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课程原理》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作者:R.W.Tyler

導讀者:王秀玲

壹、泰勒生平簡介

泰勒(R.W.Tyler)在1902年4月22日,誕生於芝加哥。1904年因父親返回內布拉卡斯州(Nebraska)擔任牧師,泰勒便在內州成長並接受教育。雖然家庭經濟較差,但泰勒的學業表現優異,而且對數學與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1921年泰勒畢業於道恩學院(Doane College),其後至高中教書,擔任生物、物理、化學、數學與幾何的教師,此一教學經驗是泰勒進入教育領域的開始。為了成為一位更優秀的教師,泰勒繼續進修,1923年獲得內州林肯大學(Nebraska-Lincoln)教育碩士學位,並擔任該校科學講師。1926年泰勒赴芝加哥大學,在賈德(C.H. Judd)指導下以一年時間完成博士學位。此間並曾參與查特斯(W.W.Charters)的「聯邦師資訓練研究」方案,擔任統計研究助理的職務。此一教育科學的訓練研究經驗,深深影響泰勒日後的課程研究工作。

1927年泰勒完成博士學位之後,應聘到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擔任副教授,同時負責教育研究中心指導州立高中的考試方案,經常到當地的中小學授課,並與教師研討有關課程與測驗的問題外,又參與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的工作。1929年泰勒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服務,擔任教育系副教授與教育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由於泰勒經常與教師們討論教學問題,並且提供建議與解決途徑,因此被尊稱為「教育的家庭醫師」(Educational Family Doctor)。後來泰勒擔任該中心成就測驗部門的主管,乃發展出成就測驗以測量教學目標,此概念與理論基礎替代了當時的測驗與考試,同時採用行為術語定義教育方案的目標。這些1930年早期的研究工作,也是泰勒課程理論的萌芽階段。

1933年至1941年間,泰勒主持由「進步主義教育學會」(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發動的「八年研究」(The Eight Year Study)。這是一個龐大的綜合性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案,因應美國經濟蕭條,導致高中入學人數遽增的一次全國性三十所中學課程重整的實驗,發展出許多評鑑學習結果的新方法。泰勒同時於1938年應赫欽斯(R.M.Hutchins)之邀,前往芝加哥大學擔任系主任一職。

1940年,泰勒在課堂中介紹「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基於學生的要求,泰勒於是提供講義內容,1949年由芝加哥大學發行單行本,由於是泰勒授課時所用的講義,因此全書未附註解及參考書目。本書由於內容豐富、見解獨到,產生不少的衝擊、震撼與影響,本書因而被稱為是課程理論的里程碑。1953年泰勒轉至史坦福大學擔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1963年至1969年間,泰勒領導從事「全國性教育進展狀況之評估」(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而聲望更隆。1967年泰勒自學校退休後,繼續講演、寫作,領導全國性的教育研究與個別性的專業學院課程設計。泰勒亦曾熱心地參與美國國內的公益性服務,從事教育研究,且戮力於課程領域的國際合作,協助其他國家辦理教育,足跡遍及以色列、印尼、瑞典、迦納及中國大陸,此種致力於世界性的教育事業之貢獻,對於課程、教學與評鑑之研究影響極為深遠。

貳、《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內容摘要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除導言外,全書共分五個探討主題,分別是:

1.學校應該追求哪些教育目標?

2.如何選擇可能有助於達成這些教育目標的學習經驗?

3.如何組織學習經驗以使教學更具成效?

4.如何評鑑學習經驗的成效?

5.學校教育人員如何從事課程編製工作?

在「導言」,中泰勒即指出,本書旨在闡明一種「視導、分析、以及詮釋一個教育機構所提供的課程及教學方案」的基本原理。它既不是教科書,也不是課程設計的手冊,而只是把教學方案當作教育上的一種活用的工具。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去考查其他的基本原理,並進一步發展出他們自己對於有效課程所含括的各種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見解。至於本書所提及的基本原理,是從「發展任何一種教學原理與計畫所必須回答的四個根本問題」開始。這四個根本問題便是:

(一)學校應該追求哪些教育目標?

(二)我們要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達成這些目標?

(三)這些教育經驗如何才能有效地組織起來?

(四)如何才能確定這些教育目標正在實現中?

以上這些問題,會因為教育階段及學校性質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本書並不嘗試回答這些問題,而是對於可回答這些問題的一些程序加以說明,進而探討課程與教學上的問題。

一、學校應該追求哪些教育目標

我們如果要系統地研究某一教育方案,我們必須確切明瞭其所追求的教育目標。所謂的教育目標,乃是據以選擇教材、列舉內容、發展教學流程以及準備測驗與考試的標準。學校在計畫任何課程方案時,對於每一種來源皆應予以適當的考慮。

(一)以研究學習者作為教育目標的來源

教育是改變人類行為模式的一種歷程。此處所指的行為,除了包括外在行動外,亦兼指內在的思考與情感。教育目標便是代表教育機構想在學生身上引起的種種行為變化。而學生的「需要」與「興趣」正是教育目標的主要來源之一,教師可以運用「觀察法」、「晤談法」、「問卷調查法」、「測驗法」及「學校各項紀錄」等方法以研究學習者的需要與興趣。

(二)以研究當代社會生活作為目標的來源

隨著科學的發展與進步,知識大量增加,使得學校方面發覺,再也不可能把教學者認為重要的所有事物都置放在學校課程之中。因此從研究「當代社會生活」尋找教育目標便深具意義。分析當代社會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之一便是將生活分成:(1)健康生活(2)家庭生活(3)休閒生活(4)職業生活(5)宗教生活(6)消費(經濟)生活(7)公民生活,以此作為確認教育目標的憑依。

