生了。而到十八世纪委婉语的运用出现了高峰。随着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委婉语也大量出现并且加速得到加速发展。委婉语随社会而变化,也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交流的语言。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征 1. 含蓄性 委婉语的最大特征就是含蓄性。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一些缓和的语气词,或以曲折,隐晦,回避,淡化的方式成功的实现交际目的。如:Don’t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have a rest now?这句话体现出礼貌暗示的特点。 2. 习惯性 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心理习惯,语言使用的倾向要受语境的制约,而且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语境中还会有所改变。任何语言的心理习惯都是人们对他周围的社会文化认知的结果,并形成一定的规律。虽然委婉语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但熟悉英语的人很容易就听出言下之意,而且能被大众接受。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而且随着使用的广泛和普遍,这些表达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口语化的特点。 3. 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委婉语也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英语中的委婉语也体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性特征。比如在西方人的眼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一切与私生活有关

【文言 文化】“避讳”例说

【文言文化】“避讳”例说 “避讳”是指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它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在文字上是不可触犯帝王与尊者之名,口头上也不可直呼,必须用一些方式加以回避,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如清乾隆年间,有位王锡侯的书生,38岁中举,会试落第,用了20年的时间编印了一部字典即《字贯》,在字书的“凡例”上他为了阐述什么是“避讳”举了一个例子:“玄烨,弘历,胤正,不能写出,要避讳”。乾隆知道后大为恼火,依照大清历律诛之,京城有21人连坐,儿孙7人秋斩,其余入奴,仅有的60多两白银也充官。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避帝讳,也叫国讳,即皇帝及其祖先,后妃、太子等用过的名、字、姓,必须避讳。如:秦始皇名政,正(与政同音)月改为端月,其字子楚,称楚为荆;郑春是晋简文帝的皇后,凡有用“春”的都用“阳”来代替,富春改成富阳,宜春改成宜阳,《春秋》改为《阳秋》;;三国时的吴,立和为太子,把禾兴县改成嘉兴县等等。 二、避圣人讳及尊者讳。如:孔子、老子、孟子等圣人的名、字,在封建时代都要避讳,此外尊者、长辈的名、字也要避。如:范晔,其父名泰,朝廷让他做太(与泰同音)子詹事,他就坚决不做;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把序文称作叙文,而苏洵则把书序叫做引等等。 三、避恶人讳。古时文人都爱用“桧”作为名,但自秦桧以后就无人再用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一位秦姓书生在游杭州时写下如此诗句:“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汉代吕后名雉,雉,是野鸡,在古代名字中也很常用,自吕后就无人再用了。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改字,即用另一个字代替需避讳的字,一般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如:汉刘文帝,名恒,恒山用“常”山代替;光武帝名秀,秀才改为“茂”才;汉代有一个叫郑玄的,在清代人们为避康熙的讳(玄烨),清人称他为郑元(音近)等等。 二、缺笔,即不把需要避讳的字写完整。如:孔丘,写成孔或,玄烨写成 烨,李世民写成李民等等。 三、空字,即把需要避讳的字空着不写,放个方框或用某代替。如:李世民写成李民;《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某”就是“启”(刘启)等等。 总之,“避讳”在我国古代非常普遍,因此我们在阅读史书时必须时刻留心,否则就会曲解史实。

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那么如何写好场面呢?点面结合是进行场面描写最好的选择。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场面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场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视角笔触横向化,就是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不能只集中看一点。如下面一段场面描写: “王励勤,加油,中国队,雄起!”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国对韩国的世界杯乒乓赛决赛被王励勤与韩国柳承敏的几个大力远拉推向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浪,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我、爸爸、哥哥戴着头巾,挥舞着乒乓拍,用力捶着茶几当起场外拉拉队来,王励勤又胜一局,在加油声中一路高歌,这时,对方柳承敏奋起反击,几个短摆,直线,反手对拉,利用王励勤侧身过多,迎头赶上,观众的叫声更响亮了,震耳欲聋,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一家也急得直跺脚,索性脱掉衣服

