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明身残志坚的9个贤宦排名榜

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明身残志坚的9个贤宦排名榜
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明身残志坚的9个贤宦排名榜

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明、身残志坚的9个贤宦排名榜

排名第一的是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

东汉宦官,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纸”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排名第二的是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唐朝宦官,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著名军政领袖--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

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排名第三的是程昉,水利专家,人民福星。

宋朝宦官,开封人,任西京左藏库副使,“藏库”即是国家府库,用于收藏珍贵财富和各种物品。程昉生在黄河边,深知黄河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灾难,于是立志治理黄河,变水害为水利。宋神宗熙宁初年,黄河再次决堤,那个年代,黄河决堤是非常可怕的,农田被毁,房屋倒塌,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程昉组织数万民工,开凿二股河道,引导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待水势减弱后,再用珠子。芦苇等编制篓筐,装填土石,堵塞决口。经历一个月的苦战,黄河决口终于被堵住了,数万逃亡百姓陆续回到家园。程昉治水期间,正值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非常欣赏程昉,让他负责全国的水利兴修事宜。程昉不负众望,先后主持开凿和治理共城河、沁河、漳河、滹沱河等,均很成功,他的治河理念和成果一直遗泽后世。

排名第四的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历史之父。

西汉宦官,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

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排名第五的是寇连材,爱国忧民、舍身死谏。

清朝宦官,服侍的是慈禧,北京昌平人。出生在农村,为人耿直,也读过几年书。少年时就结了婚,生了3个孩子。由于人口多,家庭生活越来越贫困,23岁寇连材,接连遭祸,无法维持生计,只好跑到北京去寻找出路。经一个太监的介绍,被阉后进了清朝皇宫,给慈禧太后梳头。由于他聪明能干,做事精细谨慎,颇得慈禧喜爱,待遇十分优厚。寇连材从小就有正义感,对慈禧大权独揽,卖国求荣的可耻行为很不满意,同情光绪的不幸处境,支持光绪希望维新变法、图强求富、救民于火的想法。甲午战争失败后,寇连材下决心书谏,这个奏折共有10条内容,其中包括:请太后不要揽政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幽禁光绪;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立即停止擅自动用的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去掉忠直

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之人;皇帝没有后嗣,请择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等。这些内容,字字饱蘸血泪,条条切中时弊,充满忧国忧民之情,都是当时许多人决不敢说的话。寇连材居然写进奏折,直接送给慈禧,慈禧看过奏折,将寇连材正法。

排名第六的是郑和,航海家、外交家。

明朝宦官,明朝军队进攻云南,被明军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任。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主要成就,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排名第七的是阮安,清介善谋,建筑奇才。

明朝宦官,永乐年间入宫。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内城城池的最后建设,并且负责重建了三殿(奉天、华盖、谨身)。除了负责城池营建外,阮安还参与过治理杨村河。明代200多年京城建设中,工程管理者众多,而廉洁者少。然而据《明史》

记载,阮安接受的最后一项工程是张秋河的治理工程,但他在前往张秋的途中去世,他去世的时候“囊无十金”(即行李中的银子不足十两)。对于一个主持过许多重大工程的太监来说,如此廉洁,实为少见!

排名第八的是李延年,协律都尉,音律大师。

西汉宦官,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为娼,李延年与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娼门,能歌善舞,容貌喜人。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宠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宫,称李夫人。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爱,“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李延年对后世音律作词起着深刻的影响。礼教不分家,他的音乐著述无一不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对五言诗起着一个开端的作用。

排名第九的是张承业,忠贞善谏,严于利己。

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

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唐朝灭亡后,张承业拒绝李存勖的加官进爵,仍旧担任唐朝官职。在梁晋争霸时期,他留守太原,执掌后方军政,为李存勖灭梁建国立下赫赫功勋。龙德元年(921年),李存勖不顾张承业的反对,执意称帝。张承业忧愤得病,并于次年死于晋阳。后唐建立后,追赠左武卫上将军,赐谥贞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