(三)學科專家對教目標的建議

這是一般學校和大學最常用的目標來源,如十人委員會的報告對美國中等教育,至少有二十五年的影響。學校和大學的教科書通常是由學科專家撰寫,而其內容大致反映學科專家的觀點。很多人批評學科專家所訂定的教育目標太瑣碎、太專門,不適合於大多數的學生。但是進步主義教育學會的中等學校課程委員會,為避免這樣的限制,便開始研究學科如何幫助那些不想成為該學科專家的年輕學生,於是列出學科領域的主要概念,並指出可做為一般教育目標的途徑。課程設

計者有必要詳細閱讀報告內容,從中推論所蘊含的目標。泰勒建議可行的方法是,參考研究報告內容,寫下委員認為的學科功能及相關貢獻;並列出一些由報告的陳述中推論而來的教育目標,這樣可以協助工作者從不同學科專家建議中獲得目標的概念。

以上所述乃是教育目標的三種不同來源---學習者與當代社會生活的研究,以及學科專家的建議。目標的獲得正如同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一般,是需要時間的,無法一蹴可幾。因此,我們所選擇的目標數量,應該是以我們擁有的時間內,能夠實際達成的為限,並且要能確保我們所選的,的確是重要的目標。為了選擇一些少數具有高度重要性及一致性的目標,我們必須對於已經蒐集到的不同類型目標做一番選擇的功夫,將不重要及相互矛盾的目標去除,下列的「哲學」及「學習心理學」正是二道重要的過濾網。

(四)運用哲學選擇目標

學校所揭櫫的教育哲學與社會哲學是選擇教育目標的第一道過濾網,我們可以依據學校辦學的宗旨或其所蘊含的價值,從一系列的目標中,找出與價值系統具有高度符合性的目標。泰勒認為一套有效標準或過濾網的哲學,必須清晰地陳述並指出教育目標的主要蘊義。清晰地陳述將可用來檢查每個建議的目標,而且可以注意到目標與哲學立場的關係是否一致,如果與學校哲學立場一致的,就可以列為暫訂的目標。

(五)運用學習心理學選擇目標

「學習心理學」是選擇教育目標的第二道過濾網。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可使我們判別,對某一特定的年齡階段而言,哪些目標是可以達成的,又哪些目標則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或者幾乎無達成的可能。每一種學習心理學不僅包括各種具體的、確切的新發現,同時也包含了一種統一而完整的學習理論。此一學習理論勾劃出學習歷程的特質,例如學習如何產生?在何種條件下產生?以及由何種心理機制加以運作等等。泰勒建議課程設計者運用學習心理學選擇目標時,最好將理論上較完整的學習心理學要點寫下來,作為檢查目標的基礎,然後就每一重點指出它對教育目標具有何種啟示,篩選目標是否合乎年齡階段、是否太過於一般化或特殊化、是否與學習心理學衝突,如此即可作為檢視議定目標的過濾網。

(六)以有助於選擇學習經驗與引導教學的形式敘寫目標

重要的目標選擇出來以後,我們最好是以最有益於選擇學習經驗及引導教學的方式去敘寫目標。敘寫目標的方式,是以「指出欲使其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

行為,以及該行為所將運作的生活內容或領域」的形式予以表達。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目標的敘寫,皆應包括目標的「行為」以及「內容」兩方面。例如:「能清楚而有條理地寫出社會學科計畫的報告」。此一目標,不但指出有待發展的行為━即寫出清楚而有條理的報告,並且也指出了報告所擬處理的生活領域━社會學科。泰勒也主張運用雙向分析表以便更簡明地表達目標的分析和敘寫。在雙向分析表中,同時指出行為及內容層面,可提供令人滿意的目標構造及明晰的規格標準,從而指出究竟教育任務為何。若能儘可能明確地界定預期的教育結果,那麼課程設計者便等於擁有了一套最有用的效標,可供其選擇內容、建議學習活動以及決定採用的教學方法。

二、如何選擇可能有助於達成這些教育目標的學習經驗

透過教育經驗,學習才能產生,教育目標才能達成,因此「如何決定所要提供的特定教育經驗」,是計畫一種教育方案以達成某些目標時,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何謂「學習經驗」

「學習經驗」一詞,並不同於一個科目所處理的「內容」,也不同於教師所做的種種活動。「學習經驗」一詞,係指學習者與他所能反應的環境的外在條件之間的交互作用。學習是經由學生的自動行為而發生,他究竟能學到多少,是看他本身做了多少,而不只是老師教了多少。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即使外在條件似乎相同,但是同班的每一個學生卻可能經歷不同的經驗。這一點正賦予老師相當的責任,老師應能安排多種情況,期能從學生中引起所期望的反應。或者老師應斟酌調整各種經驗,以便為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提供對他本身而言,可能具有重要意義的經驗。

(二)選擇學習經驗的一般原則

1.「為了達成某一目標,學生必須獲得經驗,以便有機會去演練該目標所含示的行為。」完整的目標不但包括了「行為」,也包含了該行為所涉及的「內容」,所以學習經驗的養成,應該讓學生有機會去處理該目標所含示的內容。例如:如果目標包含了「解決健康問題的能力」,則老師所安排的學習經驗不但必須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必須特地提供處理健康問題的機會。這是有助於為各種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的一個基本原則。

2.「所提供的學習經驗,必須使學生由於實踐該目標所含示的行為而獲得滿足感。」再以上述的「提供學習經驗,以發展解決健康問題的能力」為例,老師所提供的學習經驗不但必須為學生提供解決健康問題的機會,同時還應使學生會因

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而獲得滿足感。如果該經驗使學生感到不滿足,甚或討厭,那麼所期望的學習便不太可能產生,甚至學生可能發展出與預期目標相反的或不一致行為。

3.「經驗中所期望的反應,對學生而言應該是他們能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學習經驗應該與學生現有的成就、性向及其他條件相當。如果學習經驗所涉及的行為是學生還不能做的,那麼此一經驗的提供便失去了它原來的目的。

4.「有許多特殊經驗可用來達成同樣的教育目標。」只要教育經驗符合有效學習的各項標準,它們便有助於達成所希望的目標。這也就是說,教師在計畫某種特定工作時,事實上是擁有相當大的創造之可能性。我們實在不必為了確保達成所期望的目標,便在課程中提供一套有限的或特定的學習經驗,限制學生學習的視野。