在此挥舞,终于,王励勤不负众望,在掌声与欢呼中尽显他的王者风范,一声大叫,一个手势,又使他崛起赢得了比赛,我们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相互拥抱起来。 二、一面带多点,就是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这也是我们进行场面描写时所常用的手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的描写。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作者为了把送总理的人很多这一特点写出来就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是面的描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是点的描写。这样,我们一读文章就能够深刻感受到来总理的自发群众是那样的多。细读之后,我们更能够感受到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无限悲思。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段中,没有

古代地名的避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414153609.html, 古代地名的避讳 作者: 来源:《华声文萃》2019年第05期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中国历史上不但没有以人名为地名的传统,而且地名还要给大人物的姓名让路,避之唯恐不及。在我国目前县级以上行政区地名中,仍有50个左右是封建社会避讳制度的产物。 ; 这种避讳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如隋炀帝杨广被立为太子后,全国有几十个含有“广”字的地名被改掉,如成都附近的广都县和广定县,分别被更名为双流县、蒲江县,并沿用至今。 ; 历史上,有很多州郡县名称中原有“义”字,但因与宋太宗赵光义之名相重,遂取《孟子》“義者宜也”之意,改“义”为“宜”。如湖南宜章县原名义章、陕西宜川县原名义川、江苏宜兴市原名义兴、四川宜宾市原名义宾,均在北宋太平兴国(赵光义年号)年间更名。湖北省咸宁市,原名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以《周易·乾卦·象辞》“万国咸宁”与“永安”之意相近,故改名咸宁。 ; 地名具体怎么改,最终改成什么样,归纳起来,有多种情形:一是改用境内名山大川或特产之名。如:湖北省枣阳市,原名广昌,隋朝时为避杨广名讳,以境内有一多枣树的枣阳村为名改为枣阳。湖南省平江县,原名昌江,五代后唐时,为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名讳,以昌江流经此地时河床平坦、水流平稳为由,改名平江。二是改用音同义近之词。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以此改变的地名也最多。如山西平遥县原名平陶,北魏时为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遂改名平遥。三是改用经典佳词。这种方式历代均有运用,如:广东省惠州市,隋唐时为循州,五代时为祯州,北宋时为避仁宗赵祯名讳,以《汉书》“恩惠卓异”之意,改为惠州。四是改用吉祥嘉词。陕西省延安市,原名广安,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名讳而取延州、广安县之名各一字合为延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唐朝时因“独守臣节”的故事命名为全义,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为兴安,寓“兴旺安宁”之意。 ; 古代还有一种“憎讳”,即避恶人的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禄山,以其为国仇,进而恶闻其姓,甚至把当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于是改了几十个城市名,如把安康改为汉阴,同安县改为桐城,绥安县改为广德,宝安县改为东莞,安昌县改为义昌等。 (摘自《中国古代地名》王俊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英语委婉语及其交际功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拟选题目: 英语委婉语及其交际功能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或唐突的言辞,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备受人们喜欢。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里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且充分显示了它的交际功能。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了解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对于学好英语以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选题的研究现状: 朱艳菊在《析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中将委婉语分为两类,即传统的委婉语和体裁形式的委婉语。传统的委婉语与禁忌语有关,例如疾病,死亡,性行为等;而体裁形式的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表达礼貌和赞扬或是避免一些尴尬事情的方法。通过这种分类,她认为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是为了避免一些人们不愿提及或是害怕提及的事情;是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以及顾及颜面;是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修辞目的等等。 邓芳在《英语委婉语及其交际功能》中提到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中极为常见。它不直接告白,而是含蓄曲折地把话说得转弯抹角,使语言生动活剥而幽默。英语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方法,体现了英美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具有其民族特征。我十分同意她的观点。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像环境,文化以及语言都在改变。因此不同时期的委婉语能够反映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心理,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 郝恩香在《论委婉语的文化认知及交际策略》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即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我认为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研究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很有好处。 在郝恩香的基础之上:张强宏、李炎在《英语委婉语的特性及语用功能研究》中提到了另外一种交际功能,即美化功能。在他们看来,美化功能被大量地使用在职业称谓当中,例如,tree trimmer(花木匠)被称为tree surgeon(树木整形家); floor sweeper(室内清洁工)被称为custodian engineer(室内工程师)等等。在商业领域,人们常用委婉语来美化自己的产品,以达到促销产品、获得利润的目的。如把cheap hotel(价格低廉的酒店)说成是economy hotel(经济型酒店);small car(小型汽车)说成了compact car(紧凑型汽车);而second-hand furniture (二手家具)更被称作antique(古董)等等。当然,郝恩香和张强宏、李炎的研究都没有错误,因为张强宏、李炎仅仅是将委婉语的美化功能从委婉语的掩饰功能中分离出来了。我认为他们的两种研究方法都很正确。 徐芳在《论委婉语在女性语言中的人际功能》中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委婉语在女性语言中的人际功能,即人际协调功能,自我保护功能和自我展示功能。她认为这种婉转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恰好符合女性经常使用的试探性、不肯定、含蓄的话语风格,也反映了在某些领域女性柔弱的社会地位。我认为它可能是男性和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 典例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参考答案】 B 典例2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的生肖,按照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可知小明既然比小华小一岁,那他因该是属“鸡”的,而不是属“羊”。所以C项是应选答案。其他各项均没有错误。