5.「相同的學習經驗可能會產生數種不同的學習結果。」就積極面來說,它節省了學習時間,因為一套設計良好的學習經驗是由可以同時達成數種目標的經驗所組成。就消極面而言,它意指教師需留意原為其他目標所設計的某一學習經驗所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例如:教師為了發展學生詮釋莎士比亞戲劇的技術所做的努力,可能會因不得要領,而使學生同時也衍生出對莎士比亞的強烈反感。

(三)敘明有助於達成各種目標的學習經驗之特徵

泰勒舉出四種學習經驗及其特徵:

1.發展學生思考技巧的學習經驗:泰勒認為思考類型包括歸納思考、演繹思考、邏輯思考,另一種思考能力是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發生的問題,讓學生由不同的事實、觀念與資料中推理以解決問題。

2.有助於獲取資訊的學習經驗:此種類型包括發展對特殊事物的瞭解,獲得各種不同事物的知識、原理、原則、理論與支持通則的實驗、證據、觀念與事實,其重要性在於獲得資訊,將有助於問題解決或指導學生學習。

3.有助於發展社會態度的學習經驗:態度對個人的外顯行為、價值與滿意事物有重要的影響。泰勒認為可以經由環境同化、情緒感染、創傷經驗、認知歷程等途徑培養態度。而發展社會態度則有改善整體環境、培養良好情緒、以理入情等三項通則。

4.有助於發展興趣的學習經驗:發展興趣的學習經驗之基本條件是,首先要滿足

基本需求,其次應安排連結其他令人滿意的經驗,再採取新的途徑或利用完全不同的資料,把學習經驗置放於全新的情境中,使活動變得有趣。

三、如何組織學習經驗俾使教育更有成效

(一)何謂「組織」

為了使教育經驗產生累積的效果,我們必須將教育經驗善加組織,才能使各種經驗彼此之間相互增強。「組織」不但影響教學效率,而且也深深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經驗的組織可以從「時間」的觀點(縱向的關係),以及「一個領域與其他另一領域」的觀點(橫向的關係),來探討學習經驗彼此之間的關係。這兩方面的關係對於教育經驗的累積效果均有重大的影響力。

(二)有效組織的效標

在設計一些有效組織的學習經驗時,必須符合三個主要效標,分別是:「繼續性」、「程序性」與「統整性」。所謂「繼續性」,指的是對於課程中所包含的主要因素予以「直線式」的重複敘述。「程序性」與「繼續性」有關,但又超乎「繼續性」。「程序性」所強調的乃是「每一繼起的經驗,因為建立在前一經驗之上,但卻應對同一素材作更廣泛、更深一層的處理」。「統整性」是指課程經驗的「橫」的聯繫。學習經驗的組織務必要做到能協助學生逐漸獲得統整的觀點,並能將其行為與所學的重點加以協和或連貫。

(三)組織的要素

在為一種課程擬訂一個組織計畫時,我們必須找出可以做為組織的經緯要素。而在設計任何一個領域的課程時,也要先找出與諸領域或整個課程具有關連性和重要性的要素。這些要素(概念、價值、技能)一旦選出之後,就將其做為提供「繼續性」、「程序性」和「統整性」的基礎。換言之,這些要素需加以妥善計畫,俾在教學方案的整個歷程和範疇中付諸實踐。

(四)組織的原則

泰勒認為應該運用組織原則加以設計,使課程要素產生加深加廣的效果,這些原則包括:(1)由近及遠;(2)概念連結;(3)論理組織;(4)心理組織;(5)年代組織;(6)由易到難;(7)關聯順序;(8)由整體到部分;(9)由具體到抽象;(10)由具體的「部分」到更大的「整體」,最後逐漸建立統一的「世界觀」。設計課程時,應對所有組織原則加以檢視,再做出暫時性的決定,最後以繼續性、

程序性、統整性的規準加以考驗。

(五)組織的結構

「結構要素」可分成幾個層次,最高層次的課程結構可由下列的任何一種所組成:(1)分科課程(2)廣域課程(3)核心課程(4)經驗課程。在中間層次的課程結構有:(1)把分科課程分成許多系列的科目,全部則視為一整體。如社會科(一)、如社會科(二)、社會科(三)等;(2)以一學期或一學年為單元的科目,非連續性長期系列的一部份,其本身是獨立完整的。例如:十年級開「古戰史」,,十一年級開「歐洲近代史」,十二年級開「美國史」,此三科均被當作一個獨立完整的領域,與歷史課之間沒有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在最低的組織層次,則有如下幾種可能結構:(1)最受廣泛採用的結構是「課」(the lesson),每一教學日皆可當作一個獨立的單元加以處理;(2)第二種常用的結構是「主題」(the topic),它可以延續數日或數週;(3)第三種組織結構是「單元」(the unit),它通常包括延續數週的經驗,而每一單元是以「問題」或「學生的主要目標」為中心而加以組織。

(六)設計一個組織單元的歷程

泰勒認為發展有組織的課程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決定組織的一般架構,亦即先決定採用哪一種組織型態,分科課程?廣域課程?或核心課程?(2)決定我們決意採用的那種組織型態所將使用的一般性組織原則。(3)決定所要採用的低層次單元的種類,亦即是要採「日課」(daily lesson),「連貫性主題」(sequential topics)或教學單元(teaching units)的方式。(4)要發展一些富有彈性的「資源單元」(source units),以供每位教師教導某一個團體時參考之用。(5)師生共同設計每班所要進行的一些特殊活動。

一個典型的「資源單元」,其內容包括:(1)敘述學習經驗所要達成的主要目標;(2)描述用以達成這些目標的各種經驗;(3)詳盡地列出總結性經驗,以便協助學生在單元結束時,能統合及組織他從該單元所學的一切經驗;(4)列出有助於發展該單元的資源材料,包括教科書和其他參考書、幻燈片、圖片、錄音帶等;(5)指出做為此一特定課程之組織要項的主要因素之預期發展階段。

四、如何評鑑學習經驗的效果

(一)評鑑的必要性

評鑑是為「探究我們所發展與組織的學習經驗,究竟產生了多少預期效果」

的一種歷程。透過評鑑可以協助我們檢視組織與發展教學方案所依據的基本假設之效度,也可以檢核用來推動教學方案的師資及其他條件的有效性,得知各種計畫的優、缺點。

(二)關於評鑑的基本概念

泰勒提出評鑑的四項基本概念:

1.評鑑是測定行為實際改變的一種歷程。

2.評鑑至少應包括兩次:前測與後測。前後比較才能得知是否進步。教學前的測驗可以得知學生的起點行為;教學後的測驗則可以瞭解學生接受課程與教學方案後所改變的結果。而為了評估學習的永久性,有必要在教學完成後的某一段時間,再做一次追蹤評鑑。

3.評鑑的方式有紙筆測驗、行為觀察、晤談訪問、問卷調查法、蒐集學生的實際作品及其他記錄。泰勒也主張任何有關行為改變的有效證據,都可以當作一種實際可行的評鑑方式。

4.以抽樣的方式進行評鑑,抽樣不但可以評估個人的行為,同時也可以評估學生團體所採用的課程經驗之有效性。只要評定學生在某種情境下的反應,便可能推斷其典型的相關反應。就評定團體的課程經驗效能而言,通常沒有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反應結果,只要適當的抽取樣本,就可在極小的錯誤範圍內,表示所有學生的評定結果。

(三)評鑑的程序

1.認明並界定課程目標。

2.找出學生得以獲取機會,以表現教育目標所含示之行為的一些情境。

3.檢查現成的評鑑工具是否合用,不可貿然利用現成的評鑑工具。

4.選擇或編製評鑑工具,以便正確測量目標。

5.實際試用能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行為的情境,俾將評鑑工具發展成令人滿意的形

式。

6.記錄學生在情境中的行為,除了紙筆測驗外,還可運用觀察、錄音錄影、檢核表等方法。

7.決定評定行為記錄的用語或單位,並指出涵蓋不同範圍的廣度,與不同層次的深度。每一目標的評鑑結果,可有許多分數或評語,適切地解釋目標達成的程度。

8.決定評定等第或總結摘要方法的「客觀性」、「信度」及「效度」。

(四)評鑑結果的使用

泰勒認為評鑑的結果可以使用於下列六種情境中:

課程設計乃是一種繼續的歷程,而境中情境下的反應,便可能推斷其點行1.分析評鑑結果。

2.比較評鑑結果。

3.檢視資料,建立可能的假設。

4.考驗假設是否具有一致性。

5.利用假設所薀含的方向修訂課程。

6.促進課程循環歷程的運作與進步。

總之,課程設計乃是一種繼續的歷程,當教學資料和程序已發展之後,便應加以適用,繼而評估其結果,從而發現其缺陷,最後則指出改進的意見。換句話說,課程設計包含了重新計畫、重新發展和重新評鑑。只有在這種繼續的循環運作中,課程和教學方案才有可能不斷地改進。

(五)評鑑程序的其他價值與功用

除了上述六種使用途徑之外,評鑑程序尚有五種價值:

1.發現課程方案的優、缺點。

2.澄清教育目標。

3.統整課程、教學與學習。

4.提供輔導學生的相關資料。

5.向家長或社會大眾提供有關學校的辦學成就。

五、學校教育人員如何從事課程編製工作

本書主要從學生的立場討論教學方案設計的問題,另一方面,這個基本原理也可以運用於學校的課程重建。

(一)全校性的課程重建

如果要進行全校性的課程重建工作,必須獲得全校教師的普遍參與。事實上,教學方案是依據學生的學習經驗而運作的,因此教師應清楚瞭解課程目標以及用以達成這些目標的種種學習經驗,並能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使他們確實獲得這些經驗,如此才能確認此一教學方案是實現學校目標的一種有效工具。

就小型學校而言,首先全體教師可組成一個委員會以從事有關學習者、校外社會生活的研究,及檢視學科專家的建議,並組成委員會以形成學校的教育哲學與學習心理學以選擇學校的教育目標。其次是研討組織架構,全體教師運用團體歷程,慎思研討所使用的組織架構。再次是計畫學習經驗,特定科目的學習經驗由該科教師組成設計小組,其他教師則提供參考意見。最後是成立全校性的審查委員會,進行計畫細節的審查並由全校性的委員會加以評鑑。

就大型學校來說,首先是組成數個特別委員會,有些負責學習者的研究,有些研究當代社會生活,另外一些則檢視學科專家的建議。也可以組成起草委員會草擬學校教育哲學與學習心理學,而這些草稿必須經過全體教師的分組討論及修正。其次是選擇目標與慎思研討所要採用的組織架構,此可由一個或多個委員會進行,並經全體教師的審查。最後是計畫學習經驗,設計小組由該科目所有教師組成,並包括不同年級同科目與教相關學科的教師。此外,還要另行設立特定的審查委員會,以負責教學計畫細節的協調事宜。

(二)局部性的課程修訂

課程編製可以從單科(如數學)著手,也可從單一年級(如九年級)或個別教師

所開的科目著手。也可以運用上述全校性的程序與原理進行局部性的課程修訂。然而,局部性的課程修訂,也必須與其他不擬修訂的教學方案領域的教師共同規劃,以取得其間密切的關係。

參、經典重要性及影響

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第一本將課程發展予以系統化的課程專書,書中精要地討論課程發展的四個基本問題,廣受學界關注與教育界的重視。本書亦有人將其稱為課程發展典範的「小聖經」,也是國內外許多課程學界教授們公認的課程經典之一。在此之後所出版的課程專著,也大多採用或參考泰勒的基本架構,由於泰勒的努力,奠定了課程研究的基石。茲將本書的重要性及影響歸納綜述如後。