文化常识是中学阶段都非常重视的试题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中考试卷中,多以单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也比较简单。而在高考试卷中,则作为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考查的,比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所考查的“坟籍”“阙”“践祚”“逊位”。 考文化知识,关键是懂文化知识。学生要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可采取分门别类的识记法记忆,在答题时运用课内知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高考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分为如下几大类:一、姓名称谓,二、古代官职,三、科举制度,四、风俗礼仪,五、文史典籍,六、饮食器用,七、音乐文娱,八、天文历法,九、古代地理,十、古代服饰,十一、古代刑罚,十二,目录辞书。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斋戒”,古代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 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多使用敬辞,其中陛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都是敬称用语。 C.“进谏”,是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 D.“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黛玉因母亲名字有“敏”字,所以写“敏”字时常用它字代替或曲笔,即为“避讳”之举。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尚书》《礼经》《论语》《周易》《春秋》。 C.在古代,擢,一般表示升官。黜:指罢免官职。“左迁”是降职,而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中的“迁客”是指被贬在外的官员。 D.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后来以“社稷代表国家。3.下面四首诗,各自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场景描绘案例分享

简单、好用的“场景描绘” ——帮助顾客实现梦想 让我们先来看看买花的女孩是如何使用“场景描绘”的: 卖花女孩向一位路过的小伙子兜售鲜花。小伙子说,你的鲜花太贵了。卖花女郎说,送给女孩子最好的礼物 就是鲜花,而且要在众人面前送给她最漂亮的花!假如你捧着一束花去见她,你的女朋友会是什么样呢?我想她一 定会含情脉脉地看着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会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给你一个最热烈的拥抱的。听到这里, 小伙子立即掏出钱包了。 场景描绘,就是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客户描绘一幅使用产品后带来好处的图像,激起顾客对这幅图的向往,有效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试想一下,听到这样一段有诱惑力的话,哪个顾客能不动心呢? 正是因为: 1.带感情色彩的语句能够在顾客心里产生震荡 人是有感情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和平淡的语句在顾客心里产生的震荡肯定不一样。每一位顾客都有其特定的经历、经验,从而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见解、看法和态度。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可以使顾客把你的介绍和他的亲身经验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你所推销的物品(饰品)与顾客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合二为一,这样顾客对此物品(饰品)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感和依存感,购买的兴趣就会大增。 2.让顾客感到自己的选择合情合理 顾客的购买行为主要是由感情力量引起的,他们仍然会感到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依据,可能是为了必要时给别人一个解释,或者仅是为了让自己满意地感到自己是理智的。因此,你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随时准备提供理由,满足顾客的需要,证明他们的行动是合理的。其实,对于你所提出的理由,顾客也绝对不会认真追问,因为这些论点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时候的顾客非常容易相信你的话,如果你能够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话来说服顾客的话,多半都会成功。 珠宝消费不同于售卖花朵,不是凭一两句场景描绘就足以让顾客“冲动”而消费的,因为它是高额消费品。正是因为它价格昂贵,所以受到重视,顾客对拥有首饰后能达到其目的的期望值会更高!因此“场景描绘”在整个销售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煸情”的作用,“心动而产生行动”。 那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又要如何来进行呢? 描述时方法有两种: 1.第一种:你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三个句型,激发顾客想象力。 “您有没有感觉到/您看……?” “当……时候……” “……像……一样” 例如:“您有没有感觉到这件衣服的布料很柔软,也很保暖?当天冷的时候穿上它,肯定会像睡在羽绒被子里一样舒服和暖和的。” “您看,这枚戒指款式非常简洁,两股线条缠绕于指尖,您有没有感觉到它非常适合您的手型?不炫丽但看上去很舒服,就像您的先生一样,一直会温柔体贴的陪伴在身边,很幸福啊。” 2、第二种:向顾客直接描绘未来 例如:在商品快介绍结束时,推销员向准备为女儿买钢琴的母亲说:“我想用不了多久,您女儿一定能在学校的表演厅里为大家演奏曲子了。” 翡翠饰品快介绍完毕时,“您老公佩戴着这枚挂件,出门在外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摸到翡翠就会想起您的叮咛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 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容斋三笔》里就说: “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 避讳的字达50 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 “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 “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后改“茄子”为“落苏”。百姓只得跟着说。至今上海人仍称“茄子”为“落苏”。吴越王钱鏐不许用跟“鏐”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改石榴为金榴,改刘姓为金姓。宋仁宗名祯。宫中改正月为初月,蒸饼为炊饼。以此之故,《水浒》中武大郎要称蒸饼为炊饼。