一、強調課程目標,重視課程目標的明確性與可觀察性,促進教育績效的達成

本書共有128頁,討論課程目標即占了62頁,泰勒將課程視為一系列目標的組合,而目標的擬訂必須具體、明確且清楚。因為課程目標可以判斷整個課程方案達成目標的程度,以作為課程修訂的參考依據。此一概念運用在教學上,則為教師應該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學科目加以明確規劃,列出可以測量的具體目標;學生則需在學習階段一開始即接受學前測驗,以確定其起點行為及先備知識後,教師再規劃課程學習的先後順序以實施教學,並隨時記錄教學的進度及學生的學習情形。

此外,泰勒也提出「行為類型」及「內容層面」雙向分析表以指出內容與行為的關係,來協助課程設計人員敘寫具體的課程目標,以進一步引導課程發展、選擇經驗、教材與教學程序。這些課程觀點,便於教育績效的管理與行政運作的控制,強調教育投資必須產生相應的教育效果,否則便是浪費和損失,因此能受到政府機關的青睞。為達成預定的教育政策與教育理想,學校教育便應有明確的目標做為引導,才能精確預測及控制各種課程現象,而這樣的思考與作為,合乎系統化教育計畫的特色,至今仍受重視。

二、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指引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實際,易於瞭解及應用

泰勒非常強調課程目標的指導功能,目標是選擇、組織、評鑑學習經驗的重要規準。在課程設計的模式上,目標模式要求課程設計者由目標出發來設計課程,在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目標是指導者,而泰勒模式正是「目標模式」的典型代表。泰勒主張課程設計者首先要根據學習者的需要、當前社會生活、學科內容、學校教育及社會哲學、學習心理學等等來源擬訂目標;其次,依照目標決定學習經驗;

再次,將所選的學習經驗組織整合,俾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最後,發展評鑑工具進行評鑑,以瞭解預定目標的達成程度。

上述泰勒的目標模式指出課程目標的三大來源(學生、社會、學科)與兩道過濾網(教育哲學、學習心理學),包含了許多傳統觀點與不同的理論假設,也迎合了不同學派的論點。雖然目標模式也受到一些批評,且有過程模式與之抗衡,但仍不足以對目標模式的優勢(合科學、合邏輯、合教育、經濟、政治的要求)構成威脅。

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明確課程目標的建立,當能有助於教師選擇學習經驗、安排適當的學習程序,以利於教學活動的進行,也為課程評鑑提供一個合理的基礎。因此,泰勒的目標模式可說是除了融合當時各種教育學派和思想外,其所建立的模式單純且易於瞭解與實施,且涵蓋課程設計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廣被利用,歷久不衰。

三、提出具體的課程評鑑程序,建立評鑑系統的合理歷程

泰勒早期主持的「八年研究」課程與教學方案中,所設計發展出來的第一套系統的課程評鑑方法,稱之為「泰勒評鑑模式」,奠定了後來學者繼續努力的基礎。泰勒指出課程評鑑的要點,乃在於確定課程目標透過教學方案實施之後的達成程度。同時也提出評鑑的目的、步驟、評鑑的運用與價值,並鼓勵利用多元的評鑑工具與方法。

泰勒將評鑑的焦點從學生的測驗與考試,轉移到教學與課程方案的達成程度,擴大了課程評鑑的對象及範圍。泰勒的觀點深受美國教育界的肯定,例如:哈蒙德(R.L.Hammond)、梅費瑟(N.S.Metfessel)、麥克爾(W.B.Michael)、普羅佛斯(M.M.Provus)等評鑑專家都保留了泰勒評鑑模式的基本精神,且著名的評鑑學者柯隆巴(L.Cronbach)也深受泰勒影響。甚至布魯姆(B.S.Bloom)不只認同泰勒的四個課程基本問題,而且運用相同的過程擬定教育目標。此外,其精熟學習的觀念及形成性評鑑的理念亦源自泰勒的啟發(蔡清田,2005)。由此足見泰勒在課程評鑑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及貢獻。

肆、參考文獻

黃炳煌譯(1981)。R.W.Tyler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台北市:桂冠。

蔡清田(1992)。泰勒課程理論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蔡清田(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台北縣:冠學文化。頁25-57。

Tyler,R.W.(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模式

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模式 现代教学评价主要起源于美国。目前西方有关教学评价的理论模式有几十种。针对我国教学及教学评价的实际,影响较大的有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CIPP模式等。 一、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 该模式以全面发展人的才能为其主要目标,主张教学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实质,以便了解学生正在学什么,还没有学到什么,对知识的遗忘程度等,从而改进教学过程。 该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它把目标、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循环图。预定的目标决定了教育过程,同时也决定了评价就是找出实际活动中偏离的程度,从而通过信息反馈,促进实际工作尽可能达到目标。 原则:1)确定教育目标;2)选定教育目标并用有关术语表示;3)找出这些行为表现的条件和背景;4)确定满足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诸方面的测量方法;5)运用这些方法检查行为变化;6)根据结果对活动、方案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7)修改方案,重复循环过程。 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 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对于确定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评价功能,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有时会有一些目标不可以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将人类学习分为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三个领域,并根据分类学思想,把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等级分级。如认知领域包括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情感学习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和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具体部分参见“教学设计”部分) 三、CIPP模式 CIPP即Context(背景)评价,Input(投入)评价,Process(过程)评价,Product(结果)评价。具体说来,组成CIPP模式的四种决策类型及其相应的评价是: 1)预期结果的决策。为这类决策提供信息的是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教学目标本身作出价值判断,可以发现教育教学计划的目标同实际影响之间的差异。 2)预期方法的决策。为这类决策提供信息的是投入评价。它对教育教学方案、计划可行性作出评价。3)实际方法的决策。为这类决策提供信息的是过程评价。它提供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 4)实际结果的评价。为这类决策提供信息的是结果评价。主要对目标达到程度进行评价。

泰勒公式的证明及应用

摘要:泰勒公式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集中体现了微积分“逼近法”的精髓,在微积分学及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泰勒公式的证明方法进行介绍,归纳整理其在求极限与导数、判定级数与广义积分的敛散性、不等式的证明、定积分的证明等方面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泰勒公式的认识。 关键词:泰勒公式,佩亚诺余项,拉格朗日余项,验证,应用

绪论 随着近代微积分的发展,许多数学家都致力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泰勒,麦克劳林、费马等人作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泰勒公式是18世纪早期英国牛顿学派最优秀代表人物之一的英国数学家泰勒,在微积分学中将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而定义出来的。泰勒将函数展开成级数从而得到泰勒公式,对于一般函数f ,设它在点0x 存在直到 n 阶的导数,由这些导数构成一个n 次多项式 () 2 0000000()()() ()()()()(),1! 2! ! n n n f x f x f x T x f x x x x x x x n '''=+ -+ -++ - 称为函数f 在点0x 处的泰勒多项式,若函数f 在点0x 存在直至n 阶导数,则有 0()()(()),n n f x T x x x ο=+- 即() 2 00000000()() ()()()()()()(()).2! !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n ο'''=+-+ -++ -+- 称为泰勒公式. 众所周知,泰勒公式是数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研究函数极限和估计误差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集中体现了微积分“逼近法”的精髓,在近似计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利用它可以将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且有很高的精确度,在微积分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应用于求极限、判断函数极值、求高阶导数在某些点的数值、判断广义积分收敛性、近似计算、不等式证明等方面。

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

课程编制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的比较 目标模式基本思想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形式训练说”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以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为开发的基础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其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她的工具主义知识观。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特别是行为目标的确立成为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2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回答这 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 惠勒对泰勒的目标模式加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造为圆环形的目标模式,即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内容—组织、统合学习经验与内容—评价—调整目标、确定新一轮目标。 过程模式基本思想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斯坦豪斯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强调培养儿童智慧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针对目标模式在课程编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的,是建立在目标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斯坦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儿童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儿童进行思考的对象,它不应成为必须达成的目标而去限制儿童,相反,应通过教育过程去促使儿童思考知识,从而解放儿童。他还认为改进实践的过程应依靠教师发现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得以实现,而不是通过教师去执行远离实践的专家所设计的方案二实现的。他倡导一种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的,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以及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知识应重在理解,而不在于记忆。斯坦豪斯认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增进人的自由及创造力,而教育的重要机制在于引导人们探索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原理即方法的分析,从具有内在价值的只是结构中选择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作为课程内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教师是诊断者而不是评分者。 优缺点比较: 目标模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设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编制课程,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泰勒定理及其在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因为泰勒公式的形式简单易懂,由此,适用在很多学科。在计算机与物理等各个方面均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也在数值分析、常微分方程、最优化理论这些数学分支中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泰勒公式的用处很多,所以,更要弄清楚泰勒公式的概念和数学原理。这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东西,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对泰勒定理在数值分析中的应用做研究,从利用泰勒公式近似计算函数值、利用泰勒公式近似计算导数值、泰勒公式在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泰勒公式在数值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泰勒公式在数值分析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深入探讨泰勒公式的应用,对于我们解决一些复杂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在解题中注意分析并注重归纳总结,就能很好地运用泰勒公式.正确的应用泰勒公式使我们的证明和计算题变得简明快捷。 关键词:泰勒公式;数值分析;应用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Taylor formula is very simple, so, can be applied to many subjects. In various physical and computer etc, have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addition, also in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analysis,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a lot of, Taylor formula. So, to clarify concepts and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Taylor formula. This is the very basis of mathematic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things, the students will play a very good role.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mainly to do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ylor theorem in numerical analysis, calculating the function value, using the Taylor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aylor formula,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application, from using Taylor's formula approximation, the Taylor formula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numerical study. Taylor formula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n-depth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aylor formula, for us to solve some complex problems play a multiplier effect. As long as the attention and focus on solving problems of the summary, will be able to use Taylor formula. Using Taylor formula to correct the proof and calculation problems we became fast and simple. Key words: Taylor formula; numer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CIPP课程评价模式

CIPP课程评价模式 摘要: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在很长时间内,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最近,为了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斯塔佛尔比姆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应用性(transportability)评价4个阶段,由此构成了7个环节的评价模式。按照此模式评价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则我们尚有必要强化对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管理、可持续性、可应用性等的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评价方案评价CIPP评价模式新课程改革 一、课程评价含义辨析 就整个社会科学而言,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方案评价(program evaluation)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者结果等,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方案,常常又称计划、系统、工程、制度、项目、活动等,可以包括任何有组织的、非常规的活动,如社会领域的计划生育制度,一般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计划,特定课程领域的新基础课程改革、某课外阅读计划、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作为方案评价的一种类型,课程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课程的过程和产物,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课程的过程和产物又包括哪些成分呢?广义的课程产物,