初中作文指导:细节描写案例【精品】

细节描写案例 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目标: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B思想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对百态人生的体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体验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可以讨论法和演练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文艺批评家兰色姆指出,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不在于文学作品的框架结构、中心逻辑,而在于作品的细节描写,只有细节才属于艺术,也只有细节的表现力最强。其实,现在世界中细节的力量又何尝可以小觑?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有可能导致比萨斜塔的倾覆;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细节描写对作文的影响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一枝一叶总关情——作文指导之细节描写》。) 二、明确定义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片段 三、回顾我们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片段) 1.(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鲁迅《阿Q正

中国古代制度

六中国古代制度 ㈠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军事制度等 1、行政区划制度 夏商九州:《尚书.禹贡》载: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后又兴起吴、越等。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36郡。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 唐:道、郡、县 宋:路、郡、县 元:设“省”。(从此,有了“省”的名称) 明清:省、府、县。(延续至今) 2、职官制度 (1)中央官职 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 秦代: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制度。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九卿(三公之下)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 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隋)设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门下、内史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

题目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综述 姓名____________ 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 3110104528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窦怀永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材料科学与工程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大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综述 文化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避讳作为一种古老的制度和文化现象,在历史的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古代避讳文学有其独到的研究价值。 在研究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避讳文学的文献资料后,对中国古代避讳文学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把这些文献中的价值和意义概括起来有以下的研究意义。 1.学术研究中的巨大价值 第一、古代避讳习俗可以用来为研究古代语音服务,这主要表现在用同音字代替避讳本字和避嫌名两种避讳方式上。第二、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可以帮助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这主要从用同义字代替避讳本字的改字避讳方法中表现出来。第三、我国古代各个不同的朝代有各自不同的进讳规定。这些不同的避讳规定反映、保留在古籍文献资料中,也就构成了不同朝代政治制度、文化意识、语言演变、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标志。因此,利用“改字、缺字、缺笔”这三种避讳表现形式,后人可以用来考求、印证某一古籍文献资料的写作或刻印年代,并运用这些知识对文献典籍的真伪加以区分。 2.了解封建社会的统治 归根到底,避讳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种,可以说是统治手段。古代的避讳会让一些人名、地名、官名产生改变,甚至对国家政务和外交关系产生影响。透过历代避讳的不同特点,可以窥见历朝历代政治上皇权专制的轻重,民主气氛的大小,文化的开放和繁荣程度等。依据宋、辽、金、西夏互讳的历史事实,可知当时民族关系的大融合及相互依存有很大影响的状态。再比如清朝的避讳,这是对避讳发展到极点,可以看出清朝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 3.了解避讳文化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避讳对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影响,除开上面对政治的影响,避讳对文学创作和史书编撰以及语言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宋朝避孔子讳,由此可见儒学在宋朝的地位以及儒学对维持统治的巨大作用。清朝的避讳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以至达到极点,反映了避讳制度的发展,同时更可以看出满族是如何吸取汉族统治经验进行统治的。 避讳在中国古代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更深层次上的是在维护封建统治上面发挥作用。 避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一是对外。避讳与封建专制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维护天子权威,臣民要严格遵守避讳制度。避讳是维持封建统治的政治手段,也是一种封建的道德规范。比如唐统治者十分重视孝道,将避讳作为体现孝的一个重要方面。认为能善事父母,就会对君主尽忠,对那些孝敬父母的官员予以表彰。不孝敬尊亲者,则被视为最大的恶。避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维护了国家社会中的君臣父子之礼和长幼尊卑之序,成为纲常伦理道德之一,起到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作用。 综上所述,避讳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以上几个方面取得进步。第一是学术研究和研究文献典籍,第二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现象,第三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封建统治。