主要有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这些产物,其载体为课程改革总纲、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各科目的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等。就运作过程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所以,一项全面系统的课程评价,就会涉及上述各类成分,这就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这样看来,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对象十分广泛复杂。课程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些评价,如课程资源和教材的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施教评价等等,可以视为课程评价的子系统。另一方面,它们并不是只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它们也是独立的,与课程评价并列并存。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人员也会监控自己的评价行为,对课程评价进行再评价,也就是元评价。为了保证课程评价的质量,元评价日益成为课程评价的对象之一了。 二、CIPP评价模式之理论进展 在方案评价的各种模式中,CIPP模式的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CIPP是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成果(product)这四种评价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该模式由斯塔佛尔比姆(Stufflebeam)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1]。当时为了对美国政府资助的课程改革计划实施评价,他们先是采用了泰勒的目标模式,结果遇到了困难: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评价者很难对课程目标作出一致的描述,而且目标模式只在课程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09级杨立 指导教师吴春 摘要:泰勒公式以一种逼近的思想成为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在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利用泰勒公式证明微分中值定理,求函数的极限,进行近似计算,求函数的高阶导数和偏导数等方面的应用,恰当的运用泰勒公式能够给我们的解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泰勒公式;微分中值定理;极限;高阶导数;偏导数 Abstract:Taylor formula is an important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analysis in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thought,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ylor formula in proving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 the limit of function,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order derivative for function and partial derivative, and using Taylor formula appropriate can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problem. Keywords:Taylor formula;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limit; higher derivative; partial derivative 引言 泰勒公式最早是以泰勒级数的形式出现在泰勒1715年出版的著作《增量及其逆》中,但在该书中却没有给出具体的证明,直到19世纪由柯西给出了现在的形式及其严格的证明。泰勒公式是一种逼近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逼近法的精髓,可以将有理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和初等超越函数等复杂函数用简单的多项式函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CIPPdoc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的七个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或课程目标 首先我们要确定教育或课程推进过程最后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目标系统,这个目标系统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中要有步骤地体现出来。课程的具体目标应当是在总体目标指导下提出来的能够使我们教学进行实际操作的目标。 (2)以具体行为和具体内容的方式阐述每一个目标 在教学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想使每一个具体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就要提出我们所认可的行为目标(behavior objectives)。有了行为目标,我们才能在教学中进行具体操作,才能在评价过程中依据这些目标实施具体的评价活动。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景 目标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够体现出它的具体内容、目标指向和目标特点,所以我们要确定目标使用的情景,如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某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人参加,等等。 (4)确定情景呈现的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和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明确目标情景用什么方式呈现。(5)确定获取信息的记录方式 如何收集、提取和分析信息,以及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目标,这些在我们的评价设计中要有实质性的设定 (6)确定如何赋分 我们要确定评价所使用的计分方法(scoring)、计分单位和计分形式,还要确定在赋分过程中的权重问题。 (7)确定获取样本的手段 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提取样本和证据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获取样本需要一定的手段,这些手段可以是实施的措施,可以是收集信息的工具。价值: 第一,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标志着课程评价科学化的开端。在这一评价模式问世之前, 教育评价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科学领域。那时, 人们往往用测试取代课程评价乃至整个教育评价。人们进行测试的目的在于鉴别学生的某些特征与能力,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学生, 总是从学生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则把评价与测试严格区别开来。这种独到见解深刻反映了课程评价的实质, 开创了课程评价的新纪元。 第二,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强调预定的具体目标。人的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 目的是人们行动的方向、依据与力量。行为的目的性是人的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基于这一观点, 泰勒把预定的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因此, 泰勒倡导的课程评价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毫无疑问, 这有可取之处。 第三,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具有一套逻辑严密的评价程序。这一评价模式从确定目标到结果的分析利用, 结构紧凑,逻辑严密。预定的目标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方向, 提供了课程评价的标准, 通过恰当的评价情境, 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 便可获取所需的行为变化的证据。通过对行为证据的分析处理, 便可找出实际工作与教育目标的吻合度, 促使实际工作尽可能地逼近目标。这套严密的评价程序为评价工作者提供了可遵循的路线。 第四,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重视综合性评价。这一评价模式反对过去只注意分数、计算均分的简单做法, 主张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与方法, 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实际进步进行综合性评价, 即不仅评价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而且评价学生的智能、身体健康状况及思想道德水平。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熊熊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 促进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不断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意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6)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在传统的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但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整个社会,在对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仍然带有根深蒂固的甄别观,可以说,甄别观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观念,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文化。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一个在去世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把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读完了,准确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影响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思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社会的大分工、分层使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认为如果她们迅速工作将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于是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现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应运而生,泰勒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由于没有管理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巨大浪费的目的,通过大量的贴近实际的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课程观

泰勒课程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其人其事】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生),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2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大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大学。 ?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瓦布、比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待人诚恳,深得人们仰慕。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己服务的社会”。——泰勒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泰勒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课程论之父”。 【背景介绍】 1、社会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剧增,劳动力市场上难有中学生的一席之地。据统计,1930年,成年人中有25%失业,而青少年几乎100%无法找到工作。这样,大批青少年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又回到学校注册。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人读高中,而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入高中。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大学。而在事实上,当时美国几乎所有高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深造。 2、理论背景 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和查特斯《课程编制》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接受了系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并创造性地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课程理论,具有心理学基础。 3、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 300所大学和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泰勒公式的验证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关键词:泰勒公式的验证数学开题报告范文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目的:泰勒公式集中体现了微积分、逼近法的精髓,在微积分学及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泰勒公式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现对泰勒公式的证明方法进行介绍,并归纳整理了其在求极限与导数、判定级数与广义积分的敛散性、不等式的证明、定积分的证明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意义:在初等函数中,多项式是最简单的函数,因为多项式函数的的运算只有加、减、乘三种运算。如果能将有理分式函数,特别是无理函数和初等超越函数以一种“逼近”的思想,用多项式函数近似代替,而误差又能满足要求,显然,这对函数性态的研究和函数值的近似计算都有重要意义。对泰勒公式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 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数学计算中泰勒公式有广泛的应用,需要选取点将原式进行泰勒展开,如何选取使得泰勒展开后,计算的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并且使计算尽量简单、明了。泰勒公式是一元微积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近似计算、极限计算、函数性质的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对于泰勒公式在高等代数中的应用,还在研究中。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对泰勒公式的证明方法进行介绍,并归纳整理了其在求极限与导数、判定级数与广义积分的敛散性、不等式的证明、定积分的证明等方面的应用。 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介绍泰勒公式及其证明方法 二、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证明不等式、判断级数的敛散性、证明根的唯一存在性、判断函数的极值、求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进行近似计算、求高阶导数在某些点的数值、求行列式的值。 三、结论。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1.对泰勒公式的证明方法进行归纳; 2.灵活运用公式来解决极限、级数敛散性等问题; 3.研究实际数学问题中有关泰勒公式应用题目,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实行进度: 研究时间为第8学期,研究周期为9周。 1.前期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学习理论。 2.研究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4月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高频考点——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一、CSE评价模式 由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课程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为: 1.需要评定; 2.方案计划; 3.形成性评价; 4.总结性评价。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把问题而不是目标和假设作为评价的先行者。在此基础上,评价者再进行系统的观察、调查、访问、测验,或其他任何有助于理解并解决有关问题的评价活动。 这种评价的优点在于,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注重满足他们的需要;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全过程。它较好地适应了多元社会的现实和具有不同观点的评价听取人的需要,其结果也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应变性。因此,CSE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该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更多特岗备考资料点击登录河南特岗教师招聘网。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他认为,课程评价既要描述,也需要批判。不论描述还是批判,其材料都是建立在三个来源上:1.前提条件,即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前业已存在的可能与结果有关的条件;2.相互作用,即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过程因素;3.结果,即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评价除了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该评价模式对目标评价模式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而且还重点分析产生特定结果的各种条件和所运用的方法,可以对课程的全貌进行评价。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但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则,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容易带有主观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应用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

泰勒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专题1 泰勒的课程论教育 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展开的: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的研究,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他对于每个问题分别从教育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问题所在,然后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 1.目标的三个来源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教育目标表征着教育机构试图在学生身上所引起变化,因此,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自然是确认这种变化的前提。泰勒认为,对学习者的研究是经由两个步骤实现的:一是了解学生的现状;二是把学生的现状与可接受的常模作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这种差距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也即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之所以成为教育目标的来源,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的。工业革命之后适应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教育目标已不能再局限于原来的文化遗产。为使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学校必须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确定教育目标?总结泰勒的论述,可以得到如下建议:一是通过“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等方法,分析出复杂的当代生活的决定性及其中的重要方面;二是通过分析当代生活,揭示出使学生有机会在其中运用的知识领域;三是致力于使学生理智地理解当代生活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四是研究当代生活以确定教育目标的方向时,要考虑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需要与兴趣;五是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要经过可接受的教育哲学的选择。 (3)学科专家的建议。把学科专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是一般学校和学院通用的做法,也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但是许多人批评由学科专家建议的教育目标太过专门化、专业化,在许多方面对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合适的。因此泰勒指出,学科专家在建议目标时必须考虑:你这门学科对哪些不打算成为该学科领域专家的学生的教育能作出什么贡献?你这门学科对外行和一般公民有何价值? 2.两个筛选器 从上述三个所得到的教育目标,其数量必然是极为可观的,而学校教育所指向的目标只能是少数的。为此,泰勒提出“我们必须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庞杂的目标进行筛选,以便剔除那些不重要的和互相矛盾的目标。”根据什么进行筛选呢?泰勒提出了两个筛选器:一是教育和社会哲学;二是学习心理学。 (1)教育和社会哲学 泰勒认为,每一个社区、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哲学价值观。即关于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什么是良好的社会的界定。这种哲学可以用来检验所建议的每一项教育

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objective)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目标为中心来展开的,主要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泰勒的“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把它称为目标模式的原因。在泰勒看来,如果我们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课程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除非评价方法与课程目标相切合,否则评价结果便是无效的。由此可见,评价的实质,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由于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很长时间在课程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导致了不少人的批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goal-free)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即原先确定的目标。在他看来,目标评价模式只考虑到与其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或称为“副效应”、“第二效应”)。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即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合作为评价的准则。因为评价者要收集有关课程计划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不管这些结果是预期的还是非预期的,也不管这些结果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课程计划作出准确的判断。 然而,目的游离评价也遭致了不少人的批评。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会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备,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来取而代之。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所以有人把它当做一种评价的原则。 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略缩词。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上,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因而他强调,重要的是为课程决策提供评价材料。CIPP 模式包括收集材料的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 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计划实施情况不断加以检查。 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CIPP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

1903年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903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日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泰勒公式的应用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摘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泰勒公式的证明及其推导过程,详细讨论了泰勒公式在最优化理论领域的应用,分别讨论了泰勒公式在理论证明和算法设计上面的应用,并用简单的算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泰勒公式,最优化理论,应用

一、泰勒公式 1.1 一元泰勒公式 若函数)(x f 在含有x 的开区间),(b a 内有直到1+n 阶的导数,则当函数在此区间内时,可展开为一个关于)(0x x -的多项式和一个余项的和: 1 0)1(00)(200000)()!1()()(!)()(!2)())(()()(++-++-++-''+-'+=n n n n x x n f x x n x f x x x f x x x f x f x f ξ 其中=)(x R n 10)1()()!1() (++-+n n x x n f ξ ξ在x 和0x 之间的一个数, 该余项)(x R n 为拉格朗日余项。 1.1.1 泰勒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们知道α+-'+=))(()()(000x x x f x f x f ,其在近似计算中往往不够精确,于是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精确计算的而且能估计出误差的多项式: n n x x a x x a x x a a x p )()()()(0202010-++-+-+= 来近似表达函数)(x f ; 设多项式)(x p 满足)()()()(),()(0)(0)(0000x f x p x f x p x f x p n n ='='= 因此可以得出n a a a 10,.显然,00)(a x p =,所以)(00x f a =;10)(a x p =',所以 )(01x f a '=;20!2)(a x p ='',所以 !2)(02x f a ''= n n a n x p !)(0) (=,所以有! )(0)(n x f a n n = 所以,n n x x n x f x x x f x x x f x f x p )(! )()(!2)())(()()(00)(2 00000-++-''+ -'+= 1.1.2 泰勒公式余项的证明 我们利用柯西中值定理来推出泰勒公式的余项(拉格朗日余项): 设)()()(x p x f x R n -= 于是有0)()()(000=-=x p x f x R n 所以有0)()()()(0) (000===''='=x R x R x R x R n n n n n 根据柯西中值定理可得: n n n n n n n x n R x x x R x R x x x R ))(1()(0)()()()()(011)1(00)1(0-+'=---=-++ξξ 1ξ是在x 和0x 之间的一个数; 对上式再次使用柯西中值定理,可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