记叙文细节描写篇分析

高三语文写作指导与训练系列二编号 GS YW XZ--002 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篇导学案 编写:徐明生审定:张明玺时间:2014-08-26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为文章增色。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形成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揣摩、讨论、归纳、操练 课前准备:1.了解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点; 2.回顾所学过的记叙文(小说),初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一、导语众所周知,记叙文的灵魂在于细节描写。同学们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缺乏感染力。而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明确的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所以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实在是一个制约记叙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纷繁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二、了解概念、分类,感受作用、魅力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某些细小的能很好表现中心的环节和情节,如对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细节描写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将我们身边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摘要: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及淡化和夸张功能。 委婉语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在英、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极为广泛,是进行语用研究的很好语料。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交谈中凡是涉及到说出来有可能令人感到难堪、不悦甚至反感的言语,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从而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来讲,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避讳功能、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及淡化和夸张功能上。一、英汉委婉语避讳功能的相似性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如:pass away(逝世), be no more(不在了),dep art(去世),be gone(走了),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宗去了),go to west(归西了),go to glory(升天了),go to meet one maker(见上帝),to be at peace(平静了),the final departure(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o to one S long hom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逝世”,“谢世”“过世”,“下世”,“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离开了我们”,“毙命”,“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用“功甍”,妻子死了叫“断弦”,为了守节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 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 出席最后一次点名to be written off 被勾销 t0 fall 倒下 to fire one 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委婉语

委婉语论文 摘要: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及淡化和夸张功能。 委婉语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在英、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极为广泛,是进行语用研究的很好语料。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交谈中凡是涉及到说出来有可能令人感到难堪、不悦甚至反感的言语,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从而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来讲,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避讳功能、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及淡化和夸张功能上。 一、英汉委婉语避讳功能的相似性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如:pass away(逝世),be no more(不在了),depart(去世),be gone(走了),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宗去了),go to west(归西了),go to glory(升天了),go to meet one maker(见上帝),to be at peace(平静了),the final departure(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o to one S long hom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逝世”,“谢世”“过世”,“下世”,“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离开本了我们”,“毙命”,“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用“功甍”,妻子死了叫“断弦”,为了守节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 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 出席最后一次点名to be written off 被勾销 t0 fall 倒下 to fire one 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It S taps.熄灯号音响了 to hy down one S life 放下自己的生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最后的牺牲 to do one S bit 尽自己的本分 这些委婉语听起来很平淡,几乎无法使人联到军人那悲壮而惨烈的死。 (二)有关“疾病”的委婉语 生病也是人们忌讳说的,因而东、西方人都常常用替代形式来淡化表达。如: (1)Jane was in a bad way and asked for two days leave。简身体不好,请了两天假。 句(1)中 in a bad way替代 iu。人们还把 cancer(癌)称为 the Big C或 long illness,把 leprosy(麻风病)称为 Hansen S disease,把mad(疯了)叫做 mentaproblem,Blind(盲的)说成 sightless,称 constipation(便秘)为 irregularity。汉语中,“生病”是“身体不好”、“身体欠安”,说“癌症”为不治之症,说“精神病”为精神不正常。虽然听的人同样明白其含义但总比直接说出来显得不那么刺耳,动听一些。英语中婉称 crippled(残疾)为physically handicapped,disabled;汉语中则用“身体不便”、“有缺陷”、“手(脚)不便”、“有障碍”等字眼来代替。类似的例子英语中还有:用 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 disabled/the 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用 imperfect hearing(听觉不完美的)代替 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视力有障碍的)代替 the blind(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